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美校企关系的述评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郭家田[1](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许世建[2](2020)在《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是具有跨界、整合、重构特征的教育类型,因此需要企业参与办学并实现与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制度调控的重要供给主体,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然而,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精准满足,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普遍性的“一头冷”正向短期培训“热”、长期育人“冷”的结构性“冷”转变,办学主体功能与地位缺失,对办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政府优化财税政策激励机制进行宏观干预。据此,本研究釆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系统论研究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就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展开研究:(1)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以往学者有关企业参与办学及财税政策激励的研究,了解我国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现状和问题;(2)将企业参与办学动力机制放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系统中进行研究,揭示财税政策在系统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财税政策激励置于企业行为系统中,通过分析企业参与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概念模型;(3)通过问卷调査方法获取数据,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的激励路径和效应,并通过横向多维分组对比进行财税政策效果评价;(4)总结典型国家基本经验,并结合实证数据分析结果,分政策利用和优化两个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财税政策体系相关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系统内形成了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动力源—加压装置—减压装置—调节装置”动力循环。财税政策使企业参与办学行为处于高度的激活状态,保障了企业办学动力在系统中的良性运转并得到逐渐增强;(2)财税政策作为企业参与办学的外在激励条件,并不直接对企业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影响,而是通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委托—代理协调关系,作用于企业行为影响因素,通过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办学动力向实际行为的转化效率,以间接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3)财税政策中不同类型政策对于企业参与办学激励效果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特征企业和不同政策实施条件下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将职业教育研究由学校转向企业、由纯粹企业行为态度转向由财税政策激励形成的主观规范,区别当前主要针对院校的政策支持,过多倾向于企业自身加强投入;(2)从微观层面探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激励路径和效应,横向多维分组评价现行政策效果,扩展当前主要集中于优惠政策制定的面上研究;(3)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系统论方法引入其中,突破现有以教育论教育的学术思维藩篱。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庞润泽[4](2020)在《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开始加快。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型,工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落实,现代制造业与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高精尖人才聚焦能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2019年1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与方向,要求全国各地院校应加大双师型师资力量培育力度,提高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制定并完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制度,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水平整体提升,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综合性政策、培养培训政策、资格政策、聘任政策和薪酬与奖励政策在内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在扩大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规模、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素质、调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方面发挥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有力的政策支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发展现状,介绍了职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概念,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梳理了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依据政策的纲领和文本要点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阐述了相关政策的发展特点与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因素,主要问题包括政策制定缺乏因地制宜的尝试与创新、政策执行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保障、政策内容中部分概念标准不清晰、政策措施对所需人才引力不足以及政策过程中行业企业的角色尚不明确,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在政策及具体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层面进行思考和完善;第四部分,在比较借鉴的视域中总结了德、美、日、澳四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完善我国职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所具有的启示意义;第五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政策建议,包括注重新形势下的政策权力下放和政策创新、健全职业教育师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和明确政策描述,加快标准制定、刚柔并济优化人才吸引相关政策以及转变思路多元主体参与政策过程。本文在课题研究之前,首先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找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在新时代发展中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成熟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方法,以求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带来一些理论价值。
张桂芳[5](2020)在《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政策改革措施,尤其是关于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的改革,明确指出了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增长机制等举措。但目前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分配不均衡、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相比于英国,其职业教育发展与我国有着相似之处,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如今,英国在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和现代学徒制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其中经费机制方面的改革是其实现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关键,更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费机制的完善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地位,而且关乎到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此,研究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等方面提供经验和思路,也有助于改善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本研究从经费改革的视角出发,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做一说明。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与掌握相关研究动态,并筛选出对本研究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为接下来的研究做铺垫;其次,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论文中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即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文本分析法对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背景和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进行梳理总结,主要分析促使经费改革的内外动因以及改革措施中所涉及到的学徒制经费如何筹措、投入、分配、使用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而揭示其改革的特点及成效,表明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改革的成功;最后,通过比较研究法,结合英国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英国经费机制改革的经验,为改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而获得启示。
颜彦[6](2020)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导致产业应用型人才缺口增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招聘、培训支出与收益不符,人员岗位适配性较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同时,通过在职学习以及参与校园招聘发现,高校毕业生理论学习跟不上产业技术变革实际需要,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存在人才贬值的风险。从学校层面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课程改革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机制,以人力资本建设推动产业创新、人才创新。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国外先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案例分析适合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得以顺利推行的根本在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驱动,以人才培养为基础,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当地高新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数据,从而得出结论:企业参与意愿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之上。通过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在不同层次、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校企合作的投入成本与长远收益,直观说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总结出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利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企业长远发展。论文在查阅文献及访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微观层面上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应从管理、运行、监督反馈三个方面建立相关机制,从宏观层面总结出政府应做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工作;学校应做好市场调研和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工作;企业应具备校企合作意识,做好人才储备与人力资本提升工作,提高校企合作投入,适当降低内部培训成本;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响应校企合作,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提升自身职业技能。论文从人才培养机制角度出发,打破大多数校企合作研究从学校角度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尝试从企业利益诉求点出发,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产业规模需求,通过分析企业参与合作的成本-收益,建议企业以在职培训和提供实习岗位两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既能够提升在职人员的自我提升思想意识、技能水平,为企业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又能够为企业从源头培养后备人才,使新入职员工能够更快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培养员工的使命感、成就感、责任感。通过着重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影响,意在引起企业重视,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出发,公司自身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更为重要。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引起企业重视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为中高等院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本提升方面的实践运用提供参考。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高等院校、政府、行业协会、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诉求点和满意度调查分析展开校企合作,通过比较不同合作方式、人才培养机制下的成本收益,以求达到共同培养人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为院校专业改革创新奠定基础,为当地政府建设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提供人才支持。
向慧[7](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丁倩文[8](2020)在《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学徒制曾在手工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高新技术的产生与运用,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一种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逐步发展,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助推器。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还处于试点阶段,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还未确立,具体开展情况也不尽人意。而英、美两国均通过现代学徒制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降低了失业率,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学习英、美国家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很有必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首先梳理了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轨迹和发展动因;然后从法律体系、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行业企业的参与、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六个方面阐明了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并对两国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两国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符合本国国情;法律、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权责分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支持;课程设置突出岗位核心技能;职教教师专业标准和资格证书制度较为完善;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提供一些启示: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现代学徒制法律地位;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各主体协同育人;构建统一的技能标准与资格认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李欢[9](2020)在《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应对严重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布什政府倡导建立新的“世界标准”。随后,一些教师协会和着名研究机构研制了全国学科课程标准,各州根据自愿性原则建立了各州标准,并引起了一系列核心要素的变革。学者称之为“基于标准的改革”,特指由标准的开发和实施而引发的整个教育系统及核心要素的变革,这些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和绩效问责等。具体到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其标准改革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分别为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标准改革和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改革时期。其中,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改革以2012年全国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联盟主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of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NASDCTEC)和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基金会(National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 Foundation,NCTEF)联合颁发的《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简称《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为启动标志,目前已有3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正式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各州在“成功的生涯与技术教育项目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哪些核心知识和技能”这一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它是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标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对各州标准改革的反思与重构。这决定了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改革既继承了以往标准改革的某些特征,又在吸取以往标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思路、模式和方法。为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并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我国自2010年开始启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标准在开发和实施中逐渐显现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标准改革的已有理论,分析美国共同核心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机制和实施路径,并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实施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反思与重构的角度分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背景,主要结合内外因分析,从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四方面因素以及标准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标准开发的背景。并指出面对联邦政府与地方教育权力之争,美国通过标准改革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论证,最终选择以州际合作的模式共同研制、规划和实施共同标准。第二章从结构与特性的角度剖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主题框架和基本要素,试图以共同核心标准的三维具体目标、三项指导原则、三级内容框架为基本出发点,详述标准的基本内容、呈现模式、作用机制,重点阐明标准的框架与内容。第三章从定位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标准的开发机制。美国以研制高质量高水平的共同核心标准为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的基础和起点,因此,该部分分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组织主体、开发基础、技术流程等主要构成要素。第四章从高效与适切的角度探讨了共同核心标准的实施路径。标准的实施以谋求价值共识为实施前提,以开展匹配研究为实施基础,以开发学习项目为实施关键,以推动绩效问责为实施保障,加快共同核心标准在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机构中的贯彻和实施。第五章从归纳与总结的角度厘清了共同核心标准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主要从开发理念、开发主体、开发机制、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出发,以培养目标、标准框架、开发主体、技术手段、培养模式、绩效问责为主题分析标准开发中的经验,从教育权利、标准共识、资源配置三个向度归纳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第六章从比较与反思的角度对比了中美两国的专业教学标准,主要从结构框架、开发机制、实施路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标准开发中的问题,并指出可能的改革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邵程林[10](2020)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过去数年中“技工荒”一直成为困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瓶颈,尤其是高水平技术工人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证,尤其是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在其构建过程中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技能形成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在我国国内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解与深化。而在国外有关发达国家(例如英美等),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发达,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及开发体系较为完善,这也为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构建与升级提供了参考借鉴。因此,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贝雷迪(Bereday,G.Z.)的经典比较教育研究模型,并结合奥斯特罗姆(Ostrom,E.)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方法论基础,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在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分析与剖面分析两条研究线索,选取美、英、德三国作为主要对比研究对象开展跨国别研究,最后对样本国家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本土国情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框架,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与研究范式,以期为我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开发及终身学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英美校企关系的述评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美校企关系的述评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办学 |
二、办学主体 |
三、财税激励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分析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 |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机理 |
第二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现状分析 |
一、政策文本收集与处理 |
二、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
三、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分析 |
四、政策激励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的针对性方面 |
二、政策的科学性方面 |
三、政策的公平性方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财税政策干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二、财税政策干预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概念模型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行为路径 |
二、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一、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 |
二、需求满足、行为意向与行为 |
三、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一、问卷设计 |
二、变量测量 |
第二节 预测试问卷分析 |
一、分析程序与判断标准 |
二、问卷量表的项目分析 |
三、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统计 |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一、数据分析方法 |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率检验 |
五、模型适配度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政策评价 |
第一节 政策评价方法应用 |
一、政策评价概述 |
二、变量定义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评价模型设定 |
第二节 财税政策之间激励效果差异分析 |
一、差异整体性分析 |
二、不同企业特征检验 |
三、代表性财税政策条款检验 |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财税政策效果差异分析 |
一、不同行业分布差异 |
二、不同生命周期差异 |
三、不同政策目标差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机制分析 |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二、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三、日本企业内培训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四、法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五、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基本经验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政策利用 |
一、鼓励企业投资国家重点扶持领域 |
二、鼓励企业选择试点政策优惠地区 |
三、鼓励企业吃透政策,统筹申报 |
四、鼓励企业运营中重视优惠政策筹划 |
第三节 我国政策优化建议 |
一、理顺管理体制,打通政策激励通道 |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导向作用 |
三、完善财税激励体系,体现政策差异化 |
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理念创新 |
二、观点创新 |
三、方法创新 |
第二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访谈提纲 |
附录 B: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1.5.1 不足之处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 |
2.1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历程 |
2.1.1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模壮大和大力发展阶段(2000-2009) |
2.1.2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提升阶段(2010-2013) |
2.1.3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阶段(2014-2017) |
2.1.4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特色化阶段(2018-至今) |
2.2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
2.2.1 政策重点从规模扩张,到更注重内涵建设 |
2.2.2 政策主题围绕“双师型”“专兼职”始终未变 |
2.2.3 政策基调越来越注重落实和创新 |
2.2.4 政策内容以基础能力建设为主 |
2.2.5 政策模式逐渐倾向于权力下放、赋权管理 |
第3章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政策制定中地方性尝试、政策创新不足 |
3.1.2 政策执行中相关保障机制缺位 |
3.1.3 政策内容中部分概念标准不清 |
3.1.4 政策措施对“双师型”人才引力不足 |
3.1.5 政策过程中行业企业角色不明确 |
3.2 政策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历史原因 |
3.2.2 现实原因 |
第4章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政策 |
4.1.1 德国 |
4.1.2 美国 |
4.1.3 日本 |
4.1.4 澳大利亚 |
4.2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4.2.1 法律与具体制度保障政策的执行 |
4.2.2 换位思考提升师资建设的内生动力 |
4.2.3 充分重视校企合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
第5章 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思考 |
5.1 注重新形势下的政策权力下放和政策创新 |
5.2 健全职业教育师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
5.3 明确政策描述,完善标准制定 |
5.4 刚柔并济,优化人才吸引相关政策 |
5.5 转变思路,多元主体参与政策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类 |
二、电子资源类 |
三、着作类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现代学徒制 |
(二)经费机制 |
(三)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 |
二、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二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背景 |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外因 |
(一)欧洲劳动力市场对英国经济和技术人才发展的要求 |
(二)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
(三)从学校到工作:解决青年失业率的社会问题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内因 |
(一)经费机制改革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
(二)学徒制经费分配不均,雇主缺乏资金控制权 |
(三)学徒培训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降低学徒完成率 |
(四)现行的经费机制难以激发雇主对高质量培训的需求,影响学徒质量 |
第三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措施 |
一、扩大经费投入与改革经费投入机构 |
(一)政府扩大经费投入且资金控制权由雇主主导 |
(二)改革后的筹资制度与经费投入机构 |
二、学徒制经费的使用与分配 |
(一)英国政府实行全年龄计划为青年学徒提供补助 |
(二)政府为培训提供者和雇主提供经费补助 |
(三)改革的新学徒资助系统依据资助等级分配学徒经费 |
三、改革后筹资体系的三种选择模式 |
(一)三种模式的概述 |
(二)三种模式的比较 |
(三)三种模式的特点 |
四、英国学徒税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
(一)学徒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
(二)学徒税政策的特点 |
(三)学徒税政策的影响 |
五、改革后学徒制经费的资助范围 |
(一)资助在英国工作的学徒 |
(二)资助有资历、有学历的学徒 |
(三)资助不缴纳学徒税的雇主 |
第四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特点及成效 |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特点 |
(一)改革后经费机制模式流程简单、稳定且灵活 |
(二)增设在线系统平台,提高政府拨款透明度 |
(三)赋予雇主自主权,雇主成为真正的消费者 |
(四)改革建立在法律之上,强化法律支撑作用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外部成效 |
(一)带动了英国经济发展,提高了技术人才水平 |
(二)提高了职业教育质量,完善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三)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青年就业率 |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的内部成效 |
(一)增加了政府财政性投入,提高了学徒完成率 |
(二)巩固了雇主主导地位,提高了学徒培训质量 |
(三)建立了稳定的经费筹措系统,保障了学徒经费来源 |
(四)合理分配经费,确保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五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总量不足 |
(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区域与规模不均衡 |
(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多元筹措渠道 |
(四)职业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不透明 |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经费监督与管理 |
(二)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经费拨款制度 |
(三)确定企业主导地位,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
(四)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增强经费使用透明化和公平化 |
(五)实行地区差异经费拨款标准,推进区域间均衡发展 |
(六)鼓励多方分担教育成本,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企合作双方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影响 |
3.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下的企业成本收益分析 |
3.1.1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1.2 高层领导参与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1.3 企业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2 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3.2.1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2 对企业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
3.2.3 对企业社会效益的影响 |
3.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中学校成本收益分析 |
3.3.1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3.2 人才互派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3.3 学生适岗实习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
3.4.1 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
3.4.2 对学校社会效益的影响 |
3.4.3 对学校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4 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
4.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
4.1.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1.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1.3 其他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2 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
4.2.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2.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2.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3 美国“校企契约”人才培养模式 |
4.3.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3.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3.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4 日本“企业访学”人才培养模式 |
4.4.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4.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4.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5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5.1 管理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5.2 监督反馈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分析 |
5.1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5.1.1 以企业为主体的利益导向型 |
5.1.2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导向型 |
5.1.3 多方协同合作的多赢导向型 |
5.2 案例基本情况 |
5.2.1 企业大学培养人才优势 |
5.2.2 企业大学培养人才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3 常规校企合作方式 |
5.2.4 常规校企合作方式下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5 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方式 |
5.2.6 职教集团方式下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 案例中的问题发现 |
5.4 案例中利益诉求点及各方满意度 |
5.5 经验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
6.1 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机制 |
6.1.1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
6.1.2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6.1.3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监督反馈机制 |
6.2 政府应做好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
6.3 学校应做好市场调研、教学支持 |
6.4 企业应做好人才储备、降低培训成本 |
6.5 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响应校企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校企合作企业人事及技术部门访谈问题目录 |
附录2 校企合作学校领导及教师访谈问题目录 |
附录3 校企合作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政策导向: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逐渐深入 |
(二) 价值导向: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 |
(三) 问题导向: 我国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不尽人意 |
(四) 经验导向: 英、美国家现代学徒制的成效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 学徒 |
(二) 现代学徒制 |
(三) 注册学徒制 |
五、理论依据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 协同育人理论 |
(三)校企合作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七、研究思路、内容 |
八、研究工具 |
第二章 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发展比较 |
一、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发展轨迹比较 |
(一) 英国学徒制的发展轨迹 |
(二) 美国学徒制的发展轨迹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发展轨迹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二、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发展动因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动因 |
(二) 美国注册学徒制的发展动因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发展动因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第三章 英、美现代学徒制运行体系比较 |
一、英、美现代学徒制法律体系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法律体系 |
(二) 美国现代学徒制的法律体系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法律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二、英、美现代学徒制保障体系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制保障体系 |
(二) 美国注册学徒制保障体系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保障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三、英、美现代学徒制组织管理体系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的组织管理体系 |
(二) 美国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组织管理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第四章 英、美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比较 |
一、英、美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实践比较 |
(一) 英国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实践 |
(二) 美国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实践 |
(三) 英、美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实践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二、英、美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及技能要求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及技能要求 |
(二) 美国注册学徒制的课程设置及技能要求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及技能要求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三、英、美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比较 |
(一) 英国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 |
(二) 美国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 |
(三) 英、美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的比较与分析 |
(四) 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第五章 现代学徒制研究结果、经验总结及启示 |
一、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结果 |
(一) 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比较 |
(二) 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运行体系的比较 |
(三) 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比较 |
二、经验总结 |
三、英、美现代学徒制对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
(一)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 |
(二)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各主体协同育人 |
(三) 构建统一的技能标准与资格认证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四) 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
(五)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吁求开发和实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
2.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借鉴性 |
3.研究者拥有《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经验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生涯与技术教育 |
2.《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1.国际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2.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3.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反思与重构:《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背景 |
(一)经济因素:劳动力开发与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 |
(二)政治因素:奥巴马“中产阶级经济学”的推动 |
(三)社会因素:追求社会多元与公平的社会导向 |
(四)教育因素: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影响 |
二、结构与特性:《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主题内容 |
(一)搭建由宽入专的结构框架 |
1.生涯准备实践标准 |
2.生涯群标准 |
3.生涯通道标准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内容特点 |
1.澄清内容标准与绩效标准 |
2.规范行为动词与操作术语 |
3.分设公共标准与专业标准 |
三、定位与规范:《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机制 |
(一)组构专业性与多元化的组织机构 |
1.内部联结:开发主体的共同协作 |
2.外部联动: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 |
(二)确立引领性与指导性的开发基础 |
1.需求调研:标准开发的客观依据 |
2.标准蓝本:标准框架的技术基础 |
(三)采用结构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方法 |
1.专业定位:标准开发的作用机制 |
2.反馈优化: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 |
四、高效与适切:《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实施策略 |
(一)以谋求价值共识为实施前提 |
1.州级实施策略 |
2.地区实施策略 |
3.学校实施策略 |
(二)以开展匹配研究为实施基础 |
1.组织模式:第三方委托代理 |
2.研究形式:信息化访谈研究 |
3.标准分类:关键性要素抽离 |
4.对照程式:二阶段对照分析 |
(三)以改革学习项目为实施关键 |
1.交叉对照:助力标准二次开发 |
2.序列重构:推进课程框架改革 |
3.专业发展:探索有效教学途径 |
4.资格证书:转变实施评价指标 |
(四)以健全绩效问责为实施保障 |
1.数据保障:建构评价核心指标 |
2.监测评估:优化标准实施流程 |
3.差距定位:澄清年度绩效目标 |
4.权责明确:规范绩效改进程式 |
五、归纳与总结:《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经验与不足 |
(一)《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的经验 |
1.以生涯发展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 |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立标准框架 |
3.以利益主体为核心促进协同合作 |
4.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反馈效率 |
5.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创新培养模式 |
6.以绩效问责为抓手推动质量提升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实施的不足 |
1.教育自治权利弱化 |
2.实施主体共识不足 |
3.财政资源配置不当 |
六、比较与反思:《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中美两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共性与差异 |
1.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目标规格比较 |
2.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模式比较 |
3.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比较 |
4.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条件比较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1.以生涯发展为核心要求确立开发理念 |
2.以专业群为呈现单位构建内容框架 |
3.以协同创新为理念促进主体多元共建 |
4.以信息手段为数据媒介提升工作效率 |
5.以绩效问责为保障机制驱动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政策理论背景 |
1.2.2 社会发展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图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工人的定义 |
2.1.2 技能的定义 |
2.1.3 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体系的定义 |
2.2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产业工人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2 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述评 |
2.3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理论基础 |
2.3.1 新职业主义理论 |
2.3.2 工作场所学习理论 |
2.3.3 现代员工培训理论 |
2.3.4 人力资本理论 |
2.3.5 现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国际比较研究的方案及设计 |
3.1 国际比较研究的缘由及思路 |
3.2 国际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思想 |
3.2.2 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
3.2.3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
3.3 国际比较研究“单元”及“路径”的选择 |
3.3.1 比较分析“单元”的选择 |
3.3.2 比较分析“路径”的选择 |
3.4 国际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的构建 |
3.4.1 比较分析框架的构建 |
3.4.2 比较分析模型的构建 |
3.5 研究样本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
4.1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
4.2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
4.2.1 技能投资制度 |
4.2.2 技能供给制度 |
4.2.3 技能认证制度 |
4.2.4 技能使用制度 |
4.2.5 社会合作制度 |
4.3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
4.3.1 自主性与自由性相结合 |
4.3.2 高度的市场适应性 |
4.3.3 注重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五章 美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
5.1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
5.2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
5.2.1 技能投资制度 |
5.2.2 技能供给制度 |
5.2.3 技能认证制度 |
5.2.4 技能使用制度 |
5.2.5 社会合作制度 |
5.3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
5.3.1 普职教育的深度融合性 |
5.3.2 技能培养的高度开放性 |
5.3.3 市场需求的紧密相关性 |
第六章 德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
6.1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
6.2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
6.2.1 技能投资制度 |
6.2.2 技能供给制度 |
6.2.3 技能认证制度 |
6.2.4 技能使用制度 |
6.2.5 社会合作制度 |
6.3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
6.3.1 以企业运作模式为核心 |
6.3.2 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 |
6.3.3 以职业实践技能为本位 |
第七章 三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 |
7.1 比较分析的简要结果 |
7.2 核心要素的比较分析 |
7.2.1 技能投资制度比较研究 |
7.2.2 技能供给制度比较研究 |
7.2.3 技能认证制度比较研究 |
7.2.4 技能使用制度比较研究 |
7.2.5 社会合作制度比较研究 |
7.3 比较分析的若干启示 |
7.3.1 基本制度建构的必要性 |
7.3.2 相关者利益协调的重要性 |
7.3.3 教育培训作用的基础性 |
第八章 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建构 |
8.1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框架 |
8.1.1 建立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 |
8.1.2 建立标准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技能供给制度 |
8.1.3 建立科学公正的技能评价和资格认证制度 |
8.1.4 建立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制度 |
8.1.5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合作制度 |
8.2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路径选择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英美校企关系的述评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D]. 许世建. 天津大学, 2020(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研究[D]. 庞润泽. 山东大学, 2020(10)
- [5]英国现代学徒制经费机制改革研究[D]. 张桂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 颜彦. 山东大学, 2020(12)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8]英、美两国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D]. 丁倩文. 苏州大学, 2020(03)
- [9]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D]. 李欢.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D]. 邵程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