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辟打假新天地——记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委员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雯雯[1](2018)在《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文中认为1986年中国第一条“节约用水”电视公益广告在贵阳电视台播出,开启了中国当代公益广告传播的先河,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自此,公益广告不仅成为中国当代广告发展史上的独特景观,也成为广告舆论引领和广告话语呈现的重要载体。中国当代公益广告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而不断进步。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政治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成果斐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双引擎,引领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着中国社会快速向前发展。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真实记录着中国当代社会价值变迁的轨迹,诠释着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观念,还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新风尚,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呈现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公益广告实践过程中呈现的话语,往往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塑造国家品格、民族精神和时代风尚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作为社会发展的“镜像”,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公益广告自然也烙有中国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印记,公益广告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所有话语都与社会语境互为关联。在中国当代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脍炙人口的公益广告语、公益广告创作主题、创意理念的提炼,还是公益广告的学术话语、规制话语以及实践活动话语的呈现,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形式相适应。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和历史研究双重视角对中国当代公益广告的话语变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考察,在费氏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公益广告自身发展特点,分别从社会背景、文本呈现、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影响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公益广告话语呈现及话语变迁的探讨作为研究的主线索,注重探析不同发展阶段公益广告话语呈现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分析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广告与受众、广告与媒体、广告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来佐证这种逻辑关系呈现的必然性。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呈现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媒介技术变革、社会管理规制以及民众审美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程度不同,最终呈现的公益广告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很大不同。从注重行为规范和礼仪教化的引领,到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倡导和培育。从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道德相对单一主题的选择,到涉及国计民生丰富多元话语的呈现。从社会责任观念观照下的媒体自主行为,到文明进步思想统领下的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建设。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并逐步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与商业广告一起成为推动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改变在广告学术话语中也多有体现,从公益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补充的认知,到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都是推动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力量的判断,到“公益性商业广告”和“商业性公益广告”学术话语的争论,都表明公益广告发展和公益广告话语呈现逐步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显性话题。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历经了媒体倡导的行为规劝、政府管理的“命题作文”、企业参与的形象树立以及全民动员的价值观培育四个阶段。公益广告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表现形式,它不仅通过语言反映着、记录着社会现实,更通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来传达社会意义,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文化符号,铸造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3](2018)在《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文中指出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据《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历年对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布数据进行的统计,中国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且获得官方公示的直销企业有90家,已公示申牌声明但还未获得牌照公示的准直销企业共计48家,因此中国直销行业最终的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数量共计138家。其中,年度新增好当家、绿活美地、益宝、同仁堂、沃德绿世界、自然阳光、吉美生物、永健、
覃玲[4](2017)在《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文中认为公益广告价值观的表述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容的一个缩影,价值观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又给时代变迁造成必然的回应。广告作品是广告事业研究宝贵的资源,《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广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考察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广告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类型、特点,分析与讨论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内容与规律。研究包括绪论共五个部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遵循怎样的轨迹、作品如何体现表述内容的取向和功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内容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79——1995)、探索期(1996——2003)、初步发展期(2003——2008)、蓬勃发展期(2008——)。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的播出和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催生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以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月的开展,公益广告发展迈向新阶段;2003年始,在政府调控和事件驱动助力下,进入稳定发展期;2008年往后,大国崛起及国家认同诉求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驶入蓬勃发展轨道。从公益广告的演进来看,公益广告系列幅数、文字、图片排版、广告语等方面的变化,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遵循广告传播导向的方式。重点分析公益广告作品中不同诉求下主题内容变化,包括主题载体的项目数量和项目分布。公益作品价值观表述在政治传导、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取向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公益广告遵循时代变迁的轨道,在时代变迁、价值观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形成了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引领与反哺的关系。
许丰盛[5](2017)在《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在近几年迅速蔓延,成为药品犯罪的主要形式,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针对该问题,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五年间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案例367件,并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特点、典型模式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防治对策。本文除引言和结论以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概述。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以及实际情况,概括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概念,并对我国规制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政法律规定和刑事法律规定进行梳理。第二章: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现状及典型犯罪模式分析。本章主要是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2012年至2016年367件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现状、特点,并总结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典型模式,从而对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进行探讨。第三章: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原因分析。本章通过外在原因分析和内在原因分析揭示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产生、流行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便于下文有针对地提出完善对策。第四章: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对策的完善。本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防治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的成功经验,从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探讨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的对策,构筑保护群众用药安全的壁垒。
王薇[6](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震[7](2015)在《网络虚拟财产研究》文中提出网络虚拟财产自“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起就备受学界与实务界关注。它作为新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学界对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学界在网络虚拟财产是否为财产、应纳入何种法律保护范围及所涉各方权利义务如何界定等重要理论问题上存在分歧。现今网络游戏产业年收入超过千亿、网游用户数以亿计,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由于网络虚拟财产出现为时不长,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研究并没完全展开与深入。而笔者认为基于网络虚拟财产发展蓬勃及对民众影响渐深之情况,有必要对网络虚拟财产本质、属性以及如何保护做进一步研究,同时基于纠纷高发态势与立法缺失导致诸多问题之现状,立法机关应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予以重视,加强立法。法律界也应设法解决目前数量庞大的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文章第一部分探讨网络虚拟财产与财产之关系。远古时代财产主要指“奴隶、牛羊、各类货物”。进入农业社会,土地、房屋开始成为社会非常重要之财产。到近现代,光源、电力、热能等以往人类很难控制之物成为财产,股票、债券、商业标记、各种智力成果也成为非常重要的财产类型。财产随着社会进步始终处于发展变革状态。但财产有其基本属性。有学者认为财产即物。根据罗马法之规定,物可分为有体物与无体物。有体物指的是指的是具备外在物质实体、人类可直接感知之物,无体物指权利。部分学者认为人类社会所有财产皆可囊括于物之中。不过权利与物并非同一逻辑层次之概念,且根据不少新兴财产之特点已不太适合纳入物之范畴。为避免逻辑体系混乱,德国物权法已经明确物即有体物。社会发展进步导致财产与物由一致走向分裂。在历史长河中虽然财产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它也形成了稳定的属性:客观性、价值性、稀缺性、可控性。经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否定论”、“肯定论”之比较分析,兼之以传统财产法理论作为印证,得出网络虚拟财产符合财产之基本属性,属于财产。文章第二部分研究网络虚拟财产之权利属性。从“网络虚拟财产第一案”起,学界与实务界对网络虚拟财产之权利属性存在很大分歧,兼之法律对此也无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类似案件裁判不统一之现象。这也让玩家、运营商及法律工作者“困惑”。针对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属性,目前主要有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新型财产权说等理论学说。尤其物权说、债权说支持者甚众。其中物权说内部还分为所有权说与使用权说、典型物权说与准物权说之争。债权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权属于债权,网络虚拟财产只不过为玩家根据游戏合同要求运营商提供游戏服务之凭证。知识产权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中凝结了玩家智力投入,因此可将其视为智力成果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基于网络虚拟财产之特性新型财产权说认为应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新型财产予以保护。笔者通过对各种学说之评析得出:网络虚拟财产因其具有非物质性、期限性不属于物,不宜划入物权法调整范围,又因其具有支配性与排他性使之区别于债,其产生过程并不具有创造性不能视为知识产品,将其视为新型财产很难解决现实问题。而无形财产体系之包容性与开放性给网络虚拟财产归入该体系提供了条件。将网络虚拟财产权纳入无形财产权范畴不至于给传统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体系带来大的冲击,破坏它们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又可以根据其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文章第三部分主要研究网络虚拟财产归属问题。网络虚拟财产未与网络游戏“分离”前,它作为网络游戏的一部分,游戏设计商与运营商在其开发制作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判定此阶段网络虚拟财产应归属于游戏设计商与运营商。而玩家通过游戏或购买使网络虚拟财产脱离原初的“自然状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凭借运气取得网络虚拟财产。考察网络虚拟财产争议问题时,需考量网络虚拟财产所处阶段,其归属不能一概而论。通过架设私服、使用非法外挂等方式取得网络虚拟财产可能侵害游戏设计商与运营商的着作权和财产权。文章第四部分对网络虚拟财产典型争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目前主要的网络虚拟财产争议类型以及其中所涉各方权利义务进行界定,此举可为争议解决提供依据。在争议中经常需要确定网络虚拟财产价值,目前可供选择与参考的价值确定方式有玩家直接经济投入、交易平台价格、运营商售卖价、中立机构鉴定价以及销赃价等。可上述方式皆存在一定问题或弊端,如将玩家直接经济投入视为网络虚拟财产之价值无法体现玩家投入的时间成本;交易平台价格很难反映稀有极品装备之真实价值;中立机构鉴定法程序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因此纠纷中网络虚拟财产价值需依据纠纷类型与特点综合认定。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目前争议较大的两个网络虚拟财产侵权问题:失窃网络虚拟财产能否适用善意取得;网络虚拟财产遭遇侵权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第一个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立法以及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特殊环境后,本文认为只要受让玩家满足善意以及支付合理对价之条件可以取得失窃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此制度之建立有助于保护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第二个问题:本文在分析财产侵权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必要性分析基础上,认为并非所有网络虚拟财产遭遇侵权皆可索取精神损害赔偿。如欲索取精神损害赔偿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受侵害的网络虚拟财产为具有精神利益之财产;第二,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文章第五部分研究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问题。在前一部分运营商权利义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游戏运营商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中应承担何种责任。基于虚拟空间之特点、玩家对运营商信赖以及运营商技术能力,游戏运营商应对用户网络虚拟财产承担起相应安全保障义务。对网络虚拟财产相关安全保障义务具体内容与法理依据进行了阐述。在对运营商设置的游戏注册协议进行分析时发现,多数运营商会设置逃避己方主要义务、加重用户责任之格式条款,由此也产生不少纠纷。笔者认为此类条款应按照合同法第39、40、41条之规定来认定其效力。通过对域外韩、美、日、台、港等国家与地区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立法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这些国家与地区对网络虚拟财产这类新事物所做之有益探索,其中不少纠纷处理与解决方案值得我国参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依据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争议数额不高,多数纠纷并不复杂之特点,建议引入小额诉讼程序。此制度可有效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方便当事人维权。根据上海法院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之经验,可设置类似商品服务在线争议处理模式来对大部分网络虚拟财产纠纷进行在线“调解”与“仲裁”,此举较为便捷,亦可节省司法成本与当事人维权支出。总而言之,网络虚拟财产问题已经发展到法律界不可回避之地步。为有效遏制侵权现象,解决纠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法律需对网络虚拟财产相关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如果相关工作停滞不前,会让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所形成新型社会关系之调整处于被动,也不利于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及社会秩序稳定。
邬盛根[8](2014)在《中国公益广告的价值实现:公共性视角 ——基于社会结构系统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了第二次改革与转型阶段,重点在四大领域寻求进一步改革突破,即经济转型发展、利益分配格局、民生工程和政府转变职能①;利益主体在社会结构变化中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意识增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公民越来越尊重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及自身合法利益,并且积极表达公共利益诉求,这是当代公民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一种彰显。实现公共利益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公共利益的表达空间,政府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代表国家,以行政和强制手段为特征制定公共政策,表达并分配着公共利益;而社会是以自治和契约为特征的社会组织间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系统,既代表着公共利益也内含着特殊私人利益;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也深切体会到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相关性。国家、社会和企业作为直接关切到公共利益及其表达的主体,成为本论文研究视角,来探求公共利益表达路径之一——公益广告的价值选择与实现问题。首先,通过对国家与社会以及企业相关理论研究框架追踪展开了公共性问题讨论;梳理从古希腊城邦时代“共同的善”到当今市民社会理论复兴整个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时性变迁,分析其中公共利益所体现出的“公共性”思想流变与价值困惑,规定了“公共性”二个分析视角:公共价值多元化和公共资源供给;并在此前提下对于国家与社会、企业的公共性追求等相关问题进行分别论述。针对本论文最终关于我国公益广告价值研究,特别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国家、社会和企业作为公益广告主体的公共利益表达与“公共性”实践机制,为后续展开分析的公益广告价值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从公益本质角度展开了对于公益广告价值的分析;公益具有不同的理解,公共领域的“公益”和私人领域的“公益”、自下而上的“公益”和自上而下的“公益”,本论文从公共性视角出发重点倾向于关注的是公共领域的“公益”和自下而上的“公益”,即研究公益的集体行为和自发行为;随后从公益本质出发所讨论的公益广告的公益纯粹性、纯粹性层次以及修正的实现形式,都非常注重公益广告运行的公益性和驱动性因素的分析立场,因此,在公益广告价值研究中,价值主体性理解、价值的限制性等,成为价值主客体分析、反思公共利益还原性和公益广告价值属性的有效理论工具,创新性提出了公益广告价值多元的主体利益观和公益广告客体的公共资源观;比如公益广告的经济价值并非只是企业独占、公益广告“公地悲剧”式的价值流失更可怕等观点;至此,我们重申了公益广告“公共性”的价值主张和资源理念。再次,具体分析我国社会二次转型时期公共利益表达特点与问题。从两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历程来看,“强政府-弱社会”模式不利于公共利益表达的实现,但这又恰恰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起点,随着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理性放权以及向社会领域分权,社会本身发展的不断调整和逐渐建构,从政府主导转变到政府引导,“弱社会”的公共利益表达内容和表达路径将有较大改变,公共利益表达的多元化和公益广告价值的多元化体现出供需关系的高度一致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二次转型时期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公益广告价值的多元化特征对于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诉求及其运行机制形成的基础性意义。最后,从我国政府主导型公益广告运行的实践回顾和理论检视层面出发,提出明确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主导者的三大关系问题:公益纯粹性与商业参与、公共效率与专业生产、地方分治与中央权威等,如何受到奥氏“多中心”理论和“使用者协会”启发,提出创建我国包括政府、社会(第三部门)以及企业在内的公益广告“使用者”组成的运行机构——企业型非营利组织,从而进行公益广告价值实现机制与公共利益表达的有益探索,并希望以此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追求“强政府-强社会”模式转变过程中,实现国家与社会、企业良性互动的有效路径之一,勾勒出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产业形成与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公民个人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罗婷婷[9](2013)在《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分析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查显示,我国公益广告在广告投放总量中不足5%,而电视公益广告的投放比例则更少。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相关理论研究更为迟缓,国内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公开面世的理论着作的数量也不多,而相关的学术论文的也少有创新,电视公益广告研究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公益广告研究方面的研究颇有成果。早在1979年,日本就成立了公告广告研究所,着名的公益广告研究专家直条则夫就是这个研究所的成员,其作品《公共广告の研究》影响了国内外很多从事公益广告研究的学者,相当数量的文章在参考文献中都选用了本书。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们对发展公益广告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面对相对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宣传效果最优化,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组成要素、种类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和总结,并结合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市场营销学中细分市场的概念,运用广告营销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及营销模式,以期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视公益广告发展之路。将电视公益广告市场细分化,有助于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譬如,针对某高致病性传染疾病的多发区域进行疫病防控知识传播,降低疾病的感染率;或者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性知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保护等等。
傅雪蓓[10](2013)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微博问政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微博问政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治民主的一种世界性新型社会实践。微博的出现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介掌控政坛舆论的格局,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面对这一新型舆论格局,国内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正是在这一层面上,研究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微博问政与政府应对策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的第一章是为导论部分,按照“问题意识”的指引,着力于探讨我国微博问政的时代背景、研究价值。文章在界定了一些重要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指出受学术传统差距、政治民主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有关研究与外国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文章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微博问政场域下我国政府面临的新危机及其原因。首先,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话语权异位是微博问政成为挑战我国政府管理的直接原因。其次,文章分别指出,表达制度之立法缺陷是微博问政导致危机产生的立法原因;权力运行失范是其政治原因;公民参与不足是其行政原因;媒体引导不当是其舆论原因。文章的第三章从比较研究角度考察了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策略。文章提出,对表达自由的立法规制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制度方案;通过司法宽容表达自由以保护微博问政,司法考量公共利益以节制微博问政,司法保护私人利益以防止微博问政侵权,是西方国家节制微博问政的司法措施;通过政府微博、官员微博来发展政务微博,是其应对微博问政的理性行动;而通过快速反应、议程设置、媒介事件来推动媒体引导,是其舆论策略。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文章将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方略总结为四点经验:以政治民主占领道德制高点;以法治治理为内在规则;以官民互动为行动逻辑;以舆论引导为媒体手段。从文章的第四章开始,论文致力于构建我国政府回应微博问政的相关策略。在这一章中,文章提出政府应当转变理念,以治理理念打破“围墙政治”,通过行政民主占据舆论正当性制高点;以行政分权、公共产品民营化实现“去中心化”,重建政府权力结构;以公民参与来重整政府治理网络,规范政府行为。最终编织成一道监督法网,实现对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官员、行政行为的监督,赢得广大群众对各级行政主体的信赖,从源头上大大降低微博问政的可能性。文章的第五章提出把法律规制作为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立法策略。首先是完善舆论立法,即通过宪法、新闻法以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来打造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立法体系。其次从保护名誉权、保护隐私权等间接法律手段,来实现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策略目标。文章的第六章把合理引导作为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重要手段。文章主张建立电子政府,通过政务信息网络、网络发言人制度、官员微博等措施来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官民沟通,实现官民有效互动;主张以主流媒体掌控舆论之议程设置,来实现媒体对微博舆论的有效引导;主张以法院司法评价促使微博问政规范化、合法化。最后,文章以“迈向自媒体时代的改革之路”为题,总结全文。文章认为,由于种种应对措施的无效、乏力,导致当前我国微博问政朝着不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而要想改变此种不利局面,国家必须要以立体化、体系化与过程化的思维方式,在各个方面改革现有治理理念、制度体系、权力结构和媒体运作,以迎接自媒体时代的挑战。最终在进一步巩固政府管理之正当性与合法性基础的同时,获得民众的信任,化解舆论危机。
二、开辟打假新天地——记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委员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辟打假新天地——记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委员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广告话语:广告研究的新视角 |
(一)有关广告话语概念的阐释 |
(二)广告话语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解析 |
二、公益广告话语:历史研究与话语研究 |
(一)中国当代公益广告发展史研究 |
(二)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一、研究方法 |
(一)话语分析法 |
(二)历史文献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二、理论依据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话语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问题 |
第二章 公益广告与公益广告话语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
一、当代公益广告认知衍化的三个层面 |
(一)商业广告的补充 |
(二)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 |
(三)社会治理的新沟通方式 |
二、公益广告的概念解读 |
第二节 公益广告话语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
一、广告话语的概念界定 |
(一)语言和社会双重视角下的“话语” |
(二)广告话语:语言和语境的合体 |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一)超越语言学视域的公益广告话语 |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媒体倡导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
第一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时代转折孕育公益广告话语 |
二、精神文明建设建构公益广告话语 |
三、先进广告观念启迪公益广告话语 |
四、传媒与广告业改革催生公益广告话语 |
第二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
一、主题:治理“脏、乱、差”现象 |
(一)社会秩序“乱”与道德规范 |
(二)社会环境“脏”与环境保护 |
(三)安全意识“差”与安全教育 |
二、诉求策略:提醒、规劝、批评 |
(一)提醒呼吁式广告话语 |
(二)规劝警告式广告话语 |
(三)批评恐惧式广告话语 |
三、创意表现:巧用修辞与婉转叙事 |
(一)巧用修辞,贴切达意 |
(二)婉转叙事,分寸适度 |
第三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
一、媒体自发组织形成的理论话语 |
(一)媒体对公益广告的态度和认知 |
(二)《广而告之》的广告话语引领 |
(三)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关系博弈 |
二、专项奖设立对公益广告话语的影响 |
(一)“公共广告奖”的设立 |
(二)专项奖从“公共”到“公益”的更名 |
三、“广而告之”效应及产生的公益广告话语 |
(一)公益广告话语呈现与媒体公信力提升 |
(二)“广而告之”范式与公益广告话语创新 |
(三)公益广告话语引领与公益事业发展 |
第四节 媒体倡导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道德建设 |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致富光荣”观念下的道德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管理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
第一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社会“乱象”滋生 |
二、广告业稳步发展与市场环境净化 |
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开展 |
第二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
一、主题:社会失衡亟需新风尚引领 |
(一)道德失范与重塑美德 |
(二)下岗潮与“自强创辉煌” |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 |
二、创意思路:人本意识觉醒的感性诉求 |
(一)回归本真的感性诉求 |
(二)平民视角挖掘日常素材 |
三、表现策略:系列化作品和不对等的图文关系 |
(一)广告作品的系列化现象 |
(二)图像对文字语言的过分依赖 |
第三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
一、公益广告理论话语的三方碰撞 |
(一)社会作用:“三个有利于” |
(二)传播内容:“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三)发展困境:“三不”状态 |
(四)运行模式:初级觉醒 |
(五)公益广告与企业营销之间的“蓝海战略” |
二、政府政策规制:“公益广告月”话语的建构 |
(一)话语主题的限定和不限定 |
(二)话语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
(三)话语运行机制的建立 |
第四节 政府管理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服务全国大局关注社会热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经济改革持续深入 |
二、城市化进程加速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三、双效益并举: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
四、公民道德建设与“讲树”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
一、主题:跟热点、讲荣辱、促和谐 |
(一)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
(二)建构和谐社会形象 |
二、话语来源:企业参与和受众意识彰显 |
(一)企业参与下的“话题作文”式创作 |
(二)“以小见大”的素材挖掘 |
三、创意表现:内容与形式美的融合 |
(一)借助名人效应 |
(二)平民化的情感演绎路线 |
(三)视听语言丰富优美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
一、品牌化发展的公益广告实践活动 |
(一)系列化公益广告活动日益增多 |
(二)地方性公益广告活动活跃性增强 |
二、制度化建设的公益广告规制性话语 |
(一)加强公益广告制度建设 |
(二)鼓励企业参与公益广告活动 |
三、学术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创意与表现:多元观点交融 |
(二)功能:从伦理道德建设到公共事务发展 |
(三)关系:商业性与公益性博弈 |
(四)运行机制:整合社会各界力量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社会文明的“一盏灯” |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转变认识与树立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民动员时期的中国公益广告话语 |
第一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公益广告话语力量 |
二、全民公益理念丰富公益广告话语 |
三、媒介融合推动公益广告传播 |
四、政策话语保障公益广告权力 |
第二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文本呈现 |
一、主题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一)和谐社会语境下关爱弱势群体 |
(二)中国文化的中国表达 |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传播策略:协同互动与场景体验 |
(一)从“广而告之”到“协同互动” |
(二)从“平面宣传”到“场景体验” |
三、创意表现:讲好中国故事 |
(一)纪实型叙述的文本表意 |
(二)中国元素激发民族记忆 |
第三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实践 |
一、“创新与发展”的公益广告学术话语 |
二、法治化建设的公益广告规制性话语 |
三、立体化管理公益广告评优活动 |
四、全媒体协调传播主题公益广告 |
第四节 全民动员时期的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影响 |
一、公益广告指导性话语:整合力量传播文明 |
二、公益广告时代性话语:公益传播创造文化奇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考察 |
一、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轨迹 |
(一)媒体倡导的行为规劝 |
(二)政府管理的“命题作文” |
(三)企业参与的形象树立 |
(四)全民动员的价值观培育 |
二、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
(二)媒介技术的变革 |
(三)社会责任意识的彰显 |
(四)社会管理规制的调整 |
(五)民众审美需求的转变 |
第二节 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的反思 |
一、公益广告发展中的话语权博弈 |
(一)意识形态建构的隐性转化 |
(二)商业行为渗透的合理性权衡 |
二、公益广告话语的社会意义建构 |
(一)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身份的建构 |
(二)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关系的塑造 |
(三)公益广告话语对社会观念的培育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公益广告是社会的精神食粮 |
(二)公益最大化广告精神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的功能研究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
(三)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专家访谈法 |
六、研究模型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模型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时期与《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
第一节 新时期与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
一、新时期与中国社会转型 |
二、中国广告行业的复苏 |
三、公益广告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推力 |
第二节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面貌 |
一、年鉴的面世:留存历史见证 |
二、年鉴的把关:严谨的评选与编纂机制 |
三、《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优势 |
第三节《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作品概况 |
一、初具规模的广告作品 |
二、平面类广告占据重要席位 |
三、公益广告作品地位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公益广告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从广告语的句类使用来看作品 |
一、广告语句类语效的使用 |
二、语用目的与句类语效 |
三、语言功能与句类语效 |
第二节 从诉求方式来看公益广告 |
一、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广告 |
二、付诸理性诉求的公益广告 |
第三节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主题来看作品 |
一、不同形式下作品诉求主题的差异 |
二、诉求主题的类别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轨迹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起步期(1979——1995) |
一、从政策宣贯向社会公益转变发展的广告作品 |
二、起步阶段公益广告的成长动力 |
第二节 公益广告发展的探索期(1996——2002) |
一、“渐入佳境”的作品创意方式 |
二、探索期公益广告的成长契机 |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初步发展期(2003——2008) |
一、初步发展期广告作品的表现形态 |
二、初步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引擎 |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期(2008—今) |
一、“后读图时代”的广告创作美学 |
二、蓬勃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与不变: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广告创作与价值观表述之取向 |
一、广告诉求主题的价值表达 |
二、主体身份影响价值观表达 |
第二节 传统还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观之审视 |
一、中国文化:“内在”与“超越” |
二、现代观念的演绎 |
第三节 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变化 |
一、我国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变化之关系:“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引言 |
1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概述 |
1.1 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关于假冒伪劣药品 |
1.1.2 关于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 |
1.2 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的相关法律规定 |
1.2.1 行政法律规定 |
1.2.2 刑事法律规定 |
2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现状及典型犯罪模式分析 |
2.1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现状 |
2.2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特点分析 |
2.2.1 犯罪数量:增长迅猛 |
2.2.2 犯罪手段:网上网下紧密结合 |
2.2.3 犯罪规模:呈“集团化”趋势 |
2.2.4 犯罪地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南地区 |
2.2.5 犯罪领域:慢性病、性功能疾病等疑难杂症为重灾区 |
2.2.6 犯罪对象:以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的群体为主 |
2.3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的典型模式分析 |
2.3.1 有资质的网上药商违法销售药品——“偷售”销售模式 |
2.3.2 无资质的网上药商销售合格药品——“无证”销售模式 |
2.3.3 无资质的网上药商销售不合格药品 |
3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原因分析 |
3.1 外在原因分析 |
3.1.1 企业不尽责 |
3.1.2 监管不到位 |
3.1.3 打击效率低 |
3.1.4 法律不完善 |
3.1.5 宣传不到位 |
3.1.6 防范意识差 |
3.2 内在原因分析 |
4 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对策的完善 |
4.1 基于监管者视角的犯罪防治对策 |
4.1.1 规范行业自律 |
4.1.2 优化行政执法 |
4.1.3 强化公安侦查 |
4.1.4 完善法律规定 |
4.1.5 完善医保体系 |
4.1.6 普及安全教育 |
4.2 基于经营者视角的犯罪防治对策 |
4.2.1 优化药品电商管理 |
4.2.2 规范网络公司运作 |
4.2.3 加强物流公司监管 |
4.3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犯罪防治对策 |
4.3.1 消费者积极维权 |
4.3.2 打假人合法参与 |
4.3.3 新闻媒体广泛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网络虚拟财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网络虚拟财产与财产之关联 |
1.1 网络虚拟财产基础理论 |
1.1.1 网络虚拟财产概念诠释 |
1.1.2 网络虚拟财产基本特征 |
1.1.3 网络虚拟财产之外延 |
1.2 财产历史变革及与物关系探究 |
1.2.1 财产历史变革 |
1.2.2 财产与物关系探究:一致走向分裂 |
1.3 财产属性考察 |
1.3.1 客观性 |
1.3.2 价值性 |
1.3.3 稀缺性 |
1.3.4 可控性 |
1.4 网络虚拟财产是否为财产辨析 |
1.4.1 财产否定论 |
1.4.2 财产肯定论 |
1.4.3 传统财产理论对网络虚拟财产之印证 |
2 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考察 |
2.1 问题之由来 |
2.2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属性理论分歧 |
2.2.1 物权说 |
2.2.2 债权说 |
2.2.3 知识产权说 |
2.2.4 新型财产权说 |
2.2.5 无形财产权说 |
2.3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属性学说评析 |
2.3.1 物权说评析 |
2.3.2 债权说评析 |
2.3.3 知识产权说评析 |
2.3.4 新型财产权说评析 |
2.3.5 无形财产权说评析 |
2.4 无形财产权与网络虚拟财产权 |
2.4.1 无形财产之发展 |
2.4.2 各国对无形财产之态度 |
2.4.3 无形财产权与网络虚拟财产权 |
3 网络虚拟财产归属研究 |
3.1 游戏开发商拥有网络虚拟财产权 |
3.1.1 网络游戏基本特点 |
3.1.2 网络游戏发展历程 |
3.1.3 网络游戏种类 |
3.1.4 网络游戏及网络虚拟财产开发设计 |
3.1.5 小结 |
3.2 玩家取得网络虚拟财产正当性分析 |
3.2.1 玩家获取网络虚拟财产方式 |
3.2.2 玩家获取网络虚拟财产之付出 |
3.2.3 网络虚拟财产对玩家之意义 |
3.2.4 小结 |
3.3 取得网络虚拟财产非正当方式 |
3.3.1 架设、运营私服 |
3.3.2 制作、使用非法外挂 |
3.3.3 运营私服及非法外挂法律后果 |
4 网络虚拟财产典型争议问题研究 |
4.1 典型争议及双方权利义务界定 |
4.1.1 玩家与运营商之争议及权利义务界定 |
4.1.2 玩家与第三方之争议及权利义务界定 |
4.1.3 小结 |
4.2 争议中网络虚拟财产价值确定方式及利弊分析 |
4.2.1 玩家直接经济投入 |
4.2.2 交易平台价格 |
4.2.3 运营商售卖价 |
4.2.4 中立机构鉴定价 |
4.2.5 依据销赃的情况来确定价值 |
4.2.6 返还原物回避价值评估 |
4.3 失窃网络虚拟财产能否适用善意取得 |
4.3.1 争议提出 |
4.3.2 国内外法律关于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之规定 |
4.3.3 失窃网络虚拟财产适用善意取得背后的利益平衡 |
4.3.4 失窃网络虚拟财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分析 |
4.4 网络虚拟财产遭遇侵权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4.4.1 问题之缘起 |
4.4.2 财产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之必要性 |
4.4.3 网络虚拟财产中是否存在精神利益考量 |
4.4.4 精神利益损失需要达到严重程度 |
4.4.5 小结 |
5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 |
5.1 游戏运营商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
5.1.1 游戏运营商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之缘由 |
5.1.2 网络游戏安全保障义务之内容 |
5.1.3 游戏运营商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法理依据 |
5.2 网络虚拟财产格式合同条款效力应受限制 |
5.2.1 网络游戏注册协议 |
5.2.2 格式合同分析 |
5.2.3 小结 |
5.3 网络虚拟财产立法现状与评析 |
5.3.1 域外网络虚拟财产立法与保护 |
5.3.2 网络虚拟财产立法比较 |
5.3.3 小结 |
5.4 网络虚拟财产纠纷解决机制 |
5.4.1 小额诉讼模式 |
5.4.2 在线争议解决模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中国公益广告的价值实现:公共性视角 ——基于社会结构系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问题提出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公益广告本体研究 |
1.2.2 公益广告功能作用研究 |
1.2.3 公益广告问题研究 |
1.2.4 公益广告运行机制研究 |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不足 |
1.4 理论资源及分析框架 |
1.4.1 国家与社会理论 |
1.4.2 奥斯特罗姆的“使用者协会”理论 |
1.4.3 价值与价值理论 |
1.4.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 国家与社会、企业理论框架下的公共性 |
2.1 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 |
2.1.1 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谱系追踪 |
2.1.2 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规定 |
2.2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公共性 |
2.2.1 公共利益与公共性思想 |
2.2.2 公共性的规定 |
2.2.3 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公共性追求 |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性 |
2.3.1 企业社会责任践行逻辑与演化特征 |
2.3.2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公共性表达 |
2.3.3 基于公共性的企业公益战略选择 |
3 公益广告价值 |
3.1 公益广告的公益纯粹性 |
3.1.1 公益本质 |
3.1.2 公益广告纯粹性的层次 |
3.1.3 公益广告纯粹性的实现形式 |
3.2 公益广告价值研究 |
3.2.1 公益广告功能与价值反思 |
3.2.2 公益广告价值的主客体 |
3.2.3 公益广告价值的主体性理解 |
3.3 公益广告的价值指向:公共性 |
3.3.1 公益广告价值的现实起点 |
3.3.2 公共性与公益广告的价值认同 |
3.3.3 公益广告的价值属性分析 |
4 我国公益广告价值的公共性选择 |
4.1 个人主义倾向与公共利益多元化 |
4.1.1 个人主义倾向与文化传统冲突下的社会问题 |
4.1.2 我国转型时期公共利益表达的多元化 |
4.2 我国二次转型时期国家、社会与企业选择 |
4.2.1 国家层面:全能型政府转型及公共性回归 |
4.2.2 社会层面:公共利益社会创建与表达 |
4.2.3 企业层面:内外双重驱动的公益自觉 |
4.3 公益广告价值的多元化 |
4.3.1 公益广告价值诉求主题 |
4.3.2 公益广告价值诉求运行比较 |
4.3.3 我国公益需求与公益广告价值多元化 |
5 公益广告价值的实现机制 |
5.1 我国公益广告现状检视 |
5.1.1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实践与理论观照 |
5.1.2 我国政府主导型公益广告运行困境与弊端 |
5.2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主导者 |
5.2.1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主导者的转变 |
5.2.2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关系问题与“使用者协会”模式提出 |
5.2.3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主导者特征 |
5.3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与价值实现 |
5.3.1 我国公益广告主导者创想和组织 |
5.3.2 我国公益广告运行机制架构 |
6 结语:公共性与公益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电视公益广告概述 |
2.1 电视公益广告的涵义 |
2.1.1 什么是公益广告? |
2.1.2 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 |
2.1.3 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界定 |
2.1.4 电视公益广告的定义 |
2.2 公益广告的组成要素及要素分析 |
2.2.1 广告主 |
2.2.2 广告代理 |
2.2.3 广告媒体 |
2.2.4 广告费用 |
2.2.5 传播内容 |
2.2.6 广告受众 |
2.2.7 广告效果 |
2.3 电视公益广告的功能 |
2.3.1 教育功能 |
2.3.2 舆论导向 |
2.3.3 社会关怀 |
2.4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2.4.1 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
2.4.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电视公益广告行业细分市场的概念导入 |
3.1 商业广告细分市场分析 |
3.1.1 细分市场(segment market)的概念 |
3.1.2 商业广告细分市场 |
3.2 市场细分步骤 |
3.2.1 选定目标市场范围 |
3.2.2 确定细分变量 |
3.2.3 收集和分析数据 |
3.2.4 市场细分 |
3.2.5 评估细分市场 |
3.2.6 制定营销策略 |
3.3 电视公益广告的种类 |
3.3.1 根据广告发布出资人身份的不同划分 |
3.3.2 根据电视公益广告诉求主题的不同划分 |
3.3.3 根据创意类型结构形式的不同划分 |
第四章 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的研究分析 |
4.1 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
4.2 关于电视公益广告细分的研究 |
4.2.1 电视公益广告的细分目的和意义 |
4.2.2 电视公益广告的细分标准 |
4.3 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分析 |
4.3.1 电视公益广告的买方 |
4.3.2 电视公益广告的卖方 |
第五章 细分市场理论在电视公益广告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
5.1 国外电视公益广告经营模式 |
5.2 当前电视公益广告的经营模式 |
5.3 未来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值得借鉴的模式 |
5.4 细分市场理论在电视公益广告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 |
5.4.1 电视公益广告内容附注商业元素 |
5.4.2 固定公益诉求的电视公益广告有固定的组织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自媒体时代下的微博问政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1.3 问题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微博问政场域下的新危机及其成因 |
2.1 微博问政对我国政府的挑战 |
2.1.1 微博问政容易贬损政府形象 |
2.1.2 微博问政容易导致谣言舆情 |
2.1.3 微博问政容易造成“塔西陀陷阱” |
2.1.4 微博问政容易产生官民对抗 |
2.2 表达制度缺陷是危机产生的立法原因 |
2.2.1 表达自由范围不明导致微博问政无序化 |
2.2.2 表达自由限度不明导致微博问政无边化 |
2.2.3 表达自由责任不明导致微博问政免责化 |
2.3 权力运行失范是危机产生的政治原因 |
2.3.1 围墙政治理念引发微博问政 |
2.3.2 官员腐败成风引发微博问政 |
2.3.3 政府行为不当引发微博问政 |
2.4 公民参与不足是危机产生的行政原因 |
2.4.1 政府决策过程公民参与不足引发微博问政 |
2.4.2 政府执行过程公民参与不足引发微博问政 |
2.4.3 政府监督过程公民参与不足引发微博问政 |
2.5 媒体引导不当是危机产生的舆论原因 |
2.5.1 传统媒体反应失灵导致微博问政缺乏舆论引导 |
2.5.2 媒体话语权失落导致微博问政向不良方向发展 |
2.5.3 网民素养不高导致微博问政非理性化蔓延 |
3 对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策略的考察 |
3.1 立法规制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制度方案 |
3.1.1 表达自由立法对微博问政的正面规范 |
3.1.2 表达自由立法对微博问政的反向约束 |
3.2 法裁判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司法措施 |
3.2.1 司法宽容表达自由以保护微博问政 |
3.2.2 司法考量公共利益以节制微博问政 |
3.2.3 司法保护私人利益防止微博问政侵权 |
3.3 政务微博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理性行动 |
3.3.1 以政府微博促进行政程序透明 |
3.3.2 以官员微博加强官民信任 |
3.4 媒体引导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舆论媒介 |
3.4.1 多元媒体因势利导微博问政 |
3.4.2 主流媒体主导微博问政议题 |
3.4.3 政府推动微博问政环境再构 |
3.5 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启示 |
3.5.1 政治民主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道德制高点 |
3.5.2 法治治理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内在规则 |
3.5.3 官民互动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行动逻辑 |
3.5.4 舆论引导是西方国家应对微博问政的媒体手段 |
4 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理论途径 |
4.1 政府以行政民主应对微博问政 |
4.1.1 以治理理论打破“围墙政治”占据舆论制高点 |
4.1.2 以行政民主推动制度创新应对微博问政 |
4.2 政府以权力结构重建应对微博问政 |
4.2.1 以行政分权降低政府被关注度 |
4.2.2 以公共产品民营化提高行政质量 |
4.3 政府以治理网络应对微博问政 |
4.3.1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高行政民主度 |
4.3.2 公民参与政府执法促进官民互动 |
4.3.3 公民参与行政监督规范政府行政 |
5 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立法途径 |
5.1 舆论立法是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直接法律途径 |
5.1.1 以宪法文本界定表达自由及其限度 |
5.1.2 制定新闻法以构建舆论控制体系 |
5.1.3 完善配套制度实现舆论立法约束 |
5.2 私权保护是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间接法律途径 |
5.2.1 保护名誉权防止微博侵权 |
5.2.2 保护隐私权防止微博侵权 |
6 政府应对微博问政的媒体途径 |
6.1 以政府与民互动方式应对微博问政 |
6.1.1 政务信息上网提升政府透明度 |
6.1.2 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以应对舆论 |
6.1.3 开设官员微博促进官民交流 |
6.2 以主流媒体掌控议程设置应对微博问政 |
6.2.1 开放媒体管制培育主流媒体权威话语权 |
6.2.2 以主流媒体掌控议程设置回应微博问政 |
6.3 以司法评价引导微博问政规范化发展 |
6.3.1 司法保护表达自由促使微博问政规范化 |
6.3.2 司法惩治舆论谣言促使微博问政合法化 |
结语:迈向自媒体时代的改革之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开辟打假新天地——记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委员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公益广告话语变迁研究(1986-2016)[D]. 张雯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02)
- [4]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D]. 覃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我国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防治对策研究[D]. 许丰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4)
- [6]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网络虚拟财产研究[D]. 唐震. 武汉大学, 2015(07)
- [8]中国公益广告的价值实现:公共性视角 ——基于社会结构系统的分析[D]. 邬盛根. 武汉大学, 2014(06)
- [9]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细分市场分析及研究[D]. 罗婷婷. 广西大学, 2013(03)
- [10]自媒体时代下的微博问政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D]. 傅雪蓓.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