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
- 答: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人往往因为考虑到在一件事物上的沉没成本而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
例如,发现一个电影不好也要坚持看完,或者发现东西不好吃也要吃完,因为钱已经花了。
在商业上的应用可以通过给谈判对手制造沉没成本而增加对手对于达成交易的渴望,因为对手认为达成了交易,之前的沉没成本就没有白白付出。
各种押金,拍卖违约金也都是沉没成本,让对方更加渴望成交。商家在客户有意愿的时候会收取定金,因为客户回家后,思考后可能购买意愿减退,但是由于存在沉没成本,因此还是很可能成交。
沉没成本往往是时间成本,比如谈判所花费的时间,讨价还价所花费的时间等,有意识的制造沉没成本的一方,由于没有这种心理负担,因此在博弈中往往会得到更多议价权。
中国婚礼繁琐,西方婚礼简单,所以对西方来讲,在婚礼这件因素上,沉没成本更小,所以东方婚礼更容易维持稳定的婚姻。
问:认识沉没成本对企业经营决策有何意义?
- 答: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或既定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认识沉没成本对于企业经营决策有重要意义,由于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对未来的损益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如果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就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比如在上述斯蒂格利茨所举的例子中,如果怕浪费了买票的钱,继续看那场糟糕透了的电影,不但收不回买票的钱,还浪费了时间,败坏了心情。经济学将这种在决策中因为害怕沉没成本损失而欲罢不能,从而导致更大损失的行为称为“沉没成本谬误”。避免“沉没成本谬误”对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非常重要。沉没成本可以给出一种解释。沉没成本效应在投资者之间非常普遍,在实际交易当中,人们总是将获利良好的品种卖出,而保留那些亏损的基金或股票,更有甚者,还会对这些不断亏损的基金股票加仓,反复买入想要“挽回损失”。
- 答:而避免这种陷阱最好的方法是自问: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者基金,或者另外给你一笔钱,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最好卖了它。不能仅仅因为已经被套住了,为了心理账户上所谓的“摊低成本”,就进而做出一个“错上加错”的决定。对于一只股票或者一只基金同样如此,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而且短期内基本面没有改善的迹象,那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标的,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
- 答: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虚拟的“心理账户”,将获利部分计入盈利,认为盈利应该及时落袋为安;而亏损的股票一旦卖出,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损失。不愿面对损失,不肯承认自己投资决策上的失败,在损失面前执行“鸵鸟”策略,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更糟糕。就如同生活中常见的排错队现象,眼见这队的服务人员非常低效,甚至有可能随时停止服务,却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于是便没有胆量另起炉灶去排新的队伍,看上去是为了之前的投入不变成损失,但实际上可能损失了更多的时间。索罗斯对沉没成本的看法值得借鉴:“我不认为这种办法可以挽回损失。”
问:什么是“沉没成本”效应?在哪些场景下有具体体现
- 答:什么是“沉没成本”效应?
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者未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时间、金钱等成本。
我们花了30块买了一张电影票,开场半小时,发现电影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时我们如果立刻走出电影院,沉没成本就是这张电影票钱和所付出的半小时。但我们往往会想着,算了,不能浪费这张电影票钱,我还是看完再走吧。这时沉没成本变成了一张电影票钱和两个小时。
新开了一家网红店,我们想,要不排队喝喝看吧。于是,排了半个小时。可是这队伍太长了,前面还有那么多人。如果这时候走了,那之前的半小时岂不是白排了?机会成本从半小时又变成了你为之多耗费的排队时长。
世界杯刚刚结束。很多人在各个平台上竞猜球队比分和输赢。小王很不幸,他花了100块,全被猜中。这时候如果他放弃了,退坑了,想安静的做个观众,那么机会成本就是这已经输掉的100块。但小王一心想着翻盘,能回多少本是多少,于是机会成本变成了1000块,甚至10000块。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及时止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不甘心就这么结束”、“我试着再挽回一点吧”、“现在就算了,太可惜了吧”……殊不知自己是越陷越深,所付出的代价也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