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散文文化的开创者王有丁

清初散文文化的开创者王有丁

一、开清初散文风气之先的王猷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1)在《邵长蘅散文研究》文中提出邵长蘅的散文,清人评价褒贬不一,或以其散文可与侯方域、魏禧等并称,或以其散文学唐宋文而蹊径未化。学界现有关于邵长蘅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诗歌,对其散文成就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邵长蘅的散文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其生平着述、文学交游、散文理论以及散文创作的考察,从文学散文的角度重估邵长蘅散文的成就。文章一共分四章。首章对邵长蘅生平进行分期,主要论及其心态变化以及影响其创作心态的重要事件,并且对其相关着述、文集版本和散文概貌简要介绍。第二章邵长蘅文学交游与散文理论的关联研究。邵长蘅散文理论主要包含对“文之源”与“文之法”的探索,“文有根柢”的强调,以及“裁剪法”的提出等等,通过交游与文论的关联研究,了解邵长蘅散文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明确其散文理论的特色。首节主要介绍毗陵博通的学风以及“毗陵四家”,是邵氏散文理论中“文之源”探索的大背景;第二节谈论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词科,文士汇聚京中,邵长蘅携簏稿北上,名动京师,与名家酬唱,并请名家点评文集,其散文理论中“文之法”和“文有根柢”在这段交游后逐渐明晰成熟;最后一节通过邵长蘅在宋荦幕府期间的交游研究,分析晚期其理论思想的衍进与传播。第三章邵长蘅散文创作的个案研究,主要在明末清初传记、游记以及尺牍的发展线索下,对邵长蘅散文独特性的认识。分析其成就最高的传记、游记以及尺牍,传记选择忠臣、孝子以及慷慨赴难者为传主,倾向于记载忠孝节烈之事,写人重裁剪,显“独到处”,叙事以实录为主导,有传奇笔法的渗透。山水游记以奇丽笔墨书写奇险山水,融入不遇之感与哲理思辨,尺牍在内容上有论文说理,补史博物,呈现闲话家常与直抒胸臆的特色。另外在余论中涉及其他文类的创作风貌,从而更好把握邵长蘅散文的特色。最后一章在前文探讨的基础上,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邵长蘅散文的价值进行重估。通过分析清人批评“文人之文”这一现象,明确这一倾向背后所蕴含的,清人在散文创作中对学术与实用的重视,明晰清初散文的大背景。根据邵长蘅注重散文创作,得意于自身文章的成就,而从文学散文的角度对其散文创作价值重估较为客观,认识到邵长蘅散文在创作内容上的开拓与创作手法上的提升。

朱田园[2](2021)在《清代前中期文学创作要素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旨在探究清代的文学创作各要素的内涵、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诗学思想。当下学术研究中,清代文学创作观的研究总体呈块状分布,散见于各家各派的文论研究中,文学创作观方面的专题性研究较少。因此,对清代的创作论进行横向的理论阐释是有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清代文论中的“文学创作要素”观念进行研究。本文的引言部分厘清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对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相关的文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述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论文主体内容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文学创作要素”的概念阐释。首先分清代之前、清代前期和清代中期三个时间段,梳理“文学创作要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三类创作要素:与创作主体密切相关的要素有“才”、“学”、“志”等;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要素有代表外在形式的“辞”、“格”和代表作品内容的“法”、“理”等;主体在创作过程中,与文本进行互动的关系性要素有“世运”、“情”、“风气”等,对其具体内涵进行探析。第二章将清代诸多“文学创作要素”观点进行分类。诸家观点主要概括为创作要素主次观、创作要素并重观、创作要素联系观三大类型,以各家各派的代表性观点分别阐释清代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多种观点。第三章是对清代丰富的“文学创作要素观”产生原因的探究。本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即主客观的视角,以产生背景和产生动机的角度切入,指出清代丰富的“文学创作要素观”筑基于清代独特的文学背景,是清代文论家们出于改革文弊、阐释自家观点和表明政治立场的动机而形成的。第四章是探究清代“文学创作要素”理论的价值。首先对清代文学的创作取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改善了清代尚摹拟的存在风气,二是形成了多样化的创作标准。其次,在创作性质和创作过程上对文学批评史上的创作认知进行了补正。最后,从创作动机和创作方法两个层面上纠偏了文学批评史上“有意”与“无意”这对传统范畴的对立关系。结语部分总结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的研究成果,陈述本论题对当代创作发展的启示意义。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傅宇斌[4](2020)在《《国朝文棷题辞》与清代古文的图景构建》文中认为《国朝文棷题辞》是清代最大的一部当代文话,它有选择性地评论清代古文家三百多人,推崇文能自立之文家,有意识地将古文分成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四类之文,对于释经传史之文颇加推尊。平步青将清代古文分成了三个阶段:顺治、康熙时期的古文一扫晚明文风积习,呈现出百家争流的特点;雍正、乾隆时期的古文流派众多,平步青提出了桐城、阳湖、江西、闽派、浙派五大文派之说;嘉庆迄同治,则表现出以桐城派之扩展与对抗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平步青还从地域和家族两个角度评论了清代古文的特点,重点评论了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九个地域和其间家族的古文发展史。对于清代的古文文体,平步青对奏疏、表文、文告、制艺文、考据文都有特别的注意,表现出异于时流又相对客观的审美趣味。可以说,《国朝文棷题辞》通过目录体的写作方式,呈现出了清代古文的基本图景。

刘爽[5](2020)在《《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焕章,字象先,号织斋先生,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代诸生,“青州四杰”之一。出生官宦之家,祖、父均在朝廷任职,兄弟五人都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均有诗集传世,地方志皆有传。明亡后,焕章作《志不二朝》,以明不仕新朝之志,或云游在外,或隐居山寺,或与志同道合者饮酒赋诗,以抒胸臆。其与顾炎武、周亮工、李澄中及诸城遗民集团有密切的交往。李焕章是山东青州一带声名较着的文人,又处在明清鼎革之际,且有一定数量的诗文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其目,表明其诗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但是,其诗文的传存却十分散乱,未经专门系统的整理。目前所见其诗文集有《织斋文集》八卷共91篇与《织水斋集》(不分卷)168篇,这与方志及《提要》中所说“百万余言”显然是不相符。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查知民间流传的李焕章诗文213篇,分作“赋”“记”“序”“书”“跋”“传”“说”“墓表、墓铭”“疏”“族谱序”以及“杂着”,又从方志中辑录其佚文15篇,周亮工所辑《赖古堂文选》《藏弃集》《结邻集》中辑录其佚文7篇。此外,笔者又搜得李氏诗作45首。本文即笔者对以上诸篇进行点校及注释的成果。此外,笔者还详细梳理了李焕章的交往。李氏的交往范围极广,不仅有同州郡者,还有当时的名士如顾炎武、李澄中、周亮工等人;侨居诸城时,又与诸城遗民集团来往密切,同时与佛门中人相熟往来。笔者希望通过对其交往活动的梳理来分析明清鼎革之际基层士人们的思想心态,以及他们面对如此之时代巨变时所作的人生选择。全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研究和整理李焕章诗文集。第一章,笔者主要对李焕章诗文集的流传和刊刻,梳理其存世文献,重点研究笔者在民间所获手抄本。第二章,系统点校里李焕章诗文。下篇是研究李焕章其人。第一章,介绍了明末清初山东的状况及李氏家族。明末清初的山东,战乱频繁,灾难不断,人民生活凄苦。许多望族也在这场动乱中受到冲击,不仅失去财产和家人,更有“夷夏之辨”对原有意识形态的冲击。李氏家族的经历是这一时代的缩影,经过这一变故,李氏家族也由盛转衰,再不复当年。第二章研究李焕章的交往活动,李焕章交往广泛,涉及各个阶层,主要论述其与周亮工、李澄中及诸城遗民集团的交往,兼及其与其他基层士人的来往。

张旭光[6](2020)在《清初竟陵派研究》文中认为竟陵派兴起于晚明。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辐射上看,其在晚明的影响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学流派,却在易代之际转入了由盛而衰的历程。竟陵派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清初,由明入清的文人中,无论是选择遗民的身份,还是入仕新朝,文学上不少人秉持竟陵风尚,时间至少持续到康熙初年。过去对清初竟陵派缺乏关注,而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竟陵派流派史的全貌,并考察明清易代之际文学演变的趋势。进入清初的竟陵派,已经失去此前拥有钟、谭一样地位的流派领袖,至于那统领一时而为人所追摹的文学体式和文学主张就更加无从谈起,有关流派集会之类的活动也少之又少,故清初竟陵派只能属于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然考虑到竟陵派于清初真实存在的影响、作家个体思想和心灵的复杂性、这些文人受到晚明以来竟陵风气的熏染、以及其前承晚明性灵文学而后启清初诗风的特殊身份,“清初竟陵派”具有命名的合理性和论说的可能性。清初竟陵派作为晚明竟陵派的余绪,生于易代之际,在夹缝中求存。虽这股余波历时不短,然论其发展阶段,已不似晚明竟陵派拥有从发轫、形成、发展到广泛传播的完备过程。略作区分,大致可分为顺治和康熙初年两个阶段,前者由明过渡到清初而其主要生活轨迹在明末,后者虽生于明末而主要生活经历则在清代。清初竟陵派作家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如京师、山东、安徽、湖广、江西、金陵等,但主要集中于江浙一带,而且南方的清初竟陵派作家多于北方。由于身处易代之际,清初多数竟陵派作家选择了遗民身份和隐逸生活,体现出派内多数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心理认知,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竟陵文风与国运之事并行不悖。钟、谭是长于理论的。而清初竟陵派由于其所处时代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文学理论上并未如前辈一样形成高度一致,不过在竟陵风尚的范畴内进行搜寻,仍能发现这批作家在诗文观念上存在的相互吸引和不约而同的地方。清初竟陵派作家提出的诸如“诗文依傍性情,切忌模拟”“讲求文章山水之遇合”“求文学之本原”等文学观念,体现着对流派前辈的传承和新变。中肯地讲,竟陵派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独特的诗歌评点之学,其带有强烈主体色彩、寻求作者一往之深心的独特评点方式,为后辈学诗者树立了深刻的先驱者形象。竟陵派以诗歌评点的实践提供给了后辈诗人一种与古人平等对话、诉说衷肠的机会,这恰恰是那时候的诗人们尤其是青年诗人所极其需要的。清初竟陵派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取材是广泛的,既包含近乎雷同流派前辈的普遍性,又有属于自己时代特殊世界的触及。除了大量的寄情山水之作和送别寄怀之作,身负家仇国恨的清初竟陵派文人们在挣扎和彷徨中难免进入咏史怀古的题材视野,而这一因特殊时代背景而萌生的流派创作新主题毕竟也绝非是偏离竟陵派文学创作轨迹的。竟陵派的创作风格是在明清各文学流派中独具一格的,是带有标签性质的,或幽或冷或清或孤,似郊似岛似长吉而又别开生面。秉持竟陵风尚的文人们延续着这一风格,并因此在创作的技术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传承。

蔡欣兰[7](2020)在《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人李元鼎因处明末清初的易代之际,有着独特的人生遭际与心态,加之个人情感经历,造就了独具一格的诗词创作。本文聚焦于其诗词创作与心态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将它置于时代背景中考察,试图揭示其地位与意义。文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李元鼎的家世、生平和着述。李元鼎生于江西吉水望族,家族科举从宦,多有名媛贤母。他是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升光禄寺少卿,但中途遭人陷诟。甲申国变,李元鼎投诚大顺政权,鼎革之后又降清,官至兵部左侍郎。仕清一波三折,最后因任珍案罢官,遂隐居林下直至终老。考察着述版本,主要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香雪堂本《石园全集》三十卷,另有《百名家词钞》所收本《文江词》以及江西巡抚采进本《灌研斋集》。第二章探究李元鼎与贰臣的文学交游。与他交往密切的贰臣诗人分别有诗文前辈钱谦益、同朝后生龚鼎孳、患难挚友熊文举和朱徽、书画同好王铎等。总的来说,其交往以南方贰臣为主,他们频繁集会吟咏唱和,成为有着心理认同感的“贰臣文社”。第三章对李元鼎的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进行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李元鼎成为贰臣有着个人思想与政治局势两方面的原因。其文学创作反映了贰臣心态的形成与演变:仕隐矛盾是甲申国变前后的心理状态;仕清后又陷入悔恨与疏离的心态;隐居林下内心空虚荒芜,只好观剧遣愁;最终入山逃禅,得以释怀。在遭际与心态变迁的影响下,其诗歌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清新明快、真机流露;中期沉郁顿挫、悲凉凄恻;后期绵密安雅、温厚平和,清晰地展现了明末清初诗风嬗变的脉络。李元鼎论诗以“性情”为先,倡导“必本性情之真”;主张向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诗学靠拢,复归风雅;他将唐诗作为取法的源头,倾向于诗学“宋诗”,形成了“宗唐祢宋”的诗学取向。其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明清诗风的转化,具有明清易代之际承上启下的诗史意义。第四章着眼于夫妻唱和,发掘“梅山”情缘对李元鼎的影响。他与妻子朱中楣的诗词唱和内容深刻、形式多样,并且互动性极强,建立了平等的对话方式。不仅对他的政治抉择产生影响,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词创作,使夫妻情感与家庭书写极为真挚;开拓了创作体裁,使《文江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其承接晚明花间余波,亦有所超越,在明末清初词风演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英德[8](2019)在《文人典范·文章矩矱·文治气象——“国朝三家”说平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朝三家"说本于清康熙间宋荦等《国朝三家文钞》的编纂和流传。推究其因,"三家"并称原本出于宋荦一己之私意,但却得到时人附和,认为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堪称文人典范,表征"布衣"精神,适足以"齐名"。《国朝三家文钞》着力揭橥古文的文化渊源和文体精神,表现出康熙年间文坛为古文定界、塑形和示范的自觉和努力。该选本冠以"国朝"之名,并以"三家"之文标示清初"风气还淳"的趋向,标志着朝廷与民间共同认可的古文形态的确立,展现出清朝独特的文治气象。"国朝三家"并非历史事实,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不足以概括清初古文、乃至散文的历史状貌。

张劲松[9](2019)在《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宁州①位于江西西北部,系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为江西西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以来,宁州战祸不断,其中既有所谓“土贼”窃发,也有明末李自成、清初“三藩”之乱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等战事,州城数次被破,破坏严重。战乱造成人口剧减、土地荒芜。为改变土旷人稀、赋役征收困难的局面,清初康熙年间地方将招徕移民开垦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闽粤及本省赣南等地的移民流寓宁州,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战乱记忆与逐渐形成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等使土着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敌外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土着集团与客籍移民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雍正三年(1725),清廷批准客籍棚民在宁州成立怀远都,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插在六乡,使棚民在政策层面上成为宁州地方合法成员。移民群体在宁州存在的合法化及其发展要求与土着对此的反应,成为清代义宁州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宋至明代的宁州书院总体表现与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同频,北宋黄庭坚家族的樱桃芝台书院、明代山泉书院等反映了家族势力与官府等在书院建设中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清代得到较好的承续,成为义宁州书院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传统。清代义宁州书院高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超过宋元明时期,尤其在晚清时期集中爆发,呈现出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濂山书院的发展中得到官方的持续支持,书院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文化认同,位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高社会地位与影响使这成为义宁州的中心书院。清代义宁州以濂山书院为代表的中心书院与遍布各乡都的乡村书院构建了“核心——外围”的格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书院群。清代义宁州书院在运行中表现出区域特色,在书院群内部存在普遍的文昌神崇拜是书院世俗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举制度在书院中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院群成员几乎都编纂了书院志,志书的体例、内容与传统教育书院有所不同,诗文、讲义等阙如,代之以公移、捐名、契据、章程等。书院志的实质是档案册簿的事实,反映了晚清时期义宁州书院的现实需要与务实风格。奎光书院、培元书院、梯云书院等数所书院由义宁州所特有的(文)会、(文)季等民间组织演变而成,不同于新建书院,建立在会、季基础上的书院高度重视并保留了会、季时期的考课、宾兴等功能,从而使书院的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无田即无院也”,教养相资的优良传统在义宁州书院中得到较好贯彻。为建设书院,在地方官员的支持和有效的社会动员下,义宁州书院获得了广泛的的社会捐助,其内容包括田地、银钱及各种物资等,从而保障了书院膏奖、宾兴花红等各类经费的支出。在捐资活动中,议叙政策、捐户进主、肄业资格与从众压力等成为绅民捐赀书院的动力所在。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丰富了我国书院祭祀活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规制”一词在传统书院语境中主要指书院建筑物的“规模”与“形制’,自1980年代以来,书院研究界创造性地将原主要指建筑物的“书院规制”转换为主要表征“书院功能”与“书院制度”的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书院“教学、祭祀、藏书、学田”四大规制,从而实现了“书院规制”含义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功能与章程所反映的史实来看,考课是清代义宁州书院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考课是书院的本质规定,清代义宁州书院几乎都是考课书院,祭祀、学田、藏书等活动均以考课为中心。因此,考课是清代义宁州和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基于对清代义宁州书院考课规制的认识,在书院研究中应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道光十九年(1839),客籍士子甘临吉参加濂山书院的甄别考试并被知州录取,嗣后土着以甘氏入籍在后、书院建设在先,要求州宪剥夺其肄业资格,由此引发持续五年之久的濂山书院案。案件经州控、府控、省控,最终在江西巡抚的判决下以甘临吉不准与考书院而告终。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与发展,土着集团与移民族群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案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刺激了义宁州书院建设,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剧了土着与客籍移民之间的对立,书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义宁州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葛馨,杜广学[10](2019)在《从个体阐释到公共阐释——以“国初三家”的确立为中心》文中提出宋荦提出的"国初三家",是对清初古文格局的认知和阐释,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个体阐释。此个体阐释,在进入理解和接受的场域中,通过不同阐释共同体的助力,最终升华为公共阐释。其他对清初古文格局的个体阐释,与"国初三家"构成互文和复调,共同诠释着清初文坛的丰富性、多样性。"国初三家"是个体阐释升华为公共阐释的一个鲜活个案,对理解、丰富公共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清初散文风气之先的王猷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清初散文风气之先的王猷定(论文提纲范文)

(1)邵长蘅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邵长蘅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邵长蘅生平分期
        一 奏销初歇举业心
        二 扁舟草履治生苦
        三 草堂幕府了残生
    第二节 着述存佚、版本研究
        一 文集版本
        二 其他着述概况
第二章 文学交游与散文理论的关联研究
    第一节 毗陵时期的师承与交游——理论形成背景
        一 毗陵学风下,师承与交游
        二 散文理论的初步探索:“文之源”与“文之法”
    第二节 京师时期的交游——散文创作理念成熟的基础
        一 京中集会,斧正文集
        二 创作理念的成熟:文有“根柢”
    第三节 宋荦幕府时期的交游——具体文法理论确立与传播的土壤
        一 结交苏浙文人,寓居宋荦幕府
        二 具体文法的明确:喜裁剪,好雅洁
第三章 邵长蘅散文创作研究
    第一节 “忠孝节烈之行事”——传记研究
        一 传主选择及思想倾向
        二 写人重裁剪,显独到处
        三 叙事重实录,融传奇笔法
    第二节 游记和尺牍研究
        一 “山川游览之胜”——山水游记研究
        二 “海内交游离合之情迹”——尺牍研究
    第三节 其他散文创作研究
第四章 邵长蘅散文价值的重估
    第一节 邵长蘅文学散文的价值取向
        一 清代学人散文的价值取向
        二 邵长蘅与清代文学散文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邵长蘅文学散文的成就
        一 散文创作内容的开拓
        二 散文创作手法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清代前中期文学创作要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学创作要素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一节 文学创作要素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文学创作要素观的梳理
    第三节 文学创作要素的具体内涵
第二章 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考察
    第一节 创作要素主次观
    第二节 创作要素并重观
    第三节 创作要素联系观
第三章 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的产生原因
    第一节 客观原因
    第二节 主观原因
第四章 清代文学创作要素观念的价值
    第一节 影响清代的文学创作取向
    第二节 补正古典文论的文学创作认知
    第三节 纠偏“有意”与“无意”的对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国朝文棷题辞》与清代古文的图景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能自立:选人评文的宗旨
二、过程与原因:清代古文的历史呈现
    1. 前代文弊丛生,时人病文坛不振,因而矫前病以救之。
    2. 对同时文风不满,因而自树一帜,与主流文风成对抗之势,从而促进古文发展。
    3. 不少文家自立涯涘,不骛时文,而自成一家之文,从而推动了古文的多样性和发展。
三、地域与家族:清代古文演进的时空视角
四、文体的再发现:清代古文文体的独特关注
结论

(5)《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遗民研究
        (二)明遗民研究
        (三)明清时期山东士人研究
        (四)李焕章研究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上篇 《李象先集》整理
    第一章 李焕章诗文的刊刻与流传
        第一节 李焕章存世文献概述
        一、李焕章存世文献梳理
        二、李焕章诗文总数考辨
        第二节 李焕章诗文的刊刻
    第二章 《李象先集》整理
        前言
        李象先集
        卷一 赋
        卷二 记
        卷三 序
        卷四 书
        卷五 跋
        卷六 传
        卷七 说
        卷八 墓表墓铭
        卷九 疏
        卷十 杂着
        象先文拾遗
        象先遗诗
        附录
        一、李焕章家人诗作
        二、《织斋文集》序及目录
        三、《织水斋集》序及目录
        四、李焕章生平资料
        五、诸城友人所藏李焕章着述目录
        六、友人赠诗
下篇 李焕章其人及其交游考
    第一章 李焕章生活之时代
        第一节 明末山东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 清军南下侵扰及抗清斗争
    第二章 乐安李氏与李焕章其人
        第一节 乐安李氏家族
        一、明初徙居,渐成显族
        二、父祖贤德,称闻乡里
        三、兄弟五人,皆有所成
        四、朝代鼎革,家族衰落
        第二节 李焕章其人
        一、绝意仕进
        二、外出游历
        三、结社隐居
        四、编修方志
        第三节 李氏生卒年考证
        一、李氏生年
        二、李氏卒年
    第三章 李焕章交游考
        第一节 与周亮工及“真意亭四君子”之交
        一、与周亮工之交
        二、与李澄中之交
        三、与安致远、张贞之交
        第二节 与其他士人之交
        一、与诸城遗民团体之交
        二、与青州等地其他士人之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清初竟陵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对有关资料和研究现状的梳理
    三、清初竟陵派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第一章 清初竟陵派成员及其着述考
    第一节 已有研究视野下的明代竟陵派成员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成员考
    第三节 清初竟陵派着述考
第二章 清初竟陵派分期、分布、身份及流派渊源
    第一节 清初竟陵派的发展分期及背景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清初竟陵派的身份选择
        一、遗民的坚守
        二、逸民的选择
    第四节 清初竟陵派与流派前辈的渊源
第三章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观念
        一、诗文依傍性情,切忌模拟
        二、诗以声为主
        三、讲求文章山水之遇合
        四、行文以厚
        五、求文学之本原
    第二节 清初竟陵派的诗歌评点之学
        一、《诗归》与《明诗平论》之比较分析
        二、对竟陵派诗评的延伸思考
第四章 清初竟陵派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思想内容
        一、寄情山水之作
        二、送别寄怀之作
        三、咏史怀古之作
    第二节 创作风格
        一、幽深冷峭、凄清苍老的格调
        二、散文化的诗法
结语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李元鼎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一节 家世门风
        一、吉水望族,溯其源流
        二、科举仕宦,儒学世家
        三、名媛贤母,满门风雅
    第二节 生平经历
        一、早年求学与仕明时期
        二、宦海沉浮与仕清时期
        三、罢官南还与林居时期
    第三节 着述版本
        一、《石园全集》,康熙四十一年香雪堂本
        二、《文江词》,《百名家词钞》所收本
        三、《灌研斋集》,江西巡抚采进本
第二章 李元鼎与贰臣的文学交游
    第一节 隐士贰臣,诗文前辈:钱谦益
    第二节 双料贰臣,同朝后生:龚鼎孳
    第三节 同乡贰臣,患难挚友:熊文举、朱徽
    第四节 同年贰臣,书画同好:王铎
    第五节 李元鼎与其他贰臣诗人
        一、以南方贰臣为交往主体
        二、对贰臣诗人群体具有认同感
第三章 李元鼎的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李元鼎成为“贰臣”的原因
        一、自身利害的考虑
        二、政治形势的逼迫
    第二节 李元鼎贰臣心态的形成与演进
        一、国变前后——仕与隐的矛盾
        二、仕清阶段——悔愧与疏离心态
        三、革职归隐——荒芜感与观剧遣愁
        四、晚年闲居——释怀与入山逃禅
    第三节 李元鼎诗歌创作与诗风嬗变
        一、清新明快、真机流露的前期创作
        二、沉郁顿挫、悲凉凄恻的中期创作
        三、绵密安雅、温厚平和的后期创作
        四、诗风三变的时代典型
    第四节 李元鼎的诗学思想与诗史意义
        一、倡导“必本性情之真”
        二、对风雅传统的复归
        三、宗唐祢宋
        四、李元鼎诗歌理论与实践的诗史意义
第四章 “梅山”情缘与夫妻唱和
    第一节 梅公的远山夫人——朱中楣
        一、朱中楣的身世
        二、朱中楣的才华
        三、李元鼎与朱中楣的结缡
    第二节 琴瑟和鸣的夫妻唱和
        一、时人评价
        二、唱和诗词集
        三、夫妻唱和的特点
    第三节 “梅山”情缘对李元鼎政治抉择的影响
        一、对仕宦的支持与理解
        二、远离政治的劝言与催归
    第四节 “梅山”情缘对李元鼎诗词创作的影响
        一、诗词中夫妻情感与家庭书写
        二、《文江词》与明清之际的词风演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文人典范·文章矩矱·文治气象——“国朝三家”说平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国朝三家”说的来龙去脉
一、 文人典范:“三家”并称的指归
二、 文章矩矱:“古文”体性的甄定
三、 文治气象:“国朝”仪型的确立
余论:“国朝三家”说斟疑

(9)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书院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存在?
        (二) 为什么是义宁州?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区域书院研究
        (二) 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
        (三) 关于义宁州书院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思路与结构
        (一) 论文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义宁州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 义宁州地理与人文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战乱
    第三节 棚民的到来及其怀远都的成立
        一、清廷的棚民政策
        二、移民的到来和怀远都的设置
第二章 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演变
    第一节 宋代宁州书院
    第二节 元代宁州书院
    第三节 明代宁州书院
        一、明代宁州新建书院
        二、濂山书院在明代的发展
        三、明代宁州书院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建置与发展
    第一节 清廷的书院政策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建设
        一、清代义宁州新建书院概况
        二、濂山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发展总趋势
        一、新建书院在晚清时期集中涌现
        二、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
        三、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
    第四节 义宁州区域中心书院的形成
        一、中心书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二、义宁州中心书院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四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运行
    第一节 书院文昌崇拜的普遍化
        一、清代书院祭祀的功利化:科举文运与文昌崇祀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文昌祭祀
    第二节 档案册:义宁州的书院志
        一、书院志简述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志的体例、取向、内容
        三、档案册:义宁州书院志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从会、季到书院:晚清义宁州书院的演变及其意义
        一、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发展模式
        二、从会、季到书院
        三、从会、季到书院发展模式的意义
第五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第一节 书院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来源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一、捐助流程
        二、捐助类型
        三、捐助内容
    第三节 捐助书院原因分析
        一、议叙政策的刺激
        二、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
        三、获得书院肄业资格及宾兴支持
        四、心理压力
    第四节 书院捐助存在的问题
        一、捐助不实
        二、以次充好
        三、管理不善
第六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第一节 书院规制:建筑规模与形制
        一、“规制”释义
        二、书院规制:从建筑规制到书院功能的创造性转换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一、四大基本规制在中心书院中的稳定
        二、考课成为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三节 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
        一、考课是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二、考课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七章 濂山书院案:书院与义宁州社会
    第一节 濂山书院案始末
    第二节 濂山书院案中的官员、土着与移民
    第三节 濂山书院案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从个体阐释到公共阐释——以“国初三家”的确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体阐释:“国初三家”的提出
二、公共阐释:不同阐释共同体的助力
三、复调的景观:公共阐释与阐释的多元共存
四、结语

四、开清初散文风气之先的王猷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邵长蘅散文研究[D]. 李婷. 兰州大学, 2021
  • [2]清代前中期文学创作要素观研究[D]. 朱田园. 扬州大学, 2021(09)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国朝文棷题辞》与清代古文的图景构建[J]. 傅宇斌. 江淮论坛, 2020(03)
  • [5]《李象先集》整理及李氏交游研究[D]. 刘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清初竟陵派研究[D]. 张旭光. 西南大学, 2020(01)
  • [7]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D]. 蔡欣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文人典范·文章矩矱·文治气象——“国朝三家”说平议[J]. 郭英德.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6)
  • [9]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D]. 张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从个体阐释到公共阐释——以“国初三家”的确立为中心[J]. 葛馨,杜广学. 北方论丛, 2019(05)

标签:;  ;  ;  ;  ;  

清初散文文化的开创者王有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