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采血小板中献血员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席珍[1](2021)在《某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调查与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宜、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血液中心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调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4 498人数,发生献血不良反应52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8~30岁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率为1.70%,31~45岁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率为1.13%,大于46岁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76%。献血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其次是采血部位血瘀等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对机采献血者的心理、生理护理,提高采血护士的采血技术和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置能力,加强对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和血液生理知识的讲解,可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刘范成[2](2020)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应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对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9月择取3000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并随机予以分组研究。对照组1500名献血者采血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中采1个治疗单位献血者800名,采2个治疗单位献血者700名;研究组1500名献血者采血过程中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其中1个治疗单位献血者800名,采2个治疗单位献血者700名。对照分析两组献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采1个治疗单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采2个治疗单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来说,枸橼酸盐反应为主要献血不良反应,在采血之前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可以有效避免献血不良反应出现,临床效果显着。
王梦[3](2020)在《机器学习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的开发和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在机器学习下建立预测模型,切实地解决血小板输注临床实际需求的问题,为临床医生输注血小板治疗提供理论指导,避免血小板过度治疗及浪费从而使临床治疗、血小板库存管理及经济效益得到优化。方法:以2015年1月—2019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一般资料、输血资料、检验资料和临床资料作为输入值,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为输出值,运用机器学习中多层全连接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框架建立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7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总计2068次血小板输注记录,选择了除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血小板储存时间外的可能影响血小板输注功效的27个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和输血产品相关特征)进行模型训练和检验。结果显示该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具有较优的精度,预测性能良好。结论:本研究实时整合大数据分析下的经验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对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实现已知信息基础上的个性化指导,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王少礼[4](2020)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学的血小板病原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通量培养组对肠道菌群的培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出在传统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细菌,而且能够培养出了先前认为“不能培养”的多种细菌。而在采供血领域中如何有效地检测出受污染血小板中含有的细菌一直是个难题。因此,我们拟采用培养组的方法对血小板制品进行精确的检测,并达成以下目的:(1)利用微生物高通量培养组的方法建立一种细菌检测体系,并用此体系来检测受污染血小板样本中存在的细菌,以此来提高血小板中细菌的检出率。同时应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对上述检测体系进行验证。(2)使用16S rRNA一代测序、16S深度测序对接种样本培养后的细菌种属进行鉴定;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直接对血小板样本中的细菌种属进行鉴定,三种方法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血小板中含有的细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1)采用培养组中的有氧条件下的8种液体培养基替代传统的1种培养基,对采集的血小板样本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预培养,并把培养液定期在血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分离出单个菌株并扩增出该细菌的16S rRNA基因片段后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进行碱基测定;对测序后的结果采用NCBI网站上的BLAST进行比对,鉴定出细菌的种属。(2)对预培养中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混样,用无菌PBS溶液对血琼脂平板上的细菌冲洗后进行混样,之后对两个混样样本分别做16S深度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鉴定细菌的种属。(3)对血小板样本进行超速离心后,提取总DNA,建库上机后宏基因组测序,所得数据用本课题组自有软件KrakenPy 1.0进行数据分析并鉴定其中细菌种属;(4)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和培养组的结果相互验证,确定出导致血小板污染的细菌种类,并对鉴定出的细菌进行分析。结果(1)建立起检测血小板中细菌的培养体系及后续通过Sanger测序后用BLAST鉴定菌种,用此方法鉴定出此批次受污染血小板样本中存在芽孢杆菌(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郭霍氏芽孢杆菌(B.kochii)、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黄原胶降解菌(P.laut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马胃葡萄球菌(S.equorum)、红球菌(Rhodococcus sp.)。(2)采用16S深度测序共得到166,678条Raw Tags,质控后得到161,827条Clean Tags,其中预培养(液体培养基)得到82,227条Clean Tags,传代培养(固体培养基)得到79,600条Clean Tags;最终鉴定出预培养中丰度较高的菌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和传代培养中丰度较高的菌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Turicibacter、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3)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产出Raw data共72.22 G,质控后得到Clean data共54.53 G,结果显示丰度较高的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鉴定出细菌种类最多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种类主要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胶质类芽孢杆菌(P.mucilaginosu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包括:赭黄嗜盐囊菌(Haliangium ochraceum)、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ltophilia);还有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要包括红平红球菌(R.erythropolis)、银色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argentoratense)。(4)培养组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相互验证后,发现两种方法都检测出的细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sp.)、红平红球菌(R.erythropolis)。宏基因组和培养组学中都出现且丰度较高的细菌最可能为受污染血小板中的细菌,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和红平红球菌(R.erythropolis)三种细菌最可能是此批次血小板的污染菌,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一般为皮肤菌群,提示者两种菌可能来自皮肤,这也说明了采集血小板时对献血者和采血者的皮肤消毒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检测出的红球菌的来源尚未明确,至于来自何处后续需要进一步回溯。另外,宏基因组检测出的细菌种类也要多加防范。结论建立起了微生物培养与高通量测序及后续数据处理的流程,微生物培养组、16S rRNA基因一代测序、16S深度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三种技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血小板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并相互印证,最终可以精确的确定出血小板中含有的菌类,这为高灵敏地检测出血小板制品中的细菌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以后研发更为自动化的培养组检测系统做了初步探索。通过微生物培养组结果与宏基因组结果对比分析,高通量测序中检测出但没有培养出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血小板样本中可能存在的细菌,这些信息也为改进培养组从而更广泛检测血小板制品中的细菌提供了参考方向。
万珈妤,陈红,户桂英[5](2019)在《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站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站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再次捐献率。结果观察组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再次捐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服务中融入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再次捐献率,保证献血者安全,壮大单采血小板队伍,值得临床推广。
蒋雯颖,彭浩[6](2017)在《机采血小板全身性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由采集无锡市中心血站2015—2016年度机采血小板献血人员数据,分析机采血小板时发生全身性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其应对处置措施的探讨。方法对2015—2016年度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共7 161名,发生全身性献血反应56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生原因,根据分析结果设置有效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结果 2015年4 075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全身性献血反应者有28例,发生率为0.68%,其中轻度反应有27例,占96.40%,中度反应有1例,占3.60%,无重度反应;2016年3 086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全身性献血反应者有28例,发生率为0.91%,其中轻度反应有28例,占100.00%,无中度反应,无重度反应。结论通过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采血前采血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工作人员职业技术、改善献血环境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全身性献血反应的发生,同时合理的处置措施预案能让突发全身性献血反应者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救治,避免进一步的危险发生和降低献血后投诉概率。
钟丽红[7](2017)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及其配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血小板是医院输血治疗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血液制品,血小板输注是临床出血性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血小板需求的增加,血小板制品的使用也在急剧增加,其广泛使用所造成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就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 transfusion refractory,PTR)。PTR 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同时也会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如何减少PTR的发生,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输血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PTR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非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两方面,其中,免疫的因素导致的PTR其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血小板同种异体抗体,包括抗Ⅰ类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s,HLA)抗体及抗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s,HPA)抗体。免疫因素导致的PTR 一旦发生,临床上迄今尚无应对良策,故主要以预防为主。当产生血小板抗体时,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选择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本研究主要探讨患者人群特征如性别、年龄、血型、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疾病种类与PTR的发生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以及血小板抗体阳性与PTR的相关性;探讨不同疾病种类产生的血小板抗体类型的差异,及不同抗体类型、不同疾病种类在配型后疗效输注上的差异,通过研究为临床PTR的诊断、治疗、输注效果评估以及早期识别PTR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减少PTR的发生,提高PTR患者的输注疗效。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设计1.1研究对象: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输注了机采血小板的患者共119例,男58人,女61人,年龄18~89岁。1.2分组设计: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按年龄段分为≤30岁、30~50岁、51~70岁、>70岁四组;按血型分为A型、B型、O型、AB型四组;按输注血小板次数分为1~2次、3~5次、>6次三组;各病例根据各疾病的诊断标准确诊后,按疾病诊断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其它血液病、非血液病五组。根据抗体检测筛查结果分为抗体阳性、抗体阴性两组。2.方法2.1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①血小板抗体(HLA/HPA抗体)检测: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血浆标本(枸橼酸钠抗凝)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筛查,记录检测结果。②收集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体重、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输注后1h或24h)、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及疾病诊断。③根据患者体重、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计算患者每次输注机采血小板后1h或24h的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 PPR),其计算公式为:PPR(%)=(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9/L)X血容量(L)×100/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L)×2/3血容量=体表面积(m2)× 2.5=体重(kg)× 0.075当血小板输注后1h PPR<30%或18~24h PPR<20%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④统计分析性别、年龄、血型、输注次数、疾病诊断、抗体阳性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性。2.2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血小板抗体(HLA/HPA抗体)检测筛查的结果,统计分析性别、年龄、血型、输注次数、疾病诊断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2.3血小板抗体类型与血小板配型后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①血小板抗体鉴定:血小板抗体(HLA/HPA抗体)检测阳性病例进一步作血小板抗体鉴定,采用ELISA法,鉴定血小板抗体(HLA/HPA抗体)类型,包括抗HLA、抗 GP Ⅱb/Ⅲa、抗 GPⅠa/Ⅱa、抗 GPⅠb/Ⅸ、抗 GPⅣ抗体,统计分析不同疾病种类产生的抗HLA抗体、抗HPA抗体的差异性。②血小板交叉配合实验:血小板抗体(HLA/HPA抗体)检测阳性病例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实验,采用固相凝集法,筛选HLA、HPA配型相合的机采血小板供患者输注,记录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计算PPR值,判断输注配型血小板后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统计分析配型输注与随机输注的疗效差异及不同抗体类型(包括抗 HLA、抗 GP Ⅱb/Ⅲa、抗 GPⅠa/Ⅱa、抗 GPⅠb/Ⅸ、抗 GPⅣ抗体)、不同血液疾病种类在配型输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1.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①男性与女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17.2%、34.4%,女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高于男性(P<0.05)。②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1~2次、3~5次、>6次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5.3%,60.0%,64.3%,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血小板输注无效率越高(P<0.05)。③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其它血液病组、非血液病组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11.1%,26.3%,52.0%,22.9%,12.9%,MDS的输注无效率较其他疾病组要高(P<0.05)。④抗体阳性组的无效率为76.5%,比抗体阴性组的5.9%明显要高(P<0.05)。⑤不同年龄、血型的血小板输注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素分析①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1~2次、3~5次、>6次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66.7%,78.6%,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P<0.05)。②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其它血液病组、非血液病组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22.2%,31.6%,48.0%,31.4%,9.7%,MDS的抗体阳性率较其他疾病组要高(P<0.05)。③不同性别、年龄、血型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小板抗体类型与血小板配型后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①34份抗体阳性病例输注配型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79.4%,比输注随机血小板有效率23.5%要高(P<0.05)。②不同疾病种类在产生抗HLA、抗HPA抗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不同抗体类型(包括抗HLA、抗GP Ⅱb/Ⅲa、抗GPⅠa/Ⅱa、抗GPⅠb/Ⅸ、抗GPⅣ抗体)、不同疾病种类在输注配型血小板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性别、血小板输注次数、疾病种类,血小板抗体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女性、血小板输注次数超过6次以上者、MDS患者及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提示临床应更加重视该类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或延缓PTR的发生。2.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素:血小板输注次数、疾病种类可影响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输注血小板次数超过6次以上者及MDS患者更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提示临床对该类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鉴定,及时发现和治疗PTR。3.血小板抗体类型与血小板配型后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输注配型血小板能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减少PTR的发生,但配型后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抗体类型、疾病种类无明显相关,血小板抗体类型与疾病种类无明显相关。
黄文君[8](2017)在《机采血小板低钙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低钙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对高危群体进行积极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大连血液中心2015-01-12月机采血小板8 542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献血次数及捐献量不同,分成3组进行χ2检验。结果:3组数据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女性,初次,捐献2个治疗量献血者更易出现低钙反应,采血前做好充分的宣教工作,并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采血中使用加热毯,覆盖穿刺手臂,可预防及减少低钙反应的发生。
杨京娟[9](2015)在《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4年8月在中心血站进行机采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1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EDTA-K2组与枸橼酸钠组,各600例,分别采用EDTA-K2或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进行机采血小板,观察两组血小板变化情况和机体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标志PAC-1、CD62p、CD63、TSP都呈现激活状况,阳性率都在50.0%以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EDTA-K2组抗凝血的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压积都明显高于枸橼酸钠组(P<0.05)。EDTA-K2组出现过敏反应6例,发生率为1.0%;枸橼酸钠组出现过敏反应40例,发生率为6.7%,EDTA-K2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反应程度都明显少于枸橼酸钠组(P<0.05)。结论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出现抗凝剂过敏反应比较常见,相对于枸橼酸钠,EDTA-K2抗凝剂的应用对血小板参数影响小,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姚瑞英[10](2015)在《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统计我站几年间机采血小板报废情况,分析报废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机采血小板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617例机采血小板中检测结果不合格33例,占0.34%。其中ALT检测不合格22例,占0.23%,不合格率最高。20102014年献血次数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2例ALT项目报废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段集中于2540岁。结论强化试剂进入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血小板采集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避免机采血小板资源的浪费。
二、机采血小板中献血员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采血小板中献血员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某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调查与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献血反应的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不同性别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比较 |
2.2 不同年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比较 |
2.3 献血不良反应诱因的分析 |
3 讨论 |
(2)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机器学习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的开发和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文献综述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输注效能预测 |
1.1.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现状 |
1.1.1.临床血小板输注指征 |
1.1.2.血小板输注的难治性 |
1.2.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及机制 |
1.2.1.免疫相关性因素 |
1.2.2.非免疫性因素 |
1.2.2.1.患者相关因素 |
1.2.2.2.输注产品特性相关因素 |
1.2.3.血小板质和量 |
1.3.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 |
1.3.1.临床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估 |
1.3.2.血小板输注效能评估模型 |
1.3.3.机器学习方法的探索 |
1.4 总结及展望 |
附表 |
第二章——机器学习下血液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的开发和评估 |
2.1.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1.研究对象 |
2.1.1.1.入组标准 |
2.1.1.2.剔除标准 |
2.1.2.血小板采集及处理 |
2.1.2.1.献血者 |
2.1.2.2.血液采集 |
2.1.2.3.血液制备 |
2.1.2.4.血液检测 |
2.1.2.5.单采血小板储存、发放、运输 |
2.1.2.6.单采血小板质量 |
2.1.3.观察指标 |
2.1.4.血小板输注指征 |
2.1.5.输出结果 |
2.1.6.机器学习技术建立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 |
2.1.6.1.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
2.1.6.2.研究流程设计 |
2.1.6.3.多层全连接层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2.2.结果 |
2.2.1.数据处理 |
2.2.2.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
2.2.3.模型搭建 |
2.2.4.模型评估 |
2.3.讨论 |
2.3.1.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3.2.本研究在预测性问题中的优越性 |
2.3.3.研究的局限性 |
2.3.3.1.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2.3.3.2.数据的局限性 |
2.3.3.3.模型建立的条件及局限性 |
2.4.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学的血小板病原体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 血小板中细菌的主要来源 |
1.1 献血者的皮肤菌群 |
1.2 献血者近期有感染 |
1.3 采集耗材质量问题 |
1.4 采集人员的手部消毒不合格 |
1.5 采集环境的消毒不合格 |
2. 目前报道出导致血小板污染的细菌种类 |
3. 目前针对血小板的细菌污染采取的措施 |
3.1 严格筛査献血者 |
3.2 对采血室的环境进行消毒 |
3.3 确保血小板采集耗材质量合格及规范操作 |
4. 检测血小板的方法 |
4.1 革兰氏染色法 |
4.2 吖啶橙染色法 |
4.3 血小板旋动 |
4.4 试纸检测法 |
4.5 核酸技术 |
4.6 流式细胞术 |
4.7 酶联试验 |
4.8 PALL PGD检测系统 |
4.9 PALL BDS检测系统 |
4.10 Scansystem检测系统 |
4.11 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检测系统 |
4.12 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 |
4.13 内毒素的检查 |
4.14 抗生素探针 |
5. 输注细菌污染血小板的不良后果 |
6. 宏基因组学 |
7. 微生物生物培养组的兴起 |
8. 血小板细菌检测培养法的改进 |
二、材料 |
1.血小板样本 |
1.1 血小板样本来源 |
1.2 血小板样本处理注意事项 |
2 主要实验试剂、仪器和耗材 |
2.1 实验试剂 |
2.2 培养基的组成 |
2.3 基础培养基主要成分表 |
2.4 实验材料 |
2.5 实验仪器 |
2.6 实验试剂盒 |
2.7 引物合成 |
三、方法 |
1.技术路线 |
2.微生物培养组检测 |
2.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2.2 培养基配制方法 |
2.3 样本的培养及菌种的鉴定 |
3 高通量测序模板制备与宏基因组测序 |
3.1 血小板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开发宏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程 |
4 宏基因组结果与微生物培养组结果联合分析 |
四、结果 |
1.微生物培养组结果 |
1.1 微生物培养组及16S rRNA基因一代测序 |
1.2 16S rRNA深度测序结果 |
1.3 微生物培养组的一代16S检测结果与16S深度测序结果对比 |
2.血小板样本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分析 |
3.宏基因组结果与微生物培养组结果联合分析 |
五、讨论 |
六、结论 |
七、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采用培养组学培养出“不能培养”的细菌 |
个人简历 |
综述 微生物组与宏基因组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和材料 |
1.3 方法 |
1.3.1 献血前舒适护理 |
1.3.2 献血中舒适护理 |
1.3.3 献血后的关爱 |
1.4 献血不良反应评估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
2.2 两组再次捐献率的比较 |
3 讨论 |
(6)机采血小板全身性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及耗材 |
1.3 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 |
1.3.1 前期献血知识普及 |
1.3.2 采集前护理干预 |
1.3.3采集中护理干预 |
1.3.4 采集后护理干预 |
1.4 全身性献血反应评判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精神紧张导致献血反应可经过心理疏导缓解 |
3.2 有效预防处理和消除全身性献血反应的策略 |
3.2.1 加强献血宣传 |
3.2.2 执行献血前献血中的心理干预措施 |
3.2.3 献血前健康检查, 严格执行 |
3.2.4 科学安排献血环境, 保证献血有序开展 |
3.2.5 简洁高效的应急处置预案, 降低献血反应发生后的风险 |
(7)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及其配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机采血小板低钙反应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低钙反应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主要仪器、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5年来机采血小板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统计 |
2.2 22例ALT不合格机采献血者情况统计 |
3 讨论 |
四、机采血小板中献血员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某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调查与护理对策[J]. 席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8)
- [2]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 刘范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06)
- [3]机器学习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能预测模型的开发和评估[D]. 王梦.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学的血小板病原体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少礼.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万珈妤,陈红,户桂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9(13)
- [6]机采血小板全身性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探讨[J]. 蒋雯颖,彭浩. 系统医学, 2017(21)
- [7]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及其配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钟丽红. 广州医科大学, 2017(06)
- [8]机采血小板低钙反应的预防及处理[J]. 黄文君.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7(06)
- [9]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探析[J]. 杨京娟. 西南国防医药, 2015(10)
- [10]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J]. 姚瑞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5(16)
标签:血小板论文;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论文; 细菌培养论文; 抗原抗体论文; 献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