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冯辉[1](2021)在《正确认识水肿症状与肝片吸虫病的关系》文中指出肝片吸虫病是农村牧区常发、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通过破坏动物的肝胆系统,导致消化吸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消瘦、贫血、水肿等症状的寄生虫病。
刘少雄[2](2021)在《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认为肝片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对畜牧业,尤其是养羊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感染人后可导致贫血和黄疸等症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肝片吸虫的检测是防治该病的前提和重点,目前用于检测肝片吸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等。其中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稳定性好、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原理为抗原与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故可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以达到检测的目的。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用于检测肝片吸虫的特异性基因,如半胱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L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但相对来说用于检测的候选基因仍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的筛选,继续发掘新的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然后以该基因抗原建立间接ELISA和胶体金检测方法,对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来评价所筛选抗原的检测实用价值,以期为检测肝片吸虫感染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和技术支撑。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筛选及表达纯化利用绵羊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阳性血清从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筛选具有检测潜力的抗原基因。结果成功获取了肝片吸虫候选检测抗原基因12个,其中,2个为已报道的检测抗原基因,10个为新发现的可用于肝片吸虫感染检测研究的候选抗原基因。本研究选取新发现基因中的肝片吸虫变形虫样蛋白(Fasciola hepatica amoebapore-like protein,Gen Bank:AYA57790.1,以下简称FHA5蛋白)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肝片吸虫变形虫样蛋白。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以肝片吸虫FHA5蛋白为检测抗原,建立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该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0.187μg/孔;样品最佳稀释倍数为800倍;最佳封闭剂选择5%脱脂奶粉;HRP标记兔抗羊二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5000;底物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该方法敏感性可达到1:12800,经检测与绵羊双腔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分别用粪便检查法和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对吉林省某地区的36例绵羊粪便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粪便检查法检出的阳性样品为24份,阳性率为66.7%(24/36);ELISA方法检出的阳性样品为26份,阳性率为72.2%(26/36),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间接ELISA方法的检出率更高,说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随后应用该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分别检测黑龙江省某地区临床绵羊血清样品80份,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检出的阳性样品均为39份,阳性率均为48.7%(39/8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本方法所用的肝片吸虫FHA5蛋白具有成为检测抗原的潜力。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以肝片吸虫FHA5蛋白作为抗原,建立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经条件优化,最佳p H值为加入2μL 0.2 mol/L K2CO3时的p H值;SPA蛋白最佳标记量为6μg;检测线(T)最佳包被浓度为0.5 mg/m L;质控线(C)最佳包被浓度为0.25 mg/m L;该方法敏感性可达到1:160;经检测与绵羊双腔吸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说明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期试验发现,该试纸条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的保存期分别为90、60和60天,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应用建立的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地区80份临床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肝片吸虫感染阳性样品39份,感染阳性率为48.7%(39/80)。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对8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的结果相符,说明本研究建立的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现场使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筛选肝片吸虫成虫c DNA表达文库,获得候选检测抗原基因变形虫样蛋白FHA5基因,以该抗原建立的用于检测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和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在初步检测临床样品时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为我国肝片吸虫感染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候选检测抗原。
果馨儒[3](2021)在《黑龙江蜻蜓前殖吸虫囊蚴感染调查及成虫线粒体核糖体全序列分析》文中指出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 spp.)是家禽和野生鸟类常见的寄生虫,严重地影响着它们的健康。目前对于家禽前殖吸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例分析、疾病防治等方面,对前殖吸虫在中间宿主内的感染情况以及线粒体核糖体全序列等分子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黑龙江省蜻蜓体内前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动物感染实验获得成虫,并对成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和核糖体全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探讨前殖吸虫与其他吸虫的亲缘关系。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不同地点采集蜻蜓样本,共采集到蜻蜓12种,6809只。采取腹部肌肉压片法检查不同地点、不同种类蜻蜓体内前殖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对采集到的囊蚴采用形态学、动物感染实验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动物感染实验获得成虫再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囊蚴鉴定的准确性。利用PCR分别扩增成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和核糖体全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贝叶斯法(BI)分别以线粒体12个串联的蛋白编码基因和核糖体18S为标记基因构建进化树,探究其与其他吸虫的亲缘关系。结果,黑龙江省蜻蜓体内共发现楔形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 cuneatus)、透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 pellucidus)和前殖吸虫未确定种(Prosthogonimus sp.)三种前殖吸虫囊蚴;蜻蜓囊蚴总感染率为22.0%(1498/6809),黑河最高,为46.6%(48/103);采集到的12种蜻蜓中有6种检出吸虫囊蚴,囊蚴感染率最高的三种蜻蜓分别为扁腹赤蜻(Sympetrum depressiusculum)30.6%(190/621)、黄蜻(Pantala flavescens)22.8%(541/2371)、秋赤蜻(Sympetrum frequens)22.3%(376/1689)。三种前殖吸虫囊蚴中前殖吸虫未确定种和透明前殖吸虫的感染数量多分布较广,黄蜻为三种前殖吸虫囊蚴感染数量最多的蜻蜓品种。动物感染后获得了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两种成虫。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4 829 bp和15 013 bp,均包含12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s、2个r RNA和1个非编码区,其AT含量分别为64.47%和65.34%。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12个蛋白编码基因使用频率最高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分别为ATG和TAG。以12个蛋白编码基因串联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同亚目中前殖科与双腔科的亲缘关系较斜睾科和Brachycladiidae近。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大小分别为10 713 bp和9501 bp,均包含18S、ITS1、5.8S、ITS2、28S和IGS,AT含量分别为49.87%和49.52%。楔形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中共发现15对正向重复序列,34对反向重复序列,透明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中共发现27对正向重复序列和37对反向重复序列。以18S为基因标记的进化分析显示,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聚集在一起与同属的卵圆前殖吸虫及同科稀有裂睾吸虫聚集在同一分支上,与同亚目的短肠科和Auridistomidae两科吸虫亲缘关系较其它科近。本研究查明了黑龙江省蜻蜓体内前殖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为前殖吸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首次获得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和核糖体全序列,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为前殖科吸虫的分子分类、群体遗传和进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侯强红,周孝怀,尧国民,李中波,舒鸣,王湘,罗维[4](2020)在《湖南省怀化地区山羊胰阔盘吸虫线粒体pcox1基因和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遗传变异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湖南省怀化地区山羊体内分离的胰阔盘吸虫遗传变异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自湖南怀化地区山羊体内的18株胰阔盘吸虫分离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部分序列(pcox1)和核糖体18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自湖南怀化地区山羊体内的18株胰阔盘吸虫分离株pcox1和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30 bp和1 857 bp,分别存在14个和35个变异位点,种内遗传差异分别为0~1.4%和0~0.8%;与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胰阔盘吸虫中国株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0%~99.8%和99.5%~99.8%。基于两种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的18株胰阔盘吸虫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胰阔盘吸虫分离株聚为同一分支,与支睾阔盘吸虫等阔盘属吸虫相隔较近,与其他吸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结论湖南省怀化地区山羊源胰阔盘吸虫分离株遗传变异度较低,线粒体pcox1基因和核糖体18S rRNA基因均适合作为羊源胰阔盘吸虫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标记。
江馗语,张文军,李静,李宁,杜学海,郑广宇,刘映雪,于家良[5](2020)在《辽宁地区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肉牛业是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行业,承载着保障人们肉类消费需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使命。我省肉牛养殖过程中,肉牛感染寄生虫会对肉牛的生长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牛只患病严重可导致死亡,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文章阐述了辽宁省常见肉牛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
Expert Consensus Writing Group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tysis,Respiratory Branch of Beijing Doctor Association;[6](2020)在《咯血诊治专家共识》文中提出咯血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咯血有时会导致患者猝死。以往的教科书、专业书对于咯血的临床诊断描述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介绍其定义、咯血量等,之后罗列了几十种可以引起咯血的疾病(病因),再分别介绍一下相关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有时画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极少体现咯血诊治的个体化。在临床上很少会有医生按照流程图那样询问病史,再进行体检以及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然后得出结论。初学者乃至多年从事临床的医生仍旧不得要领。某些比较简单的疾病,如典
陈思羽[7](2019)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草山草坡占地面积超过40%,为发展养羊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然而由于当地寄生虫防控力量薄弱,寄生虫病大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羊只的生长繁殖,削弱了羊的生产性能,严重阻碍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和凉山州经济效益的提升。为调查了解凉山州地区羊蠕虫感染情况,给当地蠕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6月-7月在凉山州甘洛县、布拖县、西昌市、昭觉县四县市采集羊只粪样及血样,通过三种粪便检测方法进行羊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并采用血清学检测调查羊脑多头蚴感染情况。共采集凉山州4个县市(6个自然村、7个养殖场、4个活畜交易市场、8个散养户)羊粪便样品,共计664个,粪便检测结果显示:凉山州甘洛县、布拖县、西昌市、昭觉县四县市羊蠕虫感染率为92.77%(616/664),其中线虫感染阳性率为83.13%(552/664),绦虫感染阳性率为11.14%(74/664)。规模养羊场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为87.04%(188/216)低于散养户羊只阳性率91.48%(161/176)及自然村羊只阳性率98.32%(176/179)。四县市的规模养羊场中,布拖县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最低为56.67%,昭觉县羊只蠕虫感染阳性率最高为100%。共采集凉山州4个县市621份山羊和绵羊的血清样本,脑多头蚴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羊的抗体阳性率为40.00%(174/435),羔羊抗体阳性率19.35%(36/186);山羊的抗体阳性率为43.86%(125/285),绵羊抗体阳性率25.30%(85/336)。脑多头蚴感染情况与羊只年龄、品种相关。
马晓野[8](2019)在《通辽地区绵羊感染蠕虫情况调查及驱虫药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幅员辽阔,草原广袤。养羊业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支柱,寄生虫病是影响羊业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牛、羊频繁转运以及阿维菌素、吡喹酮等抗寄生虫药物滥用等因素,内蒙古区域绵羊寄生虫感染的优势虫种也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霍林郭勒、扎鲁特旗、开鲁县和科尔沁左翼中旗4个地区的养殖场羊只采取剖检方式进行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调查,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准确虫种鉴定,针对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绵羊驱虫效果观察,为该地区的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霍林郭勒、扎鲁特旗、开鲁县和科尔沁左翼中旗4个地区进行绵羊消化系统的蠕虫学剖检检查,在显微镜下对获得的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进一步确定形态学鉴定结果。结果共检出12种寄生性蠕虫,其中吸虫4种:肝片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鹿前后盘吸虫、中华双腔吸虫;绦虫4种: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细颈囊尾蚴;线虫4种: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羊毛尾线虫、羊仰口线虫。对中华双腔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的ITS序列及盖氏曲子宫绦虫的18S序列扩增,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与GenBank上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7%、99.7%、99.7%、99.6%、99.9%和99.7%,进一步确定与形态学鉴定的结果相符合。本次调查中发现羊只多为多种寄生性蠕虫混合感染,最多者可同时感染8种寄生虫。研究结果表明,羊寄生性蠕虫总感染率达95.9%,4个地区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5.0%、96.3%、91.3%和100%,其中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鹿前后盘吸虫感染率分别80.4%、40.2%、和37.1%,是该地区绵羊感染寄生虫的优势虫种。另外肝片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细颈囊尾蚴也构成了当地优势虫种。选取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羊群进行驱虫,应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氯硝柳胺片、三氯苯达唑片分别治疗线虫、莫尼茨绦虫和肝片吸虫的感染,结果驱虫效果明显,减虫率达90%以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4个地区应用驱虫药物治疗时,应当针对当地优势虫种,选择适合的驱虫药物进行驱虫。
李烨[9](2019)在《鸭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与进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吸虫病是一类对鸭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对鸭吸虫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形态学、流行病学、病原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关于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鸭体内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iyagawai)、舟形嗜气管吸虫(Tracheophilus cymbius)和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三种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及进化分析,探讨三种吸虫与其他吸虫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三种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线粒体串联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为基因标记,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实验中三种吸虫与其它相关吸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宫川棘口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鸭对体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4 416 bp、13 733bp和14 588 bp;每个线粒体基因组都含有36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序列和2个rRNA序列,所有基因均在同一条链上且转录方向相同。宫川棘口吸虫和舟形嗜气管吸虫有1个非编码区,鸭对体吸虫有2个非编码区;宫川棘口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鸭对体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AT含量分别为65.29%、62.80%和59.80%;比较发现宫川棘口吸虫与卡普罗尼棘口吸虫(Echinostoma caproni)同源性最高(88.5%),舟形嗜气管吸虫与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的同源性最高(76.4%),鸭对体吸虫与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felineus)和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同源性分析最高(83.6%)。进化结果显示,每一目形成一个独立分支;除圆圃棘口吸虫外,每一科又形成一个单独分支。宫川棘口吸虫(棘口科)、舟形嗜气管吸虫(环肠科)和片形科吸虫聚集到了棘口目的大分支中,其中宫川棘口吸虫与棘口属(除了圆圃棘口吸虫外)聚集在一个小分支中,圆圃棘口吸虫与片形科吸虫聚集到一个小分支中,据此可以推测棘口科应是复系;鸭对体吸虫与其它后睾科吸虫聚集到了一个小分支上,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一致。宫川棘口吸虫与舟形嗜气管吸虫的亲缘关系较鸭对体吸虫近。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宫川棘口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鸭对体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不仅对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库数据进行了补充,也为三种吸虫的遗传变异、分子分类及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许姝歆[10](2019)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基于16S rRNA基因建立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物种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与确立中国淡水蟹类地理区划分区单元与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关系。2.基于作者采集和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淡水十足目甲壳动物与并殖吸虫研究室标本库所保藏的西南八省区的31属129物种合计640个淡水蟹类个体,由此构建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地理信息系统(GIS),旨在寻找喀斯特地貌与淡水蟹类物种的分布方式及物种多样性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3.测定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溪蟹科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尝试厘清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淡水蟹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推演该地域淡水蟹类属、种可能的分化年代。方法:1.基于对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形态分类及其分子亲缘的初步研究,样点的选择以淡水蟹类“种”为基准,依据喀斯特地貌特征来确定标本的具体采集地点,作者与研究团队按照课题计划前往拟定的地点进行标本采集,并统计研究室标本库历年已在西南喀斯特地域采集保存的淡水蟹类标本一同用于本项目研究。对所选取的标本在与模式标本比对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鉴定,记录标本采集样点的经纬度等,并对其是否处于喀斯特地貌加以区分。2.对样本进行DNA的提取与16S基因的扩增及测定,并检索NCBI数据库,下载分布于西南八省区且具有16S基因的物种序列,联合本实验测得的序列建立基于16S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树。3.基于喀斯特科学数据中心(www.karstdata.cn)提供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八省区淡水蟹类物种分布图。4.获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组组成、基因排列顺序、tRNA结构及密码子使用情况等,并联合其他短尾下目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分歧时间估算。结论:1.中国大陆现有淡水蟹类共计2科48属324种,其中85.42%的属和60.49%的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八省区。2.基于16S基因序列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淡水蟹基本以属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且分布于云南省的物种形成了一条独立的进化支,且其中的大部分物种仅为云南省特有。3.对于基于16S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间隔消失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龙溪蟹属下物种的种间分类情况较不理想。4.通过对西南各八省区内淡水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表明,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淡水蟹物种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无显着关联。5.气候、纬度及喀斯特地形在淡水蟹的形成、生存和分化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气候和纬度决定了淡水蟹是否具有适宜生存的环境,而喀斯特地形则在淡水蟹的物种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6.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溪蟹科淡水蟹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在19,236 bp(相似非拟溪蟹)至16,547 bp(镜头华石蟹)之间。所有物种均包含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37个基因和一个控制区,且核苷酸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7.在本次测序的7个物种中,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出现的了异常的tRNA基因(tRNA-Ile和tRNA-Met)。8.与泛甲壳动物原始排列顺序及其他淡水蟹类的基因排列顺序相比,在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排列方式,其中包含了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COX1基因的重排,这在短尾下目物种中是非常罕见的。9.基于短尾下目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编码蛋白基因建立的ML树和BI树表现出相似的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分析结果与当前主流的物种分类体系趋于一致。10.基于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淡水蟹的分化时间为113.3008 Ma,拟地蟹总科与溪蟹总科分化于74.8013 Ma。11.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的分化时间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形成的时间相吻合,提示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可能来自共同祖先,由于横断山脉的发育造成的地理隔离从而促成了物种的分化。12.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下的7个物种的分化时间基本均早于其余地区的淡水蟹物种,表明分布于喀斯特区域的淡水蟹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可能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类的祖先,而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以云贵高原区域为主的喀斯特区域可能是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的发源地。
二、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正确认识水肿症状与肝片吸虫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肿 |
2 肝片吸虫是如何引起动物水肿的呢? |
2.1 病原 |
2.2 发育史 |
2.3 流行病学 |
2.4 致病作用 |
2.5 病状 |
2.6 剖检 |
3 能影响肝脏机能不全的原因 |
4 结论 |
(2)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肝片吸虫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 |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
4 放射学检测方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候选检测抗原基因筛选及表达纯化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黑龙江蜻蜓前殖吸虫囊蚴感染调查及成虫线粒体核糖体全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殖吸虫病概述 |
1.1.1 病原 |
1.1.2 前殖吸虫的感染和流行 |
1.1.3 前殖吸虫病防控 |
1.2 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2.1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完成情况 |
1.2.2 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特征 |
1.2.3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
1.3 吸虫核糖体全序列研究进展 |
1.3.1 吸虫核糖体全序列完成情况 |
1.3.2 吸虫核糖体各段序列特点 |
1.3.3 吸虫核糖体序列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 |
2.1 样品的采集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溶液和生物学软件 |
2.4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 样品的处理 |
3.2 蜻蜓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囊蚴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动物感染实验、虫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虫体总DNA的提取 |
3.6 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分析 |
3.6.1 线粒体全基因组引物设计 |
3.6.2 线粒体全基因组PCR反应条件体系 |
3.6.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6.4 PCR产物的纯化 |
3.6.5 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拼接与分析 |
3.6.6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3.7 核糖体全序列扩增与分析 |
3.7.1 核糖体引物设计 |
3.7.2 核糖体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
3.7.3 基于核糖体序列进化分析 |
4 结果 |
4.1 蜻蜓鉴定 |
4.1.1 蜻蜓的形态学鉴定 |
4.1.2 蜻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2 囊蚴鉴定 |
4.2.1 囊蚴形态学鉴定 |
4.2.2 囊蚴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3 虫体鉴定 |
4.3.1 动物感染实验 |
4.3.2 虫体形态学鉴定 |
4.3.3 虫体分子生物学鉴定 |
4.4 黑龙江省不同地点蜻蜓囊蚴感染情况 |
4.4.1 大庆地区蜻蜓囊蚴感染情况 |
4.4.2 黑龙江省其他地区蜻蜓囊蚴感染情况 |
4.4.3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蜻蜓囊蚴总体感染情况 |
4.4.4 黑龙江省蜻蜓体内不同种类前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 |
4.5 前殖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4.5.1 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线粒体全基因扩增 |
4.5.2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4.5.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4.6 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分析 |
4.6.1 楔形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扩增 |
4.6.2 前殖吸虫核糖体全序列特征分析 |
4.6.3 基于核糖体序列进化分析 |
5 讨论 |
5.1 黑龙江蜻蜓体内前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 |
5.2 线粒体全基因组和核糖体全序列特征分析 |
5.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和核糖体全序列进化分析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辽宁地区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牛线虫病 |
1.1 流行特点 |
1.2 临床症状 |
1.3 预防措施 |
1.3.1 科学驱虫 |
1.3.2 加强饲养管理 |
1.4 治疗方法 |
2 牛吸虫病 |
2.1 流行特点 |
2.2 临床症状 |
2.3 预防措施 |
2.3.1 科学驱虫 |
2.3.2 加强饲养管理 |
2.3.3 消灭中间宿主 |
2.4 治疗方法 |
3 牛绦虫病 |
3.1 流行特点 |
3.2 临床症状 |
3.3 预防措施 |
3.3.1 预防性驱虫 |
3.3.2 改善饲养方式 |
3.4 治疗方法 |
4 牛疥螨病 |
4.1 流行特点 |
4.2 临床症状 |
4.3 预防措施 |
4.3.1 加强检疫 |
4.3.2 加强饲养管理 |
4.4 治疗方法 |
4.4.1 涂药疗法 |
4.4.2 药浴疗法 |
4.4.3 药物注射 |
5 牛蜱感染 |
5.1 流行特点 |
5.2 临床症状 |
5.3 预防措施 |
5.4 治疗方法 |
5.4.1 人工捕捉 |
5.4.2 药物杀灭 |
(7)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羊蠕虫病 |
1.1 吸虫病 |
1.2 线虫病 |
1.3 绦虫病 |
1.4 羊常见蠕虫病鉴别诊断 |
2 羊脑多蚴病 |
2.1 病原及生活史 |
2.2 流行病学 |
2.3 临床症状 |
2.4 诊断 |
2.5 治疗 |
2.6 预防 |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4县市羊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2 检测方法 |
1.2.1 粪样检查方法 |
1.2.2 数据记录 |
2 结果 |
2.1 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 |
2.2 不同方法检测结果 |
2.3 不同养殖环境的羊蠕虫感染情况 |
3 讨论 |
第二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4 县市羊脑多头蚴的血清抗体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对象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羊群脑多头蚴病抗体阳性率 |
2.2 不同地区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
2.3 不同性别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
2.4 不同年龄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
2.5 不同品种羊的脑多头蚴抗体阳性率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通辽地区绵羊感染蠕虫情况调查及驱虫药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通辽市自然地理概况 |
1.1.1 地形地貌 |
1.1.2 气候环境 |
1.1.3 水文环境 |
1.1.4 通辽市农牧业现状 |
1.2 寄生虫常用检测方法 |
1.2.1 临床诊断 |
1.2.2 实验室检查 |
1.3 国内外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1.3.1 内蒙古自治区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1.3.2 国内其它区域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1.3.3 国外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1.4 抗寄生虫药物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调查地点与对象 |
2.1.2 主要设备和器械 |
2.1.3 药品和相关试剂 |
2.1.4 培养基/溶液的制备 |
2.2 方法 |
2.2.1 虫体的采集和保存 |
2.2.2 形态学鉴定 |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感染率、强度的确定 |
2.2.5 绵羊寄生性蠕虫病的驱虫效果观察 |
3 结果 |
3.1 虫体鉴定结果 |
3.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3.1.2 分子生物学结果 |
3.2 四个地区绵羊寄生性蠕虫调查结果 |
3.2.1 四个地区绵羊寄生性蠕虫总的感染情况 |
3.2.2 霍林郭勒绵羊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3.2.3 扎鲁特旗绵羊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3.2.4 开鲁县绵羊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3.2.5 科尔沁左翼中旗绵羊寄生性蠕虫感染情况 |
3.3 驱虫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
3.3.1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鸭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与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几种鸭体内重要的吸虫 |
1.1.1 宫川棘口吸虫 |
1.1.2 舟形嗜气管吸虫 |
1.1.3 鸭对体吸虫 |
1.2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2.1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概况 |
1.2.2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
1.3 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 |
2.1 虫体采集 |
2.2 引物设计 |
2.3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培养基、应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 |
3 方法 |
3.1 三种吸虫的鉴定 |
3.2 虫体总DNA的提取 |
3.3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各部分的扩增 |
3.3.1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PCR反应条件体系 |
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3 PCR产物的纯化 |
3.4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拼接和分析 |
3.5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
3.6 系统发生的研究 |
4 结果 |
4.1 三种吸虫的鉴定结果 |
4.1.1 三种吸虫的形态学鉴定 |
4.1.2 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2 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
4.2.1 宫川棘口吸虫序列PCR结果 |
4.2.2 舟形嗜气管吸虫序列PCR结果 |
4.2.3 鸭对体吸虫序列PCR结果 |
4.3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
4.3.1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分析 |
4.3.2 三种吸虫的t RNA基因和r RNA基因 |
4.3.3 三种吸虫的非编码区 |
4.3.4 三种吸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4.4 三种吸虫与其它复殖吸虫同源性比较分析 |
4.5 亲缘关系分析 |
5 讨论 |
5.1 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特征分析 |
5.2 吸虫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及基因排布情况 |
5.3 吸虫线粒体t RNA基因和r RNA基因 |
5.4 进化分析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特征概况 |
1.1.1 西南喀斯特的分布及特征 |
1.1.2 生物喀斯特 |
1.1.3 西南喀斯特的生物多样性 |
1.2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 |
1.3 中国大陆淡水蟹类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研究 |
1.3.2 分子水平的分类研究 |
1.3.3 短尾类系统发生分析概况 |
1.3.4 线粒体基因组在短尾类中的研究概况 |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的探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本采集与保存 |
2.1.2 形态学分类与鉴定 |
2.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PCR扩增 |
2.2.3 数据选择与分析 |
2.2.4 系统发生分析 |
2.2.5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
2.3.2 系统发生分析 |
2.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测序、组装和注释线粒体基因组 |
3.2.2 系统发生分析 |
3.2.3 分歧时间估算 |
3.3 实验结果 |
3.3.1 凯里龙溪蟹Longpotamon kenliense |
3.3.2 茂兰中国溪蟹Chinapotamon maolanense |
3.3.3 相似非拟溪蟹Aparapotamon similium |
3.3.4 镜头华石蟹Sinolapotamon patellifer |
3.3.5 兴安内陆溪蟹Neilupotamon xinganense |
3.3.6 灵川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lingchuanense |
3.3.7 宽腹小石蟹安顺亚种Tenuilapotamon latilum anshunense |
3.3.8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分析 |
3.3.9 基因重排分析 |
3.3.10 系统发生的分析 |
3.3.11 分歧时间估算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正确认识水肿症状与肝片吸虫病的关系[J]. 冯辉. 中国动物保健, 2021(12)
- [2]绵羊肝片吸虫感染间接ELISA及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刘少雄. 吉林大学, 2021
- [3]黑龙江蜻蜓前殖吸虫囊蚴感染调查及成虫线粒体核糖体全序列分析[D]. 果馨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4]湖南省怀化地区山羊胰阔盘吸虫线粒体pcox1基因和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遗传变异研究[J]. 侯强红,周孝怀,尧国民,李中波,舒鸣,王湘,罗维.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4)
- [5]辽宁地区肉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J]. 江馗语,张文军,李静,李宁,杜学海,郑广宇,刘映雪,于家良. 现代畜牧兽医, 2020(06)
- [6]咯血诊治专家共识[J]. Expert Consensus Writing Group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tysis,Respiratory Branch of Beijing Doctor Association;.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01)
- [7]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D]. 陈思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8]通辽地区绵羊感染蠕虫情况调查及驱虫药治疗效果观察[D]. 马晓野.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9]鸭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与进化分析[D]. 李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
- [10]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姝歆.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