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陷波滤波器在TMS320F240上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家琪[1](2020)在《小功率光伏微电网与市政电网联合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加速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可再生能源家族中资源量最大、分布最普遍的便是太阳能。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受太阳光质量影响较大,如何保障负载端的稳定以及可靠用电是光伏利用的一个关键。在避免引进储能系统所带来的效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从解决清洁能源优先利用、负载稳定供电、不影响大电网运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小功率光伏微电网与市政电网联合运行供电方式,并着重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的逆变器,对并网和能量控制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本文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对单相光伏并网系统中硬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所设计硬件拓扑结构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对光伏逆变系统的效率和控制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比较了常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并优化了基于干扰跟踪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参数。针对传统比例复数积分控制无法应用于单相坐标系的问题,提出了将广义二阶比例复数积分控制引入到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中,并与电网电压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构成复合控制策略,对小功率光伏微电网与市政电网联合运行供电的能量控制起到较好控制效果。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TMS320F28335 DSP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复合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吴嘉欣[2](2020)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磁同步电机因具有机械结构简易、功率密度高、转矩平稳和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小功率等级高性能交流伺服领域驱动电机的首选。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需具备响应快速、定位精确、抗干扰能力强的控制品质。目前,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还有两个问题等待解决,一是非线性因素和不确定性扰动下的伺服系统动态响应与鲁棒性问题,另一个是非刚性负载连接设备引发的伺服系统机械谐振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永磁同步伺服控制系统的需求及实践经验,以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构成,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依次通过解耦控制及坐标变换,电流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及位置控制器的设计来分析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矢量控制方法。通过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论述,为后续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2)介绍自抗扰控制器的优势及标准自抗扰控制器模型,将自抗扰控制器应用到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流环中,设计由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状态误差反馈率组成的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在此之后对加入了控制器的电流环进行性能分析,最后对电流环的抗扰动性能进行分析;(3)进行转速环复合PI控制器设计并进行其性能的分析,同时针对抑制超调的方法选择输出微分负反馈及IP控制器,进一步设计变结构PI控制器,最终得到最优PI控制器及变给定增益PI控制器。通过对转速环复合PI控制器的设计提高系统对连续变化输入的跟踪性能;(4)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机械谐振进行分析,得到对谐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地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谐振系统进行频率在线辨识,最后采用陷波滤波器对系统谐振频率进行滤波。其中对陷波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对滤波器的参数进行确定,最终实现陷波滤波器的数字化;(5)搭建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系统实验平台。阐述本文提出的伺服系统电流环、转速环以及振动抑制控制算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会验证本文提出的伺服系统电流环、转速环以及振动抑制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的研究完善了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对实际工程中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宋玉明[3](2020)在《电力牵引系统无LC谐振回路的优化控制算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用交-直-交传动系统。其中,由于单相整流器自身的特点,其输出直流电压将包含两倍网侧电压频率的脉动,既拍频电压。由于拍频电压的存在,一方面将导致网侧电流中出现低次谐波,影响网侧电能质量;另一方面牵引电机会受到拍频电压的影响,因而出现电流畸变以及转矩波动等拍频现象,且当电机工作频率处于拍频电压频率附近时拍频现象最为严重,十分不利于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消除或减弱拍频现象意义重大。为了抑制拍频现象,目前常在直流侧并联一个二次滤波回路,即LC谐振回路。然而由于其体积和质量均较为庞大,所以十分不利于设备维护,有违牵引系统轻量化目标。因此,研究一种在无LC谐振回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拍频现象抑制的控制与调制算法势在必行。本文以列车两电平电力牵引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网侧直轴交轴(Direct-Axis Quadrature-Axis,DQ)电流解耦、电机侧间接磁场定向控制与多模式调制算法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抑制网侧低次电流谐波和牵引电机拍频现象为目标,开展了电力牵引变流器无LC谐振回路优化算法研究。首先,对单相脉冲整流器以及三相牵引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三相异步牵引电机的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同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DQ电流解耦控制算法、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算法以及多模式调制算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控制与调制算法的正确性,为后续展开对无LC谐振回路优化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针对无LC谐振回路拓扑中网侧电流存在低次电流谐波的问题,深入研究了拍频电压的产生机理,通过相关公式推导得到了网侧低次电流谐波与拍频电压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网侧低次电流谐波产生机理。通过在电压外环加入陷波滤波器将拍频电压分量在引入控制系统之前进行滤除,最大限度降低给定网侧电流中的谐波含量。同时,电流内环控制器采用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提高对交流分量的跟踪能力,进一步改善网侧电流质量。然后,针对逆变器-电机系统的拍频现象,深入分析了异步电机的相电压以及阻抗特性。通过推导电机定子电流公式,证明了当电机定子频率处于两倍网侧电压频率附近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拍频现象。同时,分别分析了传统调制度和频率补偿算法的实现原理及其缺陷。为了能够保证牵引电机运行在方波工况时仍能实现拍频抑制,本文在模拟单周期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单周期无拍频控制算法。并通过插值拟合算法以及切换控制算法,解决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零阶保持误差补偿以及与多模式调制相互切换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基于DSP TMS320F28335+FPGA SPARTAN6为控制器的RT-LAB半实物实验平台。分别对本文给出的无LC谐振回路网侧低次电流谐波抑制算法以及逆变器-电机无拍频控制算法与传统算法和带LC谐振回路拓扑进行了半实物实验对比研究。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陷波滤波器加PR控制器网侧低次电流谐波抑制算法和数字化单周期无拍频控制算法均分别能够有效抑制网侧低次电流谐波和逆变器-电机的拍频现象。
罗炳章[4](2020)在《永磁同步伺服系统谐振检测及抑制》文中研究指明永磁同步伺服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不是理想刚体,存在一定弹性。而伺服控制为获得高响应,往往增大速度调节器的比例增益,由此会造成机械谐振,使得整个伺服系统失调。因此,采取相应的策略抑制谐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滚珠丝杠作为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机械传动装置,分析联轴器和丝杠引起的谐振问题,并采用陷波滤波器滤除速度环路中的谐振频率,最终实现谐振抑制。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以及矢量控制基本架构。其次,建立了滚珠丝杠弹性系统的多质量模型,并将该模型经过简化后等效成双质量模型,然后,在双质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bode图和描述函数法分析了机械谐振产生的原因,并解析了当发生谐振时,速度调节器输出信号的振动频率近似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从而为后续章节中谐振频率的检测做好理论铺垫。随后,针对传统FFT谐振频率检测方法实时性较差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F的谐振频率检测方法,通过对速度调节器输出信号进行实时的振动频率估计来获取系统的谐振频率,由此提高系统的谐振频率检测速度。介绍了ANF算法的原理及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该算法的数字化实现的推导过程。同时,针对传统双线性变换离散化方法导致的频率估计值不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双线性变换法,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将ANF算法应用于数字伺服系统的谐振频率检测中,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此外,为了抑制谐振,本文采用了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谐振抑制策略,简要介绍了传统陷波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并针对传统陷波滤波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陷波滤波器,并将该陷波滤波器串入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与电流环的给定之间,以滤除速度环路中的谐振频率,最终实现谐振的抑制。最后,搭建了以滚珠丝杠作为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机械传动装置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谐振频率检测方法和谐振抑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汪艳[5](2019)在《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辨识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能源的应用以及大型电网的互联,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时有发生。目前许多研究成果,从暂态的角度对低频振荡现象的机理和辨识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而除了从暂态角度分析振幅指数衰减的低频振荡现象以外,在稳态条件下,现代电力系统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的幅值也总存在一定的振荡,因此为掌握电力系统状态及其变化,很有必要对这类持续低频振荡信号进行在线辨识。本学位论文针对该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给出当前国内外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稳态角度研究低频振荡现象的必要性。随后给出了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的信号模型以及对持续低频振荡信号的辨识任务。通过分析持续低频振荡信号的模型,指出常用频率估计算法均可用于辨识此类持续振荡低频信号并介绍了几种常用频率估计算法的优缺点。其次,在归一化自适应陷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自适应陷波的持续低频振荡在线辨识方法。依次利用慢积分流形、平均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和扰动系统理论对改进算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噪声性能分析。同时对持续低频振荡信号的混合输入进行了算法仿真,并与改进前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振荡频率未知与跳变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分解电压/电流信号的基波分量和低频振荡分量,以及基波幅值、振荡幅值与振荡频率。接下来,给出基于改进算法的检测仪设计,用六通道同步采样的AD7606芯片实现信号的采集,TMS320F28335完成信号的计算和处理,DAC7725N芯片则实现对基波以及振荡分量的DA转换,进行连续的波形输出。给出了硬件设计中的相关模块,包含:DSP最小系统、电源转换电路、AD检测采集电路、DA转换电路、通信模块电路。在给出硬件设计模块电路图的同时也给出相关的软件设计和流程图。重点研究了应用经典四阶龙格库塔算法而实现的改进自适应陷波离散时间算法,为电压/电流持续低频振荡的检测与分析提供一定的工程基础。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为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左武坚[6](2019)在《电力弹簧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和风能易受环境因数的影响,具有间歇性与随机性的特点,使得其发电功率难以预测。当此类新能源大量并入电网时,这种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系统的电能质量(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电力弹簧(Electric Spring,ES)是针对此类问题所提出来一种新型功率补偿装置,它改变了电力系统发电量受制于用电量的传统运行模式,实现用电量自动匹配发电量的运行新模式,有效地解决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大面积并网时功率波动对系统造成的冲击性影响。本文以单相交流ES为研究对象,针对ES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应用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工作原理、数学建模、控制算法和软硬件平台等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从ES的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和其他相关研究三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2)提出一种基于前馈解耦的功率控制方法,建立单相ES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针对ES结构的特殊性,在传统的功率解耦控制中引入滤波电容电压内环,以达到PCC输入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的目的,同时详细阐述了控制器各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TMS320F28335 DSP的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3)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与状态反馈的ES复合控制方法,采用重复控制器提高状态反馈波形跟踪的稳态性能,利用状态反馈提升重复控制器的动态性能。给出ES在离散域的数学模型,详细叙述了基于重复控制与极点控制的ES复合控制器中各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TMS320F28335 DSP的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4)提出一种多个ES的协调控制策略,分析多个ES缺乏协调策略运行的弊端,引入下垂控制动态修正各ES的参考电压以实现多个ES的协调运行;针对微网的孤岛运行改进底层功率解耦控制算法,增加电压以及频率调节环节;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该策略的正确性。(5)搭建了一套基于TMS320F28335 DSP的110V电压等级单相ES实验平台,包含一台单相PWM整流器、一台单相交流ES和一台电网模拟器。为了实现ES的双向运行,采用PI+准PR控制器搭建PWM整流器作为ES的双向直流电源;为了验证所提基于重复控制和状态反馈的复合控制器在电网畸变时的控制性能,采用多重PR控制器搭建了一台电网畸变模拟器,模拟电网幅值突变和包含大量谐波等特殊运行状态。最后,在实验室完成各模块的性能测试。
王昱忠[7](2018)在《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存在诸多优点,使其在交流伺服控制领域得到极其普遍的应用。在伺服电机驱动负载运行时,电机与负载间的连接装置传动轴往往不是完全刚性的,这就会引发伺服控制系统间的柔性传动,柔性传动必然会产生机械谐振。机械谐振的存在会使伺服控制系统的转速与电磁转矩发生明显且持续的震荡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当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系统频带响应宽度的提升,严重时会致使系统失稳、传动连接装置损伤及断轴等情况发生,使伺服装置达不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因此,对于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问题的研究变将得极为重要及迫切。本文首先阐述了伺服控制系统中机械谐振问题的国内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学习研究了伺服电机控制相关理论,建立伺服电机对应的数学模型去探讨平台中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简化的电机-负载二惯量数学模型来分析机械谐振在伺服控制系统中产生的机理,分析并讨论了负载电机惯量比与传动轴刚度系数对机械谐振的影响情况。谐振频率点的准确辨识是谐振被动抑制的关键。接下来文中研究了伺服系统中谐振频率特性辨识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扫频法、转速电流分析法等。扫频法是对给定的像chirp信号之类的含丰富频率成分的激励信号的辨识,属于离线频率特性辨识;转速电流分析法是对当系统谐振发生时采集转速误差信号或交轴电流信号后进行FFT频谱分析的方法,属于在线谐振频率辨识。本文采用在线谐振特性辨识并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基于前面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方案,提出了陷波滤波器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将该方案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验证,速度环的转速振荡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最后将前面设计的方案在DSP芯片为TMS320F28335上进行软件编程验证。先将速度环转速调节为500rad/s,使其产生谐振振荡现象;之后加入设计好的谐振抑制算法观察到速度振荡明显减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栾添瑞[8](2017)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控制,实际中常常引入在设计之初未考虑的非刚性连接器件。这是易造成弹性共振的因素,从而产生机械震荡噪音,增加系统的机械磨损,降低系统的控制精度。对于双惯量弹性系统而言,探究系统共振特性和相应的抑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共振抑制行业的研究领域不包括自抗扰控制,对自抗扰控制的研究也多数集中在单惯量系统速度环的鲁棒性增强。本篇论文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针对双惯量系统专门优化设计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首先,本论文建立了自抗扰的模型,推导其数学表达式。然后以电机运动机械方程为依据,设计了线性化的速度环自抗扰控制器,并且同原本的PI控制器作对比。结果显示,应用于单惯量系统中的自抗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PI控制,其鲁棒性更优越,当负载发生变化时也能较快速地抑制这种干扰。然后,为了精准地提供准确的控制参数信息的一部分---电机的转动惯量,本文依据递归最小二乘法原理,设计了一种在线惯性识别算法。识别过程中由于历史数据的积累,影响了辨识准确性,因此在算法中引入遗忘因子,同时在速度环输入指令和加载转矩变化的情况下,检查了算法行之有效的能力。准确的惯量辨识可以为精确设计自抗扰双惯量谐振抑制控制器奠定基础。最后,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双惯性弹性系统,并根据其运动力学方程组,获得了系统的固有谐振频率。与此同时,分析了陷波滤波器对共振现象的抑制作用,讨论了它的几个参数对抑制效果的影响。作为本篇论文的对比试验,两组对比对象分别是采用零极点重配置策略的PI控制器和针对双惯量系统优化修改的自抗扰控制器。同时,在其他附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两组控制器输出加入了陷波滤波器,以观测抑制效果。采用单独自抗扰控制器时,暂态过程响应迅速,但是稳态过程中谐振现象较为明显;一旦陷波滤波器被插入后,稳态速度震荡变小,但是暂态过程的响应速度减慢。故综合暂态稳态两种情况下的各自的优点,最终提出了一种综合速度暂态稳态变化的复合控制策略,即先进行速度暂态稳态判断,暂态过程单独使用自抗扰控制技术,一旦速度进入稳态阶段后,切换为插入陷波抑制滤波器的自抗扰控制器。最后的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速度暂态稳态切换控制策略在速度处于暂态变化时能够优先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响应迅速;而在速度处于稳态阶段时能够对系统的谐振现象施加较好的抑制作用,综合各自优点达到性能最优化。
甄远伟[9](2016)在《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LCL滤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结构愈加复杂,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渐突出,谐波问题亟待进行综合治理和补偿。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作为谐波补偿的有效装置受到广泛关注,APF系统中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会产生大量的开关次及其倍频次谐波,LCL型输出滤波器能够很好地滤除这些高次谐波,因此,研究LCL滤波器对提高APF的系统性能、推广其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以三相三线制APF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和阻尼策略。针对基于LCL滤波器的三相三线制APF系统,建立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分析基于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策略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特性和LCL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结合APF的输出特性,给出滤波器设计的约束因素,并且分析各独立参数之间的关系,制定理想电网条件下的LCL滤波器参数设计限制条件和步骤;考虑电网阻抗的影响,对理想电网条件下制定的参数设计步骤进行修正,并结合实例进行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和仿真分析,验证参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由于LCL滤波器固有的谐振特性,本文着重对LCL滤波器的阻尼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无源阻尼法,首先从传递函数的角度分析无源阻尼法实现谐振抑制的机理,从系统稳定裕度、高频谐波衰减能力和功率损耗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阻尼电阻的引入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有源阻尼法,对基于虚拟电阻和基于陷波滤波器的两种有源阻尼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阐述虚拟电阻法与无源阻尼法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虚拟电阻法与基于陷波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离散域对陷波滤波器参数进行设计,解决陷波滤波器离散过程中心频率的偏移问题;最后结合实例仿真验证三种阻尼方法的有效性。利用LCL滤波的三相三线APF实验平台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研究的LCL滤波器参数设计、无源阻尼法和有源阻尼法的有效性,LCL滤波器能够有效阻止高频纹波电流进入电网,具有较好的谐波补偿性能,改善了电网电能质量。
熊川羽[10](2015)在《J-TEXT偏振干涉仪远红外激光器反馈系统的建立》文中指出远红外激光诊断是托卡马克实验和运行的重要诊断手段,J-TEXT托卡马克装置具备两套远红外激光诊断系统:测量等离子体密度的HCN激光干涉仪系统和同时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流剖面的三色远红外激光偏振干涉仪。HCN远红外激光干涉仪是实验运行的必备诊断,提高信号质量必要性不言而喻。三色远红外偏振仪是J-TEXT装置上深入开展物理实验的重要诊断系统,目前已实现0.1°相位分辨率,1μS的时间分辨率以及17道的空间测量,而激光光源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偏振仪的测量精度,因此,本论文的工作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远红外干涉仪输出中频信号优化;第二,用于稳定偏振干涉仪光源的远红外激光器的反馈系统的建立。论文第一部分从HCN远红外激光干涉仪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信噪比较差、易受放电干扰问题出发,对干涉仪中频信号的降噪优化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接地及屏蔽优化、热释电探测器前级放大电路改造以及六阶椭圆滤波电路的应用三个方面。在第二部分中,首先分析了由远红外激光器不稳定引起的三波中频信号频率波动与信噪比下降问题对法拉第旋转角测量精度的影响。之后根据三波法偏振干涉测量对激光器的特殊应用要求,阐述了传统稳频方法在J-TEXT偏振干涉仪应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稳定各激光器间频率差为基本控制目标,并通过输出功率反馈使激光器振荡频率跟踪激活介质谱线中心频率的激光器反馈方法。并对J-TEXT偏振干涉仪基于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开发的激光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搭建进行了详细描述。为确保法拉第旋转角的高精度测量,该反馈系统的建立不会对偏振干涉仪光路结构进行任何更改,并使用光电隔离技术避免了电磁耦合噪声对偏振干涉仪测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经过调试,反馈系统可将偏振干涉仪中频信号的频率波动限制在±12kHz以内,满足50kHz带宽数字滤波器的使用要求。同时激光器输出功率可以长期维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85%以上,保证了偏振干涉仪中频信号信噪比大于50的设计要求。在文章结尾处,对反馈系统工作时偏振干涉测量法拉第旋转角及弦积分密度的噪声干扰及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二、陷波滤波器在TMS320F240上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陷波滤波器在TMS320F240上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小功率光伏微电网与市政电网联合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联合供电系统供电模式的研究与选取 |
2.1 光伏发电电池模型 |
2.1.1 简化等效电路 |
2.1.2 电池特性曲线 |
2.2 联合供电系统工作模式的选择 |
2.3 逆变器结构的确定 |
2.3.1 单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 |
2.3.2 双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 |
2.3.3 多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 |
2.3.4 逆变器系统的确定 |
2.4 小结 |
第3章 联合供电系统拓扑结构的研究与选取 |
3.1 相关设计标准 |
3.2 前级DC/DC电路的选取 |
3.2.1 前级DC/DC电路分析 |
3.2.2 前级DC/DC电路参数选定 |
3.2.3 直流侧电容的参数选定 |
3.3 后级DC/AC电路的选取 |
3.3.1 后级DC/AC电路分析 |
3.3.2 后级DC/AC电路参数选定 |
3.4 滤波电路的选取 |
3.4.1 滤波电路分析 |
3.4.2 滤波电路参数选定 |
3.5 外围电路的选取 |
3.5.1 吸收电路的选定 |
3.5.2 驱动电路的选定 |
3.5.3 复位电路的选定 |
3.5.4 辅助电源电路的选取 |
3.5.5 时钟电路的选定 |
3.5.6 JTAG电路的选定 |
3.6 联合供电系统总拓扑的选定 |
3.7 小结 |
第4章 联合供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研究与选定 |
4.1.1 恒定电压控制法 |
4.1.2 增加电导控制法 |
4.1.3 模糊逻辑控制法 |
4.1.4 干扰跟踪控制法 |
4.1.5 改进型干扰跟踪控制法 |
4.2 锁相环的研究 |
4.2.1 锁相环的基本概念 |
4.2.2 锁相环的实现过程 |
4.2.3 联合供电系统并网锁相环的选定 |
4.3 能量控制策略研究 |
4.3.1 广义二阶比例复数积分控制 |
4.3.2 重复控制 |
4.3.3 电网电压前馈控制 |
4.3.4 复合控制策略的选定 |
4.4 小结 |
第5章 仿真与实验 |
5.1 仿真环境和条件 |
5.2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并网波形比较 |
5.2.1 基于广义二阶积分控制下的并网波形 |
5.2.2 基于重复控制下的并网波形 |
5.2.3 基于复合控制下的并网波形 |
5.3 实验环境和条件 |
5.4 联合运行系统样机输出验证 |
5.4.1 低负荷运行时联合系统输出波形 |
5.4.2 中负荷运行时联合系统输出波形 |
5.4.3 高负荷运行时联合系统输出波形 |
5.5 联合运行系统样机输出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伺服抗扰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2.2 永磁伺服振动抑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原理 |
2.1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构成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 永磁交流伺服矢量控制系统 |
2.3.1 解耦控制与坐标变换的实现 |
2.3.2 电流控制器的设计 |
2.3.3 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
2.3.4 位置控制器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3.1 标准自抗扰控制器模型 |
3.2 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3.2.1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
3.2.2 状态误差反馈律设计 |
3.3 电流环性能分析 |
3.3.1 电流环动态性能分析 |
3.3.2 电流环抗扰动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速环复合PI控制器设计 |
4.1 转速环PI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4.1.1 引入前馈补偿的转速环PI控制器设计 |
4.1.2 引入前馈补偿的转速环复合PI控制器性能分析 |
4.2 抑制超调的方法 |
4.2.1 输出微分负反馈 |
4.2.2 IP控制器 |
4.2.3 变结构PI控制器 |
4.3 转速环复合PI控制器 |
4.3.1 最优IP控制器 |
4.3.2 变给定增益PI控制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控制 |
5.1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机械谐振分析 |
5.2 谐振频率在线辨识 |
5.2.1 快速傅里叶变换 |
5.2.2 按时间抽选的基-2FFT算法 |
5.2.3 按频率抽选的基-2FFT算法 |
5.3 陷波滤波器设计 |
5.3.1 陷波滤波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2 陷波滤波器参数确定方法 |
5.3.3 陷波滤波器数字化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与验证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6.2 电流环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
6.3 转速环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
6.3.1 基于测功机恒负载转矩的转速环控制算法验证 |
6.3.2 基于摆锤时变负载的转速环控制算法验证 |
6.4 振动抑制控制算法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3)电力牵引系统无LC谐振回路的优化控制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力牵引系统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单相两电平脉冲整流器数学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
2.3 牵引逆变器与牵引电机数学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
2.3.1 两电平牵引逆变器数学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
2.3.2 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牵引系统控制与调制技术 |
3.1 引言 |
3.2 单相两电平脉冲整流器控制原理 |
3.2.1 DQ电流解耦控制原理 |
3.2.2 锁相环基本原理 |
3.2.3 载波移相控制基本原理 |
3.2.4 SPWM基本原理 |
3.3 牵引逆变器与三相异步电机控制原理 |
3.3.1 异步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 |
3.3.2 牵引逆变器全速域多模式调制算法原理 |
3.4 高速列车电力牵引系统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LC谐振回路电力牵引系统拍频机理及抑制 |
4.1 引言 |
4.2 整流器无LC谐振回路网侧低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其抑制 |
4.2.1 无LC谐振回路网侧低次谐波产生机理 |
4.2.2 陷波滤波器基本原理及其数字化实现方法 |
4.2.3 PR控制器基本原理及其数字化实现方法 |
4.2.4 陷波滤波器加PR控制器实现原理 |
4.3 逆变器-电机无LC谐振回路拍频机理及其抑制 |
4.3.1 逆变器-电机拍频现象产生原因 |
4.3.2 传统调制度补偿无拍频控制算法 |
4.3.3 传统频率补偿无拍频控制算法 |
4.3.4 数字化单周期无拍频控制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牵引系统无拍频控制硬件在环半实物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硬件在环半实物平台简介 |
5.3 半实物仿真建模及其主要参数 |
5.4 整流器网侧低次谐波抑制算法半实物实验验证 |
5.5 牵引逆变器-电机无拍频控制算法半实物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永磁同步伺服系统谐振检测及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械谐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械谐振的抑制方法 |
1.2.2 谐振频率的检测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建模及谐振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架构 |
2.1.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1.2 矢量控制基本架构 |
2.2 滚珠丝杠弹性系统数学建模 |
2.3 机械谐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NF的谐振频率检测方法 |
3.1 ANF的算法原理及稳定性分析 |
3.1.1 ANF的算法原理 |
3.1.2 ANF算法的稳定性分析 |
3.2 传统离散化方法下ANF算法的数字实现 |
3.2.1 ANF算法的常规离散化处理 |
3.2.2 传统离散化方法带来的问题 |
3.3 改进型双线性变换下ANF算法的数字实现 |
3.3.1 改进型双线性变换方法的原理 |
3.3.2 仿真分析 |
3.4 ANF算法在伺服系统谐振频率检测中的应用 |
3.4.1 基于ANF的谐振频率检测方案设计 |
3.4.2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谐振抑制策略 |
4.1 陷波滤波器的原理与分析 |
4.1.1 传统陷波滤波器 |
4.1.2 改进型陷波滤波器 |
4.2 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谐振抑制方案设计 |
4.3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谐振检测及抑制实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 |
5.1.1 硬件平台 |
5.1.2 软件部分 |
5.2 实验测试内容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基于ANF的谐振频率检测实验 |
5.3.2 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谐振抑制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辨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的信号模型及其辨识 |
2.1 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的信号模型 |
2.2 持续低频振荡信号的辨识任务 |
2.3 持续低频振荡信号的辨识方法分析 |
2.3.1 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 |
2.3.2 小波变换法 |
2.3.3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法 |
2.3.4 希尔伯特-黄转换(HHT)方法 |
2.3.5 自适应陷波器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ANF的持续低频振荡辨识研究 |
3.1 引言 |
3.2 归一化自适应陷波算法 |
3.3 改进归一化自适应陷波算法 |
3.3.1 算法的稳定性分析 |
3.3.2 算法的噪声性能分析 |
3.4 算法仿真分析 |
3.4.1 Simulink建模仿真 |
3.4.2 仿真分析 |
3.4.3 仿真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ANF算法的检测仪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3 硬件设计 |
4.3.1 DSP最小系统电路 |
4.3.2 电源转换电路 |
4.3.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4.3.4 信号检测与A/D转换电路设计 |
4.3.5 D/A转换电路设计 |
4.3.6 RS-485通信模块设计 |
4.4 软件设计 |
4.4.1 改进ANF的离散时间算法 |
4.4.2 改进ANF的离散时间算法程序设计 |
4.4.3 波形输出程序设计 |
4.4.4 RS-485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电力弹簧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化石能源的困境 |
1.1.2 新能源并网情况 |
1.1.3 新能源并网的治理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弹簧的拓扑结构 |
1.2.2 电力弹簧的控制算法 |
1.2.3 电力弹簧的其他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单相电力弹簧的功率控制 |
2.1 电力弹簧的基本原理 |
2.1.1 电力弹簧的提出 |
2.1.2 电力弹簧功率补偿模式 |
2.2 基于前馈解耦的单相ES-2 的功率控制 |
2.2.1 单相ES-2 的数学模型 |
2.2.2 单相ES-2 的功率控制基本原理 |
2.2.3 ES-2的dq模型 |
2.2.4 基于前馈解耦的ES-2 的功率控制 |
2.3 滤波电容电压内环的设计 |
2.3.1 滤波电容电压传递函数 |
2.3.2 有源阻尼 |
2.3.3 准比例谐振控制器 |
2.4 正交信号发生算法与单相锁相环技术 |
2.4.1 正交信号发生算法 |
2.4.2 单相锁相环 |
2.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重复控制与状态反馈的ES-2复合控制策略 |
3.1 波形整形 |
3.1.1 谐波问题 |
3.1.2 现存ES-2 算法的局限 |
3.2 基于重复控制与状态反馈的ES-2 电压控制策略 |
3.2.1 重复控制基本理论 |
3.2.2 状态反馈基本理论 |
3.2.3 基于重复控制与状态反馈的ES-2 电压复合控制 |
3.3 案例设计 |
3.3.1 系统离散模型 |
3.3.2 状态反馈 |
3.3.3 重复控制器设计 |
3.3.4 状态观测器设计 |
3.4 仿真验证 |
3.4.1 纯无功补偿 |
3.4.2 PFC模式 |
3.5 实验验证 |
3.5.1 纯无功补偿 |
3.5.2 PFC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个ES的协调控制策略 |
4.1 多个ES协调运行问题 |
4.1.1 线路压降 |
4.1.2 ES的电压给定问题 |
4.2 多个ES的下垂控制 |
4.3 仿真验证 |
4.3.1 单个ES的改进功率验证 |
4.3.2 多个ES无协调控制策略 |
4.3.3 多个ES的协调控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10V等级的ES-2 的硬件平台搭建 |
5.1 单相ES-2 系统 |
5.1.1 硬件系统设计 |
5.1.2 控制系统设计 |
5.1.3 ES-2 平台测试 |
5.2 单相PWM整流器 |
5.2.1 硬件系统设计 |
5.2.2 控制系统设计 |
5.2.3 实验验证 |
5.3 畸变电网模拟系统 |
5.3.1 硬件系统设计 |
5.3.2 控制系统设计 |
5.3.3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伺服系统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理论 |
2.1 引言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2.2.3 坐标变换(三个坐标与两个坐标变换) |
2.2.4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2.4 电压空间SVPWM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结构谐振基本原理 |
3.3 双惯量系统模型分析 |
3.4 谐振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惯量比对谐振的影响 |
3.4.2 刚度系数对谐振的影响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伺服系统谐振频率特征辨识 |
4.1 引言 |
4.2 频率特征获取方法 |
4.2.1 直接测量法 |
4.2.2 扫频法 |
4.2.3 电流转速分析法 |
4.3 谐振频率的在线检测与提取 |
4.3.1 频谱分析算法FFT |
4.3.2 谐振频率提取算法的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陷波滤波器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低通滤波抑振研究 |
5.3 陷波滤波器 |
5.3.1 陷波滤波器原理 |
5.3.2 陷波滤波器模型分析 |
5.3.3 陷波滤波器参数的确定方法 |
5.4 数字滤波器 |
5.4.1 数字滤波器的选择 |
5.4.2 IIR陷波滤波器的设计 |
5.5 基于FFT的自适应陷波滤波器 |
5.5.1 总体结构设计 |
5.5.2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谐振抑制的实现与验证 |
6.1 引言 |
6.2 伺服系统谐振抑制软件设计 |
6.2.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6.2.2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算法实现 |
6.3 伺服系统实验平台 |
6.3.1 系统实验环境搭建 |
6.3.2 伺服平台上验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策略 |
1.2.2 ADRC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
1.2.3 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归类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MSM速度环ADRC控制器设计 |
2.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建模 |
2.2 ADRC的数学模型 |
2.2.1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NTD) |
2.2.2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
2.2.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 (NLSEF) |
2.3 速度环线性ADRC控制器设计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负载惯量在线辨识技术 |
3.1 递推最小二乘法公式推导 |
3.2 遗忘因子的引入及算法在惯量辨识中的应用 |
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DRC在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中应用 |
4.1 双惯量弹性系统建模 |
4.1.1 机械谐振种类与成因 |
4.1.2 陷波滤波器对谐振的抑制分析 |
4.2 传统的基于PI控制器的谐振抑制 |
4.3 基于ADRC控制器的谐振抑制 |
4.3.1 针对双惯量系统设计的ADRC控制器 |
4.3.2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选择及离散化方法 |
4.4 仿真验证 |
4.4.1 仿真条件说明 |
4.4.2 PI控制器下的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仿真 |
4.4.3 ADRC控制器下的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线惯量辨识及ADRC谐振抑制实验 |
5.1 在线惯量辨识及双惯量谐振抑制实验平台 |
5.2 在线惯量辨识算法性能验证 |
5.3 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LCL滤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LCL滤波器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补偿电流控制策略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LCL滤波器的APF数学模型 |
2.1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 两相静止 αβ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LCL输出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3.1 基于二重傅里叶积分的PWM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
3.2 LCL滤波器原理分析 |
3.3 忽略电网阻抗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3.4 考虑电网阻抗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LCL滤波器的阻尼方法研究 |
4.1 无源阻尼法研究 |
4.2 有源阻尼法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研究 |
5.1 系统结构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J-TEXT偏振干涉仪远红外激光器反馈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磁约束核聚变与托卡马克装置 |
1.2 托卡马克远红外激光诊断技术综述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干涉及偏振测量原理基础 |
2.1 激光干涉测量基础 |
2.2 干涉仪测量等离子密度原理 |
2.3 偏振干涉仪测量等离子体电流剖面原理 |
3 J-TEXT远红外干涉仪信号优化 |
3.1 J-TEXT远红外干涉仪系统简介 |
3.2 热释电探测器原理 |
3.3 干涉仪测量系统信号优化 |
4 J-TEXT偏振干涉远红外激光器反馈方法 |
4.1 J-TEXT远红外偏振干涉仪简介 |
4.2 激光器稳定性对偏振干涉测量的影响 |
4.3 远红外激光器输出状态偏移原因 |
4.4 偏振干涉仪激光器联合反馈方法 |
5 J-TEXT偏振干涉仪远红外激光器反馈系统的建立 |
5.1 激光器反馈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5.2 激光器反馈控制器软件部分设计 |
5.3 CMD文件的编写与FLASH程序的搬移 |
6 系统调试与实际控制效果 |
6.1 控制器参数优化 |
6.2 实际控制效果 |
6.3 偏振干涉测量检验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热释电探测器放大滤波电路图 |
附录3 TMS320F2812 CMD文件 |
四、陷波滤波器在TMS320F240上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功率光伏微电网与市政电网联合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D]. 刘家琪.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D]. 吴嘉欣.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3]电力牵引系统无LC谐振回路的优化控制算法[D]. 宋玉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永磁同步伺服系统谐振检测及抑制[D]. 罗炳章.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电力系统持续低频振荡辨识算法研究[D]. 汪艳.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电力弹簧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控制策略研究[D]. 左武坚. 东南大学, 2019(06)
- [7]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王昱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8(01)
- [8]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惯量弹性系统谐振抑制[D]. 栾添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9]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LCL滤波器研究[D]. 甄远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J-TEXT偏振干涉仪远红外激光器反馈系统的建立[D]. 熊川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