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杜颖[1](2021)在《《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文中认为薄伽丘的《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不仅在它问世之初就风靡欧洲,为欧洲短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在历经六百多年之后,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性,被历代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视为新时代的开篇之作,深刻地体现了十四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十日谈》中作者以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多变的文风,构建了层次分明又相互勾连的多层叙事结构,使得不同层面中不同的故事和人物看似充满了矛盾,实际上则是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体多面的体现。因而本篇论文将《十日谈》的结构与薄伽丘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结合起来,透过它复杂的表象,探寻其思想的核心。在意大利,薄伽丘及《十日谈》的研究成果丰硕,这部作品拥有“人间喜剧”“商人史诗”“商业世界的圣骑士”等等各种头衔,薄伽丘也被誉为可见研究范围之广。欧美国家也一样,每年都有各种的主题研讨会,学术活动十分丰富,常常对一个故事提出不同的解读方式,并从语文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去进行探究。目前国内对《十日谈》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不同的汉语译本或英文译本,在语言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这本书又是语言风格多变,融嬉笑怒骂于一体,而且不同版本的译文多有差异,也会影响到对文本细节的理解。人文主义思想也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多数是从宗教、女性等某一方面进行探究,没有从文本整体进行归类整理,多数是寻找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故事为例证,忽视了思想意识内涵不一样的故事,也鲜见对一个故事从不同角度去进行解读。本文将以《十日谈》的框架结构中作者的叙事角度作为切入点,以上个世纪意大利《十日谈》研究专家布兰卡(Branca V)勘定主编的原本为研究对象,关注全文序言、跋,以及每一天的引言、结语与一百篇故事,从文本的全景入手,并且通过与但丁的《神曲》进行比较,再结合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及那不勒斯的社会历史背景,探究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两性关系和新兴的商人阶层这三个现实生活中主要方面的表现。“人文主义”一词应用很广,但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又有较大不同,本文将通过具体故事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既要找到统领全书的思想内核,又要将抽象而宽泛的概念落到具体领域,观其表现,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十日谈》在嬉笑怒骂之间所传递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是一本有阅读门槛的书,但作者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可以让每个读者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阅读体验。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十日谈》的叙事结构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第二章为《十日谈》的人文主义宗教观,第三章《十日谈》的人文主义两性观,第四章是新兴商人阶层的人文主义精神。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十日谈》的叙事结构与人文主义思想表达相结合,从更全面、更立体的多个角度去探究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层面的表达,在纷繁复杂、看似相异的现象中找到一致的统领思想。也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让《十日谈》在国内的研究也能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2.将《十日谈》与《神曲》进行文本比较考证,本文的比较考证不同于已有的对二者的叙事方法在宏观层面上的比较,而是从字词、语段等不同角度对两个文本进行关联印证,利用《神曲》结构清晰的优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十日谈》中隐含的叙事结构。3.将一百个故事按照十天的主题和内容分为四组,分别从:天性的力量、时运的影响、狂欢化的市井生活和悲剧与崇高四个方面来反映整部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让《十日谈》的人文主义思想构成一个现实的有机整体。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指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胡嫚[3](2021)在《“三言”中器物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言”是冯梦龙编纂的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堪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之作。作品中有大量的对晚明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器物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体现了市民阶层对物的世俗化追求。历来学者对“三言”研究的范畴十分广泛,但以器物为切入点,从功能角度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仍未见。因此本研究从器物的视角来阐释“三言”中器物的叙事功能、认知功能、教化功能,由此总结了其审美功能。冯梦龙以叙事的形式把发生在市井闾巷之间的故事巧妙地用器物推演开来,并在起承转合之间使器物成为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这些器物还承载着文本的审美功能,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玩物丧志的正统观念和宋代以降的雅玩传统不同,体现了冯梦龙对器物的态度和选择,隐含了作者的价值追求和矛盾心理。透过这些器物我们可以看到,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的冯梦龙,既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又肯定人情物欲的合理性,展现了他矛盾、丰富、复杂的思想,从而使“三言”具有了一种艺术张力和魅力。“三言”中的器物有其叙事功能。它们起着谋篇布局的作用,其表现为通过器物建构故事情节,使其成为展开故事叙事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物件;同时,还可借器物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器物刻画人物性格,使其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并且还可展露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再者,还可由器物隐喻主题意旨,使器物在文本主题中起到凝聚的作用。这些贯穿始终的器物使文本摆脱了单纯的情节叙事,进入了描绘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层面。“三言”中的器物有其认知功能。“三言”属于再现型文本,具有总体叙事的客观性和细节描写的逼真性。透过器物,大到我们可以感知“三言”描摹的是一个金钱、情欲、权势相互交织的复杂的社会;小到我们可以感知晚明时期男女身份的细微变化,器物既可以显示男女身份的不同,又可以显现男性地位高于女性,还可以看到男女人物观念与追求的变化。透过器物可以看到作者所构建的一个既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市民社会。“三言”中的器物还有其教化功能。从情教与器物出发,作者由男女之情推及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情,以器物为载体,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从发迹变泰与器物出发,作者描摹了器物与文人、武人、商人的发迹变泰,尤其是对商人发财致富的描写,遵循了传统儒家的优良品德,暗合了因果报应的天命观,以此达到教化劝惩的目的。“三言”中的器物传达了作者的审美功能。与晚明士大夫所推崇的玩物尊生、玩物怡情、玩物养心相比,冯梦龙只是将器物视为真实再现市民生活的必然、必须的组成部分。这一态度决定了他对器物的描写不是特别的看重并进行有意的凸显。他选择的是来自于市井民众的日常器物,且具有商品性、流动性的特征,符合晚明时代特色。冯梦龙作为封建士大夫在晚明市民社会兴起的语境中对器物的态度和选择的矛盾特征,隐含了冯梦龙的价值追求和矛盾心理,展现了冯梦龙的审美旨趣与器物的美学意蕴。因其“矛盾”,使“三言”具有了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文本形成了艺术张力和魅力。
张巧梅[4](2019)在《“三言二拍”中的“游”研究》文中提出“三言二拍”是指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创作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多层次、全方位反映晚明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涉及到了大量游走于异地他乡的各阶层“游人”及其“游”的活动,他们不同于“稳居乡土”的另类生活状态及其精神状态值得关注。因此,本文以“游”这一新的视角探讨“三言二拍”的人物生存状况及其精神面貌,有助于对“三言二拍”进行多面解读。文章共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并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厘清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游”的丰富内涵。第一章从“三言二拍”文本本身出发,运用数据统计与分类归纳的方法,对小说中涉及到“游”的故事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和呈现的类型进行概况。第二章在“游”统计分类的基础上,概况出“三言二拍”中呈现的四种典型性的“游”样态,即游商的商旅、士人的游宦、游民的状况、女子的漂泊,并从“游”群体呈现的特征、行途境遇、心理情感以及出游动因等方面对这四种样态展开分析,从而得到“游”群体动态的生活图景,透视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与情感世界。第三章在具体样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三言二拍”中“游”的三种主要形态,即无奈漂泊的生存状态,自在优游的生活方式,自由超越的审美人生,并分析小说中呈现的“人生如寄”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与“游”的关系,延伸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总之,本文以“游”作为研究的线索,贯穿“三言二拍”中大量呈现出“游”状态的主体活动。以厘清中国古典文化中“游”的社会传统和丰富内涵为背景,以揭示“三言二拍”中多人士的、多样化的“游”现象为基础,以分析小说中不同阶层、身份、性别的人士“游”的动因及在“游”状态下呈现的群体特征、行途境遇和心理情感为主干,以提炼小说中“游”在人物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存在方式下的形态为升华,以思考小说中“游”与两个人生意识(客寄意识与进取精神)的关系为延伸,将文学和人类生存状态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深化对“三言二拍”的理解,拓展对“游”性生存状态的认识。
刘碧珍[5](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石松[6](2016)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的话本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历史或者美学的角度,还是传统的古代文论的方法,或者从宏观-微观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论着,然而由于语言的障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以口耳相传的相关文学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较分析的发展。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在同类作品的分析中容易被忽视,只有通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下具有相类似性质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才有可能更多地发掘出中国话本小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目标和焦点就是通过将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特点。本论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文学价值是不同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题材、思想内涵、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方面的特点与流变,凸显出来的特点不但具有时代的特点,还带有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发展特点。其二,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题材广泛,体裁也不尽相同,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加工使两种不同文学具有雅俗共赏的相似特征。通过这两种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及潜存于俗文学之中的生活智慧与普世观念,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雅俗共赏的特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话本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选取中英美文学中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考察对象所采用的版本尽可能选用较为权威的版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揭示两者在各自发展演变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它们在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中国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二者的分析研究主要采取整体研究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异同点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分析其代表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也多采用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注重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华民族与英格兰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传统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有不少较为典型的例子,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含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文人的着眼点也不同,讲史话本中强调其“整体性”,而英格兰历史题材中体现的却是“个体性”,这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关于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问题,二者在其文学文本上的体现既有“超越”,又有“回归”。文本中“出格”的描写既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夸张,又是一种文化回归。历史题材故事的构成方式问题,同样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宋元讲史话本和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民族传统中的审美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影响,更与宗教与世俗密不可分。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与宗教内容关联甚紧的说经话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思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说经话本,其中又蕴涵着民族自身意识形态的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依附、冲突、融合的发展过程。说经话本既有佛教思想,又有俗世观念。基督教在英美两国则是相对单一的宗教,以基督教内容为基础的英美民间故事多以圣经或某些相关故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思想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说经话本中的“因果报应”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宗教观念——原罪,都包含了劝诫人们积极向善的思想,因此,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之中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民族智慧。宗教与民俗的具体存在方式之一即为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学文本中的体现,则进一步说明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多层面异同。市民生活是民众喜闻乐道的题材,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市民生活相关;英美民间故事也是如此。中国话本小说和美国牛仔的民间故事中,常有探险遇奇的情节,这类情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奇性,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流传至今的深层原因。民族传统来自于不同时代人民的心理积淀。话本小说中的侠义公案类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游侠故事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分别是两者的特点,这与前文提出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集体精神”中的核心是“服从”,而“个体精神”中的核心则是“突破”。侠义公案类故事中强调的服从封建传统和道德观念的描写是处处可见的,而在英美民间故事的游侠类文本中,狂傲不羁的个性“突破”则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然而更多的心理积淀则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内容.毕竟探险、奇遇只是发生在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之中。爱情、家庭和婚恋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传统观念中某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女性是婚姻爱情故事中的主体,女性的地位变迁与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传统观念和民俗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不仅在题材方面体现了诸多异同,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法和特点。前文中所提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英雄与反英雄之间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塑造手法各有千秋,然而,人性的复杂与同一却是不同塑造手法所达到的共同目标。在剖析人性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取舍并不相同,而对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点,例如向善、勇敢等特点,两者又是不谋而合地进行歌颂。由此可见,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构成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雄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物,然而,典型人物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描写又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特点,这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问题。描写的细节问题不仅反映了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怀,而且还涉及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投射。叙事问题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具体创作特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细节描写的审美趣味,它们都与叙事方法密不可分。“讲故事”即叙事,而“讲故事”是两种文学最初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特点。中西方的叙事理论各有特色,两者虽有很大程度上的异同,但仍然可以将“时”、“空”进行概括。叙事的“时”“空”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是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趋于“封闭式”的固定叙事结构在中国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带有一定“开放式”的部分英美民间故事则向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发展。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只能使两种文学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晰,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以及发展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情感。在中国话本小说和英美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中,具有相似特点的文本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时代,而具有相对应时代的作品往往又相隔甚远,加之中国古代文学与英美文学相互之间并没有较为直接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交流,选取两者文本中的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或文本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因此只有分析文学的内在特点,突破固有的比较方式和角度,从文本出发,以两种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文学的两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规律。
杨洪敏[7](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张艳[8](2014)在《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文中指出还有,绪论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报告选题,告知本论文的题目,拟研究神话中的三大母题。母题是叙事文学中最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架构可以在文本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各种文体或文化产品中重新组合以再现。母题的流传有其内在的规律,母题的传承和积淀亦会受到经济、宗教、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母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按照文学史的线索对这些母题的结构特征和不同时期的变形置换进行归纳整理,可以见出母题作为一个简单却恒定的结构,其本质体现的是民族共同文化心理,而其形态在不同时代出现的移位与置换,背后所表现的则是时代的特色和文学发展的趋向。对母题的追溯可以上至神话。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意识结晶,此后更扩展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意识,因此,神话母题不仅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许多神话母题都具有原型意义和分析价值,故而本文选择中国神话母题作为研究的对象。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母题的定义等基本问题作出论述,以期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单个母题的分别研究进行归类分析;其次通过对母题与原型、主题、意象等相近概念的辨异,进一步对母题概念加以规范;此外,在对定义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同时,并有着理论上的简述,如阐释神话母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分析母题的客观性、组合性等基本特征,这些表述不仅使得文章更加具备层次,且使研究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本文的每一章节即是对一个母题的分析。本文选择了中国神话中人神遇合、异类幻化、死而复生三个母题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对材料的占有基础上认识这些母题的形态特征、推衍变化及其文化成因,希望能够因此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我们能够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每一章的内容而言,先是按照先秦、汉魏、唐宋等时间的顺序分为若干节。每一节的内容大致又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把握这一古老的情节结构在每个阶段里所涵盖、表述的内容;其次是在对文本的内容和情节的衍化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情节的呈现特征和变化特点;最后我们就这些材料分析和特征总结展开深入的探索,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成因。本文的第一章节就人神遇合这一母题展开探讨,人神遇合母题源于原始生殖、祭祀仪式,然而这这一母题所具有的原始宗教和信仰的意义很快被精神性的追求所掩盖,人神遇合的情节开始成为人类表达主体意识和宗教理想的载体。而随着人神遇合的故事里原始意义的隐退,人神遇合的情节框架里,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的情节开始占据更多的比例,而情节内容也更具现实性。在纵向的梳理外,文章还尝试从横向上来分析这一母题的呈现方式,将人神遇合情节分为人神遇合、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既有平行的展开又有交叉的倾向,如随着时代的演进,神、仙的角色逐渐淡出,而鬼的形象则日渐突出。人鬼故事在明清的盛行更加体现出神秘意识的减少,几乎全部都体现为社会意识的表达,且是男权社会的意识表达。考察人神遇合故事情节模式的发展,可以窥见这一模式背后的文化深层心理内涵,即这一情节架构的改变体现的是宗教色彩的淡化和世俗化社会的全面确立。本文的第二章节就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展开分析,首先对神话中精卫、瑶姬这些异类幻化的现象进行考证,得出生命形式之间可以互相幻化这一思维方式是原始初民所持的“万物有灵论”的产物,生命形式之间的幻化强调的是生命形式和生命能量的存在。但后世对这一母题的演绎过程中,母题的呈现方式却出现了阶段性的不同,如魏晋和宋明时期,幻化所展现的生命形态逐渐成为情节背景,而幻化这一情节的主要内容则重在表现异类幻化以眩惑人目,并以此来架构社会关系和现实内容。情节架构的重心一旦发生改变必将深刻地影响情节架构的呈现方式以及情节发展的走向,故而幻化这一行为的发生以及发生幻化的角色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在盛唐、明清文人那里,这一母题的原始意义则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将之与时代思想相结合,给原始的生命意义填充了更丰厚的内涵,而文化资源的丰富同时也推动了文学手法的进步,因此母题的呈现更加多样化、精致化,如《西游记》中从石头幻化成猴到猴子的七十二变,以及《红楼梦》中设定石头、仙草这一双重幻化情节来互为映衬,既是对文学传统的集成也是古老母题的推陈出新。文学是人的创造,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下,明显地呈现出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不同的精神气质。前者强调异类幻化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实现;后者侧重写成人形进入人类社会,与人类合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当然,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有赖于大、小两种传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明清文人小说为例,即可以看出大传统(精英文化)和小传统(通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在各自实现着自身的变化和革新的同时又与对方互补互渗、融合贯通,这种衔接对实现文化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幻化这一情节原本始于原始人类的自然想像,而后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一叙述情结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文学作品中更加盛行,这应该归因于人们的自然想象和集体意识的参与、主观审美创造、道德的强化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从而才衍生出这丰富的意义空间。论文的第三章是对死而复生这一母题的梳理,复生的情节体现的是初民基于自然循环的认识而产生的生命意识。这一母题在后世的演绎大致呈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用这一情节来承载宗教思想和伦理教化;一是以复生的情节为框架来构建艺术情境,借助复生的情节来演绎社会百态、主体情感等。对于前一种情况而言,由于过多地强调理念,故而情节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制约,情节的模式化、因袭性都十分突出;而对于后一种情况而言,由于复生的情节多半只是作为框架而出现,故而人们注重的往往是如何进行内容填充,这对于情节框架本身的发展而言并不能有太多的助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就这三个母题而言,复生这一母题的生长是最缓慢也是最不健全的。论文的最后部分从母题的形态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总结神话母题的特征,如母题的存在既有着世界的也有着民族的背景;母题的呈现是稳定性的,但也有无序的一面;母题的生长是规律性的,但就中国的叙事文学整体情况而言,母题的成长并不十分完善。在分析母题的呈现及其文化成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这三个母题所体现出的文化上的本质特征:浓厚的道教色彩。道教教义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有格外深重的影响在于其教义的独特性,如过分地强调“生”之一端,并以此为基点来观察宇宙和人生,故而我们的文学中,对待神、仙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中心,而人神关系则多半是对立、相争的;对于女性——无论是神女还是异类幻化的女性,都常持摒弃与拒绝的态度,体现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世俗社会的全面迎合;对现实欲求的追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这一命题时采取“复生”这一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的方式。而复活这一设想看起来是对生命的乐观,但在这一乐观的表层之下我们也不能忽略其骨子里带有的悲观和虚无。此外,文章还简要论述了阴阳结构等文化内核中的问题,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历史演进并指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做出新的展望。总之,本文是以对神话母题的形态特征作为研究的基础,以文本分析为桥梁,指向的是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三个层次是依次推进且又密切一体的。我们既借此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古典文学的母题呈现,也为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展开了新的视角,为今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考察作出有意义的借鉴。
闫静[9](2014)在《“三言”“二拍”尼姑形象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佛门世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神秘和圣洁的印象,人们虽然好奇却对其知之甚少。因此,作为佛门中一个重要的人文因素——尼姑则鲜有人问津。明代两部白话短篇小说“三言”“二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善有恶,有因有果,佛性与人性矛盾冲突的多彩的尼姑世界,表现了打上时代烙印的尼姑世界的真实生活。有鉴于此,本文以“三言”“二拍”中的尼姑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试图从社会历史、文化、思想、作者等方面对尼姑这一形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小见大,让我们走近游离于妇女群体之外的另一特殊的女性世界。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三言”“二拍”中的尼姑形象进行梳理研究:引言部分主要是通过大量相关材料的分析研究,对尼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历史进行简单概括。从而确定研究“三言”“二拍”中尼姑形象的价值及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尼姑的相关概况并对尼姑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界定,同时对前代文学作品中尼姑形象进行简单的历史回顾。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三言”“二拍”及相关材料的阅读整理,对“三言二拍”中涉及的尼姑形象进行归类总结。进而从社会、历史、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寻找出这一类形象与众不同的根源。第三章主要探索“三言”“二拍”尼姑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学功能。
付江涛[10](2013)在《《十日谈》和《三言》、《二拍》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西文学的对比工作,由来已久。随着文化的传播,文学对比逐渐从不自觉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中西文学的对比,可以提高和完善人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审美能力。作为一种重要文学体裁的小说,虽然在中西方发源的时间层次上略有差异,但它们发展的轨迹却存在着一些相似性。西方小说真正被人们看作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在中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前后,随着城市市民阶层的出现,小说创作者们开始将笔触投向生活在城市中的商人、市民等普通群体,故此出现了生活气息浓厚的市民小说。中国小说出现的早期,虽然被正统文学者视为“道听途说”的“末道”,但由于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需要,其生存环境虽然不易,却也是顽强地存在着。从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到宋元话本,再到明清小说,中国小说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延续。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市民阶层的出现,为小说的创作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观。为了突显小说的市民属性,本文选择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十日谈》和中国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比较式的细读分析。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期,文学、艺术作品极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薄伽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对宗教的禁锢思想进行了鞭挞,歌颂了人的力量,强调了幸福在人间。十七世纪的中国明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江南地区出现了大量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厂,商业繁荣。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市民阶级奠定了其经济基础和地位,文学艺术和审美价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好色”、“好货”等理念深入大众人心,对于人欲的强调也达到了极点。在此背景下,冯梦龙编撰了《三言》,凌蒙初创作了《二拍》。这些作品的出现,均体现了市民阶层丰富和壮大的事实。为市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创作转变和审美转变,印证了文艺的复兴这一理念,由此体现出市民文化与小说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选取了《十日谈》和《三言》、《二拍》小说文本进行了若干母题的对比分析,共分为七个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薄伽丘、冯梦龙和凌蒙初的生平以及其作品,并指明了研究的目的,回顾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第一章对于“情”的母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借用冯梦龙的“情教观”以及薄伽丘的爱情观突显了市民阶层对于人性的追求,讴歌了“情爱”的力量;第二章比较分析了作品中的“性”描写。突出了市民对于“性”的渴求与认同,弘扬了“人欲”的向往,肯定了“性爱”的合理性;第三章对比分析了人们对待信仰的态度。通过作品中人们对宗教的看法描写,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展现了复兴期民众思想的解放,同时也通过作者行文中复杂心态的流露表达了市民对于宗教态度的复杂性心理;第四章选取小说中对待妻子劣行的个案对比,展现了对女性的贬低态度。透过对厌女心态的揭露,暗示了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并对于性别歧视提出了反对的呼声;第五章是综合对比的环节。通过对“高利贷”等片段的对比,突出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及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市民文化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影响;最后的结论部分对比了《十日谈》和《三言》、《二拍》的作品局限性,指出了小说和市民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影响,最终肯定了作为意大利和明代文艺复兴期作品的《十日谈》和《三言》、《二拍》着实强调了市民文化对于小说的推动作用,从而印证了小说的市民文学属性。
二、《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十日谈》的叙事结构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 |
第一节 直接叙事与文人理想 |
一、创作母题——人 |
二、读者指向——重视精神生活的女子 |
三、体裁多样,风格鲜明 |
第二节 旁观叙事与小集体的构建 |
一、人间地狱 |
二、人间炼狱 |
三、理想中的天堂——第十天 |
四、人物刻画 |
第三节 隐身叙事与现实主义 |
一、天性的力量 |
二、时运的影响 |
三、狂欢化的市井生活 |
四、悲剧与崇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日谈》的人文主义宗教观 |
第一节 宗教信仰 |
一、对神的敬畏 |
二、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分离 |
第二节 对教会的批判 |
一、失能 |
二、失德 |
三、是人不是神 |
第三节 与其它宗教平等共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日谈》的人文主义两性观 |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女性形象 |
一、女性的社会地位 |
二、女性的文学形象 |
第二节 男权家庭对女性的影响 |
一、对立关系 |
二、保护关系 |
第三节 婚姻与失贞 |
一、主动婚姻 |
二、贞洁观 |
第三节 女性的社会生活 |
一、教堂 |
二、远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兴商人阶层的人文精神 |
第一节 商人阶层的特点 |
一、个人主义 |
二、冒险精神 |
三、精明机巧 |
第二节 商人阶层的社会关系 |
一、社会地位低下 |
二、阶层互动 |
第三节 商人阶层的反叛思想 |
一、反唯道德论 |
二、反英雄主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三言”中器物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缘由 |
二、“三言”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三言”中器物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通过器物建构情节 |
一、展开故事叙事 |
二、推动情节发展 |
第二节 借器物刻画人物形象 |
一、刻画人物性格 |
二、展露人物心理 |
第三节 由器物隐喻主题意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三言”中器物的认知功能 |
第一节 对社会的认知 |
一、器物与金钱 |
二、器物与情欲 |
三、器物与权势 |
第二节 对男女身份的认知 |
一、器物显示男女人物身份不同 |
二、器物显现男性地位高于女性 |
三、器物显示男女人物观念与追求的变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三言”中器物的教化功能 |
第一节 情教与器物 |
第二节 发迹变泰与器物 |
一、器物与文人发迹 |
二、器物与武人发迹 |
三、器物与商人发迹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三言”中器物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冯梦龙对器物的态度 |
第二节 冯梦龙对器物的选择 |
第三节 冯梦龙器物态度、选择产生的艺术价值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三言二拍”中的“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三言二拍”的研究 |
(二)有关“游”的研究 |
(三)“三言二拍”中涉及到“游”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三言二拍”中“游”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游” |
一、“游”的社会文化传统 |
二、“游”的内涵及其历史嬗变 |
第二节 “三言二拍”中“游”的故事统计 |
一、“游”活动作品数量统计 |
二、“游”活动故事发生的时代 |
第三节 “三言二拍”中“游”分类 |
一、“游”的主体分类 |
二、“游”的活动分类 |
三、“游”的场域分类 |
四、“游”的方式分类 |
第二章 “三言二拍”中“游”的样态分析 |
第一节 “游商”的商旅生活 |
一、“三言二拍”中“游商”概述 |
二、“游商”商旅境遇及其情感 |
第二节 士人的“游宦”与“宦游” |
一、“三言二拍”中士人的“游宦”概述 |
二、士人“游宦”经历及其心态 |
三、“游宦”与“宦游”的原因 |
第三节 “流民”、“游民”的生活 |
一、“三言二拍”中“游民”“流民”概述 |
二、“游民”的出现及游民心态 |
第四节 女子的“出走”与“漂泊” |
一、女子的“出走”原型与“漂泊”母题 |
二、“三言二拍”中女子的“出走”与“漂泊” |
第三章 “三言二拍”中“游”意蕴思考 |
第一节 “三言二拍”中“游”的主要形态 |
一、无奈漂泊的生存状态 |
二、自在优游的生活方式 |
三、自由超越的审美人生 |
第二节 “三言二拍”中“游”的文化意识 |
一、“游”与客寄意识 |
二、“游”与进取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三言二拍”中的人物“游”列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话本小说研究的情况 |
二、英美民间故事研究的情况 |
三、话本小说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情况 |
第三节 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可比性与意义 |
第二章 历史题材作品的着眼点、文化蕴含与构成方式 |
第一节 附着于历史的英雄与英雄自身的历史 |
一、宋元讲史话本“前佳后劣”现象的背后 |
二、英国历史英雄故事中的“骑士传统”及其精神内核 |
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着眼点 |
第二节 出格:更大范围的文化回归与张扬个性的不归路 |
一、讲史话本对伦理道德多层次表达的中国特色 |
二、英美民间故事渴望人性自由的执着诉求 |
三、突破·回归·绝境的凄美 |
第三节 宋元讲史话本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构成方式 |
一、一朝一代兴亡的整体观照 |
二、英雄故事集锦 |
三、异趣,存在于不同的构成方式之中 |
第三章 神异题材作品的审美刺激、哲理蕴含与传奇风格 |
第一节 宗教·神异·审美刺激 |
一、同而不同,说经话本与小说话本中的宗教、神异之作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与宗教、神异的文化关联 |
三、同样的刺激,不同的“美” |
第二节 不同文化氛围中宗教神异故事的哲理蕴含 |
一、儒化的衲子羽流的斗室静思与心猿意马 |
二、基督精神的神圣追逐与轻松释放 |
三、不同的“智慧树”其实都扎根于凡人的心田 |
第三节 迥然有异的“传奇”风格 |
—、先明题旨,后述奇异 |
二、奇事中或有或无的“意义” |
三、已知、未知和不可知 |
第四章 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化、揭秘性与情感追求 |
第一节 万花筒般的现实生活写照 |
一、苦海中挣扎而企盼“奇遇”的中国市民 |
二、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美国西部牛仔 |
三、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生活态度 |
第二节 游侠背后的文化密码 |
一、世俗气息极浓的侠义公案小说 |
二、我行我素的绿林游侠 |
三、奴性与傲气:两个色彩各异的肥皂泡 |
第三节 恋爱·婚姻·家庭 |
一、话本小说婚恋故事中的“人道情怀”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中婚姻爱情生活的悲喜剧 |
三、哀怨惨烈与幽默诙谐 |
第五章 人物塑造:同一性与差别性 |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人物思想性格塑造 |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二、英雄与反英雄的对立统一 |
第二节 “复杂”与“单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蕴含 |
一、书筋类人物与扁平人物 |
二、书胆类人物与圆形人物 |
三、戏仿英雄的替身 |
第三节 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
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二、表现人物举止言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三、细节描写与审美感受 |
第四节 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 |
一、故事·人物·描写语言 |
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
第五节 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多层面描写 |
一、中国话本小说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双重奏” |
二、英美民间故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多重奏” |
第六章 叙事角度与手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
一、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 |
二、“补叙”种种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叙事角度 |
一、叙事空间与人物聚焦 |
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
第三节 叙事形式反映的文化异同 |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喋喋不休的训导 |
二、民间文学叙事方式不同的发展演变 |
第七章 余论:比较研究的基本点、难点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诸多异同 |
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基本点:通俗而又复杂的思想蕴含 |
二、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迥然有异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中外文学比较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遗留问题 |
一、时间差异及解决途径 |
二、体裁交错与问题的遗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
1、重要的文献价值 |
2、明显的问题意识 |
3、独特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方法 |
2、比较研究方法 |
3、理论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母题 |
第二节 神话母题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人神遇合母题及其衍化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人神遇合情节考 |
一、《山海经》中夏后开的传说 |
二、感生神话 |
三、甲骨卜辞 |
四、《九歌》中的人神故事 |
第二节 人神遇合母题的衍生 |
一、楚辞与史传散文 |
二、人神遇合故事的典型性存在形态 |
三、神祗观念 |
第三节 秦汉人神遇合母题的表现形态 |
一、情节内容 |
二、情节出现新的支流 |
三、秦汉时期观念的嬗变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人神遇合母题的呈现 |
一、人神遇合情节的几种类型 |
二、情节成熟期的特征 |
三、宗教信仰与人文意识 |
第五节 唐代人神遇合母题的演绎 |
一、情节内涵的丰富 |
二、文采与意想的结合 |
三、盛唐文化的新质 |
第六节 宋元人神遇合情节的新趋向 |
一、情节内容的倾向性 |
二、情节的时代特征 |
三、官方意识与民间意识的双重作用 |
第七节 明清人神遇合故事的呈现 |
一、情节内涵的大致体现 |
二、艺术的得失 |
三、传统意义的解构 |
总结 |
第二章 异类幻化母题及其变迁 |
第一节 神话传说异类幻化情节考 |
一、女娲“一日七十化”及“女娲之肠” |
二、夸父手杖化林等神话 |
三、女娃化鸟、启母化石 |
四、大禹神话 |
五、先秦散文里的幻化情节 |
第二节 先秦异类幻化情节的结构特征和文化成因 |
一、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 |
二、原始初民的生命观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幻化情节的发展 |
一、汉代异类幻化母题的呈现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类幻化情节 |
三、情节模式的定型 |
四、汉魏时期的文化嬗变 |
第四节 唐代幻化情节的变化 |
一、情节内容的充实 |
二、情节演进之迹甚明 |
三、文化的自觉和魄力 |
第五节 宋明话本小说名篇解析 |
一、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与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的比较 |
二、白蛇故事 |
第六节 文人笔记小说 |
一、情节内容 |
二、情节特征 |
三、文化成因 |
第七节 文人独立创作 |
一、文人创作的代表作:《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 |
二、情节的推陈出新 |
总结异类幻化母题与文化的大、小传统 |
一、“大传统”里的母题发展:魏晋志怪和唐人小说 |
二、小传统里的母题发展:宋明话本 |
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明清文人小说 |
附件 |
第三章 起死复生母题及其情节发展 |
第一节 神话传说里的起死复生情节考 |
一、《山海经》中动物的复生 |
二、《山海经》中人物的复生 |
三、《天问》中鲧的复生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复生故事 |
一、史传散文里的复生情节 |
二、“越姬死,七日而复”的故事 |
三、《墓主记》 |
第三节 魏晋时代复生母题的呈现 |
一、复生情节的涌现 |
二、情节的定型 |
三、时代的产物 |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复生母题 |
一、情节的内容 |
二、情节特征及文化背景 |
第五节 明清复生母题的发展 |
一、情节的内容体现 |
二、叙事传统的惯性存在 |
总结复生情节与民族文化心理 |
一、复生的情节架构 |
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循环观 |
结语 |
一、母题的外在形式 |
二、母题的文化内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三言”“二拍”尼姑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尼姑的界定及前代文学作品中的尼姑形象 |
第一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的尼姑形象 |
第二节 明末尼姑的世俗化倾向 |
一、 尼姑的世俗化现状 |
二、 世俗化探源 |
第二章 “三言”、“二拍”尼姑形象分类解析 |
第一节 “三言”“二拍”中涉及尼姑形象的作品 |
第二节 “三言”“二拍”中尼姑形象分类 |
一、 正面形象 |
二、 中间形象 |
三、 负面形象 |
第三节 尼姑形象的审丑化探源 |
一、 丑恶的社会形象 |
二、 市民的审美情趣 |
三、 小说的商品化 |
四、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第三章 尼姑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学功能 |
第一节 “三言”、“二拍”中尼姑形象的文化内涵 |
一、 晚明世风的镜子 |
二、 因果报应思想 |
三、 进步的妇女观 |
四、 晚明尚情思潮 |
第二节 “三言”、“二拍”尼姑形象的文学功能 |
一、 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
二、 拓展小说题材 |
三、 深化劝惩主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十日谈》和《三言》、《二拍》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Boccaccio and The Decameron |
0.2 Feng Menglong, Ling Mengchu and Sanyan Erpai |
0.3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 |
0.4 Literature Review |
0.5 Summary |
Chapter One Comparison of the Motif of Love |
1.1 Case Study of Comparison of Love |
1.2 Other Examples of Love in The Decameron |
1.3 Other Examples of Love in Sanyan Erpai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Comparison of the Motif of Sex |
2.1 Comparison of Stories of Erotic Monks or Friars |
2.2 Comparison of Stories of Amorous Nuns |
2.3 Comparison of Stories of Exchanging Wives |
Chapter Three Comparison of the Motif of Belief |
3.1 Wavering of Belief in The Decameron |
3.2 Attitudes in Sanyan Erpai |
3.3 Comparison |
Chapter Four Comparison of the Motif of Misogyny |
4.1 A Case Study of Misogyny in Sanyan |
4.2 A Case Study of Misogyny in The Decameron |
4.3 Comparison |
Chapter Five An Integral Comparison |
Conclusion |
6.1 Comparison of the Limitation |
6.2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Fictions and Citizens |
6.3 Civic Culture’s Impetus to Chinese and Western Fictions |
Bibliography |
四、《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十日谈》人文主义思想探析[D]. 杜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三言”中器物的功能研究[D]. 胡嫚. 湖北师范大学, 2021
- [4]“三言二拍”中的“游”研究[D]. 张巧梅. 温州大学, 2019(01)
- [5]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D]. 石松. 扬州大学, 2016(12)
-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8]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D]. 张艳. 山东大学, 2014(11)
- [9]“三言”“二拍”尼姑形象研究[D]. 闫静. 河南大学, 2014(02)
- [10]《十日谈》和《三言》、《二拍》之比较研究[D]. 付江涛. 河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