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工艺改进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赵俊吉[1](2021)在《黏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缺水是导致许多地方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世界人口76亿,养活这些人口并不缺乏土地。真正缺乏的是可以适合植被生长的耕地。我国西北地区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常年水分的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使得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最终导致植被种类逐渐递减。所以,研究集水节水材料和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优异的保水性来减少干旱地区水分因大量蒸发而流失。在干旱地区添加一定量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的入渗,另一方面减缓水的大量蒸发,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更有利于改善干旱地区土壤环境功能,进而为植被的生长提供适宜环境条件。本研究是将黏土-SAP(高吸水树脂)复合物添加到土壤中制备成防蒸发材料。在自然条件下,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和防蒸发材料的重量,测定防蒸发材料中水分的蒸发。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黄蓍胶(GT)、丙烯酸(AA)、N-羟甲基丙烯酰胺、坡缕石(APT)、高岭土(Kaolin)和蒙脱土(MMT)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co-N-羟甲基丙烯酰胺/黏土)接枝黄蓍胶(GT-g-P(AA-co-NHA)/黏土)黏土-SAP复合物1(CSC1)。通过红外(FTIR),热重(TGA)和电镜(SEM)对CSC1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在去离子水中坡缕石(3%),高岭土(3%)和蒙脱石(3%)-SAP复合物最大吸水率分别达到1180、819和525 g/g,在自来水中的最大吸水率分别达到206、192和170 g/g。同时,在0.9%Na Cl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95、82和62 g/g。研究了APT(3%)-SAP复合物对防蒸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T(3%)-SAP复合材料在45℃下,12 h后的保水率为36%。在自然条件下,抗蒸发材料的蒸发速率与APT(3%)-SAP复合物的添加量成反比。(2)以刺梧桐胶(KG)、氨基磺酸(AS)、丙烯酸(AA)和坡缕石(APT)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改性刺梧桐胶接枝聚丙烯酸/坡缕石(MKG-g-PAA/APT)坡缕石-SAP复合物2(CSC2)。利用FTIR、TG/DTA和SEM对CSC2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刺梧桐胶与氨基磺酸的质量比、坡缕石、交联剂(MBA)、引发剂(APS)、中和度和氨基磺酸含量对吸水率的影响。测定了最大持水量与CSC2的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和不同温度下的保水率。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CSC2在去离子水的吸水率为1110 g/g;在自来水中的吸水率为210 g/g;在0.9%Na Cl溶液中的吸水率为108 g/g,优于市售农用保水剂;保水率在25℃、45℃和60℃下,12h内分别高达54%、14.4%和8%;CSC2的最大持水量高于市售保水剂;CSC2的防蒸发效果也优于市售保水剂。(3)以葫芦巴胶(CG)、乙烯基磺酸钠(SVS)、丙烯酸(AA)和红土(laterite)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葫芦巴胶接枝聚(丙烯酸-共聚-乙烯基磺酸钠)/红土(CGg-P(AA-co-SVS)/laterite)红土-SAP复合物3(CSC3)。采用红外、电镜和热重对CSC3的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G、乙烯基磺酸钠、红土、引发剂(APS)和交联剂(MBA)的含量对吸水率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率。结果表明,CSC3具有优异的保水性和吸水性。研究了CSC3的含量对防蒸发性能的影响。
倪美乐[2](2021)在《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速生材高含量木素纸浆(简称高得率浆,HYP)具有制浆过程中保留大量木素、纸浆得率高、污染小、原料来源广等优势而具备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高得率浆木素含量高导致漂白浆易发生光致返黄,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高档纸种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是目前造纸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被用作一种高得率浆的返黄抑制剂时,具有增白效果好、荧光强度高等优点,取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应用。但此类荧光增白剂存在水溶性差、与纸张结合力弱、用量大、容易发生光致顺-反异构等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及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合成出一种具有增白、增强、抗水综合性能优良的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是目前造纸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表面施胶剂和荧光增白剂存在以上问题,本论文首先在通过三步亲核取代法合成出三种荧光单体的基础上,通过淀粉接枝共聚法制备出了三类性能优异的具有荧光增白性能的纸张表面施胶剂,最后考察了它们在纸张表面施胶后纸张的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以DSD酸、三聚氯氢、二乙醇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水溶性良好的荧光单体(FBs),然后将其与丙烯酰胺、苯乙烯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一种具有疏水性能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st-FBs)。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UV)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48 h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对目标产物作用于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进行考察。最后对施胶纸张的抗水、抗张、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11.33%ISO;经48h紫外老化试验后,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的返黄值低0.96。通过纸张物理性能测试发现,经施胶后纸张的抗水性提高了 16.1%,抗张强度和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16.9%、15.8%。第二部分通过引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制备出一种紫外线吸收性能良好的荧光单体(UV/FBs),然后将UV/FBs、阳离子季铵盐、苯乙烯与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出两种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ST-DMDAAC-UV/FBs、ST-DMC-UV/FBs)。通过测试结果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白度分别比空白纸张高15.52%ISO、15.28%ISO;且48h紫外老化试验后,两种施胶纸张的返黄值分别比空白纸张低1.88、1.75;经过物理性能测试发现,两种施胶纸张的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 43.1%、39.7%,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21.2%、16.5%。说明阳离子季铵盐的引入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光稳定性差以及纸张的结合力弱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第三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乳液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同时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致顺反异构的问题,本部分实验中引入了具有紫外线屏蔽作用的纳米粒子。首先用KH-57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双键化的纳米粒子(K-SiO2),再将改性纳米粒子、荧光单体、与丙烯酰胺进行淀粉接枝共聚,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ST-SiO2-AS/FBs)。实验结果表明,ST-SiO2-AS/FBs基本不存在光致顺反异构现象;纸张经施胶后其抗张强度及撕裂度分别提高了 63.2%、26.4%;施胶纸张的初始白度比空白纸张高21.34%ISO,48h紫外光老化试验后,ST-SiO2-AS/FBs施胶纸张的返黄值比空白纸张低1.33;说明纳米粒子对改善纸张光学性能及物理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ST-SiO2-AS/FBs对于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增强纸张物理性能的综合效果最佳,这对改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光稳定性差、与纸张结合能力差的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郭鸣凤[3](2020)在《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纸张作为纸质文物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传承与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近年来,因年久失修、自然老化、虫蛀霉变,大量的纸张已出现严重的酸化、老化,泛黄发脆甚至粉碎化等现象。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现已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对于纸张从根源上的修复工作较少,难以真正延长其使用寿命。现有的相关保护与修复工作主要关注脱酸进程,对增强加固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增强修复方法或对纸张结构造成破坏、或改变纸张的宏观形貌,或加速纸张老化,且依赖人工,不可批量化增强修复。根据纸张的老化机理及影响纸张强度的主要因素,结合老化纸张的现状及对纸质文物修复的要求,本文采用超声雾化法,以极低的速度将雾化后的微米级增强剂输送到纸张内部,确保纸张缓慢、充分吸收增强剂,尽量避免了纸张的形变,且可用于批量化增强修复。本文选用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化学反应活性的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纸张的增强剂,通过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纸张纤维的交联反应及其自交联聚合的产物填充于纸张纤维间的空隙,提高纸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实现对纸张的增强修复。采用超声雾化法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修复,探究了雾化吸收量、增强剂浓度、雾化速率及干燥温度对静电复印纸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增强前后纸张的宏观形貌、微观表面结构、表面元素含量及内部化学基团的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当N-羟甲基丙烯胺溶液浓度为3.0 mol/L,雾化量为20 m L,纸张吸收量为7.24 g/m2,雾化速率为1.10 m L/min时,静电复印纸的抗张指数增幅达到最高18.03%,撕裂指数由4.97 m N·m2·g-1上升至5.13 m N·m2·g-1,白度变化较小,色差为1.227,难以被人眼察觉;通过提高干燥温度可提高NMA与纸张纤维的相互作用,在干燥温度50℃下干燥0.5小时,抗张指数增幅最高可达到22.36%。增强修复后纸张的宏观形貌没有明显改变,验证了NMA可成功实现对纸张增强修复且不造成二次损伤,因此可用于老化纸这类珍贵古籍文献的增强修复。采用超声雾化法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五十年代纸)的增强修复,研究结果表明,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老化纸的增强修复效果较静电复印纸更为显着,当N-羟甲基丙烯胺溶液浓度为3.0 mol/L,雾化量为20 m L,纸张吸收量为4.78 g/m2,雾化速率为1.10 m L/min时,抗张指数增幅最高为26.45%,撕裂指数上升8.33%,同时色差也相对较大,达到1.492。通过提高干燥温度,有利于促进NMA对纸张的增强修复,干燥温度50℃时,老化纸的抗张指数增幅最高可达到33.77%。老化纸的宏观形貌未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褶皱等形变;通过XPS分析结果发现,老化纸中N元素表面分布含量由0.87%增长到2.51%,老化纸因暴露更多的羟基和小分子纤维素,对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吸收和相互作用更为强烈。最后,通过综合评估静电复印纸及老化纸经人工老化前后的各项物理性能、宏观表面形貌变化及化学基团变化等评价增强修复后纸张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性抄造的静电复印纸还是已严重酸化的老化纸,经过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的纸样,在人工老化后,物理性能均优于未处理纸样,尤其是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有更稳定的表现;通过红外光谱的分析发现,增强修复后的纸张在老化过程中氢键的特征峰更为稳定,NMA的加入一定程度地保护了纸张纤维间的结合。
李燕[4](2020)在《阻燃胶乳制备及对汽车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空气滤纸是汽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核心部件,在发动机回火时可能会发生燃烧,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汽车空气滤纸需要有良好的阻燃性。空气滤纸原纸结构疏松、质地柔软、物理强度较低,抗水性差,浸渍胶乳是提高汽车空气滤纸物理强度、改善其孔隙结构的重要措施。水溶性苯丙胶乳因其对于纸张纤维的黏结性好、易于成膜且成本低,所以被广泛用于汽车空气滤纸的生产,但传统苯丙胶乳在强度及耐水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且浸渍后的空气滤纸挺度、耐水性和耐老化性能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本实验首先采用四种阻燃剂和市售苯丙胶乳复配阻燃胶乳,浸渍得到阻燃空气滤纸,研究了阻燃空气滤纸物理性能与阻燃胶乳组成的关系,并优选了阻燃剂。然后选用衣康酸(ITA)、N-异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IBMA)两种功能性单体和有机改性蒙脱土合成改性苯丙胶乳,并将其与优选阻燃剂复配阻燃胶乳,浸渍滤纸原纸得到阻燃空气滤纸,研究了苯丙胶乳合成工艺对阻燃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阻燃剂FR3通过硼、磷、氮的协同作用对空气滤纸产生了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经含FR3的阻燃胶乳浸渍后的空气滤纸也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和适宜的孔径结构。(2)添加ITA与IBMA两种单体的改性苯丙胶乳具有更好的抗水性和热稳定性。当ITA与IBMA比例为3:1时,合成胶乳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稳定性,制备的阻燃空气滤纸平均孔径为17.7μm,与未添加功能单体相比,挺度增加了300%,耐水洗和耐老化性能明显改善,但耐破度降低了14%。(3)添加有机改性钠基蒙脱土可进一步改善改性苯丙胶乳的耐水性和耐老化性。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改性钠基蒙脱土可增大其层间距并改善其兼容性。当OTAC用量为90mmol/100g、反应时间为4h时,有机改性蒙脱土层间距最大,为苯丙合成时聚合物分子的进入提供更大的空间。利用ITA、IBMA和有机化蒙脱土合成改性苯丙胶乳,当有机化蒙脱土添加量为0.5%时,合成的胶乳粒径分布较均匀,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稳定性,制备的阻燃空气滤纸平均孔径为14.8μm,与未加入有机蒙脱土时相比,耐水洗和耐老化性能进一步改善,耐破度提高了10%。
王丽[5](2020)在《荧光聚氨酯的制备及在硝基化合物检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硝基化合物在军事、医疗、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易忽视。另外,硝基化合物中的2,4,6-三硝基苯酚(TNP)由于具有更强的爆破性也常被恐怖主义用于制造炸药。因此,发展出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来检测硝基化合物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聚氨酯作为一种通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广泛的用途,比如作为自修复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医用材料、声学材料等,但是由于聚合物的链中没有作为扩链的π-共轭发色基团,因此它们的发光性质和进一步的光电应用被大多忽略。因此在聚氨酯链中引入发色基团,可以使聚氨酯分子表现出荧光性质。在此基础上,作为本论文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在富电子的聚氨酯和缺电子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可能会发生光诱导电子转移(PET)从而发生荧光淬灭现象,因此可以由制备得到的非共轭聚氨酯通过荧光淬灭的方法来实现对爆炸物的实时检测。通过引入经典的π-芳香族发色基团,合理地设计了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荧光聚氨酯。首先,将对苯二酚单体引入线型的的聚氨酯链中,使得聚氨酯链中具有可发色的苯环,合成的聚氨酯具有蓝色的荧光发射,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证明聚氨酯链中有苯环,使用合成的聚氨酯PU对硝基化合物进行检测,该荧光聚氨酯表现出对TNP的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并且检测限低至0.2μM。其次,进一步将丙烯酰胺修饰到对苯二酚上,合成出了((2,5-二羟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二丙烯酰胺(p-HABA)。并将合成的p-HABA引入线型聚氨酯链中,使得聚氨酯链具有发色的苯环和C=C等共轭结构。此方法合成的聚氨酯FPU具有明显的绿色荧光。此荧光聚氨酯检测硝基化合物,同样表现出对TNP的高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限为低至0.12μM。最后,将合成的荧光聚氨酯做成荧光试纸,用于实际生活中对于硝基化合物的实时快速检测。本研究为荧光聚氨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并对荧光聚氨酯在低浓度危险化学品的检测方面奠定了基础。
彭卉[6](2020)在《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相转移催化是实现非均相有机合成反应高效率、低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染料、助剂和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应用广泛。现常用的催化剂多为可溶性催化剂,存在有毒害、消耗大并且难以回收的缺点。固载相转移催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常用方法。但现有的固载催化剂仍存在分离过程复杂、反应效率较差、无法实现连续化等问题。廉价易得的新型固载催化剂成为相转移催化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棉、涤纶纤维为载体,采用溶液聚合合成了五种功能单体的共聚物改性剂,通过涂层整理的方式将改性剂负载于纤维上,制备了一系列固载相转移催化剂。以Williamson醚合成为例,对比了不同固载催化剂的活性,探讨了功能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建立了三相相转移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阐明了反应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催化纤维的制备。选用五种功能单体:疏水硬单体、疏水软单体、交联单体、耐溶剂单体、阳离子单体合成了共聚物改性剂,表征了改性剂的分子结构,确定了制备有机催化纤维的工艺,对比了有机催化棉基纤维的形态结构与在油水两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无误,加热至130℃时,聚合物开始交联;制备催化纤维的适宜条件为二浸二轧,轧余率为90%,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5 h,磷酸用量12 wt%;交联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双亲性,水在其表面的空气三相接触角接近90°;负载共聚物之后的纤维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结构稳定;由于纤维表面微纳结构的存在,对应水的接触角由90°增大到135°;催化纤维表面阳离子的存在,纤维仍可吸附水中的染料,最大吸附量10%(m/m),较多的亲油基团使得其对有机溶剂也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2)催化纤维的催化活性研究。分析了长链酯单体结构、阳离子单体结构、聚合物负载量、阳离子摩尔量对棉基、涤纶基催化纤维催化活性的影响;对比了有机催化纤维在苄基溴化衍生物醚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回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中亲油单体链长的增加,水在催化纤维表面接触角增大,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提高,阳离子单体的可及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大于其亲油性能;以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为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为疏水长链酯单体,阳离子摩尔含量为13.33%,聚合物负载量为20%的有机催化纤维催化活性最高且最稳定;有机催化纤维的回用5次时仍能保证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回用后纤维的结构无明显变化;在苄基嗅化衍生物的醚化反应中催化纤维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5 h时转化率均大于90%。(3)催化纤维催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由于催化反应界面固定、界面处阳离子浓度有限,且水相酚负离子浓度过量,反应速率只与油相对硝基溴化苄的浓度有关,整体反应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中心阳离子吸附水相中的对甲酚负离子,通过季铵盐阳离子的双亲性和聚合物上疏水链段结构所形成的亲油性,使带有过渡活性离子对的固载纤维进入有机相,在微溶胀条件下将亲核基对甲酚负离子释放出来,使之与底物对硝基溴化苄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解吸后固载纤维上的催化中心阳离子又回到水相中吸附对甲酚负离子,形成循环。
马向东[7](2020)在《胶原蛋白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改性及其表面亲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以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为底基,浸渍聚氨酯树脂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加工得到的内部微观结构和外观质感、性能都类似于天然皮革的高档合成革。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水性聚氨酯等环保材料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合成革的加工中,因此,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表面惰性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在羟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OH)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采用硅烷偶联剂、咪唑类交联剂等对MFSLF-OH进行亲水改性,分别制备了氨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NH2)、巯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SH),然后再与不同胶原蛋白进行复合改性,制得两种胶原蛋白改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三甲氧硅烷(APS)对MFSLF-OH进行接枝改性,制得MFSLF-NH2。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60℃,APS用量为0.7 mL,反应时间为5 h(以2.5±0.2 g MFSLF-OH计算)。然后采用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5Acl)对MFSLF-NH2进行活化,制得含双键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C=C),为后续胶原蛋白的接枝改性奠定基础。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的活化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5 h,5Acl用量为0.5 mL(以1.3±0.2 g MFSLF-NH2计算),在此条件下接枝率为50.5%,氨基与双键的摩尔比为2:1,推测出MFSLF-C=C的结构为2个氨基上连接1个碳碳双键。最后采用胶原蛋白对MFSLF-C=C进行接枝改性制得第一种胶原蛋白改性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NH2-C),单因素实验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即浸渍时间为3 h,K2S2O8用量为0.054 g,胶原蛋白用量为5%(以1.3±0.2 g MFSLF-C=C计算)。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MFSLF-NH2和MFSLF-C=C的分子结构表征结果证明反应按照预期路线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MFSLF相比,MFSLF-NH2、MFSLF-NH2-C的粗糙度分别增加了 138.5%和 151.8%;MFSLF-NH2和 MFSLF-NH2-C 的静态水接触角分别从138.7±1°降低至87.3±1°和68.3±1°,说明改性后基布的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MFSLF-NH2和MFSLF-NH2-C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81.3%和50.3%,撕裂强度分别从 67.23 MPa 变为 73.65 MPa 和 55.15 MPa。采用N,N’-羰基二咪唑(CDI)活化MFSLF-OH,制得CDI活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EIm),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的活化条件,即活化温度为50℃,CDI用量为0.7 g,活化时间为2 h(以2.5±0.2 g MFSLF-OH计算);在此条件下MFSLF-EIm表面酯基咪唑的接枝率为62.3%。在此基础上,通过接枝DL高半胱氨酸硫代内酯盐酸盐(DLPA)制备了MFSLF-SH,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即DLPA用量为0.9 g,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35℃,三(2-氨基乙基)胺(TAEA)用量为0.5 mL(以1.3±0.2 g MFSLF-EIm计算);在此条件下制得的MFSLF-SH表面巯基含量为0.208 mmol/g,计算可知1个酯基咪唑与50个DLPA发生缩合反应,产生50个巯基。最后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将乙烯基胶原蛋白与MFSLF-SH进行接枝反应制备了第二种胶原蛋白改性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SH-CMA)。FTIR 和 XPS 对 MFSLF-EIm 和MFSLF-SH的检测结果表明:各步反应均按预期进行。SEM和AFM的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未处理的MFSLF相比,MFSLF-EIm、MFSLF-SH和MFSLF-SH-CMA的粗糙度增加了 378.8%、225.2%和192.3%;静态水接触角分别从138.7±1°降低为128.3±1°、97.6±1°和74.6±1°;而其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29.24%、45.44%和73.8%。说明通过逐步改性后基布的表面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且接枝胶原蛋白后基布的强度也明显增强。对两种胶原蛋白改性产物(MFSLF-NH2-C和MFSLF-SH-CMA)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FSLF-SH-CMA的表面更加粗糙;MFSLF-NH2-C的亲水性更强;与未处理MFSLF相比,MFSLF-NH2-C和MFSLF-SH-CMA的透湿率分别提高了 128.4%和119.4%,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50.3%和73.8%。对比分析结果说明MFSLF-NH2-C的亲水性和透湿性较好,更适合用作服装革基材;MFSLF-SH-CMA的力学性能提高更为明显,更适用于鞋面革、沙发革等基材。
李莉萍[8](2019)在《碳纤维表面修饰及其与尼龙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纤维(CF)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的比模量、比强度、耐热和耐酸碱等性能,可以作为增强体改善复合材料性能,而商业CF表面活性官能团种类和含量较少,表现为化学惰性,难于以化学键合的方式与尼龙6(PA6)基体结合,导致CF表面与PA6基体的润湿性和结合性较差,制约了CF/PA6复合材料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CF表面进行修饰。本文通过索氏提取器对CF表面进行清洗和氧化两步预处理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分别探究了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化学修饰和电泳沉积壳聚糖(CS)修饰对CF性能的影响。通过单丝强伸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通过吸湿率、力学性能测试和断面微观形貌表征,研究了CF/PA6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界面结合性。结论如下:在最佳工艺(125℃,2 h)下,丙酮蒸汽清洗后CF(D-CF)有最大单丝拉伸强度为4692 MPa,拉曼R值为4.56,表面O/C含量为20.34%,AFM Ra为3.0 nm;在最佳工艺(120℃,3 h)下硝酸蒸汽下氧化后CF(O-CF)与D-CF相比,单丝拉伸强度增大到4832 MPa,拉曼R值降低至3.81,表面O/C含量增加到33.03%,C-O含量增加了31.9%,AFM Ra增大至10.0 nm;O-CF/PA6与D-CF/PA6复合材料相比,其吸湿率下降到7.26%,拉伸强度提高了8.34%,弯曲强度提高了5.94%。在室温下,浓HNO3催化下N-羟甲基丙烯酰胺修饰CF(H-NMA-CF)的效果优于二甲基甲酰胺(DMF)催化下N-羟甲基丙烯酰胺修饰CF(D-NMA-CF),H-NMA-CF表面的N元素含量增加至11.94%,N/C含量增加至17.95%,AFM Ra增大至23.1 nm,拉曼R值增大到4.53。H-NMA-CF/PA6与O-CF/PA6复合材料相比,其吸湿率下降到6.31%,拉伸强度提高了28.33%,弯曲强度提高了25.7%。采用不同电泳沉积工艺沉积壳聚糖修饰CF表面,在30 V电压下沉积60 s壳聚糖修饰CF(CS-CF)的效果最佳。CF表面沉积的壳聚糖片层以桥梁的形式连接CF与PA6,CS-CF与O-CF相比,其表面的O/C含量增大到50.86%,C-O含量增大到41.57%,AFM Ra增大至28.6 nm,拉曼R值增大到4.62,CS-CF/PA6与H-NMA-CF/PA6复合材料相比,其吸湿率下降至6.01%,拉伸强度提高了8.11%,弯曲强度提高了8.04%。沉积壳聚糖修饰优于N-羟甲基丙烯酰胺化学修饰,进一步提高了CF/PA6复合材料性能。
艾丽[9](2018)在《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突破涤纶分散染料印花高耗水、高废水和高废渣排放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微量印花新工艺。该新工艺是集液体分散染料、黏合剂和增稠剂于一体的印花方式,能从源头解决分散染料印花的高污染现状。主要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采用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用分散剂MF研磨染料的方法;采用自制的SD-25研磨剂,试制了 5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红MP、橙MP、紫MP、蓝MP、黑MP),评价了其应用性能和环保性等;考察了分散红60其碱性溶剂化变色现象,用XPS表征了蓝色斑点染色样品,推测了分散红60染色时出现蓝斑的成因,研究了聚酯聚醚(LV200)对分散红60的双重影响结果,探讨了抑制出现蓝斑的方法以及制备紫红色分散染料(紫红60-A)的方法。另外,比较了染料分散红60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2)采用流变仪,研究了 2只天然增稠剂(海藻酸钠、黄原胶)和5只合成增稠剂(H98、PTF-S、H95、PTF-A、PTF-3)的流变性,提出并解释了“起始粘度常数”的物理意义,探讨了表面活性剂(OT18、AC10、610B和200A)、FC-650黏合剂、原染料以及增稠剂复配对合成增稠剂印花特征值的影响,建立了合成增稠剂微量印花特征值与印花清晰度的关系,比较了复配合成增稠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3)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 9种(A-I)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用FT-IR、XPS、TG-DTA评价了其结构差异和成膜拉伸性能,研究了黏合剂(C和E)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固着率和升华量的影响,并考察了黏合剂对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用SEM和TG-DTA 比较了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4)采用紫外可见光吸光度仪,评价了 7种印花后处理方法的特点,比较了黏合剂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涤纶印花织物上的废水和色牢度差异,考察了 3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黄MP、蓝MP、绿MP)在3种涤纶织物(涤氨纶、色丁、雪纺)上的微量印花性能,并简述了微量印花中各助剂的作用机理;采用自制液体分散染料、自制黏合剂和优选的增稠剂,在工厂平版筛网印花机和圆网印花机上进行了放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自制SD-25研磨剂制备的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具有优良的放置稳定性,环保质量指标(24种致癌芳香胺、多氯苯、甲醛、喹啉和APEO)达到了欧盟REACH法规的质量要求。2)碱剂(硼砂或NaOH)能与分散红60发生可逆的变色现象,分散红60在碱性溶液中,520nm的Y带(π→π*跃迁)会慢慢消失,产生新的吸收特征峰(约595nm),而550nm的X带(n→π*跃迁)变化较小。控制染色条件,能制备出具有明显蓝斑特征的织物,经XPS表征存在新的B-N键的化学位移(179.6eV)。3)分散红60存在共振异构体,鲜艳红色组份(1-氨基-2-苯氧基-4-羟基-9,10-蒽醌)与蓝色组份(异构体,1-氨基-2-苯氧基-10-羟基-4,9-蒽醌)能相互转换,蓝色组份极不稳定,难以分离。基于聚酯聚醚(LV200)能与分散红60形成相互作用,能有效防止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也能提高蓝色组份的稳定性,制备出紫红色的染料(紫红60-A)和染色制品。4)增稠剂的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征;当剪切速率为1s-1时(转子转速为4.77转/min),增稠剂粘度的对数为常数(定义为“起始流动指数”),该特征值更能真实地反映出“缓弹性粘度回复”性能。并用增稠剂的四个特征变量建立了与清晰度的关系,印花色浆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透网性和印花花型清晰度:1)起始流动指数C0≥4.25(平网印花)或3.69(圆网印花);2)PVI值=0.14~0.30;3)结构粘度指数ηs值=0.27~0.60;4)毛效H值≤0.5cm。5)增稠剂相互复配能改善微量印花效果,当增稠剂CY-1分别与PTF-S、PTF-3复配,PTF-S分别与H-98、HH-201 复配,其C0值都较高(5.90-6.82),ηs值为0.27-0.39,PVI值为0.18-0.26,H值都低于0.5cm,具有良好的印花清晰度,其K/S值下降率较低,具有较好色牢度(皂洗和摩擦色牢度≥4级),印花性能要优于海藻酸钠和CMC,这正是微量印花的优势。6)自制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C和E,具有良好乳液稳定性和成膜性能,微量印花织物上的黏合剂膜具有较高的耐摩擦牢度,且手感柔软。添加黏合剂(C和E)有利于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纤维上的固着,对抑制染料升华也是有益的,且对印花织物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较小。7)FTIR、XPS、TG-DTA和GPC测试表明,D4能开环并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聚反应;黏合剂C和E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不含有硬单体丙烯腈且D4含量较高的黏合剂C具有两个吸收热峰(317℃和394℃),而含有少量丙烯腈的黏合剂E仅有一个吸收热峰(389℃)。添加黏合剂E的织物,比未添加黏合剂的织物,失重温度下降了6.2℃(失重 5%)。8)微量印花中因自制标准化液体染料的使用,降低了对增稠剂的降粘作用,放样试验表明仅需要1.5-1.8%增稠剂H(平网印花)或1.2-1.5%(圆网印花)就能满足清晰度要求,如此能明显缩短染料固着扩散路程,增加染料固着率;同时少量黏合剂既能提高分散染料的固着率,又能抑制分散染料升华;因此,染料浮色较少,提高了色牢度,降低了印花后处理负担,甚至能免除还原清洗,仅需热水洗就能达到优异色牢度,大幅度降低了水消耗及废水和废渣量,这正是微量印花技术的优势。
刘启超[10](2018)在《丙烯酸衍生物的杂原子Michael-addition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酯酰胺)是主链中既含有酯基,又含有酰胺基的杂链聚合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优良的力学特性,在生物医学、涂料、纤维等领域都有应用。聚(酯酰胺)合成方法的改进和优化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探索出一条经济环保、步骤简便的合成路线,降低其合成成本、缩短其合成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大分子的酯和酰胺的制备而言,小分子的酯和酰胺的制备比较容易控制。将小分子的酯和酰胺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连接起来形成聚(酯酰胺),可以避免聚(酯酰胺)制备过程中多次形成酯键或酰胺键的反应条件不易控制的问题。Michael-addition反应是构建C-X(X=O、N等)及C-C单键的重要的原子经济型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我们在总结近年来杂原子Michael-addition反应的研究进展后,提出利用醇与丙烯酰胺的氧杂Michael-addition反应合成β位取代的丙酰胺,再利用β位取代的丙酰胺与丙烯酸酯的氮杂Michael-addition反应合成聚(酯酰胺)的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首先以甲醇与丙烯酰胺的无溶剂oxa-Michael加成反应为模板,分别考察了反应的温度、催化剂及浓度效应。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以活化碳酸钾(5 mol%)为催化剂,醇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投料比为1:1,在反应温度为40℃下反应4 h。醇的结构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伯醇的反应活性高,伯醇的转化率为5799%;仲醇的反应活性及转化率中等(758%),叔醇和酚几乎没有反应活性。分子内的氢键可提高仲醇的反应活性。一元醇、二元醇及三元醇与丙烯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单加成的β-烷氧基丙酰胺、二加成的β,β′-烷氧基双丙酰胺、三加成的β,β′,β′′-烷氧基三丙酰胺,并采用NMR、HRM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再以乙酰胺及β-甲氧基丙酰胺与丙烯酸丁酯的无溶剂aza-Michael加成反应为模板,分别考察了反应的温度、浓度、催化剂及时间效应。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以活化碳酸钾(10 mol%)为催化剂,β-甲氧基丙酰胺与丙烯酸酯的摩尔投料比为1:1.5,在反应温度为160℃下反应1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β,β′-(乙撑二氧基)双丙酰胺与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反应,合成了低聚聚(酯酰胺),反应产率5774%。酰胺与丙烯酸酯的氮杂Michael-addition反应伴随酰胺与酯的交换反应及β-烷氧基丙酰胺的逆氧杂Michael-addition反应。
二、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工艺改进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工艺改进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黏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干旱地区分布概述 |
1.3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现状 |
1.4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
1.4.1 土壤中水分蒸发的机理 |
1.4.2 土壤中水分蒸发的历程描述 |
1.4.2.1 常速阶段 |
1.4.2.2 降速阶段 |
1.4.2.3 蒸发滞缓阶段 |
1.5 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因素 |
1.6 防蒸发材料研究进展 |
1.6.1 秸秆掩埋或覆盖 |
1.6.2 地膜覆盖 |
1.6.3 砾石覆盖 |
1.6.4 土基材料 |
1.7 有机-无机吸水材料 |
1.7.1 天然高分子吸水材料 |
1.7.2 复合高吸水材料的概述 |
1.7.3 吸水和保水机理 |
1.8 复合高吸水材料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8.1 沙漠改良 |
1.8.2 保水抗旱 |
1.8.3 土壤改良 |
1.8.4 保肥增效 |
1.9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黄蓍胶基吸水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防蒸发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试剂 |
2.2.2 CSC1 的合成 |
2.2.3 防蒸发材料的制备 |
2.2.4 CSC1 的表征 |
2.2.5 CSC1 的性能分析 |
2.2.5.1 CSC1 溶胀能力的测定 |
2.2.5.2 CSC1 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动力学 |
2.2.5.3 CSC1 保水率的测定 |
2.2.6 沙土中防蒸发性能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 |
2.3.2 热重分析 |
2.3.3 电镜分析 |
2.3.4 XRD分析 |
2.3.5 合成条件对溶胀比(吸水倍率)的影响 |
2.3.5.1 m _(NHA):m _(GT)对溶胀倍率的影响 |
2.3.5.2 APS含量对溶胀比的影响 |
2.3.5.3 MBA含量对溶胀比率的影响 |
2.3.5.4 中和度对溶胀比的影响 |
2.3.6 CSC1 的溶胀性能的测定 |
2.3.6.1 CSC1 的溶胀比率 |
2.3.6.2 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率 |
2.3.7 动力学分析 |
2.3.7.1 黏土-SAP复合物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动力学 |
2.3.7.2 CSC1 在去离子水中的扩散动力学 |
2.3.8 防蒸发性能的测定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耐盐型刺梧桐胶基吸水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防蒸发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CSC2 合成过程 |
3.2.3 制备防蒸发材料 |
3.2.4 表征 |
3.2.5 CSC2 的溶胀性能 |
3.2.5.1 吸水(盐)能力的测定 |
3.2.5.2 CSC2 保水率的测定 |
3.2.6 测定最大持水量 |
3.2.7 防蒸发性能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TR谱图分析 |
3.3.2 TG/DTA分析 |
3.3.3 电镜分析 |
3.3.4 CSC2 的合成条件对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1 GK含量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2 m (GK):m (AS)的比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3 APS含量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4 MBA含量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5 中和度(ND)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4.6 坡缕石含量对CSC2 吸水(盐)能力的影响 |
3.3.5 溶胀性能测定 |
3.3.5.1 不同吸水聚合物在去离子水、自来水和0.9%Na Cl溶液中吸水(盐)能力的比较 |
3.3.5.2 不同温度下的保水率 |
3.3.6 防蒸发材料的最大持水量 |
3.3.6.1 最大持水量的测定 |
3.3.6.2 防蒸发性能 |
3.3.6.3 苜蓿种子在防蒸发材料中的发芽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高速吸水的复合吸水聚合物的合成及防蒸发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试剂 |
4.2.2 CSC3 的合成 |
4.2.3 防蒸发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 |
4.2.5 CSC3 的溶胀性能 |
4.2.5.1 吸水(盐)能力的测定 |
4.2.5.2 CSC3 保水率的测定 |
4.2.5.3 防蒸发性能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TR谱图分析 |
4.3.2 TG分析 |
4.3.3 电镜分析 |
4.3.4 CSC3 合成条件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4.3.4.1 GF含量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4.2 m (SVS):m (GF)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4.3 APS含量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4.4 MBA含量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4.5 AA中和度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4.6 Laterite含量对CSC3 溶胀比的影响 |
4.3.5 CSC3 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水率 |
4.3.6 防蒸发性能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得率浆 |
1.2.1 高得率浆返黄机理 |
1.2.2 引发高得率浆返黄的因素 |
1.2.3 抑制高得率浆返黄的措施 |
1.3 荧光增白剂 |
1.3.1 作用机理 |
1.3.2 结构及类型 |
1.4 淀粉及其接枝共聚物 |
1.4.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4.2 淀粉的改性 |
1.4.3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发展现状 |
1.4.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引发方式 |
1.5 纳米粒子的特性与发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种疏水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2.3.2 接枝效率的探究 |
2.3.3 手抄片的制备 |
2.3.4 表面施胶及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 |
2.3.5 合成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 |
2.3.6 应用性能测试及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1HNMR表征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光学性能分析 |
2.4.4 接枝效率探究 |
2.4.5 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2.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2.4.7 抗张强度及撕裂度测试 |
2.4.8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2.4.9 接触角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3.3.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1HNMR结构表征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光学性能分析 |
3.4.4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3.4.7 形貌SEM及拉毛实验 |
3.4.8 接触角测试 |
3.4.9 纸张返黄抑制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目标产物的制备 |
4.3.2 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能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1HNMR测试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4.4.3 荧光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
4.4.4 光学性能分析 |
4.4.5 稳定性及粒径分析 |
4.4.6 返黄抑制效果测试 |
4.4.7 形貌SEM分析 |
4.4.8 表面强度分析 |
4.4.9 抗张强度及撕裂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3)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古籍老化的现状 |
1.2 纸张的基本性质与老化降解 |
1.2.1 纸张的基本性质 |
1.2.2 影响纸张强度的主要因素 |
1.2.3 影响纸张老化的主要因素 |
1.3 古籍增强修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古籍增强修复的传统方法 |
1.3.2 古籍增强修复的新方法 |
1.4 超声雾化法及其用于纸张增强修复的优势 |
1.4.1 超声雾化法 |
1.4.2 超声雾化法用于纸张增强修复的优势 |
1.5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修复纸张的可行性分析 |
1.5.1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性质 |
1.5.2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应用 |
1.5.3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修复纸张的作用机理分析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修复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自组装的超声雾化增强修复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纸样的制备与预处理 |
2.3.2 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静电复印纸的增强 |
2.3.3 增强工艺条件 |
2.4 实验测试 |
2.4.1 纸张的抗张强度的测定 |
2.4.2 纸张的撕裂度的测定 |
2.4.3 纸张的白度测试及色差分析 |
2.4.4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2.4.5 纸张的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6 纸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雾化吸收量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2 增强剂浓度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3 雾化速率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4 干燥温度对静电复印纸强度的影响 |
2.5.5 增强修复对纸张宏观表面形貌的影响 |
2.5.6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2.5.7 纸张表面元素分析(XPS) |
2.5.8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的增强修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纸样的制备与预处理 |
3.3.2 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的增强 |
3.3.3 增强工艺条件 |
3.4 实验测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雾化吸收量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2 增强剂浓度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3 雾化速率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4 干燥温度对老化纸增强的影响 |
3.5.5 增强修复对纸张宏观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6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3.5.7 纸张表面元素分析(XPS) |
3.5.8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增强纸张的抗老化性能评估 |
4.1 前言 |
4.2 人工老化方式的选择 |
4.2.1 人工干热老化 |
4.2.2 人工湿热老化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增强纸张抗老化性能评估 |
4.3.1 纸张机械强度变化 |
4.3.2 纸张的撕裂指数的测定 |
4.3.3 纸张白度及色差分析 |
4.3.4 纸张宏观表面形貌变化 |
4.3.5 纸张微观表面结构分析(SEM) |
4.3.6 纸张化学基团分析(FTIR)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阻燃胶乳制备及对汽车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阻燃空气滤纸研究进展 |
1.1.1 滤纸的燃烧及阻燃机理 |
1.1.2 阻燃空气滤纸的生产方式 |
1.1.3 阻燃空气滤纸面临的挑战 |
1.2 纸用阻燃剂研究进展 |
1.2.1 纸用阻燃剂分类 |
1.2.2 纸用阻燃剂发展方向 |
1.3 空气滤纸用胶乳研究进展 |
1.3.1 汽车空气滤纸用胶乳分类 |
1.3.2 苯丙胶乳改性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阻燃剂在阻燃空气滤纸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阻燃剂表征 |
2.3.2 阻燃空气滤纸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阻燃剂分析 |
2.4.2 阻燃空气滤纸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苯丙胶乳制备及对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胶乳表征 |
3.3.2 阻燃空气滤纸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胶乳的性能分析 |
3.4.2 阻燃空气滤纸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苯丙胶乳改性及对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有机改性蒙脱土表征 |
4.3.2 改性胶乳表征 |
4.3.3 阻燃空气滤纸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蒙脱土性能分析 |
4.4.2 改性胶乳性能分析 |
4.4.3 阻燃空气滤纸性能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5)荧光聚氨酯的制备及在硝基化合物检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简介 |
1.2.1 聚氨酯材料的概述 |
1.2.2 聚氨酯的分类 |
1.2.3 聚氨酯的应用 |
1.3 硝基化合物的概述 |
1.3.1 硝基化合物的危害 |
1.3.2 检测硝基化合物方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二酚单体化合物的合成 |
2.3.2 荧光聚氨酯的合成 |
2.3.3 试纸准备 |
2.4 表征手段 |
2.4.1 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
2.4.2 紫外-可见光光谱的测定 |
2.4.3 核磁共振谱图的测定 |
2.4.4 荧光光谱的测定 |
2.4.5 热重分析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荧光聚氨酯PU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荧光聚氨酯PU的制备及其表征 |
3.2.1 荧光聚氨酯PU的制备 |
3.2.2 荧光聚氨酯PU的红外表征 |
3.2.3 荧光聚氨酯PU的核磁表征 |
3.2.4 荧光聚氨酯PU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3.2.5 PU的荧光光谱表征 |
3.2.6 PU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 荧光聚氨酯PU的应用研究 |
3.3.1 荧光聚氨酯PU检测硝基化合物 |
3.3.2 荧光聚氨酯PU检测硝基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
3.3.3 聚氨酯PU荧光试纸检测硝基化合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荧光聚氨酯FPU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荧光聚氨酯FPU的制备及其表征 |
4.2.1 荧光聚氨酯FPU的制备 |
4.2.2 FPU的红外表征 |
4.2.3 FPU的核磁表征 |
4.2.4 FPU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4.2.5 FPU的荧光光谱表征 |
4.2.6 FPU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 聚氨酯FPU的应用研究 |
4.3.1 聚氨酯FPU检测硝基化合物 |
4.3.2 聚氨酯FPU检测硝基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
4.3.3 聚氨酯FPU荧光试纸检测硝基化合物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转移催化概述 |
1.2.1 相转移催化基本原理 |
1.2.2 相转移催化研究现状 |
1.3 相转移催化的反应体系 |
1.3.1 两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 |
1.3.1.1 液-液PTC |
1.3.1.2 液-固PTC |
1.3.1.3 液-气PTC |
1.3.2 三相转移催化反应体系 |
1.3.2.1 液-液-液三相PTC |
1.3.2.2 液-固-固三相PTC |
1.3.2.3 液-固-液三相PTC |
1.4 相转移催化剂的分类 |
1.4.1 鎓盐类 |
1.4.2 包结类 |
1.4.3 开链聚醚类 |
1.4.4 其他类 |
1.5 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
1.5.1 无机类载体 |
1.5.2 有机高分子类载体 |
1.5.3 新型有机纤维类载体 |
1.6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主要内容 |
1.6.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阳离子单体的制备 |
2.2.2.2 共聚物的制备 |
2.2.2.3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2.2.2.4 醚化反应 |
2.2.2.5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聚物的表征 |
2.3.1.1 聚合物的亲疏水性能研究 |
2.3.1.2 核磁共振波谱表征 |
2.3.1.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2 催化纤维的制备 |
2.3.2.1 催化纤维性能分析方法的确定 |
2.3.2.2 温度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2.3 时间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2.4 磷酸用量对催化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3 催化纤维的表征 |
2.3.3.1 扫描电镜表征 |
2.3.3.2 接触角表征 |
2.3.3.3 吸附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催化纤维对醚化反应催化活性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阳离子单体的制备 |
3.2.2.2 共聚物的制备 |
3.2.2.3 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 |
3.2.2.4 纤维吸附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长链酯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2 阳离子单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3 聚合物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阳离子摩尔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5 有机催化纤维的回用性能 |
3.3.6 有机催化纤维在苄基溴化衍生物醚化反应中的应用 |
3.3.7 有机催化纤维催化醚化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7)胶原蛋白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改性及其表面亲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超细纤维合成革概述 |
1.1.1 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 |
1.1.2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概述 |
1.1.3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发展状况 |
1.2 表面改性 |
1.2.1 物理改性 |
1.2.2 化学处理 |
1.2.3 等离子体处理 |
1.2.4 紫外处理 |
1.2.5 辐射处理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2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氨基化改性研究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 实验部分 |
2.2.1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羟基化改性 |
2.2.2 氨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 |
2.3 检测与表征 |
2.3.1 氨基含量测定 |
2.3.2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3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6 静态水接触角 |
2.3.7 力学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2 MFSLF-NH2的氨基含量测定结果 |
2.4.3 表征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巯基化改性研究 |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 巯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MFSLF-SH)的制备 |
3.2.1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CDI活化处理 |
3.2.2 MFSLF-SH的制备 |
3.3 检测与表征 |
3.3.1 CDI接枝率测定 |
3.3.2 巯基含量的测定 |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3.4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6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3.7 静态水接触角 |
3.3.8 力学性能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标准曲线 |
3.4.2 CDI活化实验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3.4.3 MFSLF表面巯基化改性实验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
3.4.4 MFSLF-SH的结构推测 |
3.4.5 表征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胶原蛋白对MFSLF的接枝改性研究 |
4.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4.2 胶原蛋白对MFSLF-NH2的接枝改性 |
4.2.1 MFSLF-NH2表面5Acl活化处理 |
4.2.2 胶原蛋白与MF SLF-C=C反应 |
4.3 乙烯基胶原蛋白对MFSLF-SH的接枝改性 |
4.3.1 乙烯基胶原蛋白的制备 |
4.3.2 乙烯基胶原蛋白改性MFSLF-SH |
4.4 检测与表征方法 |
4.4.1 5Acl活化接枝率测定 |
4.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4.4.3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4.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4.6 静态水接触角 |
4.4.7 力学性能 |
4.4.8 透湿性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胶原蛋白对MFSLF-NH2的改性实验结果 |
4.5.2 乙烯基胶原蛋白对MFSLF-SH的改性研究 |
4.5.3 两种胶原蛋白接枝改性结果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碳纤维表面修饰及其与尼龙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F表面修饰的研究现状 |
1.1.1 CF概述 |
1.1.2 CF表面修饰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 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壳聚糖的应用 |
1.2.1 N-羟甲基丙烯酰胺修饰纤维的应用 |
1.2.2 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
1.3 CF在PA6中的应用 |
1.3.1 CF/PA6复合材料 |
1.3.2 影响CF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
1.4 本课题的目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CF表面修饰及CF/PA6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CF表面预处理 |
2.2.2 N-羟甲基丙烯酰胺化学修饰CF |
2.2.3 电泳沉积壳聚糖修饰CF |
2.2.4 CF/PA6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CF测试与表征 |
2.3.1.1 单丝强伸度仪分析 |
2.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 |
2.3.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 |
2.3.1.4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分析 |
2.3.1.5 X射线衍射仪分析 |
2.3.1.6 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 |
2.3.1.7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3.2 CF/PA6复合材料测试与表征 |
2.3.2.1 耐湿热性能测试 |
2.3.2.2 力学性能测试 |
2.3.2.3 断面微观结构表征 |
第三章 CF的表面预处理及CF/PA6 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3.1 不同丙酮蒸汽清洗工艺下清洗CF的研究 |
3.1.1 不同温度下清洗CF的研究 |
3.1.1.1 不同温度下失重率与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
3.1.1.2 最佳温度下表面元素和化学键分析 |
3.1.1.3 不同温度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3.1.1.4 不同温度下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1.2 不同时间下清洗CF的研究 |
3.1.2.1 不同时间下失重率与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
3.1.2.2 不同时间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3.2 不同硝酸蒸汽氧化工艺下氧化CF的研究 |
3.2.1 不同温度下氧化CF的研究 |
3.2.1.1 不同温度下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
3.2.1.2 最佳温度下表面元素和化学键分析 |
3.2.1.3 不同温度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3.2.1.4 不同温度下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2.2 不同时间下氧化CF的研究 |
3.2.2.1 不同时间下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
3.2.2.2 不同时间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3.3 不同预处理下CF/PA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3.3.1 耐湿热性能分析 |
3.3.2 力学性能分析 |
3.3.3 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N-羟甲基丙烯酰胺修饰CF及 CF/PA6 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4.1 不同催化剂下N-羟甲基丙烯酰胺修饰CF的研究 |
4.1.1 不同催化剂下修饰CF表面官能团和元素的分析 |
4.1.2 不同催化剂下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4.1.3 不同催化剂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4.2 不同温度下浓HNO3催化N-羟甲基丙烯酰修饰CF的研究 |
4.2.1 不同温度下表面官能团分析 |
4.2.2 不同温度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4.3 CF/PA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4.3.1 耐湿热性能分析 |
4.3.2 力学性能分析 |
4.3.3 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电泳沉积壳聚糖修饰CF及 CF/PA6 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5.1 不同沉积时间下壳聚糖修饰CF的研究 |
5.1.1 不同沉积时间下表面官能团和元素分析 |
5.1.2 不同沉积时间下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5.1.3 不同沉积时间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5.2 不同沉积电压下壳聚糖修饰CF的研究 |
5.2.1 不同沉积电压下表面官能团分析 |
5.2.2 不同沉积电压下表面无序程度分析 |
5.3 CF/PA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5.3.1 耐湿热性能分析 |
5.3.2 力学性能分析 |
5.3.3 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涤纶纤维印花加工技术特点 |
1.2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理论问题 |
1.2.1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基于“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
1.3 液体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
1.3.1 分散染料基本性能及商品化技术 |
1.3.2 液状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
1.4 节能减排的涂料印花技术进展 |
1.4.1 涂料印花用黏合剂研究进展 |
1.4.2 合成增稠剂研究进展 |
1.5 节能减排的喷墨印花技术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助剂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液体染料制备 |
2.2.3.2 高温高压染色工艺 |
2.2.3.3 晶体制备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液体分散染料性质 |
2.2.4.2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
2.2.4.3 液体染料及纺织品的环保性 |
2.2.4.4 X-光电子能谱(XPS) |
2.2.4.5 红外测试(FTIR) |
2.2.4.6 热分析仪(TG-DTA) |
2.2.4.7 X-单晶衍射(XRD)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活性剂对液体分散染料研磨粒径的影响 |
2.3.2 液体分散染料复配及性能 |
2.3.3 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性能 |
2.3.4 助剂(碱、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 |
2.3.4.1 分散红60溶剂化现象及溶液性质 |
2.3.4.2 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的成因机理 |
2.3.4.3 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及紫红色液体染料制备 |
2.3.4.4 分散红60染料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增稠剂流变性及在微量印花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性能测试 |
3.2.4.1 增稠剂流变性 |
3.2.4.2 增稠剂特征参数的测试和计算 |
3.2.4.3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增稠剂的流变性能 |
3.3.1.1 增稠剂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及特点 |
3.3.1.2 增稠剂的起始流动指数及物理意义 |
3.3.2 表面活性剂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
3.3.3 黏合剂和染料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
3.3.4 增稠剂复配体系对流变性的影响 |
3.3.5 增稠剂特征值对印花清晰度的影响 |
3.3.6 增稠剂对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
3.3.7 复配增稠剂对染料提升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黏合剂制备和性能及在印花中的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黏合剂的制备 |
4.2.3.2 微量印花工艺 |
4.2.4 性能测试 |
4.2.4.1 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 |
4.2.4.2 黏合剂乳液稳定性 |
4.2.4.3 颜色特征值、K/S值和色差 |
4.2.4.4 染料固色率 |
4.2.4.5 染料升华量 |
4.2.4.6 红外测试(FTIR) |
4.2.4.7 X-光电子能谱(XPS) |
4.2.4.8 热分析仪(TG-DTA) |
4.2.4.9 扫描电镜(SEM) |
4.2.4.10 分子量(GPC)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黏合剂制备及基本性能 |
4.3.1.1 黏合剂乳液制备 |
4.3.1.2 黏合剂的粒径、Zeta电位及稳定性 |
4.3.1.3 黏合剂膜的机械性能 |
4.3.2 黏合剂的结构与热性能 |
4.3.2.1 黏合剂的FTIR |
4.3.2.2 黏合剂的XPS |
4.3.2.3 黏合剂的TG-DTA |
4.3.2.4 黏合剂的GPC |
4.3.3 黏合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 |
4.3.3.1 黏合剂对染料固着率的影响 |
4.3.3.2 黏合剂对染料升华的影响 |
4.3.3.3 黏合剂对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 |
4.3.3.4 黏合剂对织物的手感影响 |
4.3.4 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 |
4.3.4.1 皂洗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
4.3.4.2 摩擦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
4.3.4.3 黏合剂对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
4.3.5 黏合剂在微量印花中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量印花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 |
5.2.3.2 印花工艺流程 |
5.2.3.3 批量放样印花工艺 |
5.2.4 测试方法 |
5.2.4.1 残液吸光度 |
5.2.4.2 颜色特征值和色差 |
5.2.4.3 废水COD值和废渣量 |
5.2.4.4 色牢度及甲醛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量印花后处理工艺优化 |
5.3.2 微量印花工艺优势 |
5.3.2.1 废水废渣排放少和COD较低 |
5.3.2.2 优良的色牢度 |
5.3.3 微量印花工艺的织物适应性 |
5.3.3.1 不同织物的印花性能 |
5.3.3.2 涤纶雪纺织物色牢度 |
5.3.4 平版筛网和圆网印花批量放样试验 |
5.3.4.1 平版筛网印花工艺 |
5.3.4.2 圆网印花工艺 |
5.3.5 微量印花机理(染料、增稠剂、黏合剂) |
5.3.5.1 微量印花色浆特点 |
5.3.5.2 聚酯纤维表面及界面润湿 |
5.3.5.3 聚酯纤维与分散染料相互作用 |
5.3.5.4 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10)丙烯酸衍生物的杂原子Michael-addition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酰胺)简介 |
1.1.1 聚(酯酰胺)的结构 |
1.1.2 聚(酯酰胺)的性质 |
1.1.2.1 基于α-氨基酸的PEAs性质与应用 |
1.1.2.2 非基于α-氨基酸的PEAs性质与应用 |
1.1.2.3 其他的PEAs性质与应用 |
1.2 聚(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2.1 溶液聚合法 |
1.2.1.1 溶液聚合法合成基于α-氨基酸的PEAs |
1.2.1.2 溶液聚合法合成非基于α-氨基酸的PEAs |
1.2.2 熔融聚合法 |
1.2.2.1 熔融聚合法合成基于α-氨基酸的PEAs |
1.2.2.2 熔融聚合法合成非基于α-氨基酸的PEAs |
1.2.3 含功能性侧链PEAs的合成(溶液聚合法)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丙烯酰胺的Oxa-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Oxa-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 |
2.2.2 反应底物拓展 |
2.3 实验操作步骤和化合物表征数据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1 甲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2 乙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3 苯甲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4 N,N-二甲基乙醇胺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5 苯酚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6 2 -丙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7 2 -丙醇、1-丙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8 乙二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9 一缩二乙二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10 三乙醇胺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11 1 ,2-丙二醇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12 甘油与丙烯酰胺的反应 |
2.3.2.13 聚丙烯酰胺化合物(7b)的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烯酸酯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Aza-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 |
3.3 实验操作步骤和化合物表征数据 |
3.3.1 试剂与仪器 |
3.3.2 酰胺与丙烯酸丁酯的反应 |
3.3.2.1 乙酰胺与丙烯酸丁酯的反应 |
3.3.2.2 β-甲氧基丙酰胺的分解 |
3.3.2.3 β-甲氧基丙酰胺与丙烯酸丁酯的反应 |
3.3.2.4 β,β′-(乙撑二氧基)双丙酰胺与HDDA的反应(PEAs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工艺改进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黏土基高分子防蒸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俊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淀粉接枝共聚物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倪美乐.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超声雾化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于老化纸张的增强修复研究[D]. 郭鸣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阻燃胶乳制备及对汽车空气滤纸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李燕.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8)
- [5]荧光聚氨酯的制备及在硝基化合物检测应用研究[D]. 王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有机催化纤维的制备及在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D]. 彭卉.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7]胶原蛋白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改性及其表面亲水性研究[D]. 马向东.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碳纤维表面修饰及其与尼龙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 李莉萍. 贵州大学, 2019(05)
- [9]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D]. 艾丽. 苏州大学, 2018(04)
- [10]丙烯酸衍生物的杂原子Michael-addition反应研究[D]. 刘启超.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