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光印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护并让服装变得更加时髦(论文文献综述)
张路[1](2020)在《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铁臂阿童木》以来,日本动画在中国已走过40年的路程。不局限于中国的动画文化产业生产领域,日本动画同样以跨文化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大众文化空间。与以国别进行区分的广义“日本生产的动画”相区别,本文讨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稳定的表征、惯性的叙事结构与固定的媒介应用范式性的日本动画类型。在此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影像与叙事的相关手法,本研究深入动画的表征与叙事结构中,尝试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日本动画符号体系的建构工作。尽管当代商业动画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对电影的模仿,但与实拍影像符号的指涉结构不同,动画符号有着现实非实存的虚拟本质。因此,在对动画的图像符码与运动符码的考察中,我们一方面遵循美术的造型机理,强调图像符号构成中“质”与“型”的组合作用;另一方面从日本动画的多平面机构的生产性特质出发,构建出动画中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叠加下运动意素的意义结构。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探讨进入了修辞与叙事的层面。首先即是“知觉符号”与辨识下的“风格符号”起到媒介的唤醒与艺术统觉功能,其次则是“修辞符号”中由像似、指示、规约与消解产生的意义阐释,最后我们同样注意到动画中意义被暂时搁置的情况,并将其划归为“无意识”符号的范畴。在意义动力的整体宏观框架外,符号表征后关联的叙事性同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此,笔者将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分为“角色”与“场景”两方面进行探讨:日本动画中的角色形象不但以符号方式完成了辨识与身体指涉,其中更有着审美和之于叙事意义的“语言性”,以“拟人化”与“角色关系”等叙事类别为例,角色构成与叙事框架呈现出对应结构的规律性关系。对于动画中的场景空间来说,除却在顺应知觉前提下对时间、空间与抽象化修辞等之于叙事环境完整性的必要符号手段,多平面下的场景与角色又呈现出日本动画媒介意义生产的结构特征:首先,场景与角色的多层面有机结合造就了场景与角色互文的“多平面蒙太奇”意义空间;其次,在如今以现实感为参照、追寻作画精细的动画潮流“虚拟角色”与“实写场景”的结合下,产生了如“扩展现实”般的“贴近”与“替代”的意指实践。在本文的后半部,笔者对媒介性的符号生产、形式后的意义空间以及符号本身对受众行为的塑造等符用议题做以考察。日本动画的媒介融合(Media-Mix)特征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媒介融合叙事自二战时期便展现出雏形,并逐渐由文本的媒介融合发展为以世界观和角色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同时,受众消费中所出现的后设性同人文化也是媒介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仅营造了受众意义再阐释的“氛围”,更起到了影响原作文本方向的“晴雨表”与培养动画后备人员的“生力军”作用。与叙事结构中的“角色”与“场景”相匹配,笔者同样选择了“角色”与“世界观”两个方向对日本动画的符号消费进行关注。首先,通过既有的多模态研究与语义分析并涉及受众的观看规律,本文认为“眼睛”是日本动画角色中“主语的器官”;同样,缘于“眼睛”的高语境内涵与作为角色图像“刺点”的属性,受众得以产生虚拟角色的共情;进而,由于日本动画角色本身的“符号——身体”二义性,受众在观看当代一些动画作品时,不但身陷于剧情中叙事主体激发的故事世界,同样出现了零聚焦式“主人公化”的后设性选择。当代日本动画的角色构成不但凝缩着“物语消费论”式的叙事碎片,随着21世纪后“萌元素”的集中消费现象,“数据库消费”理论之下的符号公共阐释效力成为了角色意义超文本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萌元素”本身的消费动机来说,“萌”的审美形式不止限于幼小化社会思维与可爱审美情趣的延伸,其本质是由角色“身体——符号”二义性所造成的、受众主体欲望需求的显性表达。在动画的“世界观”方向上,笔者对动画世界的“现实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同于“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中由“自然主义”式观察原点决定的现实观与“半透明现实主义”的语言现实性本位外,本文在媒介性的考察后提出了基于“主观——客观真实”考察的“混合现实”意指的动画现实主义论点。此后,本文以异文化受众的日本动画消费方式为考察对象,从符号角度对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相关结论或可对跨文化传播这一整体命题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截止于此,“日本动画的符号”与“受众消费”研究主要观点的陈述告一段落。在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日本动画中存在的“只有结构”的同质化、“符号与身体二义性”引发的社会病态行为以及“媒介融合”操作方式造成的市场透支等日本动画困局进行了批判,之于中国动画当下的形势与发展前景可能做出对动画从业者的理性呼吁以及政策性的建议。
李柯欣[2](2020)在《发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以EL冷光片和反光材料为例》文中指出在数据大时代的引领下,如今互联网已经攻陷人类的衣食住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科技的推进互联网逐渐取代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伴随智能手机,智能AI的问世,人们的生活用品也随之智能化。在这个数字化风靡的时代人们的服装不再仅仅是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必需品,它逐渐成为人们追求时尚潮流和自我个性体现的象征。随着科技不断地融入生活服装材料也在推陈出新,新型服装材料使得服装在具备了实用性上蔽体,外观上美化身形的基础功能外还增加了智能效果,如自充电服装、温控服装、发光服装……电子器件微型化特点让其与服装相结合的可能性逐渐提高。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服装市场崭露头角,并且作为功能性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日常服装款式单一不够具有创新性,没有将材料的优势很好的展现。也有一些设计师将发光材料结合高科技的手法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但是此类案例比较稀少,不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由此可知材料的突破点就在于保证了服装具有功能性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一些设计手法提高其创新性,使服装不仅具有功能性并且还能起到视觉观赏性和造型创新的效果。本文在发光材料范畴里对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两种形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包括EL冷光片和反光材料等。首先对两种不同的发光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总结出不同材质的特性并且分析如何将其以创新的手法运用到服装中;其次,进行了多次实践操作,可将运用手法分为发光材料二次再造法,发光材料结构设计法和发光材料造型设计法三大类,从而分析在不同的运用手法下材料对服装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最后,对多次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从视觉观赏性、创意性、制作可行性等多种角度找出最佳运用形式,从而完成最后的服装设计作品。本课题围绕不同性能特点的发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展开,进行多次实践和研究,并且在服装当中加入不同的发光创新点,提高服装的功能展示性,让服装具有科技性的同时结合艺术手法提高其趣味性、增强视觉动感,极大的丰富和刺激大众的感官。传统服装材料的使用界限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进行突破,从而拓宽服装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上升空间,也使得服装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刘晶[4](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赵婧靓[5](2018)在《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文中研究表明水晶宫(Crystal Palace,1851)——伦敦世界博览会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这里的现代主义并非形式和美学,而是出于现代性需求,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它对于建筑技术史乃至世界文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帕克斯顿能开创性地设计这个精妙的环境调控系统却并非一件偶然的事情。先进的环境调控设计往往首先出现在生产型建筑中。早期调控内部环境的目的并非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者的舒适程度,而是营造特定的生产所需环境条件。人工调控的生产型环境与建筑自身设计中建造、形式、空间、结构完美结合,甚至成为时代标志性建筑,并为其他类型现代建筑环境调控设计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生产型蚕室长泾蚕种场也呈现了这一现代性需求特征。尽管可以利用不可再生机械设备来创造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然而,环境设计师们很快意识到,如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对机械供热的需求将会减少。因此,设计者开始将建筑物自身的设计视为控制内部环境系统的一部分。合理的设计对于促进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它必须在不同情况下以特定方式运行,并且这一性能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外维护结构必须承担负荷,选择性过滤外环境,激发自然的潜力,并将环境调控语言进行诗意呈现。随着精确地调控内部环境条件的建筑能够大规模建造,环境设计师开始构想旨在将生产型建筑技术的创新性地应用于人类,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调控巨构,解决城市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的出发点。真正的现代建筑是超越形式风格、符合现代功能、提升居住舒适度、满足精神诉求的。创造真正适宜于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最终呈现诗性表达。更为积极地适应自然与机械调节结合在一起。这其中蕴含着面向人自身以及未来社会更崇高的追求。设计师通过对不同地域环境的感知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建筑。而在当代实践中,大量建筑师们拱手放弃了用建筑自身设计实现环境调控的可能,建筑物内的环境调控几乎完全让渡给机械设备实现。建筑在能源需求上恣意挥霍,并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环境发展史变成一部不断增加能源消耗的历史。我们不妨追本溯源回到环境调控发展史的起点,解读其承载的精妙调控环境设计的探索。
韩笑[6](2018)在《基于功能层面的汽车色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汽车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其不仅仅是功能上的需求,对其色彩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色彩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在本文的研究中,意在通过色彩在轿车中应用的功能分析,能够为汽车色彩应用提供些参考建议。本文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首先从色彩的基本原理着手,通过讲述色彩的产生过程,色彩的物理本质、化学载体,色彩的表示方法以及颜色的混合等,使人们对汽车色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在该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出汽车色彩对汽车造型方面的影响。其次,从实际运用角度出发,针对轿车色彩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充分运用色彩主观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色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分析出色彩的不同能够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色彩对汽车营销中的几个作用为说明对象,指明了企业如何运用汽车色彩营销的建议,并对色彩营销中成功的企业案例做了解释,使色彩营销正确、合适、恰当的得以运用。最后,总结全文,指出汽车色彩的价值、特点、问题、常见措施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后续汽车外形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帮助驾驶者提升行车环境的认识,为交警部门、色彩设计部门、使用者、色彩研究专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哲星[7](2017)在《基于信息传播的建筑外界面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当下社会大环境下消费文化的深入人心,建筑从单纯使用价值的消费扩张到建筑背后的符号价值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价值体现上;同时,各式各样媒体、互联网高速融入生产生活带来信息的“大爆炸”,人们不得不将信息地采集与筛选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信息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近年,在建筑设计的小环境里,界面、表皮等为切入点的新思路成为热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盲目性的表层化设计。在大环境里消费文化地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需求下,加之建筑外界面设计处于困境中,为了避免设计的表层化,针对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地研究成为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利用信息传播学中传播过程的架构去类比、分析、解读建筑与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并分析其核心媒介——建筑外界面——所能传播的信息及种类,同时,用传播学子学科媒介环境学的思路分析建筑外界面,从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结构分析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的“语言和语法”;联系受众与建筑的接触频率确定受众的基本环境、城市环境以及拟态环境;分析建筑外界面所营造出的有关物理、心理、综合的社会情景以及材料、组织符号等复合因素所带来的媒介偏向。对受众在信息传播中被传过程的三大特性——“需要、注意、解读”做出研究,通过对受众三大被传过程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总结对比统计数据,分析获得:一,针对“需要”因素,需要提高建筑外界面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增加建筑“使用率”;二,针对“注意”因素,建筑特色以及场所营造能够提高对受众的注意力的吸引;三,针对“解读”因素,应该将其中主、客观因素分而待之。面对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对“需要”因素而言,我们提出了提高受众与建筑外界面之间互动性的设计策略,分别针对受众中的建筑内部功能使用者与非内部功能使用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强化互动策略,拉近建筑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另外两项因素地分析,则引发了针对受众关注点的新问卷调查。在关于受众关注点的新调查中,将建筑学语汇转变为非专业描述,让受众选择关注程度,我们再通过类SD法分析总结出在建筑在非专业受众视觉中重点关注的部位。结合前文对于外界面所能传播的媒介信息种类以及外界面媒介语言结构的分析,将受众关注点重新归类到“功能、场所、文化、空间、审美”五类信息,有针对性的分项提出:以人本主义为重点的功能信息强化策略;以受众关联为重点的场所信息强化策略;以符号知觉为重点的文化信息强化策略;以界面一体化为重点的空间信息强化策略以及以视觉体验为重点的审美信息强化策略。期望以此策略提供关于外界面设计的靶向强化切入点,避免建筑师设计时的“一厢情愿”。但建筑外界面的设计也不是单纯单方面解决少数问题就能做好的,综合化、整体性的整合思想以及对于信息编码的合理把控也是解决好外界面信息传播问题所必须的。最后通过对研究生期间实际项目——荣昌综合实践基地陶艺馆的设计过程中对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的思考、设计以及对建成后的效果的反思,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并且期为该方向上的后续研究找到后续研究方向。
汪哂秋[8](2017)在《基于进化理论的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尚产业已经在全球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产业。时尚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时尚已然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我们的意识层面上,还是潜意识层面上,时尚都影响着我们,成为一种衡量自身和他人的标准。本文使用进化心理学作为研究的理论背景,将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多争议的时尚理论进行了整合。通过整理归纳现有的时尚产品设计理念指出:由于原始的社会挑战所带来的原始动机,使人们拥有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偏好,人们正是携带着这样的基因,为了满足原始的根本动机去追求时尚。那么驱动人们追求时尚的根本动机到底是什么?本文指出,时尚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原始动机的炫耀产物。立足于以上现实,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验证进化心理在时尚产品设计中的核心机制,通过对人们进化而来的心理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时尚产品设计心理模型。具体研究问题着眼于以下方面:(1)人类追求时尚产品的根本动机。(2)择偶策略在时尚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梳理文献以及对现有时尚产品设计从外形到内容的归纳,推论出择偶策略是如何影响时尚产品并满足人们的需求。(3)建立有实践意义的时尚产品设计心理模型,获得对未来进行时尚产品设计的指导原则。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方面,本文以进化心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两性择偶策略、化美学中的审美心理及要素、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以及设计心理学中的原型理论、设计情感理论。通过理论与现实考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本研究的实证模型,并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完成对时尚产品外形设计要素、高昂代价手段、两性择偶策略、审美价值、炫耀价值、自我监控、群体压力敏感性等概念的操作化,形成信度和效度很高的测量工具和问卷。问卷经过前测修订并实施网络调查,经回收和筛选后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通过对变量的现状分析发现: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婚恋状态等体现在对时尚产品的心理感知和参与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时尚产品的关注度高于男性,两性在女性择偶策略上的感知存在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口在择偶策略、炫耀价值、审美价值和付出高昂代价的强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30-39岁之间的人群是对时尚产品心理需求最高的人群,而到达50岁以上人群在对时尚产品心理需求的各个层面上都是明显下降。不同职业的人在面对时尚产品的需求心理及行为表现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的婚恋状态在择偶策略、审美价值、炫耀价值以及群体压力上形成了显着的差异。对时尚产品设计心理的核心机制分析是本研究的一条主线,在对核心机制进行三重剥离与分析的过程也包含对变量间影响因素的把握。第一,消费者在面对时尚产品时的心理及行为机制为:择偶动机心理需求→对产品审美的需求→对产品具有高炫耀价值的需求→购买意愿,符合消费理论的基本心理和行为过程。其中,择偶动机的心理需求对时尚产品的审美价值具有正面影响。产品审美价值对炫耀价值具有正面影响。炫耀价值对购买意愿起着显着的积极影响。第二,在时尚产品设计参与刺激因素作用机制的分析结果中发现:具有性别化的时尚产品外形设计与择偶策略显着相关。男性化的设计元素与女性择偶策略显着相关。而女性化的设计元素也与男性择偶策略显着相关。也就是说,男性时尚产品中,比例、色彩和材质等设计要素体现了男性的好的经济地位和好的生物基因以及优秀的社会性格,但其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女性对男性的择偶要求。而女性时尚产品中,例如纤细的线条、柔和的色彩、细腻的材质等设计要素体现了女性的年轻,美貌以及温柔或独立的气质。但其本质上是为了满足男性对女性的择偶要求。时尚产品的外形设计要素对两性择偶策略和审美价值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时尚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具有的高昂代价,高昂代价是产品审美价值的重要来源。高昂代价意味着稀有的材质,高昂的时间成本以及生命健康风险的代价。时尚产品通过塑造其高昂代价来形成产品的美感,进而使其具有极强的炫耀价值。时尚产品所具有的高昂代价对审美价值和炫耀价值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效应;第三,在时尚产品设计中调节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中发现:消费者个人的自我监控状态对炫耀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消费者所感受到的群体压力敏感性,对时尚产品的炫耀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定量研究的检验结果,通过以上三重机制整合得出了时尚产品设计心理的核心机制模型,使一直以来的以炫耀理论为核心的时尚产品设计理论得到了数据上的验证。(2)将此理论扩充为了以消费者的择偶动机心理需要为起点的潜意识下的时尚产品设计心理模型。(3)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时尚产品设计进行评估和预测,有效消除了在问卷调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由于不完整信息,甚至假象,错误的信息来源而导致的混乱,给出合理的识别判断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评估软件系统的原型。实验证明,该评估模型可有效对时尚产品的购买意愿进行评估。囿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和不足,这也意味着此命题的后续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完善和深化的空间。
孙洁[9](2016)在《基于安全性的童装设计探究》文中提出在儿童的成长环境中,由童装结构和童装辅料引起的安全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基于安全健康穿衣的理念,以童装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研究主体,从审美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探寻童装设计的安全性问题。本课题将“安全性设计”作为研究主线,通过对童装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范围的界定与追踪了解,并从设计师的角度从款式结构、色彩等服装设计的语言与儿童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的成长环境相结合,对当前的设计现状进行批判性思考,从中找到能够通过设计思维和设计行为来解决童装中的某些安全性问题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参考了日本和欧美的部分童装品牌,这些基于童装安全性问题上的优秀设计案例指向了一种现阶段可供参考的标准及可供借鉴的设计思路,借此可以看出我国童装安全性设计方面的提升空间。本文遵循“设计为人”的准则,着重关注童装安全性的设计对象,作为设计对象的人决定了安全性设计创新的目的和方向,本课题基于儿童身心出发,深入分析儿童对安全性需求的原因和一些规律性认识。最终从“设计什么”和“设计的可能性”两方面来思考童装安全性设计思路,这同样是对童装安全性设计的一种思维途径的探讨。
张路[10](2015)在《作为跨文化传播载体而存在的符号与表征 ——以本土“御宅族”对日本动画中的神道教元素的消费理解为例》文中指出在我们谈到跨文化传播这一概念时,不单要强调的是传播本身,更强调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击与融合。这种传播过程所承载的内容,对于传播的信宿来说,总带有着异文化的、区别于固有思维模式的新特征。在这种传播过程之下,一方面可能为异文化受众带来新鲜的体验,也可能通过对异文化内容的解读,改变了受众对世界、对形而上哲学存在的认识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观察对象为日本动画中的神道教元素。考察这种元素本身并非本文立意所在,而观察异文化受众对于这一外来文化元素的变化与接受,从中归纳出一般的跨文化传播规律,则是本文的最终目的。首先,技术是现代传媒条件下跨文化传播进行的前提。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下,技术制造了本文所研究的,承载着神道教元素的日本动画这一媒介内容,又保证了其传播的可能性,更从媒介使用的角度上定义了受众;而通过对承载着神道教元素的日本动画这一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在符号达到受众之后,必须满足“可读性”与“陌生化”两个条件。进而,在受众对符号解码、进行意指实践的过程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融合,最终导致外来文化符号的“社会化”。这也是跨文化传播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本文的研究语境来说则是“媒介再现”与“二次创作”的出现;随着这种意指实践的深入,本土受众出现了对异文化背后“神话”的认同,同时受众个人的审美范式也出现变动,这也标志着社会的跨文化传播的接受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通过这种跨文化传播受众接受的范式性研究,笔者对当下的文化政策和创新文化产业从业者提出了一定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规律性的探讨,为我国的创新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提供一己之力。
二、反光印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护并让服装变得更加时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光印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护并让服装变得更加时髦(论文提纲范文)
(1)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延承与比较:动画符号建构的理论探索 |
一、概述:符号研究视角下的影像 |
(一)运动影像符号研究的历史梳理 |
(二)电影符号建构的代表性学说 |
二、视觉表征:动画与电影的比较 |
(一)现代动画视觉表达与对电影的模仿 |
(二)动画对电影形式的超越 |
三、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基础建构 |
(一)日本动画的符码特征与概念框定 |
(二)动画符号的虚拟与现实 |
(三)日本动画图像的三层分节 |
(四)日本动画运动的三层分节 |
第二章 当代日本动画符号体系建构 |
一、认知过程视点下的符号系统 |
(一)作为获意起始的知觉符号 |
(二)再现抽象集合的风格符号 |
(三)唤醒“不在场”的修辞符号 |
(四)意义被搁置的无意识符号 |
二、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角色 |
(一)角色设定的结构分层 |
(二)图像与内面:角色意素的“语言”结构 |
(三)角色与叙事建构 |
三、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场景空间 |
(一)位置标出符号 |
(二)时间标出符号 |
(三)场景抽象修辞符号 |
四、角色——场景空间的结构论 |
(一)角色——场景空间组合下的多平面蒙太奇 |
(二)媒介间的虚拟角色与写实风景 |
第三章 从符号建构到受众消费 |
一、媒介融合下的日本动画 |
(一)媒介融合的符号脉络 |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向度 |
(三)媒介融合下的后设内容生产 |
二、角色消费:由身体到符号 |
(一)角色的情感认知与“视点” |
(二)角色的消费:从物语消费到数据库 |
(三)“萌”的符号应用与审美现象 |
三、认识“世界”:日本动画的虚幻与现实 |
(一)“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与“半透明的现实主义” |
(二)符号研究的动画现实主义再阐释 |
四、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符号认知与策略 |
(一)“错位”的符号认知:跨文化审美的起点 |
(二)叙事的情感手段:指示性下的符号动力 |
(三)“共同解释”与意义再生产 |
第四章 日本动画的批判与中国文化创意的启示 |
一、文化工业视角下日本动画的文本与媒介批评 |
(一)过分“结构化”的日本动画 |
(二)“符号与身体”二义性的迷思 |
(三)媒介融合下的市场透支 |
二、由“符号”到“权力”:国产动画创新的启示 |
(一)国产动画的符号创新 |
(二)展望未来:国产创意话语权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2)发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以EL冷光片和反光材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介绍 |
1.5 研究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
第二章 发光材料的介绍 |
2.1 EL冷光片的简介 |
2.2 反光材料的简介 |
2.3 发光材料的特性 |
2.3.1 电致发光性 |
2.3.2 光致发光性 |
2.3.3 视觉展示性 |
2.3.4 安全环保性 |
第三章 发光材料在服装中的运用分析 |
3.1 发光材料的用途及应用范围 |
3.2 发光材料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 |
3.2.1 市场化成衣类应用 |
3.2.2 时装设计类应用 |
3.3 发光材料在服装中的流行趋势分析 |
3.3.1 色彩流行趋势 |
3.3.2 面料流行趋势 |
第四章 发光材料的运用方法 |
4.1 发光材料二次改造法 |
4.1.1 连接法 |
4.1.2 剪贴法 |
4.1.3 镂空法 |
4.1.4 褶裥法 |
4.2 发光材料结构设计法 |
4.2.1 外轮廓造型设计法 |
4.2.2 结构集散对比设计法 |
4.2.3 结构动静对比设计法 |
4.3 发光材料维度设计法 |
4.3.1 二维图案设计法 |
4.3.2 三维造型设计法 |
第五章 设计过程 |
5.1 设计主题来源 |
5.2 设计与制作 |
5.2.1 服装款式设计 |
5.2.2 白胚制作过程 |
5.3 面辅料的选择与分析 |
5.4 成衣制作 |
5.4.1 成衣制作过程 |
5.4.2 制作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
5.5 成衣效果展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
结语 |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
结语 |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附图 |
(5)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路径 |
1.2.1 研究视角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建筑技术史研究的要求 |
1.3.2 环境能源要求 |
1.4 研究基础 |
1.4.1 水晶宫文献综述 |
1.4.2 环境调控的理论文献综述 |
1.4.3 蚕种场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现代建筑与技术发展 |
2.1 西方现代生产与环境调控 |
2.1.1 生产型建筑与工业革命 |
2.1.2 西方生产型建筑与环境调控 |
2.2 现代生活与环境调控 |
2.2.1 现代生活需求背景 |
2.2.2 西方环境调控初步发展 |
2.3 温室与环境调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帕克斯顿的环境调控实践 |
3.1 帕克斯顿与玻璃温室 |
3.1.1 玻璃温室设计概述 |
3.1.2 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 Paxton 1803-1865) |
3.2 以1834实验性温室为例的通风环境控制策略研究——环境选择型 |
3.2.1 木框架表皮系统 |
3.2.2 垄沟玻璃 |
3.2.3 可移除式窗扇 |
3.2.4 通风模式的其他案例 |
3.3 1836-1840查茨沃斯温室机械化调控大跨环境的策略再生型 |
3.3.1 垄沟玻璃发展及平板玻璃安装技艺改进 |
3.3.2 装配机械化构建大规模环境调控空间 |
3.3.3 利用机械加热系统控制环境 |
3.4 1850王莲百合花房温室案例保温的环境策略保温型 |
3.4.1 结构与环境结合 |
3.4.2 封闭式表皮与整体通风策略 |
3.4.3 帕克斯顿专利垄沟玻璃屋顶 |
3.5 1851疗养院更高的环境抱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晶宫的环境调控设计 |
4.1 时空定位 |
4.1.1 时代需求下的水晶宫 |
4.1.2 调环境控理念下的水晶宫 |
4.1.3 地块区位与周边分析 |
4.2 模数化环境调控规模速度下的环境 |
4.2.1 横向延伸:平面网格 |
4.2.2 纵向生长:柱与顶 |
4.3 环境调控下的剖面空间 |
4.3.1 光线调控目的 |
4.3.2 调控下的空间形态:阶梯状金字塔与窄廊桥网 |
4.3.3 通风调控目及原理 |
4.3.4 玻璃温室通风调控先例 |
4.3.5 剖面解析结构性通风装置控制整体通风 |
4.4 结构与落水系统 |
4.4.1 结构与维护框架的最小化 |
4.4.2 垄沟屋顶 |
4.4.3 帕克斯顿沟 |
4.5 机械化设施调控环境 |
4.5.1 窗 |
4.5.2 地板 |
4.5.3 动力机械用房 |
4.6 基于环境调控材料的发展 |
4.6.1 玻璃 |
4.6.2 铁装配模数化 |
4.6.3 木纤细化 |
4.7 帕克斯顿设计改进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展览中的环境调控措施 |
5.1 从冬季温室到夏季展览馆 |
5.2 防眩光调控南部外侧白棉布 |
5.2.1 温室效应原理 |
5.2.2 遮阳措施 |
5.3 紧急通风调控 |
5.3.1 实际记录报告 |
5.3.2 夏季优化通风策略 |
5.3.3 设计缺陷导致通风问题 |
5.3.4 时代通风技术背景 |
5.4 降温调控 |
5.4.1 湿白棉布 |
5.4.2 印度风扇实例 |
5.5 本章小结水晶宫的指导意义 |
第六章 环境调控观念演变 |
6.1 教育与分离 |
6.2 隐藏的技术 |
6.3 现代建筑历史的编纂——建筑史学中的技术观 |
6.3.1 班纳姆之前现代建筑史学研究的不足 |
6.3.2 班纳姆带来的新视野——英国技术传统影响下的科学观念 |
6.3.3 能源危机后的研究发展——时代需求下的观念延伸 |
6.4 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泾蚕种场与中国现代环境调控 |
7.1 中国现代建筑的环境调控 |
7.1.1 中国生产型建筑与环境调控 |
7.1.2 中国现生活与环境调控 |
7.1.3 建国后初期中国环境调控技术的发展 |
7.2 长泾蚕种场及其对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 |
7.2.1 长泾蚕种场概况 |
7.2.2 气候环境分析 |
7.2.3 环境调控设计策略 |
7.3 长泾蚕种场与水晶宫 |
7.3.1 共同的现代性需求 |
7.3.2 设计师的持续的探索 |
7.3.3 相似的环境调控科学背景 |
7.3.4 相同的设计逻辑——环境调控 |
7.4 小结: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 |
第八章 结语 |
8.1 心得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二 霍克斯选择型环境简介及选择型环境清单 |
附录三 水晶宫历史图纸 |
(6)基于功能层面的汽车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汽车色彩的基本理论 |
2.1 色彩的基本理论 |
2.1.1 色彩的产生 |
2.1.2 色彩的要素 |
2.1.3 色彩的关系 |
2.1.4 色彩的情感特色 |
2.1.5 色彩的进退性、胀缩性和明暗性 |
2.2 汽车色彩的来源 |
2.2.1 车漆的组成 |
2.2.2 汽车油漆的要求 |
2.3 汽车色彩的影响因素 |
2.4 汽车色彩的种类 |
2.4.1 用地名或赛道名命名 |
2.4.2 用自然或实物命名 |
2.4.3 用抽象名词或气质命名 |
2.4.4 用食物或人名命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色彩的使用功能分析 |
3.1 汽车色彩对汽车种类划分的影响 |
3.1.1 汽车的种类 |
3.1.2 微型轿车的色彩 |
3.1.3 紧凑型轿车的色彩 |
3.1.4 中型轿车的色彩 |
3.1.5 大型轿车的色彩 |
3.1.6 其它类型车辆的色彩 |
3.2 汽车色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
3.2.1 汽车色彩协调汽车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
3.2.2 汽车色彩隐含文化内涵 |
3.2.3 色彩兼顾经济、宗教及生活习俗的因素 |
3.3 汽车色彩的心理影响 |
3.4 汽车色彩对汽车设计流行趋势的影响 |
3.4.1 轿车流行色的特征 |
3.4.2 轿车流行色和汽车涂料的关系 |
3.5 汽车色彩对技术革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色彩的安全功能分析 |
4.1 汽车色彩的视认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4.1.1 色彩的明度对视认性的影响 |
4.1.2 色彩的纯度对视认性的影响 |
4.1.3 色彩的色相对视认性的影响 |
4.2 不同环境下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4.2.1 天气 |
4.2.2 地理环境 |
4.3 汽车色彩对汽车驾驶者的感受影响 |
4.3.1 色彩的色相对情绪的影响 |
4.3.2 色彩的明度对情绪的影响 |
4.3.3 色彩的纯度对情绪的影响 |
4.4 汽车色彩与环境有机结合可提高安全性 |
4.4.1 汽车色彩与环境对比 |
4.4.2 色彩与环境融合 |
4.4.3 汽车色彩对夜间交通安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色彩的营销功能分析 |
5.1 汽车色彩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
5.1.1 汽车色彩对应的性格 |
5.1.2 汽车色彩作为卖点成功的案例 |
5.2 汽车色彩对汽车风格的影响 |
5.2.1 汽车色彩与车身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协调 |
5.2.2 汽车色彩强化车型的功能 |
5.2.3 汽车色彩顺应世界的潮流 |
5.3 汽车色彩对汽车品牌内涵的影响 |
5.3.1 色彩影响汽车的品牌价值 |
5.3.2 色彩体现汽车品牌文化 |
5.4 汽车色彩对营销新趋势的影响 |
5.4.1 汽车色彩营销引导消费者的选择 |
5.4.2 汽车色彩定制营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5.4.3 合适的汽车色彩为厂家带来丰厚的利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致谢 |
(7)基于信息传播的建筑外界面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消费文化 |
1.1.2 信息社会的变革 |
1.1.3 建筑外界面设计热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信息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建筑外界面的理论研究 |
1.3.3 信息传播学在建筑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写作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写作框架 |
2 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相关理论研究及概述 |
2.1 相关研究范围界定及概念解析 |
2.1.1 建筑外界面 |
2.1.2 建筑媒介系统 |
2.1.3 信息传播 |
2.2 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
2.2.1 建筑外界面与信息传播学 |
2.2.2 建筑外界面与媒介环境学 |
2.3 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的要素 |
2.3.1 传播者:建筑师及背后的决策团体 |
2.3.2 传播内容:各类被需传播的信息 |
2.3.3 媒介:建筑外界面 |
2.3.4 受传者:大众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外界面的信息传播特性 |
3.1 建筑外界面信息传播的种类 |
3.1.1 功能信息 |
3.1.2 场所信息 |
3.1.3 文化信息 |
3.1.4 空间信息 |
3.1.5 审美信息 |
3.2 建筑外界面的媒介性 |
3.2.1 建筑外界面的媒介语言结构 |
3.2.2 建筑外界面参与的媒介环境 |
3.2.3 建筑外界面的媒介偏向 |
3.3 本章小结 |
4 受众对建筑外界面信息的接收 |
4.1 受众的心理被传特性 |
4.1.1 受众的需要 |
4.1.2 受众的注意 |
4.1.3 受众的解读 |
4.2 受众心理被传特性对信息传播影响力调查 |
4.2.1 受众选择及调研方法 |
4.2.2 对国泰艺术中心的问卷设计以及结果分析 |
4.2.3 对重庆大学A区典型建筑的问卷设计 |
4.2.4 数据分析及结果 |
4.3 受众对建筑外界面关注点的调查研究 |
4.3.1 调研背景 |
4.3.2 调研方法及问卷设计 |
4.3.3 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息传播的建筑外界面设计策略 |
5.1 以受众“需要”特性为基础的设计策略 |
5.1.1 参与式建筑的哲学本源及实现基础 |
5.1.2 建筑外界面与非内部功能使用者间的互动强化策略 |
5.1.3 建筑外界面和内部功能使用者间的互动强化策略 |
5.2 以受众“注意”特性为核心的信息强化策略 |
5.2.1 以人本主义为重点的功能信息强化 |
5.2.2 以受众关联为重点的场所信息强化 |
5.2.3 以符号知觉为重点的文化信息强化 |
5.2.4 以界面一体化为重点的空间信息强化 |
5.2.5 以视觉体验为重点的审美信息强化 |
5.3 被传信息的原则与整合的思想 |
5.3.1 欲传信息的原则 |
5.3.2 综合各项设计要素的整合 |
6 基于信息传播的设计实践 |
6.1 荣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陶艺馆设计 |
6.1.1 项目欲传信息的针对性强化分析 |
6.1.2 界面尺度的人本思考 |
6.1.3 界面材料的受众关联 |
6.1.4 界面的知觉符号把控 |
6.1.5 界面与特色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
6.1.6 界面肌理的视觉追求 |
6.2 实际效果反馈 |
6.2.1 效果反馈 |
6.2.2 实践心得 |
7 结语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对国泰艺术中心区建筑的受众心理问卷调查 |
B. 对重庆大学校园建筑的受众心理问卷调查 |
C. 基于信息传播学的建筑外界面设计策略研究问卷调查表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进化理论的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尚的渗透性时代 |
1.1.2 时尚经济一体化 |
1.1.3 时尚的进化视角解读 |
1.2 国内外时尚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社会学的时尚研究 |
1.2.2 基于科学的美学及艺术研究 |
1.2.3 基于进化的消费行为研究 |
1.2.4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繁衍模块与择偶策略 |
2.1.2 炫耀性假设 |
2.1.3 时尚产品的概念及范围 |
2.1.4 时尚与流行的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2.2.2 性选择理论 |
2.2.3 原型及设计情感体验 |
2.2.4 需要动机理论及卷入度 |
2.3 研究问题 |
2.3.1 形成时尚产品的基础 |
2.3.2 塑造时尚产品的手段 |
2.3.3 追求时尚产品的根本动机 |
2.3.4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的核心 |
2.4 研究假设与模型 |
2.4.1 时尚产品的设计心理的逻辑假设 |
2.4.2 时尚产品刺激因素作用机制假设 |
2.4.3 设计心理调节因素的作用假设 |
2.4.4 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假设 |
2.4.5 研究模型的确立 |
2.5 方法与技术路线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数据分析与检验方法 |
2.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深度访谈设计与执行 |
3.1.1 深度访谈方法的选取 |
3.1.2 拟定深度访谈提纲 |
3.1.3 深度访谈对象的选取 |
3.1.4 深度访谈的实施 |
3.2 概念的操作化 |
3.2.1 参与刺激变量的操作化 |
3.2.2 心理动机及感知变量的操作化 |
3.2.3 消费者人际知觉行为变量的操作化 |
3.2.4 人口统计变量的测量 |
3.3 问卷的拟定和调查实施 |
3.3.1 问卷的编拟 |
3.3.2 问卷前测及修订 |
3.3.3 抽样调查的实施 |
第4章 时尚产品设计及消费心理现状分析 |
4.1 样本分布状况 |
4.1.1 样本结构 |
4.2 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 |
4.2.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2.2 量表的效度检验和变量维度划分 |
4.3 产品设计心理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1 时尚产品设计外形特征分析 |
4.3.2 高昂代价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3 择偶策略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4 审美价值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5 炫耀价值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6 自我监测变量的现状分析 |
4.3.7 群体压力变量的现状分析 |
4.4 人口变量在时尚产品设计心理上的现状差异 |
4.4.1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 |
4.4.2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在年龄上的差异 |
4.4.3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在职业上的差异 |
4.4.4 时尚产品设计在婚恋状态上的差异 |
第5章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假设验证分析 |
5.1 时尚产品设计消费心理及行为机制 |
5.1.1 择偶策略对审美价值的影响 |
5.1.2 审美价值对炫耀价值的影响 |
5.1.3 时尚产品炫耀价值对购买意愿的作用 |
5.2 时尚产品设计中参与刺激因素的作用机制 |
5.2.1 时尚产品外形的作用机制 |
5.2.2 时尚产品高昂代价的作用机制 |
5.3 时尚产品设计中调节因素的作用机制 |
5.3.1 自我监控状态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2 群体压力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 原有研究假设的分析结果 |
5.4.1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及行为作用机制 |
5.4.2 时尚产品设计中刺激因素作用机制 |
5.4.3 时尚产品设计调节因素作用机制 |
5.4.4 人口变量对时尚的心理需求差异 |
5.5 时尚产品设计心理模型的现实检视 |
第6章 基于进化心理的时尚产品评价模型 |
6.1 产品设计评价方法 |
6.2 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估研究 |
6.2.1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特点 |
6.2.2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
6.3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尚产品评估案例 |
6.3.1 时尚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6.3.2 时尚产品设计网络模型构建 |
6.3.3 网络的训练及检验结果 |
6.4 时尚产品评价软件的构建 |
6.4.1 时尚产品评价软件构架 |
6.4.2 时尚产品评价软件界面布局 |
6.4.3 时尚产品评价软件操作流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的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及学术论文 |
(9)基于安全性的童装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先于设计的问题 |
1.1.2 设计制造的问题 |
1.1.3 无声的不安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
1.3.1 童装相关标准研究 |
1.3.2 童装安全性理论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安全的概念及童装中的安全性 |
2.1 安全的概念 |
2.1.1 安全与危险 |
2.1.2 安全与恐惧 |
2.2 童装中的安全性与非安全性 |
第3章 童装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
3.1 童装本身存在的安全因素 |
3.1.1 保暖舒适性 |
3.1.2 松量适度性 |
3.1.2.1 口袋的松量 |
3.1.2.2 衣身的松量 |
3.1.2.3 袖口的松量 |
3.1.3 辅料安全性 |
3.1.3.1 拉链的问题 |
3.1.3.2 纽扣的问题 |
3.1.3.3 绳带的问题 |
3.1.3.4 装饰物的问题 |
3.1.3.5 线迹的问题 |
3.2 童装使用过程中包含的安全因素 |
3.2.1 易穿脱性 |
3.2.2 有意使用者与无意使用者 |
3.3 童装使用环境中包含的安全因素 |
3.3.1 户外运动安全隐患 |
3.3.2 儿童走失安全隐患 |
3.3.3 儿童交通安全隐患 |
3.4 童装中存在的心理安全因素 |
第4章 解决安全性问题的复杂性 |
4.1 设计者的影响 |
4.1.1 设计者的经验技术 |
4.1.2 设计者的知识构成 |
4.1.3 设计者的权重标准 |
4.1.4 设计者的责任意识 |
4.2 设计对象的影响 |
4.2.1 基于儿童身心特点的需求 |
4.2.2 基于父母对操作过程的需求 |
4.3 品牌的影响 |
4.4 价格与时间成本的影响 |
第5章 童装安全性设计的借鉴之道 |
5.1 借鉴的方法——功能性童装设计 |
5.1.1 REIMA童装——环境置入型 |
5.1.2 迪卡侬童装——细节观察型 |
5.2 借鉴的思路——品牌的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
5.2.1 安娜苏童装——正面超越型 |
5.2.2 阿玛尼童装——危险转移型 |
5.2.3 NEXT童装——不断创新型 |
5.3 借鉴趋势——新型科技的推动 |
5.3.1 高科技智能信息技术应用 |
5.3.2 新型纺织服装材料的应用 |
第6章 用设计解决安全性问题 |
6.1 安全性童装中的功能型设计 |
6.1.1 主要功能容错性——让儿童成为“冒险家” |
6.1.2 隐性功能障碍性——“一石二鸟”的设计 |
6.1.3 辅助功能警示性——“会说话”的设计 |
6.1.4 功能设置创新性——“会变身”的设计 |
6.1.5 功能与人的协调性——“互相理解”的设计 |
6.2 安全性童装中的款式造型设计 |
6.2.1 造型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改变造型”的设计 |
6.2.2 装饰物件布局的合理性——“避开雷区”的设计 |
6.3 安全性童装中的色彩设计 |
6.3.1 色彩设计合理性——“易识别”的设计 |
6.3.2 买回了色彩,没买回温度 |
6.4 安全性童装中的设计思维路径 |
6.4.1 从设计“衣服”到设计“穿衣服” |
6.4.2 有“安全感”的童装设计 |
6.4.3 发挥设计师联想 |
6.4.4 百分百的舒适不一定是安全的 |
6.4.5 安全的设计不一定是好的设计 |
6.4.6 这不是一件童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作为跨文化传播载体而存在的符号与表征 ——以本土“御宅族”对日本动画中的神道教元素的消费理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主体与范围 |
1.1.1 作为传播载体的符号与表征 |
1.1.2 御宅族:本例研究中以亚文化群体而存在的受众 |
1.2 研究综述:理论与框架支撑 |
1.2.1 动画的内容符号学解读 |
1.2.2 传播理论建构 |
1.2.3 既有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理解跨文化内容,增强文化软实力 |
1.3.2 引导与制定文化政策 |
第2章 解读作为跨传播意义载体而存在的御宅亚文化表征与符号 |
2.1 动画:内容工业化生产的语境 |
2.2 具象研究:神道符号与 ACG 文化产品 |
2.3 神道元素的动画符号化特征 |
第3章 符号与表征——作为构建跨文化传播模式要素的探讨 |
3.1 技术:符号系统存在、构建、传播的前提要素 |
3.1.1 技术制造了符号 |
3.1.2 技术创造了符号的传播手段 |
3.1.3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受众 |
3.2 异文化理解:符号和表征的本土化进一步发展 |
3.2.1 符号的接触动机:跨文化传播的起点 |
3.2.2 局限于表征的外来文化解读 |
3.2.3 朦胧化的符号神话认知背后的文化向心力 |
3.3 第三阶段:符号与表征意象理解的深入发展 |
3.3.1 跨文化受众对异文化的意指实践 |
3.3.2 外来文化符号与表征的语境社会化:媒介再现 |
3.3.3 仿真与反馈:符号的二次创作 |
3.4 第四阶段:异文化符号和表征的跨文化意指认同 |
3.4.1 意指实践的转向 |
3.4.2 传播中的文化表征结合 |
第4章 符号的跨文化传播批判 |
4.1 符号视域:符号和表征的文化工业“低俗化” |
4.2 东方或西方:民族主义的反思 |
4.3 展望:御宅亚文化群体与受众视域下的文化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反光印墨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护并让服装变得更加时髦(论文参考文献)
- [1]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D]. 张路. 吉林大学, 2020(08)
- [2]发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以EL冷光片和反光材料为例[D]. 李柯欣.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5]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D]. 赵婧靓. 南京大学, 2018(02)
- [6]基于功能层面的汽车色彩研究[D]. 韩笑. 青岛大学, 2018(12)
- [7]基于信息传播的建筑外界面设计策略研究[D]. 王哲星. 重庆大学, 2017(06)
- [8]基于进化理论的时尚产品设计心理实证研究[D]. 汪哂秋. 湖南大学, 2017(06)
- [9]基于安全性的童装设计探究[D]. 孙洁. 北京服装学院, 2016(02)
- [10]作为跨文化传播载体而存在的符号与表征 ——以本土“御宅族”对日本动画中的神道教元素的消费理解为例[D]. 张路.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