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路商业街该如何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霖[1](2020)在《基于组构分析的天津原日租界片区空间发展潜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城市更新、城市双修逐渐成为规划学界、业界的重要议题之一,“提品质、补短板”成为下一阶段城市持续发展核心价值导向。中心城区中历史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受到更多的关注。从静态保护到渐进式发展、从单体建筑到整体结构,是当前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立足于空间形态学的基础理论,探索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中街区空间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借助组构理论中空间结构对自然运动的影响作用,聚焦空间本体要素,并结合具体建成环境、人口构成、空间使用等情况,探讨当前空间结构与现状及发展目标中承载功能的对应关系,进而对空间发展潜力作出判断,以期丰富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通过组构理论与空间认知理论以及与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整合研究构建了组构分析的理论支撑,并对具体的组构分析技术路线进行了建构。接着,通过全局空间组构特征的解读和片区内部物质空间要素特征的分析,对原日租界片区的现状空间基础特征、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从而提炼出主导片区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明确空间的发展方向。最后,以各发展要素的空间响应为研究目标,分别选取对应的分析参数,对片区的空间组构特征进行解析,从前文总结出的商业空间、文旅空间、原住民生活空间的发展这三种视角,分别展开空间构形与功能适配性的分析与空间自组织规律的探索,总结原日租界片区在此三个方面的空间发展潜能,最终提出相应的空间布局建议并构建出理想的空间发展模式,为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空间组构原理的支撑,在解读片区与整体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和判断片区内部空间发展潜力的研究中都运用了量化分析的方法,弥补了传统规划工作中依赖主观经验、缺乏科学论证的不足,有助于今后历史地段的更新发展中他组织机制更为准确、高效地对空间进行控制和引导。
吕志裕[2](2020)在《日常生活视角下城市微空间活力再生研究 ——以天津鞍山道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童敏[3](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指出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于雨[4](2019)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研究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老城区中的步行商业街,承载了这一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反映了该城市以往的生活格局。目前由于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仅凭单单的街道不能支撑着老城区的商业发展,使其持续散发活力。扩展至区域化的步行街区模式,更能在大范围内依托大街小巷中的多尺度步行空间、各消费档次商业、历史资源和景观绿化,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效应。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唯有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养以新消费为主体的新动能,才能促进新旧动力有序转换,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基于街区为消费者服务的角度,对本文研究对象——合肥老城区中东侧的合肥淮河路步行商业街区,以高处俯拍人流的方法进行人流观测,获取人流分布图。统计人流聚集区域购物、行走、观望、休息、饮食、停留几种主要消费行为的次数,发现前三种行为比重较大,其中行走比例最大。就消费群体来说,80后、90后逐渐变为消费主力军,青年群体人数高于中年群体,购买能力则低于中年群体,就出行目的来说,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餐饮、购物行为是四大主要目的,前三者比重上升明显,消费时代的享受型、个性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消费者更注重商品和空间的质量,同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深入调研来挖掘淮河路街区的历史建筑、停车场、闲置资源等基础现状,发放问卷并参考点评APP的评价,获得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表,结合观测的数据和结论,从交通、历史资源、业态、空间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的实施策略。交通方面注重慢行步行系统构建,历史资源方面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体验,业态方面注重复合型发展,空间环境注重品质和特色打造。由于老城区不宜大规模改动,更新的核心思路是利用类似微改造的手法,交通方面的微循环策略,业态、空间等方面的微更新策略。老城区的改造和发展,还需要多种保障策略,通过多途径的资金、公众参与和分批渐进式更新时序几种保障策略,实现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的活力再生。
王燕青[5](2014)在《基于行为需求的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随之公共空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设计和建设中不重视人的行为活动,从而出现公共空间可使用性差,导致公共活动的丧失。商业街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现代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城市商业街如何营建可以进行公共活动的高品质空间,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以人的行为心理与行为活动为出发点,对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营造满足人行为需求的商业街公共空间,从而提高商业街公共空间的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本论文基于环境行为与行为心理的相关理论对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进行研究,重点在建立人与公共空间的交融、行为活动与公共空间的互动。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总结其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的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依据和启示。从环境行为的相关学科入手,分析商业街公共空间人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活动,并分析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行为活动是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好坏的衡量标准。以此作为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论述如何创造出满足人的行为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商业街公共空间:先整体上提出设计要点,再根据空间要素隶属关系提出商业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评价体系,然后从支持人的行为活动角度论述商业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设计,并进一步说明部分要素的量化指标。最后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以西安市西大街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记录的方式,研究了西大街公共空间人的行为与其对空间环境满意度;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大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进行评价,找出其不足之处,最终提出改善策略和方案。
贤骥清[6](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许兰[7](2013)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环境设计心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取得了一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拆建传统街道,造成了当地文化的流失;盲目的模仿经典案例的步行街模式,忽略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和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本文运用环境心理相关理论对南京路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应该满足消费者多方位的行为心理需求。通过对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和环境心理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后,结合案例南京路步行街环境设计的分析,总结出消费者行为心理特征,消费者对步行街环境设计的评价,以此来归纳出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的相关因素,便于以后设计师多方位的了解消费者的场所行为和场所心理,能更好的切合实际,设计出人性化的步行街环境设计。最后,结合环境心理相关理论对南京路步行街的环境设计的总体规划、环境空间和环境细部设计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总结出对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六点建议:“以人为本”、“功能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大众参与机制”以及加强对环境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今后步行街建设或改造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学习。
沈唯[8](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周宵[9](2012)在《金陵东路商业街整体规划和商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黄浦区内的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整体规划开发。基于上海市以往类似商业地块的整体开发案例的经验,以政府商务部门代位商业街区管委会为主导部门,协同区属地产企业、市场开发、运营、招商、中介企业等市场力量,将整个商业街区作为一个主体,通过战略管理的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开发的行业操作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本文就是从政府商务部门角度出发,以战略管理的研究工具和理论框架,对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整体规划开发进行研究,并给出了战略规划建议与战略实际推进措施的建议。
韩佳嘉[10](2011)在《石家庄特色商业街研究 ——以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商业街面临日趋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传统经济理论以往主要是从城市管理和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进行商业街的研究,已经愈发不适应于商业街深入发展的需要,从商业经济的角度研究商业街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商业街的热潮,石家庄市也在政府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商业街,建成一两条有代表性的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其中,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作为政府支持力度最大、最为重视的商业街,研究其发展概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对于中心线广安商业街的发展有利,同时还能辐射石家庄其他特色商业街,对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商业街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了理论和实例建立特色商业街的评价体系,形成具有可参考性的评估方法。模糊评价法中的各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商业街形象满意度的评价指标对其影响的大小,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商业街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商业街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了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这条特色商业街的形象满意度评价模型,目的是巩固和强化中心线广安商业街发展的优势因子的影响力,提高和完善弱势因子的不足之处。进而指出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只有结合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定位明确,办出特色,在谋求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社会各方的关系,才会有新的发展。论文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商业街的发展情况入手,阐述了国内外着名商业街的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商业街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启示,以及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可资借鉴之处。第二部分是对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归纳,进而得出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介绍了商业街的评价方法,以及本文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选定。第四部分是以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为例,建立了特色商业街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得出评价结果,结合其发展概况,对其提出合理的发展展望。第五部分是通过之前的分析对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的整体发展提出对策措施。本文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本文概括总结了国内外着名商业街的发展状况,并对中心线广安商业街进行了具体的理论概括,进而提出了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策略。从实践层面来看,为政府和商业街运营机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商业街的战略特征要素,从而进行更为适宜的管理措施和发展方向。
二、西藏路商业街该如何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路商业街该如何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组构分析的天津原日租界片区空间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历史地段更新与活化方法的持续探索 |
1.1.2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空间研究取向 |
1.1.3 技术手段辅助下相关研究方法的拓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开放空间 |
1.3.2 空间组构 |
1.3.3 自组织模式 |
1.3.4 日租界 |
1.3.5 空间发展潜力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关于历史地段与租界区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空间组构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1.4.3 相关研究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历史地段空间组构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组构原理 |
2.1.1 核心概念及理论 |
2.1.2 空间分割方法及原理 |
2.1.3 空间组构的描述语言 |
2.2 空间组构与空间认知研究的整合 |
2.2.1 空间组构与场所现象学意义的互读 |
2.2.2 认知意向理论的空间构形解读 |
2.2.3 认知距离的空间组构释义 |
2.2.4 相关理论与概念的整合 |
2.3 空间组构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双重组织机制 |
2.3.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机制 |
2.3.2 城市空间发展的他组织机制 |
2.3.3 组构研究与空间综合发展机制的建立 |
2.4 本研究组构分析技术路线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日租界片区空间基础特征解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范围及地理区位 |
3.1.2 天津原日租界历史沿革 |
3.1.3 外部空间系统概述 |
3.2 全局空间组构特征解析 |
3.2.1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2.2 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
3.2.3 城市空间协同关系分析 |
3.2.4 宏观空间发展背景小结 |
3.3 片区内部空间要素特征解析 |
3.3.1 用地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3.3.2 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3.3.3 功能设施空间布局与活力分布特征分析 |
3.3.4 片区内部空间要素特征小结 |
3.4 关键发展要素总结与发展方向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日租界片区发展潜力及空间响应研究 |
4.1 轴线分割模型建立与分析框架构建 |
4.1.1 轴线分割模型建立 |
4.1.2 分析框架构建 |
4.2 文旅空间发展导向的组构分析 |
4.2.1 主要量化目标解析 |
4.2.2 街巷空间可达性的量化分析 |
4.2.3 街区空间渗透性的量化分析 |
4.2.4 文旅潜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5 空间文旅发展潜力总结 |
4.3 商业空间发展导向的组构分析 |
4.3.1 主要测算参量选定 |
4.3.2 城市级参数测算及空间潜力解析 |
4.3.3 片区级参数测算及空间潜力解析 |
4.3.4 社区级参数测算及空间潜力解析 |
4.3.5 空间商业发展潜力总结 |
4.4 原住民生活空间保护下的组构分析 |
4.4.1 构形参数选择及其空间意义 |
4.4.2 观光客视角的空间构形解析 |
4.4.3 原住民视角的空间构形解析 |
4.4.4 界面分析及其对空间发展的指导意义 |
4.5 空间发展潜力总结与结构布局建议 |
4.5.1 原日租界片区空间发展潜力总结 |
4.5.2 原日租界片区空间结构布局建议 |
第5章 结语 |
5.1 结论与成果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本研究的不足 |
5.3.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3)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什么是街道? |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街道”的研究 |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
一、引入旅行视角 |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
一、日常实践 |
二、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
二、女权还是国族? |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4)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研究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 |
1.1.2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的活力再生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的视角 |
1.4.1 街区的视角 |
1.4.2 实施策略的视角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研究 |
2.1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基础研究 |
2.1.1 发展背景概述 |
2.1.2 现状问题概述 |
2.2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的活力因素分析 |
2.2.1 慢行步行网络 |
2.2.2 丰富的历史资源 |
2.2.3 多样化消费场所 |
2.2.4 多体验感的空间环境 |
2.3 合肥淮河路商业街区现状研究 |
2.3.1 发展历史背景 |
2.3.2 街区现状及特征 |
第3章 消费者行为与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相关性 |
3.1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
3.1.1 消费行为分类 |
3.1.2 消费者基本属性 |
3.1.3 消费行为阶段 |
3.1.4 消费者购物行为 |
3.1.5 消费者非购物行为 |
3.2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变化 |
3.2.1 商品消费趋势 |
3.2.2 外部环境需求 |
3.3 消费者行为与老城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的关系 |
3.3.1 商品消费与老城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的关系 |
3.3.2 外部环境与老城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的关系 |
3.4 相关案例分析 |
3.4.1 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区 |
3.4.2 苏州观前商业街区 |
3.4.3 日本福冈博多运河城 |
3.4.4 案例研究述评 |
第4章 淮河路步行商业街区的活力因素分析及策略实施途径 |
4.1 淮河路街区消费者行为调研概况 |
4.1.1 街区定位 |
4.1.2 观测点选择 |
4.1.3 调研环境 |
4.1.4 人流密度分布 |
4.2 淮河路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因素分析与评价 |
4.2.1 道路交通 |
4.2.2 文脉凸显 |
4.2.3 功能分布 |
4.2.4 空间环境 |
4.3 淮河路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实施策略 |
4.3.1 慢行交通系统构筑 |
4.3.2 历史资源网络化体系构建 |
4.3.3 复合型功能业态 |
4.3.4 空间品质优化升级 |
第5章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策略 |
5.1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实施策略 |
5.1.1 构建优质交通系统 |
5.1.2 塑造历史体验场所 |
5.1.3 打造复合业态街巷 |
5.1.4 优化空间品质 |
5.2 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保障策略 |
5.2.1 多途径资金来源 |
5.2.2 公众参与为核心参与体 |
5.2.3 分批渐进式更新时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5)基于行为需求的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市商业街发展出现的问题 |
1.1.2 休闲与交流需求的增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及借鉴 |
2.1 国外案例分析 |
2.1.1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
2.1.2 德国费莱堡商业街区 |
2.1.3 斯特勒格大街步行道 |
2.1.4 英国伦敦牛津街 |
2.1.5 借鉴意义 |
2.2 国内案例分析 |
2.2.1 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 |
2.2.2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 |
2.2.3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
2.2.4 借鉴意义 |
第三章 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与行为需求理论的探讨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商业街公共空间 |
3.1.2 行为需求相关理论 |
3.2 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主体与本质 |
3.2.1 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主体 |
3.2.2 商业街公共空间的本质 |
3.3 商业街公共空间人的行为心理与行为活动 |
3.3.1 商业街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 |
3.3.2 商业街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 |
3.4 商业街公共空间中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 |
3.4.1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3.4.2 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媒介 |
3.4.3 环境与行为适应的互动关系 |
3.5 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的衡量标准 |
第四章 基于行为需求的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
4.1 总体设计要点 |
4.1.1 空间的完整连续性 |
4.1.2 空间的可达性 |
4.1.3 空间元素突出历史文化性 |
4.1.4 空间环境突出舒适性 |
4.1.5 公共活动空间突出活力感 |
4.2 商业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体系与评价方法 |
4.2.1 商业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体系 |
4.2.2 评价方法 |
4.3 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形态要素设计 |
4.3.1 商业街空间序列与节奏 |
4.3.2 商业街空间比例与尺度 |
4.3.3 商业街步行空间的组织 |
4.4 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中环境设施要素设计 |
4.4.1 公共设施设计 |
4.4.2 景观要素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西安市西大街为例 |
5.1 西大街概况 |
5.2 西大街公共空间之行为研究 |
5.2.1 西大街使用者的特征和行为活动 |
5.2.2 西大街节点空间人的行为活动 |
5.2.3 西大街公共空间要素满意度评价 |
5.3 西大街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分析及评价 |
5.3.1 西大街空间形态要素 |
5.3.2 西大街公共设施要素 |
5.3.3 西大街景观要素 |
5.3.4 西大街构成要素评价 |
5.4 西大街公共空间改善策略与方案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
结语 |
附录1:剧场档案 |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
附录4:剧场分布图 |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
致谢 |
附图 |
(7)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环境设计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街 |
1.2.2 商业街 |
1.2.3 步行街 |
1.2.4 商业步行街 |
1.2.5 环境和商业步行街环境 |
1.2.6 环境心理 |
1.3 商业步行街和环境心理学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认知研究 |
2.1 商业步行街认知研究 |
2.1.1 商业步行街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 |
2.1.3 商业步行街的分类 |
2.2 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认知研究 |
2.2.1 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特点 |
2.2.2 商业步行街环境的构成要素 |
2.3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相关研究 |
3.1 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 |
3.1.1 感觉 |
3.1.2 知觉 |
3.1.3 认知 |
3.1.4 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 |
3.2 环境知觉 |
3.2.1 格式塔知觉理论 |
3.2.2 生态知觉理论 |
3.2.3 概率知觉理论 |
3.3 环境认知 |
3.3.1 城市与建筑物的表象 |
3.3.2 认知地图 |
3.4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
3.4.1 唤醒理论 |
3.4.2 环境应激 |
3.4.3 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
3.4.4 行为场景理论 |
3.5 空间—行为关系理论 |
3.5.1 领域性 |
3.5.2 私密性 |
3.5.3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南京路步行街消费者行为心理研究 |
4.1 调查实施与方法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方法 |
4.2 消费者基本特征 |
4.2.1 性别 |
4.2.2 年龄 |
4.2.3 职业 |
4.2.4 来源地 |
4.2.5 月收入 |
4.3 消费者行为特征 |
4.3.1 来南京路的目的 |
4.3.2 对南京路的满意度 |
4.3.3 来南京路的频率 |
4.3.4 主要活动内容 |
4.3.5 消费者停留时间 |
4.4 消费者对步行街环境设计的评价 |
4.4.1 环境对消费者“五感”的唤醒程度 |
4.4.2 环境的可识别性 |
4.4.3 环境设计的舒适性 |
4.4.4 环境设计的安全性 |
4.4.5 环境设计的私密性 |
4.5 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变化的相关因素 |
4.5.1 外部因素 |
4.5.2 内在因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路步行街环境设计心理研究 |
5.1 总体规划 |
5.1.1 规划思想 |
5.1.2 规划布局 |
5.1.3 交通组织 |
5.2 环境空间设计 |
5.2.1 空间尺度设计 |
5.2.2 空间序列设计 |
5.2.3 空间色彩设计 |
5.3 环境细部设计 |
5.3.1 入口设计 |
5.3.2 广场设计 |
5.3.3 环境设施 |
5.3.4 绿化设计 |
5.3.5 铺装设计 |
5.3.6 无障碍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9)金陵东路商业街整体规划和商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的 PEST 分析 |
2.2 CBD 商业街区整体开发行业分析 |
第3章 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资源禀赋分析 |
3.2 金陵东路商业街区的价值链分析 |
3.3 金陵东路商业街区可供规划调整的资源分析 |
第4章 金陵东路商业街的战略规划与选择 |
4.1 SWOT 分析 |
4.2 政府既定宏观目标 |
4.3 战略选择 |
第5章 金陵东路商业街的战略实施与控制 |
5.1 管理模式重组 |
5.2 战略实施进程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石家庄特色商业街研究 ——以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2. 文献综述 |
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4. 本文的框架及创新点 |
1 商业街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及经验借鉴 |
1.1 世界着名商业街的发展情况 |
1.1.1 经营模式 |
1.1.2 成功经验 |
1.1.3 存在问题 |
1.2 我国着名商业街的发展情况 |
1.2.1 经营模式 |
1.2.2 成功经验 |
1.2.3 存在问题 |
1.3 国内外商业街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
1.3.1 几点启示 |
1.3.2 石家庄市发展商业街的可资借鉴之处 |
2 石家庄市商业街发展的整体情况 |
2.1 石家庄市商业街的现状 |
2.1.1 中山路商业街 |
2.1.2 民族路商业街 |
2.1.3 南花园酒吧街 |
2.1.4 大经街 |
2.1.5 石门1925特色商街 |
2.1.6 体育南大街商业街 |
2.2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的发展模式 |
2.2.1 商业街的发展模式概述 |
2.2.2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的具体发展模式 |
2.3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商业街的布局不够合理 |
2.3.2 商业街的特色不够突出,定位不够明确 |
2.3.3 商业街设施不够完善 |
2.3.4 商业街管理较为滞后 |
3 商业街的评价方法 |
3.1 商业街评价方法的介绍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 本文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的选定 |
3.2.1 本文评价方法的选定 |
3.2.2 本文评价指标的选定 |
4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评价体系——以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为例 |
4.1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概况 |
4.1.1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发展总体情况 |
4.1.2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的自身特点 |
4.2 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模型 |
4.2.2 评价过程 |
4.2.3 评价结果 |
4.3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发展展望 |
4.3.1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目前的发展策略分析 |
4.3.2 石家庄市中心线广安商业街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
5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发展对策与措施 |
5.1 石家庄市特色商业街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 |
5.1.1 全面合理规划商业街 |
5.1.2 强化商业街自身特色 |
5.1.3 引进新型业态 |
5.1.4 完善服务体系 |
5.2 石家庄市商业街自身发展机制的完善 |
5.2.1 加强自我激励,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
5.2.2 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
5.3 石家庄市政府对商业街发展的政策支持 |
5.3.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
5.3.2 政府与企业密切配合,按照商业规律进行运作 |
5.3.3 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商业街公共设施的建设 |
5.3.4 强化街区服务环境建设 |
5.4 利用社会力量推动石家庄市商业街的发展 |
5.4.1 尽快建立行业组织,强化行业引导的作用 |
5.4.2 其他方面支持商业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西藏路商业街该如何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组构分析的天津原日租界片区空间发展潜力研究[D]. 王艺霖. 天津大学, 2020(02)
- [2]日常生活视角下城市微空间活力再生研究 ——以天津鞍山道街区为例[D]. 吕志裕. 天津大学, 2020
- [3]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老城区步行商业街区活力再生研究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区为例[D]. 于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行为需求的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王燕青. 长安大学, 2014(03)
- [6]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7]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环境设计心理研究[D]. 许兰.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8]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
- [9]金陵东路商业街整体规划和商业结构调整研究[D]. 周宵.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10]石家庄特色商业街研究 ——以中心线广安商业街为例[D]. 韩佳嘉. 河北经贸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