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发展羔羊产业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毛光远[1](2021)在《民国时期西北畜牧业生产中诸问题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经济是西北地区传统支柱型产业。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畜牧业经营仍在传统粗放的道路上徘徊,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若干瓶颈因素,主要表现为畜种退化严重、兽疫猖獗、畜牧抗灾能力低下、游牧社会动荡等诸方面。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更甚者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袁亚丽[2](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谢玮[3](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任瑞[4](2019)在《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生物学性状差异,选择不同尾型绵羊: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进行屠宰实验,比较不同尾型绵羊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组织切片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比较不同尾型绵羊脂肪酸组成、脂肪细胞特性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初步阐明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脂肪酸组成、脂肪特性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为控制绵羊体脂沉积、提高绵羊生产效益和肉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兰州大尾羊体长、活重、胴体重显着大于小尾寒羊和欧拉羊(P<0.05),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着大于小尾寒羊(P<0.05);三种尾型绵羊肉质比较发现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剪切力显着大于小尾寒羊(P<0.05);兰州大尾羊尾脂指数、总脂肪指数和脂肉比显着高于小尾寒羊和欧拉羊,兰州大尾羊和小尾寒羊肾周指数、腹腔脂肪指数显着小于欧拉羊(P<0.05)。2.肾周脂脂肪和大网膜脂肪的C14:0、C16:0含量,肾周脂肪、尾部脂肪和肌肉组织的C18:0含量在三种尾型绵羊间存在差异;肌肉组织的C16:1、大网膜和皮下脂肪的C18:1n9c、肾周和尾部脂肪的C18:2n6c含量在不同尾型绵羊间存在差异。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的SFA含量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显着高于皮下脂肪和尾部脂肪(P<0.05),PUFA含量、P:S值肌肉组织显着高于脂肪组织(P<0.05)。3.不同尾型绵羊大小比较欧拉羊各部位脂肪细胞显着大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P<0.05),同种尾型绵羊尾部脂肪脂肪细胞显着大于肌肉组织(P<0.05);不同尾型绵羊相同部位之间PLIN1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小尾寒羊和欧拉羊的肾周脂肪表达量显着高于肌肉组织(P<0.05);PLIN2表达量在不同尾型绵羊相同部位之间表达量存在差异,同种绵羊不同部位之间表达量也存在差异;PLIN3表达量小尾寒羊的各部位表达量显着高于兰州大尾羊和欧拉羊(P<0.05),小尾寒羊和兰州大尾羊的尾部脂肪显着高于肾周脂肪和肌肉组织(P<0.05)。
欧璐媛[5](2018)在《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在文艺批评史的学术观照下系统梳理王尘无的电影批评观念,力求呈现出其理论的整体样态。“以史为鉴”,进行反思,期望给予中国电影发展以理论上的启发与警示。首先,从王尘无的整体电影批评观念入手,分探寻、确立、推进三个阶段梳理其影评历程。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是因为王尘无随着国家与电影时局的改变,不断变换党内政治身份。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传统观念又与接受到的新观念发生碰撞,从而造成王尘无影评不同的阶段性。其次,从“时代”、“阶级分析”、“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王尘无的具体影评主张。电影是他政治活动的一个载体,是他达成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工具。因此,他主张电影创作主体运用“阶级”的辩证法则,使电影作品彰显“时代”的表现力,同时深化影评的文化内涵。最后,站在历时与共时的维度上,将其总体观念进行优劣梳理。他作为左翼影评的代表者,不断奠定左翼电影理论的基础,把持公允客观的态度,改善了当时批评界的不良风气。但左翼对域外理论的接受存在选择性与局限性,加之强势的政治倾向话语,不可避免的造成王尘无忽略掉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的本体美学的独特性。
魏寒梅[6](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武婷婷[7](2018)在《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牛育肥中的应用与典型日粮配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有着数量巨大的非常规饲料资源,非常规饲料原料经加工处理后可用于动物生产,但目前仍有部分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低或者未被开发。因此,依据可利用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配制出能够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日粮配方对动物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我国肉牛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开展了以下试验:试验一:选用28头杂交肉牛探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1)日增重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2)干物质采食量试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则反之(P<0.05);3)饲料成本对照组最高(20.8元/头*天-1),毛盈利(10.2元/头*天-1)最低,分别比试验1组(11.9元/头*天-1)、2组(11.3 元/头*天-1)和 3 组(10.8 元/头*天-1)低 13.9%、9.5%和 5.5%;4)血清尿素氮水平试验1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血清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粗饲料组合显着提高了肉牛采食量,未影响肉牛生产性能,且以青贮玉米和黄贮玉米以2:3比例组合效果最好。试验二:选取30头杂交肉牛探究3种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1)日增重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均是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P<0.01);2)晨饲前瘤胃液pH值以高能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饲喂后2.5h和6h瘤胃液pH值高能组低于中能组(P>0.05),但二者均显着低于低能组(P<0.05);3)高能组饲料成本(18.5元/头*天-1)最高,低能组毛盈利最低(8.3元/头*天-1),分别比高能组(15.4元/头*天-1)和中能组(13.9元/头*天-1)低46%和40%;5)血清指标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肉牛日粮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和经济效益,且日粮能量水平在(6.17-6.58)MJ/kg利于肉牛增重。试验三:试验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基于气质联用非靶向的代谢组学技术手段,探究高能组和低能组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组和低能组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显着(P<0.05),微生物区系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有差异,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试验四:选取30头杂交水牛探究用棕榈粕+喷浆玉米皮及玉米酒精糟+干木薯渣作为水牛精料,象草、啤酒糟和菊花粕作为水牛粗饲料,对水牛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1)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2)DM、ADF及NDF表观消化率为试验2组>对照组>试验1组(P<0.05),蛋白表观消化率为试验2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均显着高于试验1组(P<0.05);3)瘤胃pH值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及总VFA对照组显着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对照组乙酸/丙酸低于试验1组(P>0.05),两者均显着低于试验2组(P<0.05)。4)对照组饲料成本最高(17.5元/头*天-1),毛盈利以试验1组(7.5元/头*天-1)最低,分别比试验2组(11.1元/头*天-1)和对照组(8.8元/头*天-1)低32.7%和15.1%。5)甘油三酯试验1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可利用啤酒糟和菊花粕作为水牛粗饲料,且当利用玉米酒精糟9.24%+干木薯渣9.24%作为水牛精料时,显着提高了日粮DM、ADF及NDF表观消化率,但喷浆玉米皮和棕榈粕的最优组合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试验五:选取28头杂交肉牛探究用棕榈粕和豆皮部分及全部替代玉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1)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2)干物质、有机物、淀粉、粗蛋白及总能表观消化率对照组显着高于试验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试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乙酸、异丁酸、乙酸/丙酸和异戊酸差异显着(P<0.05),采食前后肉牛瘤胃pH值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瘤胃pH值、其它VFA、总VFA及NH3-N差异均不显着(P>0.05);4)对照组饲料成本最高(31.8元/头*天-1),毛盈利以试验2组(6.6元/头*天-1)最低,分别比试验1组(7.7元/头*天-1)、对照组(8.3元/头*天-1)和试验3组(9.2元/头*天-1)低13.3%、20.1%和27.5%。试验结果表明:用棕榈粕或豆皮部分(24.5%)及全部(49.0%)替代玉米可降低成本,未影响肉牛生产性能,且肉牛强度育肥后期用24.5%棕榈粕+24.5%豆皮替代玉米经济效益最好。
朱炜[8](2017)在《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标准化、规模化逐渐成为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的羊类养殖数量和羊肉生产量常年居于世界首位,羊类养殖业是畜牧业中最传统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北方的羊肉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小尾寒羊的养殖开始受到养羊生产者广泛的关注,小尾寒羊本身具备高繁殖的特点,且养殖条件简单,前期投入低,收益见效快,因而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课题研究的是武威市农业转型期小尾寒羊养殖问题,因此首先从小尾寒羊的基本特征和生产性能入手,基于近年来武威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对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其次,对当前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和小尾寒羊养殖业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武威市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当地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近年来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截止2016年,累计建成养殖场2145个,占设施畜牧业规模的65%,2016年肉羊饲养量达到527.93万只,出栏率达到63.1%,羊肉产量3.06万吨,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和饲养量的规模化。2.受到小反刍兽疫疫病爆发、经济发展放缓、十八大以来餐饮娱乐消费市场下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武威市肉羊养殖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羊肉和活羊价格下降、羊肉消费量下降、养殖效益下滑、基础母羊总量减少等方面。3.武威市利用小尾寒羊高繁殖性能的特征,在小尾寒羊养殖业上取得了显着成效。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有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保障、有充足的兽药和屠宰加工保障等,但也面临繁殖成活率低、品种退化等因素的制约。4.针对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应重点从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养殖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杂交利用小尾寒羊品种优势特征、加大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加强产业培育。
王昕[9](2010)在《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 ——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最初是伊斯兰教苏非派教团神秘主义功修仪式中的舞蹈,主要在苏非道堂罕尼卡中由苏非教士们传跳,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慢慢的向外拓延,不仅麻扎朝拜中能看到苏非教团跳的萨玛舞,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中也有大批民众聚集在一起跳萨玛舞的场景,以致于后来艺术院校的课堂与文艺院团的舞台上,也出现了职业化舞者传承展演的萨玛舞。萨玛舞是一个跨国界文化现象,不仅中国新疆有与之相邻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乌孜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乃至不相邻的土耳其、埃及、伊朗和俄罗斯的车臣,该舞蹈也都存在,每个国家的萨玛舞都表现出不同的本土文化特色。新疆苏非教团与这些国家苏非教团的文化有承接关系,今天仍在活动的契斯提耶、哲合林耶、嘎迪林耶、毛拉维耶等新疆苏非教团,他们跳的萨玛舞也不尽相同。该舞蹈研究不但涉足的领域较多,遇到的问题也很繁杂,是一个即困难但又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待该舞蹈的研究仅仅用某一个学科的知识,远远不能够解答所有的问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以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舞蹈学舞蹈语言研究的思考,运用历史学文献研究的方式,加入宗教学与政治文化学研究的视野,运用跨学科、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一种文化整体观的理念,解读与审视该舞蹈独特的历史,分析其民间的仪式结构(表演流程),揭示潜在的社会功能与象征寓意。同时,对都市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进行关注,阐释它的特征、功能,以及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此外,运用一些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与思考,对今天萨玛舞传承与发展进行一些应用性探讨,也是本文的一个关注点。全文共分九个章节,论述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在首章,在对萨玛舞的概念进行解析的同时,对其存在环境的多种要素进行了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生态决定一方文化,这部分尝试用生态人类学的观点,展开了对萨玛舞存在环境与文化特征的讨论。最终得出多元、复合、杂糅是萨玛舞存在于“西域”这一特殊人文地域环境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它是经过文化整合、涵化、变迁、分化后的产物,有着鲜明的伊斯兰苏非文化印记,也积淀着多种异质文化的要素。第二部分内容,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就一个问题展开谈论,即萨玛舞起源问题。萨玛舞究竟是起源于萨满教,还是起源于伊斯兰苏非派教团,是一个到现在学术界还在争论的话题。无论是那种起源说,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进行萨玛舞研究,这个争论是无法回避的。当然要想说清楚也并非容易,为了尽可能的中立客观,研究尝试着分别站在两种不同起源说学者的立场,从他们的研究视角去理解认识问题,不作是非曲直的评判,尽可能地洞察他们论点背后的依据,同时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当今仍然存在萨满教信仰民族中的萨满舞与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放在一起比较,通过重合与差异的排比,反思这两种萨玛舞起源说。第三部分内容,从第五章到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对“罕尼卡”宗教功修仪式中的萨玛舞,“麻扎”朝拜仪式中的萨玛舞,“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的萨玛舞,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这四个时空场域下传承展演的萨玛舞分析,不仅要对各自的舞蹈仪式结构和发展变迁过程进行描述,也要对变迁原因和不同场域下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更要对舞蹈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以此来回答它是什么,以及它存在的价值意义。现当代舞蹈研究,如果只把起源研究当作重点,而对舞蹈自身的仪式结构、文化功能、象征意义、以及变迁涵化的原因不涉及不探究,是不完整的。因为只关注它从哪里来,而不探讨它向何处去,这样的研究只算完成一半。关注历史传承下来的舞蹈在现当代社会中的存在与发展意义重大。第四部分内容,主要在第九章。本章对萨玛舞的存在现状与合理利用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目的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因为许多原因日益被边缘化的宗教舞蹈形式,在现当代社会中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优长为大众服务,同时又能改变自身的不足,避免被文化主流遗忘与废弃。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案研究,能为处于同样命运的舞蹈形式,找寻一个合适的存在空间与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这四部分内容的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的使然,因为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相关的材料搁在那里,但歧意颇多,因此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深入探讨;其次,受理论研究范式的制约,现当代民族舞蹈研究,大多只停留在起源研究与舞蹈形式表层的描述上,很少对舞蹈的结构、功能、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缺乏现代学术理论透射的张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驱使着我们必须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再次,是应用性研究的倡导。现今的学术研究不仅要回答是什么?也要解释为什么?还要尝试给出怎么办?当然在这三个层面上的研究都能展开起来,都能兼顾到,那是最理想的。即便对最后一个层面“怎么办”作出的回答仅仅是一种推测和设想,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因为它会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吴桐忠[10](2008)在《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高寒地区纤维素酶高效菌种的分离与制备、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效果的实验室分析、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饲喂羔羊效果研究、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黑羽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等四个相对独立的试验,较为系统的进行了高寒地区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制备及应用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高寒地区纤维素酶高效菌种的分离机筛选研究,筛选出SHM-2000和SHG-2000两个滤纸酶活和纤维素的CMC酶活性都较高的高产菌株,采用伯杰氏细菌鉴定法鉴定菌种,均属木霉。2.产纤维素酶活干菌粗菌制剂最适作用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SHM-2000和SHG-2000活干菌粗菌制剂最适作用温度均为50℃;SHM-2000活干菌粗菌液在37℃保存1h、3h、5h,酶活保存率分别为90.21%、82.14%、65.00%;SHG-2000酶液保存1h、3h、5h,酶活保存率分别为93.56%、86.50%、69.70%;SHM-2000和SHG-2000活干菌粗菌制剂在80℃下放置5min、10min、20min,酶活保存率分别为94.30%、66.52%、41.67%和96.10%、71.50%、42.00%;室温下两种酶粉存放6个月,酶活保存率均在90%以上,存放12个月,酶活保存率均在80%以上。3.由SHM-2000和SHG-2000两株菌生产的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可显着改善玉米秸秆微贮后的感官效果。4.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处理可显着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p<0.05),显着降低纤维含量(p<0.05)。5.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饲喂羔羊,公羔羊平均日增重达到173.04g,较对照组131.6g1提高了31.48%,差异极显着(p<0.01),母羔平均日增重达到175.71g,比对照组136.79g提高了28.45%,差异极显着(p<0.01)。6.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黑羽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1%添加组、0.2%添加组肉鸡1~14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0.3%添加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均以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0.2%的试验2组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73%、5.41%、16.67%;15~42日龄3个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以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0.2%的试验2组各项指标最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9.73%、11.58%、6.81%。
二、宁夏发展羔羊产业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发展羔羊产业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西北畜牧业生产中诸问题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牲畜品种退化与畜牧生产效率低下 |
二、兽疫横行与牲畜倒毙严重 |
三、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与抗灾能力低下 |
四、社会动荡与畜牧生产环境失序 |
五、余论 |
(2)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
四、资料的运用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市场 |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不同尾型绵羊概况 |
1.1 不同尾型绵羊驯化及形成 |
1.2 不同尾型绵羊品种概况 |
2 绵羊的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2.1 绵羊的生长发育的阶段 |
2.2 绵羊的生长发育指标 |
2.3 绵羊产肉性能及肉品质 |
3 脂肪沉积研究进展 |
3.1 脂肪沉积分类 |
3.2 脂肪沉积的调控机理 |
3.3 脂肪沉积代谢机理 |
3.4 脂肪沉积对生产的影响 |
3.5 绵羊脂肪脂肪酸组成 |
4 PAT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
4.1 PAT家族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4.2 PAT家族蛋白在脂滴生长和分解中的作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5.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成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指标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尾型绵羊体尺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
3.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体尺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
4.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分析 |
第二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指标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尾型绵羊主要脂肪酸组成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总脂肪酸组成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主要脂肪酸组成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总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特性及脂肪沉积相关基因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特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脂肪细胞形态观察比较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细胞大小比较 |
3.3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细胞密度 |
4 讨论 |
4.1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形态大小分析 |
4.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密度分析 |
第二节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3.2 不同尾型绵羊脂肪组织PAT家族基因表达 |
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尘无影评历程 |
第一节 王尘无影评的阶段性 |
一、探寻阶段:自觉的系统观 |
二、确立阶段:明确的理论指向 |
三、推进阶段:辩证的自我反思 |
第二节 无尘无影评的阶段性演变原因 |
一、国家与电影的时局更迭 |
二、党内的政治身份调动 |
三、个人喜好的“主观选择” |
第二章 王尘无影评的话语建构:“时代之优位性” |
第一节 中国电影创作境况的评判与瞻望 |
一、电影的创作领导权争夺 |
二、与电影审查制度的“博弈” |
三、影片创作类型的标准 |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时代”取向 |
一、通过现象认识现实:剖析社会的经济基础 |
二、“新意识”:“暴露”与“出路” |
三、历史的主体:群众之“力” |
第三节 电影作品的“时代”表现力 |
一、影片价值的辩证统一论 |
二、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范畴 |
第三章 王尘无影评的意识建构:辩证的“阶级”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方法 |
一、“历史—具体”的维度 |
二、阶级的维度 |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阶级性”批评指向 |
一、“批评即创作” |
二、“必然”与“偶然” |
第三节 批评主体的角色定位 |
一、影评者的观众视角 |
二、影评者的社会互动 |
第四章 王尘无影评的深化:电影的“文化”本质 |
第一节 传统电影理念的解构与重构 |
一、电影人材与“明星制” |
二、“人的根性”与“时代性”辨析 |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探源 |
一、电影本质观的逐层深化 |
二、电影“文化本质”之争 |
第三节 电影的意识形态史观 |
一、电影的资产阶级性 |
二、“另一阶级”电影的期许与确认 |
第五章 王尘无电影批评观念的得与失 |
第一节 王尘无电影批评之“得” |
一、中国电影理论的重构 |
二、改良中国“影评”风气 |
第二节 王尘无电影批评之“失” |
一、意识形态的禁锢 |
二、电影本体的美学独特性的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王尘无年谱(简编) |
附录2:王尘无着述篇目(共128篇)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重点难点 |
(五) 基本观点 |
(六) 创新之处 |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
三、河北新旧之争 |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
五、云南风俗改革 |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
二、开学讲授 |
三、朝觐求学 |
四、尝试改革 |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
一、教义思想 |
二、教法思想 |
三、“果园十条”主张 |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
一、社会启蒙思想 |
二、报刊业的普及 |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
二、改革经堂教育 |
三、重视理论学习 |
四、各地讲学 |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初传阶段 |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
一、改革思想形成 |
二、宗教改革主张 |
三、阐扬回教文化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
一、天津教改 |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
三、北平新行改革 |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
三、注重教育 |
四、重视研究 |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
六、彰显时代性 |
七、具有地域性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
二、唤醒爱国意识 |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牛育肥中的应用与典型日粮配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肉牛养殖饲料利用现状 |
1.2 广西肉牛养殖饲料利用现状 |
1.3 非常规饲料的分类及应用 |
1.3.1 糠麸类 |
1.3.2 糟渣类 |
1.3.3 饼粕类 |
1.3.4 林业副产品 |
1.3.5 粪便再生资源类 |
1.4 广西可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介绍 |
1.4.1 喷浆玉米皮 |
1.4.2 棕榈粕 |
1.4.3 大豆皮 |
1.4.4 木薯渣 |
1.4.5 玉米酒精糟 |
1.4.6 菊花粕 |
1.4.7 啤酒糟 |
1.5 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
1.5.1 抗营养因子及毒素问题 |
1.5.2 经过加工改善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
1.5.3 适当使用添加剂改善其营养价值 |
1.5.4 在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不确定,有限用要求 |
1.5.5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饲喂对象选择不同非常规饲料 |
1.5.6 开展科学研究,积累应用数据 |
1.6 组合效应在日粮配方上的应用 |
1.6.1 用体外产气法评估饲料组合效应 |
1.6.2 用采食量评估饲料组合效应 |
1.6.3 用消化率评估饲料组合效应 |
1.6.4 用生产性能评估饲料组合效应 |
1.7 能量水平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1.7.1 日粮能量水平对反刍动物生长、消化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
1.7.2 日粮能量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1.7.3 日粮能量水平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物的影响 |
1.8 试验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日粮中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肉牛生长性能和干物质消化率结果 |
2.3.2 肉牛经济效益结果 |
2.3.3 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
2.4 讨论 |
2.4.1 生长性能和干物质消化率 |
2.4.2 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分析 |
2.4.3 血液生化指标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能量水平的象草日粮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3.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生长性能,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pH值结果 |
3.3.2 肉牛经济效益结果 |
3.3.3 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
3.4 讨论 |
3.4.1 生长性能、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pH值 |
3.4.2 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分析 |
3.4.3 血清生化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能组和低能组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及代谢组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4.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能组和低能组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 |
4.3.2 肉牛瘤胃代谢产物组成 |
4.4 讨论 |
4.4.1 能量水平对肉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4.2 能量水平对肉牛瘤胃代谢组学的影响 |
4.4.3 瘤胃液微生物与代谢组学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非常规饲料替代常规饲料对水牛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的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5.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试验肉牛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 |
5.3.2 瘤胃发酵指标测定结果 |
5.3.3 肉牛经济效益结果 |
5.3.4 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
5.4 讨论 |
5.4.1 水牛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
5.4.2 瘤胃发酵指标分析 |
5.4.3 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分析 |
5.4.4 血液生化指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棕榈粕、豆皮替代玉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6.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6.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 |
6.3.1 试验肉牛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 |
6.3.2 肉牛瘤胃发酵指标结果 |
6.3.3 肉牛经济效益结果 |
6.4 讨论 |
6.4.1 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
6.4.2 瘤胃发酵指标分析 |
6.4.3 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肉羊产业化研究进展 |
1.2.2 肉羊产业化经营研究进展 |
1.2.3 肉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概述 |
2.1 小尾寒羊的生物学特性 |
2.1.1 生活习性 |
2.1.2 行为特点 |
2.1.3 适应性 |
2.1.4 消化机能与特点 |
2.2 小尾寒羊的种质特征 |
2.2.1 外貌特征与类型 |
2.2.2 繁殖特性 |
2.3 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 |
2.3.1 生长发育特点 |
2.3.2 肉用性能 |
2.3.3 肉质品质 |
2.3.4 肉质组织性状 |
2.3.5 肉质化学成分 |
第三章 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3.1 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
3.1.2 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壮大 |
3.1.3 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 |
3.1.4 饲草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3.1.5 畜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
3.2 武威市发展肉羊产业的有利条件 |
3.2.1 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 |
3.2.2 有充足的优质牧草资源 |
3.2.3 有充足的秸秆粗饲料资源 |
3.2.4 有充足的工业饲料保障 |
3.2.5 兽药、屠宰加工业高度集中 |
3.3 近年武威市肉羊产业波动分析 |
3.3.1 羊肉和活羊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 |
3.3.2 羊肉消费数量明显减少 |
3.3.3 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养殖效益普遍降低 |
3.3.4 母羊存栏量减少 |
3.4 武威市肉羊产业市场前景预测 |
3.4.1 肉羊市场逐渐回暖 |
3.4.2 肉羊目标市场逐渐扩大 |
第四章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成效及存在问题 |
4.1 武威市农村自然经济概况 |
4.1.1 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自然环境条件 |
4.1.2 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社会经济条件 |
4.2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发展的成效与特征 |
4.2.1 利用多胎基因,提高肉用绵羊的繁殖力 |
4.2.2 增加羊肉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
4.2.3 适合舍饲圈养,保护生态环境 |
4.2.4 增加农牧民收入,支持武威打赢脱贫攻坚战 |
4.3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五章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
5.1 大力引导扶持基地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肉羊养殖基地建设 |
5.2 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
5.3 广泛采用杂交方式,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
5.4 推进肉羊产业品牌化经营,加大特色品牌营销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 ——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原因 |
二、问题提出的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萨玛舞起源研究 |
二、萨玛舞类型研究 |
三、萨玛舞仪式研究 |
四、萨玛舞动态研究 |
第三节 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理论 |
(一) 生态人类学理论 |
(二) 共时性研究理论 |
(三) 仪式研究理论 |
(四) 政治文化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实地调查法 |
(三) 身体语言研究法 |
第四节 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萨玛舞的概念及存在环境解读 |
第一节 萨玛舞的概念 |
一、国内资料概念论述 |
二、国外资料概念阐释 |
三、资料中引发的问题分析 |
(一) 不同的起源说 |
(二) 不同的分类 |
(三) 不同起源说、分类引发的思考 |
1、是否只能有一种起源 |
2、是否只有一套动作 |
3、是否只有一个类别 |
第二节 萨玛舞存在环境解读 |
一、舞蹈的地理历史分布 |
二、存在环境的生产生计方式 |
三、存在环境的族群构成 |
四、存在环境的宗教信仰 |
五、存在环境的社会文化习俗 |
(一) 伊斯兰教为主体的生活形态 |
(二) 其他文化映衬的地域特色 |
(三) 欢歌乐舞的民风民俗 |
第三节 存在环境对萨玛舞的影响 |
一、特殊的地理生态容易发生文化的融合 |
二、你来我往的生计方式利于文化的互动 |
三、复合杂糅的艺术文化特征 |
四、萨玛舞文化特征推演 |
第二章 萨玛舞萨满教文化起源说内因分析 |
第一节 萨满教起源说的主张 |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族萨满教的历史遗风 |
一、萨满教的特征梗概 |
(一) "萨满"一词的概念解析 |
(二) 萨满教的性质 |
(三) 萨满的职能特征 |
二、维吾尔民族早期萨满教信仰的历史考证 |
三、维吾尔族伊斯兰化后萨满教的民间遗存 |
(一) 相关史料的记载 |
1、精灵崇拜 |
2、腾格里天的崇拜 |
3、太阳崇拜 |
4、神木崇拜 |
5、山神崇拜 |
6、祖先崇拜 |
7、动物崇拜 |
(二) 国外学者的研究 |
四、仍在传承的维吾尔族萨满教歌舞跳神仪式"匹尔" |
(一) 匹尔的仪式流程 |
1、拜神请巴赫西(萨满) |
2、布置神堂 |
3、请神 |
4、跳神 |
5、栓鬼 |
6、烧鬼除秽 |
7、送神 |
(二) 匹尔的音乐与舞蹈动态 |
第三节 萨玛舞与萨满教文化承接考证 |
一、称谓、书写的不统一导致文化承接的联想 |
二、文化实践者身份的不确定容易引发联系 |
三、苏非派文化兼容性特征使联想变为可能 |
四、舞蹈功能的相似性成为文化承接的有力论据 |
(一) 萨满教的出神附体 |
(二) 苏非派的人主合一 |
(三) 舞蹈功能的相似性支撑萨满教起源说的合理性 |
第三章 萨玛舞伊斯兰苏非派文化影响追溯 |
第一节 伊斯兰苏非派起源说的主张 |
第二节 伊斯兰苏非派对新疆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
一、伊斯兰苏非派概述 |
(一) 神秘主义的特质 |
(二) 伊斯兰神秘主义"苏非" |
1、苏非的概念 |
2、苏非派形成的历史原因 |
3、苏非派的教义 |
4、苏非派的教团组织 |
5、苏非派的修炼道路 |
二、新疆伊斯兰苏非派的传入 |
(一) 伊斯兰苏非派传入的原因 |
(二) 伊斯兰苏非派传入的进程 |
三、新疆伊斯兰依禅派的特征 |
(一) 依禅派的概念 |
(二) 依禅派传入的时间及原因考证 |
(三) 依禅派的修行 |
第三节 萨玛舞的伊斯兰苏非派文化影响追溯 |
一、萨玛舞起源的时间考证 |
二、高声赞念、舞蹈的苏非教团 |
三、毛拉维教团的"萨玛舞" |
四、萨玛舞的传播与实践者德尔维希(阿希克) |
第四章 "萨满"与"萨玛"及不同教团萨玛舞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出神附体"与"人主合一 |
第二节 萨满与萨玛"旋转"的内涵解析 |
一、生理、技术层面解析 |
二、文化意义层面阐释 |
第三节 萨满与萨玛神秘法力张显比较 |
第四节 不同场景、教团萨玛舞动态比较及萨玛舞起源说反思 |
一、不同场景、教团萨玛舞动态比较 |
(一) 艾提尕清真寺萨玛舞 |
(二) 契斯提耶教团萨玛舞 |
(三) 哲合林耶教团萨玛舞 |
(四) 巴基斯坦拉合尔苏非教团的萨玛舞 |
(五) 毛拉维教团萨玛舞 |
(六) 里法依教团的萨玛舞 |
二、萨玛舞起源说的反思 |
第五章 "罕尼卡"宗教功修仪式中的萨玛舞 |
第一节 "罕尼卡"宗教功修仪式中萨玛舞的结构 |
一、"罕尼卡"功修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时间和空间 |
(一) "罕尼卡"萨玛舞展演的时间 |
(二) "罕尼卡"萨玛舞展演的空间 |
二、"罕尼卡"功修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主体和行为 |
(一) "罕尼卡"萨玛舞展演的主体 |
(二) "罕尼卡"萨玛舞展演的行为 |
(三) "罕尼卡"萨玛舞的舞蹈动态 |
1、不同教团萨玛舞动态归纳 |
2、莎车铁热巴格罕尼卡萨玛舞的动态 |
三、"罕尼卡"功修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声音和语言 |
(一) 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音乐 |
(二) 仪式中萨玛舞展演中的语言 |
第二节 "罕尼卡"宗教功修仪式中萨玛舞的功能 |
一、教派、教团区分的标识 |
二、传教弘法的媒介 |
三、精神、行为教化的手段 |
四、精神自由获得的途径 |
第三节 "通过仪式"理论视野下"罕尼卡"萨玛舞透视 |
一、萨玛舞"通过仪式"的结构分析 |
(一) 阈限前分离阶段 |
(二) 阈限过渡阶段 |
(三) 阈限后聚合阶段 |
二、萨玛舞"通过仪式"的意义解读 |
(一) 苏非主义苦行和禁欲教义的象征 |
(二) 精神和现实中的朝圣 |
(三) 世俗生活压力缓解,教团共同情感凝聚 |
三、萨玛舞"通过仪式"的反思 |
(一) 抗拒死亡生命永存的追逐 |
(二) 反结构中结构的强化 |
第六章 "麻扎"朝拜仪式中的萨玛舞 |
第一节 "麻扎"的概念、特征及萨玛舞存在麻扎的原因 |
一、麻扎的概念 |
二、新疆麻扎的特征 |
三、萨玛舞存在麻扎的原因 |
(一) 神圣仪式时空中功修的必然 |
(二) 灵魂不死、祖先崇拜观念的驱使 |
(三) 圣徒崇拜导师制的促导 |
第二节 "麻扎"朝拜仪式中萨玛舞的结构 |
一、"麻扎"朝拜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时间和空间 |
(一) "麻扎"萨玛舞展演的时间 |
(二) "麻扎"萨玛舞展演的空间 |
二、"麻扎"朝拜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主体、行为和声音 |
(一) "麻扎"萨玛舞展演的主体 |
(二) "麻扎"萨玛舞展演的行为 |
(三) "麻扎"萨玛舞展演的声音 |
第三节 "麻扎"朝拜仪式中萨玛舞的功能与意义 |
一、祖先崇拜、祭奠祈福 |
二、歌舞祭礼、人神同悦 |
三、追溯历史、族群认同 |
四、歌舞相伴、护送亡灵 |
第七章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的萨玛舞 |
第一节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萨玛舞的结构 |
一、"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时间和空间 |
(一)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展演的时间 |
(二)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展演的空间 |
二、"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主体和行为 |
(一)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展演的主体 |
(二)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展演的行为 |
(三)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的动态 |
三、"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节日庆典仪式中萨玛舞展演的声音 |
第二节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庆典仪式中萨玛舞的功能 |
一、文化展演、族群认同 |
(一) 文化展演 |
(二) 族群认同 |
二、庆典娱乐、情感宣泄 |
(一) 庆典娱乐 |
(二) 情感宣泄 |
三、礼仪社交、社会团结 |
(一) 礼仪社交 |
(二) 社会团结 |
第三节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庆典仪式中萨玛舞的象征意义 |
一、男性特权的专属符号 |
二、社会情感维系的标记 |
三、族群归属的文化表征 |
第八章 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 |
第一节 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 |
一、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形式分析 |
(一) 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动态 |
(二) 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风格 |
二、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功能解读 |
(一) 培养职业化舞者的教材 |
(二) 文化传承保护的补充空间 |
三、艺术院校传承展演的萨玛舞文化变迁研究 |
(一) 舞蹈教学规律遵循发生的变迁 |
(二) 社会大背景制约下的变迁 |
(三) 外来舞蹈学习借鉴过程中引发的变迁 |
第二节 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 |
一、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特征分析 |
二、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功能解读 |
(一) "文以载道、乐与政通"的艺术表现形式 |
(二) "艺术交流、文化传播"的载体 |
三、文艺院团传承展演的萨玛舞文化变迁研究 |
(一) 舞蹈创作规律引发的变迁 |
(二) 政治文化影响下的变迁 |
(三) 外来舞蹈创作方法学习借鉴产生的变迁 |
第九章 萨玛舞存在现状及保护利用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类型萨玛舞存在现状 |
一、罕尼卡、麻扎苏非教团萨玛舞存在现状 |
(一) 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抵触导致日益边缘化 |
(二) 人身依附的导师制成为被边缘的又一原因 |
(三) "人主合一"的直觉体验备受正统教派的蔑视和排挤 |
二、艾提尕清真寺广场及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萨玛舞现状 |
(一) 艾提尕清真寺广场萨玛舞的现状 |
(二) 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萨玛舞现状 |
第二节 萨玛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一、萨玛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的意义 |
二、萨玛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三节 萨玛舞合理利用的思考 |
一、萨玛舞在现当代社会中合理利用的可能 |
二、萨玛舞合理利用的思考 |
(一) 宗教内容的合理利用 |
(二) 旅游休闲的合理利用 |
结论 |
一、复合、杂糅的文化特征 |
二、各具特色的形式与功能 |
三、变迁、涵化的文化特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酶制剂 |
1.2.1 酶制剂的种类 |
1.3 纤维素酶系统的特性 |
1.3.1 吸附 |
1.3.2 水解 |
1.3.3 协同降解特性 |
1.3.4 纤维素酶的营养作用 |
1.4 饲用纤维素复合酶的作用 |
1.4.1 破坏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1.4.2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减少动物肠道有害微生物增殖 |
1.4.3 减轻或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1.4.4 改善胃中茵群结构及比例 |
1.4.5 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 |
1.5 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 |
1.5.1 充足的含糖量 |
1.5.2 适宜的含水量 |
1.5.3 适宜的温度 |
1.5.4 厌氧环境 |
1.6 影响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
1.6.1 饲料原料和营养水平 |
1.6.2 动物的种类和年龄 |
1.6.3 酶的品种、来源及配伍 |
1.6.4 加工工艺 |
1.6.5 酶的添加水平 |
1.7 饲用纤维素复合酶在反自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7.1 国外进展 |
1.7.2 国内进展 |
1.7.3 在青贮的研究进展 |
1.7.4 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8.1 目的 |
1.8.2 技术路线 |
1.8.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寒地区纤维素酶高效菌种的分离与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1.2 菌种分离筛选 |
2.1.3 培养条件 |
2.1.4 活干菌粗制剂制备 |
2.1.5 酶活力测定 |
2.2 结果 |
2.2.1 纤维素酶高效菌种的分离 |
2.2.2 产纤维素酶活干菌粗菌制剂最适作用条件的优化 |
2.2.3 纤维素酶高效菌种的实验室小批量生产 |
第三章 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效果的实验室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纤维素酶复合发酵活干菌制剂选择 |
3.1.2 饲料样品的采购、加工及储藏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菌种复活 |
3.1.5 菌液配制 |
3.1.6 喷洒菌液及秸秆装入 |
3.1.7 微贮品质的感官评定 |
3.1.8 微贮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 |
3.1.9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玉米秸秆处理后的感官评定及蛋白质含量 |
3.2.2 海星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和高寒地区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混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四章 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饲喂羔羊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选择与试验设计 |
4.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4.1.3 分析测定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对羔羊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4.2.2 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发酵饲料对羔羊精料补充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黑羽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选择与试验设计 |
5.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黑羽乌骨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2 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对黑羽乌骨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宁夏发展羔羊产业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西北畜牧业生产中诸问题考察[J]. 毛光远. 古今农业, 2021(01)
- [2]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4]不同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及脂肪组织生物学特性研究[D]. 任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5]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D]. 欧璐媛. 广西大学, 2018(12)
- [6]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非常规饲料资源在肉牛育肥中的应用与典型日粮配方的研究[D]. 武婷婷. 广西大学, 2018(12)
- [8]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D]. 朱炜. 兰州大学, 2017(04)
- [9]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 ——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研究[D]. 王昕.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10]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制备及应用研究[D]. 吴桐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