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淮阴水利建设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方[1](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指出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习刚[2](2020)在《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京杭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的发展演变结果。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大致可分大运河申遗前时期、大运河申遗时期、大运河"后申遗时代"三个时期。隋唐大运河研究在隋唐大运河历史、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成果丰硕,但也在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研究,田野考察成果发布的及时性,隋唐大运河的组成及与黄河关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刘稳[3](2019)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漕运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漕运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开发是漕运文化的价值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客观选择,也是漕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如何更好地发掘漕运文化遗存内涵,探析漕运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加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通济渠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变迁及其遗存的旅游开发展开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遗产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定相关概念;其次,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的变迁、影响因素及漕运文化遗存展开分析;然后,结合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分析其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最后,通过游客感知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漕运文化遗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其中旅游价值在漕运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但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景区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建设;景区服务体验一般,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等问题。旅游开发主体、旅游开发对象以及旅游市场应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系统营销宣传,打造品牌特色,以更好地实现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开发。
王仓仓[4](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尹杰[6](2019)在《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旅游业态,上世纪90年代后期第一次在中国大地出现,最早是从中国大陆西北边陲及台湾地区发展起来,并呈现出不错的发展趋势。这种新的旅游模式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有效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难、途径难等发展困局,同时还改善了乡村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商业的发展,推进了新农村、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官方数据表明,2018年全年国内、入境旅游总人数超过52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及衍生产品的收入总和超过5.9万亿元,整个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超过1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占绝对优势达到97.4%。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文件中就明确,境内旅游总消费额到2020年将达到5.5万亿元,旅游业会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周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旅游局也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要求促进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线路品牌,打造旅游消费新热点,增强对沿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当的政府管理对当地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浪费了有限的政府资源,同时还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优化政府管理已成为中央、省市政府关注的最新动向。当下,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正处在由初级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期,软硬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薄弱、政策导向不明朗、资金投入不足等,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以解决。本文将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群众需要等多方面阐述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政府管理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及其发展中政府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但是当前国内大学及研究机构对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管理研究成果较少,可供参考资料有限,因此对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分析是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陈继华[7](2016)在《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剧种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剧种的发展史。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剧种的发展走向和基本面貌。从舞台传播到大众传播,戏曲传播所采用的媒介都无一例外地为黄梅戏所采用,并且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多数地方剧种难以企及的成绩。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在封建正统文化的规范之下,黄梅戏常因出身不高、品格低下被官方归为“花鼓淫戏”一类予以禁演,官方文献多不记录;在民间语境中,能及时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采荼调”却在鄂、皖、赣三省边界地区悄然兴起,并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而逐步形成富有各地特色的名称和剧目。通过对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发展变化和地域差异的对比,我们发现黄梅戏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沿着鄂、赣、皖的长江水系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水路传播”特点。源自湖北黄梅的采茶小调沿江西向鄂中、南.向赣北、东向皖西,在皖江流域立足之后继续向苏、沪等地传播,发展成为横跨数省的大剧种。在水路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完成了从说唱形态向剧种形态的转变,并影响和确立了鄂东打锣腔系和赣北采茶腔系、皖南花鼓腔系等多个剧种的风格和面貌。从地理范围的流布来看,黄梅戏的早期传播印证了“水路即戏路”的观点。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它是实施传播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戏曲演出作为群体传播活动,往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主流价值、群体意识、伦理规范等信息传播给受众。古代戏曲生存的民俗文化土壤更能体现出相对固定的族群意识、阶层意识和“社”、“会”意识。这也决定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主体的群体性和组织性。民间会社组织、商帮团体和班社艺人等自然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力量。建国后,受时政影响,政府文化机构逐步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之一。本文以此为观照,结合黄梅戏的传播个性,同时也为避免与黄梅戏史研究内容的重合,将论述的重点放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上,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出灯会、宗族、班社、商业组织和文化机构等主要的主体类型,兼论各传播主体的演出活动和传播场地。建国初期,黄梅戏凭借《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经典电影享誉海内外,并直接催生了港台地区黄梅调电影这一独特的华语电影类型。从发展脉络上看,大陆地区建国初期的黄梅戏电影无疑具有开局之功,其后港台地区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黄梅调电影”启而承之;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地区黄梅戏电影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陆港两地黄梅戏电影在故事主题的采用、经典剧目的改编、经典唱段的传唱、电影传统的分流和电影创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电影形态遥相呼应,又各成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异构现象。同质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两者以传统民间故事为内核,突出女性题材,对经典剧目和唱段不断地进行文化叠合,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的共鸣现象;相异的是,两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大陆黄梅戏电影深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影就戏”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风格,而港台黄梅调电影更过地受到好莱坞初期歌舞类型片的影响蜕变成为“以戏就影”的“港式好莱坞”电影形态。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黄梅戏戏曲教唱”、“经典唱段放送”发展为黄梅戏竞技类节目、综艺性专题节目、青年人才选拔与选秀,再到黄梅戏广播剧,建国后黄梅戏的广播形式和艺术形态获得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出现大力推动了黄梅戏的电视化进程,出现了黄梅戏舞台艺术(纪录)片、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专题片、黄梅戏电视综艺节目等四种主要的传播形态。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的传播再一次将黄梅戏推到了高峰,并成为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黄梅戏与广播电视的结缘,极大地拓展黄梅戏舞台的大众传播渠道,并衍生出唱片、磁带、录像带、数字光盘等不同固定介质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黄梅戏传媒产业。
危良华[8](2009)在《基于适变哲学思想的淮安城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城市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如何以中国传统哲学独有的眼光审视这一变化过程,并寻求应对之道,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界亟待回答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适变哲学思想视角,选择淮安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作为案例,全面分析了城市变迁与城市适变的阶段、影响因子和内在机理等。全文分三部分:首先,在全面总结中国古代适变哲学思想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变的内涵、核心和应用领域等,分析了其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指导作用。其次,在系统梳理淮安城市发展史的基础上,甄别提炼了影响淮安城市变迁的关键因子,并将淮安城市发展划分为四个变化时期:古代萌发期、明清繁盛期、清末民国衰落期和解放发展期。对于每个变化时期,文章先后从区域与城市、城市及其中心区这两个层面,分别对政治与军事、经济与市场、社会与文化、自然与环境、运河与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宏观的各种区位、中观的功能与结构、微观的“点、线、面”三个方面,对淮安城市的变与适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综合的剖析与评述。最后,结合前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对适变哲学思想进行了抽象、归纳和演绎,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可以解释、引导和促进淮安城市永续发展的城市规划适变思想框架。
周冬梅,郭纯,钱亚东[9](2003)在《淮阴水利建设集团发展的思考》文中提出
张永国[10](2003)在《勇做江淮弄潮人》文中认为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闪耀着一颗水利行业的明星。她,就是江苏省水利系统第一家获得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省级明星企业——江苏省淮阴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辉煌的成长历程 1959年7月,凭着极其简陋的机械设备,有限的技术人员,组建了江苏省苏北第一家水利工程施工队。几经
二、浅议淮阴水利建设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淮阴水利建设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一、形势政策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 |
三、生产劳动教育 |
四、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口述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唐大运河研究分期 |
二、隋唐大运河本体研究 |
(一)隋唐大运河概念、特征 |
1.隋唐大运河名实 |
2.隋唐大运河的特征 |
(二)隋唐大运河河道变迁 |
(三)隋唐大运河运河工程、设施 |
(四)隋唐大运河交通与漕运 |
(五)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
三、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 |
四、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研究 |
五、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一)隋唐大运河遗产内涵、性质特征与价值 |
(二)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保护 |
1.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 |
2.隋唐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
(三)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 |
六、隋唐大运河研究不足与思考 |
(3)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
1.1.2 申遗成功为通济渠漕运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助力 |
1.1.3 通济渠漕运文化价值揭示与旅游开发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大运河文化研究综述 |
1.3.2 漕运文化研究综述 |
1.3.3 大运河漕运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运河文化遗存 |
2.1.2 漕运文化遗存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文化遗产价值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及漕运文化遗存 |
3.1 通济渠安徽段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社会经济背景 |
3.1.3 文化背景 |
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 |
3.2.1 变迁历史 |
3.2.2 变迁影响因素 |
3.3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特征 |
3.3.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 |
3.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特征 |
第4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4.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分类 |
4.2 三大价值评价 |
4.2.1 历史文化价值 |
4.2.2 艺术观赏价值 |
4.2.3 科学考察价值 |
4.3 三大效益评价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3.3 环境效益 |
4.4 六大条件评价 |
4.4.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
4.4.2 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 |
4.4.3 旅游环境容量条件 |
4.4.4 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
4.4.5 投资能力 |
4.4.6 施工条件 |
4.5 小结 |
第5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
5.1 开发总体状况 |
5.2 游客感知调查 |
5.2.1 问卷设计与游客感知要素的选取 |
5.2.2 数据收集及结果 |
5.3 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5.3.1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
5.3.2 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 |
5.3.3 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 |
5.3.4 景区设施建设不完善 |
5.3.5 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5.3.6 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
5.3.7 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 |
第6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开发对策 |
6.1 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
6.1.1 提升重视程度 |
6.1.2 加大法规政策保障力度 |
6.1.3 加强资源保护 |
6.2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完善产品体系 |
6.2.3 提升服务质量 |
6.2.4 进行科学管理 |
6.3 系统营销宣传,打造特色品牌 |
6.3.1 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
6.3.2 打造特色品牌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B: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
一、入江计划 |
二、入海计划 |
三、江海分流计划 |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
一、安徽省 |
二、江苏省 |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
三、附属机关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
一、勘测淮河流域 |
(一)工程测量 |
(二)工程勘查 |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
(一)排洪工程计划 |
(二)灌溉工程计划 |
(三)航运工程计划 |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
一、工程的实施 |
(一)航运工程 |
(二)排洪工程 |
(三)灌溉工程 |
二、土地整理 |
(一)土地测量 |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
(三)土地验照注册 |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
(一)计划的制定 |
(二)工程的实施 |
二、綦江渠化工程 |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
小结 |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
二、乌江工程经费 |
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
(二)工程的实施 |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
(四)灾工与工粮 |
小结 |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
二、导淮讲习会 |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
(一)学校组织 |
(二)教学 |
(三)人事及经费 |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
小结 |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第二节 导淮借款 |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
小结 |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
一、办理导淮工程 |
二、整理西南水利 |
三、复堤淮河工程 |
结语 |
附录 |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政府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3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行为分析 |
3.1 淮安市淮阴区旅游发展分析 |
3.1.1 淮安市淮阴区概况 |
3.1.2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
3.1.3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1.4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 |
3.2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积极行为 |
3.2.1 监管职能不断加强 |
3.2.2 发展规划不断深化 |
3.2.3 宣传推荐不断强化 |
3.3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管理存在问题 |
3.3.1 开发规划缺乏成长性 |
3.3.2 协调机制不完善 |
3.3.3 粗放式开发造成短期效应 |
3.3.4 资金供给不足 |
3.4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缺乏对旅游资源整体把握 |
3.4.2 部门合作不足 |
3.4.3 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 |
3.4.4 资金供给方式单一 |
4 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管理举措及启示 |
4.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管理举措 |
4.1.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简述 |
4.1.2 国外政府的管理举措 |
4.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管理举措 |
4.2.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简述 |
4.2.2 国内政府的管理举措 |
4.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管理举措的启示 |
4.3.1 政策规范不断完善 |
4.3.2 政策扶持更加有力 |
4.3.3 规范引导健康发展 |
4.3.4 监督管理持续加强 |
5 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管理策略建议 |
5.1 强化政府社会责任意识深挖旅游文化资源 |
5.1.1 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研究 |
5.1.2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
5.2 加强部门合作完善政府职能 |
5.2.1 加强部门横向、纵向、斜向合作 |
5.2.2 规范部门的管理职权 |
5.3 引进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多元合作模式 |
5.3.1 多元主体的引进 |
5.3.2 多元合作模式的构建 |
5.4 搭建开发平台构建高效运作组织 |
5.4.1 搭建全媒体平台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
5.4.2 建立行业专业协会着力强化人力资源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戏曲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
(二)黄梅戏传播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缺失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
第一节“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
三、“东路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盛衰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
第三节“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概览 |
附录二 黄梅戏(调)电影统计表 |
附录三 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统计表 |
附录四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电视片) |
附录五 1998—2005 年黄梅戏VCD碟片拍摄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1980年代创作的黄梅歌主要作品统计表 |
附录七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 |
(8)基于适变哲学思想的淮安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经济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手段、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手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概念研究 |
1.5.1 变 |
1.5.2 适 |
1.5.3 适变 |
第二章 适变哲学思想研究 |
2.1 中国古代哲学 |
2.1.1 哲学 |
2.1.2 哲学思想 |
2.1.3 中国古代哲学的来源 |
2.1.4 中国古代哲学的分期 |
2.1.5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
2.2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变与适变 |
2.2.1 诸子百家哲学中的变与适变 |
2.2.2 古代先哲名言中的变与适变 |
2.2.3 以"易"为核心的变与适变 |
2.3 不同领域中的适变 |
2.3.1 古代各领域中的适变 |
2.3.2 日常生活中的适变 |
2.3.3 城市规划中的适变 |
2.4 国外应变思想简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淮安城市变迁的前期统领性研究 |
3.1 基本状况 |
3.1.1 涵义:淮安、淮阴 |
3.1.2 淮安历史沿革 |
3.1.3 淮安建城简史 |
3.1.4 一些关键因素 |
3.2 时期划定与空间界定 |
3.2.2 淮安的四个发展变化期 |
3.3.2 区域、城市及其中心区 |
3.3 研究意向、内容及思路 |
3.3.1 主要研究意向 |
3.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四章 淮安城市的古代萌发期 |
4.1 区域与城市层面 |
4.1.1 政治与军事 |
4.1.2 经济与市场 |
4.1.3 社会与文化 |
4.1.4 自然与环境 |
4.1.5 运河与交通 |
4.1.6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4.2 城市与其中心区层面 |
4.2.1 城市与其中心区的关系 |
4.2.2 宏观层面:区位 |
4.2.3 中观层面:功能与结构 |
4.2.4 微观层面:面、线、点 |
4.3 适变状况综合评述 |
4.4 小结 |
第五章 淮安城市的明清繁盛期 |
5.1 区域与城市层面 |
5.1.1 政治与军事 |
5.1.2 经济与市场 |
5.1.3 社会与文化 |
5.1.4 自然与环境 |
5.1.5 运河与漕运 |
5.1.6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5.2 城市与其中心区层面 |
5.2.1 宏观层面:区位 |
5.2.2 中观层面:结构与功能 |
5.2.3 微观层面:面、线、点 |
5.3 适变状况综合评述 |
5.4 小结 |
第六章 淮安城市的清末民国衰落期 |
6.1 区域与城市层面 |
6.1.1 政治混乱与军事 |
6.1.2 经济与市场 |
6.1.3 社会与文化 |
6.1.4 自然与环境 |
6.1.5 交通:水运、海运、铁路 |
6.1.6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6.2 城市与其中心区层面 |
6.2.1 宏观层面:区位 |
6.2.2 中观层面:结构与功能 |
6.2.3 微观层面:面、线、点 |
6.3 适变状况综合评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淮安城市的解放发展期 |
7.1 区域与城市层面 |
7.1.1 政治与思想 |
7.1.2 经济与市场 |
7.1.3 社会与文化 |
7.1.4 自然与环境 |
7.1.5 交通:水运、海运、铁路 |
7.1.6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7.2 城市与其中心区层面 |
7.2.1 宏观层面:区位 |
7.2.2 中观层面:结构与功能 |
7.2.3 微观层面 |
7.3 适变状况综合评述 |
7.4 小结 |
第八章 淮安城市变迁的特征与规律总结 |
8.1 四个不同时期的适变特征与规律 |
8.1.1 适变主要方式的特征与规律 |
8.1.2 适变主要方向的特征与规律 |
8.1.3 适变单位时间的特征与规律 |
8.1.4 适变节奏的特征与规律 |
8.1.5 适变数量的特征与规律 |
8.1.6 适变性质的特征与规律 |
8.1.7 适变总体态度的特征与规律 |
8.2 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的变迁特征与规律 |
8.2.1 古代萌发期的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 |
8.2.2 明清繁盛期的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 |
8.2.3 清末民国衰落期的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 |
8.2.4 解放发展期的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 |
8.2.5 未来的淮安城市及其中心区 |
第九章 淮安城市规划适变思想框架 |
9.1 适变的主导价值观 |
9.1.1 历史观 |
9.1.2 动态观 |
9.1.3 全局观 |
9.1.4 普世观 |
9.1.5 公共观 |
9.2 适变的主要原则 |
9.2.1 整体与前瞻原则 |
9.2.2 主导与包容原则 |
9.2.3 可操作与弹性原则 |
9.2.4 生态性原则 |
9.2.5 文化性原则 |
9.3 适变的考虑重点 |
9.3.1 政治与战争方面 |
9.3.2 经济与市场方面 |
9.3.3 人与社会方面 |
9.3.4 自然与生态方面 |
9.3.5 交通与运输方面 |
9.3.6 用地与空间方面 |
9.3.7 时间与事件方面 |
9.4 适变的主要对策 |
9.4.1 适预而变 |
9.4.2 适势而变 |
9.4.3 适时而变 |
9.4.4 适事而变 |
9.4.5 适地而变 |
9.4.6 适人而变 |
9.4.7 其他 |
9.5 适变的一般程序 |
9.5.1 前期:发现变化——接触与记录——初步调查 |
9.5.2 中期:深入分析——确定目标——方案选择——应变实施 |
9.5.3 末期:跟踪观察——及时反馈——全面总结 |
9.6 适变的保障机制 |
9.6.1 法治保障机制 |
9.6.2 人才保障机制 |
9.6.3 组织保障机制 |
9.6.4 运作保障机制 |
9.6.5 技术保障机制 |
9.7 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内容总结 |
10.2 研究成果总结 |
10.2.1 适变哲学思想方面 |
10.2.2 实际案例研究方面 |
10.2.3 对适变与城市规划的认识方面 |
10.3 主要创新点总结 |
10.3.1 主要创新点之一 |
10.3.2 主要创新点之二 |
10.3.3 主要创新点之三 |
10.3.4 主要创新点之四 |
10.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重要图片 |
附图1:淮安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图2:淮安城市区位变迁图1(秦朝至盛唐) |
附图3:淮安城市区位变迁图2(北宋至20世纪70年代) |
附录二:作者简历 |
四、浅议淮阴水利建设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2]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陈习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3]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刘稳. 湘潭大学, 2019(02)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淮安市淮阴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管理研究[D]. 尹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7]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 陈继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8]基于适变哲学思想的淮安城市变迁研究[D]. 危良华. 苏州科技学院, 2009(03)
- [9]淮阴水利建设集团发展的思考[J]. 周冬梅,郭纯,钱亚东. 中国水利, 2003(10)
- [10]勇做江淮弄潮人[J]. 张永国. 治淮,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