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新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一、新法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1](2021)在《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普遍加强外资安全审查,对全球市场和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欧盟首个联盟层面的外资审查机制立法——《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为案例,试图回答两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历来主张资本自由流动和投资开放的欧盟为什么建立统一的外资审查机制?二是欧盟建立的外资审查机制为什么不是美国式的强制性审查机制,而是非强制性的合作机制?既有研究未能对上述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本文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欧盟机构及其成员国三个层面的工作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大量文献,以及对欧盟官员及商会、智库人员的一手访谈资料,立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欧盟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性出发,基于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行为体和一种规范性力量的“独特性”,从利益偏好、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为欧盟外资政策调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本文首先在考察外资国别和产业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欧盟外资审查立法中的主要行为体——核心、外围以及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分歧与妥协,尤其是核心国家德、法基于不同偏好的合作;第二,从权力分配与议程设置的角度梳理欧盟外资审查立法的决策制度与过程,分析共同商业政策与资本自由流动原则、欧盟机构与成员国、不同欧盟机构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第三,从非物质因素的角度探讨国际投资政策的新变化及其对欧盟规范升级的影响,包括欧盟如何利用所谓“布鲁塞尔效应”,维护其规范性力量的影响力。本文认为,欧盟建立外资审查机制以及该机制非强制性的性质与特征,是欧盟成员国利益博弈、欧盟内部权力分配和国际规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欧盟一体化在外资政策领域的具体延续和应对全球化最新演变的适应性调整,其价值观念与规范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与美国主要出于权力竞争的目的限制外资不同,欧盟出台《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不能简单界定为保护主义措施,其目的是要在确保合法性的前提下,在经济上保障欧盟内部资本自由流动和统一市场,在政治上维护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的协调一致,进而强化其在国际关系中作为一种规范性力量的身份认知。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理论贡献是,通过实证研究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盟的研究贡献直接投资领域的案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外资—东道国分析框架,尤其论证了规范等非物质因素在利益界定与制度形成中的重要性,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发展提供注脚。

李丽洁[2](2020)在《我国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完善》文中提出2016年,备受瞩目的“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作为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变革,这一政策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环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我国生育政策一直在经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了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压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结构失衡、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等,这些问题像拦路巨石一样横亘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生育政策的变革迫在眉睫。生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关系着国家、社会、家庭的共同发展。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别分析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完善。运用了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梳理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这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包括各个阶段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历次变迁的原因,注重挖掘研究政策变迁背后的基本逻辑,分别以多源流理论、间断-均衡理论、倡导联盟理论来解释生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从而实现理论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如何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为实现政策预期效果提供有力支持,这一部分分析了生育新政实施后的效果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与生育相关的各种问题,例如生育率提升不明显、抚养成本增大、医疗教育资源短缺等,分析总结了国外在鼓励生育方面采取的各类措施,并针对上述问题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增加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保障女性就业权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财政补贴力度、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建议。希望对现行生育政策的有序有效地改革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刘璇[3](2020)在《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政务公开是确保行政权力阳光化运行,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等对于政府工作尤其是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新的挑战和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政务公开体系及制度研究比较多,但结合基层政府及新形势下新变化实际研究不多。一直以来群众反映在基层办事过程中存在“难、慢、乱”的现象,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推进政务公开现代化建设,2017年开始,我国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新沂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县区之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以新沂市为例,以政务公开相关概念和理论作为基础,总结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成效,进一步分析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目前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同时,以国内基层政务公开有特色成效的先进地区经验进行借鉴,从转变理念、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加强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完善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希望对全国基层政务公开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对其他县级市基层政府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有一点借鉴和帮助。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政务公开的相关基本概念及运用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介绍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现状。第四部分主要深刻剖析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主要以广元市青川县、温州市瓯海区、攀枝花市西区三个先进地区经验作为借鉴。第六部分主要提出完善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相关对策及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总结、提炼、归纳本文的重点,对下一步研究政务公开工作的期望。该论文有图5幅,参考文献60篇。

张小宝[4](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付正[5](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李章雨[6](2019)在《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特朗普总统上台后调整美国能源政策己成既定事实,美国能源结构发生巨大转变,世界能源格局也由此面临着不确定性,能源风险急剧增加。在此背景下,美国能源政策正在按照特朗普政府的意志逐步推进,美国作为世界能源格局中最关键的国家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球能源的变化与未来方向。美国能源政策史上一直将“能源独立”作为其能源政策的基本原则。从二战后尼克松总统提出能源独立政策开始,历届政府都将其作为能源政策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时代背景的能源计划。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倡导绿色能源转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然而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上任当天便签署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并出台促进化石能源生产的大幅改革措施。这些转变实则是对上届政府能源政策的否定以及展现特朗普回归传统能源的决心。本文将用两章的内容分别阐述二战后美国能源政策演变历史和特朗普能源政策调整的内容,为研究特朗普能源政策提供必要的背景和基础。特朗普能源政策调整有其必然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特朗普所遵循的“美国优先”的经济利益至上原则。一方面特朗普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也是缓解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需要,这完全符合特朗普的商人思维。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第一,特朗普欲塑造“能源主导”的国际局势,这就要求他调整原有的美国能源政策;第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符合美国国内两党之争中共和党的利益诉求;第三,国际能源政策的调整对特朗普能源政策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特朗普能源政策的调整还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因素,首先,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倾向使其将政策重点转向国内;其次特朗普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网红政治”时代也会影响其能源政策调整。本文通过第三章对此进行阐述。特朗普时代的能源政策就目前来看己经给美国国内和全球带来了诸多影响,有利有弊。对于美国国内而言,第一,有利于促进美国油气生产,出口形势向好发展;第二,使煤炭行业得以复苏,增加更多就业机会;第三,迫使美国新能源市场陷入困境;第四,影响能源转型进程,不利于美国能源的长期发展;第五,加剧美国功利主义极端化的倾向。国际上,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会深刻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秩序,加剧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天然气市场的结构性转变;第二,会改变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一方面美国可以利用高产量、高出口对一些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产油大国实施打压,另一方面,通过向海湾国家和俄罗斯示好,推动多边关系迈向新的阶段,实现多边能源合作,为美国能源输出提供贸易保障;第三,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谈判的进程。本文将在第四章详细阐述。特朗普能源政策虽然还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还将受到诸多国内国际不确定因素以及特朗普能否连任、政策能否继续延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厘清特朗普能源政策变化的背景、实质、必然性和影响将对未来世界能源走向研究和中国能源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蔡金萍[7](2019)在《了解你自己:里奥哈的新变化!》文中指出2018年起,西班牙里奥哈产区的宣传资料都出现了这句话:"Saber quién eres"(了解你自己)!这是因为里奥哈管委会的改革—2017年6月发布新规,引入新的产区酒标制度,更新陈年要求,并允许酿制单一品种白葡萄酒和以传统法酿造的起泡酒。2019年正式实施的新规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洪蕾[8](2018)在《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至今已有10年时间。十年间,随着我国经济变化与发展,用工环境、用工形式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劳资双方间新矛盾不断涌现,劳动争议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多。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也逐年提高,但与之相对的劳动合同争议的案件发生率却并未随之减少,这就给许多企业敲响了警钟,劳动合同管理并不仅仅只是签订劳动合同而已。制造型企业由于人数众多,员工来源复杂,一向是劳动合同争议爆发的集中地。T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应用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及控股公司,组织结构、人员层次复杂。本文将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其当下劳动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劳动合同管理问题的方案与建议。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对象及问题,介绍了相关文献综述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理论,为下文寻求解决T公司劳动合同管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首先对T公司及其员工基本情况进行介绍,通过调查研究对公司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部分从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争议处理这几方面提出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公司的整体规划和基础建设方面提出支持劳动合同管理制度顺利运行的保障措施。第六部分则是对文章的总结与展望

贺琨[9](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李国栋[10](2017)在《GST公司产品创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的创新种类很多,最为重要的创新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除了外部的政策、市场等,还涉及到内部资源、能力等。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创新是药品研发过程,也是药品注册过程;药品创新对政策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强,直接关系到药品研发的成本、技术门槛、时间等研发需求。本文通过GST公司不同产品创新阶段的策略分析,说明模仿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说明产品升级改良对企业业绩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分析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现阶段药品注册政策环境变化趋势对药品注册的影响及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并进行企业的SWOT分析,阐述GST公司参与药品原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GST公司未来药品创新策略规划建议和对策,并进行评价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对同样面临新政策环境而迷茫的药品企业在进行药品创新策略规划时有所借鉴。

二、新法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法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第一节 《罗马条约》与欧洲共同市场
    第二节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欧盟的形成
    第三节 《里斯本条约》与欧盟一体化的新发展
    第四节 作为“独特”行为体的欧盟
第二章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
    第一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出台背景
        一、跨国公司与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变革
        二、欧盟成员国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美国外资安全审查的外溢效应
    第二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核心内容
        一、外资审查的定义与主要对象
        二、欧盟的权利与成员国的权力
        三、管制外资的非强制性合作机制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中的争议焦点
        一、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分歧
        二、欧盟外资权限的争议
        三、欧盟外资监管的规范
第三章 欧盟成员国的利益偏好及其分歧
    第一节 外资在欧盟的分布及其特征
        一、欧盟吸收外资及其主要来源国
        二、欧盟吸收外资的国别及产业分布情况
        三、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核心成员国外资审查机制的比较
        一、外资审查机制及其最新调整
        二、最新调整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三、德法的利益偏好与合作
    第三节 外围与中间地带成员国的利益与政策偏好
        一、中东欧和南欧成员国的利益偏好
        二、北欧与低地国家的利益偏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盟外资政策的权力分配及制定过程
    第一节 欧盟外资政策制定的法律制度
        一、主权财富基金与欧盟的资本自由流动
        二、共同商业政策还是资本自由流动原则?
        三、普通立法程序还是特别立法程序?
    第二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决策机构
        一、欧盟立法机构与外资政策制定
        二、欧盟委员会与外资权限
        三、欧洲议会与立法权扩张
    第三节 欧盟外资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权力再分配
        一、成员国与审查自主权
        二、欧盟与议程设置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欧盟的规范性力量与外资审查的新规范
    第一节 国际投资政策新规范与欧盟规范的升级
        一、国际投资政策的新规范
        二、欧盟外资审查规范的升级
    第二节 欧盟调整投资激励机制的方向
        一、欧盟的外资理念与政策反思
        二、吸引外资与引导流向
    第三节 欧盟外资审查机制的灵活性
        一、监管适度与投资便利化
        二、监管合作与透明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我国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共政策
        2.1.2 政策变迁
        2.1.3 生育政策
        2.1.4 人口老龄化
        2.1.5 总和生育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多源流理论(Multiple-Streams Theory)
        2.2.2 间断-均衡理论(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ory)
        2.2.3 倡导联盟理论(Advocacy alliance theory)
第3章 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3.1 我国生育政策的变迁过程
    3.2 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
        3.2.1 人口数量的变化
        3.2.2 政策的适用性
        3.2.3 社会问题凸显
        3.2.4 预期效果未能实现
        3.2.5 社会各界的推动
    3.3 政策变迁理论在生育政策变迁中的应用
        3.3.1 多源流理论的应用
        3.3.2 间断-均衡理论的应用
        3.3.3 倡导联盟理论的应用
第4章 现行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现行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
        4.1.1 积极效果
        4.1.2 消极效果
    4.2 现行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1 生育率问题
        4.2.2 社会保障问题
        4.2.3 托幼和教育资源短缺
        4.2.4 医疗资源问题
        4.2.5 女性就业问题
第5章 国外生育政策及其启示
    5.1 新加坡生育政策概况
    5.2 日本生育政策概况
    5.3 其他国家关于人口生育政策的情况
    5.4 国外生育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第6章 完善与生育政策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建议
    6.1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6.2 完善生育假期规定
    6.3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3.1 鼓励和支持托幼事业发展
        6.3.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6.4 保障女性就业权利
    6.5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6.6 制定财政税收补贴政策
    6.7 加强舆论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政务公开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政务公开的基本概念
    2.2 相关理论
3 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现状
    3.1 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主要内容
    3.2 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成效
4 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原因分析
5 国内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5.1 广元市青川县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5.2 温州市瓯海区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5.3 攀枝花市西区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6 对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6.1 转变理念,把握新媒体前沿阵地
    6.2 健全机制,优化公开监督考核
    6.3 搭建平台,实现政务立体公开
    6.4 加强建设,做好政务公开基础保障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6)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难点
第二章 二战后美国能源政策演变历史
    第一节 1945年——1973年美国能源政策
        一、杜鲁门的中东石油外交政策
        二、艾森豪威尔的“强制石油进口政策”
        三、尼克松的石油进口政策
    第二节 1973年—1974年美国能源政策
        一、石油危机以及“能源独立”政策的提出
        二、“能源独立”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1974年—2000年美国能源政策
        一、里根政府的新保守主义能源政策
        二、克林顿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政策
    第四节 2000年—2017年美国能源政策
        一、小布什与《国家能源政策》
        二、奥巴马的“绿色能源政策”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内容
        一、大力发展本土传统能源
        二、解除限制能源发展的计划和法令
        三、积极推动能源出口
        四、继续推进页岩革命
        五、改善与海湾国家的能源关系
    第二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的特点
        一、革新历届政府能源政策
        二、减缓新能源的发展
        三、能源政策与经济政策相适应
        四、能源政策作为地缘政治工具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调整的必然性
    第一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调整的经济因素
        一、振兴美国实体经济
        二、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第二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调整的政治因素
        一、塑造“能源主导”的国际局势
        二、党派利益之争
        三、国际能源政策调整
    第三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调整的思想文化因素
        一、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倾向
        二、“特朗普特性”和“网红政治”的时代背景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对美国国内的影响
        一、促进油气生产,出口形势向好
        二、复苏煤炭行业,增加就业机会
        三、美国新能源市场面临困境
        四、影响美国能源转型进程
        五、加剧美国功利主义极端化倾向
    第二节 特朗普能源政策对国际的影响
        一、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秩序
        二、影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三、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谈判的进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与主要问题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劳动合同管理研究动态
        1.3.2 国内劳动合同管理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文章结构
2 相关理论与法律法规概述
    2.1 劳动关系理论
        2.1.1 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点
        2.1.2 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2.2 劳动合同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
        2.2.1 劳动合同的含义
        2.2.2 劳动合同管理的含义
    2.3 劳动争议
3 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现状
    3.1 T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1 公司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1.3 用工情况
    3.2 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3.2.1 问卷调查
        3.2.2 信度、效度分析
    3.3 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管理组织中的问题
        3.3.2 规章制度中的问题
        3.3.3 劳动合同签订中的问题
        3.3.4 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环节中的问题
        3.3.5 劳动合同解除及终止中的问题
        3.3.6 劳动争议处理中问题
    3.4 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不善的原因
        3.4.1 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3.4.2 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待员工目光短浅
        3.4.3 公司高层管理者风险意识不足
4 加强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对策
    4.1 管理原则
        4.1.1 依法管理原则
        4.1.2 预防为主原则
        4.1.3 全面管理原则
    4.2 完善劳动合同签订事项
        4.2.1 工作岗位分析
        4.2.2 彻底清查和规范劳动合同文本
        4.2.3 合理设定劳动合同期限
        4.2.4 建立规范化的劳动合同签订流程
    4.3 规范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事项管理
        4.3.1 优化劳动合同履行的制度
        4.3.2 规范劳动合同变更的流程
    4.4 加强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事项管理
        4.4.1 加强劳动合同解除事项管理
        4.4.2 强化劳动合同终止事项管理
    4.5 提升劳动争议防范和处理水平
        4.5.1 建立沟通渠道,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工作
        4.5.2 善用调解机制,做好劳动争议化解工作
        4.5.3 组建专业团队,做好劳动争议应诉工作
5 T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保障措施
    5.1 加强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组织及制度建设
        5.1.1 企业管理层提高重视度
        5.1.2 设置专业职能部门
        5.1.3 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5.1.4 建立档案与证据管理制度
    5.2 协调公司外部劳动行政管理关系
        5.2.1 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交流原则
        5.2.2 了解相关部门工作制度
        5.2.3 跟踪最新政策信息
    5.3 构建公司和谐劳动关系
        5.3.1 做好员工入职工作
        5.3.2 提升员工法律素质
        5.3.3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1.3.3 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基本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内容概要
    1.6 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2.4 小结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3.2.1 基本假设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3.4 小结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4.4 小结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6.4 小结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8.2 展望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GST公司产品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企业创新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
        二、创新的特点
        三、创新的基本类型
        四、企业创新
    第二节 产品创新与核心能力
    第三节 产品创新路径
    第四节 药品创新与核心能力
第三章 GST公司产品创新现状分析
    第一节 GST公司概况
        一、GST公司基本情况
        二、GST公司产品创新组织
        三、GST公司产品创新流程
    第二节 GST公司产品创新现状分析
        一、公司产品创新介绍
        二、产品模仿创新阶段(2002-2007年)分析
        三、产品改良创新阶段(2008-2015年)分析
        四、产品创新现状分析
第四章 GST公司产品创新规划和对策
    第一节 原始创新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分析
        二、内部环境分析
        三、企业产品创新的SWOT分析
    第二节 创新环境和创新可行分析
        一、外部环境变化趋势评估
        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分析
        三、产品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GST公司产品创新规划及对策
        一、未来药品创新的定位及规划
        二、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保障措施
        三、药品创新路径概述
        四、评价与分析
第五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法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资安全审查机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以《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为例[D]. 曹文. 北京大学, 2021(09)
  • [2]我国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完善[D]. 李丽洁.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新沂市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研究[D]. 李章雨. 云南大学, 2019(03)
  • [7]了解你自己:里奥哈的新变化![J]. 蔡金萍. 葡萄酒, 2019(04)
  • [8]T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问题研究[D]. 洪蕾.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9]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GST公司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 李国栋. 厦门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新规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