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问题及面向新世纪的对策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孙广琦[1](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张大维[2](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罗国亮[3](2010)在《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文中认为在灾害面前,政府必须做出反应。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政府自身也会受到影响;政府对灾害应对越重视,其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在人们的期待、政府的职责规定等因素的作用下,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转化为针对政府的情境压力。政府在压力的作用下,根据应对灾害的需要,将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制度、组织以及精神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转换,形成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在灾害面前的体制性应力。这个过程,就是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基本逻辑。政策、体制、战略是政府治理方式的主要方面,是本文的分析对象,也是灾害应对对政府治理方式影响的基本内容。全文以影响的基本逻辑分析影响的基本内容,以对基本内容的分析印证基本逻辑。风险社会已经临近,风险社会和信息化、透明化、民主化社会的双双到来,使政府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压力的增大不仅导源于各种风险的增多,而且导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政府行为的透彻了解。正是这一原因,决定了政府所面临的压力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从而使政府应对灾害的过程说到底是其治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应对灾害的需要会改变政府的政策议程,会使政府在信息公开、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加积极,会促使政府调整价值观念,推行问责制,增强危机公关能力。所有这些政策变化,都与情境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变化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政府与公民社会乃至国际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与合作关系。合作是政府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应对灾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合作中,政府才能化解压力、重塑形象、维持合法性,弥补资源不足;公民社会也能够在防灾减灾等公益性领域的合作中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灾害情境所具有的敏感性,促使政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变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态度和方式,促使其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不断深化。只有推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进行合作共治,推进全球治理,将整个人类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威胁与挑战。中国实行的是以部门分工和行政区域划分为特征的条块结合式的政府管理体制。管理的部门化与区域化导致了体制性压力的部门化和区域化特征,这是导致政府各系统、各部门以及各地政府之间协调困难的重要原因。要克服这种体制性困难,必须跳出官僚体制本身来思考问题。官僚制是一种企图“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组织形式,在社会变化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它会显得笨拙、陈旧、尾大不掉、难以适应。任务型组织具有灵活、快速、高效等优势,能够很好地弥补官僚制在应对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方面的缺陷。因此,大力发展任务型组织,建设项目导向型政府,克服体制性压力的部门化与地域化缺陷,增强协调性,不仅是中国灾害应对体制的发展趋势,也为整个政府管理体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发展战略的偏差,是导致灾害出现或(和)加重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降低我们的灾害应对能力、从而加重灾害的破坏;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会导致灾害多发、加强。导致这两种不平衡发展方式的深层原因,是政府压力来源的单调性和不平衡性。当前中国政府体制性压力所反映的要求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所提出的发展任务,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权利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比如平衡性发展规律)的要求做出的反应明显不够。以政绩考核来维系的压力型体制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发展战略层面,实行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是灾害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在政府所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在政策、体制、战略等层面上增强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政府的回应性说到底是一个民主化的问题,因此,如何改革由政绩考核所支撑的压力型体制,推进民主化,使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来自多元社会的多元化要求,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灾害对政府的影响因其类型、强度、作用时间、作用范围的不同而不同。此外,这一影响过程又必然受到压力调节机制的影响,受到人类物质资源的积累程度、民众变革的愿望、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政治制度的性质、以及其他政治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詹志华[4](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张颖岚[5](2008)在《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是目前陕西省唯一一处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考古研究工作,秦始皇帝陵区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其中,秦始皇帝陵园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秦始皇帝陵区的文物分布密集区接近20平方公里。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外先后发现了180余座陪葬坑,数百座墓葬和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彩绘铜车马、百戏俑、青铜水禽等一大批精美的文物。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了切实保护好秦始皇帝陵这一珍贵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资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即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为主旨,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本体和所依存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寻找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提出,“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遗产地”是指文化遗产本体及其与文化遗产有一定联系的地域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和人文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的总合。按照“文化遗产地”这一概念研究和分析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有助于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统筹和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有利于突出文化遗产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在文化遗产地综合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研究理论基础。同时,对秦始皇帝陵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目前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缺少统一的管理体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手段陈旧单一、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潜在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本文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文化遗产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科学研究工作是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要通过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推进考古研究工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进一步拓展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2)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有助于统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期可对秦始皇帝陵区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建立以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行使相关职能的管理体制,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实施主体;远期目标是以秦始皇帝陵陵区为基础,建立新的行政区域——“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并成立统一的、具有完全行政管理权的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3)重视观众的体验需求和多层次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活化文化遗产内涵,提升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展示水平,并注重保护与展示和谐统一;(4)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与对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受益,从而调动和激发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5)统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对策。可以通过实施产业引导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巾场准入和管理制度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张雪容[6](2006)在《浅谈《水利科技》在福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该文简要回顾了《水利科技》的办刊历程,阐述了其在福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总结了办好《水利科技》的体会,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将刊物办得更好。
何剑民[7](2006)在《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随着集约化生产所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环境公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在新世纪追求的目标。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发展之路,生态城市的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郴州市作为湖南的“南大门”,作为湖南“一点一线”优先发展的区域,必然要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要立足在新一轮的环境竞争中走在前列。基于此,本论文综合运用系统论、经济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实地调查,并广泛收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在全面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和实践成就基础上,分析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基础条件,及郴州市目前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并就该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战略思路、战略目标、主要对策与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是探明了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城市环境综合质量不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压力依然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二是分析了影响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体制与社会因素等是问题的主要成因。三是明确了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主要预期指标、主要任务等。四是提出了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与建议,包括科学规划,构筑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框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建立多元投资体系、提升生态城市管理水平、创新生态城市建设保障机制及政策建议。
周波[8](2005)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环境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将创建人类高质量的社会生活环境标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显得相当迫切,已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有关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和演变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部分学者专家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这一问题运用历史的观点,长时段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城市史这一独特视角中,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的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审视,揭示其内在的联系、表现及特点和规律,是现代城市史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
李济英[9](2005)在《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出现的电力供需紧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电力供应总量不足,是电力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是近年来电力供需紧张的主要原因;高耗能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加速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电价机制严重滞后于电力市场要求,抑制电网间电力电量交换;局部地区存在电网约束,输送功率受阻;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影响了燃煤电厂发电;等等。中国88%的电力消耗用于生产,电力短缺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论文对发展战略管理、燃煤发电管理、国内外燃煤发电技术、电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等进行文献综述,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可以概括为: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网厂分开、竞价上网、完善体制、降低电价。国内外对燃煤发电厂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煤的库存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水务管理等方面,对燃煤发电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我国电力工业正在进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机制迫使发电企业不断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燃煤发电企业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论文研究了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框架,根据燃煤发电企业的特点,扩展了一般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提供了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SWOT量化研究方法,从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拓展了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 论文将构建的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构架具体应用于黄岛发电厂发展管理之中。基于黄岛发电厂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电量趋势预测,进行SWOT分析,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青岛市电力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战略高度,具体提出了黄岛发电厂发展的战略宗旨、战略使命、战略目标。从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水务管理、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构建了黄岛发电厂的战略保障体系。
屠高[10](2005)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紧密结合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文的指导思想,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当代研究与历史研究、战略研究与战术研究、经济研究与管理研究进行交叉、嫁接和综合,提出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命题。 对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所适用理论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和应用,提出要将有关理论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系统研究国外欠发达区域和中国西部大开发采取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得出启示;对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选择,找出成功要素;分析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现状,得出沿海发达省份内部呈现区域差距巨大且总体差异趋于扩大的念势,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潜力大于中西部地区;对已采取的政策措施绩效进行研究评估,得出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的“六项转移”扶持模式: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要素;从战略、策略及具体操作三个层次入手研究加快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研究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欠发达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主要依靠各省自身力量解决: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全面协调解决所在省的各类区域发展问题;制定有关政策应以欠发达区域的“大发展”和全省“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而不只是扶贫;全面接轨临近发达区域;新型工业化要符合区域实际;重新反思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发展要以人为本;建立区域发展基金;不断增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三力”等。
二、福建省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问题及面向新世纪的对策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问题及面向新世纪的对策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
三、政策执行问题 |
四、权责匹配问题 |
五、部门协调问题 |
六、体制障碍问题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
一、营造有利环境 |
二、夯实物质基础 |
三、强化要素保障 |
四、加强组织领导 |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2.基本概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
1.创新之处 |
2.主要限度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
1.社会分层 |
2.社会流动 |
3.社会组织 |
4.社会分工 |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3)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论证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1.2.1 灾害与灾害应对 |
1.2.2 政府治理方式 |
1.2.3 情境压力与体制性压力 |
第三节 相关研究 |
1.3.1 危机管理研究 |
1.3.2 灾害治理研究 |
1.3.3 中国治理变迁研究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1.4.1 系统分析理论 |
1.4.2 治理理论 |
1.4.3 灾害治理理论 |
第五节 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 |
1.5.1 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可能的创新 |
1.5.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章 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基本逻辑 |
第一节 灾害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条件及限度 |
2.1.1 灾害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条件 |
2.1.2 灾害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限度 |
第二节 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基础原理 |
2.2.1 能量转换与压力传递 |
2.2.2 压力的调节 |
第三节 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主要环节 |
2.3.1 灾害所产生的效应 |
2.3.2 灾害效应向情境压力的转化 |
2.3.3 情境压力对体制性压力的塑造 |
第三章 灾害应对对政府政策方面的影响 |
第一节 灾害应对影响政府的议程设置 |
3.1.1 政策议程的由来及其涵义 |
3.1.2 灾害与政策议程的改变 |
3.1.3 灾害与中国政策议程的改变 |
第二节 灾害应对与政府的政策变化 |
3.2.1 灾害应对中政策变化的内容 |
3.2.2 灾害应对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
3.2.3 灾害应对与国际合作的深化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3.3.1 抗击非典 |
3.3.2 汶川大地震 |
第四章 灾害应对与政府管理体制的变化 |
第一节 当前中国的灾害应对体制 |
4.1.1 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 |
4.1.2 当前中国的灾害应对体制 |
第二节 中国灾害应对体制的发展方向 |
4.2.1 当前中国灾害应对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
4.2.2 灾害应对对中国政府体制变革的意义 |
4.2.3 案例分析: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
第五章 灾害应对与平衡性发展战略 |
第一节 不平衡发展及其产生的问题 |
5.1.1 相关概念的内涵 |
5.1.2 不平衡发展所产生的问题 |
第二节 灾害应对与平衡性发展战略 |
5.2.1 不平衡发展的体制性原因及其出路 |
5.2.2 灾害应对呼唤平衡性发展 |
5.2.3 案例分析:应对非典 |
第六章 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灾害应对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总的影响 |
6.1.1 风险社会的到来及其影响 |
6.1.2 社会的日益信息化、透明化、民主化及其影响 |
6.1.3 灾害应对对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总要求 |
第二节 不同灾害对政府治理方式的不同影响 |
6.2.1 不同类型灾害的影响 |
6.2.2 不同强度灾害的影响 |
6.2.3 不同作用时间灾害的影响 |
6.2.4 不同作用范围灾害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灾害效应转化为政府治理方式的主要因素 |
6.3.1 经济性因素 |
6.3.2 文化心理因素 |
6.3.3 社会性因素 |
6.3.4 政治性因素 |
第七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译着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论文 |
四、英文资料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4)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5)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2.1 文化遗产 |
1.2.2 遗址与大遗址 |
1.2.3 文化遗产地 |
1.2.3.1 概念的提出 |
1.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4 国际宪章和国内法规 |
1.4.1 国际宪章、公约和宣言 |
1.4.2 国内法律法规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和意义 |
1.7 论文框架结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理论 |
2.1.3 博弈论 |
2.1.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 分析方法 |
2.2.1 利益相关方分析 |
2.2.2 SWOT和ASEB分析方法 |
3.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自然生态环境 |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3 文化遗产保存状况 |
3.3.1 陵园本体建筑遗址 |
3.3.2 陵园附属建筑遗址 |
3.3.3 陪葬坑 |
3.3.4 陪葬墓 |
3.3.5 陵园工程遗址 |
3.3.6 出土文物 |
3.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
3.4.1 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 |
3.4.2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
3.4.3 专项法规 |
3.4.4 保护机构和技术力量 |
3.4.5 保护管理措施 |
3.4.6 展示方式 |
3.4.7 产业开发现状 |
4.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再认识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 |
4.2.2 缺乏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
4.2.3 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
4.2.4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措施和技术方法有待更新 |
4.2.5 文化遗产展示理念陈旧,开发利用层面较低 |
4.3 原因分析 |
4.3.1 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高度不够 |
4.3.2 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 |
4.3.3 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尚待完善 |
5. 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 |
5.1 国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
5.2 国内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
6.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6.1 深化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
6.1.1 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加快考古工作进度 |
6.1.2 大力扶持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 |
6.1.3 加强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
6.2 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机制 |
6.2.1 建立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
6.2.2 归并理顺业务研究机构 |
6.2.3 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遗产监测体系 |
6.3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全面提升展示水平 |
6.3.1 加大文化内涵挖掘,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
6.3.2 探索保护与展示相结合的遗址展示方式 |
6.3.3 关注观众体验需求,活化文化遗产 |
6.4 切实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
6.4.1 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
6.4.2 建立经济补偿机制,调动保护积极性 |
6.4.3 关注社区利益,建立参与共享机制 |
6.5 构建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
6.5.1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 |
6.5.2 保护生态历史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6.5.3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规范旅游市场 |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浅谈《水利科技》在福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水利科技》简介 |
2 《水利科技》在福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
2.1 围绕省水利厅中心任务, 及时传达有关方针政策 |
2.2 推动科教治水力度, 关注水利热点 |
2.3 扶持青年作者, 充实水利科技队伍 |
2.4 宣传水利建设成就, 坚定治水信心 |
3 办好《水利科技》的体会 |
3.1 领导重视是办好刊物的关键 |
3.2 稳定的稿源是基础 |
3.3 加强编辑部与编辑队伍建设是重要保证 |
4 《水利科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结语 |
(7)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5 课题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与现状 |
2.1 郴州市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发展历程 |
2.2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 |
第三章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 |
3.2 影响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借鉴 |
4.1 园林城市景观建设模式 |
4.2 滨水城市景观建设模式 |
4.3 其他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 |
4.4 国内外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主要经验 |
第五章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战略构想 |
5.1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
5.2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战略思路 |
5.3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战略目标体系设计 |
5.4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六章 加速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建议 |
6.1 科学规划 构筑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框架 |
6.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
6.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
6.4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打造生态城市平台 |
6.5 强化城市生态经营 建立多元建设投资体系 |
6.6 开展城市综合管理 提升生态城市管理水平 |
6.7 创新、完善生态城市建设保障机制 |
6.8 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其他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源起 |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 |
四、基本研究方法、思绪及研究难点 |
五、资料的搜集与选用 |
六、本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一、“空间”概念的诠释 |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 |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 |
第二节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 |
一、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 |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内在机制演化 |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转型 |
一、城市街道 |
二、城市广场 |
三、城市公园绿地 |
第二章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要发展历程 |
一、封闭型形态(15世纪以前) |
二、构成型形态(15~18世纪) |
三、功用型形态(18~19世纪) |
四、开发型形态(20世纪)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线索 |
一、封建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
三、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类型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三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
一、政治、社会秩序与城市公共空间 |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 |
三、思想文化传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四、城市生活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五、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1949~1978年)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演变特征 |
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
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演变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49~1957年)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49~1952年) |
二、一五时期: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起步(1953~1957年) |
第三节 大跃进—文革: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冒进、徘徊与破坏(1958~1978年) |
一、大跃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失衡(1958~1960年) |
二、调整政策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61~1965年) |
三、文化大革命: 也是对城市的革命(1966~1978年) |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
三、城市公园与绿地的演进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与演变(1978~2000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城市建设的正名与复苏 |
二、城市规划的恢复,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给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来新的生机 |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78~2000年) |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
二、20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
三、城市公园绿地的演变 |
第四节 世纪之交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一、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理论与对策框架 |
结语: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一、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趋势 |
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 |
声明 |
致谢 |
(9)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4 基本假设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 |
2.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一般程序 |
2.2 燃煤发电企业的特点 |
2.3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框架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
3.1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
3.3 燃煤发电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 |
4.1 燃煤发电企业的战略宗旨和使命 |
4.2 燃煤发电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 |
4.3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4 可供燃煤发电企业选择的战略 |
4.5 燃煤发电企业的战略选择 |
4.6 燃煤发电企业的战略实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保障 |
5.1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措施 |
5.2 燃煤发电企业发展的内部保障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黄岛发电厂发展战略 |
6.1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内部条件 |
6.2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外部环境 |
6.3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SWOT分析 |
6.4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趋势预测 |
6.5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战略目标 |
6.6 黄岛发电厂发展的职能战略 |
6.7 黄岛发电厂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思考 |
1.2 有关理论成果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理沦成果综述 |
1.2.2 国内有关理论成果综述 |
1.2.3 现有理论成果的主要不足 |
1.3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标和指导思想 |
1.3.1 欠发达区域内涵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研究目标 |
1.3.4 指导思想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1.4.1 研究范式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理论分析 |
本章引言 |
2.1 “欠发达”成因理论 |
2.2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理论 |
2.2.1 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 |
2.2.2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
2.2.3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4 经济起飞理论 |
2.4.1 经济成长过程的划分 |
2.4.2 起飞阶段的经济速度 |
2.4.3 实现起飞的条件 |
2.4.4 政策含义 |
2.5 梯度推进理论 |
2.5.1 梯度推进的方向和路径 |
2.5.2 梯度推进的条件 |
2.5.3 梯度推进的作用机理 |
2.5.4 梯度推进的类型 |
2.5.5 反梯度推移理论 |
2.5.6 政策含义 |
2.6 经济增长极理论 |
2.6.1 经济增长极的涵义和分类 |
2.6.2 经济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 |
2.6.3 政策含义 |
2.7 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 |
2.7.1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7.2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质 |
2.7.3 区域竞争力创建形式 |
2.7.4 政策含义 |
2.8 区域创新理论 |
2.8.1 区域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8.2 政策含义 |
2.9 八种理论对比选择及其运用方法 |
2.9.1 理论选择的重要性 |
2.9.2 八种理论对比 |
2.9.3 运用八种理论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发展相关经验分析 |
本章引言 |
3.1 国外相对落后区域发展经验 |
3.1.1 欧盟相对落后区域发展政策与措施 |
3.1.2 美国相对落后区域发展政策与措施 |
3.1.3 巴西相对落后区域发展政策与措施 |
3.2 我国西部大开发经验分析 |
3.2.1 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 |
3.2.2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3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成效 |
3.2.4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
3.3 国内外欠发达区域发展经验的启示 |
3.4 国内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
3.4.1 区域发展成功模式 |
3.4.2 产业发展成功模式 |
3.4.3 国内经济发展成功要素透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
本章引言 |
4.1 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分析 |
4.1.1 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 |
4.1.2 广东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 |
4.1.3 浙江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 |
4.1.4 山东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 |
4.1.5 福建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及其政策措施 |
4.2 区域发展状态总体判断 |
4.3 区域发展政策措施绩效评估 |
4.4 省内欠发达区域发展扶持模式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
本章引言 |
5.1 CASA方法的应用 |
5.2 要素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5.3 劳动力要素的深入剖析 |
5.4 要素选择合理性分析 |
5.5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论的政策含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战略思考 |
本章引言 |
6.1 区域SWOT分析 |
6.1.1 区域优势(S)分析 |
6.1.2 区域劣势(W)分析 |
6.1.3 区域机遇(O)分析 |
6.1.4 区域挑战(T)分析 |
6.1.5 区域优劣势的总体判断 |
6.2 正确处理七大关系 |
6.2.1 区域失衡与区域协调 |
6.2.2 重点开发区域与一般区域发展 |
6.2.3 外部扶持与自我发展 |
6.2.4 区际竞争与区际互补 |
6.2.5 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 |
6.2.6 新型工业化与区域实际 |
6.2.7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6.3 战略选择误区 |
6.4 总体战略构思 |
6.4.1 战略依据 |
6.4.2 战略模式 |
6.4.3 战略思想 |
6.4.4 战略目标 |
6.4.5 战略部署 |
6.4.6 战略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 |
本章引言 |
7.1 发展政策措施总体构思 |
7.2 产业发展政策 |
7.2.1 产业经济总量政策 |
7.2.2 产业结构政策 |
7.2.3 产业布局政策 |
7.2.4 产业组织政策 |
7.2.5 产业技术政策 |
7.2.6 产业转移政策 |
7.2.7 招商引资政策 |
7.2.8 贸易促进政策 |
7.3 人力资源政策 |
7.3.1 人口迁徙政策 |
7.3.2 人才政策 |
7.3.3 教育政策 |
7.3.4 劳动力转移政策 |
7.3.5 科技政策 |
7.4 区域筹资政策 |
7.4.1 区域发展基金政策 |
7.4.2 财政金融政策 |
7.4.3 其它资金来源渠道政策 |
7.4.4 资金管理政策 |
7.5 加快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沦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课题研究展望 |
8.3 区域发展展望 |
8.4 需说明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福建省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问题及面向新世纪的对策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2]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3]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 罗国亮. 南开大学, 2010(07)
- [4]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5]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 张颖岚. 西北大学, 2008(08)
- [6]浅谈《水利科技》在福建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 张雪容. 水利科技, 2006(03)
- [7]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何剑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7)
- [8]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 周波. 四川大学, 2005(06)
- [9]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D]. 李济英. 河海大学, 2005(02)
- [10]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D]. 屠高. 河海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