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马冬[1](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提出《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张力[2](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何文秀[3](2015)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纪念性景观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史记并穿过时空与时间将其重要的有着正面影响力的历史内涵展示给当代人。城市的形象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需要用纪念性景观的发挥正面效用。然而随着近年来文化建设的倡导,纪念性景观工程在各地区出现大跃进建设的态势,批量生产重量不重质的弊端随之未来。因此注重纪念内涵的营造,是我国纪念性景观发展的新趋势。纪念性景观的内涵即体验者理解的纪念性景观的叙事性意义。意义的传达需要以符号作为载体,符号内与符号间不同的组织形成不同的语义,引入符号学正是为符号的生成及表意做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纪念性景观符号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文章的初始部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现状分析等都得到了解释,并且笔者将论文中提到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如,纪念地域历史事件的纪念性景观,进而梳理研究框架。第二章部分,从纪念性景观以及符号学的相关概念入手,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其中语言符号理论是由符号学、语言学理论发展而来,其在文章中的符号构成原则与与纪念性景观符号构成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文章中词汇——句子——篇章分别对应纪念性景观元素——同一意义的空间场景——完整的纪念性景观。第三章部分,也是设计者设计前期分析部分:首先重点讨论了纪念性景观中的主题的生成过程,同时,根据确立的主题提取代表性符号。第四章是从纪念性景观实体的角度出发,阐释纪念性符号如何被组织,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阐明纪念性景观是由词汇、句子组织成篇章的结构构成。第五章是从体验者的角度出发,解释纪念性景观符号信息的传播以及行为主体的体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结合总结出设计要对行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引起重视。第六章即项目实践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续写盘锦建市三十周年纪念性景观设计方案的生成过程及生成结果,获得了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策略、手法,验证了符号学作用于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可实践性。
赵静[4](2013)在《我国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战争、地质灾害和政治变革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曾涌现出在政治、军事或文化等领域有特殊影响力的一大批着名历史人物,正是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出现,才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历史。不论任何地域,任何民族,都曾试图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本民族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或出现过的人物,这种形式可以是文字、故事、诗歌等非物质形态,也可以是绘画、雕塑、建筑等物质形态,或源于个人的行为,亦或是出自公众的集体意识,总之,随着人们以不同形式记录历史事件或人物这一带有纪念性质行为的产生,便开始出现了诸如陵墓、雕塑、广场等具体形式的纪念性专属场所。时至今日,纪念性景观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景观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五部分对纪念性景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概念描述,主要对纪念性景观的定义做了详尽的解读,从纪念性景观的涵盖内容开始,对它的属性、特征、功能以及分类都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历史溯源,笔者查阅了大量专业论着,基本上理清了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脉络,特别是纪念性场地内构筑物的形式演变,以时间轴为顺序,都有详尽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具体空间的设计手法、叙述语言和构成形式分析,内容包括有选址布局的规律、空间组织的特点、色彩质感的运用以及象征手法的应用等;第五部分是总结当代我国纪念性景观的时代特征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笔者尝试用所学专业理论对纪念性专有场所的产生、发展及不同时期的形式进行展开研究,从而系统地梳理出这种景观类型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手法。希望个人整理出的部分观点和理论,能在当代我国纪念性景观的实践应用或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郑晓笛[5](2001)在《吕彦直: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文中指出吕彦直及其设计的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吕彦直的基本情况,以及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造过程及建筑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试对这两个建筑从建筑群与大体量建筑、造型设计及建造经费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及做一评价。
郑晓笛[6](2001)在《吕彦直: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文中认为吕彦直及其设计的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吕彦直的基本情况,以及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造过程及建筑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试对这两个建筑从建筑群与大体量建筑、造型设计及建造经费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及做一评价。
宋一飞[7](2000)在《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文中认为
二、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
三、严控“新闻纸” |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
小结 |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
小结 |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
小结 |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
小结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创新性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观点创新 |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
1.5.1 章节安排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4 小结 |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
5.3.2 基础结构研究 |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
5.3.4 小结 |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性 |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
7.2 研究的启示性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1.书籍专着 |
2.学位论文 |
3.期刊论文 |
4.会议论文集 |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
1.葬事筹备分册 |
2.陵园管理(上)分册 |
3.陵园管理(下)分册 |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
(3)基于符号学理论的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纪念性景观实践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中主要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与符号学的相关概述 |
2.1 纪念性景观及符号构思的基本概念 |
2.1.1 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
2.1.2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 |
2.1.3 纪念性景观中的符号学 |
2.2 纪念性景观中的符号类型 |
2.2.1 纪念性景观中的图像性符号 |
2.2.2 纪念性景观中的指示性符号 |
2.2.3 纪念性景观中的象征性符号 |
2.2.4 纪念性景观中的隐喻性符号 |
2.3 符号传达纪念性主题构思的分析 |
2.3.1 纪念性景观设计中主题构思的内涵 |
2.3.2 符号传达纪念性主题构思的机制 |
2.3.3 符号传达纪念性主题构思的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确立与符号提取 |
3.1 纪念性景观中主题确立的意义 |
3.1.1 纪念性景观中主题确立的现实意义 |
3.1.2 纪念性主题确立的精神意义 |
3.2 纪念性景观中主题确立的影响因素 |
3.2.1 关行为主体“人” |
3.2.2 尊重特色资源环境及历史遗迹 |
3.2.3 重视与园林绿地的融合 |
3.3 纪念性景观中符号的提取方法 |
3.3.1 保留符号原型 |
3.3.2 提取符号典型 |
3.3.3 抽象符号形态 |
3.4 符号的提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纪念性景观的符号组织与表达 |
4.1 符号组织的基本元素——词汇 |
4.2 符号组织的基本单位——句子——场景 |
4.2.1 空间场景 |
4.2.2 单句与复句 |
4.2.3 段落与复句 |
4.2.4 标点与符号 |
4.3 符号组织的完整结构——篇章——场景秩序 |
4.3.1 秩序的类型 |
4.3.2 秩序的始终 |
4.3.3 秩序的节奏 |
4.3.4 秩序的情感 |
4.4 纪念性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4.4.1 方案一·Franklin·Delano·Roosevelt'S Memoria(罗斯福纪念公园) |
4.4.2 方案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Victims in Nanjing Massacre by Japanese Invaders)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纪念性景观的符号传播与体验 |
5.1 纪念性景观中符号信息的传播 |
5.1.1 纪念性景观的符号信息的传播组成 |
5.1.2 纪念性景观的信息传播机制 |
5.1.3 纪念性景观的符号信息传达的真谛 |
5.2 纪念性景观的行为主体对符号意义的体验 |
5.2.2 行为主体的体验原则——以心理学为前提 |
5.2.3 行为主体对符号意义的体验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盘锦建市三十周年纪念性景观项目实践 |
6.1 基地现状 |
6.2 项目实践中的主题的确立及符号的提取 |
6.2.1 主题的确立 |
6.2.2 符号的提取 |
6.3 项目实践中的符号的组织与表达 |
6.3.1 符号组织的词汇 |
6.3.2 符号组织的语句 |
6.3.3 符号组织的篇章 |
6.4 项目实践中的景观环境意义的体验 |
6.4.1 感觉——认知过程 |
6.4.2 静观与动游 |
6.4.3 感触与联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概述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我国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和研究框架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关键技术和理论依据 |
1.6 论文思路及框架脉络图示 |
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的理论概述 |
2.1 对纪念性景观的解读 |
2.1.1 纪念性景观的含义 |
2.1.2 纪念性景观的产生 |
2.1.3 纪念性景观的特征 |
2.1.4 纪念性景观的属性 |
2.1.5 纪念性景观的功能 |
2.2 纪念性景观的分类 |
2.2.1 按纪念对象分类 |
2.2.1.1 人物纪念 |
2.2.1.2 事件纪念 |
2.2.2 按空间类型分类 |
2.2.2.1 纪念公园 |
2.2.2.2 纪念广场 |
2.2.2.3 纪念街巷 |
2.2.2.4 陵园 |
2.2.2.5 故居 |
2.2.2.6 纪念建筑 |
2.2.2.7 遗址 |
2.2.3 按场所情感分类 |
2.2.3.1 庆祝 |
2.2.3.2 哀悼 |
2.2.3.3 反思 |
2.2.3.4 缅怀 |
2.2.4 按形成过程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念性景观的发展研究 |
3.1 纪念对象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
3.1.1 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 |
3.1.2 封建帝王时期的“君权象征” |
3.1.3 工业文明时期的“机械巨擘” |
3.1.4 现代纪念景观的“功能转变” |
3.1.4.1 文学叙事 |
3.1.4.2 民间传说 |
3.2 纪念景观构筑物形式的演变 |
3.2.1 石碑立柱类型 |
3.2.1.1 纪念碑 |
3.2.1.2 纪念柱 |
3.2.1.3 华表 |
3.2.2 石刻雕塑类型 |
3.2.3 牌楼石坊类型 |
3.2.3.1 按照建造意图划分 |
3.2.3.2 按照形式划分 |
3.2.3.3 按照结构划分 |
3.2.4 祠堂庙宇类型 |
3.2.5 工业产品类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方法分析 |
4.1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选址与分布的特点 |
4.2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平面与布局的特点 |
4.2.1 对称形布局 |
4.2.2 递进形布局 |
4.2.3 几何形布局 |
4.2.4 散点形布局 |
4.3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空间与序列组织的手法 |
4.3.1 顺序组织关系 |
4.3.2 并列组织关系 |
4.3.3 主次组织关系 |
4.3.4 阵列组织关系 |
4.3.5 综合组织关系 |
4.4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色彩与质感肌理的选择 |
4.4.1 石材 |
4.4.2 木材 |
4.4.3 金属 |
4.4.4 玻璃 |
4.4.5 陶瓷 |
4.5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象征与设计手法的分析 |
4.5.1 抽象 |
4.5.2 具象 |
4.5.3 隐喻 |
4.5.4 对比 |
4.5.5 再现 |
4.5.6 叙述 |
4.6 现代纪念性景观中情感与场所精神的表达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现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特征 |
5.1 纪念形式上的多样化 |
5.1.1 纪念形式的“软”载体 |
5.1.2 纪念形式的“硬”载体 |
5.1.3 纪念形式的人类行为 |
5.2 建设技术上的现代化 |
5.3 时代特征上的人文化 |
第六章 结语与思考 |
6.1 现阶段我国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研究总结 |
6.2 对我国纪念性景观未来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符号学理论的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D]. 何文秀.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4)
- [4]我国现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研究[D]. 赵静. 大连工业大学, 2013(06)
- [5]吕彦直: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J]. 郑晓笛. 建筑史论文集, 2001(00)
- [6]吕彦直: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A]. 郑晓笛. 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 2001
- [7]警钟长鸣──中山陵建造始末[J]. 宋一飞. 党史纵横,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