一、彩超诊断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石[1](2021)在《中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现状》文中研究说明胡桃夹综合征是因左肾静脉受压导致的以非肾性血尿为主,可伴有蛋白尿、腰痛等综合症状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中医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文献,总结发现胡桃夹综合征在中医治疗上逐渐形成了以清热、健脾、化瘀为主的三大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病案文献进行综述。
汤钰慧[2](2020)在《双侧肾静脉流速比值在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从侧腰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测量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对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US从侧腰部分别测量实验组25例NCS患者和对照组48例正常人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1)将对照组肾静脉主干和段支血管的血流速度进行比较,分析肾静脉主干和段支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在无统计学差异的前提下,分析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2)将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之间的差异;(3)计算对照组和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比值的差异;(4)利用ROC曲线求出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诊断NCS的临界值(cutoff值),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对照组肾静脉主干和段支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肾静脉血流速度低于右肾静脉血流速度。4.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与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5.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的临界值(cutoff值)为1.2时,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96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0%和89.6%,准确度为91.8%。结论:1、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是一种有效的诊断NCS的量化指标。2、以1.2为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的临界值时,对NCS的诊断效能最好。3、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可望成为NCS诊断新的量化指标。
王蓓红,夏振坤[3](2020)在《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A测量3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儿卧位状态下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A)间的角度,并测量SMA-AA处左肾静脉狭窄内径、近端肾门处左肾静脉扩张内径、前后内径比值、截面积比值、左右肾脏体积差异、体质量指数,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 3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SMA和AA夹角平均值为(16. 70±0. 31)°,LRV穿越SMA夹角处狭窄段内径和左侧近肾门处扩张段的内径分别为(0. 29±0. 02) cm和(1. 15±0. 04) cm,内径比值为(4. 89±0. 53),截面积比值(3. 30±0. 11),左、右肾脏体积差(16. 10±2. 20) cm3,体质量指数(15. 90±0. 44) 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性、扫描范围大、多平面、多角度成像的优势,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有重大临床诊断价值,是目前诊断左肾静脉综合征的准确、简便与有效的方法。
郑磊,魏海东,宋喜亮,韩碧波,周东[4](2018)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近肾门段内径与峰值流速进行检测,计算相应的内径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流速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测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和峰值流速,同时对内径比值进行计算,对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价值显着。
郑士慧[5](2018)在《CT血管成像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在左肾静脉(LRV)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CT血管成像检测分析,对照组给予二维多普勒肾脏动静脉彩超检测分析。对比两组阳性检测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阳性检测率为61.90%,治疗组阳性检测率为10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成像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较广,患者满意率较高。
崔林刚[6](2010)在《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LRV)在通过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时,由于夹角的变小受到压迫,从而引起血尿、蛋白尿、生殖静脉曲张、甚至左腰腹部疼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全身疲乏、月经失调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该现象在19世纪50年代已在教科书上提及。Schepper在1972年首次报道胡桃夹综合症引起左肾出血后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随着临床上多种检查技术的发展,该疾病的发现率也逐步提高。其诊断的方法及流程也多种多样,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各有所不同。本文总结2005.8-2009.12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40例胡桃夹综合征(NC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效果,探讨彩超及CTA在胡桃夹现象中的诊断价值、术前准备和术式选择及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治疗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总结2005-2009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门诊及住院资料,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做阴性对照。对以上研究对象均按照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本研究。对纳入本研究的病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从门诊及住院病例中摘录内容。对彩超及CTA测量的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O)、左肾静脉(LRV)之间关系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来探讨彩超及CTA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对比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来探讨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的价值和意义。结果4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11-39岁,平均20岁;男24例,女16例;肉眼及镜下血尿34例;蛋白尿19例;全身疲乏伴食欲下降4例;左腰腹部不适3例;女性月经量过多4例;体格检查身体消瘦31例;左肾区叩击痛3例;男性均有不同程度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病程4月-12年,平均3年。实验室检查均行血常规、尿红细胞形态、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均行泌尿系彩超示无异常。40例患者行平卧位彩超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a)平均18.5°(7°-42°),正常值(45-60°);左肾静脉(LRV)受压处的管径(d1)平均1.82mm(1.7-2.3mm);左肾静脉远端管径(近肾门处,d2)平均9.85mm(7.8-13.5mm);左肾静脉受压处血流速度(v1)平均1.33m/s(0.65m/s-1.91m/s);远端血流速度(v2)平均0.26m/s (0.13m/s-0.62m/s);左肾静脉远端管径与受压处管径之比d2/dl平均3.2(2.6-4.5),大于2即有诊断价值。24例行CTA肾血管成像示SMA与AO之间夹角(a)平均17.3°(7°-31°),正常值(45-60°),明显压迫左肾静脉,且其中1例示胰腺头部压迫左肾静脉,1例示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及其下方的纤维结构压迫左肾静脉。14例行泌尿系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示无异常;9例行双肾SCT平扫示双肾无异常;11例行膀胱镜检查示左输尿管口喷血。38例根据彩超及临床表现即确诊,2例在行CTA后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其中13例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治疗,门诊保守活血药物治疗;4例行左肾静脉下移一下腔静脉吻合术;12例行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治疗,余因各种原因未行任何治疗。13例行保守治疗者有4例血尿症状稍有改善,蛋白尿无改善,1例症状消失;4例行左肾静脉下移术者,2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仍有血尿及蛋白尿症状;行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置入术13例中,12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症状明显改善,后又行左肾静脉内支架扩张后症状消失,均顺利痊愈出院,后有6例复诊查彩超及CTA显示左肾静脉血流正常;余未有跟踪随访。结论1、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红细胞形态检查、彩超、CTA、膀胱镜、泌尿系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等对于胡桃夹现象均有较高诊断价值;2、彩超可以清楚的看到左肾静脉血流的变化,可作为疑似胡桃夹现象患者的首选无创检查;3、CTA可以清楚的看到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左肾静脉之间的空间结构,可清晰、客观的观察到具体的压迫位置,压迫程度,明确一些血管变异侧枝的压迫情况,为手术提供更为详实的依据。4、左肾静脉下移一下腔静脉效果较为肯定,但吻合术创伤大,涉及大血管吻合,术者要求水平较高,改变正常的解剖位置,远期效果有待观察;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创伤小、不改变正常的解剖位置、不涉及大血管的吻合、可操作性强,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理想的治疗办法。
杨惠泉,黄玉柱,许永强[7](2008)在《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2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伴随情况,追踪观察。方法 255例血尿和(或)蛋白尿患儿经彩色超声诊断存在左肾静脉受压现象者22例,完善相关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随访观察6个月至6年。结果 22例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12例为单纯儿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2例合并高钙尿症,2例合并肾脏疾病,6例合并感染。随访中3例自愈,2例合并肾炎,未出现肾脏损害。结论单纯左肾静脉受压无特殊治疗,但应随访观察,注意合并有儿童器质性肾脏疾病,防止误诊或贻误治疗。
梁蔚波,赖彩永,黄君,乔宏宇,李国岱,钟晓建,潘斌,成洲,姜丽[8](2008)在《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胡桃夹征(NCS)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左肾静脉造影+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选择性左肾静脉造影和(或)CT及MRI等检查。结果术后左肾静脉狭窄管腔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术前彩超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为1.12.9mm,平均(2.1±0.2)mm,术后为4.88.0mm,平均(6.5±0.6)mm(t=10.74,P=0.00);术前狭窄段血流速度为44200cm/s,平均为(108.0±31.6)cm/s,术后2249cm/s,平均为(33.3±4.15)cm/s(t=4.58,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术后复查仍表现为左精索静脉曲张外,其余患者精索静脉反流消失,5例血尿及2例蛋白尿患者术后1周复查尿常规正常。结论经皮左肾静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明显,我们认为是目前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杜悦,吴玉斌,李晶[9](2008)在《儿童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7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胡桃夹现象的临床特点及伴随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肾病房的70例胡桃夹现象患儿,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70例胡桃夹现象仅有11例为单纯胡桃夹现象,占15.7%。38例为感染后肾炎伴胡桃夹现象,占54.2%,其中,20例有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为急性链球菌感染,13例感染源不明,25例病理为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9例为IgA肾病伴胡桃夹现象,占12.9%。9例为过敏性紫癜肾炎伴胡桃夹现象,占12.9%,有5例同时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为泌尿系感染伴胡桃夹现象,占4.3%,1例为出血性膀胱炎,2例为下尿路感染,其中1例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时,应注意儿童器质性肾脏疾病,必要时应及早做肾活检确诊,防止误诊。
吴芃,郑少斌,谭万龙[10](2007)在《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NCP)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对收治的2例NCP并施行了左肾静脉移位血管吻合术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复习近年有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血尿缓解,尿常规未见异常,下腹坠胀及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精索静脉曲张消失。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血尿、精索静脉曲张、盆腔及下腹坠胀不适的患者应考虑NCP的可能性。多普勒彩超是诊断NCP的首选检查。确诊有赖于DSA造影及测压。结论NCP是引起成人血尿及下腹和盆腔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人NCP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根据各医院的习惯及条件进行选择。
二、彩超诊断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诊断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理解剖特点 |
2 临床表现 |
3 诊断标准 |
4 西医治疗 |
5 中医治疗 |
5.1 清热 |
5.1.1 滋阴清热 |
5.1.2 利湿清热 |
5.2 健脾 |
5.3 化瘀 |
6 总结 |
(2)双侧肾静脉流速比值在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2.1 NCS发病的解剖基础 |
2.2 NCS的临床表现 |
2.2.1 血尿 |
2.2.2 疼痛 |
2.2.3 生殖静脉曲张 |
2.2.4 直立性蛋白尿 |
2.2.5 慢性疲劳综合征 |
2.2.6 直立调节障碍 |
2.2.7 胃肠道症状 |
2.2.8 肾静脉血栓 |
2.3 诊断 |
2.3.1 诊断标准 |
2.3.2 影像学诊断方法 |
2.4 鉴别诊断 |
2.5 治疗方法 |
2.5.1 保守治疗 |
2.5.2 手术治疗 |
2.5.3 介入治疗 |
2.6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实验组纳入标准 |
3.1.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3.2 仪器 |
3.3 研究内容、观察指标及注意事项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对照组肾静脉主干和段支血流速度对比分析 |
4.2 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对比分析 |
4.3 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对比分析 |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对比分析 |
4.5 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诊断效能 |
第5章 讨论 |
5.1 解剖基础及相应临床表现发生机制 |
5.2 NC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对照组肾静脉主干和段支血流速度结果分析 |
5.3.2 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分析 |
5.3.3 实验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分析 |
5.3.4 实验组与对照组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结果分析 |
5.3.5 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诊断 NCS 的临床价值分析 |
5.4 双侧肾静脉血流速度比值(右/左)对NCP的临床价值 |
5.5 本研究的优势 |
5.6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CT扫描: |
1.2.2 测量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
2.2 两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近肾门段的内径与流速比较 |
2.3 两组内径比值比较 |
3 讨论 |
(5)CT血管成像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检测率对比 |
2.2 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
3 讨论 |
(6)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正文 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中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8)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治疗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儿童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7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及检测方法 |
2 结果 |
2.1 单纯胡桃夹现象 |
2.2 感染后肾炎伴随胡桃夹现象 |
2.3 IgA肾病伴随胡桃夹现象 |
2.4 过敏性紫癜肾炎伴随胡桃夹现象 |
2.5 泌尿系感染伴随胡桃夹现象 |
3 讨论 |
(10)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 论 |
2.1 NCP的定义及成因 |
2.2 NCP的诊断 |
2.3 NCP的外科治疗 |
2.4 手术并发症 |
四、彩超诊断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现状[J]. 刘艳石. 内蒙古中医药, 2021(09)
- [2]双侧肾静脉流速比值在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中的价值[D]. 汤钰慧. 吉林大学, 2020(08)
- [3]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 王蓓红,夏振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02)
- [4]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 郑磊,魏海东,宋喜亮,韩碧波,周东.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17)
- [5]CT血管成像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郑士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01)
- [6]40例胡桃夹综合征诊治体会[D]. 崔林刚. 郑州大学, 2010(06)
- [7]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22例临床观察[J]. 杨惠泉,黄玉柱,许永强. 中国基层医药, 2008(12)
- [8]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J]. 梁蔚波,赖彩永,黄君,乔宏宇,李国岱,钟晓建,潘斌,成洲,姜丽. 广东医学, 2008(09)
- [9]儿童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70例临床分析[J]. 杜悦,吴玉斌,李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06)
- [10]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J]. 吴芃,郑少斌,谭万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03)
标签:胡桃夹综合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