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心”与“托动”——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托心”与“托动”——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一、“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孙湘钧[1](2021)在《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富有盛名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和辞赋大家。陶渊明和屈原李白杜甫比肩,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他创作的诗文以平淡自然、朴实无华的文风,在描绘唯美的自然景色和祥和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现了他对人格的追崇,对道德完人的追崇,他的人格思想更是散发着无限的光芒。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是极其看重人的品格锻炼和修养的。陶渊明生于晋末宋初社会动乱之际,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得不到解决,他将对现实的慨叹、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都融入了他的作品。在经过多次的入仕出仕后,陶渊明意识到他的心灵归宿不在官场之中,在于山水之间也。他的思想在受到玄学思想和佛学思想的浸染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独立风格特点的人格思想。本文的重点偏向于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在本文第一章里首先对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概念进行基本的定义和梳理,逐个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的思想来源,清晰直观地对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想人格做一基本梳理概述。在第二章则分别从社会时代背景和陶渊明思想的不同阶段演变来分析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在第三章中详细地分析了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从道德、政治、社会和哲学理想人格这四个层面出发,结合陶渊明的作品进行解析,具体阐述他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思想。第四章主要是对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做一客观评价,辩证地思考他的“桃花源”理想乌托邦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并分析他的生态思想、自然思想和他高风亮节的高尚节操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

陈方[2](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蒙金含[3](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易水霞[4](2018)在《论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文中提出陶渊明的诗文中流露出浓厚的生命忧患意识,主要体现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焦虑,对人生艰难的喟叹。这种生命忧患意识又始终和他委运任化的豁达的生死观相交织、相斗争。

谢梦洁[5](2018)在《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以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一时期诗人作品中对陶诗文的接受,以李集、李穑、权近等为代表,从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第一、主题的承衍。第二、人品与诗品。第三、形式的发展,分析这一时期学陶现象突出的原因,总结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特点,论证其在古代朝鲜陶渊明接受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新罗时期,陶渊明的部分诗文因收入于《文选》而得以传入朝鲜半岛。另外,在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中有两篇与陶渊明有关的诗文,这是现有文献中陶渊明在古代朝鲜诗坛的首次亮相。高丽中期,由于陶渊明诗文集的传入,诗坛中学陶的诗人开始增加。李仁老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首“和陶辞”,他是首位从人品和诗品上比较完整评价陶渊明的古代朝鲜诗人。李奎报是首位提出“陶体”一说,并且效仿“陶体”进行创作的古代朝鲜诗人。到了丽末鲜初,李集、李穑、权近等人学陶的创作成为了古代朝鲜诗坛学陶的高峰,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在风格、主题、意象、形式、人品、诗语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影响,奠定了学陶的典范模式——以“道德评价”和“文学价值”相结合。朝鲜朝汉诗人学陶继续沿着丽末鲜初诗坛的模式发展。这一时期诗坛中比较突出的是“和陶诗”的大量出现,以及诗话中的陶诗批评。第二章论述高丽末期隐居诗人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从生平和思想方面探求李集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经历,引发他与陶渊明诗思上的共鸣,继而考察李集在语象、风格、意境上对陶诗的接受。李集创作了4首咏陶诗,其中受《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读山海经》(其一)、《与子俨等疏》等作品的影响最深,形成了闲适和枯淡的诗歌风格,意境冲澹高古,颇得陶诗之趣味。在隐居、贫病、菊酒主题的诗歌中,李集塑造了一个贫病中的隐士形象,他寓居于废弃寺院中,以诗书作为余生的寄托。章末小结论述了丽末鲜初诗坛“赋归诗”中的陶渊明因子,通过对金九容、赵浚、郑梦周等人诗歌的解读,发现他们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往往是理想化了的,这多是由于他们并未像陶渊明一样以躬耕为生。第三章考察了丽末性理学倡导者李穑汉诗中对陶渊明的接受,在其诗歌中有近两百首与陶渊明有关。通过对李穑隐逸认识的分析,可知李穑格外崇尚陶渊明,并非因为其隐逸行为,而是重在陶渊明人品和诗品上,如为政态度上不事二朝的忠贞,生命哲理上的安贫乐道,本源追求中的尚真。在诗学上对陶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追求诗歌创作中的“妙悟”和清新自然诗歌风格的推崇。章末小结中比较了李穑与郑道传、闵思平、李集、卞季良等人诗歌中闲适和枯淡诗风的表现。第四章考察了陶渊明对权近汉诗创作的影响。权近为官高丽、朝鲜朝两朝,在政治思想上与李集和李穑有较大的差异。在学陶上,他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组“和陶诗”,从诗歌形式和语言上学陶,学习陶诗中散文化的语言特色,在诗歌意象的营造上更加的具体可感。章末小结列举了丽末鲜初学陶的其他形式,如郑道传的“效陶诗”、元天锡的“节陶诗”等。基于以上研究考察,结论部分总结了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首先,学陶的模式形成了典范性,即以“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奠定了朝鲜朝中后期的发展方向。在“道德评价”上,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和“不事二朝”的高洁品格最为诗人所推崇。“文学价值”方面,侧重从“风格”“题材”“语言”等方面来观照和学陶。其次,通过对比中国陶渊明接受的情况,特别是杜甫、苏轼、朱熹等人对陶诗的接受,丽末鲜初诗人对陶渊明的认识呈现出相似性和滞后性,他们兼学唐宋,但在诗学角度,更多的是吸取宋人对陶渊明的批评。再次,受到陶诗和性理学的双重影响,丽末鲜初诗坛形成了“以物观物”的自然观。诗人们以“物我一心”的自然审美观,将古代朝鲜特色的渔村、山寺等社会和自然风貌写入田园诗和隐居诗中,营造出闲远澄明的艺术境界。

金晓[6](2017)在《在痛苦与逍遥之间 ——论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精神历程》文中认为陶渊明是我国的“隐逸诗人之宗”,他与田园相伴,与酒相伴,更与诗相伴。诗歌是陶渊明在艰辛生活之余开辟的精神领地,是他精神生活得以舒适闲逸的栖居方式。透过陶诗,世人得以了解他对于朴素日常生活诗意化的认识,他看似朴素实则绮丽、看似平淡实则警策的创作风格,他将情、景、事、理浑然融合的艺术手法,以及他那飘逸洒脱、悠闲自得的隐者风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他极具诗性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特质,很少透视出隐藏于其后的悲切凛冽的生命悲剧感。陶渊明身处于东晋的偏安时代,他在饱览江南清爽宜人、秀美俊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感于自然的雄伟壮阔与天地宇宙的无穷无尽,生发出人类生命只是转瞬即逝的悲凉之感;此外,陶渊明的生命中苦痛极多,如“家贫,耕植不足以自足”、“有志不获骋”、“心为行役”、“违己交病”、“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等,了解了这些人生苦痛,再细细品味陶渊明的诗文作品时,我们就能轻易感受到他浸染在字里行间中的对生活艰辛的悲凉之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悲凉之感并没有丝毫的消减,反而愈加浓烈,演变成一种低沉伤感的生命悲剧感,在陶渊明的生命中如浓雾般挥之不去。面对这种沉闷的生命悲剧感,陶渊明苦苦寻找着精神解脱的途径。他努力从儒学、道学、佛学中获取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生存价值观上作调整,从自己的身心发展上作疏导,树立了玄远高尚的思想观、简单朴素的实践观和透彻明晰的生命观;在痛苦、彷徨、忧惧甚至绝望中,一路自省、发现、探索,经历了从出仕到归田的反复体验、多次抉择后,最终不再出仕,终身归田,寻找到了与世无争而能够与生命悲剧相抵抗的田园乐土,完成了征服生命悲剧感的精神历程,也完成了一条精神升华的诗化人生之路。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过程,是他在痛苦与逍遥之间的煎熬过程。这一过程使他提升了对自我的认知高度,获得了内心的舒适,享受了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同时,给后人巨大的精神鼓舞,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精神典范。作者力图通过此文为陶渊明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时也是为还在人生道路上奔波的人们一点精神鼓励。

豆红桥[7](2015)在《陶渊明及其辞赋思想主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陶渊明《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归去来兮辞》三篇赋作为专题观照,在吸收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研读探讨其各自思想主题意蕴,探讨各自文学文化渊源,并试图揭示三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此四个方面的论述来把握审视陶渊明三赋。陶渊明出身寒族,虽然曾祖显赫一时,但到他时,家道早已衰落,远不复从前。身处极端重视门阀的东晋朝,寒微的出身,混乱黑暗的世道,注定了陶渊明怀才不遇有志不伸的悲剧命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内心极度痛苦,虽经五仕,而终竟莫遇。出仕失败后,转志从文,归田乃是其不得已之选择,其诗文仍然难掩深重的悲剧意识。这是本文探讨陶渊明三赋主题思想及出处行节的切入点。《感士不遇赋》抒发了作者不遇的悲慨。与此前同题之作相比,其超乎同类之处主要在于作者情志及其消解方式上的标新。士不遇历史现象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国度的必然产物,也有士自身的具体原因。《闲情赋》主题在学界歧说纷纭。此赋通过叠合传统的比兴手法,以君子求美悲剧的文学隐喻模式喻指美的不久长和人生不遇的历史宿命,从而获得了永恒的哲学品格。它虽属奕代继作,但自出机杼,匠心独运,确立了在同题赋中的典范地位。《归去来兮辞》乃陶渊明标志性赋作。此赋通过陶渊明归田地图的诗意描绘,宣告了陶渊明五官三休之后的终极人生定调。该赋祖述张衡《归田赋》,而有变创与发展。它是陶渊明心灵地图的诗意呈现,确立了田园生活范式。三赋依次构成陶渊明从立志入仕到仕路不通归念滋长终竟弃仕归田转志从文心路历程之文本依据的三维层次,呈现为经纬交织互文见义的心灵图景和文化注脚,形成彼此互为表里、互为呼应、相辅相成的田园论述结构。

徐羽[8](2014)在《陶诗意象三论》文中研究表明魏晋时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史而言意义重大,不仅产生了融合儒、道思想的玄学文化思潮,而且涌现出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人,陶渊明即是典型代表。学界对陶渊明的研究论着与文献多如牛毛,就内容而言,古典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诗人隐逸生活方式、诗歌艺术特点及其审美观念的探讨,这些也为后代陶渊明接受提供了多种面向与可能;近代学者则侧重从文化语境与陶渊明的自然观、生死观等方面探讨其思想与人格。就方法而言,历代学者以陶渊明创作文本为基础,多采用古代文学理论“诗话式”或“点评式”的分析方法,近现代学者则在继承传统研究路数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等研究方法。从研究现状来看,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虽多,却集中在对其艺术风格与相似意象的文本层面的探讨,缺乏理论与哲学上的分析,因此,对陶诗的研究在文论与哲学方面仍有挖掘空间。本文选取了陶诗中三个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的意象,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建立起对陶渊明思想及其存在方式的立体人知体系。论文主体由绪论与四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按照古典时期和近现代的时间顺序梳理了前人对陶渊明、陶诗及其意象的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陶渊明的言象意观及其形成的渊源,进而探讨陶诗意象群以过渡到下文所要分析的三个意象。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陶诗中“酒”、“琴”、“气”三个意象,试图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举例与引证,从理论方面阐释此三个意象在诗中的具体内涵与丰富意蕴,并由此从文论与哲学层面来探究陶渊明诗意化的精神之思与存在方式。

刘玉琢[9](2014)在《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宋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皇权的频繁更替,致使战乱频繁,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重置,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士人的心头,对生命的高度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陶渊明作为东晋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修养,为历代士人所敬仰。作为时代孕育出来的杰出诗人,陶渊明亦没有脱离时代的思潮,在他的诗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关于生命的思考,与汉末魏晋以来的“人的觉醒”后形成的对自身关注一脉相承,并对其进行了发展与升华。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汉末“人的觉醒”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命意识,即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人同有是情”。建安时期,连年的战乱为士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意愿。正始时期,由于司马氏在政治上大肆诛杀异己,在这种黑暗的政治背景下,士人建功立业的希冀破灭,代之以浓重的忧生之嗟。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陶渊明诗文中呈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具体为:渴求立功以实现人生不朽的传统儒家济世思想;追随自己的本性,退居田园之中,安享生命的乐趣;遵从大化,应尽须尽的委运乘化观。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陶渊明生命意识形成的原因,即儒家文化与家族氛围之影响,现实政治环境及其宦游经历,老庄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本性。

高原[10](2013)在《“无为”之中庸而诗意的践行者陶渊明》文中认为陶渊明其人及诗文是"自然"的,从"无为"及"中庸的自然""人文的自然"的角度考察这种"自然",可以揭示陶渊明融汇并超越道儒等诸家思想这种自觉而非凡努力的意义与价值。中庸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总是被人们所忽视的,更被忽视的是中庸在陶渊明追求"自然"的生命境界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陶渊明中庸而诗意地践行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中庸的精神助成、保障了陶渊明其人其诗更加"自然"。

二、“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理想人格的概述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基本定义
        二、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
        一、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二、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
        三、佛学思想的理想人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形成的社会时代背景
        一、社会动乱政权林立
        二、门阀政治盛行与魏晋风流
        三、繁荣的庄园经济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过程
        一、受到儒家入世思想浸染的少年时期
        二、从儒家向道家思想转变的青年时期
        三、东晋佛教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年时期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向往自然
        二、隐逸文化
        三、安贫乐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劲直”——道德理想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三、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第二节 “猛志”——政治理想
        一、大济苍生,忧国忧民
        二、仕途艰难,出淤不染
        三、歌颂劳动,共情百姓
    第三节 “素心”——社会理想
        一、世外桃源
        二、人文关怀
        三、三美合一
    第四节 “旷达”——哲学理想
        一、无我之境
        二、谈笑生死
        三、返璞归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评价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隐逸之下的“和谐”思想
        一、力争身心和谐的但求自适思想
        二、增强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际关怀思想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局限性
        一、隐逸遁世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小国寡民论是消极的政治理想
        三、意志自由要与规范限制相统一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执着理想信念,提升人格思想境界
        二、树立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提高道德品性,共建人文和谐社会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论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
    (一) 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叹焦虑
        1. 对感叹焦虑的直接表述。
        2. 忧患意识的外部表现:
        3. 对死亡的想象与描写。
    (二) “人生实难”的喟叹
        1. 疾病与贫困。
        2. 精神上的孤独。
二、陶渊明生命忧患意识与委运任化观的交织

(5)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古代朝鲜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概况
    第一节 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
        一、陶渊明诗文的传入
        二、学陶典范模式的酝酿
    第二节 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盛况
    第三节 丽末鲜初学陶之风的后续影响
        一、朝鲜朝“和陶诗”的创作风潮
        二、朝鲜朝诗话中的陶渊明接受
第二章 主题的承衍: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一节 丽末隐居诗人
    第二节 李集学陶的内容和特色
        一、学陶语象化用入诗
        二、枯淡闲适的风格
        三、冲澹高古的意境
    第三节 学陶主题后的自然审美
        一、山寺与江村
        二、贫病中的物外抒写
        三、菊酒涤心
    小结
第三章 人品与诗品:李穑汉诗中的陶渊明接受
    第一节 性理学的倡导者
        一、朴素的君子
        二、诗道由来写性情
    第二节 辩证的仕隐观
        一、古代朝鲜的隐逸传统
        二、被动型隐士
        三、大隐由来史所书
    第三节 李穑的咏陶诗
        一、彭泽是吾师
        二、从朝耕到夜舂
        三、诗法平和则味醇
    小结
第四章 形式的发展:权近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一节 朝鲜朝初期文坛执柄人
    第二节 权近的“和陶诗”
        一、 《拟古和陶》的创作缘由
        二、《拟古和陶》的内容分析
        三、“和陶诗”的特点和影响
    小结
结论 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
    一、学陶模式:“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
    二、滞后性与相似性
    三、“以物观物”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附录:丽末鲜初诗坛的学陶用典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在痛苦与逍遥之间 ——论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精神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陶渊明生命悲剧感溯源
    第一节 社会与历史因素
        一、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对陶渊明的影响
        二、古籍中战争乱世的记录对陶渊明的影响
        三、古籍中光阴易逝的记录对陶渊明的影响
    第二节 自然因素
        一、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历史时期对陶渊明的影响
        二、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秀美天地对陶渊明的影响
    第三节 个人因素
        一、至亲相继离世的生命遭遇对陶渊明的影响
        二、自小贫病交加的生活困境对陶渊明的影响
第二章 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路径
    第一节 玄远高尚的思想观
        一、陶渊明对儒家学说的传承与践行
        二、陶渊明对老庄哲学、魏晋玄学的体认和践行
        三、陶渊明对佛学的吸收和消化
    第二节 简单朴素的实践观
        一、做想做之事
        二、拒想拒之事
    第三节 透彻明晰的生命观
        一、直视生命的有限
        二、感受生命的快乐
        三、体验生命的虚无
第三章 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影响
    第一节 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对他自己的影响
        一、陶渊明因征服生命悲剧感而提升自我认知高度
        二、陶渊明因征服生命悲剧感而获得身心自由
    第二节 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对后世的影响
        一、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对古代文人的影响
        二、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对现当代文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陶渊明及其辞赋思想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陶渊明生平经历与仕隐探因
    第一节 陶渊明生平经历
    第二节 陶渊明仕隐探因
    第三节 陶渊明悲剧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感士不遇赋》思想主题研究
    第一节 《感士不遇赋》主题研究述评
    第二节 不遇的悲慨——《感士不遇赋》主题读解
    第三节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与董仲舒、司马迁同题赋作之比较
    第四节“士不遇”现象文化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闲情赋》思想主题研究
    第一节 《闲情赋》主题研究述评
    第二节 求美悲剧的文学隐喻
    第三节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与超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归去来兮辞》思想主题研究
    第一节《归去来兮辞》主题研究述评
    第二节 《归去来兮辞》题解及写作背景
    第三节 归田地图的诗意描绘——《归去来兮辞》主题读解
    第四节 张衡《归田赋》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比较
    本章小结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8)陶诗意象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陶渊明言象意观与陶诗意象群
    第一节 陶渊明言象意观及其形成
        1.重言重象
        2. 得意忘言与得意忘象
    第二节 陶诗意象群
        1. 自然意象群
        2. 人文意象群
第二章 “酒中有深味”——陶诗之“酒”意象
    第一节 陶诗中“酒”的主要内涵
        1. “斗酒聚比邻”
        2. “酒云能消忧”
        3. “酒中适何多”
    第二节 陶诗的“酒”中之味
        1. “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2. 返朴归真,渐近自然
    第三节 陶渊明与阮籍之比较
        1. “佯狂避世”与“寄酒为迹”
        2. “纵酒昏酣”与“浊酒自陶”
        3. “对酒不能言”与“篇篇有酒”
第三章 “委怀在琴书”——陶诗之“琴”意象
    第一节 “曰琴曰书”——琴书之用
        1. 自娱之物
        2. 修养之道
    第二节 “欣然方弹琴”——琴中之趣
        1. 知音之乐
        2. 自然之性
    第三节 “夕闲素琴”——艺进乎道
        1. 琴之艺
        2. 琴之道
第四章 “山气日夕佳”——陶诗之“气”意象
    第一节 陶诗“气”意象的涵义
        1. “气澈天象明”——自然之气
        2. “猛气冲长缨”——主体之气
    第二节 “气变悟时易”与“禀气寡所谐”
        1. 对生命之气的持守
        2. 对道德之气的涵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意义
    二、 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陶前诗文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节 东汉末年及时行乐的“人同有是情”
    第二节 慷慨激昂的建安风骨
    第三节 正始时期沉痛的“忧生之嗟”
第二章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节 “宛辔憩通衢”——立功兼济天下
    第二节 “营营以惜生”——保全身心之道
    第三节 “应尽便须尽”——委运乘化观
第三章 陶渊明诗文中生命意识的成因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与家族氛围之影响
    第二节 现实政治环境及其宦游经历
    第三节 老庄玄学思想的影响及陶渊明的本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陶渊明理想人格思想研究[D]. 孙湘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4]论陶渊明的生命忧患意识[J]. 易水霞.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5]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D]. 谢梦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在痛苦与逍遥之间 ——论陶渊明征服生命悲剧感的精神历程[D]. 金晓.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7]陶渊明及其辞赋思想主题研究[D]. 豆红桥.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8]陶诗意象三论[D]. 徐羽.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9]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D]. 刘玉琢.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10]“无为”之中庸而诗意的践行者陶渊明[J]. 高原. 天中学刊, 2013(02)

标签:;  ;  ;  ;  ;  

“托心”与“托动”——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