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建设途径探讨——以内蒙古正镶白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薛頔[1](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梁田雨[2](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榆树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最为重要的生态单元,是沙地环境中最稳定且适应性最强的群落。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是构成榆树疏林群落的建群种,极强的抗寒抗旱性使其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和防风固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根际是连接植物根系与土壤环境的纽带,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最为频繁的微域环境。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沙地榆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率先揭示了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格局,阐明了其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子,并对根际微生物的功能进行了预测,填补了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空白,为后续该树种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发现:(1)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存在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地区沙地榆根际土壤pH范围为7.30~7.80,含水率在2.71%~3.41%之间。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在pH、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上有所表现。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对微地形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具体表现为丘间地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及酶活性显着高于背风坡和迎风坡的规律(p<0.05)。季节变化主要引起沙地榆根际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不显着。沙地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2)沙地榆根际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16S rRNA基因测序共注释到细菌46门118纲167目349科675属11738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根际细菌群落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之和为58.53%;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为细菌群落的优势属,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76%、1.82%和1.10%。ITS序列测序共获得真菌6门32纲118目295科655属7787个OTUs,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绝对的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为83.35%;优势属为赤霉菌属(Gibberella)、白僵菌属(Beauveri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6.6%、2.77%和2.74%。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榆树疏林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一致,即不同地区的群落结构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自西向东逐渐降低。(3)扩散限制和环境选择共同决定形成了现有的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地理距离对沙地榆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空间格局形成的贡献率为6.38%和4.02%,环境因子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贡献率为62.7%和67.09%。在环境因子中,pH、年降水量和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是驱动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4)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对沙丘微地形的响应规律为丘间地和背风坡的物种丰富度大于迎风坡。沙地东部的细菌及真菌群落对微地形的响应最为明显,表现为丘间地与背风坡和迎风坡的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沙地榆根际微生物在微地形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土壤因子和植被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5)土壤微生物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分布规律。春夏两季的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物种多样性显着大于秋季(p<0.05)。季节变化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小于细菌群落,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真菌群落结构只在春季和秋季间差异性显着(p<0.05)。季节变化引起的土壤养分、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是驱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季节分布的关键因子。(6)沙地榆根际细菌基因序列中共发现来自6类代谢通路的41个子功能类群,膜转运(Membranetransport)、氨基酸代谢(Aminoacidmetabolism)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metaboliam)是细菌群落中的主要代谢功能群。根际细菌的代谢功能类群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表现为西部沙地榆根际细菌的功能类群与中部和东部的功能类群组成差异较大,春秋两季细菌的代谢功能与夏季细菌群落的功能类群差异较大。不同分布区沙地榆根际细菌共注释到25个生态功能类群,具有化能异养作用(Chemoheterotrophy 和 Aerobic chemoheterotrophy)、硝酸盐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的功能群是细菌生态功能类群中的优势功能群。根际细菌的生态功能具有时空分布差异,其分布规律与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一致。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按照生态功能划分可归类于9个生态功能群,其中,腐生菌群(Saprotroph)、病理寄生菌群(Pathotroph)、共生菌群(Symbiotroph)是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中的优势功能群。真菌生态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性显着(p<0.05),而季节变化对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无显着影响。
麻云霞[3](2018)在《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资源和生态分布研究》文中提出沙地榆是浑善达克沙地的顶级植物群落,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以于不同的生态梯度环境下生存,能与绝大多数的陆地维管植物共生。植株根系被接合菌纲的AM真菌侵入、感染、进一步发展成为菌根,部分菌根没有泡囊,但都形成丛枝。丛枝菌根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面积和吸收速率、改善群落结构、稳定生态系统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主要划分浑善达克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定沙地榆为宿主植物,调查正镶白旗、正蓝旗、克什克腾旗三块样地下3种立地类型的AM真菌种质资源、地理区域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探索浑善达克地区AM真菌的生态分布特征、多样性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三个样地共分离AM真菌38种,包括球囊霉属(Glomus)21种,属优势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9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aspora)3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1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近明囊霉属(Claroideoglomus)1种,小部分标品只能鉴定到属水平。(2)沙地榆根际AM真菌不同属种生态分布不同,其中球囊霉属不仅种类最为丰富,而且分布最广,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为三个样地的共有属,巨孢囊霉属只在正镶白旗和正蓝旗发现。薄壁原囊霉(Archaespora leptoticha)在正镶白旗出现,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和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n)均只出现在克什克腾旗,AM真菌种类数量为克什克腾旗>正蓝旗>正镶白旗。(3)不同样地沙地榆根际土壤内AM真菌的孢子密度为1.711.5个/g,3个样地沙地榆根系均有AM真菌侵染,总侵染率为56.7%81.8%,平均为64.1%,丛枝侵染率4.0%14.6%,泡囊侵染率1.5%30.7%,菌丝侵染率21.6%62.1%,菌根结构为Paris菌根类型,从沙地榆侵染的结构来看,为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丛枝侵染率,孢子密度和侵染率均为正蓝旗>正镶白旗>克什克腾旗,丘间地>阴坡>阳坡。(4)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不存在对应关系,两者不具有相关性。菌丝、泡囊侵染率和降雨量正相关,而丛枝和降雨量为负相关,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降雨量正相关,丛枝侵染率、菌丝侵染率、孢子密度和均匀度指数与气温呈负相关,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气温呈正相关,泡囊侵染率与气温为显着正相关。(5)不同地区的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等都存在差异,研究区土壤均为碱性土壤。泡囊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为显着正相关,与速效氮为显着负相关,菌丝侵染率和全氮、硝酸还原酶呈显着正相关,和pH、物种丰富度呈显着负相关,丛枝侵染率与EEG、TEG、硝酸还原酶和纤维素酶呈显着正相关,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着正相关,孢子密度和pH呈正相关,与EEG、TEG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速效磷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极显着负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硝酸还原酶、纤维素酶呈显着正相关,与全氮为极显着负相关。第一主成分拥有的信息量高达66.175%,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机碳,TEG、速效钾和pH为作用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AM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土壤因素。
慕宗杰[4](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1999年播区、2000年播区、2001年播区、2002年播区、2005年播区、2007年播区、2008年播区、2009年播区、2011年播区、2012年播区和2013年播区内的植被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选择未飞播的流动沙地作为对照样地(CK),并于2017年对这12个样地进行土壤采样,以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分析了飞播治理后飞播区植被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间的关联程度;同时对同一时间不同生境内土壤及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摸清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植被变化规律,探讨人工植被恢复在沙地固定及土壤性质变化中的作用,从而为沙地植被恢复及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分为乔灌层和草本层进行调查,乔灌层有17种植物,分属5科8属,其中,豆科、蔷薇科和菊科所占的比例为82.35%,且在植被恢复的910 a,迎风坡的物种数最高可达10种;草本层有95种植物,分属22科63属,其中,禾本科的物种数量最多,占18.95%,且在恢复的第9年时,沙丘顶部的物种数可达43种。(2)乔灌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均呈现波动性增加的趋势,而草本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却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榆科的高度、盖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草本层中,藜科、豆科和禾本科的高度、盖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高度在恢复的第8年达到最大值;草本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盖度在恢复的第9年达到最大值。(3)飞播植物中,塔落岩黄芪和白沙蒿在恢复初期生长迅速,其盖度在恢复2a时要明显高于恢复1 a;沙地榆的高度和盖度在恢复19 a中一直呈增加趋势;沙打旺在沙地中存在的时间较短,自恢复9 a以后就从飞播群落中完全衰退。原生植物中,褐沙蒿的高度和盖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砂珍棘豆的密度在恢复后期有了较明显的增加;兴安虫实、雾冰藜、狗尾草在恢复19 a中的出现频度较高。(4)乔灌层科和属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科和属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草本层科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波动性较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属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波动性较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5)乔灌层群落中,科级水平上的群落相似性属于中等以上相似水平,群落结构差异较小;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3850.538和0.2250.409之间,属于中等不相似。草本层群落中,科的相似性系数在0.2111.000之间,属的相似性系数在0.1750.979之间,种的相似性系数在0.3330.537之间,其相似性较不均衡。(6)乔灌层中,灌木、半灌木和乔木关联度相等;而不同科之间,杨柳科、榆科、蔷薇科、豆科、菊科之间的关联度则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中,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之间,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一、二年生禾草,一、二年生杂类草之间,以及不同科中的豆科与禾本科之间,均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各功能型对乔灌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要大于乔灌层各功能型对草本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7)乔灌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要高于单一的灌木、半灌木和乔木,且灌木、半灌木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乔木;豆科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岩黄芪属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于其他属;塔落岩黄芪、褐沙蒿和沙地榆在乔灌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塔落岩黄芪、细枝岩黄芪和小叶锦鸡儿在乔灌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草本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低于一、二年生禾草,却高于其他功能型;禾本科在草本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麻花头属与最优母序列的关联度最大;麻花头属、荨麻属、胡枝子属、虫实属和赖草属在草本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麻花头属、虫实属、赖草属、荨麻属和胡枝子属在草本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8)灌木、半灌木与土壤pH值、全磷、全钾含量、粗砂粒、土壤水分、关联程度较大,而乔木则与土壤容重、粗砂粒、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较大。多年生豆科牧草与土壤水分含量、pH值关联程度最大,多年生禾草、杂草和一、二年生禾草与土壤水分含量、全钾含量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与粉粒和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杂类草与粗砂粒和土壤全钾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
刘冠志[5](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异速生长与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柳(Salix gordejvii)作为重要的固沙先锋灌木,广泛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在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立地分布的黄柳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生态学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黄柳对不同立地的生态适应,并探讨了黄柳不同立地的异质性,揭示了黄柳丛生枝种群动态与异速生长特性及其资源分配、形态解剖、生理生态适应机理。本研究有助于对黄柳衰败机制的认识,并为植物生活史对策研究丰富材料。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柳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其不同立地间具有较高的土壤与植被空间异质性。不同立地土壤表层(0~20cm)温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土壤垂直温差(0~120cm)与含水量大小顺序与土壤表层温度相反。土壤粒径分布PSD显示不同立地土壤粒径主要分布在细砂(100~250μm)与中砂范围(250~500μm),二者总比重均在81.86%以上,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固定沙地,随着不同立地植被状况的改善,土壤总体呈细粒化。不同立地土壤pH总体无显着性变化,固定沙地与丘间低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总体大于半固定沙地与流动沙地,且丘间低地各土层间变化显着。黄柳特殊的生活史策略使其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提高了半固定沙地群落稳定性,而固定沙地群落稳定性较差,存在潜在退化的危险。(2)黄柳丛生枝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分析表明,不同立地分布的黄柳丛生枝种群年龄结构不同,流动沙地处于增长期,半固定沙地和丘间低地处于稳定期,在固定沙地处于衰退期。当年萌生枝数量的不足及幼龄枝生活力下降是黄柳丛生枝种群发展和更新的"瓶颈"。(3)黄柳丛生枝枝长-基径异速生长关系分析得出,在不同立地类型间,随着沙地水分梯度的增加,黄柳丛生枝枝长-基径异速生长关系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即从流动沙地的异速生长(异速生长指数a=1.270,枝长生长速率大于基径生长速率),调整为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的等速生长,于丘间低地再次调整为异速生长(异速生长指数a=0.519,枝长生长速率小于基径生长速率)。流动沙地倾向于选择高的纵向增长率,快速实现更大的光合器官与繁殖器官空间占据,捕获光资源,扩大种子扩散范围;随着立地条件的改变,丘间低地趋向于选择高的径向增长率,形成更大的支撑径级,抵抗自身重量造成的形态扭曲,保持直立挺拔形态,最小化资源输送阻力;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的适应对策居中。(4)黄柳丛生枝茎、叶、枝生物量随着水分梯度的增加,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枝生物量分配比重逐渐增大,而茎或叶生物量分配比重逐渐减小。黄柳丛生枝茎、叶、枝生物量间异速生长分析表明,枝-茎生物量呈等速生长关系,即二者生物量累积速率相等,与立地类型无关;其它构件生物量间异速生长关系与立地类型相关,叶生物量的累积速率是生物量分配策略的主要调控者,其在流动沙地具有较大的累积速率,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累积速率相对减小,丘间低地最小,其次枝生物量与茎生物量的累积速率分别在固定沙地和丘间低地有所增大,以此权衡叶生物量累积速率的减小。不同立地黄柳丛生枝小枝内叶大小-数量间均存在极显着的异速负相关关系,即小枝叶大小的增大(减小)速率大于叶数量的减小(增加)速率。在出叶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流动沙地与丘间低地相似,较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表现出具有更大的单叶干重或单叶面积。(5)黄柳不同级序根的形态和解剖结构存在显着差异,1、2级根为初生根,4、5级根为次生根,3级根为过度型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或四原型。通过解剖、直径和根序的综合方法将黄柳细根定义为前3级根中未形成连续木栓层且直径小于0.7mm的根,小于对比分析植物小红柳的细根(<2mmm)。水分减少时,细根分布浅层化,且削弱速度较快,水分条件增加时,细根分布深层化,且削弱速度较慢。黄柳导管分子均以网纹和两端具尾、一端具尾类型为主,具单穿孔板,纹孔互列。其根部导管分子长度、直径、端壁斜度同小红柳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前者较后者直径大、端壁斜度小,为进化特征,而长度较长,为原始特征;茎部导管分子长度、直径、端壁斜度无显着性差异。黄柳根部导管具有高输水性,较对比分析植物小红柳适应干旱环境。叶表皮微形态与叶片功能间存在权衡关系。(6)不同立地黄柳光合特性日变化差异明显,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Pn呈不明显双峰型,丘间低地呈显着双峰型变化趋势,而流动沙地呈单峰型。除半固定沙地Pn的变化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外,其它立地由气孔和非气孔两种因素共同作用。黄柳Tr均呈单峰型,总体来看Tr日均值的大小顺序为丘间低地>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存在低G高Tr的水分利用最优对策。WUE大小顺序依次为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丘间低地。不同立地黄柳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着性差异,而流动沙地黄柳积累了大量Pro,具有保护性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渗透胁迫的适应性。黄柳体内POD受环境胁迫影响较强,而SOD和CAT在活性氧清除中起关键作用。固定沙地黄柳正处于环境胁迫或衰老死亡的过程或阶段,由于自身保护酶活性的保护,MDA未引起膜脂过氧化,但长期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失衡与MDA累积,致使其具有衰败、死亡的危险。综上所述,黄柳具有特殊的资源分配、丛生枝异速生长及生理生态适应策略,以确保种群的自我更新,从而适应沙地环境。采取适当的抚育管理措施(如平茬等),可维持黄柳种群稳定,避免衰败,同时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曹瑞[6](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对18年(1999-2015年)的飞播区的植被进行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飞播植被演替进程中,羊柴、白沙蒿、沙打旺、沙地榆四种飞播植物种种群的多度、盖度、高度、生物量四个数量特征指标,飞播区群落盖度、物种组成、生活型、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并以恢复力综合指数、光合功能型、群落结构变异性探讨演替进程中群落的稳定性,旨在揭示飞播措施下的植被恢复规律,为飞播区植被稳定性维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飞播植物种种群数量特征指标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演替进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在演替进程中,飞播当年除外,羊柴高度在61-118cm之间,白沙蒿高度在53-81.33cm之间,沙打旺高度在25.89-78.33cm之间;羊柴多度、盖度、生物量于演替8a时分别达到峰值984万株/hm2、68.33%、422.78g/m2,之后均呈下降趋势,但种群能维持较长时间;白沙蒿、沙打旺多度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白沙蒿盖度和生物量在演替3a达到峰值10.17%和126.38g/m2,沙打旺盖度和生物量分别在演替4a和5a达到峰值12.67%和37.09g/m2,二者分别在演替11a、10a从群落中完全衰退出去;沙地榆盖度、高度、生物量呈缓慢的波动性增加,多度在演替1-5a呈增加趋势,在演替6-18a,基本恒定,对群落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2.植被盖度在演替1-8a由15%增至77%,9-18a逐渐趋于稳定,约为57%。在演替进程中,演替1-7a,群落植物种组成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演替8-18a以多年生草本为主,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植物种组成更加复杂化和多样性化,更利于群落的稳定。Partrick丰富度指数演替1-9a,由12增至55;演替10a之后,维持在30以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演替1-10a,由2.42增至3.92;演替11a之后,变化范围为3.14-3.90。在演替进程中,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在演替4a达到峰值1.17。3.演替2a时,恢复力综合指数最高为2.87,演替3-11a呈递减趋势;其中演替9-11a,受群落竞争影响,恢复力综合指数小于1;在演替12a之后,群落的恢复力综合指数均大于1,群落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3植物种数在演替1-10a由6变为35,演替11-18a有趋于恒定的趋势;C4植物种类在演替1-12a由2变为13,演替13-18a趋于恒定;C4/C3比从整体演替进程看,呈减小趋势。飞播后演替初期C4植物种群对沙丘的稳固起一定作用,C3植物对演替中后期群落的稳定意义较大。演替的进程中,演替时间相近群落间变异性系数,相对较小,群落间物种成分发生"渐变式"替代,在一定程度体现着群落相对稳定的发展。
王嫣娇[7](2017)在《锡林郭勒地区积雪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锡林郭勒地区属于我国北部边疆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三大积雪高值区之一。研究区地貌广阔,积雪分布差异较大。本文利用锡林郭勒地区1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5年的逐日积雪资料,重点分析了研究区降雪量、积雪深度及积雪日数三大积雪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时空变异特征及周期性特征,揭示了积雪日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对积雪日数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锡林郭勒地区各站点降雪量、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随时间波动幅度较为剧烈,且各站点波动规律基本一致,整体无显着的增减趋势。从年内变化上看,降雪量呈现的是"双峰型"的波动特征,其中11月份的峰值最大,1月份最少,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则呈现的是"单峰型"的波动特征,最大值分别在2月份和1月份,最小值都出现在刚入冬的10月份。2.锡林郭勒地区降雪量、积雪深度及积雪日数空间分布差异性显着,基本呈现的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乌拉盖、西乌旗、正镶白旗及太卜寺旗周围,少雪区主要出现在西部区。降雪量、积雪深度的极差将近4倍,积雪日数相差2倍以上。依据区划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4种类型:一致偏高区、中值区、一少两多区、一致偏少区。在此基础上利用EOF分别对三个积雪指标做了进一步的空间异常分型。3.利用小波分析对锡林郭勒地区近45a的积雪周期进行分析,可知降雪量存在7a、11a和18a三个震荡周期,积雪日数存在7a,11a和22a三个周期变化,积雪深度存在5a和11a两个震荡周期。其中降雪量和积雪日数的主周期均为7a,积雪深度主周期为5a。通过突变检验分析可知,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没有突变产生,而积雪日数在1996a附近发生了一次由多到少的突变。4.锡林郭勒积雪日数受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降雪量、积雪深度、气温及湿度分别与积雪日数有较高的相关性。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来十年间积雪日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盖志毅[8](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国青[9](2011)在《正蓝旗古榆树种群特征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古榆树(沙地榆)既是浑善达克沙地一种重要的珍贵稀有植物资源,而且还是研究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以及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的“活古董”,它是长期适应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产物,研究其群落特征对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在对正蓝旗现存古榆树资源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基础上,选出3块古榆树集中分布的地区(高格斯太、宝绍岱和那岱庙)进行沙地榆疏林种群结构研究以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正蓝旗共发现古榆树525株,其中大部分呈集群片状分布,只有少数散生在路旁、村旁,正蓝旗古榆树生长良好,平均株高为10.9m,平均胸径为61.0cm,平均基径为77.8cm,平均冠幅面积为136.2m2。(2)高格斯太和宝绍岱沙地榆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幼龄林(龄级Ⅰ)占有较大比例,而那岱庙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为明显的“衰退型”,并且严重缺乏幼树(龄级Ⅰ)。(3)高格斯太和宝绍岱的沙地榆各年龄级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基本相同,即龄级Ⅰ在所有调查的空间尺度下均呈现显着的随机分布格局,而龄级Ⅱ、龄级Ⅲ和龄级Ⅳ则表现出明显偏离随机分布,而呈现显着的集群分布趋势;那岱庙缺少幼树,龄级Ⅱ、龄级Ⅲ和龄级Ⅳ在个别空间尺度范围内呈现随机分布,而在大部分的空间尺度下都呈现显着的集群分布格局。(4)高格斯太各年龄级立木间都呈现出显着的正关联,宝绍岱和那岱庙沙地榆各龄级相关性以显着正相关为主,只在个别空间尺度下(r<11.5m或r<2m)呈负相关,总体来讲,该地区沙地榆种群各龄级之间的空间竞争不激烈,种群结构稳定。(5)古榆树集中分布区沙地榆种群林下植物种类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多年生草本生活型植物占有优势地位,水分生态型以旱生和中生为主。(6)调查区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如下,3个调查区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宝绍岱最高,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高格斯太最高,其次为那岱庙,最低的是宝绍岱;不同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草本多样性最丰富,水分生态型功能群中以旱生、中生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
郭碧云[10](2010)在《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以太仆寺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的空间分布、转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为例,运用卫星遥感数据,辅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土壤侵蚀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rkov模型对未来20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如下:1.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表明: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构成上,19752004年,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农业用地,1990年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其余3个时期(1975年、2000年、2004年),草地面积位居第一位,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所占份额较小。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来看,草地与农业用地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转化,19751990年,农业用地面积转入大于转出,面积增加,草地面积下降,19902004年草地面积转入大于转出,面积增加,农业用地面积下降。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表明,19752000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2000年达到最大值,1975年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综合指数最小,说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土地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较小,2000年左右影响较大,19752000年土地利用程度处于发展期,20002004年处于调整期。2.对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草地和农业景观在研究区内属于主要景观类型,1975年草地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远远大于其它斑块类型,处于优势地位,2000年农业景观的斑块密度达到最大值,破碎化程度加大,2004年农业景观形状指数最大,边缘地带增加,面积有效性减少。在景观水平上,19752000年蔓延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持续减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景观由多种连接性较差的斑块组成,景观被边界割裂的程度增加,斑块的离散性加大,空间形状复杂性增大,同类型斑块间的连接度降低,景观格局向着破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0002004年景观受一种或几种占优势景观的控制程度加大,斑块形成了良好的连通性,表现出团聚趋势的特征,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弱,土地利用系统向着有序、均衡的方向发展。3.对土壤侵蚀(水蚀)研究结果表明:在2007年研究区土壤受水力侵蚀影响的程度较小,以微度为主,占水蚀面积的77.2%,轻度水蚀面积为14.4%,中度水蚀面积占8.3%,受强度和极强度水蚀的土地面积很小。微度水蚀中,农业用地面积占19.12%,草地占50.47%,林地占5.74%,未利用地占1.84%;轻度水蚀中草地占11.31%,农业用地占2.51%,林地和未利用地受轻度侵蚀面积很少;中度侵蚀中草地占6.44%,农业用地占1.81%,林地和未利用地占很少部分。研究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研究区水蚀率最高的是农业用地,水蚀率为42.87%,草地的水蚀率为22.96%,林地的水蚀率为6.52%,未利用土地主要以微度水蚀为主,太仆寺旗土地利用方式总体上是有利于水土保持的。4.运用Markov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用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每年会有轻微减少,林地面积将会增加,水域面积的变化趋势趋于平稳,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显着。总之, 1990年前后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主要与这一时期农业用地大幅度扩张有关,1975年草地面积占首要地位,农业用地面积较小,土地利用受人为干扰强度最小。土地利用影响程度主要受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实行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功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是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
二、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建设途径探讨——以内蒙古正镶白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建设途径探讨——以内蒙古正镶白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2)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榆树疏林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1.2.2 植物根际微生态研究概述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
1.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2.6 微生物地理学 |
1.2.7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8 旱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植被类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微生物多样性 |
2.2.3 环境因子测定 |
2.2.4 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2.5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
2.2.6 统计分析 |
3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 |
3.2.2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3.2.3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时间分布特征 |
3.3 讨论 |
3.3.1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二者相关关系 |
3.3.2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3.3.3 季节变化对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沙地榆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
4.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情况 |
4.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4.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4.2.5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空间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
4.2.6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因子 |
4.2.7 沙地榆根际真菌ITS序列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
4.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情况 |
4.2.9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4.2.10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
4.2.11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空间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
4.2.12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因子 |
4.3 讨论 |
4.3.1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物种 |
4.3.2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
4.3.3 影响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子 |
4.4 小结 |
5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微地形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分布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4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5.2.5 影响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对微地形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
5.2.6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分布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7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9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5.2.10 影响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对微地形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
5.3 讨论 |
5.3.1 沙地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微地形的响应 |
5.3.2 影响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微地形的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
5.4 小结 |
6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沙地榆根际细菌季节动态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
6.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的季节动态分布 |
6.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
6.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
6.2.5 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6.2.6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季节分布的影响 |
6.2.7 沙地榆根际真菌季节动态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
6.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的季节动态分布 |
6.2.9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
6.2.10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
6.2.11 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6.2.12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季节分布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
6.3.2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季节分布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沙地榆根际细菌代谢功能基因空间分布预测 |
7.2.2 沙地榆根际细菌代谢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
7.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生态功能空间分布预测 |
7.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生态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
7.2.5 沙地榆根际真菌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预测 |
7.2.6 沙地榆根际真菌生态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资源和生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地榆生物生态学特性 |
1.2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
1.2.1 丛枝菌根真菌的结构 |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类 |
1.2.3 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 |
1.2.3.1 丛枝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
1.2.3.2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境多样性 |
1.2.3.3 丛枝菌根真菌的寄主多样性 |
1.2.4 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因素 |
1.2.5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态学功能 |
1.2.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取样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因素 |
2.1.5 植被条件 |
2.2 样品采集 |
2.3 AM孢子筛选 |
2.4 样品侵染方法及拍照处理 |
2.5 真菌鉴定 |
2.6 指标计算方法 |
2.7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测定 |
2.8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地榆菌根结构类型及发育状况 |
3.2 AM真菌的种质资源 |
3.2.1 AM真菌种类 |
3.2.2 已鉴定AM真菌特征描述 |
3.2.3 未知AM真菌特征描述 |
3.3 AM真菌的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 |
3.3.1 沙地榆AM真菌资源分布 |
3.3.2 AM真菌群落各属分布结构特征 |
3.3.2.1 不同样地AM真菌各属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3.3.2.2 不同立地类型AM真菌各属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3.3.3 AM真菌群落各种分布结构特征 |
3.3.4 AM真菌物种多样性空间差异 |
3.3.5 AM真菌组成的相似性 |
3.4 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研究区AM真菌种质资源 |
4.1.2 AM真菌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 |
4.1.3 AM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4.2 结论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 |
1.2.2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
1.2.3 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4 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
1.2.5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2.6 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
1.3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地形地貌 |
2.4 土壤状况 |
2.5 植被状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调查方法 |
3.4.1 资料收集 |
3.4.2 野外调查 |
3.5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5.1 数量特征计算 |
3.5.2 物种多样性测度 |
3.5.3 灰色系统分析 |
3.5.4 半方差函数的计算 |
3.5.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3.6 统计分析软件 |
4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动态变化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物种组成 |
4.2.2 高度变化 |
4.2.3 盖度变化 |
4.2.4 频度变化 |
4.2.5 密度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α多样性分析 |
5.2.2 β多样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不同植物类群间的关系及其在飞播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 研究方法 |
6.1.1 植物不同组别相互关系分析 |
6.1.2 不同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乔灌层、草本层功能型间的关系 |
6.2.2 乔灌层、草本层植物科之间的关系 |
6.2.3 乔灌层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6.2.4 草本层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6.2.5 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层阶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
7.1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7.2.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7.2.3 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
7.2.4 植被及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 |
7.3 讨论 |
7.4 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异速生长与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异速生长研究进展 |
1.2.1.1 异速生长定义及模型 |
1.2.1.2 植物个体水平的异速生长关系 |
1.2.2 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
1.2.2.1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特征研究进展 |
1.2.2.2 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
1.2.3 黄柳研究概述 |
1.2.3.1 生物学特性 |
1.2.3.2 解剖学特征 |
1.2.3.3 生理学特性 |
1.2.3.4 遗传学特性 |
1.2.3.5 生态学特性 |
1.2.3.6 扦插造林及应用价值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黄柳不同立地的异质性研究 |
3.1.2 黄柳丛生枝数量特征及异速生长关系研究 |
3.1.3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研究 |
3.1.4 黄柳生理生态适应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立地类型差异性调查 |
3.2.2 丛生枝数量动态与异速生长试验 |
3.2.3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试验 |
3.2.4 生理生态适应性试验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技术路线 |
4 不同立地类型的异质性研究 |
4.1 土壤物理因子的异质性 |
4.1.1 土壤温度 |
4.1.2 土壤容重 |
4.1.3 土壤孔隙度 |
4.1.4 土壤粒径分析 |
4.1.4.1 土壤粒径分布 |
4.1.4.2 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 |
4.2 土壤养分的异质性 |
4.2.1 土壤pH |
4.2.2 土壤有机质 |
4.2.3 土壤全氮 |
4.2.4 土壤全磷 |
4.3 植被特征的异质性 |
4.3.1 群落特征 |
4.3.1.1 物种组成 |
4.3.1.2 科属组成 |
4.3.1.3 群落优势种及伴生种 |
4.3.2 功能型多样性 |
4.3.3 植物多样性 |
4.4 讨论 |
4.4.1 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4.4.2 不同立地类型植被特征的差异 |
4.4.3 黄柳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
4.5 小结 |
5 丛生枝数量动态与异速生长关系 |
5.1 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 |
5.1.1 年龄结构 |
5.1.2 静态生命表 |
5.1.3 存活曲线 |
5.1.4 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分析 |
5.2 丛生枝生长特征与异速生长分析 |
5.2.1 丛生枝枝长与基径特征及异速生长分析 |
5.2.1.1 丛生枝枝长与基径数量特征 |
5.2.1.2 丛生枝枝长与基径异速生长分析 |
5.2.2 丛生枝构件生物量与异速生长分析 |
5.2.2.1 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对生境异质性的响应 |
5.2.2.2 茎、叶、枝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 |
5.2.3 丛生枝小枝特征与异速生长分析 |
5.2.3.1 丛生枝小枝特征 |
5.2.3.2 丛生枝小枝内叶片大小与数量的异速生长关系 |
5.3 讨论 |
5.3.1 丛生枝种群特征及其稳定性 |
5.3.2 丛生枝枝长与基径的异速生长关系 |
5.3.3 丛生枝构件生物量与异速生长关系 |
5.3.4 丛生枝小枝内叶片大小与数量的异速生长关系 |
5.4 小结 |
6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特征研究 |
6.1 不同级序根解剖特征及细根的定义 |
6.1.1 不同级序根的解剖特征 |
6.1.2 直径与解剖结构关系及细根的定义 |
6.2 根、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特征及根水力特性 |
6.2.1 根、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特征 |
6.2.1.1 导管分子类型 |
6.2.1.2 导管分子长度 |
6.2.1.3 导管分子直径 |
6.2.1.4 导管分子长/宽 |
6.2.1.5 导管分子端壁斜度 |
6.2.2 根水力特性 |
6.3 叶表皮微形态 |
6.3.1 不同立地类型黄柳叶表皮微形态观察 |
6.3.2 黄柳与小红柳叶表皮微形态观察 |
6.4 细根垂直分布特征 |
6.4.1 比根长 |
6.4.2 比表面积 |
6.4.3 根长密度 |
6.4.4 根表面积密度 |
6.4.5 生物量密度及生物量累积百分比 |
6.5 讨论 |
6.5.1 不同级序根解剖结构及细根的定义 |
6.5.2 植物导管分子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
6.5.3 叶表皮微形态与生境的关系 |
6.5.4 细根的垂直分布与生境的关系 |
6.6 小结 |
7 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
7.1 光合生理 |
7.1.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7.1.2 光合特性日变化 |
7.1.3 叶绿素含量 |
7.2 水分生理 |
7.2.1 叶片含水量 |
7.2.2 自由水和束缚水 |
7.2.3 蒸腾速率日变化 |
7.2.4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7.3 渗透调节物质 |
7.3.1 可溶性糖 |
7.3.2 可溶性蛋白 |
7.3.3 脯氨酸(Pro) |
7.4 抗氧化系统及MDA |
7.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7.4.2 过氧化物酶(POD) |
7.4.3 过氧化氢酶(CAT) |
7.4.4 丙二醛(MDA) |
7.5 讨论 |
7.5.1 不同立地类型黄柳光合生理适应 |
7.5.2 不同立地类型水分生理适应 |
7.5.3 不同立地类型渗透调节物质生理适应 |
7.5.4 不同立地类型抗氧化系统及MDA生理适应 |
7.6 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作者简介 |
(6)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
1.2.2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
1.3 植被演替研究 |
1.3.1 飞播植被演替研究 |
1.3.2 演替中群落稳定性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 |
2.4 气候特征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与野外调查 |
3.2.2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飞播植物种种群的消长动态研究 |
4.1.1 羊柴种群的消长动态 |
4.1.2 白沙蒿种群的消长动态 |
4.1.3 沙打旺种群的消长动态 |
4.1.4 沙地榆种群的动态 |
4.2 飞播区群落特征动态分析 |
4.2.1 群落盖度的动态 |
4.2.2 物种组成的动态 |
4.2.3 生活型的动态 |
4.2.4 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
4.3 群落稳定性分析 |
4.3.1 恢复力稳定性动态 |
4.3.2 功能型动态 |
4.3.3 群落结构变异性动态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演替过程中飞播物种的动态原因 |
5.1.2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原因 |
5.1.3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原因 |
5.1.4 演替进程中相关分析 |
5.1.5 年气候变化趋势对飞播区植被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锡林郭勒地区积雪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积雪的时空变化规律 |
1.2.2 积雪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1.2.3 未来积雪的预估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水资源 |
2.5 土壤和植被条件 |
3 资料与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主要分析方法 |
3.2.1 Mann-Kendall (MK)检验 |
3.2.2 滑动T检验 |
3.2.3 小波分析 |
3.2.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
3.2.5 BP神经网络 |
4 锡林郭勒地区积雪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 降雪量变化 |
4.1.1 降雪量年际变化 |
4.1.2 月际变化规律 |
4.1.3 降雪量周期特征分析 |
4.2 积雪日数变化 |
4.2.1 积雪日数年际变化 |
4.2.2 月际变化规律 |
4.2.3 积雪日数周期特征分析 |
4.3 积雪深度变化 |
4.3.1 积雪深度年际变化 |
4.3.2 月际变化规律 |
4.3.3 积雪深度周期特征分析 |
5 锡林郭勒地区积雪空间变化特征 |
5.1 空间差值方法的筛选 |
5.2 降雪量空间分布 |
5.3 积雪日数空间分布 |
5.4 积雪深度空间分布 |
5.5 积雪空间分区 |
6 锡林郭勒积雪的时空变异 |
6.1 降雪量的时空变异分析 |
6.1.1 时间突变特征分析 |
6.1.2 空间异常分析 |
6.2 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异分析 |
6.2.1 时间突变特征分析 |
6.2.2 空间异常分析 |
6.3 积雪深度的时空变异分析 |
6.3.1 时间突变特征分析 |
6.3.2 积雪深度空间异常分析 |
7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积雪日数预测 |
7.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7.1.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发展 |
7.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 |
7.2 气象因子动态变化 |
7.2.1 气温动态变化 |
7.2.2 风速动态变化 |
7.2.3 大风日数动态变化 |
7.2.4 降水量动态变化 |
7.2.5 相对湿度动态变化 |
7.2.6 蒸发量动态变化 |
7.2.7 日照时数动态变化 |
7.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积雪日数预测模型构建 |
7.3.1 模型输入因子的选择 |
7.3.2 网络层数 |
7.3.3 各层节点数的确定 |
7.3.4 每层激励函数 |
7.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积雪日数预测 |
7.4.1 输入因子的预测 |
7.4.2 输出因子的预测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正蓝旗古榆树种群特征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榆树疏林研究综述 |
1.2 土壤的研究 |
1.3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思考 |
1.4 古树研究综述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特征 |
2.6 植被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外业调查方法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3.2.1 种群结构分析方法 |
3.2.2 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正蓝旗古榆树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研究 |
4.1.1 古榆树资源分布状况 |
4.1.2 古榆树资源生长状况 |
4.2 古榆树集中分布区沙地榆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4.3 沙地榆种群空间结构分析 |
4.3.1 高格斯太沙地榆种群空间格局 |
4.3.2 宝绍岱沙地榆种群空间格局 |
4.3.3 那岱庙沙地榆种群空间格局 |
4.3.4 小结 |
4.4 沙地榆种群不同年龄级立木间的空间关系 |
4.4.1 高格斯太沙地榆种群不同年龄级立木间的空间关系 |
4.4.2 宝绍岱沙地榆种群不同年龄级立木间的空间关系 |
4.4.3 那岱庙沙地榆种群不同年龄级立木间的空间关系 |
4.4.4 小结 |
4.5 古榆树集中分布区沙地榆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
4.5.1 物种多样性研究 |
4.5.2 功能多样性研究 |
4.5.3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以太仆寺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牧交错带 |
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概念与内涵 |
1.3.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概念 |
1.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和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矿产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及人民生活 |
2.2.2 农牧业生产状况 |
2.2.3 工业经济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地形数据和行政边界 |
3.1.3 野外调查数据 |
3.1.4 其它资料 |
3.2 数据处理 |
3.2.1 校正处理 |
3.2.2 影像配准 |
3.2.3 图像增强 |
3.2.4 影像裁剪 |
3.2.5 NDVI 的计算 |
3.2.6 波段选择 |
3.3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
3.3.1 建立分类系统 |
3.3.2 影像解译 |
3.4 目视纠正 |
3.5 评价分类结果 |
3.6 分类结果的后处理 |
第四章 太仆寺旗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4.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特征 |
4.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1 农业用地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2 草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4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
4.4.1 土地类型数量变化趋势 |
4.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趋势分析 |
4.5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5.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人为因素 |
4.5.2 人口增长的影响 |
4.5.3 政策因素的影响 |
4.5.4 经济发展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 |
5.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涵义 |
5.2 研究方法 |
5.2.1 景观类型划分 |
5.2.2 景观指数的选取及生态学意义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分析 |
5.3.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土壤侵蚀(水蚀)关系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数据处理 |
6.3 土壤侵蚀分级标准 |
6.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的生成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土壤水蚀强度分级结果分析 |
6.5.2 土壤水蚀强度与土地利用方式分析 |
6.5.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蚀率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GIS 和Markov 模型的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7.1 Markov 模型基本原理 |
7.2 转移概率模型 |
7.3 Markov 预测模型 |
7.4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
7.5 Markov 模型预测过程及结果 |
7.5.1 Markov 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
7.5.2 模型的检验 |
7.5.3 预测结果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土地利用变化 |
8.1.2 景观格局变化 |
8.1.3 土壤侵蚀(水蚀)情况 |
8.1.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预测 |
8.2 讨论 |
8.2.1 建议 |
8.2.2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建设途径探讨——以内蒙古正镶白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D]. 梁田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3]浑善达克沙地榆AM真菌资源和生态分布研究[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4]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D]. 慕宗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异速生长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 刘冠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9)
- [6]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D]. 曹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7]锡林郭勒地区积雪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 王嫣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正蓝旗古榆树种群特征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D]. 赵国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10]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以太仆寺旗为例[D]. 郭碧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