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沉淀”的计算机模拟

“静电沉淀”的计算机模拟

一、用计算机模拟“静电除尘”(论文文献综述)

张如梦[1](2021)在《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蓝天保卫战的提出表明微细粉尘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静电旋风水膜除尘技术的提出,是在参考结合不同除尘技术的优势后提出来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静电旋风水膜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重点对其除尘特性和配置的优化展开实验测定与研究。首先对系统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粉尘的润湿性、粒径分布进行测量;然后对除尘系统管道测点的布置以及相关参数的测定进行介绍与测定,该除尘系统干阻力和漏风率均符合要求;理论分析静电旋风水膜设备的除尘机理,分析了雾滴的荷电机理和水雾捕尘机理。对喷嘴的喷淋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各喷嘴组合作用下收尘极清灰水膜的均布性能,得出开启风机的情况下更有助于水膜均布,加宽型吹风喷头的均布性能最好,筒体内壁面纤维网的布置能优化水膜均布的结论。对选出的加宽型吹风喷头、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和组合喷嘴各自的单位面积流量与喷淋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测定,实验表明喷淋压力越大,单位面积流量越大;对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的雾化角、平均喷雾粒径与喷淋压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实验测定;选定的三组喷嘴,分别通过改变入口风速、单位面积喷淋量和静电电压来选定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选定之后建立正交实验表。通过正交实验判定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在不同喷嘴类型作用下的影响因素比重排序,为入口风速>静电电压>单位面积喷淋量。得出加宽型吹风喷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1.14 L/(m2·s)、静电电压为45k V。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0.33L/(m2·s)、静电电压25k V。组合喷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1.02 L/(m2·s)、静电电压为45k V。通过各最佳配置的除尘效率及系统阻力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本除尘系统最佳的使用喷嘴类型为组合喷嘴。从清灰水膜沿程捕尘性能实验得出,随着水膜出流距离的增加,水膜对粉尘颗粒的捕集数量增大,且在含尘气流进口段,水膜对粉尘的捕集量占整个设备总捕集量60%左右;该系统的除尘效率先随着入口处平均粉尘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到3.82 g/m3时除尘效率最高,再上升时,除尘效率下降;入口风速不同时,水膜+静电的组合除尘方式比单一或其它的组合方式效率更高,对一般粉尘的捕集最高效率可在入口风速为12.03m/s时达到98.75%;当入口风速为7.21m/s时,对≤5μm的微细粉尘捕集效率能达到86.12%。从除尘理论与本实验表明: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效率高,对于微细粉尘的处理也相当有效。除尘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水可循环、造价低,应用前景较好。

宋士城[2](2020)在《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纤维板生产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尾气排放,包含颗粒物、细纤维、粉尘(含甲醛),普遍使用的干燥旋风分离器分离除尘受旋风分离器制作精度、原料结构和纤维质量等级等的限制,仍有一定数量细短纤维和粉尘未能分离去除,使得排放的尾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进一步增强纤维干燥尾气的除尘效率,尤其是对细小颗粒的除尘脱除,本文对河北省文安县某纤维板厂尾气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模拟增设湿式静电除尘器来改进尾气处理系统。通过试验分析湿式静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分别检测水幕除尘和增设试验规模湿式静电除尘器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幕除尘设备即喷淋塔对尾气中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可达85.8%,对粒径在5μm以上的颗粒物的脱除效果较高。处理过后尾气中水雾浓度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处理后再排入大气。(2)将湿式电除尘器电场风速控制在1.0~1.2m/s范围内时,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效率可达95%,同时能满足处理气流量的要求;工作电压可控制在30k V,再增大工作电压时,颗粒物脱除效率上升的趋势缓慢;流过除尘器的气流温度在高于60℃时,随温度升高,颗粒物脱除效率也随之增高;连续的喷淋冲洗可提高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但喷淋量高于30m3/h时可能出现相反效果。(3)湿式静电除尘器前设计了文丘里喷嘴,通过试验研究在不同电压、喷水量情况下对比分析溢流式和喷雾式冲洗方式对除尘器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文丘里喷嘴喷雾冲洗收尘极的方式不仅节约水,而且除尘效率更高。(4)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和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分别为69.89%、93.02%、94.19%。与水幕除尘相比,对粒径低于5μm的细颗粒物脱除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万欣[3](2020)在《金属滤膜除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每年烟(粉)尘排放量超过1500万吨,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烟粉尘排放量是240.3万吨,云南在各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粉)尘排放量大约在8万吨,各行各业对废气排放要求日益严格,云南省涉及废气排放的企业也开始积极地研究更高效的废气处理方法以及寻找更适用的设备,其中金属滤膜除尘器具有过滤面积大,设备占地面积小。在相同处理风量下,金属滤膜除尘器、烧结板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体积比为1:2:3,金属滤膜的过滤精度较高(≤10mg/Nm3),耐高温(≤400℃),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本文分析了烧结板除尘技术、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在工业烟气除尘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分析云南某化工企业的黄磷尾气的组成成分和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工艺相关的参数,分析烧结板除尘技术和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在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中的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金属滤膜除尘器进行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为金属滤膜除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基础理论。得出以下结论:1、烧结板除尘技术对锡冶炼烟尘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中,粉尘排放浓度≤15mg/Nm3。2、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在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的研究中,除尘器进口温度为130~150℃,出口的粉尘浓度<45mg/m3,及其除尘效率≥95%。3、金属滤膜除尘技术在磷化工中的收尘率和除尘效率研究中,金属滤膜除尘器的收尘率≥92.67%,除尘器的出口粉尘浓度在2~4.6mg/m3,及其除尘效率≥97.3%。4、金属滤膜除尘技术在电解铝烟尘的除尘研究中,金属滤膜除尘技术的除尘效率为99.76%和99.88%。5、金属滤膜除尘器数值模拟,含尘烟气以10m/s的速度进入进气口后,在除尘器的进口方向上出现射流现象,一部分含尘烟气在灰斗与袋底之间形成漩涡;压力分析结果表明:在x、y、z截面均会出现低压现象,在x截面、z截面均出现了高压的现象。

张超英[4](2020)在《空气负离子对室内环境颗粒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气负离子是一种重要的空气组成成分,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利用空气负离子除尘已经演化成为一种非常成熟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然而,关于空气负离子除尘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应用领域,鲜有专门从事理论基础研究的报道。因此,本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眼于空气负离子对室内环境颗粒物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内容如下:1.发现了空气负离子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环境颗粒物表面吸附的抑制作用。这项工作主要是关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小于2.5μm(PM2.5)的颗粒物上的化学吸附行为。检测结果表明,PM2.5颗粒表面吸附的不同种类的VOCs含量主要与其官能团有关,并且按照主要官能团中含有的羟基、羰基、醚基、以及烃基CxHy顺序依次降低,分别为分别为70.02%,21.35%,6.42%和2.21%。化学吸附机理表明,VOCs含氧官能团中氧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它们越容易吸附在硅酸盐质的PM2.5颗粒上。PM2.5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在酸化环境中容易形成硅羟基,而VOCs中强电负性的官能团可以与硅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使VOCs吸附在PM2.5上。另外,空气负离子(NAIs)可能会削弱VOCs中含氧官能团中孤对电子的偏移能力,从而大大削弱与硅烷醇基形成氢键的可能性。因此,NAIs可以有效抑制VOCs在PM2.5表面吸附,从而显着减少PM2.5表面的VOCs的含量。2.研究了引起室内环境颗粒物发生团聚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室内环境污染物,尤其是超细颗粒(UFPs)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在室内模拟黑墙现象,研究了 UFPs的发生团聚的机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移动电荷,即空气负离子是UFPs发生团聚的必要条件,移动电荷可以改变UFPs颗粒的物理特性,使颗粒物带有显磁性。磁性强弱决定了 UFPs发生团聚后的微观形态,包括叶片状和颗粒状。颗粒物团聚吸附的厚度与附着面的粗糙度呈正相关,换言之,粗糙度决定了可以发生团聚的UFPs的量,附着面越粗糙越容易吸附颗粒物。附着面的导电能力会影响UFPs发生团聚的位置。此外,我们系统地阐述了 UFPs发生团聚的可能机理并详细描述了发生团聚的过程。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新的空气净化方法,并有助于研究大气颗粒的微观机制。3.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级静电除尘法快速去除室内环境中的亚细颗粒物的新方法。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去除室内空气中亚细颗粒的可行方法并阐述了空气负离子促使亚细颗粒沉降的可能机理。为了有效去除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0.3μm的亚细颗粒,我们在实验室内模拟了家用换气通道并应用了双-反电极矩阵排布模式。双-反电极矩阵分别由连接到正负极电源上的16对碳纤维电极组成,这些电极对称分布在静电滤除铜网的两侧。通过改进通道构造将其分成三部分:负离子反应仓、静电滤除铜网、正离子反应仓。在一级静电除尘阶段,超过95%的亚细颗粒可以快速聚集使粒径变大从而可以被静电铜网滤除。没有发生团聚的极少颗粒在正离子反应仓中通过改变行进方向实现全部去除。利用该方法可以使换气通道排出的空气始终保持在优级空气指标范围内。4.提出了一种制备水合空气负离子的新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基于Lenard效应的水气碰撞法制备大量带电荷的小液滴。然后使这些小液滴在光激催化材料——松香-二氧化钛表面再次碰撞捕获紫外光激发生成的自由电子,从而提高水合空气负离子的实际有效产率。光催化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而经常用于光解水领域。与传统的电晕放电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使HNAIs的产率更加稳定。另外,探讨了影响HNAIs稳定性的因素。HNAIs的稳定性与分子量和相对湿度有关。HNAIs分子量越大迁移率就越低,与其他空气颗粒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越低,从而可以避免电荷损失而保持稳定。环境湿度越高,制备的HNAIs越稳定。这是因为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水分子不易从HNAIs表面逃逸从而保护电荷延长HNAIs的存活时间。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伟锋[6](2020)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国际竞争与社会发展促使物理学科发生变革,STEM教育理念与物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契合,融入STEM教育理念是物理教学改革的趋势。本研究围绕“如何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这一核心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流程构建;(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3)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实践。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STEM教育的相关文献,概述了 STEM教育的起源、多元发展、概念内涵、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并对STEM教育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STEM教育呈现出整合性与跨学科性的特点,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开展STEM教育的两种常用教学模式,STEM教育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其次,从STEM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明确了 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流程。设计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设计流程为筛选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设计教学评价五个环节;之后,根据确定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相关STEM教育资源,完成了《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尺》、《竖直加速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制作》、《利用LED展示星座》和《制作简易静电除尘器》四个具体案例的设计;最后,选择案例《竖直加速度测量仪的设计和制作》进行了教学实践,对实践的效果通过收集学生的自评量表和活动记录单、与教师进行访谈进行的评测,发现课例设计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同,大多数学生认为本次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掌握了加速度测量技术,并且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案例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进行总结,本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利用工程设计项目或问题整合教学内容是STEM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重要途径。第二,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

刘永胜[7](2020)在《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雾霾”日益频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常规的纤维过滤介质因结构稳定、过滤阻力较低且对亚微米颗粒物拦截效率可达90%以上,已在空气过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因其纤维直径粗、结构相对蓬松及内部孔径大等,难以实现对细小颗粒物(尤其是PM2.5)有效拦截,且易发生“深层”过滤行为,急剧增加了其过滤阻力等,使其应用面临一些问题。根据纤维过滤理论:纤维材料的过滤效率随其直径的减小而提高。因而,纳米纤维因具有极细的直径、结构可控及对超细粒子拦截效率高等特点,在空气过滤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然而,存在强力低、结构稳定性差、易分层及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大力应用。因此,本文结合微米纤维和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优势,设计和开发具有高效低阻的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首先,本文利用Geo Dict软件构建了一系列微米纤维和纳米纤维混合结构模型,并对其过滤性能(过滤效率、过滤阻力)、颗粒物在材料内部的运动轨迹及截留分布进行模拟分析,深刻揭示了本设计结构对微小粒子的拦截机制和过滤行为,为研究高效低阻过滤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将静电纺丝技术分别与针刺或水刺加固技术相结合,探索了影响实现微米纤维与纳米纤维混合的关键技术。同时,通过调控单层微米纤维网的结构参数和纳米纤维在其表面上的纺丝时间,利用针刺或水刺加固技术制备了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并研究了针刺或水刺工艺参数对微米纤维与纳米纤维实现混合的影响规律。重点研究了纳米纤维添加量对混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过滤性能及强力等影响进行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随纳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混合材料内部孔隙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与弯曲,此结构显着增加颗粒物与纤维材料发生碰撞的机会,并有利于加强对超细颗粒物的拦截与捕集作用,而其过滤阻力增加相对缓慢。最后,将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与市场过滤材料的循环过滤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混合材料的过滤效率(98.12%)仅次于市场覆膜滤料(99.98%),前者初始过滤阻力为19.2 Pa,远低于覆膜滤料(221.5 Pa),且前者残余阻力增加相对缓慢;经过10次“过滤-清灰-过滤”循环后,其循环周期最长(约700 min)。通过观察过滤后,粉尘在材料内部的沉积分布可知:其分布规律与模拟结果一致,这也说明此结构材料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风速对本结构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结构材料均能保持优异的过滤性能,并随过滤的持续进行,其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均逐渐提高。上述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不仅显着加强了对微小粒子的拦截与捕集作用,且能维持较低的过滤阻力,进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此结构材料将在空气过滤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申奥[8](2019)在《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凝结等机理的作用产生的大量飞灰细颗粒使得燃煤电站成为重要的细颗粒物排放源。正是由于细颗粒物的过度排放对于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影响,研究更加高效的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显得尤为关键。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Ansys Fluent对细颗粒物湍流团聚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湍流团聚的初步规律。在燃煤热态中试试验平台上通过细颗粒物发生装置模拟实际燃煤烟气工况,经过湍流团聚发生装置作用后,利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烟尘采样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细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等参数的变化。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扰流涡片的结构、数量、排列方式等不同因素的湍流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十字型和Z字型的扰流涡片更加有利于流场湍动能的发展;涡片列间距为75mm、涡片行间距为50mm时湍动能的发展处于最高的水平;试验所用涡片数量至少需要达到4对才能保证流场湍动能的充分发展;涡片的并列排列和错列排列均对流场湍动能的提升有明显效果,顺列排列的提升效果则相对较差。开展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相关试验,发现十字型与Z字型两种结构耦合的扰流涡片使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由20%增长到35%;使电除尘对细颗粒物的数浓度脱除效率由73%增长到89%;使电除尘对烟气总尘的脱除效率由81%增长到89%。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使细颗粒的数浓度脱除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0%以上,使总尘的脱除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5%,且湍流团聚与化学团聚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联合作用时的团聚效果好于二者单独应用时效果的简单叠加。在某300MW燃煤电厂电除尘前的局部烟道的基础上开展湍流团聚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包括电除尘前的局部烟道导流板的设置和除尘器进口段喇叭口内气体均布板和扰流涡片的设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体均流,局部湍流”的扰流涡片的安装思路,为日后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陈永平[9](2018)在《特长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特长公路隧道不断涌现,隧道通风系统变得复杂化,研究适用于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的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可控循环通风便是其中之一,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以替代或减少通风竖井,极大的降低隧道通风系统的土建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为此,本文对特长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对可控循环通风系统进行了分类,利用已有稀释烟尘和CO需风量的计算式,推导出了二者对可控循环通风影响的无量纲数理论模型。然后对可控循环通风关键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系统排风口、送风口和短道末端空气烟尘浓度公式,提出了排风口空气临界烟尘浓度概念,得到了分流系数和短道长度对临界烟尘浓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有效风量系数概念,理论推导了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除尘装置处理的临界有效风量计算公式,并着重讨论了各参数对临界有效风量的影响;利用隧道通风网络理论,推导出了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和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的装机总功率计算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在送风口下游隧道拱部设置导流体,以优化隧道内的流场结构,提高系统通风效率,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导流体角度及高度对隧道通风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导流体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可控循环通风适用于隧道海拔低、纵坡大和柴油车比例较大的隧道。(2)排风口空气临界烟尘浓度与分流系数和短道长度大小成反比,当分流系数大于0.6时,临界烟尘浓度将迅速减小;临界有效风量存在极大值,所对应的极值点大小随着短道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与传统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相比,可控循环通风可以大大降低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3)最佳导流体角度范围为2°5°,高度范围为2m3.5m时,升压效果提升明显,设置一个最佳结构参数的导流体,可以大大减缓送风口高速射流引起的壁面摩擦及涡流能量损失,同时,将会降低送风口局部阻力损失,起到显着的减阻效果;送风口完全发挥升压效果的诱导段长度约为115m,并且诱导长度几乎不受隧道断面平均风速和导流体结构参数的影响。

常玉锋[10](2017)在《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复合增效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静电除尘器因具有阻力小、效率高、烟气处理量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火电、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但现有静电除尘器对于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相对较低,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烟尘排放要求。为此,基于多除尘机理复合增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集双极荷电、空气动力分离、静电凝并和电力捕尘为一体的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其电极结构特征为:极板垂直于气流方向,阴极和阳极均为线板结构。为分析该新型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和增效机理,主要开展以下研究:明确电场分布特征是分析静电除尘性能的基础。基于高斯电通量定理和叠加原理,分别推导出常规线-板静电除尘器和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场强分布计算式。理论分析表明,横向双极的极间平均场强较高,电场分布相对均匀,且收尘极板附近的场强较大,有利于抑制二次扬尘和提高驱进速度。为阐明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增效机理,通过建立含尘气流绕垂直板流动的带电颗粒的运动方程,采用“极限轨迹法”推导出在静电力和空气动力耦合作用下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理论效率公式。通过分析简化发现,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理论效率仍近似服从着名的多依奇公式。为验证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增效作用,开展了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和常规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13.2k V/cm场强度下,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电晕电流提升了2040%;当电场平均风速为1.5m/s时,透过率降低了45%。结构优化是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工程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为此分别采用实验方法和电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开展了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极配参数对伏安特性和流场分布影响规律研究:(1)采用工业常用的RS芒刺线和C480极板的伏安特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极距相同的情况下,2线对1板的伏安特性最优;随异极距的增加,电场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但电晕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当异极距为250mm时,横向双极比常规线板电极的电晕电流低约30%;(2)电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离子风形成的二次流对宽极距电场的气流运动的影响较弱,极板迎风面的中心区域、防风沟和背风面是主要的收尘区域;(3)在顺气流方向上速度波动较大,对湍流凝并和静电凝并有强化作用。基于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对于工业常用的RS芒刺线和C480极板,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电极结构优化参数确定为:异极距为200250mm左右,过流通道上布置两根芒刺线,线间距为200240mm。最后,将上述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成功应用于烧结机头烟尘净化系统的提效改造。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平均排放浓度由改造前的54mg/m3降低到改造后的25.7mg/m3,减排效果突出。

二、用计算机模拟“静电除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计算机模拟“静电除尘”(论文提纲范文)

(1)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旋风、旋风水膜除尘技术
        1.2.2 旋风水膜除尘器存在问题
        1.2.3 静电除尘、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1.2.4 湿式电除尘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喷嘴喷淋特性实验研究
        1.3.2 除尘系统配置优化实验研究
        1.3.3 除尘系统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相关参数的测定
    2.1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介绍
        2.1.1 尘流系统
        2.1.2 水循环系统
    2.2 粉尘性质的测定
        2.2.1 粉尘润湿性的测定
        2.2.2 粒径分布
    2.3 风道测点的布置和相关参数的测定
        2.3.1 实验室空气密度测定
        2.3.2 除尘设备进出口风速的测定
        2.3.3 风道内气体流量测定
        2.3.4 除尘系统漏风率测定
        2.3.5 除尘系统压力损失的测定
        2.3.6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设备除尘效率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3.1 水雾形成机理
    3.2 水雾捕集机理
        3.2.1 惯性碰撞
        3.2.2 截留效应
        3.2.3 扩散效应
        3.2.4 重力作用
        3.2.5 静电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喷嘴喷淋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收尘极清灰水膜均布性能的研究
        4.1.1 清灰水膜均布系统
        4.1.2 清灰水膜均布性能实验
    4.2 喷嘴参数的测定方法介绍
        4.2.1 雾化角测定方法
        4.2.2 平均液滴粒径的测定
    4.3 喷嘴参数的测定
        4.3.1 喷淋压力与单位面积流量的关系
        4.3.2 喷淋压力与雾化角的关系
        4.3.3 喷淋压力对平均雾滴粒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配置优化实验研究
    5.1 除尘系统各因素实验研究
        5.1.1 入口风速
        5.1.2 单位面积流量
        5.1.3 静电电压
    5.2 不同喷嘴类型的正交实验研究
        5.2.1 正交分析方法
        5.2.2 正交实验设计
        5.2.3 加宽型吹风喷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4 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5 组合喷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6 不同喷嘴类型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6.1 水膜沿程捕尘性能实验研究
        6.1.1 实验方案及测点布置
        6.1.2 水膜沿程捕尘性能
    6.2 入口平均粉尘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6.3 单一除尘方式与组合除尘方式的除尘效率对比分析
    6.4 分级效率实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造板产业状况及尾气治理情况
    1.2 干燥尾气处理技术
        1.2.1 旋风分离器
        1.2.2 水幕除尘
        1.2.3 静电除尘
        1.2.4 湿式静电除尘
        1.2.5 干燥尾气处理系统方案
    1.3 湿式静电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1.3.1 脱除效率影响因素
        1.3.2 计算机模拟研究
        1.3.3 新型湿式静电除尘器
    1.4 国内外应用情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技术路线
2 纤维板企业干燥尾气净化现状
    2.1 产业与企业概况
    2.2 纤维干燥尾气处理系统
        2.2.1 纤维干燥实际工况
        2.2.2 干燥尾气处理系统
    2.3 尾气检测方法
        2.3.1 ELPI+检测原理
        2.3.2 检测方法
        2.3.3 粒径分布表示方法
    2.4 尾气处理系统检测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湿式静电除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复合除尘系统设计方案
    3.2 粉尘粒径测试方法
    3.3 喷淋系统
    3.4 颗粒脱除效率影响因素
        3.4.1 电场风速的影响
        3.4.2 气流温度的影响
        3.4.3 冲洗水量的影响
        3.4.4 工作电压的影响
        3.4.5 不同粒径颗粒脱除效果
    3.5 本章小结
4 湿式静电除尘系统改进及效益分析
    4.1 湿式静电除尘器型式
        4.1.1 放电极型式
        4.1.2 收尘极型式
        4.1.3 阳极管设计计算
        4.1.4 节水型洗涤系统
    4.2 改进系统处理效果分析
        4.2.1 设备运行情况
        4.2.2 颗粒物脱除效率对比
    4.3 干燥尾气除尘效益分析
    4.4 系统的运行维护
    4.5 工程效益预测
    4.6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3)金属滤膜除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除尘技术
        1.2.1 重力除尘技术
        1.2.2 旋风除尘器
        1.2.3 生物纳膜除尘技术
        1.2.4 云雾抑尘技术
        1.2.5 湿式除尘技术
        1.2.6 静电除尘技术
        1.2.7 过滤式除尘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内容
    2.2 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在冶金石灰中的应用
        2.2.1 设备及工艺图
        2.2.2 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工作原理
    2.3 烧结板除尘技术
    2.4 金属滤膜除尘技术
        2.4.1 实验设备
        2.4.2 金属滤膜滤材
        2.4.3 金属滤膜滤材过滤机理
        2.4.4 云南某铝厂小试实验
        2.4.5 云南某磷化工企业小试实验
        2.4.5.1 粉尘收集量实验步骤
        2.4.5.2 粉尘的来源
        2.4.6 除尘效率计算公式
    2.5 除尘技术性能比较
    2.6 监测仪器
第三章 除尘技术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研究
        3.1.1 黄磷尾气成分分析
        3.1.2 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烟尘温度分析
        3.1.3 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烟尘温度关系分析
        3.1.4 主引风机的频率与电流的变化
        3.1.5 除尘技术研究
    3.2 除尘技术研究
        3.2.1 烧结板除尘技术研究
        3.2.2 低压脉冲布袋除尘技术研究
        3.2.3 除尘技术存在的问题
    3.3 金属滤膜除尘技术研究
        3.3.1 黄磷尾气煅烧石灰石除尘研究
        3.3.1.1 粉尘收集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2 不同频率和粉尘收集量的关系分析
        3.3.1.3 金属滤膜除尘效率研究
        3.3.2 电解铝烟尘除尘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滤膜除尘器的数值研究方法和理论
    4.1 CFD技术
        4.1.1 CFD技术基本理论
        4.1.2 CFD数值模拟的优势
        4.1.3 Fluent软件介绍
    4.2 基本方程守恒
    4.3 湍流模型
    4.4 多项流模型
    4.5 多孔介质理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属滤膜除尘器数值模拟
    5.1 模型建立
        5.1.1 除尘器物理模型
        5.1.2 网格划分
        5.1.3 边界条件及参数确定
    5.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2.1 计算结果收敛的判定依据
        5.2.2 入口速度为10m/s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5.2.2.1 x截面的速度云图
        5.2.2.2 y截面的速度云图
        5.2.2.3 z截面的速度云图
        5.2.3 不同截面压力云图模拟结果与分析
        5.2.3.1 x截面的压力云图
        5.2.3.2 y截面的压力云图
        5.2.3.3 z截面的压力云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4)空气负离子对室内环境颗粒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空气负离子简介
        1.1.1 空气负离子概念
        1.1.2 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方式
        1.1.2.1 天然发生法
        1.1.2.2 人工制备法
        1.1.3 空气负离子功效
        1.1.3.1 健康理疗
        1.1.3.2 消毒杀菌
        1.1.3.3 降解VOCs
        1.1.3.4 除尘
    1.2 室内环境颗粒物简介
        1.2.1 颗粒物定义
        1.2.2 颗粒物来源
        1.2.2.1 自然源
        1.2.2.2 人为源
        1.2.3 颗粒物危害
        1.2.4 颗粒物去除方法
        1.2.4.1 过滤
        1.2.4.2 旋风分离器
        1.2.4.3 静电除尘
        1.2.5 颗粒物在空气负离子氛围中的充电过程
        1.2.6 颗粒物团聚机理
    1.3 空气负离在空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展望
第二章 空气负离子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环境颗粒物吸附的抑制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分离分析检测
        2.3.2 主要官能团定性分析
        2.3.3 PM_(2.5)颗粒物表面VOCs统计分析
        2.3.4 机理解析
        2.3.5 验证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气负离子影响环境颗粒物团聚的条件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制备
        3.2.2 形态表征及样品统计分析
        3.2.3 样品元素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主要影响因素
        3.3.1.1 磁场对颗粒物聚集形态的影响
        3.3.1.2 磁场对聚集颗粒物粒径的影响
        3.3.1.3 附着面的电导率
        3.3.1.4 附着面粗糙程度与颗粒物聚集厚度的关系
        3.3.2 元素分析
        3.3.3 黑墙现象形成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级静电除尘法快速去除室内环境中的亚细颗粒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装置搭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效性探究
        4.3.2 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
        4.3.2.1 风速的影响
        4.3.2.2 供电压强对颗粒团聚的影响
        4.3.3 团聚颗粒物的分布统计
        4.3.4 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气法在松香-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表面制备水合空气负离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负离子制备
        5.2.3 松香-二氧化钛基座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两种不同空气负离子的物理性质对比
        5.3.2 影响空气负离子稳定的条件探究
        5.3.2.1 分子量对空气负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5.3.2.2 空气湿度对空气负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5.3.3 HNAIs生成过程及机理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章小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1.3.2 关于STEM教育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案例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多元智力理论
        2.1.3 从做中学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STEM教育
        2.2.2 教学设计
        2.2.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3.1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原则
        3.1.1 综合性原则
        3.1.2 情境性原则
        3.1.3 发展性原则
        3.1.4 实践性原则
    3.2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流程
        3.2.1 适合开展STEM教育的教材内容筛选
        3.2.2 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教学分析
        3.2.3 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教学目标确定
        3.2.4 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教学过程设计
        3.2.5 基于STEM理念的物理教学评价设计
    3.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3.3.1 案例设计一: 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尺
        3.3.2 案例设计二: 竖直加速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制作
        3.3.3 案例设计三: 利用LED展示星座
        3.3.4 案例设计四: 制作简易静电除尘器
4.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实践
    4.1 教学实践过程
    4.2 教学实践调查工具
    4.3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4.3.1 学生自评量表分析
        4.3.2 活动记录单反馈
        4.3.3 小结
    4.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4.1 访谈对象
        4.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4.4.3 小结
    4.5 教学反思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结论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大气污染与尾气排放要求
        1.1.2 除尘技术
    1.2 纤维过滤理论
        1.2.1 纤维过滤研究历程
        1.2.2 纤维过滤机制
        1.2.3 过滤性能评价指标
    1.3 纤维过滤材料的种类
        1.3.1 机织物过滤材料
        1.3.2 针织物过滤材料
        1.3.3 非织造过滤材料
    1.4 过滤性能影响因素
        1.4.1 纤维参数的影响
        1.4.2 纤维材料结构参数的影响
        1.4.3 其他因素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构建纤维材料结构模型及其过滤性能模拟
    2.1 模拟理论
        2.1.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2.1.2 网格划分和节点计算
        2.1.3 边界条件及求解算法
        2.1.4 流场模拟
        2.1.5 模拟颗粒运动轨迹
        2.1.6 过滤效率理论
    2.2 探究微/纳米纤维混合结构的过滤性能
        2.2.1 纤维结构模拟
        2.2.2 纤维过滤性能模拟
    2.3 不同纤维结构构建和过滤性能模拟
        2.3.1 纤维结构构建
        2.3.2 厚度对纤维材料过滤性能的影响
        2.3.3 不同直径纤维混合比例对纤维材料过滤性能的影响
    2.4 构建微/纳米纤维混合结构与过滤性能模拟
        2.4.1 微/纳米纤维混合结构模拟
        2.4.2 运动路径模拟
        2.4.3 分级过滤性能模拟
        2.4.4 综合过滤性能模拟
    2.5 多尺度纤维混合结构与性能模拟
        2.5.1 多尺度纤维混合结构模拟
        2.5.2 运动路径模拟
        2.5.3 分级过滤性能模拟
        2.5.4 综合过滤性能模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米纤维与纳米纤维混合技术研究
    3.1 前言
    3.2 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工艺流程设计
    3.3 实验部分
        3.3.1 原料
        3.3.2 实验设备
        3.3.3 微/纳米纤维复合网的制备
        3.3.4 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的制备
    3.4 表征方法
    3.5 形貌与讨论
        3.5.1 针刺法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
        3.5.2 水刺法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刺法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过滤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1.3 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的制备
    4.2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成分分析
        4.3.2 结构形貌
        4.3.3 孔径结构
        4.3.4 静态过滤性能分析
        4.3.5 动态过滤性能分析
        4.3.6 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刺法微/纳米纤维混合材料过滤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备
        5.1.3 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的制备
    5.2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成分分析
        5.3.2 结构形貌
        5.3.3 孔径结构
        5.3.4 分级过滤性能
        5.3.5 综合过滤性能评价
        5.3.6 过滤过程模拟
        5.3.7 力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尺度纤维混合材料过滤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设备
        6.1.3 多尺度纤维混合材料制备
    6.2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形貌
        6.3.2 孔径结构
        6.3.3 分级过滤性能
        6.3.4 综合过滤性能评价
        6.3.5 力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8)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细颗粒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燃煤电厂控制细颗粒物排放技术
    1.2 湍流团聚技术研究现状
        1.2.1 湍流团聚技术的理论研究
        1.2.2 湍流团聚装置的研发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湍流团聚数值模拟部分
        1.3.2 湍流团聚试验部分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引言
    2.2 试验装置
        2.2.1 燃煤热态试验平台
        2.2.2 细颗粒物发生装置
        2.2.3 湍流团聚发生装置
    2.3 分析测试系统
        2.3.1 细颗粒物测试系统
        2.3.2 烟气总尘测试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颗粒在流体中的受力
        3.2.1 单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阻力
        3.2.2 颗粒群在流体中的运动阻力
        3.2.3 颗粒在流体中的其他作用力
    3.3 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
        3.3.1 流体控制方程
        3.3.2 湍流流动方程
        3.3.3 气固两相流控制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涡片结构及布置方式的湍流效果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4.2.3 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4.3 涡片结构及布置方式的湍流效果分析
        4.3.1 不同涡片结构的分析
        4.3.2 不同涡片间距的分析
        4.3.3 不同涡片数量的分析
        4.3.4 不同涡片排列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效果分析
    5.1 引言
    5.2 不同涡片结构耦合的团聚效果分析
        5.2.1 对颗粒数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
        5.2.2 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效果
        5.2.3 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总尘的性能
    5.3 湍流耦合化学团聚的团聚效果分析
        5.3.1 团聚作用的理论依据
        5.3.2 耦合团聚作用下颗粒数浓度分布特性的变化
        5.3.3 耦合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的性能
        5.3.4 耦合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总尘的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00MW燃煤机组加装扰流涡片方法的研究
    6.1 引言
    6.2 原机组烟道的布置方式与流场分布情况
        6.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6.2.2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6.3 燃煤300MW机组烟道加装扰流涡片的方法
        6.3.1 整体流场的均流
        6.3.2 局部流场的湍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特长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公路隧道通风方式发展历程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现状
        1.3.2 公路隧道空气净化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研究基础
    2.1 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
        2.1.1 稀释烟尘需风量
        2.1.2 稀释CO需风量
        2.1.3 隧道换气需风量
    2.2 公路隧道通风基本理论
        2.2.1 隧道通风网络中的基本规律
        2.2.2 双洞单向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动力
    2.3 循环通风系统分类
    2.4 可控循环通风的基本原理
    2.5 可控循环通风方式适用性分析
        2.5.1 五个无量纲数的定义
        2.5.2 隧道环境综合影响系数变化规律
        2.5.3 通风负荷比变化规律
        2.5.4 临界柴汽比影响系数变化规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关键参数分析
    3.1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烟尘浓度分析
    3.2 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3.3 除尘装置处理有效风量分析
    3.4 通风系统能耗分析
        3.4.1 竖井送排式通风系统分析
        3.4.2 开式循环通风系统分析
        3.4.3 闭式循环通风系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控循环通风导流体结构参数优化模拟研究
    4.1 导流体模型结构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4 边界条件
    4.5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4.5.1 导流体角度对送风口升压力影响规律
        4.5.2 导流体高度对送风口升压力影响规律
        4.5.3 隧道静压分布规律
        4.5.4 流线分析
        4.5.5 速度分布
    4.6 导流体对送风口局部阻力损失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复合增效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宽极距静电除尘
        1.1.2 横向极板静电除尘
        1.1.3 静电凝并除尘
        1.1.4 移动电极静电除尘
        1.1.5 其他电极改进方式
    1.2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提出
        1.2.1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可行性分析
        1.2.2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增效作用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理论模型的建立
    2.1 横向双极电场分布
        2.1.1 线-板电极的电场分布
        2.1.2 横向双极的电场分布
        2.1.3 线-板电极和横向双极的电场分布对比分析
    2.2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理论模型
        2.2.1 横向双极电场中气流速度分布
        2.2.2 横向双极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2.2.3 单排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
        2.2.4 多排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
        2.2.5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修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横向双极电流体动力学研究
    3.1 静电除尘数值模拟研究
        3.1.1 静电除尘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3.1.2 数值计算软件的选定
    3.2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电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3.2.1 横向双极电流体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3.2.2 电流体动力学耦合模拟与结果分析
        3.2.3 横向双极电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
    3.3 工业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流场分析
        3.3.1 工业静电除尘器模型的建立
        3.3.2 工业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流场模拟及结果分析
        3.3.3 不同电场风速下工业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内流场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实验研究
    4.1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对比实验研究
        4.1.1 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
        4.1.2 除尘性能对比实验
        4.1.3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效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4.2 横向双极电晕特性实验研究
        4.2.1 不同极性电晕放电特性的差异化实验研究
        4.2.2 横向双极电晕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横向双极电极优化与应用技术研究
    5.1 横向双极电极优化
    5.2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示范工程建设
        5.2.1 示范工程设计参数
        5.2.2 横向双极工业应用可行性分析
    5.3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示范工程运行分析
        5.3.1 示范工程排放浓度监测
        5.3.2 示范工程排放浓度理论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用计算机模拟“静电除尘”(论文参考文献)

  • [1]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D]. 张如梦.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湿式电除尘器在纤维干燥尾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宋士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金属滤膜除尘技术研究[D]. 万欣.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空气负离子对室内环境颗粒物影响的研究[D]. 张超英.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张伟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微/纳米纤维混合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研究[D]. 刘永胜.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8]湍流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研究[D]. 申奥. 东南大学, 2019(06)
  • [9]特长公路隧道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研究[D]. 陈永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10]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复合增效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D]. 常玉锋.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静电沉淀”的计算机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