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一、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陈林,李月,李培培,王祎,韩燕来[1](2021)在《真菌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真菌转化秸秆等有机物料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这一研究热点,回顾了土壤团聚体的定义、特征指标和形成理论,分析了外源秸秆碳在团聚体中的周转,创新地将土壤孔隙分级与土壤团聚体的逐级形成联系起来,重点考察了真菌的生长方式、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在土壤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明确了真菌在土壤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对于完善土壤团聚体形成理论、优化土壤团聚体组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真菌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将为土壤物理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汤泽辉[2](2021)在《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部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降盐措施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有机物驱动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是抑制返盐,提高肥力,促进滩涂土壤向农业土壤转化的前提。但该过程中有许多机理还不清楚,如不同有机物如何驱动团聚体的形成及稳定?滩涂土壤高盐、高pH及含水量等土壤环境因子如何影响团聚体的形成及稳定?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用量(25、50、100、200 t ha-1)生活污泥、蚯蚓粪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等碳量条件下不同用量(0.5%、1.0%、1.5%、2.0%)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甲壳素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效应,以及不同pH、盐分、含水量等条件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有机物施用量的增加,滩涂土壤团聚体质量比呈上升趋势。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均促进了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的形成,但施用蚯蚓粪处理的滩涂土壤>0.25mm团聚体增幅均高于生活污泥的处理。试验条件下,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2)施用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甲壳素均促进了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的形成。等碳量施用条件下,甲壳素和微晶纤维素处理的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壳聚糖处理的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最低。(3)不同pH、盐分、含水量等条件显着影响了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的形成。随土壤pH的升高,施用葡萄糖和甲壳素处理的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呈下降趋势,而施用微晶纤维素处理的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呈上升趋势。试验条件下,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质量比与土壤含盐量、含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提高了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中芳香族、醇或醚类、羧酸、脂肪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且生活污泥处理的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含量的增幅高于蚯蚓粪。施用污泥的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中活性碳含量高于施用蚯蚓粪的处理。

张帅[3](2021)在《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碳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土壤养分周转中起核心作用。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目前有关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土体水平上,而在团聚体水平上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河南石灰性潮土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生物炭(BC)和生物炭配施化肥(BC+NPK),结合离子交换色谱、土壤酶学和现代分子生态学等方法和技术,探究生物炭施用两年后潮土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团聚体水平上有机碳(TOC)、总氮(TN)、微生物量碳氮含量(MBC、MBN)、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残体的分布特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生物炭配施化肥显着提高了潮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粒径效应和施肥效应显着影响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2–0.25 mm团聚体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和碳氮贡献率最高。与CK和NPK相比,BC、BC+NPK处理显着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2–0.25 mm团聚体总氮含量、2–0.053 mm团聚体碳氮比。(2)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变化。2–0.25 mm团聚体MBC、MBN及酶活性最高,其次为>2 mm团聚体。与CK相比,BC+NPK显着增加>2 mm、0.25–0.053 mm团聚体MBC含量59.57%和34.68%,>2 mm、2–0.25 mm团聚体MBN含量42.24%和19.28%。添加生物炭显着降低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微生物熵,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存。施用化肥显着提高2–0.053 mm团聚体碳循环相关酶活性,以及>2 mm团聚体脲酶、0.25–0.053 mm团聚体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性。在团聚体水平上MBC对酶活性变化的解释度最高。(3)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粒径效应和施肥效应均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磷脂脂肪酸(PLFAs)总量在2–0.25 mm团聚体中最高,细菌相对丰度在>0.25mm团聚体中高于<0.25 mm团聚体,放线菌则相反。与CK相比,NPK、BC+NPK显着增加各团聚体PLFAs总量,且BC+NPK对0.25–0.053 mm团聚体PLFAs总量增幅最大。BC+NPK显着增加>2 mm团聚体真菌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该粒径细菌相对丰度,并显着提高>0.25 mm团聚体真菌/细菌比、G+/G-比。在团聚体水平上MBC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度最高。(4)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残体变化。2–0.25 mm团聚体氨基糖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最高,其次为>2 mm团聚体。0.25–0.053 mm团聚体微生物残体对施肥较为敏感,NPK显着增加该粒径团聚体胞壁酸含量,BC显着增加氨基葡萄糖和真菌残体碳含量,BC+NPK以上均显着增加。BC、BC+NPK较CK显着降低各粒径团聚体中微生物残体对总有机碳的贡献、2–0.25 mm团聚体氨基糖态氮对总氮的贡献。土壤细菌生物量、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性显着正向影响氨基糖、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综上,生物炭添加到土壤中有较长的后效作用,生物炭配施化肥显着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及各粒径团聚体碳氮储存能力,显着增加>0.25 mm团聚体MBN、真菌/细菌比和G+/G-比,为改善土壤微环境、提升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薇[4](2021)在《植被恢复对滇东喀斯特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滇东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坡地不同云南松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养分分布积累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岩溶脆弱生境土壤培肥、土壤结构改善、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1月,在云南省沾益县海峰自然保护区选择研究样地云南松纯林、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以灌丛和原生林为对照样地。通过野外调查样地概况,以及室内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层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中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和稳定性特征,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得到结果如下:(1)5种植被类型黏粒含量(<0.002 mm)占比表现为:云南松人工混交林(48.52%)>云南松天然混交林(45.58%)>云南松纯林(43.00%)>灌丛(25.24%)>原生林(20.77%)。3种云南松林的土壤含水量和容重高于原生林。云南松纯林>5mm、2-5、0.25-0.5 mm、<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呈表层高而深层低,且主要以1-2 mm、0.5-1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云南松人工混交林和云南松天然混交林>5 mm、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0.25-0.5 mm、<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多,且以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2)3种云南松林的6个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低于灌丛和原生林,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除了云南松纯林6个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呈表层聚集。>5 mm、<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表现出原生林>灌丛>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云南松纯林,可能小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氮是从大粒径中转移而来。5种植被林地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在土壤4层变化不明显,各粒径间差异不显着(p>0.05)。云南松纯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贡献率以1-2 mm粒径为主,云南松人工混交林和云南松天然混交林主要以2-5 mm为主,原生林以<0.25 mm为主,主要与相关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高有关。(3)灌丛土壤团聚体C/N(13.08-17.79)>原生林和云南松天然混交林(10.17-12.28)>云南松纯林和人工混交林(5.69-11.75)。灌丛和原生林土壤团聚体C/P和N/P(22.00-39.75、1.78-2.39)>云南松纯林(5.88-7.21、0.56-0.75)>云南松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3.11-6.98、0.45-0.65)。3种云南松林的>5 mm、2-5 mm、1-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C/N和C/P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微团聚体(<0.25 mm)C/N和C/P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且小粒径土壤团聚体(<0.25 mm)C/N、C/P和N/P略高于大粒径团聚体(>5 mm)。(4)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和灌丛的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更好。云南松纯林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差。4种稳定性指标整体上表现为云南松人工混交林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原生林和云南松天然混生林,云南松纯林和灌丛最差。>5 mm、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与GMD(几何平均直径)、MWD(平均重量直径)、R0.25呈正比(p<0.01),与D(分形维数)呈反比,说明这两种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越高则团聚体稳定性越好。全磷含量、黏粒含量、土壤含水量与GMD、MWD、R0.25和2-5 mm粒径呈正比;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N/P、C/P、C/N与0.25-0.5 mm、<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呈正比。黏粒含量、有机碳含量、N/P和C/P是影响滇东高原海峰岩溶山地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因子。较高的黏粒含量可以促进团聚体的形成,同时会增加土壤紧实度。研究表明,滇东高原海峰岩溶山地区土壤中黏粒含量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3种云南松林各个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积累较为缓慢。在云南松生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P含量充足,全氮含量是其制约因素,应多施有机肥和氮肥,注重氮素和碳素的归还水平,使养分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或混交固氮伴生树种以促进云南松的生长。相比云南松纯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恢复取得一定成效,对土壤养分的固定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该区域植被恢复的主要植被类型。

林立文[5](2021)在《喀斯特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撂荒地、草地、灌草地、灌木林和次生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的分布规律,研究各粒级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差异,揭示有机质组成的变化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了显着改善,具体表现为: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上升,p H值下降,有机质含量提高。不同形态的铁铝氧化物均以游离态铁铝为主,氧化物含量大致表现为Fed>Ald>Feo>Alo>Mnd>Mno。研究区土壤黏土矿物主要以蛭石、高岭石和伊利石为主。(2)土壤团聚度随植被的恢复而增加,微团聚体团聚度均在40.9%以上。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机械稳定性团聚均以大于2 mm粒级为主,MWD和GMD随植被的恢复均显着提高。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经LB法3种处理后的MWD和GMD变化一致,均表现为SW>WS>FW,且随土层的加深,MWD和GMD值有降低的趋势。(3)植被的恢复增加了有机质的输入,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在不同土壤层次,全土与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大于下层。随着植被的恢复,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表层土壤更有利于腐殖酸的积累;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植被恢复初期的草地和灌草地总体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灌木林和次生林则呈现出降低的趋势。FA的含量高于HA,表明研究区土壤属于富里酸土。随着植被的恢复,全土和不同粒级团聚体腐殖化度PQ值呈增加的趋势。在胡敏素各组分中不溶性胡敏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粘粒结合胡敏素,铁结合胡敏素含量最低。有机质各组分比例大小关系表现为HMi<HMc<HA<FA<HMr。(4)有机质组分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2 mm团聚体胡敏酸含量,2-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富里酸含量和粘粒结合胡敏素含量,以及<0.25 mm团聚体不溶性胡敏素含量与水稳性团聚体GMD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以上因素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导因素,表明大团聚体中的SOC、HA、FA和HMc,以及微团聚体中的HMr对提高喀斯特地区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在该地区适当减少耕作、放牧等人为干扰活动,保护土壤大团聚体,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防止有机质组分从大团聚体中流失。

王静静[6](2020)在《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有机碳库中,活性有机碳库最为活跃,它具有活性高、周转快、易被氧化、矿化的特点,是土壤碳库变化的指示因子。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最重要和基本的结构单元,储存着表层土壤中大多数的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尤其是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将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吉林西部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东北样带,位于世界三大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为满足粮食需求,大量盐碱土地被开垦为农田。盐碱土区玉米的广泛种植引起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变化,而目前对其变化特征尚不清楚,对盐碱农田团聚体固碳机理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同耕作管理模式的不同盐碱程度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分别采集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cm)土壤,采用干筛法将土壤分为粗大团聚体(>2 mm)、细大团聚体(0.25~2mm)和微团聚体(<0.25 mm),测试其有机碳组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合秸秆添加模拟实验,研究玉米生长过程中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动态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从土壤团聚体角度探讨有机碳转化机制,为指导盐碱土区土地开发与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及可矿化碳(PMC)均表现为抽穗期>成熟期>幼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情况除底层细大团聚体中表现为成熟期>幼苗期,其余土壤团聚体DOC均表现成熟期<幼苗期;玉米生长有助于团聚体MBC、ROC和TOC的累积,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不利于团聚体DOC的保持。(2)研究中土壤类型为粉砂质壤土和砂质壤土,表层土壤粘粒含量范围3.35~5.55%,低于底层(4.14~7.69%);表层土壤表面吸附的土壤颗粒物较多。玉米生长过程中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表现为幼苗期>成熟期>抽穗期,细大团聚体则相反,表明玉米生长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破碎及微团聚体的形成,降低了土壤的稳定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表现为抽穗期>成熟期>幼苗期,表明玉米生长增加了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的含量;土壤碱化度(ESP)和电导率(EC)表现为成熟期<幼苗期,说明玉米生长能够降低土壤盐碱化水平。土壤含水率(WC)、容重(BD)、孔隙度(SP)表现出层次差异,表层土壤中其均随玉米生长呈先减后增的变化特征,成熟期WC和BD低于幼苗期,而SP高于幼苗期,这表明玉米生长调节表层土壤水分、增加孔隙结构、降低紧实度,改善了土壤环境。不同样地土壤p H动态变化情况存在差异,表层土壤中,轻度盐碱土p H值逐渐增加,中度碱化土和碱土p H值逐渐降低,表明玉米生长更有利于降低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表层土壤的p H。(3)玉米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季节性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有重要影响。冗余分析(RDA)发现,表层土壤中粗大团聚体ESP和CEC分别解释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41.90%和20.60%;细大团聚体ESP和BD分别解释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9.70%和20.00%;微团聚体p H和CEC分别解释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7.30%和20.90%。底层土壤中,p H和MWD分别解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24.30~41.90%和16.30~25.00%,>0.25 mm大团聚体中p H解释率较高,微团聚体中MWD影响较大。(4)轻度、中度盐碱土和碱土中蔗糖酶(INV)、淀粉酶(AMY)和脲酶(URE)主要分布在细大团聚体中,其活性分别为113.13~1785.63μg g-1h-1、12.40~72.33μg g-1h-1和170.44~478.78μg g-1h-1;过氧化氢酶(CAT)主要分布在粗大团聚体中,活性为1.26~2.10 m L g-1h-1;β-葡糖苷酶(GLU)在微团聚体中活性最高,为27.37~183.28μg g-1h-1。表层土壤细大团聚体中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最大,底层土壤粗大团聚体NAG活性最高。RDA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中,INV能够解释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61.00%、50.90%和60.00%;底层土壤中,CAT、NAG和AMY分别解释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异的57.60%、60.10%和62.00%。(5)恒温培养实验显示,玉米秸秆的腐解改变了土壤颗粒表面结构,引起团聚体TOC、ROC、DOC、MBC及矿化的动态变化,造成团聚体DOC、MBC和矿化速率的迅速增加。培养120天时,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及微团聚体累积矿化量分别增加了39542.11mg kg-1、40142.25 mg kg-1和44340.13mg kg-1;不同粒级团聚体TOC、ROC、DOC和MBC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秸秆腐解增加了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含量。

张海欧[7](2020)在《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冀一带沙尘暴的沙源地,被国家列为“两屏三带”重点治理区域。长期以来,实施沙地综合治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以生态安全为前提,能够在有限条件下,增大耕地面积更是有价值的沙地治理方向。近年来,砒砂岩与沙快速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中推广很快,已见成效。然而,砒砂岩与沙复配工程化手段只实现了从“沙”到“土”的土体无机重构这一基础目标,“复配上”长期或一定时期利用过程后,质量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检验从“土”到“壤”质的提升标准,其质量以及质量如何演变才是关键,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说明本质问题。本文基于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发生发育过程和作用机理,把土壤结构、肥力和作物生产力等作为从母质到成土过程的主要标准和判据,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室内实验模拟和模型拟合等,微观与宏观结合,找到复配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因素,探索复配土的成土机理及质量演化趋势。主要研究进展及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比例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类型及演变,从微观-宏观角度解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内在机理。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复配土颗粒间开始相互黏结,颗粒间胶结物质丰富,土粒表面出现大量黏团,具备了团聚体特性,复配土大团聚体表面出现较多的铁质胶结点。复配土壤团聚化的主要有机胶结物质是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各土层1:1、1:2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较其他处理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处于良性管理状况,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复配土壤中无机胶结剂主要是碳酸钙和游离氧化铁,1:2复配比例更有利于0-30 cm耕层土壤中无机胶结剂的累积。(2)探明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复配土壤结构稳定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1:1、1:2、1:5复配土壤均呈现出粘粒和粉粒含量上升,砂粒含量下降,分形维数值呈增加趋势,耕层土壤颗粒级配趋于细化及合理化,复配土壤质地总体由壤砂-砂壤-壤土类别过渡,即向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发展。种植9年后,随着粉粒、粘粒的向下运移,耕作层厚度增加,在30-40 cm 土层形成了一层相对致密的黏化层,提高了复配土壤保水保肥性。有机无机胶结物质分别显着提升了 0.25-0.5 mm、0.5-1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3)分析了砒砂岩对复配土的持水保水能力,阐明了冻融交替对复配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精度均在0.96以上,发现粒径<1mm砒砂岩的持水性强于粒径<2mm,在同一吸力下,含水量平均高约5.2%。不同粒径下的饱和含水量均以砒砂岩含量大于风沙土时为大,其中粒径<1mm的饱和含水量高于<2 mm的8.24%。沙地表层由于含水量小,从地表以下一段距离内形成冻结层,最大冻深98.0 cm,表层通常会形成干沙层,风蚀强烈。复配土壤由于有较好的保水持水性,表层含水量高,其从表层开始冻结,增强了抗风蚀能力,最大冻深达116.0 cm。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耕层团粒结构有一定的分散作用,而粘粒含量越高,其对团粒结构稳定性的破坏作用越小,1:1复配土壤经冻融交替后团粒结构稳定性大于1:2和1:5。短期的冻融交替作用增加了复配土壤碳氮矿化累积量,改善表层土壤的结构,而非破坏作用占主导,其中1:2复配土壤增加速率更显着,对有机质和氮素保持性能较好。综上,粉粒、粘粒、有机无机胶结物质是研究区沙化土地中土壤质量改善的最关键驱动因素。(4)明确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随着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WMD值呈持续增加趋势,成为团聚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小粒径0.25~0.5mm为主,占比为36.6%~40.4%;与种植前相比较,1:1、1:2、1:5复配土壤WMD值分别增加了 1.05倍、1.62倍和2.13倍,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尤其是更能有效促进1:2和1:5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1:2和1:5复配土中,粘粒含量、分形维数值、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快,玉米和马铃薯产量高,SYI值最大,CV值最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最好。研究结果证明,1:2和1:5复配土壤分别最适合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这两种比例表现出了复配土壤无机-有机胶体的良好复合状态,能够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及农业适应性。综上所述,经过多年耕种后,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得到日益改善,逐步向无机-有机胶体复合状态发展,实现了从“土”到“壤”质的提升过程。复配土壤能够维持质地良好、发育稳定,不需要多年后再进行复配改良,但复配土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后期需要针对性提升。研究说明复配成土技术将土地沙化过程扭转为初育化成土过程,并加速了成土过程。

薛斌[8](2020)在《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土壤中团聚体的胶结物特点与稳定性》文中认为在稻-油轮作种植系统中,水作和旱作的交替进行引起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在不同作物季节间的转变。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其稳定性是维持土壤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属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内因(土壤本身)包括成土环境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等,特别是胶结物质的胶结作用;外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干扰,如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施肥等。秸秆还田作为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农业措施,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关于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土壤中团聚体的胶结物特点与稳定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湖北省武穴市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和荆州市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分析武穴试验点(9年)的传统耕作(T1)、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2)、免耕(T3)和免耕+秸秆还田(T4),及荆州试验点(5年)的施氮磷肥(F1)、氮磷钾肥(F2)、氮磷肥+秸秆还田(F3)和氮磷钾肥+秸秆还田(F4)处理后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氧化铁含量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固体13C核磁共振(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团聚体中有机无机胶结物的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有机碳和氧化铁在土壤团聚体稳定中的作用;使用选择性溶提等手段,结合粒级分析及有机碳和氧化铁含量测定,明确有机碳与氧化铁在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探讨稻-油轮作制度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为农田土壤合理的耕作培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土壤表层(0–20 cm)中水稳性团聚体以>5 mm粒级为主(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分别占全土的31.3%–53.5%和35.6%–66.8%),其次是2–0.25 mm粒级团聚体,微团聚体(0.25–0.053 mm)和粉+粘粒(<0.053 mm)含量较低;在亚表层(20–40 cm)中水稳性团聚体以2–0.25 mm粒级为主,大约占总质量的35%以上。与传统耕作相比,传统耕作配合秸秆还田增加了第四纪沉积物水稻土表层>5 mm粒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免耕处理显着增加>2 mm粒级团聚体和降低微团聚体和粉+粘粒的含量;免耕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对团聚体分布的影响最明显。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长期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增加了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表层>5和5–2 mm粒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增加,降低了微团聚体和粉+粘粒的含量。秸秆还田对亚表层土壤团聚体含量分布的影响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降低了粉+粘粒的含量。季节变化显着影响了0–40 cm土层内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主要表现在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和粉+粘粒的含量。(2)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表层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为3.06–4.77 mm和1.01–1.57 mm,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分别为3.29–5.81 mm和0.97–1.93 mm。表层土壤团聚体MWD和GMD高于亚表层的。秸秆还田和免耕增加表层团聚体的MWD和GMD,表明秸秆还田和免耕措施增加了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在亚表层中,秸秆对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优于耕作处理。在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土壤表层中,水稻收获后团聚体的MWD和GMD高于油菜收获后的,而在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中正好相反。(3)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表面较光滑,而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表面较粗糙。秸秆还田后大团聚体表面附着更多小粒级颗粒,大多呈圆润多孔状,可见未分解完全的植物残渣。土壤微团聚体中清晰可见絮片状粘粒物质和腐殖质连接形成的孔道。秸秆还田后微团聚体表面颗粒细小,排列规整且紧密,表面更光滑和孔隙更发达。(4)长期秸秆还田和免耕措施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秸秆还田也增加了亚表层SOC的含量。水稻收获后表层SOC含量(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的SOC平均值分别为23.2和19.9 g/kg)高于油菜收获后的(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的SOC平均值分别为20.7和17.6 g/kg)。在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SOC含量随着团聚体粒级减小呈现出“V”形的分布趋势,均表现为>5 mm粒级团聚体内SOC含量浓度最高(17.9–28.8 g/kg),而微团聚体中SOC含量最低(7.52–15.6 g/kg)。在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上,SOC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现为5–2和2–0.25 mm粒级中最高(分别为11.7 g–24.2 g/kg和11.1–26.6g/kg),粉+粘粒中含量最低。秸秆还田后不同程度增加两个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SOC的含量,尤其是大团聚体的。(5)O-烷基C是主要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分别占团聚体有机碳的38%–46%和41%–48%。烷基-C的相对含量在团聚体中表现为(0.053–0.25 mm)>(<0.053 mm)>(>0.25 mm),而O-烷基C的相对含量则相反。秸秆还田分别增加了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中烷基-C和O-烷基C的相对含量。另外,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粉+粘粒组分中,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0.25和0.053–0.25 mm)中芳香C的含量。秸秆还田促进了粘粒在大团聚体中的富集,增加了粘粒组分中有机碳的含量,增幅为27.0%–95.0%。大团聚体(5–2 mm)中粘粒表面的脂肪碳(C-H)和醚/醇碳(C-O)高于微团聚体(0.25–0.053 mm)的,芳香碳(C=C)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与未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团聚体中粘粒表面的C=C和羧基碳(O-C=O),降低了C-H和C-O的相对含量。(6)在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小,游离态(Fed)和非晶形(Feo)氧化铁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0.25–0.053 mm粒级团聚体低于2–0.25 mm的,络合态氧化铁(Fep)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团聚体中的含量最低。在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Fed和Feo含量分别在5–2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而Fep的含量在>2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在两个土壤中,表层土壤团聚体的Fed低于亚表层的,但Feo和Fep的含量有相反的趋势。田间处理对表层土壤团聚体中氧化铁含量的影响更显着。秸秆还田降低了Fed含量,但增加了Feo和Fep含量。水稻收获后土壤Fed含量(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的Fed平均值分别为16.2和26.3 g/kg)显着高于油菜收获后的(在第四纪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的Fed平均值分别为14.4和24.5 g/kg)。(7)SOC是团聚体最重要的胶结物,其次是Fep和Feo,而Fed的胶结作用最弱。SOC,Feo和Fep对团聚体的稳定性有直接的作用,SOC和Feo可以通过对Fep的影响间接改善团聚体的稳定性。在两个土壤中,团聚体中Feo与O-烷基C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Feo和不稳定的有机碳化合物(O-烷基C)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Feo在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对羧基C和芳香C的结合能力要比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强。(8)当SOC含量较低时,铁氧化物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在高有机碳-低氧化铁含量的土壤中,Fed对团聚体的稳定性的影响大于Feo,但在低有机碳-高氧化铁含量的土壤中,Fed和Feo的影响相同。SOC是>2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主要胶结物。SOC不仅影响大团聚体(>0.25 mm)的形成,而且还影响高有机碳-低氧化铁土壤中微团聚体(0.25–0.053 mm)的形成。Fed是土壤微团聚体的重要的胶结物。高有机碳-低氧化铁土壤具有更多的有机-矿物复合物促进团聚体的形成。(9)秸秆还田降低了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粘粒中晶形铁氧化物和矿物的含量,增加了非晶形铁矿物和氧化物含量。相比与大团聚体,微团聚体粘粒中含有更多的Fe(III)和水铁矿。土壤团聚体中均含有1.4 nm矿物(HIV)、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针铁矿和赤铁矿。各粒级团聚体中含量最高的矿物为高岭石。秸秆还田降低了团聚体中HIV的含量,增加了蛭石的含量。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小,HIV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微团聚体中含量最低。微团聚中伊利石的含量高于其他粒级。粉+粘粒组分中蛭石的含量最低。(10)秸秆还田措施提高了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Feo和Fep的含量,增加团聚体的水稳性。SOC是供试水稻土团聚体最重要的胶结物,尤其是大团聚体,其次是Fep和Feo,而Fed的胶结作用最弱。秸秆还田也可通过改变团聚体和粘粒中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含量,促进有机-矿物复合体的形成和团聚体稳定性。

朱凯[9](2020)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呼吸对团聚体演变的响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文中指出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CO2浓度调控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保护的载体,也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直接影响土壤养分循环与团聚体形成与周转,而土壤团聚体形成与周转的各个过程均与土壤呼吸息息相关。消落带是水库四周形成的最低水位线与最高水位线之间的区域,由于遭受周期性水位波动的干扰,改变了原有的土壤团聚体演变规律,是碳循环的潜在热区。同时在消落带出露期,库周居民根据水热条件择时而用,叠加了对土壤的扰动。然而,在水位波动和土地利用双重影响下,消落带土壤呼吸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的响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尚需探索。本文以三峡水库典型消落带不同高程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研究区土-气界面CO2排放通量进行连续系统地测定,研究消落带土壤呼吸日变化、月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稳定性,并根据全土及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和氮的含量,综合分析消落带淹水强度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影响;研究消落带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呼吸经过4次干湿交替后的变化特征,探讨干湿交替影响下土壤呼吸对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的响应;根据消落带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特征,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呼吸速率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探讨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微生物学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作用及其潜在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变化影响,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降雨事件(即土壤水分)的调节。大坝引发的淹水强度对土壤呼吸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土地利用类型严重影响了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土壤呼吸。消落带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但土壤呼吸速率和温度敏感性值较低。(2)对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淹水时间越久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性越大;相较土地利用方式,淹水强度对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更大;维持较高的土壤有机碳与氮含量有利于促进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168 m及以下高程的人工修复(乔木、荷花)消落带并没有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不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反而会破坏土壤团聚体,造成更大的土壤有机碳损耗与水土流失风险。(3)对三峡水库消落带水田与玉米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4次干湿交替前后的土壤呼吸与团聚体的研究表明:1)淹水强度较小的173 m高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173 m以下高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2)干湿循环会增强土壤呼吸;玉米地土壤呼吸速率较水田高;并且淹水强度较大的173 m以下高程之间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性减小(归趋性);3)消落带土壤呼吸对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土壤呼吸产生直接的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减缓土壤CO2排放)会随着消落带多次干湿循环而削弱;土壤团聚体粒径组合及其所含有机碳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呼吸,微团聚体比例及其氮、有机碳含量对土壤呼吸影响最大。(4)对消落带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呼吸特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表明:土壤团聚体呼吸强度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降低;细菌多样性对土壤团聚体呼吸具有显着负效应,真菌对土壤团聚体呼吸则有显着正效应;土壤淹水后落干,细菌多样性减少,真菌多样性增加导致土壤团聚体呼吸通量增加;pH与土壤容重对土壤团聚体呼吸有较强的负效应,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呼吸有较强的正效应,它们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活性而间接影响土壤团聚体呼吸。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极端环境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关键过程,为科学管理消落带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高强[10](2020)在《长期施肥下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黄泥田作为南方大面积分布的低产水稻土,其贫瘠的养分含量和较差的土壤结构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子。目前有关于低产黄泥田的大多数研究关注点多为长期培肥后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对于在水稻生育期内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规律还不清楚,同时还未有关于黄泥田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以不同施肥模式下黄泥田连续8年(2011-2018年)的定位培肥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分析了水稻种植期间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团聚体碳氮分布转化特性及其与土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为黄泥田培肥及土壤养分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计单施化肥(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RS)、一次性基施控释BB肥配施牛粪(CRF+CM)3个不同施肥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培肥可以显着提高黄泥田土壤>0.25 mm团聚体占比,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呈现:CRF+CM>NPK+RS>NPK。非根际土壤团聚体MWD及GMD值要大于根际土壤,在水稻种植期内团聚体MWD和GMD值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2.研究结果显示:CRF+CM处理下各粒径团聚体上有机碳及全氮含量最高,NPK+RS次之,NPK最低。同一施肥处理条件下>2 mm粒径团聚体上碳氮浓度最高,随着粒径的减小,碳氮浓度随之下降。0.25-2mm团聚体是黄泥田水稻土壤碳氮养分最重要的贡献者。根际土壤>0.25 mm团聚体碳氮浓度要较非根际土壤丰富,而<0.25mm团聚体上碳氮浓度则低于非根际土壤。3.CRF+CM施肥模式下显着提高了 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甘酶、β-木糖苷酶活性、β-纤维二糖苷酶,脲酶、氨酞基酶、土壤磷酸酶等有关土壤养分转化的酶活性。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土壤酶活性逐渐下降。施肥效应与团聚体粒径效应均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施肥效应对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强度要高于粒径效应。4.黄泥田水稻土壤共分析测得14种优势细菌种群(相对丰度>1%),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是最主要的优势细菌种群。施肥显着影响了黄泥田水稻土细菌群落组成,NPK+RS与CRF+CM施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相关细菌群落丰度。RDA及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各项养分指标及相关土壤酶活性均是影响黄泥田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速效钾与土壤硫酸脂酶活性的影响效应最强。5.与NPK相比,NPK+RS及CRF+CM施肥模式显着提高了矿化培养时间段内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及潜在有机碳矿化量,降低了有机碳累积矿化速率。不同粒径团聚体矿化规律存在差异,培养时间段>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及潜在矿化量最高,有机碳累积矿化速率最低,而<0.25 mm微团聚体粒径有机碳矿化量最低,有机碳累积矿化速率最高。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过程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土壤α-葡萄糖苷酶(α-G)、β-葡萄糖苷酶(β-G)、β-木糖苷酶(β-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因子。

二、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真菌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现状
    1.1 土壤团聚体的定义和表征
    1.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和胶结作用
    1.3 秸秆胶结物质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周转
2 真菌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1 真菌生长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2 真菌分解代谢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3 真菌合成代谢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2)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沿海滩涂围垦及利用情况
    1.2 滩涂垦区改良的方法和关键
        1.2.1 滩涂改良制约因素
        1.2.2 滩涂土壤改良途径
    1.3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因素
    1.4 滩涂土壤特殊的环境因素对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1.5 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研究方法
        1.5.1 土壤团聚体研究方法
        1.5.2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5.3 土壤有机碳研究方法
        1.5.4 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性质及其作用
        1.5.5 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壳聚糖、甲壳素的性质及其作用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样品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有机物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
        3.1.1 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
        3.1.2 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对滩涂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1.3 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对滩涂土壤pH的影响
        3.1.4 施用生活污泥和蚯蚓粪对滩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1.5 滩涂土壤团聚体质量比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3.1.6 滩涂土壤团聚体质量比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
        3.1.7 滩涂土壤团聚体质量比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
    3.2 外源有机分子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2.1 葡萄糖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2.2 微晶纤维素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2.3 壳聚糖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2.4 甲壳素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2.5 等碳量不同有机分子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3 滩涂土壤特殊环境条件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3.1 添加不同有机分子的土壤团聚体质量比与土壤pH的关系
        3.3.2 不同盐分含量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3.3 不同含水量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3.4 外源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物形态分析
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3.4.1 施用污泥后土壤>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
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3.4.2 施用蚯蚓粪后土壤>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
0.25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3.4.3 相同生活污泥和蚯蚓粪施用量下土壤>0.25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外源有机物促进滩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4.2 滩涂土壤特殊环境条件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影响'>4.3 生活污泥、蚯蚓粪对滩涂土壤>0.25 mm团聚体中有机官能团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碳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
        1.2.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2.3 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分布
        1.2.4 施肥对团聚体碳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3.1 研究契机
        1.3.2 研究内容
        1.3.3 总体思路
第二章 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土壤样品采集与团聚体分级
        2.1.3 耕层土壤养分和团聚体碳氮含量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耕层土壤 pH 和速效养分
        2.2.2 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
        2.2.3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碳氮含量
        2.2.4 团聚体的碳氮贡献率
        2.2.5 作物产量
    2.3 讨论
        2.3.1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耕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2.3.2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2.3.3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
        3.1.2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微生物熵
        3.2.2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胞外酶活性
        3.2.3 团聚体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3.2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磷脂脂肪酸分析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组成
        4.2.2 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成分分析
        4.2.3 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PLFAs总量的影响
        4.3.2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壤氨基糖测定与分析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中氨基糖含量
        5.2.2 氨基糖态碳氮含量及其对总有机碳、总氮的贡献
        5.2.3 耕层土壤和团聚体中微生物残体碳含量
        5.2.4 微生物残体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
        5.2.5 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3.1 氨基糖和微生物残体碳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
        5.3.2 生物炭和化肥施用对团聚体中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植被恢复对滇东喀斯特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1.2.2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分析方法
        1.2.3 土壤团聚体碳氮磷研究进展
        1.2.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测定方法
        2.3.3 数据处理
        2.3.4 数据分析与作图
第3章 云南松恢复群落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分布特征
    3.1 各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2 基于湿筛法的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和分布
第4章 云南松恢复群落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
    4.1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
        4.1.1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及化学计量变异系数
        4.1.2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4.1.3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4.1.4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4.2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比
        4.2.1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碳氮比特征
        4.2.2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碳磷比特征
        4.2.3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氮磷比特征
        4.2.4 土壤团聚体碳氮磷与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4.3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贡献率
        4.3.1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
        4.3.2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全氮贡献率
        4.3.3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全磷贡献率
第5章 植被恢复对岩溶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5.1 各群落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5.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喀斯特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及稳定机制
        1.2.2 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1.2.3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1.2.4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样采集
    2.3 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2.4 团聚体稳定性测定
    2.5 有机质组分的测定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基本性质
        3.1.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1.2 土壤粘土矿物组成
        3.1.3 土壤孔隙特征
        3.1.4 土壤氧化物分布特征
    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3.2.1 土壤微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特征
        3.2.2 土壤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特征
        3.2.3 不同破碎机制下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2.4 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大小特征
        3.2.5 土壤团聚体微形态特征
    3.3 土壤有机质组分特征
        3.3.1 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3.3.2 胡敏酸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3.3.3 富里酸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3.3.4 土壤团聚体PQ值的变化
        3.3.5 胡敏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3.4 土壤有机质组成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的关系
        3.4.1 有机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3.4.2 胡敏酸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3.4.3 富里酸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3.4.4 胡敏素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
    4.4 有机质组成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2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1.3.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1.3.4 土壤酶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1.3.5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1.3.6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与地貌
    2.4 土壤与植被
    2.5 玉米种植情况
    2.6 土地盐碱化情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样点位选取
        3.1.2 土壤样品采集
        3.1.3 玉米秸秆采集
    3.2 土壤团聚体分离
    3.3 土壤有机碳组分测定
        3.3.1 土壤总有机碳
        3.3.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3.3.3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3.3.4 土壤微生物量碳
        3.3.5 土壤可矿化碳
    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4.1 土壤含水率和容重
        3.4.2 土壤孔隙度
        3.4.3 土壤机械组成
        3.4.4 土壤田间持水量
        3.4.5 平均重量直径
        3.4.6 土壤pH
        3.4.7 土壤电导率
        3.4.8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3.4.9 土壤交换性钠
        3.4.10 土壤碱化度
    3.5 土壤酶活性测试方法
        3.5.1 土壤淀粉酶
        3.5.2 土壤蔗糖酶
        3.5.3 土壤β-葡糖苷酶
        3.5.4 土壤过氧化氢酶
        3.5.5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3.5.6 土壤脲酶
    3.6 秸秆添加实验设计
    3.7 数据处理
第4章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4.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4.1.1 总有机碳
        4.1.2 易氧化有机碳
        4.1.3 可溶性有机碳
        4.1.4 微生物量碳
        4.1.5 可矿化碳
    4.2 讨论
        4.2.1 团聚体总有机碳
        4.2.2 团聚体活性有机碳
        4.2.3 团聚体有机碳组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理化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1 土壤物理性质
        5.1.1 土壤质地
        5.1.2 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
        5.1.3 土壤含水率
        5.1.4 土壤容重
        5.1.5 土壤孔隙度
    5.2 土壤化学性质
        5.2.1 土壤pH值
        5.2.2 土壤电导率
        5.2.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5.2.4 土壤碱化度
    5.3 土壤理化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土壤团聚体动态变化
        5.4.2 土壤物理性质动态变化
        5.4.3 土壤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5.4.4 土壤性质对团聚体有机碳碳组分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壤酶活性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1 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情况
        6.1.1 土壤团聚体分布
        6.1.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分布
    6.2 土壤酶活性
        6.2.1 过氧化氢酶
        6.2.2 β-葡糖苷酶
        6.2.3 蔗糖酶
        6.2.4 淀粉酶
        6.2.5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6.2.6 脲酶
    6.3 土壤酶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4 讨论
        6.4.1 土壤酶分布特征
        6.4.2 土壤酶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7.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7.1.1 总有机碳
        7.1.2 易氧化有机碳
        7.1.3 可溶性有机碳
        7.1.4 微生物量碳
    7.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
        7.2.1 有机碳矿化动态
        7.2.2 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7.3 讨论
        7.3.1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总有机碳的影响
        7.3.2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影响
        7.3.3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7.3.4 秸秆添加对团聚体固碳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8.3 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现状
        1.2.2 土壤微观结构及颗粒胶结力分析
        1.2.3 土体重构中有机无机胶体研究
        1.2.4 气候环境-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小区设计
        2.2.1 试验田一布设
        2.2.2 试验田二布设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一: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胶结物质分析方法
        2.3.2 实验二:复配土持水保水特性分析方法
        2.3.3 实验三:复配土壤冻融特征分析方法
        2.3.4 实验四: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方法
3 不同种植年限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胶结物质演变分析
    3.1 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3.1.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
        3.1.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孔隙特征
        3.1.3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表面胶结类型能谱分析
        3.1.4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胶结类型分析
    3.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胶体的演变分析
        3.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总有机碳的演变
        3.2.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演变
        3.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演变
        3.2.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颗粒有机碳的演变
        3.2.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状况分析
    3.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无机胶体的演替与变化
        3.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酸钙的演变
        3.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铁的演变
        3.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铝的演变
    3.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3.4.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变化
        3.4.2 不同耕种年限水稳性团聚体MWD的演变
        3.4.3 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与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3.5 讨论
        3.5.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3.5.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的演变
        3.5.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3.6 小结
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响应
    4.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持水保水特性分析
        4.1.1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4.1.2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非饱和导水率分析
    4.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冻融特征
        4.2.1 风沙土与复配土冻结层形成特征分析
        4.2.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冻融过程
    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的影响
        4.3.1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4.3.2 粘粒与冻融循环的交互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4.4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养分的影响
        4.4.1 冻融频率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4.2 冻融交替作用下复配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的关系
        4.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4.5 讨论
        4.5.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冻融特征
        4.5.2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4.5.3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5.4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4.6 小结
5 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5.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5.1.1 砒砂岩含量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5.1.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5.1.3 复配土壤粉粒和粘粒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5.1.4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5.2 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分析
        5.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5.2.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5.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年际变化特征
    5.3 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5.3.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
        5.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
        5.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
    5.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有机质年际变化特征
    5.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
    5.6 讨论
        5.6.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5.6.2 复配土壤团聚体变化及稳定性分析
        5.6.3 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特征
        5.6.4 玉米产量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分析
    5.7 小结
6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6.1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分析
        6.1.1 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年际变化特征
        6.1.2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空间变化分析
        6.1.3 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年际变化分析
    6.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状况
        6.2.1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6.2.2 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6.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变化特征
        6.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状况
        6.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6.4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6.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6.6 讨论
        6.6.1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6.6.2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6.6.3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
        6.6.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年际变化特征
    6.7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
        7.1.2 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7.1.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作用的响应
        7.1.4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及作物适宜性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土壤中团聚体的胶结物特点与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机制
        1.2.1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1.2.2 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指标
        1.2.3 胶结物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3 水-旱轮作系统中团聚体的形成和周转
    1.4 秸秆还田对团聚体稳定性和胶结物质的影响
        1.4.1 秸秆还田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1.4.2 秸秆还田对有机碳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对氧化铁的影响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
    2.3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4 分析方法
        2.4.1 团聚体稳定性的测定
        2.4.2 土壤团聚体的微形态测定
        2.4.3 选择性溶提胶结物质
        2.4.4 团聚体中粘粒的分离
        2.4.5 有机碳含量测定
        2.4.6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试验
        2.4.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
        2.4.8 固态13C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方法
        2.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
        2.4.10 氧化铁含量测定
        2.4.11 团聚体中粘粒矿物组成分析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秸秆还田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和稳定性
    3.1 前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层(0–20cm)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状况
        3.2.2 亚表层(20–40cm)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状况
        3.2.3 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3.2.4 亚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3.2.5 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表征指标的相关性
        3.2.6 秸秆还田下土壤团聚体的形貌特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4.2.2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4.2.3 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特征
        4.2.4 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
        4.2.5 团聚体的13C核磁共振光谱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中氧化铁的影响
    5.1 前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团聚体中游离态氧化铁(Fed)的分布特征
        5.2.2 土壤团聚体中非晶形氧化铁(Feo)的分布特征
        5.2.3 土壤团聚体中络合态氧化铁(Fep)的分布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团聚体的稳定性与胶结物的关系
    6.1 前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团聚体粒径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
        6.2.2 不同浸提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和稳定性
        6.2.3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
        6.2.4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中氧化铁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团聚体中粘粒的胶结物质组成特征
    7.1 前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团聚体中粘粒的有机碳和氧化铁含量
        7.2.2 团聚体中粘粒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7.2.3 团聚体中粘粒的C1s和 Fe2p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7.2.4 团聚体中粘粒矿物组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讨论和主要结论
    8.1 全文讨论
        8.1.1 秸秆还田下有机碳在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中的作用
        8.1.2 秸秆还田下氧化铁在团聚体形成和稳定中的作用
        8.1.3 氧化铁与有机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8.2 主要结论
    8.3 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博连读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9)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呼吸对团聚体演变的响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本研究的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呼吸的研究历程
        1.2.2 干湿交替对土壤结构及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1.2.3 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响应的微生物学机制
        1.2.4 消落带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预期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选择
    2.2 采样方案
    2.3 测定方法
        2.3.1 土壤质地
        2.3.2 不同粒径团聚体分离
        2.3.3 总碳氮及碳氮比测定
        2.3.4 土壤呼吸测定
        2.3.5 温室气体数据分析
        2.3.6 气象因子数据获取
        2.3.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2.3.8 测序数据处理
    2.4 控制实验设计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土地利用与淹水强度对消落带土壤呼吸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土壤性质分析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3.3.2 土壤呼吸的季节和空间变化
        3.3.3 影响土壤呼吸的土壤性质
    3.4 讨论
        3.4.1 消落带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
        3.4.2 淹水强度对消落带土壤呼吸的影响
        3.4.3 土地利用对消落带土壤呼吸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与淹水强度对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采样方案与样品采集
        4.2.3 土壤性质分析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特征
        4.3.2 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
        4.3.3 消落带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4.4 讨论
        4.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4.2 淹水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4.3 土壤性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土壤呼吸对团聚体结构演变的响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采样方案与样品采集
        5.2.3 土壤性质分析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消落带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5.3.2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演变特征
        5.3.3 消落带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3.4 土壤团聚体及土壤性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4 讨论
        5.4.1 消落带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化
        5.4.2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
        5.4.3 消落带土壤呼吸对团聚体结构演变的响应
    5.5 小结
第6章 消落带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呼吸特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采样方案与样品采集
        6.2.3 土壤性质分析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理化性质
        6.3.2 土壤团聚体呼吸特征
        6.3.3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
        6.3.4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特征
        6.3.5 土壤团聚体呼吸的影响因子
    6.4 讨论
        6.4.1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呼吸特征
        6.4.2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特征
        6.4.3 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呼吸的微生物学机制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长期施肥下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
        1.1.1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
        1.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2 土壤团聚体对于土壤碳、氮的稳定保护作用
    1.3 土壤有机碳矿化
    1.4 土壤酶对于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生态功能的关系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思路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水稻生育期内根际/非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变化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变化
        3.2.2 非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变化
        3.2.3 影响因子对于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的交互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施肥条件下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变化特征
        3.3.2 植物根系活动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3.3 水稻生育期内黄泥田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水稻生育期内根际/非根际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际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变化特征
        4.2.2 非根际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变化特征
        4.2.3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对耕层土壤碳氮贡献
        4.2.4 土壤团聚体组成与土壤碳氮相关分析
        4.2.5 粒径、施肥、时间效应对于黄泥田团聚体碳氮分布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施肥条件下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
        4.3.2 水稻根系活动对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4.3.3 水稻生育期内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变化
    4.4 小结
第5章 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酶活性变化特征
        5.2.2 黄泥田土壤团聚体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3.1 黄泥田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变化特征
        5.3.2 施肥及团聚体粒径效应对于黄泥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细菌群落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样本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
        6.2.2 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分析
        6.2.3 细菌物种差异分析
        6.2.4 土壤细菌优势种群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特征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有机碳矿化速率
        7.2.2 有机碳矿化动力学拟合
        7.2.3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矿化相关分析
    7.3 讨论
        7.3.1 不同施肥模式下黄泥田耕层原状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7.3.2 黄泥田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矿化特征
        7.3.3 土壤有机碳矿化对于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真菌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芳,陈林,李月,李培培,王祎,韩燕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 [2]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D]. 汤泽辉. 扬州大学, 2021(09)
  • [3]生物炭施用对潮土团聚体碳氮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 张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植被恢复对滇东喀斯特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 方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喀斯特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 林立文. 广西大学, 2021
  • [6]盐碱土区农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静. 吉林大学, 2020(03)
  • [7]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D]. 张海欧.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土壤中团聚体的胶结物特点与稳定性[D]. 薛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9]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呼吸对团聚体演变的响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 朱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2020
  • [10]长期施肥下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高强. 扬州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