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海外市场全面开花

奥康海外市场全面开花

一、奥康国外市场全面开花(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1](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雷炜[2](2021)在《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的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恩格斯生态思想深刻阐述了自然辩证法,将自然对于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展现在世人面前,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意蕴深刻,出发点意义深远,强调了自然的价值。华侨大学吴苑华教授在《生存生态学:马克思学说新解读》一书中提出“生存生态学”研究视角,这一视角关注人类生存与环境间的生态性关系,从自然生态批判和生存生态批判两个维度出发揭示人与自然命运的统一,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的恩格斯生态思想认为生活世界、劳动和“自由王国”具有生存生态意蕴。自然、社会和人三大系统交叉重叠、相互影响形成人的生活世界。劳动本质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通过劳动三大系统互动影响。生活世界中三大系统间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人的生存危机,因而达到三大系统之间和谐关系的“自由王国”是人类理想的社会状态。生存生态学视角下恩格斯生态思想主要从生存生态批判和自然生态批判两个维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生态性,揭示资产阶级对自然生态的伤害以及对工人阶级生态权益的损害,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命运具有统一性。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生存发展的全面危机,只有通过“物种提升”和“社会提升”把人从受自然和受他人压迫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才能在最真实的意义上达到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和解,从而实现人类高质量的生存。生存生态学视角下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这种解放是人的生态性生存方式的实现,是将人类活动奠基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之上的解放,是人与自然生态间真正和谐关系的建立。对恩格斯生态思想进行生存生态学解读,能够体现恩格斯对生态性生存方式的追求,丰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人文价值意蕴。这一研究视角启发我们对社会制度进行生存生态批判,以全面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重点解决形势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生态权益和社会生态正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人的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间协调关系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尺,促进社会的整体文明和整体解放。

孔瑞[3](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王丹婷[4](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张佳欣[5](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自生态问题成为制约人们生存生活的重大问题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之一。实际上,生态问题的出现不单是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也源于人与自然关系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益关系的失序。因此,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不仅是要重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人与自然关系,更要重塑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更适宜于人类本质的合理关系。正是以这一科学反思为基础,作为有关生态问题的时代性回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为社会发展趋向,一方面注重从伦理层面重构人与自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应然关系,创新发展了适应自然与社会生态发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立足于政治法律的高度,将生态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以生态政治和生态法治为出发点,从国家制度体系层面来谋求生态问题的解决。本文以上述视角为着力点,力图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渊源的梳理及其形成、发展和升华过程的重新演绎,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生态问题、建构生态文明的讲话,从而提炼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哲学内涵,总结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交换和谐、生态政治与法治、生态公正伦理、生态福祉民生的思想本质,概括出这一思想体系中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所规定的应有之义,阐明人类命运生态共同体本质,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尤其是要在论述过程中阐释生态问题作为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也是政治与法治问题,这是治理生态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相关政治法律策略的谋划与实施,就从制度化体系意义的高度为当前生态治理成效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引。也正是在这一角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共同体理念具有推动全球共生共荣的发展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旨在发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生态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领域的深刻内涵和深刻意蕴,努力提出可兹借鉴的创新性见解,以便在我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具有启示性的积极作用,并彰显我国生态文明治理的中国模式、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

涂荣臻[6](2020)在《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多诺作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令人瞩目。从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阿多诺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剖析、批判社会经验,从中获得有关社会的客观知识;另一方面是从意识形态批判中辨析、破除潜在的、隐含的社会强制,意图实现人与社会的解放。就具体的历史语境而言,面对社会现代性的诸多弊端和启蒙辩证法的逻辑演进困局,阿多诺以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把审美的要素作为思考社会历史经验的一个辩证环节,最终通过美学理论的建构重新反思个体经验的价值、恢复经验的“真诚”,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批判性介入。“中介”,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沟通主客体的重要因素,可以调解主客体之间截然对立的状态,走向二者的互融。从具体的理论演绎来看,中介作为阿多诺认识论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思考主体的塑造过程,焕发客体的活力,建立主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实现认识论模式的变革。阿多诺将社会的异化状况视为人对自然控制的延伸,而借助概念的中介重新认识自然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步。自然哲学作为透视自然美的必要中介,则有助于恢复人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自然美也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艺术从对自然美的模仿中,可以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现代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使得阿多诺转向了艺术社会学的建构,而中介问题是其核心主题。美学理论作为解读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助于剖析艺术中的真理性问题,最终达到理论对社会的批判,实现理论的社会功能。本文绪论部分围绕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中介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的成就,寻找理论的生长点。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和阐释阿多诺的认识论思想,为后面章节对阿多诺中介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阿多诺的理论不仅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反思、批判,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种延伸。阿多诺的认识论前提是主客二分,但是这种二分又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主体带有个体人性的要素,受到客体的中介,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观念。就客体而言,阿多诺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是对传统主体性哲学的一种反思与质疑,破除了主观理性抽象性的幻象。其次,阿多诺否认主客体混沌不分的状态,强调主体意识的自觉,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反思才能被认识,从而与旧的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最后,阿多诺将概念的任务转向对主客体非同一性的认识,也成为否定辩证法的关键,有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批判、介入。第二章从中介的角度考察阿多诺的自然审美理论。人类是借助自然的概念中介逐步丰富对自然的认知,但是这种概念认识并不能取代人类对自然的全部认识和感知。人类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是以自然的概念为中介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自然美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概念自然和非概念自然之间的非同一性关系。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中介,在对自然审美经验把握和解读的基础上,可以透视其中的社会历史内涵。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也以其无规定性的特征成为艺术模仿的对象,进而可以缓和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对立,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第三章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关系角度切入,重点研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是如何在艺术中得以贯彻,成为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重要中介的。阿多诺认为,真正音乐社会学的问题是中介问题。推而广之,他的艺术社会学,就是要从生产、再生产、消费、接受与批评等角度探讨艺术意义的生成以及社会作用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深入到艺术建构的内在逻辑,研究美学理论在艺术意义的建构与解读中的中介作用。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作品的哲学内容使得美学理论成为解读艺术内在意涵的必要中介。传统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建构忽视了艺术的非概念成分,难以回应审美唯名论的冲击。美学的革新需要运用辩证思维,从艺术的历时性生成过程与具体的社会经验解读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另外,阿多诺美学的理论反思、建构逻辑与价值指向不仅合理地阐释审美经验的具体内容、重新恢复经验的活力,而且也指明理论的社会维度,有助于理论认识的有效增长。最后,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从认识论上讲,阿多诺承认主客二分的客观性,一方面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中介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建立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以中介问题为切入点的自然审美理论、艺术社会学的建构将有助于恢复经验的活力与“真诚”,为认识的有效增长提供必要内容。美学作为反思具体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利于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性内容,实现理论对实践的必要认识与重要指导,推动人与社会的自由与解放。

巩在峰[7](2018)在《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已经取代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相比较,英美马克思主义表现形态更加丰富,情况也更加复杂,如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以及有机马克思主义等等。其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即是这一主流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潮之一。在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日益深化和生态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很多国家获得迅速发展。其中,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在美国,不仅有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整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马尔库塞,而且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因此,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处于特殊重要地位。这说明,研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能体现理论研究的独特性、重点性和突出性。同时,研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在新时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培育生态观念和指导生态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题展开研究,主要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条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对生态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回应,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生态背景。同时,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动荡变幻,思想和政治领域出现了复杂的局面。这种思想和政治背景都促使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必须严肃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社会主义的前途及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等问题。另外,思想家们在生活中的阅历以及美国文化传统也为这一新的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条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除了上述复杂的背景缘由以外,还得益于多重的思想来源与科学和实践基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苏俄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有重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理论来源;西方绿色思潮善待自然、尊重环境道德等伦理态度和思想对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有启发和借鉴作用;生态学、系统论、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气候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资本主义史、环境史、经济学等社会学科的新成果,以及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和实践的基础。第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霍华德·帕森斯挖掘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在美国开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作出理论回应的先河;詹姆斯·奥康纳则否认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又重回霍华德·帕森斯的致思路径,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进行挖掘,反对詹姆斯·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生态空场”的立场,成为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乔尔·克沃尔则不仅继承了詹姆斯·奥康纳否认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立场,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奥康纳把生态问题作为理论中心的思想,这就使得克沃尔走向了生态中心主义;保罗·柏克特与乔尔·克沃尔不同,他赞成并发展了福斯特的理论,反对奥康纳的马克思“生态空场”的思想,进一步挖掘并发挥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和生态危机及其关系的思想。这样,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经过帕森斯、奥康纳、福斯特、克沃尔和柏克特等几代主要代表人物艰辛卓着的理论建设,尤其是经过奥康纳学术共同体和福斯特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理论论争,他们的思想理论在相互激荡中经历了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健全的整体理论流变过程,推动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出场、成熟走向面对困境继续思考的未来。第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哲学批判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哲学家们以生态的视野重构或辩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创立了生态或文化的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理论。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虽然都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但依据哲学家们对唯物史观与生态学关系的不同理解,可以把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为两派,一派以奥康纳等为代表,否定马克思主义有系统的生态学思想,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潜在的生态视域展开,开启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一派以福斯特等为代表,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系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体。通过理论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技术批判与价值批判,建立了生态危机理论。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以及沿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技术并非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科技本身并无价值属性,其作用取决于使用它的社会制度;异化消费的价值观也不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政治批判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就是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探寻生态政治战略。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解决生态危机,一是要进行观念革命;二是要进行制度革命。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复兴社会主义的口号,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其理论的目的。第四,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内外对话与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论内部有异同,与其它国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也有联系和差别。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就是为我们找到了指导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低潮之时重振人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拓展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深化对生态危机以及对资本、技术、生产与消费的作用的认识。同时,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如不能正确理解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无论对唯物史观的生态重构还是生态辩护都存在着片面性甚至错误等等。但辩证地看,我们认为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不仅表现在其贡献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其不足甚至错误方面。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是研究选题的创新。以“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为题,在学界中具有创新性。第二,认为苏俄马克思主义也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在学界一般都把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而不是重要理论来源,这一研究具有创新性。第三,研究视角和思路的创新。以理论条件、理论逻辑、理论问题和理论比较评价为框架和内容,不同于过去多以背景源脉、生态哲学、危机根源和解决路径为内容的思路,具有创新性。第四,对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展开全方位的内外对话和比较也是理论研究的亮点。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部和外部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个性,这种研究在学界中具有创造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奥康纳、克沃尔、福斯特和柏克特等代表人物的思想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上述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条件、理论逻辑、理论问题和理论比较评价等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应该说通过研究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巩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同时,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总结和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后发国家探索正确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杨光[8](2017)在《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文化理论转型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伯明翰研究中心的全球离散使得其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站,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因此备受英国影响,此外尚有美国与亚洲的文化交流、澳大利亚自身的本土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澳大利亚的文化理论呈现出十分复杂的面貌。而所谓的澳大利亚文化理论之“转向”也正是相较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批判传统而言的,可以说1980年代的英国文化研究是该转向的基点。大致而言,澳大利亚的文化理论流变可以视为在1980年代从菲斯克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研究,经由1990年代本尼特为代表的文化政策研究再到新世纪后哈特利的文化创意研究这一过程。相较于伯明翰学派而言,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结合自身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澳洲文化理论,并越来越强调参与性与批判性之结合。在这条脉络之外,于1980年代便存在、经由菲斯克进一步拓展的的文化政治研究的线索一直存在并发展,格雷姆·特纳、墨美姬、洪美恩等是其代表性学者,他们的研究一直持续到当下从而与菲斯克—本尼特—哈特利这条线索形成了重要的呼应。不过,虽然文化政治研究脉络30年来一直在发展,但大致而言依然没有跳出全球文化研究的总体范式,所以相较而言,澳大利亚文化理论的“转型”更多地通过文化政治—文化政策—文化经济的脉络得以体现。不过在新世纪以来,文化政治的范式也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创意产业理论的诸多方法与成果并逐渐开始超出既有范式。在新世纪,两大范式存在合流的趋势。依次看来,菲斯克在其研究中初步引入了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用以论证大众的反抗性。其最终结果是将注意力转向个体的快感,达成了一种从“意识形态的政治学”到“快乐的政治学的”变化。虽其观点饱受诟病,但其贡献在于,其一,他所说的大众对于流行文本的改造与之前的读者的主动性有本质的区别。菲斯克论证的接受者可以切实地通过行动改造文本的物质形态,这一点预示了数字时代的文本创作形式。其二,微观层面上的反抗虽然不宜夸大其影响,但是这种反抗或许起到了摧毁社会契约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影响也不容小觑。但如何评价这种行为,菲斯克并未提供价值标准。除了对文化政治的关注之外,早期的传播符号学研究可视为菲斯克的另一研究面向,不过在1980年代中后期,菲斯克逐渐开始超越符号学的研究,其表现为将文本的范围拓展为流行文本,研究范式也引入符号学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不过,在其流行文化研究中依然可以看到其符号学方法论的影子。以本尼特为代表的文化政策研究的关键意图在于发展一种“有用的知识”以参与现实实践。其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基础上革新了文化的概念,将其视为一种机制,而这种“有用的知识”便在于对机制的理解与引导。因此他继菲斯克之后,再次征用了福柯的理论,不过更多的是引入福柯有关“治理性”的研究。本尼特的研究也引发了关于知识分子之使命以及文化研究之使命的讨论,在他看来,知识分子以及文化研究都不应当仅仅是“批判的”,还应该是“实践的”。除文化政策研究之外,本尼特也对通俗文化、流行现象报以关心,如对邦德系列文本以及1980年代摇滚乐的研究,这其中也带有一种“文化政治”的意味。或可说,“文化政治”一直是本尼特试图对话并最终超越的对象,而文化政策研究以及最终对“有用知识”以及“实践性”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是其最终的理论成果或说解决方案。哈特利及其团队的创意产业研究在主张参与性、实践性、建构性方面都与本尼特有着精神上的相似之处,但哈特利的理论中其行动主体已从知识分子变成了人民大众。在后期他更将系统论、进化论的观点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将文化视为一种演变的整体,再次提出了有关“文化”的新观点,并试图通过这种观点更新文化研究。同时他也如本尼特一样,主张一种建构性的理论书写方式,这种视野也影响了其他学者如洪美恩、墨美姬并激起了关于文化研究范式讨论。有关“批判性”与“建构性”的争论在创意产业时代依然延续,其中贾斯汀·奥康诺是创意产业理论的重要批判者,在他看来创意产业理论与启蒙价值有着重要关联,那么也在很大可能上沿袭了启蒙价值的侵略性,而创意理论的许诺并未尽数实现。此外,在创意产业理论中,有关中国的研究也为数不少,金迈克是其中的重要一位,在他看来,创意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文化是决定创意是否成为内生力量的关键。另外,哈特利有关媒介的研究也渗透了他有关文化政治的看法,这也是澳洲文化理论的一个特点——通过对于媒介的研究展开其文化政治的观点。在1980、1990年代,有关神话、表征、后现代主义、读者等话题相继在澳洲大陆激起热潮;在新世纪后,传统的“身份”问题则逐渐被视为一种负面与封闭的象征,试图超越“身份”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地缘政治的关心成为新世纪以来澳洲文化政治领域的重要话题。这种从关注表征政治到最终试图超越身份的变化可视为澳洲文化政治研究范式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对既往文化研究范式的反思,诸多学者重新对文化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在此意义上文化政治研究的新发展与哈特利更新文化研究的企图有了交集。

于开红[9](2016)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一个与人类发展相生相伴的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贫困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问题。虽然,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反贫困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成功。但是,所有这些贫困问题都只是人类的物质贫困,并未涉及到贫困的生态层面。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的不断交织融合,使生态贫困逐渐发展并显露出来,成为当前人类面临并亟需解决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当代中国,生态贫困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矛盾的重要诱因,反生态贫困是中国政府及人民在追求“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全力以赴,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追根溯源,我们发现,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就外部原因而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是中国当前生态贫困的“罪魁祸首。”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资本对利润的不断疯狂追逐,导致生态贫困这一后果逐渐凸显出来,并像传染病一样,从一国国内蔓延至全世界。世界上只要有资本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生态贫困,不同的只是产生的时间和发作的程度而已。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化思想和生态殖民主义政策就像“苍蝇”一样飞了进来,从而使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生态贫困问题。因此,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既要通过国内反生态贫困的努力,也要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进步力量的合作,共同抵制和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才能最终消除生态贫困。沿着这一思路,文章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表现、矛盾根源以及矛盾的体现、反生态贫困的方案设计等进行了逐步的分析。(1)梳理并评论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贫困、生态贫困、生态危机的研究,以及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综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3)国内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包括国内学者对贫困地区和城市生态贫困的研究,以及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模型的运用;4)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既肯定了西方学者在研究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方面的成果,也指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尚存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国内研究虽然在生态贫困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创新,但更多的研究还集中在对西方学者及其观点的介绍和评价,以及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外理论的中国验证,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2)归纳和总结了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生态与生态学、贫困及其分类、生态贫困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分类和生态返贫困)、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对生态贫困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讨论,认为生态贫困问题与一般的物质贫困问题不同,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人们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生态资源需求;2)物质贫困的人口因为生态退化而更加贫困,陷入了一种“生态贫困陷阱”(Ecological Poverty Trap,EPT);3)某些物质财富富裕的人口因为生态问题而重返物质贫困。简而言之,生态贫困可以是生态财富的贫困,也可以是生态贫困陷阱,还可以是生态财富缺乏与物质返贫困的复杂结合体,它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既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3)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现状,并做了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有两个板块:1)论述了改革开放来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自然资源供给锐减与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经济滞后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陷阱:经济后退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返贫困等四个方面;2)为了检验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理论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检验结果做了分析和评论,笔者认为EKC理论尚存进一步商榷之处,其结果并不能全面解释我国当前生态贫困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如果要清楚认识我国当前生态贫困,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4)分析了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产生的矛盾根源,主要涉及两方面:中国当前的生产关系失衡和市场机制失灵。1)中国当前的生产关系失衡,包括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的失衡;2)中国当前市场机制失灵,包括供求关系的失衡、外部性与机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混乱等方面。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矛盾的原理、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当前中国生态贫困之所以出现的矛盾根源。(5)针对中国当前生态贫困之矛盾的具体表现,正文的第六部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1)从国内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是建国后的“三大运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阻碍和破坏;二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方式的扭曲带来的生产异化、公仆异化、分配异化和消费异化;三是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引起的城乡关系的异化。2)从国外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技术封锁;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看到自身在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足,更要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施加的不平等手段。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其生态殖民政策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其唱衰中国、颠覆中国的重要手段。(6)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当前反生态贫困方案进行了设计。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协调发展,必须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建设至少要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完成。因此,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还必须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恢复基础上。1)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一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观念的教育与普及;二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三要提倡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四要辩证地看待生态资本理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2)基于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必须做到: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公有制地位;三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统筹。3)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一是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建设;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反生态贫困;三是加强反生态贫困的国际合作。

朱允卫[10](2013)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泥、建筑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趋势和规模,对此急需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以温州鞋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典型个案分析法、实证检验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普遍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别,各国产业转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时,有些理论不能不加取舍地简单套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较强的基础,但对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方面也还较为薄弱。(2)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两次产业转移,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以备战为背景,都是在战争环境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一旦战争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产业转移就趋于停滞甚至发生逆转。“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产业转移则是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营资本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向内地拓展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真正的工业腾飞。(3)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有高耗能、污染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前一类产业转移需要合理规划,并适当加以规范与控制,对后一类产业转移则需要加以政策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有扩张性动机,也有撤退性动机。不同转移动机的企业在目的地选择上明显不同。扩张性企业往往会有选择地进行设点布局,而撤退性企业则往往处于“肓流”状态。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转移方式,往往与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及目的地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粘性”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效并不太理想,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方,包括转移地政府及企业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承接方。制度环境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弱势,此外东部地区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这些都不利于产业转移。(4)从产业层面上看,2006年前后我国鞋业开始发生“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理论进展。(1)简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难以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推力、拉力和共同的中间障碍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了转移而有的企业却没有选择转移?为此,本文把企业家因素引入到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2)提出了“相对优势耦合”的产业转移机理。产业转移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东部地区企业优势与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能否真正做到动态的优势耦合。(3)对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从两者“逆向流动”到两者“逆向同向并存”的两阶段演变过程。(4)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取得的成果对全面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我国产业转移制度创新和相关鼓励政策制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以为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奥康国外市场全面开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康国外市场全面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2)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的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从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的回望
    第一节 “生存生态学”研究视角提出的理论语境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论调的批判
        二、对“生态中心主义”论调的批判
        三、“生存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生存生态学”研究视角提出的现实需要
        一、对自然无节制索取导致生态问题严峻
        二、激进生态运动主张实现经济“零增长”
        三、一味追求物质增长导致对人生存发展状况的忽视
第二章 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的恩格斯生态思想
    第一节 恩格斯生态思想主要内容回溯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自然本身富有价值
        三、生态危机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
        四、 “两大和解”是最高价值追求
    第二节 生存生态学视角下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存生态意蕴
        一、生活世界的生存生态意蕴
        二、劳动的生存生态意蕴
        三、“自由王国”的生存生态意蕴
    第三节 生存生态学视角下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特征
        一、以人类生存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人文性
        二、强调生活世界有机构成的和谐性
        三、追求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的整体性
第三章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生态批判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权益缺失现象的揭示
        一、外在自然生态权益的缺失
        二、自身自然生态权益的缺失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权益缺失问题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的交换关系”
        二、获利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绝对逻辑
        三、人与人关系的片面性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性
    第三节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自身的危机
        一、生态危机是自然系统内部的失衡
        二、生态危机是社会系统内部的失衡
        三、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生态危机就是人自身的危机
        四、追求生态友好的理想社会是人类前进的方向
第四章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生态批判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危机表象的揭露
        一、资本主义工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生产力的损耗
        三、工人工作生活环境的非人状况
    第二节 生态危机的成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明的两重性
        一、生产方式的两重性
        二、文明的两重性
        三、环境问题源于非生态性制度
    第三节 土地问题与生态正义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土地问题严峻
        二、土地改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实现生态性生存是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生态性生存的实现是人的真正解放
        一、生态性生存方式是人类理想生存状态
        二、生态性生存方式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指引
    第二节 “两大和解”——实现生态性生存的前提
        一、人同自然和解是稳定、有序、可持续物质交换关系的实现
        二、人同人和解是人们相互体谅、平等友好关系的建立
        三、 “两大和解”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三节 “两大提升”——实现生态性生存的途径
        一、 “物种提升”——摆脱人受自然奴役的状态
        二、 “社会提升”——摆脱人受他人奴役的状态
        三、 “两大提升”目的在于生态性生存方式的实现
第六章 生存生态学视角下恩格斯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一脉相承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毛泽东的生态思想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思想的发展与进步
        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节 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存生态学解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
        一、对社会基本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进行生存生态学批判
        二、改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性社会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的生态权益、维护生态正义
        四、用整体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五、以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间协调关系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3.1 生态危机思想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3.2 生态批判思想
        3.2.1 生产批判
        3.2.2 意识形态批判
        3.2.3 文化批判
        3.2.4 技术理性批判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4.1 自然解放思想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4.2 人性解放思想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二、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态文明概念界定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
        一、生态
        二、生态哲学
        三、生态文明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流和哲学基础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哲学智慧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意蕴
        三、当代西方主要生态哲学思潮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一、梁家河时期的生态意识
        二、正定时期的生态自然观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一、福建时期的绿色发展观
        二、浙江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升华
        一、从生态省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扩展
        二、从区域规章到党章国法的制度递进
        三、从全民参与到自觉行动的主体提升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内涵
        一、新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思想创新
        四、对消费主义的反生态性批判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
        一、生态交换和谐思想
        二、生态政治与法治思想
        三、生态公正伦理思想
        四、生态福祉民生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一、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
        二、制度与生态治理并力
        三、文化与生态公正并举
        四、社会与生态民生并行
    第四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二、推动全球生态共治共赢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理论价值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实践价值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实践意义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介与认识论批判
    第一节 “客体优先性”
    第二节 “主体是客体的作用者”
    第三节 批判理论对实践的中介
第二章 阿多诺自然美理论中的中介观
    第一节 概念作为认识自然的中介
    第二节 自然美的无规定性
    第三节 哲学作为解读自然美的中介
    第四节 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的中介
第三章 中介与艺术社会学的建构
    第一节 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救赎
    第二节作为中介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第三节 作为中介的艺术批评
第四章 美学理论作为解读艺术的中介
    第一节 “传统美学的废退”
    第二节 审美唯名论的冲击
    第三节 否定的辩证思维
    第四节 恢复经验的真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条件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与生态背景
        二、思想与政治背景
        三、美国生态文学背景
        四、哲学家的生活背景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脉
        一、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苏俄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四、西方绿色思潮是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借鉴资源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实践基础
        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
        二、生态实践
第二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孕育
        二、霍华德·帕森斯:开辟了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先河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成熟
        一、詹姆斯·奥康纳:从外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完成
        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
    第三节 美国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继续深入
        一、乔尔·克沃尔:走向生态中心主义
        二、保罗·柏克特:从内部生态化马克思主义的继续深入
    第四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出路
第三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
        一、奥康纳与克沃尔的生态哲学观
        二、福斯特与柏克特的生态哲学观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
        一、制度与生态危机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三、价值观与生态危机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判
        一、全球性与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
        二、绿色社会政治模式
        三、共同体和以生态为中心的生产
        四、生态合理的制度与联合生产
第四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话
    第一节 奥康纳学术共同体内部哲学家们的思想比较
        一、生态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的比较
        二、“新陈代谢断裂论”与“资本原罪论”的比较
        三、生态社会主义实现途径的比较
    第二节 福斯特学术共同体内哲学家们的思想比较
        一、柏克特的危机观和社会观
        二、柏克特与福斯特思想的比较
    第三节 奥康纳学术共同体与福斯特学术共同体的论争与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关系解读的异同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比较
    第四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他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加拿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第五章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价
    第一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一、以新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野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第二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局限性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的局限性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局限性
    第三节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一、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
        二、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价值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还在继续前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文化理论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述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80年代:菲斯克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研究
    第一节 菲斯克、特纳与霍奇:“欧洲理论”与“澳洲经验”
        一、从“mass culture”到“popular culture”
        二、拆解“神话”
        三、本地经验的融入路径
    第二节 研究范式的变迁:“福柯—权力”的理论视野
        一、大众的“反抗”
        二、“福柯—权力”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政治学”到“快乐的政治学”
        一、“快乐政治学”的内涵
        二、“反抗”何为?
第二章 1990年代:文化政策的引入
    第一节 本尼特、弗柔与亨特:审美、文化与治理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
        二、美学、文学与主体的塑造
        三、作为一种文化机制的博物馆
    第二节 本尼特:将政策引入文化研究
        一、从话语到实践:政策研究的意义
        二、作为一种机制的文化
        三、超越“修辞的”文化研究
    第三节 知识分子何为?
        一、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左派的危机
        二、知识分子及其使命
第三章 新世纪文化经济的进路:创意产业的兴起
    第一节 约翰·哈特利:文化经济、创意产业与文化科学
        一、从文化经济到创意产业
        二、从“控制型系统”到“聪明型系统”
        三、从“创意经济”到“文化科学”
    第二节 奥康诺与索罗斯比:文化政策的经济之维
        一、文化政策研究的经济维度
        二、重新认识市场
    第三节 金迈克等论中国创意产业与文化
        一、文化、制度与创新
        二、作为一种生产与转化机制的创意产业
        三、中国创意城市的可持续性
        四、中国电视节目的改编与文化想象
第四章 另一条线索:1980 年代以来的文化政治研究
    第一节 1980年代-1990 年代:表征之战与后现代主义
        一、特纳等:媒介叙事与表征政治
        二、墨美姬:景观与位置
        三、约翰·弗柔:后现代、文本性与知识产权
    第二节 1990年代至今:观众研究、全球流散与身份认同
        一、图鲁克、洪美恩:神话、观众与能动性
        二、洪美恩、墨美姬:超越身份认同
        三、对文化研究的新要求
    第三节 新世纪以后:哈特利等论媒介、实践与政治参与
        一、电视研究与民主化
        二、哈特利与特纳:民主化还是民众化?
结语 走向创意经济的批判理论——文化政治与文化经济路向结合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博士期间成果

(9)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逻辑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逻辑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
        2.1.2 国外学者对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2.1 国内学者对贫困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的研究
        2.2.3 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模型的运用
    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3.1 贫困的概念
        3.1.1 西方主流学者对贫困的界定
        3.1.2 马克思主义对贫困概念的界定
        3.1.3 国内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界定
        3.1.4 对贫困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3.2 贫困的分类
        3.2.1 西方主流学者对贫困的分类
        3.2.2 马克思主义对贫困的分类
        3.2.3 国内学者对贫困的分类
        3.2.4 对贫困分类的评析与选择
    3.3 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贫困根源的剖析
    3.4 生态与生态学
        3.4.1 生态的含义
        3.4.2 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
    3.5 生态贫困的基本理论
        3.5.1 不同学者对生态贫困的界定
        3.5.2 生态贫困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挖掘
        3.5.3 生态贫困的特征
        3.5.4 生态贫困的分类
        3.5.5 生态返贫困的概念以及预防生态返贫困的现实紧迫性
    3.6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理论
        3.6.1 生产力与生产关的矛盾的理论
        3.6.2 劳动异化理论
        3.6.3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3.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3.7.1 科技的异化引发的人类行为与生态规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7.2 异化消费引发的“虚假消费”和“被迫消费”
        3.7.3 增长极限理论与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
        3.7.4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与双重危机
        3.7.5 生态学唯物主义理论
4.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现状及实证分析
    4.1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
        4.1.1 自然资源供给锐减与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4.1.2 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
        4.1.3 经济滞后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贫困陷阱
        4.1.4 经济后退与生态退化并存的生态返贫困
    4.2 对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
        4.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4.2.2 我国生态贫困问题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2.3 我国当前EKC曲线的评析
5. 我国当前生态贫困问题的矛盾根源
    5.1 中国当前生产关系的失衡
        5.1.1 中国当前所有制结构的失衡
        5.1.2 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
        5.1.3 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失衡
        5.1.4 中国当前消费结构的失衡
    5.2 中国当前市场机制失灵
        5.2.1 供求关系的失衡
        5.2.2 资本与生态的矛盾
        5.2.3 外部性与机会主义
        5.2.4 市场竞争的混乱
6. 引发中国当前生态贫困之矛盾的具体表现
    6.1 基于国内分析的角度
        6.1.1 建国后的“三大运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阻碍和破坏
        6.1.2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方式的扭曲带来的生产关系异化
        6.1.3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引起的城乡关系异化
    6.2 基于国外分析的角度
        6.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生态殖民主义政策
        6.2.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华技术封锁
        6.2.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贸易限制
7. 中国当前反生态贫困方案的设计
    7.1 基于异化理论的角度
        7.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观念的教育与普及
        7.1.2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
        7.1.3 提倡适度消费与绿色消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7.1.4 辩证地看待生态资本理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
    7.2 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角度
        7.2.1 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市场化和市场的资本主义化
        7.2.2 严格规定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
        7.2.3 充分发挥中央计划的优势,进行产业调整
        7.2.4 制定严格法令,分散生态脆弱区的产业
        7.2.5 坚决制止不平等合作,防止生态贫困的区际转移
    7.3 基于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角度
        7.3.1 解增长理论与“新常态”理论的主要观点
        7.3.2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7.3.3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7.3.4 “新常态”下反生态贫困必须加强中央全面统筹和协调发展
    7.4 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
        7.4.1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
        7.4.2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反生态贫困
        7.4.3 加强反生态贫困的国际合作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
    1.5 主要思想与框架结构
        1.5.1 主要思想
        1.5.2 框架结构和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产业转移的理论溯源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2.1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及其扩展
        2.2.2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
    2.3 发达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3.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2.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2.3.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3.5 梯度转移理论
        2.3.6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
        2.3.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4 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
        2.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2.4.2 产业转移的理论创新
        2.4.3 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
        2.4.4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2.4.5 产业转移效应
        2.4.6 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
    2.5 研究述评
3 中国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历史考察
    3.1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
        3.1.1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1.2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1.3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
        3.2.1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2.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2.3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3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
        3.3.1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3.2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3.3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4 本章小结
4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转移产业的类型
        4.1.1 高耗能污染型产业转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4.1.2 增量转移与存量转移
    4.2 产业转移的动因
        4.2.1 基于全国布局和抢占市场
        4.2.2 基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紧缺
        4.2.3 基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
        4.2.4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4.3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择
        4.3.1 规避反倾销的目的地选择
        4.3.2 “销地产”的目的地选择
        4.3.3 就近资源的目的地选择
        4.3.4 撤退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3.5 投机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4 国内转移与向外转移
        4.4.1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状况
        4.4.2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4.3 发展趋势
    4.5 面临的主要问题
        4.5.1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引导
        4.5.2 从产业转出地看面临“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的艰难平衡
        4.5.3 从产业转入地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4.5.4 从企业自身看许多企业存在较强的盲目性
    4.6 本章小结
5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分析
    5.1 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
        5.1.1 推拉模型的理论基础
        5.1.2 推拉模型及其扩展
        5.1.3 假设与初步检验
    5.2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5.2.1 政府主导
        5.2.2 市场推动
        5.2.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5.3 本章小结
6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
    6.1 文献回顾
    6.2 从“逆向流动”到“逆向同向并存”
        6.2.1 “逆向流动”阶段
        6.2.2 “逆向同向并存”阶段
    6.3 典型案例
        6.3.1 政府主导型:广东省“双转移”案例
        6.3.2 市场主导型:织里童装产业转移案例
    6.4 本章小结
7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产业转移
    7.1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启示
        7.1.1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及调查设计
        7.1.2 技术壁垒的克服
        7.1.3 资本壁垒的突破
        7.1.4 体制性壁垒的突破
        7.1.5 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7.2 温州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调查分析
        7.2.1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背景
        7.2.2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状况
        7.2.3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分析
    7.3 奥康集团投资重庆壁山个案研究
        7.3.1 奥康集团投资壁山鞋业的发展过程
        7.3.2 为什么选择了壁山
        7.3.3 合作初期成功的关键
        7.3.4 为什么合作会陷入困境
    7.4 本章小结
8 东部地区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实证检验
    8.1 相关文献回顾
    8.2 一般性描述
    8.3 实证检验
        8.3.1 计量模型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3.3 实证结果
    8.4 结论与讨论
9 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9.1 国家层面: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和平台
        9.1.1 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
        9.1.2 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9.1.3 加强不同层面的产业转移合作与交流
        9.1.4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9.2 产业转移转出地:合理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9.3 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
        9.3.1 大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9.3.2 慎重选择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和企业
        9.3.3 积极吸引集群式产业转移
        9.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9.3.5 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
    9.4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功能
    9.5 转移企业:实现企业优势与承接地优势的耦合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温州鞋业企业发展状况与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附录2:《温州鞋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奥康国外市场全面开花(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当代生存生态学视角下的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雷炜. 兰州大学, 2021(02)
  • [3]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D]. 张佳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D]. 涂荣臻. 山东大学, 2020(10)
  • [7]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 巩在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文化理论转型研究[D]. 杨光. 上海大学, 2017(02)
  • [9]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研究[D]. 于开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3)
  • [10]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允卫. 浙江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奥康海外市场全面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