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M软球模型研究粒子间的接触力

用DEM软球模型研究粒子间的接触力

一、用DEM软球模型研究颗粒间的接触力(论文文献综述)

于跃[1](2021)在《温度场对沙生灌木枝桠颗粒致密成型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

杨晓东[2](2021)在《密集颗粒物料蠕变特性的离散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颗粒物料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认识颗粒物料的复杂流动力学特性,对于指导涉及颗粒物料的相关操作装置的设计、优化和放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密相颗粒的力学响应行为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局部的力学扰动会影响周围其它区域颗粒的流变行为。如何刻画以及反映这种空间相关性,是当前各种针对密相颗粒物料的非局部流变本构模型的核心所在。本论文工作基于二维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通过模拟不同剪切作用下颗粒物料的失稳过程,尝试从颗粒尺度出发探索力学扰动影响颗粒物料力学失稳的微观机理。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论文第二章考察了水平恒速剪切作用下颗粒物料的力学响应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剪切带之外的颗粒并不是处于绝对静止状态,而是呈现沿剪切方向缓慢蠕动的特征;经典的μ(Ⅰ)模型能够刻画不同剪切速度下快速流动区内颗粒物料的有效摩擦系数,但蠕动区内颗粒物料的有效摩擦系数与惯性数I之间并不存在唯一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μ(Ⅰ)模型引入颗粒脉动速度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归一化不同流域内颗粒物料的有效摩擦系数。(2)论文第三章通过开展弹簧牵引剪切壁面的方式,考察了颗粒物料由类固体的静止状态(stick)到类流体的流动状态(slip)的转捩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由stick状态转向slip状态的过程中,伴随着应力分布非均匀性的增强、颗粒间接触数目的减少以及弱颗粒接触对对强颗粒接触对几何支撑效果的减弱。在stick阶段,对上壁施加力学扰动可促使颗粒系统进入slip状态;诱发slip事件所需的时间随扰动强度和扰动频率的减小而急剧增大;分析表明,力学扰动促使颗粒物料内颗粒发生蠕动,进而导致弱颗粒接触对对强颗粒接触对的几何支撑效果减弱,可能是形成slip事件的原因。(3)论文第四章通过开展弹簧牵引颗粒物料内部intruder的方式,考察了颗粒物料内部stick-slip状态转捩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弹簧的持续牵引,在intruder前方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应力集中,同时intruder前方的颗粒接触网络几何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了 slip事件的形成;对intruder施加力学扰动促进了 slip事件的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这主要是力学扰动促进了 intruder前方强力链结构的形成、弱化了弱接触对对强接触对的几何支撑作用。

蔡瑞环[3](2021)在《粒料混合过程离散单元模型及数值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粒料混合是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单元操作,然而至今还不能完全把握其中的颗粒运动规律,因此深入理解粒料的运动规律对控制和优化粒料混合过程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对粒料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主要研究手段,但是对工程规模粒料混合的DEM模拟仍受到计算能力的限制。为解决工程中粒料混合的数值仿真瓶颈,本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工程规模颗粒混合模拟的基于动态网格的离散单元邻居搜索方法(Dynamic Mesh Cell-linked List,DMCL)和基于能量耗散率一致原则的粗颗粒离散单元方法(Coarse-grai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CG-DEM)。为提高大规模DEM仿真时计算内存的利用率,本文建立了DMCL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邻居搜索算法中引入动态网格,即在有颗粒区域划分较细网格而在无颗粒区域划分较粗网格,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用螺旋输送机和带输送机的计算中,结果显示采用DMCL方法可以大幅度节约计算内存且不影响计算效率。为了解决大规模稠密流仿真中颗粒数量多、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耗散率一致原则的CG-DEM,并通过相应的模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采用该方法会损失一定的精度,但可以利用粗颗粒系统来合理地预测原系统的颗粒流动,同时大幅度减少计算中的颗粒数量,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2)揭示了自由表面流中双组份球形颗粒和单组份椭球形颗粒的扩散机制并分别建立其扩散规律性方程,将其与连续介质模型相结合即可用于预测大规模自由表面流颗粒混合过程。运用Lees-Edwards边界条件,系统地研究了尺寸不同的双组份球形颗粒和单组份椭球形颗粒稠密剪切流中扩散系数与流动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系数分别与剪切速率和颗粒特征尺寸的平方成正比,与固含率成反比,随长径比(对椭球而言)的增大先变小后变大。据此分别建立了双组份球形颗粒和单组份椭球形颗粒的扩散规律性方程,比较两者的扩散规律性方程发现它们有较高一致性。采用该方程完善连续介质模型中的扩散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准静态堆流中颗粒的混合分离过程。(3)将CG-DEM方法用于工程用双螺旋锥形混合器中颗粒混合过程的仿真,揭示了设备结构和操作工况的变化对混合器强制混合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双螺旋锥形混合器的螺径比、螺旋直径比和公自转速率对其混合效率的影响,主要比较了混合指数、设备功率、设备磨损和能量谱等,并将CG-DEM应用于混合器的仿真。研究表明当混合器的螺径比、螺旋直径比和公自转速率比为某特定值时混合效率最佳。此外,模拟结果显示应用CG-DEM的CG系统可以准确地预测原系统中颗粒流动形态、设备功耗和磨损等。

方甄[4](2020)在《秸秆粉料压缩成型热力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在我国储量丰富,发展和利用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不仅可以避免农作物就地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替代燃煤在工业供热和民用采暖等发挥重要作用。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木质素,在高温下软化而起到粘结作用促进原料成型。关于生物质致密成型过程中温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成型燃料块的宏观分析,但是无法模拟进料初期原料没成型前的松散状态。本文离散元为主要研究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单个秸秆颗粒进料到压缩期间的接触行为以及模具对颗粒的传热行为,以及最后秸秆燃料块挤压出料过程的应力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引入颗粒材料的接触力学和热学模型,建立颗粒系统的粘弹塑性本构方程,根据颗粒力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颗粒与颗粒之间和颗粒与模具之间的接触和传热关系,使用Verlet方法对传热过程秸秆颗粒间的接触力和模具间的接触力进行迭代计算。其次,使用C++语言编写加热线圈对成型模具的传热程序,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热压成型进料和压缩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搭建单柱塞生物质成型试验台,采用成型套筒加热的方式,对所建立的离散元颗粒模型进行验证。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各因素对秸秆热压成型工艺显着性影响。成型块密度的主次影响因素依次为原料含水率、电机频率和加热温度。最高温度的主次影响因素依次为加热温度、电机频率和原料含水率。最后,使用ANSYS进行挤压出模阶段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温度场变化规律以及应力应变的变化趋势。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分析了秸秆粉料压缩成型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流体塑性阶段、粘弹性阶段以及粘塑性阶段,建立了对应三个阶段的三种力学数学模型和整个过程的温度场模型,并根据这三个力学模型和一个温度场模型,以时间作为中间变量,从而构建出三组热力耦合模型,通过残差分析,确定仿真模型的准确度,同时可以预测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马杰[5](2020)在《外热式回转装置内颗粒物质运动及导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颗粒物质因其在化学、矿物、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外热式回转装置也是工业生产中对颗粒物质进行热处理的一种常用设备。涉及到颗粒物质在外热式回转装置内运动传热过程的单元操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回转装置内的双分散球形颗粒和单分散柱状颗粒为研究对象,将离散元素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与导热模型相耦合,对外热式回转装置内颗粒物质的运动以及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Lacey混合指数被用作颗粒混合效果的评价指标。颗粒平均温度、颗粒温度标准偏差、有效传热系数以及传热速率被用作颗粒床传热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长度的活动抄板对双分散球形颗粒运动混合的影响。分析了回转装置转速、固定直角抄板的数量和高度、颗粒体积、填充率对单分散柱状颗粒在外热式回转装置内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长度的活动抄板对单分散柱状颗粒在外热式回转装置内混合传热的影响。在双分散球形颗粒体系中,当回转装置转速为15 r/min时,颗粒平均速度波动的幅度随着活动抄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在回转装置内添加活动抄板与固定抄板都能够增强颗粒混合,但与等长度的固定抄板相比,活动抄板更能够增强颗粒的混合。并且活动抄板的最优无量纲长度为1/3。当回转装置转速为60 r/min时,活动抄板对颗粒平均速度波动幅度的影响更倾向于随机性。并且仅有无量纲长度为1/4的活动抄板能够增强颗粒混合。在两种转速下,活动抄板都会使颗粒平均速度脉动的更加剧烈。在单分散柱状颗粒体系中,降低回转装置的转速,增加直角抄板的数量,提高直角抄板的高度,减小颗粒的体积,降低填充率,都能使颗粒平均温度升高的更快,增强颗粒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增加颗粒与回转装置之间的接触面积或降低回转装置内颗粒的热容来优化传热。降低回转装置的转速,增加直角抄板的数量,提高直角抄板的高度,减小颗粒的体积都能够增加颗粒与回转装置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填充率则能够降低回转装置内颗粒的热容。当回转装置转速为15 r/min或60 r/min时,在回转装置内添加活动抄板会对单分散柱状颗粒的混合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低转速下颗粒的混合要优于高转速下颗粒的混合。在两种转速下,活动抄板对颗粒与回转装置之间传热的抑制作用也随活动抄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强。但是低转速下的传热速率要高于高转速下的传热效率。

王彪[6](2020)在《微重力下磁场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磁流化床因其振动小、噪声小、装卸方便、高传质、高传热速率等突出优点而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颗粒在磁流化床中的运动行为并促进实际生产,针对颗粒在流化床中的流动特性,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但其在微重力领域仍有不小的局限性,而且,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单组份颗粒磁流化床,但实际不可避免会有多种组份颗粒共同出现。因此,本课题以磁性与非磁性两种颗粒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重力条件下双组份颗粒在磁场流化床内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获得颗粒系统中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本文以离散单元软球模型为基础,将磁场力模型嵌入颗粒的受力模型中,得到磁性颗粒离散单元软球模型,对气相的数值求解中选用Navier-Stokes偏微分方程组,气固相间曳力模型选取Gidaspow曳力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模型验证。应用建立的添加磁场力的离散颗粒软球模型,对常重力条件下双组份颗粒磁场流化床中颗粒流化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磁感应强度、磁场梯度、表观气速对双组份颗粒系统颗粒分离特性的影响以及磁性颗粒受力情况。研究发现,在本文研究工况条件下,适合的磁感应强度、磁场梯度、表观气速对颗粒分离效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用建立的添加磁场力的离散颗粒软球模型,对微重力条件下单组份颗粒磁场流化床中颗粒流化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无磁和梯度磁场两种工况下磁性颗粒的流化状态变化。研究发现,添加合适的梯度磁场,通过颗粒间磁场力和外磁场梯度力的共同作用,可以在几乎没有颗粒成链或聚团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气泡的生长,使得颗粒流化更为均匀,该工况相当于增加了颗粒沿重力方向的受力,即增加了颗粒的“重力”,使得颗粒流化可操作气速的范围更大。应用建立的添加磁场力的离散颗粒软球模型,对微重力条件下双组份颗粒磁场流化床中颗粒流化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梯度磁场对密度不同的磁性颗粒与非磁性颗粒间混合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微重力环境中,添加合适的梯度磁场可以促进密度相差28%的两种组份颗粒的混合程度,但过高的磁感应强度,会使磁性颗粒产生聚团成链现象。

雷庆明[7](2020)在《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自助碾米机集机械、控制、互联网等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减少大米仓储、运输、包装等环节,还能让人们吃上更新鲜、健康的“现碾”大米,势必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自助碾米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发展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对自助碾米机展开研究与设计。为保证自助碾米机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碾白特性两方面开展工作。依靠相关硬件和软件,完成硬件部分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加强自助碾米机的智能化、自动化,保证自助碾米机的高效性、稳定性。利用离散元素法,开展糙米碾白特性的研究,解决传统理论研究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在改进碾米机遇到瓶颈的问题,为自助碾米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和依据。论文的创新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助碾米机的需求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开展模块化设计,确定自助碾米机的结构组成,并从结构、功能、工作原理等方面对谷仓、进谷斗、碾米装置等主要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制造,然后进行组装。2)在清晰自助碾米机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控制需求,基于PLC对自助碾米机硬件部分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控制系统调试四部分工作。3)围绕碾辊螺旋段的螺旋升角展开碾白特性研究,考虑到传统的近似设计理论不能较精确分析碾辊螺旋段螺旋升角的变化对碾白运动的影响,本文建立一系列不同螺旋升角的碾白结构模型,并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对各模型的碾白运动进行仿真,最后从糙米轴向速度、糙米数目、压缩力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碾白运动受螺旋升角的影响。

王潇[8](2020)在《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过程的数值分析》文中指出两相流动中的散粒体系统颗粒破碎研究是当前许多领域关心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发射药床的挤压破碎是评定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核心问题,对此的一般性研究是单独采用离散元法模拟颗粒、散粒体系统及内部颗粒的破碎,以动态挤压模型代替实际工程中的燃气推动作用,未考虑流体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的创新性在于还原实际工程中的气体冲击荷载,将复杂的气固相互作用考虑到发射药床的运动研究中。本文以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大课题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别建立气固两相模型,对两相流动中的颗粒破碎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其应用到高速气体冲击下发射药床破碎问题的研究中,本文研究的具体工作有:(1)建立了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的计算模型。首先建立了单个颗粒能够发生破碎的散粒体系统颗粒破碎模型,然后建立了圆筒中的气相模型,最后通过耦合模块使气固模型信息交互从而建立了可描述颗粒破碎的气固两相模型。(2)比较了不同离散方式、颗粒形状以及填充密度对两相流动中气相分布及颗粒破碎程度的影响,从固相和气相系统的角度揭示了规则/随机离散颗粒、正六面体/球体/正六棱柱状颗粒和不同填充密度下颗粒与两相系统的内部联系和变化规律。(3)建立了发射药粒离散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细观参数的标定,验证了发射药粒离散元模型可有效模拟实际发射药粒的力学行为;建立了两相流动中弹药冲击破碎系统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数值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离散方式、颗粒形状和填充密度对两相流动中的固相系统有显着影响。规则离散颗粒破碎率高于随机离散颗粒,正六面体颗粒破碎率依次高于正六棱柱颗粒、球体颗粒,低填充密度颗粒破碎率高于高填充密度颗粒;破碎率高的颗粒聚合性更好,颗粒增速更加缓慢。(2)离散方式、颗粒形状和填充密度对两相流动中的气相系统有显着影响。当内部流场趋于稳定时,规则离散颗粒气相压强和速度高于随机离散颗粒,球体颗粒气相压强和速度高于正六棱柱颗粒和六面体颗粒,高填充密度颗粒气相压强和速度高于低填充密度颗粒。(3)通过和物理试验对比,分析了发射药床运动状态变化、破碎程度和膛底受压情况,计算出药床燃烧表面积比误差为5.65%,膛底受压误差为3.34%,考虑模型简化和内部填充密度限制带来的可能误差,数值试验能够较完美地再现两相流动中发射药床的破碎过程。

路伟[9](2020)在《考虑静电影响的垂直管道颗粒流截面流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颗粒物质的输送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管道输运是颗粒物质的主要输运方式。颗粒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与输运管道壁面以及其他颗粒发生碰撞、摩擦,使得颗粒带上一定程度的电荷,颗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静电力的作用,从而影响颗粒速度及运动轨迹,可能会影响管道输运效率。尽管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管道颗粒流中的静电现象,而且已经发明了通过管道静电变化监测管道中颗粒流动速率的技术,但是考虑管道颗粒流静电产生、累积乃至对管道流影响的研究甚少。本论文围绕垂直管道中颗粒碰撞带电产生、累计以及对管道颗粒流流量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本论文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模拟颗粒在管道中的运动,结合颗粒碰撞带电模型,通过计算两球、球-板单次碰撞带电量,并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发现EDEM可以用来模拟垂直管道中颗粒带电且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大、碰撞速度越大,球或板带电量越大。特别地,两球碰撞过程中当两球粒径比在0.6时,球的带电量达到最大。验证了植入EDEM内程序代码的可靠性。然后,基于上述碰撞带电量模型以及EDEM软件,模拟了垂直管道颗粒流,研究了颗粒在输运过程中的电量累积,同时计算了不同因素下管道截面流量。计算结果表明,管径越小、管长越长、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越大、加载速率越大、颗粒与管道壁面材料属性不同时,颗粒带电量越大且带电对流量的影响越显着。特别地当管径较小、管长较长时带电对流量的影响最大将达到25%,且随着管径变大、管长变短带电的影响逐渐减弱。当管径大于16mm、管长小于80mm时,带电的影响小于7%。最后,通过开展不同管径、管长、颗粒粒径分布下沙粒带电量与漏斗流量测量实验,并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发现,管长、管径、颗粒粒径分布对管道流的影响规律与数值结果一致但数值模拟结果大于实验结果。考虑颗粒带电与实验结果更接近但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差14%,而不考虑带电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差39%。

韩丹丹[10](2020)在《采空区垮落岩体煤层气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采空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采收率低。经典“三带”理论认为:采空井的井底布置在“裂隙带”内即可高效地抽采煤层气。但采空区煤层气压力低,抽采范围小,煤层气抽采面临“不产气”、“产气少”和“产气量差异大”等难题。而针对垮落带煤层气抽采的研究较少,且仅将垮落带假设为“黑匣子”,“经验性”设置采空区不同层位空隙率,研究“黑匣子”内煤层气的渗流。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及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不同层位空隙率的分布特征,及低压力的煤层气在空隙内的渗流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拉格朗日框架下采用软球模型中的Hertz-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描述岩块与岩块之间及岩块与壁面之间的碰撞作用力,并综合考虑岩块的重力,建立垮落岩体的受力压缩数学模型;对于气相中含空气的煤层气,则采用离散单元法在欧拉框架下建立了气相流动方程。联立上述所构建的方程,即可建立垮落岩体内煤层气渗流的数学模型。基于垮落岩体的受力压缩模型,模拟了大尺度岩块组成的垮落岩体的压实过程。在压实过程中,应力主要通过强力链自上向下传递,导致上部岩体应力明显大于下部岩体应力。随压缩量增大,强力链向下延伸距离增长,覆盖范围变大,导致高应力范围逐渐向下扩展;由于垮落岩体下部岩块受外力扰动小,岩块受力向下滑移的距离也较短,使垮落岩体下部岩块间的接触网络较疏松,配位数较小,导致垮落岩体自上而下空隙率逐渐增大;垮落岩体空隙与力链空隙均呈现双峰分布,随压缩量增大,力链出现断裂,力链空隙进行重组,导致垮落岩体内部分大空隙分裂为小空隙。基于垮落岩体内煤层气渗流的模型,模拟了低压煤层气在垮落岩体空隙内的渗流过程。垮落岩体空隙为煤层气自下而上流动提供了流动空间,岩块间空隙越大,煤层气气体的流动速度越大;而颗粒排布越密集,对煤层气气体流动的阻碍能力越强。由于垮落岩体底部岩块间的空隙较大,储存大量煤层气,导致垮落岩体底部煤层气压力较大,流动速度也较大;随距垮落岩体底部距离的增大,岩块间空隙逐渐减少,煤层气压力逐渐降低,煤层气的流动速度基本趋于平稳。在垮落岩体相同的层位上,随煤层气浓度的增大,煤层气气体的流动速度也在逐渐增加。本文选取了三口地质条件相似的关闭矿井采空区,其中#1号钻井、#2号钻井及#3号钻井分别位于裂隙带内、垮落带上部及垮落带底部。#1号采空井、#2号采空井及#3号采空井的煤层气抽采量依次增大,表明#3号采空井的井位是适合低压采空区的最佳抽采井位。这是由于采空区煤层气的压力较低,有效抽采范围小。当采空井的井底布置在裂隙带,采空区内低压煤层气较难流入钻井抽采范围。而垮落带的底部空隙较大,储存着大量煤层气,钻井位于采空区底部,能够快速有效地抽采遗煤解吸出的煤层气。

二、用DEM软球模型研究颗粒间的接触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DEM软球模型研究颗粒间的接触力(论文提纲范文)

(2)密集颗粒物料蠕变特性的离散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密集颗粒物料体系力学及流动特性
        1.2.1 力链结构
        1.2.2 蠕动行为与笼效应
        1.2.3 Stick-slip现象
    1.3 力学扰动对颗粒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1.4 密集颗粒物料的流变学模型
        1.4.1 相变模型
        1.4.2 μ-I模型
        1.4.3 流度模型
    1.5 颗粒体系的模拟方法
        1.5.1 连续介质模型概述
        1.5.2 离散单元法概述
    1.6 本论文开展工作
第2章 离散单元法模型及算例设置
    2.1 离散单元法软球模型
    2.2 试样制备及模拟参数设置
        2.2.1 试样制备
        2.2.2 参数设置
    2.3 水平剪切模拟
        2.3.1 水平剪切下颗粒物料力学响应特性
        2.3.2 颗粒有效摩擦系数唯象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弹簧牵引上壁的离散模拟研究
    3.1 弹簧牵引上壁模型
    3.2 弹簧牵引上壁的S_(TICK-SLIP)现象分析
    3.3 施加力学扰动弹簧牵引上壁
        3.3.1 扰动过程的力学属性变化
        3.3.2 扰动过程的拓扑结构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弹簧牵引内部颗粒的离散模拟研究
    4.1 弹簧牵引内部颗粒模型
    4.2 弹簧牵引内部颗粒S_(TICK-SLIP)过程
    4.3 弹簧扰动内部颗粒
        4.3.1 弹簧拉伸阶段
        4.3.2 施加扰动阶段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粒料混合过程离散单元模型及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粒料混合问题的背景概述
    1.2 离散单元模型概述
        1.2.1 DEM发展现状
        1.2.2 DEM仿真存在的问题
    1.3 工程中粒料混合过程数值仿真研究概述
        1.3.1 粒料自由表面流混合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2 粒料强制混合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2 高效DEM仿真模型和算法
    2.1 离散单元法
        2.1.1 颗粒形状方程
        2.1.2 运动控制方程
        2.1.3 接触模型及接触参数计算
        2.1.4 DEM计算流程
    2.2 基于动态网格的离散单元cell-linked邻居搜索方法
        2.2.1 DMCL方法介绍
        2.2.2 数值计算算法及流程
        2.2.3 工程应用模拟验证
    2.3 基于能量耗散率一致的粗颗粒方法
        2.3.1 CG-DEM模型
        2.3.2 模型模拟验证
        2.3.3 模型实验验证
        2.3.4 转鼓转速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粒料自由表面流扩散机制研究
    3.1 Lees-Edwards边界条件
    3.2 双组份球形颗粒扩散机制
        3.2.1 模拟工况
        3.2.2 双组份球形颗粒的扩散系数
        3.2.3 剪切速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2.4 颗粒尺寸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2.5 固含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2.6 扩散一般性方程
        3.2.7 摩擦系数和弹性恢复系数的影响
    3.3 双组份球形颗粒扩散规律性方程在大规模堆流中的应用
        3.3.1 准静态堆流模型建立
        3.3.2 模拟和理论结果对比
    3.4 单组份椭球形颗粒扩散机制
        3.4.1 椭球形颗粒模型
        3.4.2 模拟工况
        3.4.3 椭球长径比对运动的影响
        3.4.4 单组份椭球扩散系数
        3.4.5 剪切速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4.6 颗粒尺寸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4.7 颗粒长径比和固含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3.4.8 扩散一般性方程
    3.5 本章小结
4 双螺旋锥形混合器强制混合研究
    4.1 双螺旋锥形混合器
    4.2 颗粒混合实验验证
    4.3 叶片结构对双螺旋混合器的影响
        4.3.1 模拟工况
        4.3.2 螺径比及螺旋直径比对混合的影响
        4.3.3 设备功率比较
        4.3.4 设备磨损比较
    4.4 操作工况对双螺旋混合器的影响
        4.4.1 模拟工况
        4.4.2 螺旋自转公转速率对混合的影响
        4.4.3 混合器局部混合效率比较
        4.4.4 颗粒粒径比对混合的影响
        4.4.5 能量谱比较
        4.4.6 设备磨损比较
    4.5 粗颗粒方法在双螺旋混合器中的应用
        4.5.1 模拟工况
        4.5.2 原系统和粗颗粒系统颗粒混合比较
        4.5.3 功率修正及比较
        4.5.4 磨损修正及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秸秆粉料压缩成型热力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秸秆成型工艺简介
        1.2.1 秸秆细观成型机理
        1.2.2 秸秆生物质成型工艺
        1.2.3 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的研究现状
    1.3 生物质热压成型影响参数
        1.3.1 原料颗粒度
        1.3.2 加热温度
        1.3.3 成型压力
        1.3.4 原料含水率
        1.3.5 挤压频率
    1.4 秸秆类生物质热力耦合研究现状
    1.5 生物质压缩过程中热力耦合存在的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秸秆生物质热压成型进料过程离散元模型
    2.1 引言
    2.2 宏观热环境研究
    2.3 建立接触模型
    2.4 计算接触力
    2.5 力学本构模型的建立
        2.5.1 秸秆颗粒系统的研究尺度
        2.5.2 秸秆颗粒的应力和应变度量
        2.5.3 离散元分析改进的Burgers秸秆力学本构模型
    2.6 温度场模型建立
        2.6.1 秸秆生物质宏观热传导过程
        2.6.2 秸秆颗粒与模具间热传导
        2.6.3 秸秆颗粒与颗粒间热传导
        2.6.4 秸秆颗粒接触热交换模型
    2.7 本章小结
3 秸秆生物质进料压缩离散元仿真的实现
    3.1 引言
    3.2 EDEM软件简介
    3.3 建立EDEM离散元迭代程序
        3.3.1 确立时间步长
        3.3.2 迭代方法
    3.4 基于EDEM软件的API二次开发
    3.5 材料属性设置
    3.6 传热参数设置
    3.7 结果与分析
        3.7.1 接触数目随时间分布规律
        3.7.2 横截面颗粒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3.7.3 纵截面颗粒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3.7.4 颗粒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3.7.5 成型块轴向温度云图仿真结果
        3.7.6 不同温度下颗粒的压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7.7 秸秆颗粒温度对成型效率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秸秆生物质热压成型实验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设备
    4.3 实验原料与方法
        4.3.1 实验原料准备
        4.3.2 采集实验数据
    4.4 单因素实验
        4.4.1 含水率因素影响实验
        4.4.2 温度因素影响实验
        4.4.3 加热温度对成型压力的影响
    4.5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4.5.1 设定实验方案
        4.5.2 设计实验因素水平表
    4.6 正交试验结论与分析
        4.6.1 秸秆燃料块成型压力结果分析
        4.6.2 秸秆燃料块成型密度结果分析
    4.7 秸秆物料热压成型温度场实验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ANSYS的秸秆挤压出模阶段温度场和应力场建模
    5.1 引言
    5.2 温度场有限元建模
        5.2.1 建模类型分析
        5.2.2 选取单元类型
        5.2.3 定义材料属性
        5.2.4 几何模型的建立
        5.2.5 网格划分
        5.2.6 添加温度载荷
        5.2.7 温度场结果及分析
    5.3 挤压过程应力场有限元建立
        5.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5.3.2 选取单元类型
        5.3.3 秸秆颗粒成型参数的确定
        5.3.4 模型网格划分
        5.3.5 接触副单元的建立
        5.3.6 施加载荷约束和边界条件。
    5.4 应力应变场仿真计算结果
        5.4.1 应力分析
        5.4.2 应变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致密成型过程热力耦合特性力学建模
    6.1 引言
    6.2 物料在模具中的成型机理
    6.3 物料热力耦合弹塑性本构方程建模
        6.3.1 秸秆颗粒填充的塑性力学模型
        6.3.2 粘弹性模型
    6.4 生物质致密成型过程温度场模型
        6.4.1 颗粒的热传导方程
        6.4.2 热应力场基本理论
    6.5 秸秆材料粘弹塑性本构模型未知参数的确定
        6.5.1 应力应变本构方程未知参数确定
    6.6 温度场本构方程未知参数确定
    6.7 本章小结
7 讨论
    7.1 本文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外热式回转装置内颗粒物质运动及导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颗粒物质概述
    1.2 颗粒在回转装置内的运动及传热研究进展
        1.2.1 颗粒在回转装置内的运动特性研究
        1.2.2 颗粒在回转装置内的传热特性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
    2.1 离散元素法
    2.2 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2.2.1 颗粒运动及接触模型
        2.2.3 热量传递模型
    2.3 活动抄板与柱状颗粒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动抄板对双分散球形颗粒运动混合的影响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 模型验证
    3.3 颗粒运动混合分析
        3.3.1 颗粒平均速度
        3.3.2 颗粒混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柱状颗粒在外热式回转装置内的传热特性研究
    4.1 模拟条件及工况设置
    4.2 柱状颗粒传热特性分析
        4.2.1 回转装置转速对颗粒传热的影响
        4.2.2 抄板对颗粒传热的影响
        4.2.3 颗粒体积对颗粒传热的影响
        4.2.4 填充率对颗粒传热的影响
    4.3 传热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活动抄板对柱状颗粒混合以及传热特性的影响
    5.1 模拟工况设置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活动抄板对颗粒混合的影响
        5.2.2 活动抄板对颗粒传热特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6)微重力下磁场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场流化床在工业生产上的研究现状
        1.2.2 磁场流化床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现状
        1.2.3 混合颗粒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1.2.4 磁场流化床在微重力或者变重力下的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铁磁颗粒DEM模型
    2.1 引言
    2.2 气相计算模型
    2.3 颗粒相计算模型
        2.3.1 接触力
        2.3.2 磁场力
    2.4 气固之间的动量交换
    2.5 模型验证
        2.5.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2.5.2 模拟结果
    2.6 流化床物理模型的选取
    2.7 小结
第3章 常重力条件下磁场流化床双组份颗粒流动特性模拟
    3.1 引言
    3.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3.3 双组份颗粒模拟
        3.3.1 布风板处磁感应强度对双组份颗粒流化行为的影响
        3.3.2 磁场梯度对双组份颗粒流化行为的影响
        3.3.3 表观气速对双组份颗粒流化行为的影响
        3.3.4 磁性颗粒受力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微重力条件下磁场流化床单组份颗粒流动特性模拟
    4.1 引言
    4.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4.3 微重力条件下单组份颗粒磁流化床模拟结果
        4.3.1 瞬时颗粒分布
        4.3.2 固相体积分数分布
        4.3.3 压降分析
        4.3.4 速度分布
        4.3.5 颗粒温度
        4.3.6 颗粒运动轨迹
    4.4 小结
第5章 微重力条件下磁场流化床双组份颗粒流动特性模拟
    5.1 引言
    5.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5.3 微重力条件下双组份颗粒磁流化床模拟结果
        5.3.1 瞬时颗粒分布
        5.3.2 固相体积分数分布
        5.3.3 混合指数
        5.3.4 压降分析
        5.3.5 颗粒温度
        5.3.6 颗粒运动轨迹
        5.3.7 受力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碾米机及碾米工艺的发展概况
        1.3.2 碾米机智能化、自助化的发展趋势
        1.3.3 碾米机内米粒碾白数值模拟研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助碾米机结构组成
    2.1 自助碾米机工作要求
        2.1.1 自助碾米机的需求分析
        2.1.2 自助碾米机的工作要求分析
    2.2 自助碾米机结构组成
        2.2.1 谷仓
        2.2.2 进谷斗
        2.2.3 碾米装置
        2.2.4 震动筛选装置
        2.2.5 储米斗
        2.2.6 绞龙输送装置
        2.2.7 称重装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助碾米机控制系统设计
    3.1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1.1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3.1.2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3.1.3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2.1 硬件选型
        3.2.2 电气系统设计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3.1 编程软件简介
        3.3.2 工作流程
        3.3.3 控制逻辑
        3.3.4 PLC程序设计
    3.4 控制系统调试
        3.4.1 整体实物调试
        3.4.2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助碾米机碾白特性研究
    4.1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与力学模型
        4.1.1 离散元素法的概述
        4.1.2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
        4.1.3 离散元素法的力学模型
    4.2 离散元软件介绍
    4.3 碾白结构概述及理论分析
        4.3.1 碾白结构概述
        4.3.2 理论分析
    4.4 碾白仿真建立
        4.4.1 碾白结构模型
        4.4.2 糙米模型
        4.4.3 参数设置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糙米轴向速度
        4.5.2 糙米数目
        4.5.3 压缩力
        4.5.4 讨论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过程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气固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1.2.2 散粒体系统破碎的研究现状
        1.2.3 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DEM和 CFD基本原理及耦合理论
    2.1 离散元法
        2.1.1 基本原理
        2.1.2 颗粒计算模型
        2.1.3 时间步长
        2.1.4 基于离散元法的EDEM简介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
        2.2.1 基本原理
        2.2.2 湍流模型
        2.2.3 边界条件
        2.2.4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简介
    2.3 基于CFD-DEM的耦合理论
        2.3.1 基本思想
        2.3.2 CFD-DEM耦合求解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计算模型
    3.1 固相模型的建立
        3.1.1 单颗粒离散元破碎模型
        3.1.2 散粒体系统颗粒破碎模型
    3.2 气相模型的建立
        3.2.1 三维几何模型绘制和网格划分
        3.2.2 网格独立性检验
        3.2.3 内部监控特征面的建立
    3.3 气固两相模型的建立
        3.3.1 CFD-DEM的耦合模型
        3.3.2 时间步长的匹配
        3.3.3 两相作用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结果分析
    4.1 规则/随机离散颗粒气固两相分析
        4.1.1 规则/随机离散颗粒固相系统综合分析
        4.1.2 规则/随机离散颗粒气相系统综合分析
    4.2 不同形状颗粒气固两相分析
        4.2.1 不同形状颗粒固相系统综合分析
        4.2.2 不同形状颗粒气相系统综合分析
    4.3 不同填充密度颗粒气固两相分析
        4.3.1 不同填充密度颗粒固相系统综合分析
        4.3.2 不同填充密度颗粒气相系统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工程应用
    5.1 发射药粒单轴压缩试验参数标定
        5.1.1 发射药粒单轴压缩物理试验
        5.1.2 发射药粒单轴压缩数值试验
        5.1.3 发射药粒离散元模型的参数标定
    5.2 两相流动中弹药冲击系统的数值模拟
        5.2.1 内弹道两相流动力学物理模型
        5.2.2 两相流动中的发射药床破碎模型
    5.3 两相流动中弹药冲击模拟结果分析
        5.3.1 弹药冲击固相系统综合分析
        5.3.2 弹药冲击气相系统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考虑静电影响的垂直管道颗粒流截面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管道流中颗粒带电量研究
        1.2.2 管道颗粒流流动特性研究
        1.2.3 管道颗粒流流量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安排
第二章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带电量数值模拟
    2.1 离散元法(DEM)
        2.1.1 离散元颗粒接触理论
        2.1.2 离散元颗粒运动模型
    2.2 球-球/板单次碰撞带电量计算
        2.2.1 两球单次碰撞带电量数值模拟
        2.2.2 球-板单次碰撞带电数值模拟
    2.3 颗粒多次碰撞带电量模拟
        2.3.1 只包含正碰撞的球-球/板多次碰撞带电模型
        2.3.2 同时包含正、斜碰撞的球-球/板多次碰撞带电模型
        2.3.3 追踪颗粒系统中单个颗粒带电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垂直管道流流量的数值模拟
    3.1 管道截面流量的计算方法
    3.2 考虑颗粒带电对截面流量的影响
        3.2.1 颗粒间静电力计算处理方法
        3.2.2 计算结果
    3.3 带电情况下影响管道截面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 管径、管长的影响
        3.3.2 粒径分布及粒径大小的影响
        3.3.3 加载速率的影响
        3.3.4 材料属性对截面流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垂直管道截面流量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装置及仪器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4.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4.4.1 电量测量
        4.4.2 流量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采空区垮落岩体煤层气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空隙分布
        1.2.2 采空区煤层气渗流特性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值方法及模型建立
    2.1 离散单元法简介
        2.1.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1.2 离散单元法的求解
    2.2 受力压缩模型的建立
        2.2.1 建模假设
        2.2.2 接触模型理论
        2.2.3 模拟参数的设置及模型的创建
        2.2.4 网格独立性分析
    2.3 渗流模型的建立
        2.3.1 垮落岩体内煤层气流动的数学模型
        2.3.2 垮落岩体内煤层气流动的物理模型
        2.3.3 垮落岩体内煤层气渗流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空区内不同载荷下垮落岩体细观特征
    3.1 应力传递及演化特征
        3.1.1 单一粒径岩块构成的垮落岩体内力链的分布规律
        3.1.2 双粒径岩块构成的垮落岩体内力链的分布规律
    3.2 岩块颗粒的运移特征
        3.2.1 单一粒径岩块的运移特征
        3.2.2 双粒径岩块的运移特征
    3.3 岩块配位数的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垮落岩体内空隙率分布特征
    4.1 不同层位垮落岩体空隙率的分布
    4.2 不同级配垮落岩体内空隙分布
    4.3 垮落岩体空隙率整体分布特征
    4.4 垮落岩体内空隙尺寸的分布特征
    4.5 垮落岩体空隙率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空区垮落岩体内煤层气的渗流特性
    5.1 不同层位煤层气压力分布特征
    5.2 不同层位煤层气流动速度分布特征
    5.3 煤层气的流动轨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场验证
    6.1 采空区地质概况
    6.2 采空井层位布置
    6.3 不同层位采空井的抽采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用DEM软球模型研究颗粒间的接触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场对沙生灌木枝桠颗粒致密成型影响的研究[D]. 于跃.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密集颗粒物料蠕变特性的离散模拟研究[D]. 杨晓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3]粒料混合过程离散单元模型及数值仿真研究[D]. 蔡瑞环. 浙江大学, 2021(01)
  • [4]秸秆粉料压缩成型热力耦合研究[D]. 方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外热式回转装置内颗粒物质运动及导热特性研究[D]. 马杰.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6]微重力下磁场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研究[D]. 王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自助碾米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碾白特性研究[D]. 雷庆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8]两相流动中颗粒破碎过程的数值分析[D]. 王潇. 东南大学, 2020
  • [9]考虑静电影响的垂直管道颗粒流截面流量研究[D]. 路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10]采空区垮落岩体煤层气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韩丹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标签:;  ;  

用DEM软球模型研究粒子间的接触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