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旱作区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禄兴丽,段雅欣,李闪闪,岳衡,吴佳瑞,刘继虎,康建宏[1](2021)在《覆膜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长生理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为探明宁夏南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不同膜色地膜覆盖对旱作区马铃薯生长代谢、抗性生理、光合特性以及增产增效的影响。在2016和2017年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黑色地膜覆盖(BM)、白色地膜覆盖(WM)和对照无膜覆盖(CK)三种覆盖措施,探究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植株株高、冠幅、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和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BM能显着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提升产量。相较于CK和WM, BM处理下马铃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株高、冠幅和根系活力显着提高,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明显降低。除此之外,覆膜提升了各器官的干物质量积累量,从而显着增加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综合2年结果来看, BM处理的马铃薯具有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产量分别较WM和CK显着增加17.85%和60.52%。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与产量存在负相关性以外,其他指标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与根系活力间的相关性最显着。可见,覆膜措施能有效促进马铃薯生长代谢,缓解干旱对马铃薯的生理限制,且黑膜覆盖措施增产增效更佳,因此黑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该区马铃薯高效栽培具有重要价值。
段玉,张君,范霞,李书田,梁俊梅,安昊,张婷婷[2](2020)在《栽培方式与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阴山北麓旱作区不同栽培方式下钾肥施用量对食用向日葵钾肥效应、产量性状、钾素吸收利用、油分品质和土壤–植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为向日葵上钾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6年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以食用向日葵(3638C)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种栽培方式:平作雨养种植(R)、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RC)和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I)。副因素为4个施钾水平:0、48、84和120 kg/hm2,表示为K0、K48、K84和K120。研究水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籽粒产量、产量性状、钾素吸收、钾肥利用效率、油分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等的影响。【结果】栽培方式是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钾素吸收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3个栽培处理表现为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I)>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RC)>平作雨养种植(R)。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I)条件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和钾素吸收量也增加,推荐施钾量(K2O)为120 kg/hm2时,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和钾素吸收量最高;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RC)条件下,推荐施钾量(K2O)为84kg/hm2时,产量最高;平作雨养(R)条件下各施钾处理之间的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差异不显着。钾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栽培方式对籽实含油率影响较小,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亚油酸含量的增加。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向日葵籽实的含油率也相应增加,主要是增加了亚油酸的含量。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I)条件下,推荐施钾(K2O)量为120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RC)条件下,推荐施钾(K2O)量为84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平作雨养(R)条件下,推荐施钾(K2O)量为48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结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I)、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RC)和平作雨养种植(R)的推荐施钾(K2O)量分别以120、84、48kg/hm2为宜,此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增施钾肥可增加向日葵籽实的含油率,主要是增加了籽实的亚油酸含量。
范晓芳[3](2020)在《播期及覆膜处理对不同品种旱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旱稻与常规水稻相比,具有耐旱节水的特点,在干旱缺水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但目前关于旱稻在干旱地区滴灌栽培的技术还很缺乏。本研究选取两个旱稻品种,探讨播期及覆膜对旱稻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研究区旱稻种植适宜的播期,为旱稻在干旱区种植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旱稻选用旱香1号、2号两个品种,设置不同播期和覆膜处理。播期设第一播期(4月15日)、第二播期(5月1日)、第三播期(5月15日)三个处理;每个播期下设置覆膜和裸地两种方式。【主要结果】(1)不同播期下,覆膜处理5 cm土温比裸地提高1.7℃-2.3℃;0-20 cm土壤湿度增加15.7%-17.7%。第一和第二播期条件下,覆膜可缩短旱稻生育期5-8 d;而第三播期条件下,覆膜对旱稻生育期无影响。(2)旱香1号和2号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无明显差异。不同播期下,覆膜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分别比裸地增加11.2%和35.0%。覆膜条件下,第二播期处理地上部干重分别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增加17.5%和12.2%;第二播期处理根系干重分别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增加30.1%和14.9%。(3)两个旱稻品种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无明显差异。不同播期下,覆膜处理两个品种与裸地相比,氮、磷、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43.5%、51.2%、27.5%;其中覆膜条件下,第二播期处理旱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显着高于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4)两个旱稻品种不同播期处理下,覆膜显着增加旱稻成穗数和产量,分别较裸地增加15.0%和21.2%。覆膜条件下,第二播期处理成穗数均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分别增加6.0%和5.5%;第二播期处理产量分别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增加18.7%和9.3%。(5)不同播期条件下,旱香1号和2号覆膜处理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分别比裸地提高2.8、0.7个百分点。覆膜条件下,第二播期处理的整精米率分别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提高7.7和4.7个百分点;第二播期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第一和第三播期处理提高1.4和0.9个百分点。【结论】覆膜可以提高旱稻生育早期表层土壤温、湿度,促进旱稻生长,缩短生育期,增加养分吸收和产量。覆膜条件下,第二播期播种旱稻产量和品质显着优于第一和第三播期。因此,覆膜和第二播期播种是提高干旱地区旱稻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
黄方园[4](2020)在《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作农业生产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降水的稀缺和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严重威胁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田覆盖技术,特别是塑料薄膜覆盖已被广泛用于旱地作物生产,但不同旱作区的光温水热资源差异较大,农田覆盖技术的增产效果也将受到地域间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依据区域特点进行适当的农田覆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促进旱作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连续多年在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宁夏彭阳)和半湿润区(陕西杨凌)设置不同覆盖处理:(1)垄膜沟播种植(R)、(2)平作塑料薄膜全覆盖(P)、(3)平作降解膜全覆盖(B)、(4)平作秸秆全覆盖(S)和(5)传统平作种植(CK),研究了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SM)、土壤温度(ST)、土壤碳氮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不同覆盖模式显着影响了玉米农田土壤温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覆盖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半干旱区,三个覆膜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温效果,大小表现为P>B>R。在半湿润区,P和R处理整个生育期0-25 cm平均土壤温度较CK平均提高3.1?C和0.6?C。两个试验区的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均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并在半干旱区对土壤的降温效果更为明显。不同覆盖模式在休闲期均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但受不同区域和降水年型的影响,两个试验区均以P覆盖的休闲期储水效果最好。此外,两个试验区的覆膜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由于生物量和作物蒸腾作用的增加,覆膜处理促进了生育中期作物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在生育后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又有所回升,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呈现“前低—中高—后低”的规律。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较CK一直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此外,在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农田耗水量(ET)最高,其平均ET分别比R、B、S和CK高44.5 mm、44.1 mm、65.5 mm和59.9 mm,在半湿润区各处理的ET大小顺序为P>S>R>CK。(2)连续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连续覆盖对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与试验前相比,两个试验区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以塑料薄膜覆盖(R和P)和降解膜覆盖(B)处理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下降速率最大,其次S处理和CK。然而,半干旱区R、P和S覆盖下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试验前略有上升,B和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0.03和0.04 g kg-1,但均与试验前差异不显着。在半湿润区,除S处理外,其他处理两个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碳均有所下降。土壤可溶性碳氮(DOC和DON)在表层(0-20 cm)土壤中的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两个试验区表层土壤的DOC含量均以S处理最高,覆膜处理则较CK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各处理间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基本无明显差异。硝态氮在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受不同降雨年份的影响,玉米生育后期降雨少,各处理硝态氮剖面峰值及差异集中在上层土壤(0-40 cm);玉米生育后期降雨较多会导致收获期硝态氮的淋溶,使深层(6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较高。两个试验区的覆膜(R、P和B)处理促进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积累,S处理的硝态氮分布与CK间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较硝态氮低,分布规律与硝态氮类似。(3)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连续覆盖导致两个试验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半干旱区的P处理和半湿润区的R处理均同时提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可以解释半干旱区(彭阳)8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半湿润区(杨凌)超过90%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其中在半干旱区细菌群落变化主要受SM的影响,真菌群落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硝态氮NO3-N、土壤全氮TN)和ST;而SM和ST是影响半湿润区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主要的因素。(4)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覆膜(R、P和B)处理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显着提高了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而显着提高了生物量及穗干重占总干物质量的比重,在半干旱区表现为P>R>B,而在半湿润区的R和P处理收获期生物量较CK平均提高了19.2%和20.7%。S处理在两个区域均延缓了玉米的生育进程,但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在平水年,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均有所降低,而在干旱年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覆盖模式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在不同试验区域表现不同。在半旱区,与对照相比,各覆膜(R、P和B)处理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2017年除外),S处理下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变化受降雨年份的影响。在半湿润区,不同试验年份R和P处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20.9%和21.1%,S处理仅在2016年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但各覆盖处理对吐丝后同化物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5)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三个覆膜处理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着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在半干旱区,R、P和B处理较CK平均增产2971 kg ha-1、6831 kg ha-1和1600 kg ha-1,其中R和P处理的净收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B处理由于覆盖材料成本过高,净收益有所降低;此外,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WUE最高,其次是R、B、S和CK处理。在半湿润区,R和P处理的增产幅度为5.7%~24.8%和8.5%~20.4%,经济效益较CK平均增加1156元ha-1和857元ha-1;而R处理的WUE分别较P、S和CK处理平均提高7.4%、18.0%和15.2%。S处理的产量和WUE受降雨年型的显着影响,平水年由于百粒重的降低而使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并降低了WUE,干旱年的产量和WUE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经济效益较CK分别降低了524元ha-1和977元ha-1。总体而言,P覆盖下的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半干旱区的表现明显优于半湿润区,而半湿润区以R覆盖获得WUE和经济效益最大,S处理对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农田覆盖条件下玉米生产力的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半干旱区,播前土壤储水量(SWSS)、ST、蒸散量(ET)、TN和土壤有机碳(SOC)与籽粒产量、WUE和经济效益均显着相关;半湿润区的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主要受ET和TN的影响,表明协调土壤水温与土壤养分有助于改善半干旱区的作物产量,但在半湿润区SWSS和ST却不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壤细菌多样性与两个区域的作物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而真菌群落主要影响WUE。综上所述,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受不同旱作区气候条件的显着影响,在不同区域依据主要限制因子筛选适宜的覆盖模式,是维持旱地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塑料薄膜全覆盖(P)在半干旱区可以持续提高玉米产量,而其在半湿润区对作物产量的提高程度较小,因此更适合冷凉的半干旱区。降解膜全覆盖(B)在半干旱区的增产效果不可持续,且弱于塑料薄膜全覆盖。垄膜沟播种植(R)在半湿润区能够持续提高玉米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其在半干旱区增加了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虽然秸秆覆盖(S)的增产效果不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但其在干旱年的表现优于不覆盖处理。考虑到秸秆的土壤培肥效应和塑料薄膜全覆盖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薄膜覆盖与秸秆的结合可以在提高作物生产力的同时平衡地力。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5](2019)在《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已得到广泛运用,在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在作物生产中的生态效应,并指出覆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燕[6](2019)在《永登旱作区花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花生生长期短、抗旱性强、栽培管理技术简单,是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花生生产潜力,增加群众增收途径,近年来在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花生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旱作区春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陈玉章[7](2019)在《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马铃薯是我国西北雨养寒旱区的主要作物,地膜覆盖是该区广泛使用的抗旱保墒栽培技术,但地膜覆盖存在土壤累积性污染和增加成本问题,急需研发地膜替代或减量使用技术。秸秆覆盖是一种生态环保、种养结合、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技术。西北寒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若采取传统全地面秸秆碎段覆盖方式,存在粉碎玉米秸秆耗能费力、机收玉米残膜难以清除、影响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研究在西北雨养寒旱条件下,于2016(干旱年)和2017(平水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旱作马铃薯主产区,以传统裸地平作种植(CK)为主对照、生产上主推的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简称全膜覆盖:FM)为副对照,设置了4种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模式,分别为:沟覆垄播双行(RT)、沟覆垄播单行(RS)、平覆双行(PT)和平覆单行(PS)。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植株水分及叶片光合生理、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秸秆整秆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较裸地种植(CK)能显着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盖(FM)和沟覆垄播双行(RT)增产最显着,FM和RT两年分别平均较CK增产(干薯)53.8%、52.0%,但两年度RT和FM间产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可达到全膜覆盖的产量水平。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间产量比较,总体来讲,覆秆双行>覆秆单行、秸秆沟覆>秸秆平覆。分析覆盖增产机制原因,无论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在密度相同情况下,从产量结构因素角度主要是显着提高了单薯重(r=0.883**0.980**),覆盖两年平均较CK单薯重提高42%,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6%62%),而单株结薯数覆盖反而较CK略有降低,后期形成的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有较强的补偿效应(r=-0.618**-0.725**);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角度分析,覆盖增产原因主要是显着促进了营养生长,覆盖处理的单株生长量较CK两年平均提高38%,仍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8%59%),产量与单株生长量高度正相关(r=0.946**0.989**),而收获指数处理间相对较稳定;同时覆盖也显着提高了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其中RT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最高,RT大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15.7和7.4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21.2和5.8个百分点。2.覆盖显着影响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膜具有普遍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比较全生育期525 cm平均温度,FM高出CK 1.03(干旱年)和1.51℃(平水年),而4个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CK降温1.68℃(干旱年)和1.46℃(平水年),秸秆覆盖模式间土壤温度差异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的不同,秸秆覆盖和覆膜均不同程度的较CK出现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但覆膜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增温点(次)比例分别为82.9%、85.7%,而4种秸秆覆盖模式的降温点(次)比例为95.0%、90.0%。覆膜的降温效应主要在块茎形成期,而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在出苗期。地膜覆盖也明显增加了生育期土壤积温,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较CK分别增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22.0、179.9℃,致使生育期缩短约6 d,而秸秆覆盖较CK分别降低积温208.9℃和156.1℃,生育期延长712 d。相关分析表明,降低土壤温度可显着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块茎形成期土壤温度对结薯数影响不大,但块茎膨大期土壤温度显着影响单薯重,降温效应是秸秆覆盖大薯率和单薯重提高的主要原因。3.覆盖能显着提高土壤供水能力,以秸秆沟覆垄播双行(RT)的02 m土壤水分状况最好。比较覆盖较CK在全生育期2 m土体的增墒效果,总体来讲,秸秆覆盖>全膜覆盖,平水年>干旱年,秸秆带状覆盖双行与单行相近,秸秆沟覆与平覆在年际间差异不尽一致。秸秆局部带状覆盖较全膜覆盖显着提高了降水入渗率,秸秆覆盖的降水入渗率平均高出覆膜43.3个百分点,秸秆无论沟覆还是平覆,其降水入渗率与CK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0%以上。秸秆带状覆盖属于局部覆盖,保墒效果肯定不如覆膜,但由于秸秆覆盖具有提高降水入渗率和降温抑蒸的明显优势,这是其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地膜覆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不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也都程度不等的出现较CK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与植株及各器官水分状况、植株营养生长量、单薯重一般呈明显正相关,土壤水分以块茎形成膨大期对单薯重和产量影响最显着。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在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对40 cm以下深层供水的依赖度显着大于40 cm以上土层。覆盖也明显改变了耗水结构。与CK相比,覆盖显着降低前期(出苗块茎形成)耗水比例,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成熟)耗水比例,这是覆盖显着提高单薯重、进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贮水消耗主要集中在01.2 m范围,但覆盖和降水会明显降低1.2m以下土壤耗水。4.土壤水温存在明显互作调控效应。025 cm耕层温度与040、40120、120200、0200 cm土层含水量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加强,这一方面表明,耕层温度会明显影响深层水分的迁移和调用,另一方面与上层土壤受降水、气温影响较大有关。5.覆盖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块茎形成期,覆盖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L)、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高于CK,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差异不明显;但进入块茎膨大期,秸秆覆盖的Pn、WUEL、ΦPSⅡ、ETR和qP显着高于地膜覆盖和CK。叶片SPAD值、叶片N含量(L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生育时期不同差异不尽一致。在块茎膨大与增重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维持较高的ΦPSⅡ、ETR、qP、SPAD、Ci、LN、WUEL、Tr和气孔导度(Gs)、尤其是提高叶绿素荧光反应参数值(ΦPSⅡ、ETR、qP),是叶片保持较高光合速率(Pn)的直接生理原因,而秸秆覆盖降温引起的叶片延迟衰老,是薯重形成期秸秆覆盖保持较高Pn的间接外因。
戴飞,赵武云,张锋伟,马海军,辛尚龙,马明义[8](2019)在《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文中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贺锦红[9](2019)在《种植模式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淀粉形成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露地平作A1、露地单垄单行A2、露地单垄双行A3、半膜单垄双行A4、全膜单垄双行A5)研究了种植模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生长、光合特性、生理特性、土壤水热、淀粉积累及关键酶活性、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SPDA值、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影响存在差异,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为,半膜垄作、全膜垄作表现的良好,露地平作下的马铃薯光合性能最差。干物质积累在几种种植模式下的Logistic方程为(A1)y=241.08/(1+107.47e-0.06x)、(A2)y=231.35/(1+137.71e-006x)、(A3)y=256.89/(1+88.81e-006x)、(A4)y=282.17/(1+66.78e-0.05x)、(A5)y=319.32/(1+86.81e-0.06)。可见全膜垄作的干物质积累的终极量值最大,为319.32。(2)不同种植模式下,A1、A2处理条件下马铃薯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A5处理,A5、A4、A3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在全膜垄作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全膜垄作的马铃薯能有效抵御环境因素的胁迫,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抗马铃薯早衰。(3)不同种植模式下,其中,A4、A5处理在生育前期增温效果最显着与A1、A2、A3处理均达到显着性差异,生育后期,各处理增温效果都有所降低,但A5处理的土壤温度均高于其它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垄上覆膜种植较露地平作土壤蓄水效果明显,其中,淀粉积累中期,A5处理保墒效果最佳,较A1、A2、A3、A4处理分别提高21.5%、19.3%、14.6%、6.9%,表明,全膜垄作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果最好。(4)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均呈S形曲线增长,其中,总淀粉含量A5处理较A1、A2、A3、A4处理分别提高34.5%、26.1%、18.5%、12.7%,并且淀粉积累的各个特征参数值在此处理下最高,淀粉积累过程中,ADPG-ppase、UDPG-ppase、SSS、GBSS、SBE对马铃薯支链、直链、总淀粉的积累有直接或通过彼此的作用间接的影响,对马铃薯总淀粉积累直接作用分别为0.514、0.130、0.629、0.691、0.246,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种植模式来提高几种关键酶的活性进而加强淀粉的积累。(5)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明显,A5处理产量最高,分别比A4、A3、A2、A1处理增产11.4%、17.6%、34.8%、45.6%;马铃薯粗蛋白含量在A5处理下最高,为0.015%,比A1、A3处理分别增加了 45.3%和17.6%,还原糖含量在A5处理下最高,为2.56%,可溶性糖含量在A1处理下最低,为0.01%,A5处理较A1、A2处理分别增加62.9%、37%,并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A5处理比A1处理增收16501.16元/hm2。马铃薯覆膜种植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均高于不覆膜种植且全膜垄作处理增产增收效益最为明显。建议该地区最佳种植模式为全膜垄作。
李金融[10](2019)在《不同耕作方式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大田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农学实验站进行,室内试验于201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进行,试验材料为早熟花生品种“山花108”。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三次重复,收获一年一熟的春花生后,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设置处理:冬前翻耕晾晒土壤,花生播前翻耕土地,种植花生(PTNM);冬前翻耕晾晒土壤,花生播前翻耕土地,覆膜种植花生(PTMF);种植冬小麦做绿肥并于花生播前翻压绿肥,翻耕土地,种植花生(STNM);种植冬小麦做绿肥并于花生播前翻压绿肥,翻耕土地,覆膜种植花生(STMF);冬前免耕土地,花生播前翻耕土地,种植花生(NTNM);冬前免耕土地,花生播前翻耕土地,覆膜种植花生(NTMF)。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索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最佳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冬前免耕相比,绿肥压青、冬前翻耕和地膜覆盖都能够改善0-30 cm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了连作花生土壤容重,增大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与冬前翻耕相比,绿肥压青和地膜覆盖提高了花生的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且绿肥压青的耕作方式还降低了高温时期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大粒径团聚体中的碳、氮含量。综合各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效果,绿肥压青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地膜覆盖和冬前翻耕。2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与冬前免耕相比,地膜覆膜、绿肥压青和冬前翻耕能够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加0-20cm耕层土壤中粒径大于2 mm的土壤团聚体的含量,降低粒径小于0.25 mm的微团聚体的含量;提高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且绿肥压青和冬前翻耕还能降低真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综合各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环境的改良效果,绿肥压青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冬前翻耕和地膜覆盖。3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与冬前免耕相比,绿肥压青、冬前翻耕和地膜覆盖均可促进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提高连作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改善叶片光合性能。综合各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改良效果,绿肥压青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地膜覆盖和冬前翻耕。4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产量的影响与冬前免耕相比,绿肥压青、冬前翻耕和地膜覆盖均可提高花生的产量,主要增产的原因是提高出仁率和单株结果数,降低连作花生公斤果数和烂果率。综合各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产量的提升效果,绿肥压青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地膜覆盖和冬前翻耕。
二、旱作区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作区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覆膜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长生理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株高、冠幅 |
1.3.2 光合特性 |
1.3.3 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 |
1.3.4 光合产物积累 |
1.3.5 产量 |
1.4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覆膜对马铃薯株高和冠幅的影响 |
2.2 覆膜对马铃薯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1 净光合速率(Pn) |
2.2.2 蒸腾速率(Tr) |
2.2.3 根系活力 |
2.2.4 MDA含量 |
2.2.5 细胞膜透性 |
2.3 覆膜对马铃薯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
2.4 覆膜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2.5 马铃薯产量与生长、生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理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播期及覆膜处理对不同品种旱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旱稻生产概况 |
1.2.2 光热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3 播期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4 覆膜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覆膜及播期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旱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
3.1 土壤温度 |
3.1.1 气温的变化 |
3.1.2 土壤温度 |
3.2 土壤湿度 |
3.3 旱稻的生育进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及播期处理对旱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 旱稻生长 |
4.1.1 地上部 |
4.1.2 根系 |
4.2 生理指标 |
4.2.1 叶绿素含量 |
4.2.2 光合作用 |
4.2.3 氮平衡指数 |
4.2.4 归一化植被指数 |
4.3 养分吸收 |
4.3.1 氮素 |
4.3.2 磷素 |
4.3.3 钾素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及播期处理对旱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5.2 品质 |
5.2.1 碾磨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食味品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表覆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2 地表覆盖对土壤水温的影响 |
1.2.3 地表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 |
1.2.4 地表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5 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试验区2015-2017年的降水和气温分布 |
2.2 试验设计 |
2.2.1 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
2.2.2 半湿润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水分 |
2.3.2 休闲期降水储存率 |
2.3.3 土壤温度 |
2.3.4 土壤碳氮及其组分 |
2.3.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2.3.6 玉米产量与生物量 |
2.3.7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2.4.1 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指标的数据分析 |
2.4.2 土壤微生物的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的影响 |
3.1 土壤温度 |
3.1.1 生育期0-25cm平均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3.1.2 生育前期0-25cm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
3.1.3 生育期0-25cm土壤积温 |
3.2 休闲期保墒效应 |
3.2.1 休闲期前后0-2m土壤含水量剖面图 |
3.2.2 休闲期0-2m土壤储水量和降水储存率 |
3.3 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
3.3.1 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 |
3.3.2 生育期0-2m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
3.3.3 生育期玉米农田总耗水量 |
3.4 讨论 |
3.4.1 土壤温度 |
3.4.2 土壤水分 |
3.5 小结 |
第四章 连续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碳氮变化 |
4.1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的变化 |
4.1.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动态变化 |
4.1.2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变化 |
4.1.3 土壤碳氮比的变化 |
4.2 土壤可溶性碳氮组分的变化 |
4.2.1 可溶性有机碳 |
4.2.2 可溶性有机氮 |
4.3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 |
4.3.1 硝态氮 |
4.3.2 铵态氮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5.1.1 细菌多样性 |
5.1.2 真菌多样性 |
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5.2.1 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
5.2.2 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1 细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2 真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农田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显着影响 |
5.4.2 农田覆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生育进程 |
6.2 株高与茎粗 |
6.3 叶面积指数 |
6.4 干物质积累 |
6.4.1 玉米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6.4.2 农田覆盖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 产量及相关性状 |
7.1.1 秃尖长、穗长和穗粗 |
7.1.2 百粒重、穗粒数和空秆率 |
7.1.3 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 |
7.2 水分利用效率 |
7.3 经济效益 |
7.4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分析 |
7.4.1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7.4.2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性状的相关性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膜覆盖栽培的环境生态效应 |
1.1 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 |
1.2 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效应 |
1.3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4 地膜覆盖的土壤养分效应 |
1.5 地膜覆盖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
1.6 地膜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 |
1.7 地膜覆盖的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 |
1.8 对杂草和病害的防除 |
2 地膜覆盖栽培的劣势 |
2.1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
2.2 追肥困难,容易早衰 |
2.3 残膜危害 |
3 不同地膜栽培的差异 |
4 结语与展望 |
(6)永登旱作区花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品种选择,播前处理 |
2 地块选择,合理轮作 |
3 整地施肥,起垄覆膜 |
3.1 整地施肥 |
3.2 起垄覆膜 |
4 适期播种 |
5 田间管理 |
6 病虫害防治 |
7 适期收获 |
(7)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2 覆盖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
3.3 覆盖增产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覆盖对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的影响 |
4.2 覆盖对土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 覆盖对土壤热量传导的影响 |
4.4 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 |
4.5 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 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 |
5.2 覆盖对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
5.4 覆盖对马铃薯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
5.5 覆盖对降水24 h后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5.6 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6.1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 覆盖对叶片SPAD值及叶片N含量(LN)的影响 |
6.3 覆盖对马铃薯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6.4 覆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
6.5 覆盖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概况 |
1.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面积 |
1.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施效应 |
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机具现状 |
2.1 起垄覆膜技术与机具 |
2.2 膜上精量播种技术与机具 |
2.3 机械化收获技术与机具 |
2.4 残膜回收技术与机具 |
3 现存问题分析 |
3.1 农艺 |
3.2 配套机具 |
3.2.1 种床机械化构建质量不高 |
3.2.2 膜上机械化播种性能不可控 |
3.2.3 机械化收获农艺要求不融合 |
3.2.4 机械化残膜回收过程易失效 |
4 展望 |
4.1 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 |
4.2 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 |
4.3 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
5 结束语 |
(9)种植模式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案 |
2.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2 试验方法 |
2.3 具体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土壤温度及蓄水量的影响 |
3.5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合成淀粉关键酶的影响 |
3.6 种植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 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生长及生理指标综合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发表情况 |
(10)不同耕作方式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花生连作的研究现状 |
1.2.1.1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2 连作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
1.2.2 缓解作物连作障碍途径的研究现状 |
1.2.2.1 改善栽培耕作制度 |
1.2.2.2 绿肥还田 |
1.2.3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2.3.3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4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2.2.1.1 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含水量 |
2.2.1.2 土壤团聚体 |
2.2.1.3 土壤温度 |
2.2.2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
2.2.3 土壤微生物数量 |
2.2.4 生理指标测定 |
2.2.4.1 光合速率 |
2.2.4.2 叶绿素含量 |
2.2.4.3 单株干物质重量 |
2.2.5 花生产量测定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容重 |
3.1.2 土壤孔隙度 |
3.1.3 土壤含水量 |
3.1.4 土壤团聚体 |
3.1.5 土壤温度 |
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全氮含量 |
3.2.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2.3 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 |
3.2.4 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全氮含量 |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1 真菌数量 |
3.3.2 细菌数量 |
3.3.3 放线菌数量 |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1 叶片光合特性 |
3.4.1.1 净光合速率 |
3.4.1.2 蒸腾速率 |
3.4.1.3 气孔导度 |
3.4.1.4 胞间CO_2 浓度 |
3.4.1.5 光合色素 |
3.4.2 干物质积累 |
3.5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1 花生单株生产力 |
3.5.2 花生产量 |
4 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1 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含水量 |
4.1.2 土壤团聚体 |
4.1.3 土壤温度 |
4.1.4 土壤养分 |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5.3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5.4 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花生产量的影响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旱作区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覆膜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长生理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禄兴丽,段雅欣,李闪闪,岳衡,吴佳瑞,刘继虎,康建宏. 植物生理学报, 2021(07)
- [2]栽培方式与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J]. 段玉,张君,范霞,李书田,梁俊梅,安昊,张婷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12)
- [3]播期及覆膜处理对不同品种旱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范晓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 黄方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5]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进展[J]. 周龙,王芳,赵伟丽,曾志伟,杨德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6]永登旱作区花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J]. 张燕. 基层农技推广, 2019(12)
- [7]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陈玉章.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J]. 戴飞,赵武云,张锋伟,马海军,辛尚龙,马明义.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5)
- [9]种植模式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D]. 贺锦红. 宁夏大学, 2019
- [10]不同耕作方式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D]. 李金融.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