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红,杨椰珺,王佳琦,杜磊,李成奇[1](2021)在《不同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棉籽油分含量是棉花重要的营养品质性状。以152份陆地棉品种(品系)为材料,对不同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籽油分含量在山西运城与衣分和株高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子指呈极显着正相关,在新疆石河子与单株铃数、株高和纤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铃重呈显着正相关; 10个农艺性状仅铃重在两个环境对棉籽油分含量的直接贡献均为正值,在山西运城还可通过生育期、在新疆石河子还可通过纤维强度对棉籽油分含量起较大间接贡献;在山西运城可通过提高铃重和生育期、降低衣分和株高,在新疆石河子可通过提高铃重、降低株高和纤维长度促进棉籽油分含量。结果为棉花高油育种提供了性状选择依据。
刘嘉霖[2](2021)在《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黄淮海A133家族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一类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植物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黄淮海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在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墨油豆(A133)是山东即墨的地方品种,以即墨油豆为祖先亲本育成了大量的育成品种,是重要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黄淮海产区A133家族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构成对大豆育种、亲本选配以及亲本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对A133家族的祖先亲本以及部分选育的育成品种,共83份大豆材料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了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变异基因检测等遗传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83份大豆育成品种的测序平均深度为10.27×,匹配到大豆参考基因组上(Williams 82.a2.V1)的Reads平均覆盖率为95.4%。全基因组测序共得到10,940,802个SNPs和1,646,155个In Dels。平均每个品种检测到2,738,025个SNPs和443,762个In Dels,所有大豆材料共找到7,868个SVs。SNPs、In Dels、SVs等这些变异共导致了54,911个变异基因,平均每个品种的变异基因数为17,882个。SNPs和In Dels注释表明大豆基因组中每个区域SNPs和In Dels的百分比类似,占比最多的为基因间区的40%,占比最少的则是外显子区的0.04%。2006-2015时期比祖先亲本得到的注释信息丰富。2.祖先亲本遗传贡献值与育成年代之间的相关系数r=-0.817,表现为强烈的负相关。品种得到的遗传贡献值随年代的增加而降低,且绝大部分的大豆遗传贡献值都低于0.125。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为:2005-2015>1970-2005>祖先亲本,Nei’s基因多样性(H)0.024~0.660,平均0.32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024~0.585,平均0.274。A133家族内遗传多样性在增加,与各时期大豆遗传贡献值的分布趋势正好相反。邻接聚类和群体结构的分析均将大豆材料分为8类,群体结构聚类的cluster3、cluster 4、cluster 5、cluster 6、cluster 7在邻接聚类中也同样聚为相同类,大豆品种的聚类与品种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大部分的大豆育成品种与祖先亲本亲缘关系并不相近,且无特定按时期的聚类模式。PCA分析的前3个主成成分分别解释了22.7%、13.2%、11.5%的总变异,也表明各时期大豆群体间并未有明显的亚群分化。3.3个分时期群体之间的分化系数分别为0.047、0.069、0.028,2006-2015时期大豆群体与祖先亲本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分化,核酸多样性为0.0019,整个家族的核苷酸多样性偏低。以100Kb为窗口,1Kb为步长在群体20个染色体上检测基因序列,7、15、16以及18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202个FST≥0.7而π水平低的窗口。这些窗口组成的区域共筛选出63个变异基因。GO注释结果表明变异基因多存在DNA结合、RNA绑定、信号转导等分子功能。一些与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例如Glyma.15g029200、Glyma.15g029000、Glyma.18g066400等都发生了SNP变异,这些基因的变异扩大了大豆群体的适应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得到黄淮海A133主要家族育成品种的遗传信息丰富,适合种质间的交流与培育,可用于指导今后亲本的选择。
王文霞,孙继成[3](2020)在《潜江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豆制品主要原料,在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省是全国优质高蛋白大豆的主要产区,潜江市是湖北省优质高蛋白大豆的核心基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潜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品种选育、加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和以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潜江市大豆产业更好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李琼,刘强,杨青春,舒文涛,李金花,常世豪,张东辉,张保亮,张来成,耿臻[4](2020)在《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在周口地区大豆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选用高蛋白大豆周豆25号和高油周豆18号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选择144对SSR引物,运用BSA方法进行大豆高蛋白基因SSR分子标记筛选,并利用Mapmaker/Exp V3.0软件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引物32对;这32对引物在高、低蛋白基因池间有4对引物(satt182、satt419、satt239、satt598)表现多态性,但这4对引物与蛋白相关的标记不连锁,其中,引物satt182贡献率最高(3.1%)。利用标记satt182对来自河南、北京等地的50份高蛋白大豆材料进行检测,验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50份大豆材料中检测出38份与相应的特异性条带相同,检测符合度为76.0%,检测结果有效性较高、准确性较好。
张子戌[5](2020)在《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关联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而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全球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途径。本研究对350份大豆种质资源人工接种SMV3号株系,充分发病后,根据《大豆抗花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范》对大豆资源的抗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对SMV 3号株系抗性较好的大豆资源,并对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选取鉴定出的50份抗源材料,采用SSR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建立了指纹图谱。利用50K芯片对全部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1.90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利用基于R的软件包mrMLM3.0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iPat中的GAPIT模块进行基于单倍型的关联分析,获得与抗病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利用Haploview4.2进行单倍型块分析,确定抗病基因所在的区间,参考大豆基因组数据库预测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抗病性资源61份,其中高抗材料6份,分别为九农6号、铁丰18、黑农40、黄金塔、黑滚豆、丹东金黄豆,占供试材料的1.71%;抗病材料20份,占供试材料的5.72%;中抗材料35份,占供试材料的10.00%。表现为感病的材料有289份,其中感病材料265份,占供试材料的75.71%;高感材料24份,占供试材料的6.86%。2.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抗病品种的病情指数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得出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关联序为:生育日数>百粒重>株高>粒色>茸毛色>花色。3.采用36对SSR引物对50份抗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这些抗源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387~0.8901之间,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说明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抗病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4.筛选出Satt345、Satt281、Satt308和Satt226等4对核心引物,利用这4对引物建立了 50份抗源品种的指纹图谱,这4对核心引物,多态信息含量指数均在0.76以上,鉴别能力较强,可用于对大豆新品种的鉴定。5.本研究利用350个供试材料的30607个SNP标记,得出连锁不平衡距离约为112kb。利用基于单标记和单倍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后得出与抗性相关的最显着关联位点是位于13号染色体上的SNP标记ss715614889。通过单倍型块分析,最显着关联位点所在连锁不平衡块内有13个基因,通过查找基因注释,预测 Glyma.13g184200、Glyma.13g184800 和 Glyma.13g184900 三个基因可能为重要的抗病候选基因。
孙英楠[6](2020)在《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文中指出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油的需求量在食用植物油中占首位。我国是大豆油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大豆单产低、种子含油量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大豆。因此,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是解决大豆油需求量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育种方法效率低、周期长,而且受种质资源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逐渐兴起,该技术可以靠改变植物遗传物质获得目标性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简称为DG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简称为TAG)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它对控制植物种子中三酰基甘油合成的末端步骤起关键作用。Si DGAT1基因编码芝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c DNA全长1623bp。本团队前期研究证明,在拟南芥和大豆中利用Ca MV35S组成型启动子驱动该基因表达,过表达植株种子油分含量被显着提高。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使目的基因在植物种子中进行特异性表达,以此来避免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各个器官过量表达造成的能量浪费以及可能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PBA002-P8-Si DGAT1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Si DGAT1基因分别转入受体东农50和垦农18两个大豆栽培品种中,使Si DGAT1基因在转基因大豆植株种子中特异性表达,获得高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高油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新材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BA002-P8-Si DGAT1。(2)利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Si DGAT1基因转化到大豆栽培品种东农50和垦农18中,共获得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12株。其中,以东农50为受体的转基因阳性植株4株,以垦农18为受体的转基因阳性植株8株。(3)利用130mg/L草铵膦抗性鉴定、PCR扩增、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筛选获得4个可遗传的T1代转基因大豆株系K18-4-1、K18-5-1、K18-6-1、D50-7-1,证明目的基因Si DGAT1已经整合到受体大豆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遗传。利用q RT-PCR方法对T2代转基因株系中目的基因Si DGAT1在转基因大豆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证明,Si DGAT1在转基因种子中表达量最高。(4)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T1代转基因大豆株系K18-4-1、K18-5-1、K18-6-1和对照品种垦农18的种子含油量,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株系和对照相比种子油分含量升高。而且,还发现过表达Si DGAT1基因可对转基因大豆子粒大小产生影响。
姜思彤[7](2020)在《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多样化的遗传资源是培育多元育种目标大豆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是亲本筛选和基因挖掘的前提。本研究以包含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在内的455份大豆品种资源品种(系)为材料,在黑龙江省2年2点种植,针对生育期、株型、产量、品质、粒型等17项大豆育种资源性状,通过对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份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育种性状间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筛选优异的种质遗传资源、划分育种类群,主要的研究结果及报告如下:(1)大豆种质资源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虫食率、荚数相关性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大豆产量的相关性状、株高和主茎节数等株型相关性状、粒型的相关性状、蛋白质化合物含量和油分化合物含量的等品质相关性状。(2)早熟期、晚熟期、株高、主茎节数、荚数、单株粒数、1、2、3、4粒荚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平均值,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虫食率、蛋白质、含油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低于平均水平。(3)在供试的455份种质资源中,有高蛋白质大豆种质资源6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17份,大粒豆种质资源12份,多四粒荚资源6份。(4)株型、产量相关性状与粒型因子间呈显着负相关,4个粒型性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蛋白质与油分含量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大豆蛋白质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提高,油分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降低。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与4个粒型相关性状间表现为负相关,一粒荚数和二粒荚数与三粒荚数间表现为正相关,与四粒荚数间的关系为负相关。(5)利用粒型因子特征向量、荚数因子特征向量、株型因子特征向量、品质因子特征向量、生育期因子特征向量等5个对评价大豆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5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4个,4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19个,3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54个,有2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35个,有1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74个。(6)将供试的435份大豆种质资源聚为4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为优质高产大豆品种资源,第三类为毛豆种质资源,第四类为小粒豆种质资源。已上研究结果为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分子遗传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盛英华[8](2020)在《南方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组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文中提出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全球植物油消费量的30%。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大豆种质资源和遗传变异类型。目前,利用高密度分子标记开展云南省大豆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关联分析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以262份云南省大豆资源与50份外省品种为材料组成关联群体,在2018和2019年对大豆籽粒油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进行表型鉴定;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关联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关联群体的SNP基因型,通过结合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开展不同环境下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关联群体进行基本统计量分析表明,油脂和各脂肪酸组分的基因型和环境间差异呈极显着(P<0.01);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除硬脂酸与亚油酸差异不显着外,其余组分均呈极显着(P<0.01)。对油脂和各脂肪酸组分进行遗传力估算,其中油脂最高(0.85),硬脂酸最低(0.46)。两年中各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大豆油脂与5种脂肪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油酸、油酸、油脂、棕榈酸、亚麻酸和硬脂酸;两年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5.02%和24.86%,油脂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35%和6.48%。对油脂和脂肪酸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年中除棕榈酸与亚油酸相关性不同外,其余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趋势是一致的,其中油脂与油酸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余组分呈负相关趋势;棕榈酸与油酸呈显着负相关,与硬脂酸、亚麻酸呈显着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亚麻酸呈负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显着负相关。2.数据质量控制后,共获得SNP标记38723个,其中79.54%(30802个)的标记位于大豆20条染色体上,20.46%(7921个)的标记位于SCAFFOLD片段上。在这些位于各染色体上的标记中,19号染色体上标记最多(4634个),11号染色体上标记最少(486个)。3.对关联群体进行群体结构特征估计,当亚群数K为6时CV error(交叉验证错误率)最小,因而将此关联群体分为6个亚群。4.采用软件TASSEL V5.0中的MLMQ+K模型方法,对大豆籽粒油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分进行不同环境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log10P≥3显着性水平下,两年共定位到647个SNP标记,其中80.06%(518个)的标记位于大豆20条染色体上,19.94%(129个)的标记位于SCAFFOLD片段上。在这些位于染色体上的标记中,6号染色体上标记最多(65个),11号和17号染色体上标记最少(7个)。2018年分别定位到104个、41个、72个、23个、67个和26个与油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显着关联的标记;2019年分别定位到35个、44个、114个、38个、80个和92个与以上研究性状显着关联的标记。两年重复定位到23个标记,其中油脂6个,棕榈酸8个,油酸1个,亚油酸2个,亚麻酸6个。5.对该群体与油脂和5种脂肪酸组分显着关联标记的效应值进行分析统计。2018年中定位到的333个标记中,油脂和5种脂肪酸含量的增效等位变异分别为33个、25个、27个、11个、29个和9个;减效等位变异分别为71个、16个、45个、12个、38个和17个。2019年中定位到的403个标记中,油脂和5种脂肪酸的增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8个、17个、61个、9个、63个和59个;减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7个、27个、53个、29个、17个和33个。两年重复定位到油脂、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增效等位变异分别为5个、2个和2个,油脂、棕榈酸、油酸含量的减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个、6个和1个。6.利用https://soybase.org网站的参考基因组信息(Wm82 Glyma2.0)对2018年和2019年显着关联标记附近1 kb区域进行检索,两年共筛选到72个大豆同源基因,两年重复筛选到与同一组分相关的基因为6个,分别与油脂(1个)、棕榈酸(2个)和亚麻酸组分相关(3个)。
王路路,姜磊,沈维良[9](2020)在《黄淮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筛选适宜安徽省宿州地区的大豆新品系,对当地大豆生产和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中黄13为对照,对近几年新选育的18个大豆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比较其农艺性状、品质、抗性及产量。【结果】产量最高的是阜郓10174,其次为徐9601-2B、圣豆4号、阜1610、郑1307、郑1427、漯4903、中黄309、圣豆3号、中黄316、邯12-38,比对照品种中黄13分别增产52.67%、50.10%、45.43%、44.83%、38.06%、29.88%、20.73%、20.17%、17.55%、9.98%、6.28%,差异均达显着水平;邯12-383、郑1307、圣豆3号、徐9601-2B的品质优异,蛋白质脂肪含量总和为63.38%、63.61%、63.61%、63.31%,属于双高品系;邯12-204、中黄316、郑1307、阜郓10174、徐9601-2B 等5个品系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流行株系SC3、SC7抗性较好,均为抗病。【结论】结合产量、品质和抗性结果来看,中黄316、郑1307、阜郓10174、徐9601-2B、圣豆3号适合在宿州地区种植,这些品系可以在本地区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进行利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10](2019)在《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中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油分含量达到23.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二、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种植与性状考查 |
1.3 棉籽油分含量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个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描述统计 |
2.2 两个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两个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2.4 两个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回归分析 |
3.讨论与结论 |
(2)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黄淮海A133家族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豆种质资源简介 |
1.1.1 大豆种质资源的分类 |
1.1.2 我国黄淮海区域A133 家族育成品种 |
1.1.3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的培育进展 |
1.1.4 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与种质基础研究 |
1.2 大豆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概念和研究意义 |
1.2.2 分子标记与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2 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1.3.3 大豆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1.4 大豆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进展 |
1.4.1 大豆种质资源基因组的传递与重组 |
1.4.2 大豆种质资源中基因组变异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133 家族大豆育成品种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全基因组重测序比对及测序深度统计结果 |
2.2.2 基因组SNPs和 In Dels检测与注释 |
2.2.3 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基因变异统计 |
第三章 A133 家族大豆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方法 |
3.1.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遗传贡献值的相关性分析 |
3.2.2 遗传贡献值统计 |
3.2.3 遗传多样性特点分析 |
3.2.4 大豆育成品种聚类分析 |
3.2.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2.6 群体主成成分分析 |
第四章 A133 家族大豆育成品种的群体分化及变异基因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分时期大豆群体的群体分化系数及核苷酸多样性分析 |
4.2.2 A133 家族大豆育成品种受正向选择的区域 |
4.2.3 变异基因的检测与注释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5.2 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5.3 群体分化及变异基因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全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主要家族遗传贡献值 |
附图1 A133 家族大豆品种间关系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群体构建 |
1.2.2 大豆品质测定 |
1.2.3 SSR引物选择 |
1.2.4 SSR分析 |
1.2.5 高蛋白分子标记筛选 |
1.2.6 连锁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含量在F2群体中的表现 |
2.2 双亲间的多态性引物筛选 |
2.3 蛋白高低基因池的多态性引物筛选 |
2.4 分子标记数据的收集及统计 |
2.5 分子标记对部分大豆种质资源的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5)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关联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花叶病毒概述 |
1.1.1 植物病毒病 |
1.1.2 大豆的主要病害 |
1.1.3 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现和危害 |
1.1.4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 |
1.1.5 大豆花叶病毒的基因组基本性质 |
1.1.6 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划分 |
1.1.7 大豆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 |
1.1.8 大豆花叶病毒的传播途径 |
1.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
1.2 大豆对SMV的抗性研究 |
1.2.1 抗侵染研究 |
1.2.2 抗扩展研究 |
1.2.3 种粒抗性研究 |
1.3 大豆对SMV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
1.3.1 分子标记介绍 |
1.3.2 SNP标记技术 |
1.3.3 SSR分子标记 |
1.3.4 大豆对SMV抗性基因的研究现状 |
1.4 关联分析 |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4.2 关联分析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3 大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4.4 单倍型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豆资源对SMV3号株系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 |
2.1 供试材料 |
2.1.1 种质材料 |
2.1.2 病毒株系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大豆花叶病毒的繁殖和接种液的制备 |
2.2.2 鉴定方法设计 |
2.2.3 接种病毒方法 |
2.2.4 农艺性状的调查 |
2.2.5 病情调查方法 |
2.2.6 病情分级 |
2.2.7 计算病情指数 |
2.2.8 抗性评价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豆种质资源对SMV3号株系抗性分析 |
2.3.2 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 |
2.3.3 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SMV3抗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供试材料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 指纹图谱的构建 |
3.3.1 核心引物的筛选 |
3.3.2 指纹图谱的构建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SMV3抗性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全DNA的提取和芯片分析 |
4.1.3 数据分析 |
4.1.4 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数据的统计量 |
4.2.2 群体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4.2.3 供试材料的群体结构 |
4.2.4 供试材料基于SNP标记的聚类分析 |
4.2.5 供试材料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4.2.6 供试材料SMV抗性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7 基于单倍型的关联分析 |
4.2.8 单倍型块分析 |
4.2.9 与大豆病毒病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油大豆育种现状 |
1.2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
1.2.1 大豆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1.2.2 大豆转基因的主要方法 |
1.2.3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1.3.1 启动子的结构 |
1.3.2 启动子的种类 |
1.4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研究进展 |
1.4.1 DGAT1在TAG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1.4.2 SiDGAT1 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载体和菌株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载体构建的基本流程 |
2.2.2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基本流程 |
2.2.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草铵膦抗性检测 |
2.2.4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Bar蛋白试纸条检测 |
2.2.5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PCR检测 |
2.2.6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q RT-PCR检测 |
2.2.7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
2.2.8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油分测量 |
2.2.9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大小测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载体构建 |
3.2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 |
3.2.1 质粒转化农杆菌 |
3.2.2 PBA002-P8-SiDGAT1 质粒的大豆遗传转化 |
3.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鉴定 |
3.3.1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草铵膦抗性检测 |
3.3.2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Bar蛋白试纸条检测 |
3.3.3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PCR检测 |
3.3.4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
3.3.5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q RT-PCR分析 |
3.3.6 转SiDGAT1 基因大豆种子油分含量测定 |
3.3.7 转SiDGAT1 基因大豆子粒大小测量 |
4 讨论 |
4.1 转SiDGAT1 基因大豆植株的检测 |
4.2 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基因表达量 |
4.3 SiDGAT1 基因过量表达对大豆油分和子粒大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的评价 |
1.2.2 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品种资源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性状调查与测量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数据统计软件及工具的使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描述分析 |
3.1.1 大豆种质资源的变异分析 |
3.1.2 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大豆种质资源的次数分布分析 |
3.1.4 单个性状优异品种资源 |
3.2 性状间的相关性 |
3.3 大豆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
3.4 大豆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特征 |
4.2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大豆种质资源的因子分析 |
4.4 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聚类分析 |
4.5 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南方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组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述 |
1.1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概述 |
1.2 云南省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述 |
2 大豆油脂和脂肪酸概述 |
2.1 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组分 |
2.2 大豆油脂和脂肪酸提取和检测方法 |
2.3 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的遗传机制 |
3 分子标记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
3.1 分子标记 |
3.2 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 |
4 关联分析 |
4.1 关联分析的概念 |
4.2 全基因关联分析研究方法 |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组分上的应用 |
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
2 油脂和脂肪酸含量测定 |
3 关联分析群体SNP基因型分析及数据质量控制 |
4 数据分析 |
4.1 表型数据的分析 |
4.2 关联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
4.4 SNP标记优异等位变异筛选 |
4.5 候选基因的注释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油脂和脂肪酸含量的基本统计量分析 |
2 大豆群体SNP标记分布情况 |
3 大豆群体结构分析 |
4 油脂和脂肪酸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基于MLM模型的关联分析结果统计分析 |
4.2 油脂和5种脂肪酸组分的关联分析结果 |
4.2.1 油脂 |
4.2.2 棕榈酸 |
4.2.3 硬脂酸 |
4.2.4 油酸 |
4.2.5 亚油酸 |
4.2.6 亚麻酸 |
4.3 显着关联标记的等位变异效应 |
4.3.1 油脂 |
4.3.2 棕榈酸 |
4.3.3 硬脂酸 |
4.3.4 油酸 |
4.3.5 亚油酸 |
4.3.6 亚麻酸 |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
5 候选基因预测 |
第四章 讨论 |
1 大豆群体油脂和脂肪酸组分 |
2 关联分析结果 |
3 优异等位变异结果 |
4 候选基因注释 |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
附录1 供试材料名单 |
附录2 与油脂和5种脂肪酸组分显着关联标记及其对应的解释率 |
附录3 位于染色体上的等位变异效应值 |
附录4 位于SCAFFLOD片段上的等位变异效应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淮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品系的农艺性状 |
2.1.1 株高 |
2.1.2 底荚高度 |
2.1.3 有效分枝数 |
2.1.4 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 |
2.1.5 单株粒重和百粒重 |
2.2 大豆品系的品质分析 |
2.3 大豆品系的抗性分析 |
2.4 大豆品系的产量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10)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品种来源 |
2 品种亲本系谱分析 |
3 选育经过 |
4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
5 品种试验产量结果 |
6 品种适宜种植区域 |
7 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
8 讨论与结论 |
四、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20(中作983)的选育和提高大豆含油量的育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环境棉籽油分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J]. 赵海红,杨椰珺,王佳琦,杜磊,李成奇. 运城学院学报, 2021
- [2]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黄淮海A133家族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研究[D]. 刘嘉霖. 南昌大学, 2021
- [3]潜江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文霞,孙继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8)
- [4]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J]. 李琼,刘强,杨青春,舒文涛,李金花,常世豪,张东辉,张保亮,张来成,耿臻.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8)
- [5]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关联定位[D]. 张子戌. 延边大学, 2020(05)
- [6]种子特异表达SiDGAT1转基因大豆新种质的创制[D]. 孙英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D]. 姜思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8]南方大豆油脂和脂肪酸组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D]. 盛英华. 云南大学, 2020
- [9]黄淮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J]. 王路路,姜磊,沈维良.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1)
- [10]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J].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