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高俊虎[2](2021)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就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是一项重大任务。研究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对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保持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巩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和现实状况出发,以文献和调查资料为依据,以测量评估发现的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总体情况和各层面的认同情况以及差异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实证评价分析,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差异性和困境,进而分析和阐释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内在机制主要是从内在需求、知识内化、自律转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内在机制中的内在需求、知识内化、自律转化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结的,反映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是一个相互联结的过程,也是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对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外部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的。最后遵循认同规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以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困境,借鉴古今中外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教训,结合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影响因素,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教育与实践育人相促进、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从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提升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构建利益协调引导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科学的宣教体系、构筑良好的家风等方面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旨在使高校青年教师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践行者和护卫者,引领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高校的意识形态,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强峰[3](2019)在《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体素养是学生长期体育锻炼后的重要结果体现,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订与实施的主要目标,因此身体素养是《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重要导向。但作为新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身体素养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实施策略都等存在差异。在其制订与实施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养,注重学生身体素养的哪些方面不得而知。越早期的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成年后体育锻炼、意志品质的影响越大。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身体素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拟全面、系统探究身体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历史演变与现实实施中的身体素养导向,剖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寄希望为《标准》促进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养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借助系统分析、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身体素养的内涵概念,哲学基础,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界定,基于论文界定的身体素养,对我国《标准》(小学阶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并探析《标准》(小学阶段)修订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教育部《标准》测试数据复核的机会,在我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南部省份各选取1个省份,每个省份10所小学,共计对30所小学的2400名3-6年级小学生,3600名1-6年级小学生家长,12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体现出有目的身体活动的知识,技能,理解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各种身体活动中的由内而外的综合表现,并能维持终身体育活动参与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术和能力;运动的动机和行为;运动的规则和策略;运动的个人和社会属性四个方面。身体素养以一元论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培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家校社的协同机制,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制订中,注重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重点来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发展,但也存在: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抑制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忽视学生发展的过程,抑制学生的运动规则和策略的发展;测试项目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忽视学生内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趋于共性。《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学生参与的认知有待提高,参与的态度有待端正,参与的动机有待强化;《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外界支持方面存在着父母与学校的协同度有待提高,学校运动场地配备有待落实,社会对于学校的支持有待量化。导致《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主体与客体的错位;素质与素养的差异。《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应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档案应对当务之急;构建强制与自由的测评体系面对长远发展;发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呼吁家庭教育的理性回归。在《标准》的未来制订上,应健全测试体系,促进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拓展关注群体,提升《标准》实施的外环境,健全学生身体素养发展的社会属性;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学生身体素养中规则与策略意识的发展。
刘旭明[4](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赵小清[5](2019)在《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民办教育和民办中学教师的发展日益蓬勃,然而随着工资待遇、社保、职业归属感、荣誉感等问题的出现,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多元发展。因此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找出相应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是激发民办中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盘活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为议题,结合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并根据现实生活中的调查与观察,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深入民办中学实际调查,以民办中学教师的关注点及心理学样态考察为切入点,围绕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心理成分及各个维度进行现状与成因分析,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及社会视角对研究对策展开剖析讨论。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该部分主要探讨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背景,并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文献综述,分析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同时介绍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如民办中学、认同、教师职业认同等。第二章,对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心理成分和职业认同维度进行分析,提出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心理成分包括职业认知成分、职业情感成分、职业意志成分和职业行为倾向成分,即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阐述了教师职业认同六个维度,即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荣誉感、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第三章,该部分以调查研究为主,以民办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得出目前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情况不高的结论,并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调查发现,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民办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定位明确,职业行为倾向良好,能认真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第四章,该部分由前面的结论得出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情况中虽有积极层面,但总体而言职业认同困境比积极层面的比重大,本文从社会现实出发,找出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的职业心理影响因子,并尝试建立起内在联系,发现由于社会身份地位不高引发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自卑感,职业压力偏大强化职业离职倾向感,福利措施不到位加强职业职业无根感,薪酬待遇偏低加剧职业焦虑感,发展空间狭窄降低职业效能感,学校管理不力强化职业疏离感。第五章,该部分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并体现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色,从广义到狭义,从物质到精神等各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改善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建议。如提出完善新时代教育制度,提高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优越感。具体表现为推进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扶持资助制度;制定有效法规法制,统一公民办中学教师法律地位。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办中学教师利益获得感。具体做法是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障民办中学教师福利;学校拓展融资渠道,助力平衡教师间收入差距。在职业提出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强民办中学教师群体荣誉感。具体措施是注重内涵发展,培育现代化高质量特色学校;优化奖惩机制,打造民办师资先进模范队伍。提出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归属感。包括端正观念,提高民办中学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和规范办校,营造温馨和谐的学校组织文化。提出提升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民办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具体任务是按照新时代人才培育要求,培育新时代“四有”教师,同时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强化民办中学教师职业素养。
吕慈仙[6](2018)在《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既是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自致性因素是现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教育期望对人力资本的获得具有直接、稳定和有效的解释力。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社会结构、城乡户籍制度以及难以逾越的异地升学障碍等都导致了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处于高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和学校教育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始终处在阶层再生产的阴影之下。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无疑增强了群际边界的可渗透性,向随迁子女传递着“只要我努力,就有机会进入另一个群体”的信念,为他们提供了建立良好教育期望的契机,进而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有利于阻断弱势群体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本研究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学校)和宏观(社会)层面来探究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选取处于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省份中的初高中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定量研究的实证数据,借助SPSS和AMO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关系上的调节作用。同时对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老师进行深度访谈和命题作文的定性调研,以更好的解释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调查研究发现:(1)随迁子女教育期望总体状况良好,异地高考政策认同总体状况一般,且在性别、户籍流动类型、就读学校类型、居住地人员结构、现居住城市时间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性。(2)在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部分维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各维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3)异地高考政策认同能够在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的关系上产生调节作用,它增强了个体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资本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正向影响,削弱了学校阶层隔离、社会歧视知觉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负向影响。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存在以下作用机制:“户籍融合”的制度机制、“以考促学”的文化机制以及“正义原则”的补偿机制。针对异地高考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消除阻碍异地高考的制度性因素;协调异地高考相关群际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完善异地高考政策的配套措施。针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帮助随迁子女尽快适应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提高其学业成绩,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教育期望。(2)随迁子女家庭在难以迅速提高其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的背景下,多与学校、其他学生家长交流,提高父母的教育参与和教育代际闭合程度,促进其家庭社会资本与教育期望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3)改善学校整体上的不平等状况,消除学校内的阶层隔离,让随迁子女能够更多的接触城市子女,在一个融合、平等的多阶层学校环境中成长。(4)随迁子女的社会歧视知觉主要来自于制度性歧视,如户籍隔离引起的升学不平等。
苟鹏雅[7](2018)在《渭南市临渭区高中非体育青年女教师体育锻炼状况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教师的身心健康是确保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确保我们党事业后继有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发达兴旺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本着真实、详实、全面的原则,用真实的调查结果指导临渭区非体育青年女教师更好的参与体育锻炼、改善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命活力为研究目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心理量表测试两种方式取得研究数据,分别计算获得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心理健康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反馈,从而得出临渭区非体育青年女教师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在全体被试教师中,相当比例的教师身体状况正处在亚健康状态。2、超过三成被试教师未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3、被试教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共有两份(84号、106号量表)分数超过全国常模参照结果。通过体育锻炼,整体被试心理健康程度得到改善。4、被试教师的体育保健常识与体育锻炼态度选择结果呈现正比态势。5、提高青年女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应通过体检、体质监测和心理测试,动态记录其身心健康状况。
周立芳[8](2018)在《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师范院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在此之后,湖南省也于2008年开展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批优秀的农村教师、教育家等教育工作者,鼓励更多当代青年从事教育工作,支援农村教育事业,从而解决其教育资源不平衡、城乡地区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问题。如果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不能如期履约到农村的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那么湖南省开展的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的初衷则无法实现,预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因此,本研究以湖南省某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从教意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基于政策视角,希望以此为相关的政策完善与实施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绪论、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政策建议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湖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与实施的背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其研究方法与现状。第二部分为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现状的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四个维度的从教意愿:从事教师职业意愿、不考虑政策年限回生源任教意愿、按照政策规定回生源地任教至少八年意愿和长期终身从教意愿。第三部分为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与访谈情况,本研究主要从自我个体、重要他人、教师职业环境和政策认知等四方面进行深层探寻和分析。第四部分根据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基于政策视角提出相关建议。总之,本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免费师范生整体从教意愿偏低的维度主要存在于不考虑政策年限回生源任教意愿和按照政策规定回生源地任教至少八年意愿两项上,且其从教意愿在性别、专业、年级、本科层次、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自我个体、重要他人、教师职业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等。整体来说,多数免费师范生并非基于其内部动机、喜欢教师职业选择从教,更多的是考虑外在因素,例如教师职业有编有岗、工作稳定等;此外,免费师范生政策条款与其从教意愿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多数免费师范生对政策条款限制,尤其是从教年限的限制表示时间过长,这成为影响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关键因素。此研究结论,基于政策视角,笔者认为应从政策制定、高校培养和相关保障性措施等多个方面着手,完善相关政策,拟定一份更加合理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政策制度,吸引免费师范生就读和从教,提高其长期从教意愿。
黄昊舒[9](2017)在《新媒体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基于长三角四市的抽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实施“网络强国”的战略,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光纤接入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将推动构建无缝连接的高速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应用技术在21世纪之后成为了中国社会中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应用范围最广的新兴技术手段。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协同式创新技术已经实现了在各个领域间的交互融合和跨界合作突破。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不仅能够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业态,也是重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在当代中国,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民工依然处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在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方面仍旧处于劣势地位,其工作和生活还游离在城市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之外,城市适应性较低,在工作性质、居住分布、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心态等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边缘化”趋势。同时在现实中也注意到近年来新媒体等技术应用也开始慢慢渗入到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产生活中去,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使用新媒体来进行搜索信息、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等活动,开始在微观层面改变着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作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终端代表的新媒体对于农民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更是一种社会资源再创造的社交工具。本研究在着重分析新媒体使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新媒体使用对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行为和一系列心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进入城市之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第一步所要进行的就是工作搜寻行为以及转换工作时的搜寻行为。更进一步地,在搜寻工作的同时是否能够找到符合自身能力更为匹配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都是农民工关注的问题。同时,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构成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整体满意度高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所带来的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变化也是本研究所要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民工利用这种多重工具作用的新媒体应用,开始在二元经济体制的限制之外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现状以期适应城市的发展,提升自我的城市适应性。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陈述如下:研究内容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民工新媒体使用行为的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调研地的农民工在新媒体使用的具体行为上存在显着的各群体间差异。而这些具体行为的差异也在其影响范围内对于不同组别的农民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内容二:新媒体使用对农民工获取信息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新媒体的使用可以通过改变农民工的信息获取量和社会资本存量来间接地影响其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和表现。在本研究内容中将结合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利用具体的数据来探讨新媒体使用是否会通过社会资本和信息量的改变来对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起作用。研究内容三: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搜寻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新媒体在整体上对于农民工工作搜寻时间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具体从各个年龄和性别组别来看,新媒体对于不同组别中的人群中的个体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具体来说,新媒体的使用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着。研究内容四: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匹配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新媒体在整体上对于农民工工作匹配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具体从各个年龄和性别组别来看,新媒体对于不同组别中的人群中的个体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具体来说,新媒体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工作匹配的影响更为显着。研究内容五:新媒体对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依据研究内容一的样本统计描述结果,结合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搜寻和工作匹配成果影响的内在机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通过描述统计验证农民工工作满意程度与新媒体使用的关系,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新媒体使用对于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不同组别中可能存在的差异表现。基于全文的研究结论,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针对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结合网络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对于农民工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其次,积极正确地引导农民工正确地对待网络,杜绝过度依赖手机而产生的线下社会交往障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提供帮助。
胡立[10](2016)在《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平衡理论来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更合理的为高职教育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毕业生与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通过相互适应从而实现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毕业--新一批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这一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中系统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能全部体现出其就业生态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指在能使毕业生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职业期待,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下,各要素竞争共生,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平衡。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论文从生态学理论的主体与环境这一视角,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现状)--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要素(生态因子)--怎样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体与环境的适应)”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展开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对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的1892名应届毕业生和624名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四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把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二元回归等方法对影响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进行分析与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侧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学理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思考。研究首先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的互动关系。毕业生自身就业动机受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薪资期待、理想工作岗位、就业价值等调查发现,“让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有待优化。只有帮助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就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满足个人职业期待与理想,才能提高自身对外来观念的免疫力,达成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子系统的平衡,实现高职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优化。研究接着探索了就业主体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参与育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专业对口度、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学校课程提供、企业校外实践和实习状况、学生为达到岗位胜任能力而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职业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否则就很难保障高职教育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子系统就会失衡,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环境也会不断恶化。研究对毕业生与就业制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校就业制度对毕业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子系统是毕业生群体在这些就业制度环境等影响下实现平衡的。如果政府和院校就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体成长,再加上企业人才选用不科学、长效培训机制缺乏等,这样极易造成就业制度的不合理,使这个子系统失衡,使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恶化。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是使毕业生就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环境进行分析。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生态受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制度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就业结构子系统实现整个就业群体的供需与用人单位供需之间的平衡,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整体和谐状况。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二、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概念 |
2.1.1 高校青年教师及其特点 |
2.1.2 价值、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价值观测量 |
2.1.4 认同、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 |
2.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2.1.6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2.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2.2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 |
2.2.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4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
2.2.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2.6 社会认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评价体系构建 |
3.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的编制 |
3.1.1 问卷编制的原则 |
3.1.2 问卷编制的过程 |
3.1.3 问卷编制的内容 |
3.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
3.2.1 问卷试测的样本 |
3.2.2 问卷的信度 |
3.2.3 问卷的效度 |
3.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分析 |
4.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的基本情况 |
4.1.1 调查样本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总体情况 |
4.2.1 认知认同情况 |
4.2.2 情感认同情况 |
4.2.3 行为认同情况 |
4.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认同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
4.4.1 政治面貌的差异性分析 |
4.4.2 高校层次的差异性分析 |
4.4.3 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 |
5.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机制 |
5.1.1 内在需求机制 |
5.1.2 知识内化机制 |
5.1.3 自律转化机制 |
5.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因素 |
5.2.2 学校环境因素 |
5.2.3 家庭环境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6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
6.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 |
6.1.1 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 |
6.1.2 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
6.1.3 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护卫者 |
6.2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原则 |
6.2.1 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 |
6.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6.2.3 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促进俥 |
6.2.4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统一 |
6.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
6.3.1 强化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 |
6.3.2 提升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
6.3.3 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 |
6.3.4 构建利益协调引导机制 |
6.3.5 构建科学的宣传教育体系 |
6.3.6 构筑良好的家风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已有的界定 |
二、本文对于身体素养的界定 |
三、体适能测评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身体素养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身体素养评价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素养评价方式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标准》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过程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制订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逻辑起源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国家教育政策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全面发展 |
三、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
第二章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与全球共识 |
第一节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 |
一、发达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二、发展中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三、身体素养国际关注的小结 |
第二节 身体素养的全球共识 |
一、身体素养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前提 |
二、身体素养是积极生活方式的催化剂 |
三、身体素养是优异文化成绩的推动力 |
第三章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美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日本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研究现状的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身体素养实现的哲学基础 |
一、一元论的哲学基础 |
二、身体素养的现象学基础 |
第二节 身体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
一、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 |
二、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
三、家校社的协同机制 |
四、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 |
第三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的贡献 |
一、以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积极参与为重点 |
二、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中心 |
第四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制订的不足 |
一、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
二、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学生发展的过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三、测试项目的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体现 |
第五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实施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外界支持方面的问题 |
第六节 《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
二、主体与客体的错位 |
三、素质与素养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体素养的内涵 |
二、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问题 |
三、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 |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一、《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 |
二、《标准》的未来修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 |
附件二 访谈题纲 |
附件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5)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法律保障 |
1.1.2 经济转型 |
1.1.3 文化改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问题的发现及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认同 |
1.5.2 教师职业认同 |
1.5.3 民办中学 |
第二章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维度 |
2.1 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心理成分 |
2.1.1 职业认知成分 |
2.1.2 职业情感成分 |
2.1.3 职业意志成分 |
2.1.4 职业行为倾向成分 |
2.2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维度 |
2.2.1 职业价值观 |
2.2.2 角色价值观 |
2.2.3 职业期望 |
2.2.4 职业荣誉感 |
2.2.5 职业归属感 |
2.2.6 职业行为倾向 |
第三章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 |
3.1 民办中学教师的基本信息 |
3.2 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分析 |
3.3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积极层面 |
3.4 职业认同的积极层面 |
第四章 影响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4.1 社会身份地位不高引发职业自卑感 |
4.2 职业压力偏大强化职业离职倾向感 |
4.3 福利措施不到位加强职业无根感 |
4.4 薪酬待遇偏低加剧职业焦虑感 |
4.5 发展空间狭窄降低职业效能感 |
4.6 学校管理制度不力强化职业疏离感 |
第五章 提高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路径 |
5.1 完善新时代教育制度,提高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优越感 |
5.1.1 推进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扶持资助制度 |
5.1.2 制定有效法规法制,统一公办及民办中学教师的法律地位 |
5.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办中学教师利益获得感 |
5.2.1 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障民办中学教师福利 |
5.2.2 学校拓展融资渠道,助力平衡教师间收入差距 |
5.3 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强民办中学教师群体荣誉感 |
5.3.1 注重内涵发展,培育现代化高质量特色学校 |
5.3.2 优化奖惩机制,打造民办师资先进模范队伍 |
5.4 强化人文关怀,强化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
5.4.1 端正观念,提高民办中学教师的社会认可度 |
5.4.2 规范办校,营造温馨和谐的学校组织文化 |
5.5 提升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
5.5.1 按照新时代人才培育要求,培育新时代“四有”教师 |
5.5.2 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民办中学教师育人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阐述与辨析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二章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文化再生产与教育期望 |
第二节 教育期望的生态系统构建 |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概念与维度 |
第四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关联 |
第三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与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研 |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个体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
第一节 学业成绩与自证效应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家庭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
第一节 家庭社会资本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学校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
第一节 学校阶层隔离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在社会层面对教育期望影响机制的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歧视知觉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与对策 |
第三节 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建议与对策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渭南市临渭区高中非体育青年女教师体育锻炼状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 |
2.2.2 各研究对象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具有特点 |
2.2.3 各研究对象的参加体育锻炼态度及目的不尽相同 |
2.2.4 各研究对象的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
2.2.5 影响研究对象参加体育锻炼的各因素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问卷设计 |
3.2.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归纳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渭南市临渭区五所高中被试教师基本情况 |
4.2 被试教师的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心理测验量表统计结果及重点量表分析 |
5.被试教师体育锻炼所存在问题的解析 |
5.1 内因影响下阻碍被试教师参与体育锻炼 |
5.2 外因作用下影响被试教师参与体育锻炼 |
5.3 内外因共同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
6.改善渭南市临渭区高中被试教师体育锻炼现状的对策 |
6.1 加大宣传,由上而下形成锻炼风尚 |
6.2 身心皆好,健康纳入评价体系 |
6.3 展开共享,激发新型体育消费 |
6.4 女性体育,有目标的尝试项目 |
6.5 发展骨干,利用影响吸引加入 |
6.6 就近就便,建设更接地气设施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师范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研究 |
二、关于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
三、关于免费师范生从教态度的研究 |
四、关于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五、关于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对策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
二、免费师范生 |
三、从教意愿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工具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工具 |
第二节 样本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强度分析 |
一、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强度 |
二、不考虑政策规定年限回生源地任教的意愿强度 |
三、回生源地小学从教至少八年的意愿强度 |
四、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意愿强度 |
第四节 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差异分析 |
一、性别差异 |
二、年级差异 |
二、专业差异 |
四、本科层次差异 |
五、家庭所在地差异 |
六、家庭收入差异 |
第三章 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我个体因素影响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 |
一、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不高 |
二、家庭经济因素的考虑 |
三、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欠缺 |
四、性格因素的影响 |
五、报考存在投机心理,从教缺乏诚信意识 |
第二节 重要他人因素影响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 |
一、家人与学校老师的建议 |
二、恋人方面的因素 |
第三节 职业环境因素影响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 |
一、农村教师收入待遇偏低 |
二、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三、农村生活及教学条件的不便 |
四、未来职业发展的忧虑与冲突 |
第四节 政策认知因素影响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 |
一、报考时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与认知 |
二、对政策条款持有异议,认同度不高 |
三、担心就业政策得不到保障 |
第四章 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调整及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
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认知水平 |
二、适当缩短从教服务年限 |
三、放宽就业限制,允许“跨区域就业” |
四、建立合理的准入、退出机制 |
五、建立明确的违约赔偿制度 |
第二节 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制度设计 |
一、增加高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招生比例 |
二、优化培养方式,注重教学实践 |
三、规范淘汰机制,增强学习动力 |
四、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增强从教信念 |
第三节 完善其他相关保障性措施 |
一、加大项目经费投入,稳定经费保障 |
二、设立专项的农村从教奖励计划 |
三、拓宽免费师范生就业发展渠道 |
四、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 |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媒体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基于长三角四市的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3.1 技术路线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媒体 |
2.1.2 新生代农民工 |
2.1.3 城市适应性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城市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2.2.2 新媒体对劳动力市场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3 新媒体对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 |
2.2.4 新媒体对心理层面的影响研究 |
2.3 文献简要述评 |
3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网络社会学理论 |
3.1.2 信息弱势群体理论 |
3.1.3 社会资本理论 |
3.1.4 工作搜寻匹配理论 |
3.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3.2.1 分析框架 |
3.2.2 研究假说 |
4 农民工新媒体使用行为的分析 |
4.1 农民工新媒体使用现状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4.2 农民工新媒体使用情况的基本判断 |
4.3 农民工新媒体使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媒体使用对农民工获取信息和社会资本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新媒体使用的影响过程分析 |
5.3 主要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模型和估计结果 |
5.4.1 实证计量模型 |
5.4.2 估计结果分析 |
5.4.3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搜寻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农民工工作搜寻的影响因素 |
6.3 农民工工作搜寻的现状 |
6.4 变量与描述统计情况 |
6.4.1 农民工基本情况的群体间差异情况 |
6.4.2 农民工新媒体使用的群体间差异情况 |
6.4.3 农民工工作搜寻天数的群体间差异情况 |
6.5 农民工工作搜寻天数的计量模型与回归分析 |
6.5.1 主要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6.5.2 实证计量模型 |
6.6 估计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匹配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农民工工作匹配的现状分析 |
7.3 农民工工作匹配的影响因素 |
7.4 农民工工作匹配的计量模型与回归分析 |
7.4.1 主要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7.4.2 实证计量模型 |
7.5 估计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新媒体对农民工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8.2.1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8.2.2 工作满意度的效用分析 |
8.3 新媒体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
8.3.1 新媒体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8.3.2 工作满意度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 |
8.4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案例分析 |
8.4.1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现状 |
8.4.2 案例研究地点的基本情况 |
8.4.3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8.5 上海市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变化:基于四个案例的分析 |
8.5.1 案例一:工作技能工具 |
8.5.2 案例二: 适应城市工具 |
8.5.3 案例三: 社会资本获取工具 |
8.5.4 案例四: 身份认同工具 |
8.6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9.1 全文总结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10)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难的原因及就业指导的研究 |
二、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问题的研究 |
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的研究 |
四、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平衡理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主体与环境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 |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 |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特征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四、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观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中的环境因子 |
一、教育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 |
三、教育的规范生态环境 |
四、教育的心理环境 |
五、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主要表现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显性指标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隐性指标 |
第四节 高等职业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理论 |
二、分析框架及数据获得 |
三、研究假设及调查样本 |
四、数据分析 |
小结:高职就业生态系统是主体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动态系统 |
第二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适应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环境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
二、就业观念生态失衡的表现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个体心理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四、自然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平衡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对个体心理环境的调适 |
二、就业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的适应 |
三、就业主体对社会观念环境的适应 |
四、就业主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 |
小结:适应就业观念环境,提高系统对外来危机的免疫力 |
第三章 就业主体与校企行为生态环境的适应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几所院校就业质量的调查 |
二、基于某专业订单班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调查 |
三、就业质量生态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院校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院校生态位 |
二、企业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企业生态位 |
三、经济与政策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个人生态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质量生态整体效应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对院校生态环境的适应 |
二、就业主体与企业生态环境的相互适应 |
三、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适应 |
四、就业主体与政策环境的相互适应 |
小结:增加生态位宽度,促进就业质量系统的稳定 |
第四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现状 |
一、基于某学院就业制度的调查 |
二、基于湖南省政府就业制度执行的分析 |
三、基于几家企业就业制度的调查 |
四、就业制度的积极作用及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企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政府就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学校就业制度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制度环境平衡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
二、就业主体对政府就业制度的平衡 |
三、就业主体与学校就业制度的平衡 |
小结: 建立就业制度生态链,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 |
第五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平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某产业毕业生情况的分析 |
二、基于某产业订单班就业情况的分析 |
三、就业结构矛盾背后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企业用人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经济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学校专业设置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给能力 |
四、职业教育体系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需意愿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生态环境的平衡 |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用人环境的平衡 |
二、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共生 |
三、就业主体与专业设置的共生 |
四、就业主体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共生 |
小结:共促供需意愿与供需能力,保持就业结构生态平衡 |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实现平衡的策略 |
第一节 维持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 |
一、优化系统组分结构,打造特色专业与专业群 |
二、调整系统时空结构,优化企业用人机制 |
三、改善系统营养结构,体现校企合作共生法则 |
第二节 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流通 |
一、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保障物质循环畅通 |
二、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提供能量流动源泉 |
三、注重就业信息反馈,缩短信息传递周期 |
第三节 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入环境 |
一、帮助养成职业兴趣,提高输入能量动力 |
二、引领就业生态文化,改善输入环境质量 |
三、践行职教就业理念,确保输入能量有效 |
四、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健全输入能量机制 |
第四节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出环境 |
一、完善对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维持输出环境稳定 |
二、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保障输出环境流通 |
三、实现就业评价生态化,健全输出质量体系 |
四、加大创业孵化力度,优化输出质量 |
小结:共促学生就业生命,维护就业生态系统平衡 |
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评价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
第二节 就业生态各系统间的相互协调 |
第三节 研究中的不足 |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高俊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D]. 张强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民办中学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研究[D]. 赵小清. 广州大学, 2019(01)
- [6]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随迁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机制研究[D]. 吕慈仙. 厦门大学, 2018(12)
- [7]渭南市临渭区高中非体育青年女教师体育锻炼状况发展研究[D]. 苟鹏雅. 西安体育学院, 2018(12)
- [8]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师范院校的调查[D]. 周立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媒体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基于长三角四市的抽样调查[D]. 黄昊舒.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D]. 胡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