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双毛细管粘度仪测定PET切片特性粘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蝶[1](2018)在《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涤纶作为现代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其紫外防护问题也得到更多重视,抗紫外涤纶纤维的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抗紫外纤维母粒的制备是共混法制备抗紫外涤纶纤维的关键,但行业内高性能纤维母粒生产水平较低,母粒中功能性纳米粉体分散困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开发出分散性好、热稳定性强、且纺丝性优良的抗紫外PET纤维母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从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加工设备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结构出发,通过对螺杆混合段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及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适用于母粒体系混合性能较好的螺杆构型。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以PET为基体,将不同金红石型Ti02粉体引入基体中,研究了 Ti02粉体类型及含量对PET纤维母粒的流变性、分散性、耐热性、可纺性及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量为20%的A型钛白粉所制备的抗紫外PET纤维母粒为本研究体系最佳。此外,从分子极性等角度考虑,研究比较了三种分散剂对钛白粉PET抗紫外母粒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母粒中含量为1.7%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可改善体系流动性,增强钛白粉的润湿和渗透,提高母粒的分散性,使所纺纤维拉伸强度得到提升。最后,基于钛白粉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研究,将稀土材料磷酸铈粉体进行表征及表面改性处理,并用于抗紫外PET母粒的制备,研究了磷酸铈粉体的加入对PET基体的耐热性、特性粘度、结晶性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母粒中磷酸铺含量为10%时,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综合性能较好,纤维中磷酸铈含量为1%时,所纺纤维拉伸强度可达3.OcN.dtex-1,UVB的透过率可低至0.94%。
鲍红坤[2](2018)在《PBT的热降解动力学及其熔体输送模拟研究》文中指出PBT纤维具有弹性优良,手感柔软,容易染色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纺织行业的普遍关注,在服饰、家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BT纤维只能由PBT切片熔融纺丝,尚未实现PBT的熔体直纺,这限制了PBT纤维的产量与应用。本文主要通过Matlab对熔体输送模型进行程序化编写,建立PBT熔体输送模型,对熔体输送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为实现PBT熔体直纺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为了准确地建立PBT熔体输送模型,需要获得PBT的各种物性参数。本文结合五种热降解动力学分析方法,得到了两种特性粘度PBT的热降解动力学方程,并获取了PBT的热降解机理为相边界控制型。通过DSC法,测定了PBT熔体的比热容,发现PBT熔体的比热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通过毛细管流变仪,探究了PBT熔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情况,获知了熔体粘流活化能ΔEa,为PBT的熔体输送和纺丝温度的调节提供参考。此外,通过旋转流变仪,得到了在一定的温度和特性粘度范围内,PBT熔体的流动粘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最后为了得到PBT熔体粘度降公式,通过测定样品的特性粘度和分子量,确定了PBT的Mark-Houwink参数。其次,参考PET熔体直纺输送工艺,利用测定的PBT物性参数,建立了包括输送管道模型、增压泵模型、熔体过滤器模型、计量泵模型和纺丝组件模型的PBT熔体输送模型。在给定熔体输送参数的情况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计算PBT的熔体输送过程,并分析了PBT熔体在各管段中温度、压强、特性粘度及其停留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模拟数据得知PBT熔体在增压泵,熔体过滤器和计量泵等流动阻力较大的管段时,熔体的温升较为明显;主要是增压泵和计量泵的作用导致了熔体压强的增加上升,而熔体的压强降主要是发生在纺丝箱体中;熔体的特性粘度降主要发生在熔体输送管道及纺丝组件中,因为在这些管段内熔体的温度较高且停留时间较长。最后,结合Matlab软件模拟结果和企业中试情况,对PBT熔体输送及熔体直纺进行概述,并探究了两种不同的熔体输送工艺。经过企业的试验,发现通过高温高粘熔体输送纺出的PBT弹性长丝与经过切片纺出的长丝性能相近,满足相关质量指标,成功实现了PBT熔体直纺弹性长丝的制备。与企业生产实际比较,采用软件模拟熔体输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匹配度,为工厂进行熔体输送试验提供了数据参考,但部分数据也有存在偏差,需对模型进行修正,使得模拟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更为接近。
郝莱丹[3](2018)在《PA6/PET基聚酰胺酯及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和聚酰胺6(PA6)纤维是世界两大合成纤维。聚酯分子模量高,因而面料抗皱但是手感偏硬,吸湿性较差作为服用面料易产生静电以及闷热感;而聚酰胺由于分子亲水基团的作用使得其吸湿性好,但也存在模量低、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经比较发现,两者性能的优势与不足可以互补,而为了得到兼具两者优异特性的材料,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由PET与PA6预聚物经链交换反应制备共聚物的方法,制备出了具备优异特性的聚酰胺酯(PEA)纤维。本研究首先在己内酰胺(CPL)水解过程中加入过量的二元酸进行封端,制备出聚酰胺预聚物,随后加入乙二醇进行双重封端,制备出聚酰胺酯的预聚体之一,PA6预聚物的酯化物(prePA6酯化物);然后将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出PET的预聚体(BHET);最后,将反应得到的prePA6酯化物与BHET进行缩聚反应,并经脱乙二醇的方式进行链增长,得到终产物聚酰胺酯,且通过熔融纺丝制备聚酰胺酯纤维,并对制得的纤维进行性能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提供的预聚物及酯化封端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成功制备出了均匀、稳定的共聚物--聚酰胺酯。(2)由对PEA的DMA分析得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DSC的结晶峰与熔融峰均只有一个的结果证明:实验制备的聚酰胺酯是一种聚合物,而非两相分离的共混物。另由TGA与SEM分析发现,聚合得到的PEA是一种热稳定性与相容性均较好、均匀度较高的聚合物。结合PEA的核磁氢谱以及红外表征,证明了聚合得到的聚酰胺酯是经PA6与PET组分的链交换反应以共聚物的形式存在,且CPL的反应率为80%93.3%。另由PEA切片的GPC结果表明,PEA中PA6组分含量的增多会阻碍共聚物分子量的增长,达到纺丝级别的PEA中CPL与PTA的摩尔比最高可达0.2:1。(3)对PEA纤维的性能进行了表征,PEA纤维回潮率分析结果表明:PA6组分的增加,有助于聚酰胺酯纤维的回潮率的增加,PEAPA6-20%甚至将PET的回潮提高了一倍,达到0.835%,而作为服用纤维时,回潮率的提高是吸湿性能变好的体现,故PEA纤维的吸湿性较PET有所提高。PEA纤维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A6组分的加入,使得聚酰胺酯纤维的模量(14.759.5cN/dtex)和断裂强度(1.43.7cN/dtex)下降,断裂伸长率(19.973.6%)提高,而初始模量的下降,会使得纺织面料在保有挺阔性的基础上更加柔软舒适。
吉鹏[4](2016)在《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凭借良好的加工性能、成本优势及服用过程中良好的挺括性,聚酯纤维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纺、服用及产业用等领域。但是由于聚酯分子链排列规整度高、缺乏有效的吸附基团,导致其吸湿性差。在标准温湿度大气环境下聚酯纤维回潮率仅为0.4%、易产生闷热感,静电现象严重(纤维体积比电阻≥1014 Ω·cm),大大降低其服用舒适性。从人体服装应用性能研究角度分析,纤维的吸水性对于其服用舒适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运动状态下或炎热环境下对于服装的要求,因此提高聚酯纤维的亲水性能是目前聚酯纤维差别化产品功能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天然高吸湿性纤维与聚酯纤维吸放湿特性,设计和制备具有良好润湿性、导湿性与快速排湿性能的新型改性聚酯纤维为研究核心。围绕新型共聚酯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纤维吸放湿机理、工程化制备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酯交换原理在聚酯合成中引入柔性亲水改性组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制备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 glycol, PETG),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测试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的化学组分与理论投料比一致,PETG为目标产物。基于A-B型嵌段共聚物模型计算理论,以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2000、6000 g/mol,相对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TA)投料比为60wt%共聚合PETG800、PETG2000、PETG6000为对象,展开序列结构的研究。序列结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PEG投料质量比下,PETG800、PETG2000、PETG6000嵌段数分别为19、11与7。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聚酯形成无规共聚酯结构,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聚酯则形成嵌段有序的共聚酯,PEG在共聚酯中主要分布于无定形区域。随着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共聚酯分子链中PEG链段数摩尔比例减少而PET链段数摩尔比例增加,促进了相分离结构的产生,表现出了嵌段共聚酯的微相分离结构逐渐增强。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测试验证了PETG共聚酯微相结构的形成。采用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研究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熔融行为影响机制。基于Flory平衡结晶理论对共聚酯熔点衰减分析得出,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 (Mn=2000-8000 g/mol)与聚酯形成嵌段结构,相对于常规的聚酯(Tm=255.81℃),熔点下降不明显;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 (Mn=100-1000 g/mol)与聚酯形成无规结构,熔点下降明显。进一步对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展开研究。实验中分别对处于完全熔融状态的PETG样品不同降温速率进行冷却,观察结晶曲线与焓变△Hm。系统研究PETG共聚酯结晶度Xt与温度T、时间t,建立PETG共聚酯半结晶时间t1/2与PEG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曲线。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共聚酯的半结晶时间t1/2逐渐减小。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在共聚酯中反应中,链段接入到聚酯主链中,共聚酯链段运动相比较常规聚酯链段活化能更高,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所需要更多的时间,表现出了起始结晶温度增加,半结晶时间增大。共聚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较好的符合Mo方法。针对PETG共聚酯热性能下降的问题,在合成阶段中原位引入无机氧化锌纳米粉体(Zinc oxide, ZnO)。为解决ZnO纳米粉体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性差的问题,利用硬脂酸对ZnO表面展开化学修饰。修饰后的ZnO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性得到提高。同时修饰后的ZnO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在高温下可以限制热稳定性较差的PEG链发生热运动,较未改性的PETG共聚酯样品最快热分解的温度提升40℃。在结构与热性能研究基础上,对PETG共聚酯与水分作用机理展开研究。表面润湿性能测试结果说明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及投料质量比的增加PETG共聚酯的表面润湿性能逐渐增强,液态水分表面接触角<60°(常规聚酯表面接触角≥85°)。利用所建立的低场核磁方法对PETG共聚酯/水体系弛豫特性展开研究,利用“二维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方法对PETG共聚酯水分吸附-脱附动力学过程中展开了表征,解决一维红外谱峰重叠辨析率低问题。结果表明研究PETG共聚酯与水分子的结合存在着两种主要形式:氢键形式的强结合,自由态的弱结合。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自由态水分的吸附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作用。在吸附起始阶段嵌段共聚酯对水分吸附主要是基体中的氢键结合,随着吸附的进行弱结合水分主要增加;在脱附过程中,结合作用力弱的水分先脱附,氢键结合的水分再变化。模拟人体在大量运动状态下出汗的情况(45℃/40RH%环境下脱附过程)对Cotton、PET纤维吸附水的弛豫时间、信号幅值动态变化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otton纤维、PET纤维中均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的吸附水:结合水、中间态水与自由水。在脱附过程自由水先进行脱附,而结合水、中间态水呈现出了先增大的特点。脱附过程中三种不同结合形式的水分相互作用从而呈现出弛豫变化谱图。通过引入相对吸附比例参数,建立了P2b(氢键形式吸附水弛豫信号占总信号比例)对纤维的表面润湿性、吸湿性影响的作用关系,随着P2b的增加纤维的润湿性能与吸湿性逐渐增强;P21(纤维微孔结构吸附水弛豫信号占总信号比例)形式的中间吸附对纤维液态水分吸附关系,液态水分吸附随着P21的增加而增加,建立聚酯纤维吸湿速干性结构设计要求。选择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 g/mol,投料质量比为10wt%的PETG共聚酯样品在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形态结构进行调控,得到PETG2000共聚酯中空纤维,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2%,纤维表面接触角<60°,瞬间吸湿速率提高了2倍,同时改性共聚酯纤维聚酯基体比例占到了>85%,具有良好的速干特性。PETG共聚酯纤维抗静电性得到提升,纤维体积比电阻<1010Ω·cm,同时染色具有“常压沸染”的特点。参照国标测试方法,经织造得到PETG织物在水洗前后均具有“秒干”特性。最后,在大量的小试聚合与纺丝实验基础上,通过工程化试验过程中改性组分、添加位点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确定了熔体直纺制备亲水共聚酯纤维的方案,实现了亲水共聚酯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王淼[5](2015)在《原位聚合法制备功能蓄光聚酯纤维》文中研究指明蓄光聚酯纤维是一种具有发光性能的新型功能纤维,是蓄光粉体与聚酯经熔融纺丝复合而成的,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运输、夜间作业、消防应急及纺织服装等领域。但是目前市售的蓄光聚酯纤维存在亮度低、强度低等缺点。其原因在于母粒加工和纺丝成型两次热加工造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降解,另外,蓄光粉体的添加量高和粒径大造成可纺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蓄光粉体在乙二醇(EG)中的分散稳定性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较高粘度和良好分散性的蓄光功能聚酯材料,有效解决了蓄光粉体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避免了母粒加工过程中的PET降解问题,提高了蓄光聚酯材料可纺性以及纤维的发光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熔融复合纺丝法制备了蓄光复合纤维,有效提高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后加工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蓄光粉体的分散工艺研究;通过蓄光粉体在乙二醇中进行球磨分散,研究了球磨时间、分散剂种类以及分散剂浓度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一种最佳分散工艺:选用FCY作为分散剂(分散剂含量为蓄光粉体质量的2%),球磨2小时。2.原位聚合工艺研究;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ET蓄光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粉体含量、聚合条件、出料功率对特性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酯化后添加蓄光粉体可促使聚合的顺利进行,适当提高出料功率可有效提高分子量。制得5、8、12wt%蓄光粉体含量的PET蓄光功能复合材料,其特性粘度均在0.64dL/g以上,材料满足纺丝成型加工要求。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原位聚合法制备的PET蓄光功能复合材料中蓄光粉体的分散性优于共混切片。3.PET蓄光功能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发现随着PET中粉体含量的增加,冷结晶温度降低,热结晶温度升高。通过热重分析(TG)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氮气氛围下的热降解,蓄光粉体的添加不影响PET基体在高温下的分解过程。采用微型共混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热处理后的热氧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粉体含量、热处理时间以及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材料的粘度不断降低,且蓄光切片随温度的升高粘度降更为明显,适当降低材料的加工温度可有效减缓降解。4.蓄光复合纤维结构和性能研究;采用复合纺丝法制备了复合蓄光纤维,红外光谱表明蓄光粉体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ET纤维的化学结构。随着蓄光粉体含量的增加,蓄光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下降,余辉时间有所增加。皮芯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与一般蓄光纤维相比明显提高,且纤维表面光滑度提高,有利于后续加工,但余辉时间稍有降低。芯层比例为88%的蓄光材料(粉体含量为8%)的皮芯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达到了2.8cN/dtex,余辉时间为6h。
陈维[6](2014)在《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指出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oly 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TT)是一种新型热塑性聚酯,由于其拉伸回弹性较高和聚酯模量较低,使得PTT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优于其聚酯同系物PET和PBT。但目前PTT的国产化并不理想,最大的问题为所合成的PTT特性粘度较低,不能用于工业纺丝。PTT特性粘度主要与PTT合成反应条件(反应器、真空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及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有关,其中催化剂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SiO2催化剂,并使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PTT。此外,还对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及PTT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适宜的制备TiO2-SiO2复合催化剂的条件:溶剂量为49.92mL,水量为16.34g,水的滴加时间为5秒/滴,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h,陈化时间为12h,干燥时间为16h,并在500℃下焙烧3h。适宜的合成PTT的工艺条件:在预缩聚反应时间40-45min,缩聚反应温度250℃,缩聚反应50min时合成的PTT特性粘度最高,合成的PTT特性粘度可达到0.849dL/g。
马星慧[7](2014)在《利用废旧回收饮料瓶R-PET与PC共混制备工程塑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PET饮料瓶的广泛使用,废旧回收饮料瓶(以下简称R-PET)的综合回收再利用问题亟待解决。但是R-PET在高温和紫外线下易发生水解和热降解造成分子链断裂,造成其特性黏度低、流动稳定性差、结晶速度慢、脱模困难、韧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它的二次使用。而聚碳酸酯PC作为用量较大的通用工程塑料,具有耐冲击性好,强度高,耐热性强,流动稳定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另一方面PC与R-PET之间由于结构中具有相同端羧基和羟基,结构的相似性使得在相容剂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更易实现二者的反应性增容,从而达到增容改性以提高R-PET的特性性度,提高熔体流动稳定性,提高冲击韧性的目的。最终研究的目标是使改性后的R-PET能达到工程塑料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性能指标从而替代价格昂贵的PBT生产汽车配件、工业零件等,实现废旧回收饮料瓶R-PET的高附加值回收加工再利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扩链剂环氧树脂EP和带环氧基团官能团化的弹性体PTW(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R-PET/PC共混材料的扩链增黏作用、相容性及韧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者共同作用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当PTW单独作用于R-PET/PC共混材料时,随着PTW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大幅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略有下降。在PTW含量为10%时,R-PET/PC/PTW共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冲击强度达到11.74kJ/m2,拉伸强度基本与不加PTW的共混材料相差不多,约为47MPa。当扩链剂环氧树脂EP单独作用于R-PET/PC共混材料时,随着EP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冲击强度最大为5.5kJ/m2,比PTW单独作用时要小很多,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要比PTW单独作用时大10MPa左右。当二者共同作用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比单独使用时要大,尤其在PTW含量为10%,EP含量为0.9%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13.47kJ/m2。(2)通过冲击断面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当EP单独作用于R-PET/PC共混材料时,两相界面分离明显,二者相容性较差,冲击性能并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当单独加入PTW后,在PTW含量为10%的R-PET/PC/PTW共混材料的相界面模糊,表面粗糙不平,分散相粒径变小且分布均匀,冲击断面呈现明显韧性断裂特征,说明PTW是R-PET和PC共混时一种很好的相容剂,起到很好的增容增韧作用。当PTW和EP共同作用时,在PTW含量为10%,EP为0.9%时,共混材料的冲击断面的过渡层厚度较大,相界面较模糊,共混材料的相容性较好。(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粘度测试分析及转矩流变仪测定分析可知:PTW、EP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均与R-PET和PC的端羟基和羧基发生了一定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了R-PET的分子量及特性粘度。当PTW和EP共同作用时,在PTW的用量固定为10%,EP含量为0.9%时,共混材料的特性粘度达到0.8456dL/g,已完全达到工程塑料应用所需的粘度要求。(4)通过DSC分析可知:加入EP或PTW后,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均有一定提高,尤其是在EP和PTW共同作用时,共混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彼此向中间靠拢,说明共同作用下的共混材料的相容性最好。2.从PET与PC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酯交换反应方面考虑,通过加入一种适合工艺条件的酯交换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MBTO),研究了酯交换催化剂MBTO含量对R-PET和PC的酯交换反应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弹性体PTW和酯交换催化剂共同作用时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酯交换催化剂MBTO单独作用时最佳的含量为0.06%,但共混材料总体上还是呈现硬而脆的特性。在MBTO和PTW共同作用时,当PTW含量较少时,MBTO的酯交换催化作用起到主要作用,PTW只起到弹性体的作用;但随着PTW含量的不断增加,PTW中的环氧基团的与R-PET和PC的反应占据主导地位,MBTO在其中起到某种刚性粒子或粉状填料的作用,导致界面粘结力变小,材料相容性变差,最终造成R-PET/PC/MBTO/PTW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不如R-PET/PC/PTW的共混材料好。(2)通过对冲击试样断面的SEM观察发现:在酯交换催化剂MBTO和弹性体PTW共同作用时,随着PTW含量的增加,R-PET/PC/MBTO/PTW共混材料的冲击断面从明显区别的两相片层状结构逐渐变成两相融和的立体状云层结构,冲击断面表现出强韧性材料冲击断面特性。但与R-PET/PC/PTW冲击断面相比较来看,R-PET/PC/MBTO/PTW共混材料冲击断面存在许多分布不均的细微小孔,冲击时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R-PET/PC/MBTO/PTW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比R-PET/PC/PTW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要差。(3)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转矩流变分析和黏度测试分析发现,酯交换催化剂MBTO催化使得R-PET与PC之间生成了新的酯基,MBTO与PTW共同作用时相互之间起到竞争作用。当PTW含量少于5%时,R-PET/PC/MBTO/PTW共混材料的粘度和平衡转矩均比R-PET/PC/MBTO0.06%变小;在PTW含量大于5%后,随着PTW含量的增多,粘度和平衡转矩又不断增大,在PTW含量达到10%时,粘度达到最大值0.6235dL/g,这个最大值比R-PET/PC/PTW10%共混材料的特性粘度(0.6328dL/g)要小一些。(4)通过DSC非等温结晶测试分析可知:加入PTW和催化剂MBTO后,二次升温曲线中的R-PET玻璃化转变温度和PC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近,这表明PTW和MBTO均改善了共混材料的相容性,但共混物材料中结晶区的晶体变薄,结晶能力下降。
赵丹[8](2014)在《多元醇改性PE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聚酯,具有优良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聚酯生产国,但如何进一步拓展聚酯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是聚酯行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PET进行改性。物理改性即共混改性,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等特点;化学改性即共聚改性,容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改性效果好等特点。本文采用化学改性方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基本原料,选择季戊四醇(PENT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两种多元醇作为第三单体,在5L和10L缩聚反应釜中,采用常规熔融缩聚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得到了多元醇改性PET共聚酯。分别采用乌式粘度计、自动电位滴定仪、气相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等方法,对多元醇改性PET共聚酯的基本物性参数、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样品的基本物性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酯样品具有较高的特性粘度,端羧基和二甘醇含量符合国标聚酯切片指标。DSC测试结果表明:微量添加PENTA及TMP对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及热结晶温度影响不大,变化趋势不明显。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及Mo法分别对PENTA和TMP改性PET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可以较好的描述PET-PENTA及PET-TMP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而Ozawa法由于考虑冷却速率对动力学的影响,使得数据线性关系差,不适宜描述本文两个体系改性共聚酯的结晶动力学。Jeziomy方法表明,加入多元醇后,Avrami指数n增大,结晶速率常数Zc减小;Mo法结果表明共聚酯样品的α值几乎不变,F(T)均随着Xt的增加而增加。共聚酯样品的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具有假塑性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现象。同未改性PET相比较,加入PENTA和TMP后,相同条件下熔体剪切黏度增大,共聚酯流体的非牛顿指数较小,非牛顿性增强。
王欢[9](2014)在《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聚酯纤维工业进入成熟期。常规聚酯纤维呈现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下降趋势。聚酯纤维主要石油原料的紧缺是聚酯纤维行业面临更迫切的问题。因此,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需寻找能替代石油基聚酯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生物基产品是显而易见的理想选择。相对石油基聚酯,本课题采用生物基乙二醇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PDT。由于生物基乙二醇含有其它多元醇,对其加工和性能影响较大,而目前对此类生物基聚酯相关的研究较少,限制了此种生物基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生物基聚酯经熔融纺丝制备的生物基PDT纤维,虽然染色性能有一定提高,但服用舒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本课题采用生物基多元醇与PTA直接酯化,首次使用不同批次的生物基乙二醇合成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在聚合第一酯化阶段添加含多羟基结构的第三单体山梨醇(Sorbitol),或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2000)和纳米氧化锌(ZnO)经熔融纺丝获得生物基及改性生物基聚酯纤维,旨在改善生物基聚酯的亲水抗静电等性能,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对不同批次生物基多元醇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生物基聚酯的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分析,TGA、DSC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并采用表面接触角表征切片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生物基聚酯的聚合工艺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以及更高的出料功率。改性单体的添加会使得生物基聚酯样品特性粘度下降。生物基聚酯熔点Tm较石油基聚酯低5~10℃,并随着山梨醇的增加而上升。纳米氧化锌的加入也使得聚酯熔点上升,在含量为0.8wt%时达到最大值249℃。生物基聚酯比石油基聚酯热稳定性差,改性共聚酯的热稳定性随着山梨醇的增加而上升。此外,生物基聚酯样条对水具有润湿性能,随着山梨醇含量的增加,接触角减小,润湿性增大。(2)运用了不同的结晶动力学理论对生物基聚酯及其改性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由Mo方程拟合结果得知在单位时间要达到一定的结晶度需要更大的降温速率,表明生物基聚酯比石油基聚酯更不容易结晶。山梨醇、PEG和ZnO的添加使得改性生物基聚酯的结晶能力变弱。结果与Ziabicki理论中计算结晶能力Gc值变化相一致。(3)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生物基以及改性生物基聚酯纤维,采用纺丝温度为280℃,纺速为2800m/min的纺丝工艺。考察了不同批次以及不同改性单体添加对生物基聚酯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基聚酯具强度普遍低0.5~1cN/dtex,但其亲水性能较石油基聚酯更高。随着共聚酯中山梨醇含量的增加,改性生物基聚酯纤维模量减小,手感柔软;但其强度下降,沸水收缩率提高。生物基聚酯比石油基聚酯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而山梨醇的添加对改性生物基聚酯的抗静电性能改善并不明显,聚乙二醇以及纳米ZnO的添加能够改善生物基聚酯的抗静电性能。
陈秋云[10](2012)在《PET瓶片的缩聚与反应挤出扩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别利用固相缩聚法和反应挤出法对PET瓶片进行扩链增粘研究,固相缩聚中使用不同的停留时间、反应温度、预结晶时间,反应挤出中使用不同的瓶片含水量、熔融温度、扩链剂种类、扩链剂配比、螺杆转速、真空度等条件研究产物特性粘度的变化,探索出最佳的扩链增粘工艺条件。对于间歇式固相缩聚法,测定出PET切片的平均特性粘度为0.540dL/g,当停留时间为21h、反应温度为220℃、在180℃下预结晶1h时产物的特性粘度达到最大值0.614dL/g。对于反应挤出PET瓶片,先随机抽样测定PET瓶片的平均特性粘度为0.786dL/g,瓶片颜色对其特性粘度没有影响;使用缩聚型反应挤出机对PET瓶片增粘,发现熔融温度在(256±2)℃范围内、瓶片含水量低于0.2%时增粘效果最佳。在缩聚型反应挤出机中使用不同种类扩链剂对PET瓶片反应挤出,各扩链剂的最优扩链效果分别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用量为0.35%时,产物特性粘度为0.745dL/g;三氧化二锑(Sb203)用量为0.35%时,产物特性粘度为0.749dL/g;邻苯二甲酸酐用量为0.2%时,产物特性粘度为0.770dL/g;萘四甲酸二酐(NTDA)用量为0.25%时,产物特性粘度为0.763dL/g;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用量为0.3%时,挤出产物特性粘度为0.821dL/g;相比较而言,PMDA扩链效果最优,探索其最适的熔融温度范围为256—258℃。使用PMDA与邻苯二甲酸酐复配作为扩链剂,发现当两者配比分别为0.3%和0.2%时产物特性粘度有最大值0.954dL/g,但样条有少许凝胶,有些粗细不均;当两者配比分别为0.3%和0.25%时,产物特性粘度也高达0.923dL/g,样条粗细均匀且牵引平稳。选择此配比探索反应挤出机各工艺条件,发现最佳熔融温度范围为(256±2)℃,对应的螺筒各段温度分别为240,255,250,250,230℃(机头),最佳螺杆转速为50—70r/min之间,缩聚段真空度为-0.1MPa。
二、用双毛细管粘度仪测定PET切片特性粘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双毛细管粘度仪测定PET切片特性粘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功能纤维定义及分类 |
1.2.1 原液着色纤维 |
1.2.2 导光纤维和导电纤维 |
1.2.3 变色纤维和蓄光纤维 |
1.2.4 远红外纤维和阻燃纤维 |
1.2.5 抗紫外纤维 |
1.3 功能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3.1 共聚法 |
1.3.2 异形截面法 |
1.3.3 复合纺丝法 |
1.3.4 共混法 |
1.4 纤维级功能母粒的研究进展 |
1.4.1 阻燃母粒 |
1.4.2 导电母粒 |
1.4.3 抗菌母粒 |
1.4.4 远红外母粒 |
1.4.5 抗紫外母粒 |
1.5 抗紫外剂研究进展 |
1.5.1 有机抗紫外剂 |
1.5.2 无机抗紫外剂 |
1.6 纤维母粒加工设备 |
1.6.1 螺杆挤出机的发展过程 |
1.6.2 螺杆挤出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7 研究部分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段螺杆结构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
2.1 分析求解方法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物理模型 |
2.2.2 数学模型 |
2.2.3 边界条件 |
2.2.4 有限元模型 |
2.3 流场状态分析 |
2.4 混合过程统计学分析 |
2.4.1 加权平均剪切应力 |
2.4.2 累积最大剪切速率分布 |
2.4.3 累积停留时间分布 |
2.4.4 回流量和回流系数 |
2.5 实验验证 |
2.5.1 制备工艺 |
2.5.2 混合性能评价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
3.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 实验方案 |
3.2.1 工艺路线 |
3.2.2 技术路线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1 紫外吸光光度测试 |
3.3.2 扫描电镜测试 |
3.3.3 TG分析 |
3.3.4 色彩分析 |
3.3.5 DSC分析 |
3.3.6 特性粘度测试 |
3.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8 流变测试 |
3.3.9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3.3.10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3.3.11 纤维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WARD) |
第四章 钛白粉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不同TiO_2粉体制备抗紫外PET纤维母粒性能分析 |
4.1.1 不同TiO_2粉体FT-IR分析及PET纤维母粒的制备 |
4.1.2 不同TiO_2粉体对PET纤维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4.1.3 不同TiO_2粉体对PET纤维母粒分散性的影响 |
4.1.4 不同TiO_2抗紫外PET纤维母粒耐热性分析 |
4.1.5 不同TiO_2抗紫外PET纤维母粒DSC分析 |
4.1.6 不同TiO_2母粒抗紫外纤维的制备及可纺性能分析 |
4.1.7 不同TiO_2抗紫外PET母粒所纺纤维抗紫外性能分析 |
4.2 不同分散剂制备抗紫外PET纤维母粒性能分析 |
4.2.1 不同分散剂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 |
4.2.2 不同分散剂对抗紫外PET纤维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3 不同分散剂对抗紫外PET纤维母粒分散性的影响 |
4.2.4 不同分散剂抗紫外PET纤维母粒耐热性分析 |
4.2.5 不同分散剂母粒抗紫外纤维的制备及可纺性能分析 |
4.2.6 不同分散剂抗紫外PET母粒所纺纤维抗紫外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酸铈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与性能初探 |
5.1 磷酸铈粉体的表征 |
5.1.1 磷酸铈粉体形貌分析 |
5.1.2 磷酸铈紫外吸光度分析 |
5.2 磷酸铈表面改性处理 |
5.3 磷酸铈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与流变性能分析 |
5.4 磷酸铈聚酯纤维母粒特性粘度分析 |
5.5 磷酸铈聚酯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
5.6 磷酸铈母粒抗紫外纤维的制备及可纺性能分析 |
5.7 磷酸铈对抗紫外聚酯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5.8 磷酸铈母粒所纺纤维抗紫外特性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2)PBT的热降解动力学及其熔体输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PBT的合成及其应用 |
1.2.1 PBT的发展简史 |
1.2.2 PBT的结构性能 |
1.2.3 PBT材料的应用 |
1.2.4 PBT纤维生产工艺 |
1.3 热降解动力学概述 |
1.3.1 热分析技术 |
1.3.2 热降解动力学方程 |
1.4 熔体直纺输送过程 |
1.4.1 熔体粘度 |
1.4.2 熔体温度及停留时间 |
1.4.3 熔体压力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PBT熔体输送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BT的特性粘度 |
2.3.2 PBT的热降解动力学 |
2.3.3 PBT的比热容 |
2.3.4 PBT熔体流变特性 |
2.3.5 PBT的Mark-Houwink参数 |
2.3.6 PBT熔体的流动粘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BT熔体输送过程的模拟 |
3.1 引言 |
3.2 熔体输送管道模型的建立 |
3.2.1 熔体停留时间t |
3.2.2 熔体压强降ΔP |
3.2.3 熔体温升ΔT |
3.2.4 熔体特性粘度降ΔIV |
3.3 其它组件熔体输送模型的建立 |
3.3.1 增压泵、计量泵模型的建立 |
3.3.2 熔体过滤器模型的建立 |
3.3.3 纺丝组件模型的建立 |
3.4 熔体输送管道的初始参数 |
3.5 熔体输送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
3.5.1 模拟结果 |
3.5.2 各参数的变化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T熔体输送的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2 工程化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所用设备 |
4.2.3 PBT熔体直纺工艺 |
4.2.4 PBT切片纺丝工艺 |
4.3 熔体输送方案选择 |
4.3.1 低温低粘输送工艺 |
4.3.2 高温高粘输送工艺 |
4.4 PBT熔体直纺弹性长丝质量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PA6/PET基聚酰胺酯及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概述 |
1.2.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
1.3 聚酰胺6纤维概述 |
1.3.1 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 |
1.3.2 聚酰胺6的水解聚合工艺 |
1.4 聚酰胺酯研究背景与进展 |
1.4.1 聚酯与聚酰胺共混研究 |
1.4.2 酯交换反应机理研究 |
1.4.3 聚酰胺酯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prePA6酯化物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部分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制备方法与反应机理 |
2.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prePA6相对粘度分析 |
2.3.2 prePA6可萃取物含量分析 |
2.3.3 prePA6及其酯化物端羧基含量分析 |
2.3.4 prePA6端氨基含量分析 |
2.3.5 prePA6及其酯化物红外谱图分析 |
2.3.6 prePA6及其酯化物核磁氢谱分析 |
2.3.7 prePA6熔融结晶行为分析 |
2.3.8 prePA6及其酯化物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A6/PET预聚物的聚酰胺酯切片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部分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制备方法与反应机理 |
3.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聚酰胺酯切片GPC分析 |
3.3.2 聚酰胺酯切片特性粘度分析 |
3.3.3 聚酰胺酯切片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聚酰胺酯切片核磁氢谱研究 |
3.3.5 聚酰胺酯切片熔融结晶行为分析 |
3.3.6 聚酰胺酯切片热稳定性分析 |
3.3.7 聚酰胺酯切片亲水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A6/PET预聚物的聚酰胺酯纤维的制备与研究 |
4.1 引言部分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聚酰胺酯(PEA)纤维的制备 |
4.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PEA纤维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
4.3.2 PEA纤维分子取向分析 |
4.3.3 PEA纤维结晶分析 |
4.3.4 PEA纤维动态热机械分析 |
4.3.5 PEA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4.3.6 PEA纤维回潮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酯纤维结构特性 |
1.2.1 聚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2 形态特征 |
1.2.3 化学性能 |
1.2.4 挺括特性 |
1.2.5 吸湿性与染色性能 |
1.3 亲水改性研究方法进展 |
1.3.1 分子结构设计研究 |
1.3.2 共混改性研究 |
1.3.3 纤维形态结构调控方法 |
1.3.4 混纺研究 |
1.3.5 后整理 |
1.3.6 其它改性方法 |
1.4 纤维吸湿机理研究进展 |
1.4.1 纤维的吸湿热力学理论 |
1.4.2 纤维的吸放湿动力学 |
1.4.3 纤维材料与水分作用力的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共聚酯的分子设计及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
2.2.2 共聚酯的分子设计 |
2.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TG共聚酯的制备 |
2.3.2 PETG共聚酯的序列结构 |
2.3.3 PETG共聚酯的凝聚态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ETG共聚酯热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设备及实验 |
3.2.1 本章实验中主要原料 |
3.2.2 纳米ZnO粒子的制备及修饰 |
3.2.3 PETG/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TG共聚酯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
3.3.2 PET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3.3 无机粒子ZnO对PETG共聚酯热性能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ETG共聚酯亲水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
4.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ETG共聚酯表面水分润湿性及吸附性 |
4.3.2 PETG共聚酯水分吸附机理的研究 |
4.3.3 嵌段共聚酯吸附-脱附动态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ETG共聚酯纤维制备及吸放湿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
5.2.2 设备仪器 |
5.2.3 共聚酯熔融纺丝成型 |
5.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纤维多重结构吸附能级方法学建立 |
5.3.2 亲水共聚酯纤维吸放湿机理 |
5.3.3 纤维抗静电与染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ETG亲水共聚酯纤维工程化制备试验 |
6.1 引言 |
6.2 工程化试验 |
6.2.1 本章试验中所用到的原料 |
6.2.2 本章试验设备 |
6.2.3 配方及工艺的确定 |
6.2.4 纤维织造工艺及织物性能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共聚酯纤维的半连续生产工程化设计与生产 |
6.3.2 共聚酯纤维的连续化生产工程化设计与生产 |
6.3.3 高含量亲水聚酯母粒在线添加工程化 |
6.3.4 工程化技术目前应用前景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课题展望 |
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5)原位聚合法制备功能蓄光聚酯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蓄光材料概述 |
1.1.1 蓄光材料的种类 |
1.1.2 蓄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1.3 蓄光材料的发光特性 |
1.1.4 聚酯纤维用蓄光材料的选择 |
1.2 蓄光聚酯纤维研究进展 |
1.2.1 蓄光纤维的发展历史 |
1.2.2 蓄光聚酯纤维的应用 |
1.2.3 蓄光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 原位聚合法概述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 PET 蓄光功能复合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蓄光粉体在乙二醇中的分散 |
2.3.2 蓄光粉体的添加对聚合的影响 |
2.3.3 分散性测试 |
2.3.4 荧光光谱测试 |
2.3.5 余辉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蓄光聚酯功能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DSC 测试 |
3.3.2 TG 测试 |
3.3.3 热氧稳定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SC 测试 |
3.4.2 TG 测试 |
3.4.3 热氧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蓄光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蓄光功能聚酯纤维的制备 |
4.2.3 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熔融纺丝法制备蓄光纤维 |
4.3.2 皮芯复合纺丝法制备蓄光 PET 纤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PTT概述 |
1.2 PET和PBT概述 |
1.3 PTT的发展和现状 |
1.4 1,3-丙二醇合成工艺 |
1.4.1 丙烯醛水合加氢法 |
1.4.2 环氧乙烷甲酰化法 |
1.4.3 生物发酵法 |
1.5 PTT合成工艺 |
1.5.1 DMT法 |
1.5.2 PTA法 |
1.5.3 固相缩聚 |
1.5.4 副反应 |
1.6 PTT催化剂 |
1.6.1 锑系催化剂 |
1.6.2 锗系催化剂 |
1.6.3 钛系催化剂 |
1.6.4 锡系催化剂 |
1.6.5 稀土催化剂 |
1.7 PTT结构及性能 |
1.7.1 PTT结构 |
1.7.2 PTT性能 |
1.8 PTT的应用 |
1.8.1 地毯领域 |
1.8.2 非织布领域 |
1.8.3 工程塑料领域 |
1.9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原料和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PTT合成方法 |
2.3.1 合成路线 |
2.3.2 反应装置的改造 |
2.4 反应步骤 |
2.5 PTT产品特性粘度的测定 |
2.5.1 引言 |
2.5.2 方法及测定原理 |
2.5.3 仪器与试剂 |
2.6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6.1 透射电镜(TEM) |
2.6.2 比表面积(BET) |
第3章 无机钛系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合成PTT |
3.1 引言 |
3.2 TiO_2-SiO_2复合催化剂 |
3.2.1 制备方法 |
3.2.2 制备催化剂的正交试验 |
3.2.3 催化剂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3.2.4 合成催化剂的溶剂量对PTT粘度的影响 |
3.2.5 PTT合成反应重复性的讨论 |
3.2.6 合成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对PTT粘度的影响 |
3.2.7 合成催化剂的反应时间对PTT粘度的影响 |
3.2.8 合成催化剂的陈化时间对PTT粘度的影响 |
3.2.9 合成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PTT粘度的影响 |
3.2.10 不同的催化剂制备工艺对PTT粘度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PTT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及讨论 |
4.2.1 预缩聚反应时间的讨论 |
4.2.2 缩聚反应温度对PTT粘度的影响 |
4.2.3 缩聚反应时间对PTT粘度的影响 |
4.2.4 缩聚反应真空度的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利用废旧回收饮料瓶R-PET与PC共混制备工程塑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前景 |
1.2 PET 树脂的结构及应用 |
1.3 废 PET 饮料瓶的定义及国内外消费情况 |
1.3.1 废 PET 饮料瓶的定义 |
1.3.2 国内外废旧回收饮料瓶 R-PET 的消费概况 |
1.4 国内外废旧回收饮料瓶 R-PET 的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
1.4.1 物理回收法及其优缺点 |
1.4.2 化学回收法及其优缺点 |
1.5 国内外 R-PET 改性工程塑料研究进展 |
1.5.1 扩链增黏改性 |
1.5.2 R-PET 结晶成核研究 |
1.5.3 共混改性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2 环氧树脂 EP 和 PTW 对 R-PET/PC 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R-PET/PC 共混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2.2.4 共混材料实验配方 |
2.2.5 实验参数设定及相关实验现象分析 |
2.2.6 共混材料的性能测试及其表征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PTW 含量对 R-PET/PC 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2.3.2 EP 含量对 R-PET/PC 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PTW 和 EP 共同作用时对 R-PET/PC 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冲击断面微观形貌结果与讨论 |
2.4.1 PTW 单独作用的 R-PET/PC/PTW 共混材料 SEM 分析 |
2.4.2 PTW 和 EP 共同对 R-PET/PC 共混共混 SEM 分析 |
2.4.3 R-PET/PC 共混材料 SEM 综合分析 |
2.5 EP 和 PTW 对 R-PET/PC 共混材料粘度的影响 |
2.5.1 乌氏粘度测定及分析 |
2.5.2 结果与讨论 |
2.6 R-PET/PC 共混熔体的流动速率的测定 |
2.7 转矩流变粘度测定及分析 |
2.7.1 PTW 的含量变化对 R-PET/PC/PTW 共混材料转矩的影响分析 |
2.7.2 EP 的含量变化对 R-PET/PC 共混材料转矩的影响分析 |
2.7.3 EP 对 R-PET/PC/PTW(10%)/EP 共混材料转矩的影响分析 |
2.8 R-PET/PC 共混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2.8.1 R-PET/PC/EP 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2.8.2 R-PET/PC 和 R-PET/PC/EP 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分析 |
2.8.3 R-PET/PC/PTW 和 R-PET/PC/PTW/EP 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分析 |
2.9 EP 和 PTW 作用下 R-PET/PC 共混材料 DSC 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3 酯交换催化剂 MBTO 及 PTW 对 R-PET/PC 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3 R-PET/PC/MBTO/PTW 共混物的制备工艺过程 |
3.4 试验配方表 |
3.5 共混材料的性能表征 |
3.5.1 转矩流变测试 |
3.5.2 力学性能测试 |
3.5.3 扫描电镜测试 |
3.5.4 FT-IR 测试 |
3.5.5 粘度测定 |
3.5.6 流变性能测试分析 |
3.5.7 DSC 非等温结晶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的确定 |
3.6.2 MBTO 及 PTW 含量对 R-PET/PC 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3 冲击断面扫面电镜分析 |
3.6.4 R-PET/PC/PTW/MBTO 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表征 |
3.6.5 熔融指数测定 |
3.6.6 粘度测试及分析 |
3.6.7 转矩流变分析 |
3.6.8 R-PET/PC/MBTO/PTW 共混材料非等温结晶及热力学分析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4.1 全文总结 |
4.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多元醇改性PE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概述 |
1.1.1 聚酯工业的发展 |
1.1.2 PET 的结构与性能 |
1.2 PET 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研究 |
1.2.1 物理(共混)改性聚酯 |
1.2.2 化学(共聚)改性聚酯 |
1.2.3 PET 纳米复合材料 |
1.2.4 反应挤出 |
1.3 多元醇改性 PET 共聚酯 |
1.3.1 丙三醇改性 PET 共聚酯 |
1.3.2 季戊四醇改性 PET 共聚酯 |
1.3.3 三羟甲基乙(丙)烷改性 PET 共聚酯 |
1.3.4 1, 4-环己烷二甲醇改性 PET 共聚酯 |
1.4 PET 共聚酯的性能研究 |
1.4.1 结晶性能研究 |
1.4.2 流变性能研究 |
1.4.3 可加工性能研究 |
1.5 PET 共聚酯的性能测试 |
1.5.1 表征方法 |
1.5.2 数据处理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季戊四醇改性 PET 共聚酯 |
2.1 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共聚酯制备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 共聚酯的特性粘度 |
2.5 共聚酯的结晶行为 |
2.5.1 DSC 测试结果 |
2.5.2 不同降温速率对共聚酯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
2.6 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2.6.1 Jeziorny 方法 |
2.6.2 Ozawa 方法 |
2.6.3 Mo 方法 |
2.7 改进聚酯合成工艺 |
2.7.1 共聚酯制备 |
2.7.2 共聚酯性能表征与分析 |
2.8 共聚酯的流变行为研究 |
2.8.1 共聚酯的流变曲线 |
2.8.2 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
2.8.3 温度对共聚酯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 |
2.8.4 剪切速率对共聚酯熔体粘度的影响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羟甲基丙烷改性 PET 共聚酯 |
3.1 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共聚酯制备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 较低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4.1 DSC 测试结果 |
3.4.2 不同降温速率对共聚酯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
3.4.3 较低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5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5.1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基本性能指数 |
3.5.2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曲线 |
3.5.3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3.6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流变行为研究 |
3.6.1 较高 TMP 含量改性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
3.6.2 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3.6.3 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基聚酯简介 |
1.2 生物基多元醇发展现状 |
1.2.1 生物基1,3-PDO研究进展 |
1.2.2 生物基乙二醇研究进展 |
1.3 生物基聚酯的合成及发展 |
1.4 聚酯纤维亲水抗静电共聚改性研究进展 |
1.4.1 亲水改性机理 |
1.4.2 亲水共聚改性方法 |
1.4.3 抗静电改性机理 |
1.4.4 抗静电共聚改性方法 |
1.4.5 纤维物理形态结构改性方法 |
1.4.6 后整理改性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聚苯二甲酸多元醇酯及其改性聚酯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气相色谱与质谱连用 |
2.2.4 改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 |
2.2.5 样品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基多元醇成分分析 |
2.3.2 生物基聚酯聚合工艺探索 |
2.3.3 生物基聚酯红外光谱分析 |
2.3.4 生物基聚酯热性能分析 |
2.3.5 生物基聚酯表面接触角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基聚酯结晶动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zawa方程处理 |
3.3.2 Jeziorny方法处理 |
3.3.3 Mo方法处理 |
3.3.4 动力学结晶能力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基聚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纤维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预结晶及干燥条件对纺丝的影响 |
4.3.2 纤维结晶度分析 |
4.3.3 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4.3.4 纤维热性能研究 |
4.3.5 纤维吸湿性能 |
4.3.6 纤维抗静电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PET瓶片的缩聚与反应挤出扩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1.2 PET瓶的生产与应用 |
1.3 PET瓶的回收现状 |
1.4 传统的物理回收法和化学降解法 |
1.5 熔融缩聚增粘法 |
1.6 固相缩聚增粘法 |
1.6.1 固相缩聚反应动力学 |
1.6.2 固相缩聚生产工艺 |
1.6.3 固相缩聚增粘的制约因素 |
1.7 反应挤出扩链增粘法 |
1.7.1 双恶唑啉类扩链剂 |
1.7.2 双环氧类扩链剂 |
1.7.3 二异氰酸酯类扩链剂 |
1.7.4 酸酐类扩链剂 |
1.7.5 其它扩链剂 |
1.8 PET瓶片的其它综合利用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3 固相缩聚增粘试样的制备 |
2.4 PET瓶片的挑选和干燥处理 |
2.5 PET瓶片含水量的测定 |
2.6 PET瓶片与扩链剂的初混 |
2.7 PET瓶片反应挤出工艺 |
2.8 挤出产物的后处理 |
2.9 产物特性粘度测定 |
2.9.1 苯酚/四氯乙烷混合溶剂的配制 |
2.9.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9.3 溶剂和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
2.9.4 产物特性粘度的计算 |
2.10 端羧基含量的测定 |
2.1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12 红外光谱(IR)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ET切片的固相缩聚增粘 |
3.1.1 PET切片的红外光谱 |
3.1.2 PET切片的DSC热谱 |
3.1.3 PET颗粒尺寸 |
3.1.4 PET切片的特性粘度 |
3.1.5 停留时间对特性粘度的影响 |
3.1.6 反应温度对特性粘度的影响 |
3.1.7 预结晶时间对特性粘度的影响 |
3.2 反应挤出机对PET瓶片的扩链增粘研究 |
3.2.1 PET瓶片的表征 |
3.2.2 PET瓶片的特性粘度 |
3.2.3 缩聚型反应挤出机的重新装配和改进 |
3.2.4 瓶片含水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2.5 螺筒温度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3 异氰酸酯扩链剂对PET瓶片的扩链增粘 |
3.3.1 TDI扩链PET瓶片的机理 |
3.3.2 TDI用量对PET瓶片特性粘度的影响 |
3.3.3 TDI对PET瓶片端羧基含量的影响 |
3.4 填加Sb_2O_3的反应挤出增粘 |
3.4.1 Sb_2O_3的增粘机理 |
3.4.2 Sb_2O_3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5 邻苯二甲酸酐对PET瓶片的反应挤出增粘 |
3.5.1 邻苯二甲酸酐的扩链机理 |
3.5.2 邻苯二甲酸酐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影响 |
3.6 萘四甲酸二酐对PET瓶片的反应挤出增粘 |
3.6.1 萘四甲酸二酐的扩链机理 |
3.6.2 萘四甲酸二酐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7 均苯四甲酸二酐对PET瓶片的反应挤出增粘 |
3.7.1 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扩链机理 |
3.7.2 均苯四甲酸二酐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7.3 均苯四甲酸二酐用量对产物端羧基含量的影响 |
3.7.4 熔融温度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8 PMDA与邻苯二甲酸酐复配时对PET瓶片的反应挤出增粘 |
3.8.1 多酐复配型扩链剂的扩链机理 |
3.8.2 不同复配配比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3.8.3 不同复配配比对产物端羧基含量的影响 |
3.8.4 扩链产物的IR表征 |
3.9 添加多酐复配型扩链剂时的反应挤出工艺 |
3.9.1 熔融温度对产物扩链的影响 |
3.9.2 缩聚段真空度对产物扩链的影响 |
3.9.3 螺杆转速对产物扩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用双毛细管粘度仪测定PET切片特性粘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紫外PET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胡蝶.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
- [2]PBT的热降解动力学及其熔体输送模拟研究[D]. 鲍红坤. 东华大学, 2018(06)
- [3]PA6/PET基聚酰胺酯及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 郝莱丹. 东华大学, 2018(06)
- [4]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吉鹏. 东华大学, 2016(02)
- [5]原位聚合法制备功能蓄光聚酯纤维[D]. 王淼. 东华大学, 2015(07)
- [6]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催化剂的研究[D]. 陈维.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7]利用废旧回收饮料瓶R-PET与PC共混制备工程塑料的研究[D]. 马星慧. 中北大学, 2014(08)
- [8]多元醇改性PET共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D]. 赵丹. 沈阳工业大学, 2014(10)
- [9]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 王欢. 东华大学, 2014(06)
- [10]PET瓶片的缩聚与反应挤出扩链研究[D]. 陈秋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