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1](2020)在《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及土壤盐渍化是困扰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问题,膜下滴灌以其增温保墒、减少土壤盐渍化等优点,已在新疆各地应用近25年。深入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滴灌施肥调控机理有助于优化促进膜下滴灌在盐碱地的应用。本文以棉花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6年在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尼尔镇水利管理处的水利部重点灌溉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灌溉制度根据当地棉花需水量及常规灌溉量500 mm。设置不同灌水处理(T1-T8),其中2015年充分灌溉处理为T6,其余处理按照T6成比例设置(T1-T5);2016年仅设置两个灌水处理,充分灌溉T7与亏缺灌溉T8。两个生育期内均根据当地农户推荐施肥量进行充分施肥。2018-2019年4-10月在南疆库尔勒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1团二连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灌溉调控和施肥量调控2个因素。灌溉调控处理灌水量以参考蒸发蒸腾量(ET0)为基础,在棉花生长过程中的蕾期、花铃期分别设置棉花参考蒸发蒸腾量的0.4、0.6和0.8倍(即0.4 ET0、0.6 ET0和0.8ET0,分别命名为W1-W6),同时设置充分灌溉处理ET0(CK);施肥量分别设置F1(450-157.5-67.5 kg/ha)N-P2O5-K2O、F2(360-126-54 kg/ha)N-P2O5-K2O、F3(300-105-45 kg/ha)N-P2O5-K2O、F4(240-84-36 kg/ha)N-P2O5-K2O、F5(150-52.5-22.5 kg/ha)N-P2O5-K2O和F6(0-0-0 kg/ha)N-P2O5-K2O(即1.5F、1.2F、F、0.8F、0.5F与0F),另设裸地处理LD,共计13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调控方式处理下棉花生长发育、棉花耗水过程、土壤水盐离子运移的差异及变化,揭示了膜下滴灌棉田节水增产及农田水盐运移规律,提出了对应的调控策略;同时考虑到覆膜及水分胁迫的影响,利用2015-2016年试验数据针对DSSAT模型不能模拟覆膜条件下作物生长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利用2018-2019年试验数据针对模型对于水分胁迫模拟效果较差的缺陷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筛选出符合研究区域及棉花品种的遗传系数,模拟了试验年份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和施肥量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灌溉调控处理间株高较大值出现在花铃期亏缺灌溉处理(W4、W5和W6),平均值为72.92cm,分别比蕾期亏缺灌溉处理(W1、W2和W3)及对照处理(CK)高36.63%和3.03%,W6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为最高(分别为1.63kg/m3和1.52kg/m3)。干物质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花铃期,F1处理平均干物质质量为25880.75 kg/ha,分别比F0、F5、F4和F2高41.66%、40.6%、46%、14.19%和4.12%。产量与施肥量关系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临界点为1.2倍施肥量。不同调控方式对棉田肥料偏生产力、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着(P<0.01),对单铃重的影响显着(P<0.05)。两生育期内除CK处理、F1及F2处理马克隆值处于B级水平外,其余处理均低于标准级(C级),纤维长度也均处于标准级及以上级别,断裂比强度与灌水总量及施肥总量的大小成正比。(2)明确了不同灌水调控措施下棉田土壤水分运动及耗水规律。棉花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受到土面蒸发、根系吸水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较大,表层土壤含水量呈现窄行>宽行>裸地,20-40 cm呈现裸地>宽行>窄行的不同变化规律,深层土壤水分逐渐趋于稳定均匀。计算棉花耗水量得出该区域存在深层渗漏与地下水补给现象,2018、2019年棉花全生育期总耗水量(CK)分别为506.96 mm和509.52mm。与裸地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43.6 mm和53.5 mm作物耗水量,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处理相对于裸地处理能够显着减少生育期内棵间土壤蒸发量Es 41.4%和41.81%(对应量为163.16 mm和161.5 mm);增加43.4%和37.93%(对应量为119.56 mm和108 mm)的生育期植株蒸腾量T。棉花生育期内累计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别为978.33 mm和955.99 mm,平均日参考腾发强度分别为6.2mm/d和6.1 mm/d。(3)探明了不同灌水施肥调控措施下棉田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及Na+、Cl-离子演变规律。土壤盐分空间运移规律均表现为窄行>宽行>裸地的分布特征,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灌溉调控处理间盐分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根据亏缺程度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而积盐量最小出现在花铃期轻度亏缺处理;不同施肥处理间盐分同样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量的降低而增大,不施肥处理F0积盐量最高,达到3400 g/m2和4094 g/m2,积盐量最低处理发生在1.2倍施肥量F2处理,达到1574 g/m2和1976g/m2,较充分施肥处理F3分别降低25.7%和24.9%。土壤Na+与Cl-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土壤含盐量基本一致,Cl-减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W6>W5>W3>W2>W4>CK>W1>LD;Na+增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LD>W1>W2>W3>W4>CK>W5>W6。(4)提出了DSSAT模型中适应于研究区域棉花的品种参数,构建了亏缺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发育模型。基于DSSAT模型中CSM-CROPGRO-COTTON棉花生长模块,根据棉花实际生产种植情况,对潜在蒸散量、土面蒸发量及水分胁迫因子的计算进行改进,利用多年试验数据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物候期及土壤水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膜下滴灌条件不同水分胁迫下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是可持续农业灌溉管理的合理决策系统。同时,也可为未来水肥环境、气象及土壤环境变化情况下预测棉花产量及生长的提供研究手段。
范志超[2](2013)在《不同时期非充分滴灌对棉花光合生产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在阿瓦提县丰收二场进行,采取裂区设计,以生育期为主区,灌水梯度为副区。试验分别在进入现蕾期、初花期、盛铃期、以及现絮期开始胁迫处理,每个时期除对照外设3个灌水梯度,分别为对照灌水量的75%、50%、25%。结果表明:1.在膜下滴管条件下进行非充分灌溉,棉花的耗水特性会随着灌水量的和灌水时期的不同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灌水后土壤含水量升高的规律。在0-80cm范围的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逐渐加深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大。不同定额、不同时期灌水处理对6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小,对0-20cm土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不同定额灌水对更深土层的影响也越大。2.不同时期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冠层结构有显着影响,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TA)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冠层开度(DIFN)表现的规律则相反。适宜的冠层结构可以提高通风透光性,避免枝叶徒长并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不同时期定额灌水处理对棉花干物质及干物质分配有显着影响,干物质随着生育期内灌水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干物质分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生殖器官所占的比例呈增高趋势。3.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棉花叶绿素含量呈减少趋势。不同时期、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表现出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小的特点。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光合的变化规律一致。4.不同灌水时期及灌水量对棉花上、中、下部棉絮的纤维品质均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水分充足可以提高棉花上部的纤维长度,提高比强度和降低马克隆值。5.本研究表明在蕾期和吐絮期对棉花进行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提高棉花抵抗干旱的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棉花初花期和盛铃期,干旱胁迫会造成棉花减产。
李玲芝[3](2012)在《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农田水文过程与作物生产联系密切,对于多雨湿润、地势低洼的农业地区来说,降水过多不仅会引发农田土壤水饱和、地下水位抬升,还会导致农田涝渍危害,使作物遭受涝渍胁迫,从而引起作物减产,农业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涝渍灾害频繁发生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涝渍灾害发生,其中江汉平原就是涝渍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依据长系列观测资料,研究易涝易渍农田的水文过程,探讨农田水分优化调控模式,一方面对于农田水管理和农业减灾防灾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产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丰富和发展水文学,尤其是农业水文学的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科学意义。依据区域多雨湿润、涝渍灾害频繁的实际,以易涝易渍农田为研究对象,依托校内外试验基地,选择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两种旱地作物(小麦、棉花)进行涝渍胁迫试验,结合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涝渍胁迫下作物生长发育、产量表现,寻求最佳的水肥调控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易涝易渍农田减灾防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农田水文动态是农业水文学和农田水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浅埋深地下水条件下,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大气水是一个连续的水分过程,它们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农田水分系统。通过长系列降水、土壤水、地下水配套观测资料的分析,采用旱涝指数法划分了水平年,并揭示了不同水文年易涝易渍农田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动态特征,并结合作物生产的实际分析了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降雨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土壤水、地下水埋深对降水非常敏感,当雨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土壤水含量明显增加、地下水位明显抬升;由于降水存在着年际、季节差异性,土壤水、地下水位也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季节差异性。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对小麦、棉花易遭受涝渍胁迫的生长季节,分析了由降水引发的土壤过湿致渍性问题和地下水埋深过致渍性问题,可以看到历时较长的一般连续降水或者单次降水强度的降水是造成土壤涝渍的动力性因素。对于不同水平年来说,小麦发生渍害的特征是偏涝季渍害必发生,正常季渍害会发生偏旱季渍害不发生;棉花偏旱季一般不会因土壤过湿而致渍;正常年会出现因为集中降水的早晚而发生在棉花蕾期或棉花花铃期受渍的现象,但受渍程度不大;偏涝季棉花三个关键的生育期内棉田土壤水分都处于土壤过湿的状态,导致棉花受到长期土壤水分渍胁迫,致渍程度达到极重。长期的渍害给作物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农气站1989-2003年同品种的小麦(881)产量与每年小麦主要生育期3-5月份的地下水埋深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的产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地下水埋深越深,小麦的产量越高。通过测坑模拟两个品种的小麦灌浆期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的条件下,研究小麦表观形态指标以及生理生长状态指标的反映,以及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都与地下水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埋深越浅,对叶色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快;地下水埋深越浅,对叶色度的负面影响越重;地下水埋深过浅导致作物受渍时,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初始荧光F0、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显着降低;地下水埋深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总的来说,地下水埋深0cm-30cm对小麦各指标的受害程度最严重的一个水位,地下水埋深30cm-60cm是次受害程度严重的水位。综合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可以认为地下水埋深75cm是小麦在灌浆期一个比较合理的水位;此外,综合各个指标看两个品种对小麦渍害的响应,鄂麦23较郑麦9023有更好地抗渍性。基于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通过盆栽、测坑模拟对棉花蕾期、花铃期以及蕾期花铃期间歇受涝渍胁迫,并设置多梯度的涝后追肥水平以及追肥方式,从试验的结果看:(1)叶色度对涝渍胁迫比较敏感,下降幅度与受涝渍的水平呈正相关;涝渍胁迫对叶色度的负面影响有很长的时效性,短期内不会恢复到对照水平;施肥对叶色度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一般水平涝害后只要及时追肥、适量,棉花叶片就能逐渐恢复其主要的生理机能,但是对胁迫比较严重的涝害来说,要加大施肥量;从追肥方式来看,涝后棉花采取综合营养调控的施肥方案总是优于只是穴施的施肥方案。(2)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涝渍胁迫后表现出特定的规律,叶绿素3大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n下降,说明水分胁迫使PSⅡ受到了伤害,降低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使棉花叶片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损,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抑制。追肥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恢复有明显作用,且喷施穴施相结合更加有效。因此,棉花在受到涝渍胁迫后要及时排水、补肥,减轻涝渍对光化学效率的影响。(3)棉花主茎红绿比对涝这种逆境胁迫反映比较敏感,涝渍发生后主茎红绿比大大增加并超过原本生育期正常比例,试验证明这种敏感性与受涝时间、受淹深度呈正相关。此外,主茎红绿比对高温胁迫也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对易涝易渍农田来说,当棉株红绿比异常时,很可能意味着农田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过湿,作物处于受奢水胁迫或者高温胁迫、生长受到抑制的状态,此时就要考虑农田排水调控应对策略或者通过追补施肥进行营养调控来弥补对棉花造成的伤害。(4)涝渍胁迫后,棉花产量减少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可以在棉花伏桃和秋桃的减少提前反应出来,追肥后对于伏桃和秋桃的增加有效果,但水分胁迫对棉花结铃数的影响要高于追肥后对结铃增加数的影响。追肥对产量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轻度胁迫而言,施肥量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对于重度胁迫而言,施肥量增加40%对于棉花产量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安俊波[4](2009)在《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新疆绿洲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对水资源的依赖严重的新疆地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发展迅速,在棉花生产中,尤其以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最为普及,但随之产生的残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地下滴灌技术由于浅层干燥土壤将以下湿润土壤与干燥空气相隔离,无需采用覆膜技术就达到抑制蒸发的目的,从而不存在白色污染问题,成为新疆大面积棉花种植的最佳搭档。但滴头堵塞、灌水均匀度及可靠性、作物出苗及幼苗期灌溉成为阻碍地下滴灌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三大难题,因此本论文提出将棉花无膜移栽技术与地下滴灌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集成创新技术——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本论文通过2年的栽培试验,求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进行研究,初步确定了适合于北疆的无膜移栽地下滴灌灌溉制度。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栽培处理棉花各个生育期各项生态参数的详细比较,认为育苗移栽技术对地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在保持地下滴灌较高水分利用率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棉花移栽不采用薄膜覆盖对地下滴灌棉花影响不大,甚至有增产和提高籽棉品质的作用。无膜移栽技术与地下滴灌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新疆棉花生产具有较大的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和环境效益。(2)采用450~488 mm的中大定额并实施多次频繁灌水利于棉花主干生长、叶片发育、现蕾、开花、结铃和吐絮较多较早发育,从而利于棉花稳定获得较高的产量。(3)从苗期到吐絮期,耗水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含水率动态变化的影响明显,小的灌溉定额会促使棉花耗水土层的深入;对于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各个处理均呈现耗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不同的灌水次数对灌溉定额较高的小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大,对灌溉定额较低的小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小,且主要影响浅层土壤的含水量变化;不同灌水次数对各个灌水定额处理小区棉花耗水规律的影响主要在蕾期。(4)分别以灌水定额和棉花蒸发蒸腾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并选用最优模型进行求解比较,得到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主要耗水生育期最优灌水定额为473mm,再根据前期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棉花的生理生态指标的综合比较,确定灌水次数为16次,最终确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初步的节水灌溉制度(如表6-4)。
雍太文[5](2009)在《“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根际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于2005~2008年,应用根系分隔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和15N同位素标记盆栽试验,以“小麦/玉米/甘薯”三熟套作体系为对照,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这一新的三熟套作体系中氮素利用的种间竞争促进作用、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及根际微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双佳值法研究了“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肥周年平衡施用技术,结果表明,“麦/玉/豆”套作体系在中产田的周年氮肥最佳施用总量为342.8kg/hm2,小麦、玉米和大豆适宜分配比例为33.76:35.71:30.54,各作物最佳施氮量为小麦115.73kg/hm2、玉米122.41kg/hm2、大豆104.69kg/hm2。2.采用15N土壤稀释标记法,通过2006年至2008年两年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麦/玉/豆”套作体系对氮素的种间竞争作用及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麦/玉/豆”体系中作物间对氮素的竞争与促进作用并存,小麦、玉米为套作优势作物,大豆为套作劣势作物(AWC>0、NCRWC>1;ACS>0、NCRCS>1),“麦/玉/薯”体系则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作用,种间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小麦为套作优势作物(AWC>0,NCRWC>1),玉米和甘薯为套作劣势作物(ACS=0.191>0;NCRCS=1.01>1)。不分隔与完全分隔相比,“麦/玉/豆”与“麦/玉/薯”体系中的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籽粒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籽粒15N吸收量、15N总吸收量和15N植株总回收率均得到提高,土壤残留15N%丰度及总N含量降低,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5.594%和24.811%,籽粒15N吸收量分别提高67.194%和53.859%,15N植株总回收率分别提高38.069%和38.727%;提高了“麦/玉/豆”中玉米的籽粒产量、地上部总生物量、籽粒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15N籽粒吸收量、15N植株总回收率、土壤残留15N%丰度及土壤总N含量,“麦/玉/薯”则降低;降低了大豆的籽粒产量、籽粒吸氮量、15N总吸收量和15N植株回收率降低,但土壤总N含量提高7.284;降低了甘薯的块根产量、块根吸氮量和土壤总N含量,但15N植株总吸收量和15N植株回收率提高47.958%和47.957%。“麦/玉/豆”体系的小麦、玉米土壤NO3-N含量及无机氮(NO3-N、NH4-N)总量降低,“麦/玉/薯”体系则升高,且高于“麦/玉/豆”体系;两种体系的大豆、甘薯土壤NO3-N含量均升高,且大豆高于甘薯;两种体系均吸收利用了前茬小麦、玉米及大豆(甘薯)作物的残留15N,并发生了15N的转移,但“麦/玉/豆”体系的15N吸收量、15N回收率和15N转移强度高于“麦/玉/薯”。3.采用叶片15N富集标记法,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了“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转移,结果表明,“麦/玉/豆”体系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吸氮量与土壤总N含量均高于“麦/玉/薯”,“麦/玉/豆”体系较“麦/玉/薯”更具有产量优势和氮素营养优势。两种体系的小麦和大豆(甘薯)的籽粒(块根)产量与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A3(300Nkg/hm2)处理最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A4(450Nkg/hm2)处理最高;两种体系中小麦、玉米和甘薯土壤总N含量以A3处理最高,大豆土壤总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以A1(0Nkg/hm2)处理最高。两种体系中各作物的土壤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麦/玉/豆”体系低于“麦/玉/薯”。两种体系均存在氮素的双向转移,转移量随土壤肥力及施氮量的提高而降低,“麦/玉/豆”体系的15N净转移量和转移强度高于“麦/玉/薯”。以小麦为15N供体植物时,两种体系向玉米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差异不大。以玉米为15N供体植物时,玉米向小麦和大豆(甘薯)转移了氮素,以300kgN/hm2供氮水平下的转移量和转移率最高,且以向小麦的转移为主,两种体系中向小麦的转移量分别是大豆和甘薯的2.902倍~9.402倍、1.338倍~2.187倍;两种体系中玉米向甘薯的转移率是玉米向大豆转移率的1.001倍~2.203倍。以大豆(甘薯)为15N供体植物时,大豆、甘薯向玉米转移了氮素,大豆向玉米的转移率比甘薯向玉米的转移率高21.266%~52.003%。两种体系中小麦的15N净转移量>0,玉米和大豆(甘薯)的15N净转移量<0;“麦/玉/豆”体系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的15N净转移量分别比“麦/玉/薯”中的小麦、玉米、甘薯高3.256%~12.083%、26.993%~166.209%和26.242%~78.694%。4.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根际微生态效应及根际土壤环境与作物对氮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净作和“麦/玉/薯”相比,“麦/玉/豆”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套作优势(LER>1、AWC<0、ACS>0、NCRWC<0、NCRCS>1);降低了玉米、大豆土壤的PH和小麦土壤的湿度、PH,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的土壤湿度;提高了开花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物量、吸氮量、根系活力和根干重;提高了各作物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三种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各作物土壤总N含量和脲酶、蛋白酶的酶活性,降低了各作物土壤NO3-N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DGGE分析表明,“麦/玉/豆”套作系统中各作物的多样性指数(H′)高于净作与“麦/玉/薯”体系,相似性指数(Cs)方面,套作与套作之间的Cs高于套作与净作间的Cs,套作边行与净作之间的Cs相对较小,套作中行与净作的Cs相对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和大豆(甘薯)的吸氮量与土壤中脲酶、蛋白酶、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根系活力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硝酸还原酶、NO3-N、NH4-N呈极显着负相关。
王艳娜[6](2007)在《咸水滴灌条件下盐分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分布》文中认为灌溉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新疆属极端干旱地区,灌溉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的缓解灌溉水源短缺的问题。膜下滴灌可节水、抑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效的利用咸水和微咸水资源提供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对于覆膜滴灌条件下微咸水利用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在20042006年设置大田试验,探讨不同膜下滴灌方式下,咸水灌溉后盐分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分布特征,以及由此造成的对作物生长、产量的影响,从而对两种膜下滴灌方式利用咸水灌溉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咸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地区,膜下滴灌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主要受灌溉和农田蒸散的影响,两种滴灌方式之间棉田土壤水分变化的差异主要与供水点的位置有关。棉花生长期间土壤盐分的变化完全受土壤水分的控制,基本与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一致。无论是地下滴灌还是地表滴灌都表现出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膜下滴灌棉田持续利用咸水进行灌溉,土壤中盐分逐年增加,积盐程度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加而加重。地表滴灌土壤盐分的表聚明显;而地下滴灌在滴灌管上部土层盐分含量较高。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的盐分会被淋洗到更深的土层。两种滴灌方式下,0100 cm土壤平均盐度均逐年增加,且积累程度随灌溉水盐度增加而加重。在干旱区连续进行咸水灌溉,盐分的累积效应非常明显,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洗盐措施,土壤中盐分最终会累积到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2、在两种滴灌方式下,棉花植株体内氮、磷含量在棉花生育期内逐渐降低,灌溉水盐度和滴灌方式对棉花体内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没有影响。随着咸水灌溉的持续进行,棉株各部位K+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较为平稳,均表现为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升高K+含量增加;棉株Cl-与Ca2+含量在棉花生育期内逐渐升高,呈积累趋势,且灌溉水盐度越高积累越明显;Na+含量从现蕾期至结铃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结铃期开始,棉株各部位Na+含量迅速增加,但不同灌溉水盐度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棉花植株K+、Cl-和Ca2+含量随着灌溉水盐度增加而显着升高,但对Na+离子含量无显着影响。滴灌方式对棉花植株的K+、Cl-和Na+含量无显着影响,但地表滴灌方式下Ca2+离子含量显着高于地下滴灌方式。棉花吸收的盐分离子(K+、Na+、Cl-和Ca2+)主要在茎叶中积累,蕾铃积累较少,尤其是棉籽中盐离子含量极低。灌溉水盐度对棉花K+/Na+的影响显着,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升高而增加;棉株各器官的K+/Na+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棉籽>铃壳>根>茎>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盐离子在棉株体内呈区域化分布,并通过选择性吸收K+,向茎杆和叶片运输,从而维持较高的K+/ Na+,保持离子平衡,提高棉花耐盐性。3、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溉水盐度的升高而显着降低,滴灌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没有影响。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升高,根系总干重逐渐降低。030 cm深度的根系干重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升高而降低;3060 cm深度的根系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则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升高而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和籽棉产量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显着降低,但未受到滴灌方式的影响。籽棉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灌溉水盐度使棉花单株结铃数明显减少造成的。地下滴灌方式下籽棉产量高于地表滴灌方式,降低幅度也略低于地表滴灌方式。表明利用咸水灌溉,对于棉花产量而言,地下滴灌优于地表滴灌。
陶红卫,王江平,王萍[7](2000)在《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文中指出
二、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
1.2.1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 |
1.2.2 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动 |
1.3 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响应机制研究 |
1.3.1 灌溉调控对土壤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施肥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1.3.3 作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 |
1.3.4 作物对养分的响应机制 |
1.4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4.1 DSSAT模型简介 |
1.4.2 DSSA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4.3 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及作物生长模拟研究 |
1.4.4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生长模拟研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灌溉调控措施试验设计 |
2.2.2 施肥调控措施试验设计 |
2.2.3 试验农艺措施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
2.3.2 棉花生理生长指标测定 |
2.3.3 棉花物候期的监测 |
2.3.4 气象数据指标测定 |
第三章 水肥调控对棉花生长、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水肥调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
3.1.1 棉花株高和茎粗 |
3.1.2 棉花叶面积指数 |
3.2 水肥调控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1 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 |
3.2.2 棉花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
3.3 水肥调控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田土壤水分运动及耗水规律 |
4.1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
4.1.1 充分灌溉处理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分布 |
4.1.2 蕾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1.3 花铃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1.3 吐絮期各处理土壤水分分布 |
4.2 膜下滴灌棉田耗水规律研究 |
4.2.1 深层渗漏量的计算 |
4.2.2 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
4.2.3 耗水量的计算 |
4.2.4 参考作物腾发量的计算 |
4.3 膜下滴灌棉田耗水与节水增产效应分析 |
4.3.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计算 |
4.3.2 作物养分生产函数的计算 |
4.4 讨论 |
第五章 灌溉施肥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5.1 灌溉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
5.1.1 生育末期棉田含盐量 |
5.1.2 生育末期棉田积盐量 |
5.1.3 0-100cm土层脱盐率 |
5.2 施肥调控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
5.2.1 生育末期棉田含盐量 |
5.2.2 生育末期棉田积盐量 |
5.3 棉田Na~+、Cl~-变化规律 |
5.4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CSM-CROPGRO-COTTON模型的覆膜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模拟 |
6.1 模型数据 |
6.2 模型率定与验证 |
6.3 模型的改进 |
6.3.1 CSM-CROPGRO-COTTON模型模拟中存在的不足 |
6.3.2 覆膜条件下潜在蒸散发的改进 |
6.3.3 潜在蒸散发分配过程中消光系数的改进 |
6.3.4 覆膜条件下土面蒸发的改进 |
6.4 模型模拟结果 |
6.4.1 模型校准 |
6.4.2 模型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亏缺灌溉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模拟 |
7.1 模型的改进 |
7.1.1 CSM-CROPGRO-COTTON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 |
7.1.2 RZWQM2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 |
7.1.3 CSM-CROPGRO-COTTON模型水分胁迫模拟的改进效果 |
7.2 模型模拟结果 |
7.2.1 模型校准 |
7.2.2 模型验证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个人简介 |
二、参与的课题项目 |
三、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五、参加会议及培训 |
(2)不同时期非充分滴灌对棉花光合生产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非充分灌溉的研究进展 |
1.2.2 对作物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1.2.3 对棉花形态的影响 |
1.2.4 对棉花冠层的影响 |
1.2.5 对作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6 水分胁迫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7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 |
1.2.8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研究与测定 |
2.4.1 土壤水分含量 |
2.4.2 棉田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4.3 基本农艺性状 |
2.4.4 棉花冠层的测定 |
2.4.5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4.6 荧光参数的测定 |
2.4.7 叶绿素测量 |
2.4.8 对棉花产量的测定 |
2.4.9 对棉花纤维品质的测定 |
2.4.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棉花全生育期降雨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1.1 2012 年 4 月-10 月降雨特点 |
3.1.2 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对 0-80cm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地上部分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1 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 |
3.2.2 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3 对生物量的影响 |
3.2.4 对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3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1 对叶绿素 SPAD 值的影响 |
3.3.2 对棉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3 对棉花蒸腾速率的影响 |
3.3.4 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4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4.2 对棉花不同部位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4.3 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5 耗水量与棉花皮棉产量的关系 |
3.6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4.1 结论 |
4.1.1 非充分灌溉对棉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
4.1.2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4.1.3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 |
4.1.4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干物质产量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4.1.5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1.6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4.1.7 非充分灌溉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易涝易渍农田的涵义 |
2.2 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
2.3 涝渍灾害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2.4 易涝易渍农田防灾减灾措施 |
第三章 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2 研究区降水量变化特性分析 |
3.3 易涝易渍农田土壤水变化特征分析 |
3.4 易涝易渍农田地下水变化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涝渍对作物的影响与涝后施肥调控 |
4.1 试验地点及设施概况 |
4.2 试验设计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研究特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及装置材料 |
2.3 观测内容和方法 |
2.4 土壤水分测定仪器的标定 |
2.5 土壤参数测定 |
2.6 棉花耗水量的计算 |
2.7 观测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地下滴灌棉花生长的影响 |
3.1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籽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水处理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及产量影响 |
4.1 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4.3 不同灌水次数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的影响 |
4.4 不同灌水次数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研究 |
5.1 全生育期不同深度土层水分消耗规律 |
5.2 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3 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消耗 |
5.4 不同灌水次数对不同灌溉定额处理小区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5 不同灌水次数对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消耗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研究 |
6.1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6.2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的初步拟定 |
6.3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根际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间套作的产量优势 |
2.1.1 间套作系统中的作物种间相互关系 |
2.1.2 间套作的增产作用 |
2.1.3 种间竞争能力的研究方法 |
2.2 间套作系统的氮营养特点 |
2.2.1 间套作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2.2.2 间套作系统中氮素促进的可能机制 |
2.3 间套作系统中氮肥高效利用的土壤学基础 |
2.3.1 氮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 |
2.3.2 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 |
2.3.3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 |
2.3.4 间套作对氮素转化与损失的影响 |
2.4 间套作系统中的根际微生态效应 |
2.4.1 间套作对土壤酶的影响 |
2.4.2 间套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氮肥周年平衡施用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产量测定与模型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周年氮肥最佳总用量 |
2.2 作物最佳氮肥施用比例 |
3 讨论 |
第三章 “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作用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与计算 |
1.3.1 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 |
1.3.2 种间作用关系及氮素转移的计算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量 |
2.1.1 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2.1.2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2.1.3 对大豆(甘薯)生物量的影响 |
2.2 吸氮量 |
2.2.1 对小麦吸氮量的影响 |
2.2.2 对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
2.2.3 对大豆(甘薯)吸氮量的影响 |
2.2.4 不同套作体系对作物间种间竞争能力的影响 |
2.3 根系分隔对不同套作体系下各作物土壤肥力的影响 |
2.3.1 对土壤中~(15)N丰度及总N含量的影响 |
2.3.2 对土壤中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影响 |
2.4 根系分隔对不同套作体系下各作物吸收~(15)N的影响 |
2.4.1 对~(15)N的当季吸收利用 |
2.4.2 ~(15)N的残效利用 |
2.5 不同套作体系下氮素的转移 |
3. 讨论 |
3.1 三熟套作体系中作物间氮的双向转移 |
3.2 三熟套作体系对养分吸收的种间作用机制 |
第四章 “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转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与计算 |
1.3.1 试验样品的采集 |
1.3.2 氮素转移的计算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生物量的影响 |
2.1.1 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2.1.2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2.1.3 对大豆(甘薯)生物量的影响 |
2.2 对吸氮量的影响 |
2.2.1 对小麦吸氮量的影响 |
2.2.2 对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
2.2.3 对大豆(甘薯)吸氮量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套作体系土壤肥力的影响 |
2.3.1 对土壤总氮含量的影响 |
2.3.2 对土壤NO_3-N、NH_4-N的影响 |
2.4 ~(15)N在不同标记作物中的分布 |
2.5 氮素在套作系统中的转移 |
3. 讨论 |
第五章 “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根际微生态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生育时期记载 |
1.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1.4 根际微生物的提取和总数测定 |
1.4.1 样品制备 |
1.4.2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计数 |
1.4.3 培养基的制备 |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1.5.1 总DNA的提取 |
1.5.2 PCR扩增 |
1.5.3 DGGE电泳凝胶的制备 |
1.5.4 点样和DGGE电泳 |
1.5.5 银染 |
1.5.6 凝胶分析 |
1.6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1.6.1 土壤水分 |
1.6.2 士壤pH值 |
1.6.3 全氮含量测定 |
1.6.4 NH_4~+-N、NO_3~--N含量测定 |
1.6.5 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等酶活性的测定 |
1.7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1.7.1 取样时间 |
1.7.2 取样方法 |
1.7.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8 套作系统的产量优势指标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生物量的影响 |
2.1.1 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2.1.2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2.1.3 对大豆甘薯生物量的影响 |
2.2 对吸氮量的影响 |
2.2.1 对小麦吸氮量的影响 |
2.2.2 对玉米吸氮量的影响 |
2.2.3 对大豆甘薯吸氮量的影响 |
2.3 不同套作体系的套作优势及种间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2.4 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2.4.1 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2.4.2 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
2.4.3 对大豆根系的影响 |
2.5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湿度与pH的影响 |
2.5.1 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
2.5.2 对土壤 PH的影响 |
2.6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全氮、硝态氮和氨态氮的的影响 |
2.6.1 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2.6.2 对土壤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影响 |
2.7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7.1 对脲酶的影响 |
2.7.2 对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2.7.3 对蛋白酶的影响 |
2.8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8.1 小麦不同处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比较 |
2.8.2 玉米不同处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比较 |
2.8.3 大豆甘薯不同处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比较 |
2.9 不同种植方式下根际细菌的16SrDNA-DGGE的差异性分析 |
2.9.1 DNA提取结果 |
2.9.2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2.9.3 DGGE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
2.9.4 DGGE凝胶电泳条带的相似性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3. 讨论 |
3.1 “麦/玉/豆”模式的产量优势及氮素吸收特性 |
3.2 “麦/玉/豆”模式的根际微生态效应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麦/玉/豆”模式的氮素吸收利用机制 |
1.1.1 “麦/玉/豆”套作体系中氮素的种间促进与转移作用 |
1.1.2 “麦/玉/豆”套作体系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改善 |
1.2 “麦/玉/豆”套作体系中氮肥运筹的探讨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6)咸水滴灌条件下盐分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咸水资源的灌溉技术研究 |
1.2.2 咸水灌溉对土壤的水盐分布与理化性质的研究 |
1.2.3 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4 棉花耐盐性与耐盐机理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的分布与动态变化 |
3.1 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的变化动态 |
3.2 作物生长期间土壤盐分的变化动态 |
3.3 不同年度土壤盐分在剖面的分布 |
3.3.1 2004 年 |
3.3.2 2005 年 |
3.3.3 2006 年 |
3.3.4 年度间的比较 |
3.4 土壤盐分的累积效应 |
3.5 小结 |
第四章 咸水滴灌对棉花养分和离子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
4.1 咸水滴灌对棉花养分和离子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4.1.1 N 含量 |
4.1.2 P 含量 |
4.1.3 K~+ 含量 |
4.1.4 Cl~-含量 |
4.1.5 Na~+含量 |
4.1.6 Ca~(2+)含量 |
4.2 咸水滴灌对棉花养分和离子分配的影响 |
4.2.1 N 积累量 |
4.2.2 P 积累量 |
4.2.3 K~+含量 |
4.2.4 Cl~-含量 |
4.2.5 Na~+含量 |
4.2.6 Ca~(2+)含量 |
4.2.7 K~+/Na~(2+)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咸水滴灌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5.1 咸水滴灌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1.1 地上部 |
5.1.2 根系 |
5.2 籽棉产量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和施肥调控效应及生长模拟研究[D]. 李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不同时期非充分滴灌对棉花光合生产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D]. 范志超.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3]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D]. 李玲芝. 长江大学, 2012(01)
- [4]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 安俊波. 石河子大学, 2009(03)
- [5]“麦/玉/豆”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根际微生态效应研究[D].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6]咸水滴灌条件下盐分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积累与分布[D]. 王艳娜. 石河子大学, 2007(06)
- [7]棉花蕾期受不同梯度蚜量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棉株自身补偿效应初探[J]. 陶红卫,王江平,王萍.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