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1](2021)在《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文中研究指明中成药产业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中药生产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其生产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中成药废水中有机化合物与色素物质的高效去除为目的,针对其生产废水水质波动幅度大、可生化性差引起的污水处理工艺稳定性不佳所导致的排放不达标问题,构建了“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臭氧气浮”的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探明了组合工艺对于生物处理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原理。研究成果对中成药废水的高效稳定处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工程指导价值。本文通过组合物化-生物工艺逐级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研究了各单元运行参数对处理中成药废水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各单元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最佳混凝剂与投加量为800mg/L PAC(聚合氯化铝),对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去除率达到30.28%、67.78%;厌氧水解反应器HRT为24h,出水可生化性显着提高;SBR反应器的先缺氧后好氧环境对废水脱氮除磷的效果优于先好氧后缺氧,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降低了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的负荷,使得臭氧单元10min对COD、色度污染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以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组合物化-生物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根据出水水质指标评价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可行性,研究了生物反应器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色度物质,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负荷;厌氧水解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污染物的生化降解性,稳定均和处理水质,利于后续好氧系统形成稳定的生物菌群;臭氧气浮终端处理单元对于尾水色度和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水质保障,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NH3-N(氨氮)、TP(总磷)、TN(总氮)、SS、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可稳定在90.24%、93.94%、87.93%、92.62%、97.71%、92.70%。厌氧水解与SBR活性污泥分别形成以Blastocatellaceae属水平微生物种群和Competibacter属水平微生物种群的优势菌属。
李娉[2](2021)在《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兰州新区某化工企业产生的啶虫脒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具有盐分含量高、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原则,选用减压蒸馏、Fe/C微电解、芬顿氧化等工艺,分别对高COD啶虫脒废水进行预处理,并探究各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对比不同顺序组合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废水处理成本,确定出啶虫脒废水的预处理方案。借助GPS-X污水处理工艺仿真模拟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仿真模拟和参数优化,为该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和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减压蒸馏单因素实验表明,不调整原废水酸碱度,蒸馏温度为50℃时,能够去除37.04%的CODCr。蒸馏过程去除了大部分啶虫脒等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且降低了废水中的氨氮、总氮和含盐量。利用蒸馏后收集的冷凝液进行后续预处理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水处理的药剂成本。(2)铁碳微电解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Fe/C质量比为0.96,Fe/C投加量为210.01 g/L,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时,能够去除44.64%的CODCr。(3)芬顿氧化工艺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H2O2投加量为1.28Qth(243.38 m L/L),进水pH为4,n(H2O2):n(Fe2+)为8.90,反应时间为95 min时,能够去除61.93%的CODCr。(4)通过对比不同组合工艺的CODCr去除效果和运行成本,本研究确定采用先减压蒸馏,后进行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组合工艺作为啶虫脒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组合工艺单因素、响应面优化实验表明,在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77Qth(80.93 m L/L),投加次数为3,进水pH为4,反应时间为98 min时,能够去除80.52%的CODCr,B/C值可提高至0.425。组合工艺对啶虫脒废水的CODCr去除效果和可生化提高效果优于单独处理工艺,且能够节省一部分药剂成本。(5)运用GPS-X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和比选,最终选择水解酸化池+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池(IFAS)+沉淀池为废水生物处理方案。通过单因素模拟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时间为1 d,IFAS池DO浓度为3 mg/L,污泥回流比为60%,沉淀池排泥量为3 kg/d。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后的出水水质既远低于园区污水处理厂低浓度废水纳管标准,又能够节约废水处理费用,工艺参数优化效果较好。
李乾兴[3](2021)在《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广大疾病患者的诊治与康复带来了福音。然而当前随着生物制药厂数量的不断增加,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水源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生活。因此积极做好对生物制药废水的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生物制药废水种类及特点,其次分析了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最后探讨了废水处理技术在某生物制药厂的具体应用。
周安展[4](2020)在《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染料废水和助剂废水混合后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该废水具有难降解、可生化性低的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on氧化工艺、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比较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和单一工艺处理废水的效果及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借助BioWin软件搭建与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匹配的仿真模拟模型,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提供参数指导。(1)实验废水CODCr浓度范围为53198.69587130.701mg/L、水温为20℃、pH范围为6.616.88;预处理后的最佳出水水质为搭建模型的进水水质,具体水质参数为:水量为2500m3/d、CODCr浓度为9592.827mg/L、水温为20℃、pH为6.60、BOD5浓度为3919.508mg/L、NH3-N浓度为35mg/L、TN浓度为40mg/L、TP浓度为5mg/L、SS浓度为5mg/L。(2)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因素组合为:铁粉投加量为50g/L、铁碳质量比1:3、反应时间为90min,此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60.398%;确定了铁碳微电解技术降解CODCr的过程遵循三级反应动力学。(3)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因素组合为:pH为6、H2O2投加量为1/5Qth(4.2mL)、n(H2O2):n(Fe2+)=9:1、反应时间为120min,此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72.142%;确定了Fenton氧化法降解CODCr的过程遵循三级反应动力学。(4)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组合工艺和单一工艺处理效果及对可生化性的影响可知,组合工艺去除CODCr的效果更好,同时消耗药剂的量更少;组合工艺预处理废水后B/C值提升至0.409,比单一工艺预处理废水后提高B/C值的能力更强,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5)运用BioWin软件进行模拟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并优化设计参数,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水力停留时间、内回流比、外回流比、排泥量、曝气量、PAC投加量等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推荐工艺运行参数。
张燕[5](2020)在《土霉素母液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文中指出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一种,在我国土霉素的市场需求量很大,生产过程中相随而生会增加废水的排放量。由于抗生素废水的污染负荷高、水质变化快,其中的残留物质对环境危害也非常大,使它的处理难度系数增大。因此,需要研究者们密切关注相关领域,找寻出更加经济、有效、环保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土霉素母液废水为研究对象,它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硫酸盐。而构成COD的主要物质为糖类、蛋白质和草酸,其次为土霉素,是水质重要的评价指标。在分析总结目前的土霉素废水治理方法及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微生物发酵的生物处理方法,设计合理的废水综合处理工艺,利用废水中含有高糖高蛋白有机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作为天然的培养基,通过添加的微生物来氧化、分解存在的污染物,最大限度的降低其中的COD值,从而提高废水COD的降解率以及土霉素的去除率,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然而至今为止,能够在生物处理土霉素废水过程中发掘应用的菌种种类只有极个别,因此,找到更具有可能性的优质菌种是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提。本课题取用实验室早期筛选出的10种菌株,应用不同的方式添加到土霉素废水中发酵,分别测定COD值和土霉素效价,根据其对废水发酵的效果,探寻对降解废水能力高表现好的优势菌株,并对优势菌株降解废水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这对解决当今热点问题、回收利用资源和加快经济的发展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结果如下:1.探究废水的处理方式对降低COD值的影响。通过废水未灭菌和灭菌的两种处理方法后,添加10种菌株的菌悬液,在30℃、180r/min的电热恒温摇床中发酵4天,每天取一定量废水发酵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反应前后的COD值,计算出COD降解率。通过数据分析比较,选择确定出经废水灭菌处理后再加菌株菌悬液的方法来降低COD值的效果更佳,有一定的规律趋势,便于菌株的进一步筛选。2.研究菌株的两种不同添加方式对降低废水COD值的影响。在废水灭菌的基础上,每100m L废水中分别添加10种108/m L菌量的菌株菌悬液和菌株培养液,在30℃、180r/min的电热恒温摇床中发酵4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快速测定其COD值,算出COD降解率。经数据分析,得出通过添加菌株培养液的处理方式对降解废水更加有效,同时可以筛选出酵母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为优势菌株,添加后在发酵的第3天时对废水COD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82.6%、77.7%。3.探究菌株对废水中土霉素的去除影响。每瓶取100m L土霉素母液废水,分别添加108/m L菌量的10种菌株菌悬液10m L发酵4天,每天测定土霉素残留量,计算得出土霉素去除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酵母菌废水发酵液在第2天时对土霉素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75.6%。同时,废水发酵液的p H值较原液的p H值都有所上升,即废水酸性降低,节省了大量调节用的酸碱,成本低,有利于进一步的处理排放或资源利用。其中,CMC分解菌废水发酵液的p H值相对较高为5.63,说明CMC分解菌消耗酸的能力较强。4.观察筛选出的酵母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相应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且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了解其特点。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优势菌株降解废水COD值进行条件优化,探究菌株添加量、转速、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经研究表明,当酵母菌添加量为15%时,对土霉素母液废水COD的降解率最高达80.4%;而解淀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20%时,对废水COD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1.3%。当酵母菌废水发酵液的转速为180r/min,解淀粉芽孢杆菌废水发酵液的转速为200r/min时,两种菌株对废水COD的降解率分别达83.2%、78.5%。结果表明,设置温度为27℃时,酵母菌对发酵废水的降解率最高达80.3%;当温度为30℃时,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废水发酵液的COD降解率为76.3%。
韩凯旋[6](2020)在《高级氧化法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叶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难降解废水,其废水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蝶啶类化合物、L-N-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属于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难降解物质多的化工废水。叶酸生产工艺在中国已近三十年,废水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成为制约叶酸生产发展和应用的瓶颈。本文为解决叶酸生产废水的处理问题,使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法(Fe/C-Fenton)、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NZVI/Ni/DM)和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Fenton法(NZVI/Ni/DM-Fenton)三种高级氧化技术对叶酸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以COD和NH3-N的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分析了各种方法的pH值、反应时间、投加量等反应条件对叶酸废水处理的影响效果,探讨了降解机理和降解动力学,为实际工业生产需求提供理论依据。(1)以铁屑为零价铁,加入活性炭,铁炭原电池反应中会产生大量Fe2+,加入H2O2,形成Fenton反应,从而构筑铁炭微电解-Fenton体系。考察了铁炭微电解-Fenton技术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初始pH、铁炭比、铁炭投加量、反应时间、H2O2投加方式、H2O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pH、铁炭比、反应时间和H2O2投加量对叶酸生产废水处理效果影响很大。在pH为3,铁炭比2:1,双氧水用量为800mmol/L,反应时间120min的最佳条件下,对叶酸生产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6.87%和77.68%,同时BOD5/COD由0.13提高到0.40。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联用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2)以硅藻土为载体,镍为掺杂金属负载纳米铁,制备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NZVI/Ni/DM)复合材料,以提高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增强其反应活性。对负载铁镍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发现纳米铁镍大部分均匀负载到硅藻土上,并均匀分散。负载后的硅藻土比表面积37.74m2/g,孔径10.20nm,孔容0.11cm3/g。考察了NZVI/Ni/DM处理叶酸生产废水过程中,pH、反应时间、温度等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状态下,pH控制在1-3范围内,反应时间240min,摇床转速100r/min,材料的投加量为3g/L。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0%,NH3-N去除率80%。BOD5/COD由0.13提高到0.42。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NZVI/Ni/DM)处理叶酸生产废水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拟合。(3)将NZVI/Ni/DM复合材料的还原反应与Fenton氧化反应相结合,构筑NZVI/Ni/DM-Fenton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pH控制在1-3范围内,反应时间240min,摇床转速150r/min,材料的投加量为3g/L,双氧水投加量为800mmol/L。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达到59.17%,NH3-N去除率达到89.43。BOD5/COD由0.13提高到0.45,可生化性显着提高。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Fenton法(NZVI/Ni/DM-Fenton)处理叶酸生产废水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拟合。
符昊[7](2020)在《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磷霉素制药废水是一种高毒性、高有机物浓度的难于被生物降解的抗生素类制药废水,目前该类废水的处理主要应用物理化学技术,急需开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的生物处理工艺。本文以磷霉素环氧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磷霉素高效菌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和SBR工艺相结合,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磷霉素高效菌处理磷霉素废水的最佳复配比研究为了检测3株磷霉素降解菌在复配前后对高浓度磷霉素环氧废水的去除率和获得最佳复配比,采用3支磷霉素降解菌P1、P2、P3及其复配菌在p H=7、30℃、转速120r/min条件下分别对含有890 mg/L以上磷霉素的环氧废水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运行132h后,菌株P1、P2、P3对环氧废水TOC去除率分别为87.29%、88.62%、85.55%,对磷霉素去除率分别为11.63%、12.68%、9.57%,3株菌在降解环氧废水时均有较好生长趋势;P1、P2、P3展示了对高浓度磷霉素环氧废水的极好的耐受力。当3株编号为P1、P2、P3的单株磷霉素降解菌复配比例为3:3:2时,复配菌剂对磷霉素环氧废水去除效果最好,磷霉素去除率可达45.02%;在此比例下,环氧废水的发光菌光损失从61%降低至40%,表明其生物毒性得到有效降低。该比例的获得可为使用该菌剂对生物法降解磷霉素环氧废水的生物强化提供参考。(2)高效菌强化SBR反应器处理磷霉素环氧废水研究为检验经磷霉素高效菌生物强化效果和污泥形态对磷霉素实际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设计实验为1号反应器不投加高效菌培养絮状污泥、2号反应器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并培养絮状污泥、3号反应器投加高效菌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比了各实验方案对磷霉素实际废水的降解效果。SBR系统运行105d后,未投加磷霉素高效菌培养絮状污泥的反应器、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培养絮状污泥的反应器和投加高效菌进行生物强化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号反应器对反应器进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55.88%、65.22%、70.41%。对反应器进水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21%、85.83%、85.92%。对反应器进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21.81%、24.98%、28.12%,可知经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验对废水水质净化效果最好。从污泥指标上看,截至实验结束经生物强化并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生物量最多、生物活性最强、污泥沉降性最好,并对出水毒性有明显的削减效果,说明该运行状态下活性污泥的生存状态最好。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效菌生物强化并与好氧颗粒污泥联合培养的实验方案最适用该类实际废水的处理。本实验的研究成果,将为磷霉素高效菌应用于解决城市废水中磷霉素抗生素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张春飞[8](2020)在《臭氧及活性炭联合SBBR工艺处理制药园区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药废水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难降解污染物含量高、对微生物抑制性强等特点,制药园区的综合污水处理厂作为制药废水的终端处理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除污效能,才能适应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本课题以河北省某制药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对该污水厂现有处理工艺运行情况的现场调研及问题诊断,拟通过投加悬浮载体填料来强化现有生化单元处理效能,并提出以臭氧-活性炭工艺作为深度处理的改造思路。本论文以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以GB18918-2002的一级A出水要求为处理目标,通过臭氧及活性炭联合SBBR的组合工艺展开一系列实验研究,以期为该污水厂后续的改扩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实验采用自制的SBBR反应器对该污水厂二沉池出水进行强化生物处理,在“聚氨酯+高密度聚乙烯”组合填料30%的投加量下,经过35天的挂膜及微生物驯化过程后,反应器对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趋于稳定,出水COD、TN、色度分别稳定在88mg/L、26mg/L、105倍,去除率分别为33%、21.21%及19.2%,由于实验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经SBBR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NH4+-N<5mg/L),氨氮去除率在8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SBBR单元的处理效果,实验分别对反应器缺氧段外碳源投加量、碳源投加方式、好氧段曝气量等运行工况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外碳源的投加显着提高了系统的脱氮效果,当COD外碳源/TN=1.5时,出水TN可降至11.6mg/L左右,满足一级A的出水要求,同时,外碳源对制药废水中的难生化降解有机物产生了一定的共代谢作用,导致出水COD浓度随外碳源增加略有下降;外碳源的不同投加方式对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一次性投加碳源模式下的脱氮效果却明显好于分批投加模式;对SBBR反应器好氧段的溶解氧量的优化结果表明,为保障SBBR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高效降解,须满足反应器内好氧段溶解氧大于3.5mg/L。基于SBBR单元出水色度和COD仍超出排放限值的特点,通过向反应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式来强化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出水COD不断减小,在50mg/LPAC投加量下,出水COD可降至72mg/L左右,出水色度可稳定在85倍左右;通过分析投加粉末活性炭对SBBR单元除污效果的贡献得知,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反应器对COD去除率的增值只是由活性炭自身的吸附效果引起的,即活性炭的投加并没有提高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总体去除效果,也表明反应器内累计的饱和活性炭并没有被微生物所再生。臭氧氧化工艺对SBBR单元出水的深度处理实验研究表明,出水COD随臭氧接触时长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在本实验臭氧发生器工况下,若单独依靠臭氧氧化使出水COD达标所需要的接触时长为140min,其中接触时间为60min时出水色度即可达标,该接触时长下出水COD浓度为58.5mg/L,COD去除率为17.8%,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39%。另外,在低pH和低温条件下臭氧氧化效果较差,因此,在污水厂实际运营过程中,要考虑冬季水温较低情况下臭氧氧化单元的保温措施,以维持臭氧的处理效率,避免臭氧的无效供给。利用活性炭比选实验选择的最佳炭型分别采用GAC和BAC单元处理臭氧氧化出水,以进一步降低出水COD。其中GAC单元对COD的吸附效果与接触时长密切相关,接触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并且在吸附初始阶段,GAC出水COD浓度可降至很低水平,可用于高品质再生水的生产,同时失效活性炭可以被臭氧氧化再生;BAC单元处理臭氧氧化出水的结果表明,HRT控制在25.4min时,出水COD可降至48.5mg/L左右,平均去除率为16.4%,能够使出水COD稳定满足一级A的排放要求。
黄山[9](2020)在《水解酸化—电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中药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可生化性差,蛋白质类等有机物浓度和生物难降解物质的含量很高,随着原材料以及制药方法的变化可能还含有蒽醌、甾醇类等,这些特性使它在普通的市政或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中难以取得良好的降解效果。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陕西某大学制药厂排出的制药废水,采用组合工艺:水解酸化—电生物反应器进行中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本试验首先研究了各个单元反应器的启动特性,启动完成后,水解酸化单元以及电生物处理单元对COD的去除效果分别为25%左右以及60%左右。经生物相镜检观察发现,电生物反应器生物膜中后生动物数量较多,这些现象说明反应器中生物膜生长状况良好。随后进行了各个处理单元最佳运行参数的探究试验,试验得出,在室温条件下,水解酸化单元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0h,p H处于6.5~8.0区间时,处理效果较好,COD以及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06%和24.59%,氨氮的平均增长率为28.32%,反应器对于进水中VFA以及B/C数值的提升比较明显;电生物反应器外加电场的最佳电压为6V,HRT为10h和12h时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好的效果,分别为78.54%和78.59%,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最高值分别在溶解氧浓度(DO)为2.0mg/L和2.5mg/L时达成,分别为70.12%和73.58%。通过对联合工艺进行正交试验探究,得到电生物反应器的最佳溶解氧浓度为2.5mg/L、最佳HRT为12h。在最佳条件下将联合工艺串联稳定运行,工艺对COD、氨氮、TN以及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4%、80.1%、55.8%以及67.1%,出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含量也明显降低,出水中平均生物毒性为0.072Hg Cl2毒性当量。通过对工艺的环境效益分析,项目实装后每年预计可以减少排向市政管网中的COD、氨氮和TN各175.2吨、2.6吨和4.1吨,避免了废水的直接排放对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将有效的降低制药厂产生的中药废水对于环境的危害性。通过对电生物反应器动力学模型的探究计算,得到反应器的一级反应常数为0.3307,处于较高水平,可知电生物反应器对于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速率。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出模型中参数,得到电生物反应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为:(?)
焦军强[10](2020)在《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文中提出甘肃省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为我国中药材大省,然而中药制药废水具有水量及水质变化大、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并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放可排放或回用。本文以日产废水量为200m3/d的甘肃省某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废水进水水量、水质、现行的排放标准,结合现行规范、以往的工程经验以及对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比选,确定了适合本项目的处理工艺;并对工艺的主要处理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探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工艺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成本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课题为同类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及参数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保护当地环境,防止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际检测及参考同类水厂进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中药废水的设计进水水质——COD:5000mg/L,BOD5:1300mg/L,SS:1500mg/L,氨氮40mg/L,油类:25mg/L,pH:6-8;经处理后排放水需要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需要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2、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了本项目的主要处理工艺为:对于排放水: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IC反应器→A/O→竖流式二沉池→消毒→排放;对于回用水,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处理,即:采用中水处理设备→中水池→回用(厂内绿化和浇洒道路)3、通过对中药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确定选用PAC为处理该中药废水的混凝剂、PAM为助凝剂,PAC最佳的投加量为80mg/L,PAM最佳的投加量为4mg/L。对COD去除率最高可达29%。生化法对COD、氨氮去除效果好,曝气18h时的去除率分别为86%、88%。实验结果表明,处理该中药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和生化法为主要处理工艺可行。4、从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角度出发,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目前相关规范的规定,通过实验及参考同类水厂中处理构筑物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容积负荷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确定了该污水处理站的水解酸化池的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8.2kgCOD/(m3·d),A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7h,生物接触氧化池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8.4h,容积负荷为0.39kgCOD/(m3·d)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设计,并且对其相应的配套设备进行了选型。5、污水处理站运行后3年多的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对COD、氨氮、浊度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12%,88.89%,99.37%,排放水达到了《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满足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设计工艺满足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的要求,并且各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的选型也均符合实际要求。6、对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得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需要的费用为3.2元。
二、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2.1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 |
1.2.2 中成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
1.3 中成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化处理工艺 |
1.3.2 生物处理工艺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废水来源与废水水质 |
2.2 实验接种污泥 |
2.3 实验仪器和装置 |
2.4 实验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2.4.2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2.4.3 三维荧光图谱 |
2.4.4 分子量测定 |
2.5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2.6 实验方法 |
2.6.1 混凝预处理实验 |
2.6.2 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 |
2.6.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实验 |
3 中成药废水混凝预处理的效能研究及工艺参数特性 |
3.1 混凝剂的筛选与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2 混凝预处理工艺单因素实验 |
3.2.1 搅拌速度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2 PAM投加量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3 沉淀时间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4 pH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3 混凝正交实验及工艺参数优化 |
3.4 小结 |
4 中成药废水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及系统参数特性 |
4.1 厌氧水解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1.1 接种污泥 |
4.1.2 厌氧水解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1.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1.4 水解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的研究 |
4.2 SBR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2.1 接种污泥 |
4.2.2 SBR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2.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2.4 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研究 |
4.3 小结 |
5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对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
5.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中成药废水的处理特性 |
5.1.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混凝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2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生物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3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与生物系统组合特性分析 |
5.2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效能研究 |
5.2.1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能 |
5.2.2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NH_3-N、TN的去除效能 |
5.2.3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TP的去除效能 |
5.2.4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SS、色度的去除效能 |
5.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中处理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1 混凝预处理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2 厌氧水解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3 SBR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4 臭氧气浮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5 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4 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分析 |
5.4.1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 |
5.4.2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COD化工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现状 |
1.3 蒸馏技术概述 |
1.3.1 蒸馏技术的主要方法 |
1.3.2 减压蒸馏技术的应用 |
1.3.3 减压蒸馏工艺的影响因素 |
1.4 铁碳微电解技术概述 |
1.4.1 铁碳微电解工艺反应机理 |
1.4.2 铁碳微电解工艺的应用 |
1.4.3 铁碳微电解工艺影响因素 |
1.5 Fenton氧化工艺概述 |
1.5.1 Fenton氧化工艺机理 |
1.5.2 Fenton氧化工艺的应用 |
1.5.3 Fenton氧化工艺影响因素 |
1.5.4 铁碳微电解和Fenton氧化组合工艺机理及应用 |
1.6 污水生物处理软件的概述 |
1.6.1 污水生物处理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
1.6.2 污水厂模拟软件的介绍 |
1.6.3 污水厂模拟软件的应用 |
1.7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创新点 |
1.7.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啶虫脒废水处理路线设计 |
2.1 啶虫脒废水 |
2.1.1 废水水量及水质 |
2.1.2 排放标准 |
2.2 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2.2.1 废水预处理工艺 |
2.2.2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
2.3 废水预处理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实验方案 |
2.3.4 分析测定方法 |
2.4 废水生物处理仿真模拟方法 |
第三章 废水预处理单独实验研究与结果讨论 |
3.1 减压蒸馏实验 |
3.1.1 单因素实验 |
3.1.2 处理能力分析 |
3.2 铁碳微电解实验 |
3.2.1 单因素实验 |
3.2.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2.3 效果分析实验 |
3.3 芬顿氧化实验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预处理组合实验研究与结果讨论 |
4.1 组合工艺顺序的确定 |
4.2 单因素实验 |
4.3 响应面优化实验 |
4.4 组合工艺与单独工艺处理能力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与结果讨论 |
5.1 进水水质分析 |
5.2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确定 |
5.3 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
5.3.1 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5.3.2 IFAS池溶解氧(DO)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5.3.3 污泥回流比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5.3.4 沉淀池排泥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物制药废水概述 |
(一)生物制药特点 |
(二)生物制药废水特点 |
二、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
(一)生物处理技术 |
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3.厌氧-好氧组合处理 |
(二)物化处理技术 |
(三)化学处理技术 |
三、某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探讨 |
(一)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的应用效果 |
四、结语 |
(4)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治理现状 |
1.3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常用的预处理技术 |
1.3.1 铁碳微电解技术 |
1.3.2 Fenton氧化法 |
1.3.3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工艺预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及应用 |
1.4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 |
1.4.1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的发展 |
1.4.2 污水处理厂运行模拟软件介绍 |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用水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单因素实验 |
2.2.2 正交实验 |
2.3 动力学研究实验 |
2.3.1 确定动力学反应级数 |
2.3.2 建立动力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nton氧化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用水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单因素实验 |
3.2.2 正交实验 |
3.3 动力学研究实验 |
3.3.1 动力学反应级数的确定 |
3.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化工废水的实验研究 |
4.1 协同理论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H_2O_2投加量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2.2 H_2O_2投加次数对废水COD_(Cr)的影响效果 |
4.2.3 不同pH对废水COD_(Cr)的影响效果 |
4.3 组合工艺与单一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能力比较 |
4.3.1 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2 单一工艺和组合工艺预处理前后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oWin软件仿真模拟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
5.1 搭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模型及其进水水质研究分析 |
5.1.1 搭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模型 |
5.1.2 进水水质研究分析 |
5.2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参数确定 |
5.2.1 水力停留时间 |
5.2.2 内回流比 |
5.2.3 外回流比 |
5.2.4 排泥量 |
5.2.5 溶解氧浓度 |
5.2.6 投加PAC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土霉素母液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抗生素的生产概况 |
1.1.1 抗生素的简介 |
1.1.2 抗生素的生产方式 |
1.1.3 抗生素的生产量 |
1.1.4 抗生素产生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1.5 我国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2 对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概况 |
1.2.1 抗生素废水产生的来源 |
1.2.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2.1 物理处理法及其优缺点 |
1.2.2.2 化学处理法及其优缺点 |
1.2.2.3 生物处理法及其优缺点 |
1.3 生物处理废水的应用 |
1.3.1 生物处理青霉素废水的研究应用 |
1.3.2 生物处理金霉素废水的研究应用 |
1.3.3 生物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降低废水COD优势菌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原料 |
2.1.4 实验菌种的来源 |
2.1.5 培养基的配制 |
2.1.6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 |
2.2.2 10 株菌菌悬液的制备 |
2.2.3 10 种菌株的培养液制备 |
2.2.4 废水的处理 |
2.2.4.1 原废水的处理 |
2.2.4.2 处理方式对废水COD的影响 |
2.2.4.3 菌株的添加方式对废水COD的影响 |
2.2.5 废水COD值的测定 |
2.2.5.1 测定COD值的原理 |
2.2.5.2 COD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5.3 菌株对土霉素母液废水发酵液COD值影响的测定 |
2.2.6 土霉素含量的测定 |
2.2.6.1 土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6.2 菌株对土霉素母液废水发酵液中土霉素含量影响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处理方式对废水COD的影响 |
2.3.1.1 未灭菌废水发酵液实验数据分析 |
2.3.1.2 灭菌废水发酵液实验数据分析 |
2.3.2 菌株的添加方式对废水COD的影响及优势菌的筛选 |
2.3.2.1 10 种株菌对废水COD降解率的影响 |
2.3.2.2 10 种菌株培养液对废水COD降解率的影响 |
2.3.3 10 种菌株对土霉素母液废水发酵液中土霉素含量的影响及优势菌的筛选 |
第三章 优势菌株降解废水COD的条件优化 |
3.1 优势菌株的形态特征 |
3.2 优势菌株降解废水COD的条件优化 |
3.2.1 菌株添加量对废水发酵液COD降解率的影响 |
3.2.2 转速对废水发酵液COD降解率的影响 |
3.2.3 温度对废水发酵液COD降解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级氧化法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物化法处理化工废水 |
1.1.1 混凝沉淀法 |
1.1.2 吸附法 |
1.1.3 气浮法 |
1.1.4 吹脱法 |
1.1.5 三维电极法 |
1.2 生物法处理化工生产废水 |
1.2.1 好氧生物处理 |
1.2.2 厌氧生物处理 |
1.3 高级氧化技术 |
1.3.1 铁炭微电解法 |
1.3.2 光化学氧化法 |
1.3.3 芬顿氧化法 |
1.3.4 硅藻土及纳米铁的研究 |
1.4 叶酸生产废水的特性 |
1.5 选题科学依据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实验水样 |
2.3.2 COD测定方法 |
2.3.3 氨氮测定方法 |
2.3.4 废水BOD_5的测定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比表面积分析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4 扫描电镜 |
2.5 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3章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 |
3.1 引言 |
3.2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正交实验 |
3.3.3 废水可生化性 |
3.3.4 与传统工艺比较 |
3.3.5 反应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操作 |
4.2.1 硅藻土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
4.2.2 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材料表征结果分析 |
4.3.2 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3.4 废水可生化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硅藻土负载纳米铁镍-Fenton法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 |
5.1 引言 |
5.2 实验操作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反应条件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
5.3.2 反应动力学分析 |
5.3.3 废水可生化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生素制药废水污染现危害 |
1.1.2 磷霉素概况 |
1.2 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抗生素类制药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
1.2.2 抗生素类药物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
1.3 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涉及工艺及技术 |
1.4.1 高效菌生物强化技术 |
1.4.2 SBR工艺及应用 |
1.4.3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降解实验使用材料 |
2.1.2 SBR反应器处理废水实验使用材料 |
2.1.3 实验装置与运行 |
2.2 实验所需仪器 |
2.3 分析测定方法 |
2.3.1 菌液细菌浓度测定方法 |
2.3.2 菌液有机物浓度测定方法 |
2.3.3 菌液毒性测定方法 |
2.3.4 反应器进出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3.5 反应器污泥性质分析方法 |
2.3.6 反应器污泥EPS指标测定方法 |
2.4 实验方案 |
2.4.1 废水降解实验方案 |
2.4.2 SBR反应器处理废水实验实验方案 |
3 磷霉素高效菌对磷霉素实际废水降解实验 |
3.1 单株菌对实际废水中磷霉素的降解 |
3.1.1 各单株菌菌液细菌浓度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2 各单株菌菌液TOC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3 各单株菌菌液磷霉素浓度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1.4 各单株菌菌液可溶性有机物随降解时间变化情况 |
3.2 磷霉素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复配配比的确定 |
3.2.1 不同配比磷霉素高效菌对磷霉素实际废水的降解情况 |
3.2.2 最佳配比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菌液毒性变化情况 |
3.2.3 最佳配比高效菌降解实际废水菌液可溶性有机物变化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效菌强化SBR反应器处理磷霉素制药实际废水 |
4.1 反应器进出水水质变化及对比分析 |
4.1.1 各反应器对进水COD去除效果 |
4.1.2 各反应器对进水氨氮去除效果 |
4.1.3 各反应器对进水TP去除效果 |
4.1.4 各反应器出水毒性变化情况 |
4.2 不同运行状态的反应器污泥形态及理化性质变化情况及分析 |
4.2.1 SV30%、SVI、MLSS、MLVSS变化情况及分析 |
4.2.2 比好氧速率(SOUR)变化情况 |
4.2.3 污泥形态及粒度变化情况 |
4.2.4 细菌胞外聚合物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臭氧及活性炭联合SBBR工艺处理制药园区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制药废水概况 |
1.2 制药园区综合污水厂水质特征 |
1.3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物化处理方法 |
1.3.2 生化处理方法 |
1.3.3 物化-生化组合方法 |
1.4 SBBR工艺研究现状 |
1.4.1 SBBR工艺介绍 |
1.4.2 SBBR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 臭氧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6 活性炭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1 污水厂现场调研及问题诊断 |
1.7.2 升级改造方案的提出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实验技术路线 |
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实验用水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用水 |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2.1 常规指标及检测方法 |
2.2.2 非常规指标及检测方法 |
2.2.3 实验所用的试剂与仪器 |
3 SBBR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3.1.1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3.1.2 填料的选择 |
3.1.3 反应器的挂膜启动方法 |
3.2 挂膜启动期间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
3.2.1 挂膜启动过程中COD的变化情况 |
3.2.2 挂膜启动过程中色度的变化情况 |
3.2.3 挂膜启动各阶段典型周期内氮素变化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SBBR反应器运行工况的优化 |
4.1 缺氧段投加外部碳源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1.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4.1.2 外加碳源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外加碳源投加量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4 外加碳源投加量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碳源的不同投加方式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4.2.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4.2.2 碳源投加方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碳源投加方式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好氧段溶解氧浓度的优化 |
4.3.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4.3.2 DO浓度对反应器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DO浓度对反应器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低剂量粉末活性炭强化SBBR系统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5.2 粉末活性炭的比选 |
5.3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SBBR工艺除污效果的影响 |
5.3.1 投加粉末活性炭后SBBR对 COD的去除效果 |
5.3.2 PAC对 SBBR除污效果的贡献 |
5.3.3 投加粉末活性炭后SBBR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
5.4 SBBR单元抗冲击负荷效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SBBR单元出水的实验研究 |
6.1 O3氧化单元运行参数的确定及除污效果分析 |
6.1.1 接触氧化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6.1.2 废水初始pH值对臭氧接触氧化效果的影响 |
6.1.3 水温对臭氧接触氧化效果的影响 |
6.1.4 底物浓度对臭氧接触氧化效果的影响 |
6.2 GAC单元运行参数的确定及除污效果分析 |
6.2.1 颗粒活性炭的筛选 |
6.2.2 水力停留时间对GAC吸附柱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3 饱和GAC的O3氧化再生实验研究 |
6.3 BAC单元运行参数的确定及除污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水解酸化—电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2 中药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1 物化处理工艺 |
1.2.2 生物处理工艺 |
1.2.3 电场对微生物的影响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测量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流程 |
2.2 试验污泥来源 |
2.3 试验中曝气方式的选择 |
2.4 填料材质比选 |
2.5 试验用水水质分析 |
2.5.1 原水水质分析 |
2.5.2 设计出水水质 |
2.6 试验中主要项目测定方法 |
第三章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分析 |
3.1 引言 |
3.2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启动 |
3.2.1 水解污泥的培养驯化 |
3.2.2 启动期间反应器对于COD的去除效果 |
3.2.3 启动期间进出水的pH变化 |
3.3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运行分析 |
3.3.1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pH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温度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4 反应器稳定运行中的COD去除效果 |
3.3.5 反应器稳定运行中的B/C提升效果 |
3.3.6 反应器稳定运行中的氨氮变化情况 |
3.3.7 反应器稳定运行中的VFA变化效果 |
3.3.8 反应器稳定运行中的色度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分析 |
4.1 微生物的培养驯化 |
4.2 反应器的启动 |
4.2.1 反应器的启动方法 |
4.2.2 启动期间电生物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 |
4.2.3 启动期间电生物反应器除氮效果探究 |
4.2.4 稳定运行中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4.2.5 两组反应器降解效果对比 |
4.2.6 生物相镜检观察 |
4.3 电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分析 |
4.3.1 电压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2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溶解氧浓度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合系统正交试验分析 |
5.1 正交试验简介 |
5.1.1 试验因素确定 |
5.1.2 正交因素水平 |
5.1.3 评判指标确定 |
5.2 正交试验计算 |
5.2.1 试验过程设计 |
5.2.2 试验结果整理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2.4 COD去除效果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5.2.5 氨氮去除效果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联合系统运行处理效果分析 |
6.1 最佳条件下常规指标处理效果分析 |
6.1.1 COD去除效果 |
6.1.2 氨氮去除效果 |
6.1.3 TN去除效果 |
6.1.4 色度去除效果 |
6.2 联合系统对生物毒性的去除分析 |
6.2.1 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
6.2.2 试验数据整理 |
6.2.3 生物毒性去除效果分析 |
6.3 电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研究 |
6.3.1 动力学模型的选取 |
6.3.2 反应器内模型参数的计算 |
6.4 工艺实装后环境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校内课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校外参与的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中药产业概述及废水特点 |
1.1.1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2 中药制药废水特点简述 |
1.2 中药制药废水毒性检测及控制 |
1.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1.3.1 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
1.3.2 生物法处理中药废水 |
1.4 中药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研究概述 |
1.4.1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原理 |
1.4.2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技术的现状 |
1.4.3 好氧处理(SBR)工艺处理 |
1.4.4 SBR工艺的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
2.1 废水来源及水量确定 |
2.2 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确定 |
2.2.1 设计水质确定 |
2.2.2 出水水质确定 |
2.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程度 |
2.4 废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
2.5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论证 |
2.5.1 预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
2.5.2 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选择 |
2.5.3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
2.5.4 消毒工艺的选择 |
2.5.5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 |
2.5.6 除臭工艺确定 |
2.6 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
2.7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率预测 |
2.8 本章小结 |
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实验研究 |
3.1 不同混凝剂对中药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
3.1.1 主要实验药品 |
3.1.2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1.3 混凝实验方法 |
3.1.4 混凝剂的比选 |
3.2 不同水质的中药制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1 第一次洗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
3.2.2 第二次洗药废水混凝试验 |
3.3 活性污泥法可行性实验研究 |
3.3.1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第一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3.4 第二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制药废水处理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及工程设计 |
4.1 工艺设计的主要规模及水质 |
4.2 平面布置 |
4.3 设计依据 |
4.4 水处理构筑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1 预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2 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3 中间水池及消毒池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4 深度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4.5 污泥池设计及设备选型 |
4.4.6 除臭装置及设备用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
5.1 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 |
5.2 运行成本分析 |
5.2.1 计费标准 |
5.2.2 供电负荷 |
5.2.3 运行费用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一) |
附录二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二) |
附录三 剖面图(一) |
附录四 覆土层管道平面布置图 |
附录五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穿孔布水管及曝气管大样图 |
附录六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支架布置平面图 |
四、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D]. 王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COD啶虫脒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李娉. 兰州大学, 2021(09)
- [3]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技术分析[J]. 李乾兴. 科技风, 2021(07)
- [4]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D]. 周安展. 兰州大学, 2020(01)
- [5]土霉素母液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D]. 张燕.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高级氧化法预处理叶酸生产废水试验研究[D]. 韩凯旋.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生物强化SBR系统对磷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研究[D]. 符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臭氧及活性炭联合SBBR工艺处理制药园区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实验研究[D]. 张春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水解酸化—电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研究[D]. 黄山. 长安大学, 2020(06)
- [10]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 焦军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