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颜立景[1](2021)在《半干旱地区透水沥青路面复合改性沥青机理与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半干旱区城市主要采用不透水沥青或水泥路面,给城市带来了内涝、热岛效应及降低了行车安全性等负面影响。透水性路面对于缓解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空隙率在18%~25%之间,导致路面易发生集料飞散、坑槽等病害。因此,透水沥青路面复合改性沥青是保证透水性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首先,半干旱地区夏季降雨量超过年降雨量的60%,部分城市一小时内降雨量在30到50毫米概率时有发生,加剧了城市内涝现象。选定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的添加剂为线型SBS、热塑性橡胶高粘剂、相容剂、稳定剂,提出了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的加工工艺,采用控制变量和正交试验,确定配方为相容剂掺量为8%、热塑性橡胶高粘剂掺量为6%、SBS改性剂掺量为8%、稳定剂掺量为0.2%。其次,测试了复合改性沥青、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技术性质。在82℃时,复合改性沥青的原样沥青及RTFOT后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4)9)分别为2.53k Pa、2.86k Pa,在-24℃时,复合改性沥青蠕变劲度模量为279.5MPa,蠕变速率为0.315。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较好。然后,用水煮法和超声波浸水法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水煮法等级为5,超声波浸水法沥青包裹率为85%。进行了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稳定度为87.5%,冻融劈裂强度比为86.5%,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较好。最后,对复合改性沥青小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值与试验值差值比较小,表明有限元模拟是一个有效研究复合改性沥青小梁跨中挠度变化规律的方法。
朱俊材[2](2020)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性,可有效改善沥青性能,利于应对当前繁重的交通状况和复杂的环境条件。同时,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离析和老化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沥青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碳基纳米材料,其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其易与聚合物相容并改善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拉伸性能。本文采用GO作为改性剂对AH-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并研究其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GO掺量对沥青结合料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GO改性沥青的组成成分、胶体结构、化学特性(FTIR)、热性能(DSC)和微观形貌(AFM),从宏/微观角度深入分析了 GO对不同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O可使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延度变化不大、黏度增大,表明GO可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但对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GO可显着改善沥青的车辙因子、失效温度、黏弹性和高温抗车辙能力。GO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05%和0.2%。此外,组分分析结果显示GO的加入可吸附沥青中轻组分而聚集转变为胶质和沥青质,并改善其胶体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FTIR分析发现GO可与基质沥青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而与SBS改性沥青仅存在物理共混。DSC分析表明GO对沥青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但可显着改善沥青的交联程度。AFM试验表明GO可显着改变沥青的“蜂状”结构,形成稳定的片状褶皱结构,并使其表面粗糙度增大。为适应现代社会倡导的节约资源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改善GO改性沥青应用的局限性,采用温拌添加剂(Sasobit和废食用油(WCO))对GO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并研究相应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添加3%Sasobit可改善GO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永久变形能力,但对其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WCO的作用相反。单独或复合使用3%Sasobit和5%WCO均可显着降低GO改性沥青的黏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FTIR结果显示GO与温拌剂(3%Sasobit,5%WCO或两者的混合物)复合对基质沥青的作用机理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并可改变其氢键作用。此外,DSC分析发现Sasobit虽能提高GO改性沥青的交联密度,但对其低温抗裂性能会有不利影响,而WCO却能同时提高GO改性沥青的交联密度和低温抗裂性能。采用AC-13C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研究GO与温拌添加剂(Sasobit、WCO或两者的混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单独添加GO或与Sasobit复合使用时均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抗永久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对其低温抗裂性能会有不利影响,而添加WCO却相反。高温性能优异的0.05%GO+3%Sasobit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炎热的南方地区。具有优异的抗疲劳开裂性能和低温性能的0.05%GO+5%WCO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地区。高、低温性能优良的GO+Sasobit+WCO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所有地区。
石钊强[3](2020)在《基于废旧高分子材料特种改性沥青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废旧高分子材料橡胶颗粒日益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回收利用,造成地球资源逐渐匮乏。本文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橡胶颗粒为主原材料进行制备特种改性沥青,并应用于预制可卷曲路面,达到城市道路施工简单、快速施工、快速开放交通及缓解城市噪音环境等效果。本文旨在研发一类基于废旧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特种改性沥青材料,并应用于预制可卷曲路面结构,内容如下。(1)特种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的确定通过前期文献的查阅和相关试验的研究,进行特种改性沥青原材料的确定。根据所选材料进行制备特种改性沥青,确定剪切温度及时间、发育温度及发育时间参数,通过试验研究材料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特种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获得了不同原材料掺比制备的特种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结合预制可卷曲路面所需求的特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组分配比范围。(2)特种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根据最佳组分配比范围,制备两种特种改性沥青RSA-1和RSA-2,选取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高粘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试验性能、流变试验性能、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添加改性剂后提升了沥青的使用性能,RSA-1、RSA-2具有较好高温和低温性能,黏度和黏附性较好,满足应用于预制可卷曲路面的特种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改性剂在RSA-1和RSA-2的分散相容效果良好,并在改性过程中同时存在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3)特种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选用预制可卷曲沥青混合料的RAC-10C级配范围,通过弯曲试验和车辙试验确定配合比及最佳油石比,进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试验、透水试验等研究RSA-1、RSA-2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对小梁弯曲试验温度、损伤程度的控制研究特种改性沥青RSA-1、RSA-2的自愈性能。研究表明,RSA-1、RSA-2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沥青胶结料与集料之间有足够的黏弹特性,抗水损性能强,自愈能力优异,可满足预制可卷曲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陈聪[4](2020)在《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SBS作为如今最为常用的沥青改性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耐负载能力,还有着较好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耐疲劳性,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SBS与沥青容易发生离析分层、储存稳定性较差、制备工艺相对严格等缺陷,并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交通轴载重、流量大、行车速度快以及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导致单一的改性沥青已经难以满足现状。而APAO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与沥青极易融合,不易离析,除此之外它还有能与PE、SBS、丁苯天然橡胶等很好的混合,改善其性能,但APAO改性沥青存在粘度较高、低温性能一般的缺点。基于两种改性剂各自的特点,以及APAO与SBS很好混溶的特性,本文提出了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在总结国内外其他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基础上,对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制备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剪切速度、剪切时间、剪切温度等工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加工工艺为剪切速率为7000r/min,剪切温度为170℃、剪切时间为60min。然后对10种不同型号APAO以及不同APAO掺量(0%、4%、8%)和SBS进行复合改性,研究APAO掺量对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APAO参数对APAO的三大指标影响。并对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流变性能、粘度以及抗老化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将APAO加入SBS改性沥青之中,沥青的高温性能明显提升,低温性能无明显改善,APAO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同时APAO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抗车辙因子,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有着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且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抗老化性能明显好于APAO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APAO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抗老化性能。最后从十种不同型号APAO制备的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中选取了性能最佳的两种,然后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混合料性能研究,分别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着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但APAO的掺量不宜过高,4%掺量的APAO的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优于8%,并且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的冻融劈裂强度高于SBS改性沥青,APAO的加入能提升SBS改性沥青的水稳定性。
张弼强[5](2020)在《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量日趋增长,全国公路总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一。沥青混合料因其作为面层具有很好综合路用性能,已被我国应用于广泛地区,但由于各地区气候地质条件差异会出现不同的路面破坏形式,主要病害形式为车辙和低温开裂,路面病害会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行车质量,更严重者会危及行车安全。本研究立足我国北方地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应用基础,对辽宁地区的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采用0%、2%、3%、4%掺量的SBR与0%、10%、20%、30%高模量剂进行复配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及DSC谱图法对复合改性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模量剂掺量增加可显着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SBR对沥青高温性能仅有微弱影响,对低温性能提高明显。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现SBR改性剂是均匀分布在沥青之中,并未与沥青发生反应,两种聚合物改性剂互相之间也并未发生干涉现象,SBR和高模量外掺剂能够各自发挥出自身优势。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的可行性,高模量剂的掺量宜控制在20%左右、SBR掺量掺量为3%~4%之间。利用高模量剂与SBR改性沥青制备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来研究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BR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方面有良好的表现,综合性能优于单一改性剂制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沈绥线和沈环线两段试验段铺筑,利用试验段现场施工用沥青混合料制备试件与室内试验阶段各项数据进行对比,两段试验段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证明了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可行性及实际工程价值。当高模量剂掺量为沥青混合料的3‰时,高温性能仍能达到辽宁省规范要求的5000次/mm以上,从经济效益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能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高模量外掺剂掺量为3‰、SBR改性剂掺量为4%。
刘作强[6](2020)在《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降噪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低噪声特性的透水沥青混合料逐渐受到关注。对于透水沥青混合料而言,工程上常用的SBS改性沥青并不能够使其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故本研究专门制备了高黏度改性沥青。同时分别对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13在SBS和高黏改性沥青下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AC-13以及SMA-13作为对比研究。本研究通过驻波管法对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13以及AC-13,SMA-13的降噪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同时本研究还对影响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受到降雨的影响,降雨时雨水会直接入渗到OGFC-13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并且一部分水分会存留在其内部一段时间,水分的存留必将使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吸声降噪性能发生劣化。因此本研究测试了不同试件浸水处理后的吸声系数,探究水分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黏改性沥青中SBS改性剂和TPS改性剂的最佳复合比为4%SBS+9%TPS。高黏改性沥青的应用提升了 OGFC-13的路用性能。OGFC-13的吸声系数峰值,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三种吸声性能指标值均为同厚度的AC-13和SMA-13 的 2 倍以上。三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厚度与吸声性能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较小的表面暴露率和较大的表面构造深度能够较为明显的提升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吸声降噪性能。浸水处理后的试件厚度与吸声性能指标也均具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不同试件厚度下的浸水处理后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吸声降噪性能均为三者中最好。水分的浸入使得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吸声系数的峰值及其附近频率处的吸声系数出现较大幅度降低,OGFC-13降低的幅度最大。同时OGFC-13的平均吸声系数产生了最为明显的降低,降噪系数也同样产生了最为明显降低。OGFC-13的平均吸声系数衰减率以及降噪系数衰减率均为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中最大。随着沥青混合料厚度的增加,OGFC-13的吸声性能指标衰减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贾晓凡[7](2020)在《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交通量不断增加、重载超载、极端气候的频发等因素导致我国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BS改性沥青(SBSMA)和橡胶沥青(CRMA)是两种常用的沥青材料,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价格昂贵、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而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技术可以结合胶粉和SBS两种改性剂的优点,降低改性沥青生产成本,利用废旧胶粉资源,是一项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但是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CR/SBSMA)还存在着制备工艺不统一、质量变异性较大等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流变性能、改性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验证对比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从两种改性材料自身特点出发,明确了投料方式、发育温度、改性剂掺量与外加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利用三大指标、弹性恢复试验、离析以及黏度等宏观性能评价方法,分析改性剂掺量与发育时间对沥青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显着性差异分析方法对比发育时间、改性剂掺量与沥青宏观性能试验的显着性并建立预测模型,确定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及参数为:先投入SBS再投入胶粉后发育3h,发育温度为180±5℃,稳定剂掺量为2‰,相容剂(糠醛抽出油)掺量为3.0%,胶粉掺量为18~20%,SBS掺量为2.5~3.5%。基于流变学原理,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和低温弯曲流变梁试验(BBR)。以应变恢复率R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评价了沥青的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流变特性,发现“重载”和“高温”作用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相似;用蠕变劲度模量S和蠕变劲度速率m评价了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利用Burgers粘弹模型对低温蠕变柔量曲线进行拟和分析,并构建沥青低温粘弹弛时间λ、新指标m(t)/s(t)、低温综合柔量参数JC评价指标,分析可知SBS掺量与沥青低温性能的相关性较好,而胶粉掺量与低温性能的相关性较差。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发育时间和改性剂掺量均会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形貌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沥青中SBS网状结构发育越好,与改性剂的黏结性越好;随着SBS掺量的增加,沥青中的SBS-胶粉-沥青三相体系结构越稳定;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中胶粉颗粒凝结和结团现象会增多,导致其黏度变大。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和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类似,即改性剂和基质沥青主要为物理混合状态;随着发育时间的增长,基质沥青中氧化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沥青中的芳香分含量也逐渐减少,表明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溶胀也更加充分。最后选取ARAC-13结构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和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水稳定性能。
潘承志[8](2019)在《AMPS聚合物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文中指出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行业的发展态势持续较好,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由于较好的服务水平及可靠的路用性能被广泛使用。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就是众多优良改性沥青中常用的一种,改性后的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北方高寒地区,长期的低温积雪以及盐冻融作用下对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盐冻融作用下的沥青路面损害,目前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对融雪盐的改良研究较多,由于成本较高不能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出发,引入具有抗盐、抗高温、抗剪切性能的St/AMPS二元聚合物,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SA-13橡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分别分析和比较了AC-13和SA-13橡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盐溶液冻融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弯曲破坏应变和疲劳次数,并研究了AC-13和SA-13橡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生改变的原因,其中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疲劳耐久性,为接下来的量化研究提供有效、科学的结论。研究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从0%、4%的增加,在固定5次冻融循环时,SA-13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弯曲破坏应变、冻融劈裂抗拉强度以及疲劳次数都要优于AC-1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相同条件下,SA-13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下降速率要比AC-13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下降速率低10.95%;弯曲破坏应变的下降速率要比AC-13低14.70%;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下降速率要比AC-13低2.71%;疲劳次数下降的速率要比AC-13低9.9%。总结发现,因为AMPS单体的引入,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耐盐性能、抗高温性能、及抗剪切性能。
黄维蓉,任海生,杨东来[9](2019)在《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排水性超薄沥青磨耗黏结层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具有众多优良性能,但其大孔隙的超薄路面结构特点较普通排水路面更易出现耐久性降低及排水功能丧失等问题,因此亟需使用具有超强黏结能力和良好耐久性能的高黏度改性沥青来满足其结构与性能要求。选用热塑性橡胶(SBS)加以黏结性树脂、增塑剂和稳定剂等其他成分对沥青进行改性,采用机械搅拌混合的方式配制高黏度改性沥青,并研究自主研发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5℃延度、软化点、135℃黏度和60℃动力黏度变化规律,最终确定各掺量比例。
黄乔森[10](2019)在《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加之车辆重载交通的持续作用,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在开放交通后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影响道路行车舒适及行车安全。目前当地应用最广泛的车辙病害防治措施是采用SBS改性沥青,但使用过程中发现,普通的SBS改性沥青在部分高温重载交通地区已难以满足高温抗车辙的性能要求。因此,针对广东地区高温多雨且重载交通环境,亟待研制出一种有效改善高温抗车辙性能的高PG等级改性沥青,以提升广东地区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与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文以梅大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系统地开展了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本文首先调查了广东地区气候环境及交通荷载状况,并基于当地典型气候条件、交通状况以及实测路面结构温度等因素推荐了适应于广东各区域的沥青PG等级。其次,根据广东地区各区域推荐的沥青PG等级确定研发的高等级PG改性沥青的等级标准,制备高等级PG改性沥青并进行相关研究。结合实际对比选择胶结料、改性剂及稳定剂,根据改性剂掺量、加工温度、加工时间以及反应速率等因素对其常规指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关键制备参数,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高温及抗疲劳性能,基于弯曲流变试验研究了其低温抗裂性能,对所选参数进行验证与优化。再者,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基于车辙试验、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以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研究了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最后,依托梅大高速试验路段,提出了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的施工关键技术。同时,对高PG等级改性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总之,本研究对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提高提供借鉴,对提高广东地区乃至全国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地区透水沥青路面复合改性沥青机理与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半干旱区地区地理和气象水文分析 |
2.1 半干旱地区的地理概况 |
2.2 半干旱地区的工程地质 |
2.3 半干旱地区的气象水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改性沥青原材料及加工工艺分析 |
3.1 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3.2 原材料技术性质 |
3.3 透水路面复合改性沥青加工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改性沥青材料组成设计 |
4.1 透水路面复合改性沥青性能指标分析 |
4.2 控制变量法试验方案设计及分析 |
4.3 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 |
4.4 复合改性沥青最优配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与数值仿真分析 |
5.1 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分析 |
5.2 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分析 |
5.3 集料与复合改性沥青黏附性能评价 |
5.4 复合改性沥青有限元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概述 |
1.2.1 纳米材料简介 |
1.2.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1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
1.2.2.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1.3 温拌改性沥青的研究应用 |
1.4 GO改性沥青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GO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氧化石墨烯 |
2.2 GO改性沥青的制备 |
2.3 GO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研究 |
2.3.1 GO改性沥青针入度 |
2.3.2 GO改性沥青软化点 |
2.3.3 GO改性沥青延度 |
2.3.4 GO改性沥青黏度 |
2.4 GO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
2.4.1 DSR试验研究 |
2.4.2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 |
2.4.3 BBR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GO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
3.1 GO改性沥青组分与胶体结构分析 |
3.1.1 GO改性沥青组分分析 |
3.1.2 GO改性沥青胶体结构研究 |
3.2 GO改性沥青化学特性 |
3.2.1 FTIR试验 |
3.2.2 GO改性沥青FTIR试验结果讨论 |
3.3 GO改性沥青热性能分析 |
3.4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4.1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4.2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结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O与温拌添加剂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和改性机理 |
4.1 材料选择及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4.1.1 原材料及性能参数 |
4.1.2 试样制备 |
4.2 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
4.2.1 常规性能 |
4.2.1.1 三大指标 |
4.2.1.2 黏-温特性 |
4.2.2 流变性能 |
4.2.2.1 DSR频率扫描 |
4.2.2.2 MSCR试验 |
4.2.2.3 疲劳性能 |
4.2.2.4 低温抗裂性能 |
4.3 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4.3.1 FTIR试验 |
4.3.2 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GO与温拌添加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5.1.1 原材料 |
5.1.2 矿料级配设计 |
5.1.3 确定最佳油石比 |
5.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5.2.1 力学性能 |
5.2.2 高温稳定性 |
5.2.2.1 车辙试验 |
5.2.2.2 抗剪强度试验 |
5.2.3 低温抗裂性 |
5.2.4 水稳定性 |
5.2.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4.2 冻融劈裂试验 |
5.2.4.3 GO与温拌添加剂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GO改性沥青 |
6.1.2 GO与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废旧高分子材料特种改性沥青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特种改性沥青的制备 |
2.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沥青试验性能表征 |
2.3 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3 沥青制备工艺确定 |
2.4 改性剂最佳组分配比研究 |
2.4.1 试验方法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3 改性剂用量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种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3.1 制备对比沥青 |
3.1.1 特种改性沥青 |
3.1.2 橡胶沥青 |
3.1.3 SBS改性沥青 |
3.1.4 高粘改性沥青 |
3.2 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
3.2.1 三大指标试验分析 |
3.2.2 黏度试验分析 |
3.2.3 离析试验分析 |
3.2.4 TFOT试验分析 |
3.3 沥青流变性能研究分析 |
3.3.1 PG分级试验分析 |
3.3.2 低温弯曲流变试验分析 |
3.3.3 温度扫描试验分析 |
3.3.4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分析 |
3.3.5 频率扫描试验分析 |
3.4 沥青微观研究 |
3.4.1 荧光分析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种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 |
4.1.1 集料 |
4.1.2 沥青 |
4.2 配合比设计 |
4.2.1 级配的选择 |
4.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3 路用性能研究 |
4.3.1 高温性能 |
4.3.2 低温性能 |
4.3.3 水稳定性 |
4.3.4 渗水性能 |
4.4 自愈性能研究 |
4.4.1 试验温度对自愈能力的影响 |
4.4.2 损伤程度对自愈能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研究 |
2.1 原材料的选择与分析 |
2.1.1 基质沥青 |
2.1.2 APAO |
2.1.3 SBS改性剂 |
2.1.4 其他助剂 |
2.2 试验方法与仪器 |
2.2.1 常规性能试验 |
2.2.2 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2.2.3 沥青旋转薄膜老化试验 |
2.2.4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
2.3 改性沥青的制备研究 |
2.3.1 APAO改性沥青制备 |
2.3.2 SBS改性沥青制备 |
2.3.3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及优化分析 |
3.1 沥青传统评价指标研究 |
3.1.1 软化点 |
3.1.2 针入度 |
3.1.3 延度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对改性沥青性能优化分析 |
3.2.1 BP神经网络的介绍 |
3.2.2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3.2.3 BP神经网络训练 |
3.2.4 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3.2.5 预测能力验证 |
3.3 针入度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抗老化性能 |
4.1 布氏旋转粘度 |
4.1.1 试验原理 |
4.1.2 粘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4.2.1 参数意义与试验原理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抗老化性能研究 |
4.3.1 沥青老化评价方法 |
4.3.2 短期老化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试验原材料 |
5.1.1 沥青 |
5.1.2 集料与矿粉 |
5.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1 级配选择 |
5.2.2 最佳油石比确定 |
5.3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5.3.1 高温评价指标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
5.4.1 低温评价指标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5.1 水稳定性评价指标 |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外掺剂指标 |
2.1.2 沥青 |
2.1.3 矿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
2.2.2 沥青实验仪器及方法 |
2.2.3 沥青混合料实验仪器及方法 |
3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
3.1 复合改性沥青制备 |
3.2 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
3.2.1 复合改性对沥青针入度分布规律 |
3.2.2 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分布规律 |
3.2.3 复合改性沥青延度分布规律 |
3.3 复合改性沥青耐久性试验研究 |
3.3.1 沥青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
3.3.2 耐久性评价方法 |
3.4 复合改性机理分析 |
3.4.1 SBR改性机理分析(扫描电镜法) |
3.4.2 SBR改性机理分析(DSC法) |
3.4.3 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分析(DSC法)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4.1 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油石比确定 |
4.2 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
4.2.1 高温性能评价方法 |
4.2.2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4.3 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3.1 低温性能评价方法 |
4.3.2 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4.4 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
4.4.1 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4.4.2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研究 |
5.1 试验段工程地质概况 |
5.2 一号试验段 |
5.2.1 试验段结构设计方案 |
5.2.2 配合比设计方案 |
5.2.3 试验段施工工艺 |
5.2.4 试验路实施效果检验 |
5.2.5 试验路施工效果总体评价 |
5.3 二号试验段 |
5.3.1 试验段结构设计方案 |
5.3.2 配合比设计方案 |
5.3.3 试验段施工工艺 |
5.3.4 试验路实施效果检验 |
5.3.5 试验段施工效果总体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降噪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沥青混合料设计 |
2.1 高茹改性沥青的制备 |
2.1.1 原材料 |
2.1.2 制备工艺的确定 |
2.1.3 改性剂最佳掺量的确定 |
2.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1 粗集料性质 |
2.2.2 细集料性质 |
2.2.3 矿粉性质 |
2.2.4 纤维性质 |
2.2.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高温性能研究 |
3.1.1 车辙试验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低温性能研究 |
3.2.1 低温弯曲试验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水稳定性研究 |
3.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3.3.2 冻融劈裂试验 |
3.3.3 浸水车辙试验 |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透水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方法 |
4.2.1 驻波管试验原理 |
4.2.2 试验装置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4.3.2 厚度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4.3.3 级配对不同厚度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4.3.4 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4.3.5 表面特征对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分对透水沥青混合料降噪特性的影响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浸水条件下不同厚度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的对比分析 |
5.3.2 浸水条件下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的对比分析 |
5.3.3 浸水前后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的对比分析 |
5.3.4 水分对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BS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橡胶沥青研究现状 |
1.2.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宏观指标试验 |
2.2.2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试验 |
2.2.3 弯曲梁流变(BBR)试验 |
2.2.4 扫描电镜(SEM)试验 |
2.2.5 红外光谱(FTIR)试验 |
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及参数研究 |
3.1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3.2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测试评价 |
3.2.1 三大指标 |
3.2.2 弹性恢复与48h离析 |
3.2.3 黏度 |
3.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参数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
4.1 沥青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
4.2 沥青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BR) |
4.2.1 BBR试验结果 |
4.2.2 Burgers模型在低温流变中的应用 |
4.2.3 基于Burgers模型参数的低温评价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5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5.1 扫描电镜(SEM) |
5.1.1 不同发育时间的SEM图像 |
5.1.2 不同SBS掺量的SEM图像 |
5.1.3 不同胶粉掺量的SEM图像 |
5.2 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验证 |
6.1 混合料级配类型选择 |
6.2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验证 |
6.2.1 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
6.2.2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6.2.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 |
6.3 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社会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AMPS聚合物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融雪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
1.2.2 沥青混合料性能改良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盐冻融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机理研究 |
2.1 盐冻融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劣化机理分析 |
2.1.1 融雪剂融化冰雪的作用原理 |
2.1.2 铺洒融雪剂对沥青路面的浸蚀机理 |
2.1.3 其他因素作用下沥青路面劣化破坏机理分析 |
2.2 盐冻融作用下的AMPS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机理分析 |
2.2.1 AMPS的物理化学性质 |
2.2.2 AMPS的应用领域 |
2.2.3 AMPS聚合物复合改性SBS沥青混合料的微观作用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案的制定 |
3.1 原料性质及制备 |
3.1.1 St/AMPS二元聚合物的合成条件优选 |
3.1.2 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 |
3.1.3 粗集料 |
3.1.4 细集料 |
3.1.5 填料 |
3.2 计算配合比 |
3.2.1 选择与分析沥青混合料级配 |
3.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3.3 试验方案的确定 |
3.3.1 试验仪器和试件制作 |
3.3.2 盐冻融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
4.1.1 试验评价指标 |
4.1.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4.1.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4.2 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2.1 试验评价指标 |
4.2.2 试验方法的比选 |
4.2.3 试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4.3 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方法的比选 |
4.3.2 试验评价指标及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4.4 四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 |
4.4.1 试验评价指标 |
4.4.2 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9)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1.1 试验原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1.2.1 制备工艺 |
1.2.2 性能指标试验 |
1.2.3 改性剂掺量确定 |
2 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3 结论 |
(10)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广东实际状况的沥青使用PG分区研究 |
2.1 基于广东气候条件的沥青PG分级研究 |
2.1.1 广东省气候环境调查分析 |
2.1.2 基于高温多雨气候条件的沥青PG等级划分 |
2.2 基于广东交通状况的沥青PG分级研究 |
2.2.1 广东省典型高速交通状况调查 |
2.2.2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沥青PG等级划分 |
2.3 基于广东沥青路面结构实测温度的沥青PG分级研究 |
2.3.1 广东省代表性沥青路面温度实测分析 |
2.3.2 基于路面实测温度的广东省沥青PG等级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原材料 |
3.1.1 基质沥青 |
3.1.2 改性剂 |
3.1.3 添加剂 |
3.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制备 |
3.2.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制备参数及工艺 |
3.2.2 改性剂掺量对PG高温等级影响 |
3.2.3 制备参数对高PG等级改性沥青常规指标的影响 |
3.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性能测试与评价 |
3.3.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
3.3.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 |
3.3.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4.1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及性能测试 |
4.1.2 矿料级配设计 |
4.1.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2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评价现状 |
4.2.2 车辙试验 |
4.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
4.3.1 水稳定性能评价现状 |
4.3.2 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 |
4.4 高PG等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
4.4.1 疲劳性能评价现状 |
4.4.2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实体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5.2.1 施工工艺 |
5.2.2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 |
5.2.3 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
5.3 高PG等级改性沥青的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热塑性橡胶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地区透水沥青路面复合改性沥青机理与性能评价研究[D]. 颜立景.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朱俊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废旧高分子材料特种改性沥青研制及应用[D]. 石钊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SBS/APAO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 陈聪.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高模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D]. 张弼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透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降噪特性的研究[D]. 刘作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 贾晓凡.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AMPS聚合物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D]. 潘承志. 长春工程学院, 2019(04)
- [9]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制备工艺研究[J]. 黄维蓉,任海生,杨东来. 中外公路, 2019(06)
- [10]广东地区高PG等级改性沥青研制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 黄乔森.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