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

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

一、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娜[2](2021)在《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犹如人们在使用“服装”这一概念之前已经穿着某种东西一样,哲学家们在创制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之前,也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因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始终。尤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西欧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物欲化风气渐为流行。与之相应,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形象化、空间化的姿态和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论调尘嚣日上,马克思主义有效性遭受质疑和挑战。正是基于透视、揭露这种文化的病症,詹姆逊主张对这样一个浸透着各种信息和“审美”体验的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规律的“理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己任,詹姆逊一方面主动迎接“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他澄清了福山对马克思历史终结的误读,驳斥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詹姆逊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以及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旨在为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真正构建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詹姆逊重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从传统到现代——系统的梳理和评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的两阶段说。这两阶段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和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实际上,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诸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各有不足和缺陷,并无本质性的优劣之分,每种不同分析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与主题的转换进行综合运用。由此,他主张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在这里,理论分析及其结论性观点得到了具体运用。当然,这同时也构成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阐释和再阐释,并因此试图超越和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和当代理论的极端。围绕着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构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无论是文物研究直接否定历史主义困境,存在历史主义解决历史主义困境过程中又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还是尼采式以“历史主义”之名反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结构单一性,在本质上都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性困境。在廓清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之“迷雾”的基础上,詹姆逊指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可以找到解脱历史主义困境的办法。通过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使生产方式概念升华为一种总体性结构系统。当生产方式本身转变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之时,存在于系统之内各个层面的半自主性表征着经济的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实质为一种“不作用”。文化、意识形态、司法、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转化,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超乎一般的密切,这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显而易见的事实。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以及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解释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框架之内构建了“三重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视角。其理论的最终诉求,旨在晚期资本主义境域下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一致的。詹姆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理论建构”进一步走向理论的“自我运用”。首先把其构建的意识形态解释学用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中,透视出资本主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文化逻辑。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不仅“揭秘”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实质为文化逻辑,还“解码”其隐蔽的资本的扩张逻辑、镜像化的统治逻辑以及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之意识形态帷幕。“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詹姆逊深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深受扭曲的、压抑的生存上的文化困境,然而他把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寄托于认知绘图这一策略,旨在“期待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层面遭遇的困境也要从文化政治层面来寻找到突破文化藩篱之力量。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策略本质上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希望通过认知绘图来唤醒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群体的觉醒,建立起反抗体制的联盟政治,从而朝着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总之,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当代阐释,认为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确立了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恰当立场”,所以,詹姆逊可以直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塌陷”以及“历史的终结”等惊世之叹。扞卫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兴趣、作为一种吁求,贯穿于詹姆逊思想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詹姆逊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模式,为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毫无疑问,詹姆逊也存在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存在的偏颇以及他提出认知绘图策略中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色彩等理论局限。无论如何,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些可贵的理论参考和理论资源。

杜玉洁[3](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张鹏[4](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陈春艳[5](2020)在《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詹姆逊是现今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兼具二者特色。在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詹姆逊通过对后现代建筑进行空间分析,引出后现代空间的概念,他意欲架起一座桥梁,试图把后现代魔幻时空矩阵下、主体丧失认知能力的困境用“认知测绘”的文化政治策略进行连通。论文将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的“认知测绘”置于文艺思想的层面加以审视,旨在对其“认知测绘”文艺思想作立体透视和辩证考量。首先从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理论语境和认知语境三方面分析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产生的学理基础;进而论述了“认知测绘”理论要点,分别从意指内涵、意识形态机制、艺术功用三个维度来进行深入分析。从意指内涵来说,“认知测绘”理论是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詹姆逊将其与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盛行的视象文化结合作为其探求途径,推动理论的发展;意识形态是当前社会思想的反应,“认知测绘”的意识形态机制主要表现其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和阶级意识的符码而呈现;在论述其文艺思想功用方面则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抓住文艺的认知、审美、批判作用进行细致分析,剖析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拨开萦绕在后现代文化上隐喻性的面纱,深入研究其背后隐含的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立足于当下的文艺现状以及文艺理论的现实,研究文学艺术中渗透纠缠的困境,尝试以“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层面来建构一种有益的探索路径。“认知测绘”理论对詹姆逊的文艺理论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创新性意义,从文艺思想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揭示出此论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内涵,突破以往人们对于其后现代文化的诠释的惯常思路,生发出多重解读空间和批评阐释,是对詹姆逊文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何诗鸣[6](2020)在《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葛亮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存在。在他的身上,先天优良的创作禀赋和扎实深厚的教育背景同时具备;彼时南京,现时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以及江南文人家族渊源共同熔铸于他的生命历程,影响着其观照事物的格局并广泛投射于创作中,令其作品带有混杂丰富的“葛亮味”而为文坛瞩目,葛亮生命个体的独特经验与创作成果之间的牵系也已成为特有的文学现象获得文坛的持续关注。他以自我生存感知作为书写资源,围绕“城市、历史、人性”三个部分开启由表及里的创作探索,将思考倾注进人和城生存发展的讲述之中。在创作中,葛亮将历史沉疴、当代生存冲突质素作为生命存在的背景和舞台,始终挖掘着不同时空内生命存在行进的暗角死结,管窥芸芸众生无所不在的生命悲情和生存残酷,在历史与当下的日常生存节律中抽离出内蕴的生存困境,基于自我生存经验,展示出独特的生存关切和对于生存现实的拷问和思考,也凸显出葛亮自成一脉的生存认知。“生存”集“动物性”与“超越性”为一体的建构性内涵,使以此为基的生存困境囊括生存矛盾冲突未竟的同时,也处于永续建构的状态之中。根据当代生存的内容彰显,葛亮小说中的生存困境可被分为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男女两性的情感困苦与都市生存的精神失序四部分。历史时代与现代生活秩序的时空内,血腥与暴力的战争杀戮与人性变异,底层民众的当代生存困窘,男女两性的情爱纠葛,都市人群的精神面貌与心灵真实,生命个体与群体乃至城市的命运遭际,在多种关涉物质、精神、自然、社会、历史生存维度的缠绕纠结中,展现出生存困境的长卷。葛亮抱持生存困境书写的缘由值得研究。葛亮作为“独一代”,在历史经历、城市经验、社会关系方面具备特殊心理体验。作为学院派知识分子,则承袭了历史反思、人文关怀、社会批判等意识,其中无不渗透着知识分子本身具备的良知意识。而葛亮长期于香港的“岛城”生活经历也给予其一种封闭、阴郁的地理感知,投射在生存困境的书写中,显现为文本形态的孤立、困境空间内部营构的逼仄与促狭以及困境氛围的阴郁特征。此外,作家笃信的宿命观中的“命运推手”思想与浸淫至深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张扬的“反叛”思想二者融合,都影响了其生存困境的书写风貌。葛亮小说生存困境书写的意蕴丰富。在他的小说中,生存者各自生存场域内的生存遭际,体现出生存时间的鲜明对立,“旧年”与“新时”的并立结构不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两种生存时代的场域营构、生存状态显现以及包容性比对,也传递出葛亮对“传统”与“现代”的建构与反思意图。当触及生存困境的缘由反思时,生存者群体性“弱者自弱”与女性群像相对男性群像的“强势”面貌不仅显现出葛亮对“国民性”的审视批判,背后也映射出葛亮的弱势文化书写心态。同时,葛亮对生存秩序的宿命表达、无常表达以及困境源于他者的牵系表达与生存者精神异化的荒谬坦露则共同彰显了葛亮对日常生存本质的悲观认知。而谈及生存困境的描摹,葛亮结合自我的审美经验,书写中显现出的“疏离姿态”、动物谛视以及“视觉化”的叙事表达又令其生存困境书写可被视作一种基于“空间内容物”的堆叠呈现,人的生存困境由此跃入审美范畴。在勾勒生存现场、阐发生存反思的同时注重困境美学的缔造,葛亮的生存困境书写因而获得独树一帜的风格色彩,之于作家个体、“70后”同代际作家队伍乃至当代文坛写作多有深意和新质生成。此外,葛亮的书写也存在生存悲观、生存范围单一等局限之处。

李宜芯[7](2020)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组织变革的实质就是在外在环境与大学传统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然而,一些研究却对于大学传统的、习俗的、象征的方面不甚重视,在论述中只注重事实的描述而忽略了对大学价值、大学精神的探讨,大学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场域,文化性是大学的内在属性,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性及其组织变革的动力与归依。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关注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并不是否定政治、经济条件对大学组织的重要或决定性影响,而是将政治、经济的逻辑纳入到更加深刻与复杂的文化场域中来探讨大学组织变革的内在规定性。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的变革行为无论在宏观的府学关系、中观的管理体系、微观的学科演化亦或是观念方面的转变都为探讨文化如何影响变革的议题提供了丰富而具有启发的样本。因此,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和概念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变革理论和大学组织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方法论,运用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在与相关教育事实对话的过程中较为系统地形成了以学术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桥梁、社会文化为模塑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文化生态复合体作为大学组织变革文化逻辑的分析框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发现:第一,主要由学科文化、院校文化组成的学术文化逻辑是大学文化选择与创造功能得以达成的核心组织特质和要素。维多利亚时期,科学文化用开放理性的、抽象的、价值无涉的、可验证的、带有功利性的文化特质逐渐取代了宗教的、具体的、非生产的传统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的演进经历了文化的边缘与主导、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的筛选与整合、文化的生成与积累、文化扩散与转换五个阶段,具体表现为知识典范的科学化、科学与人文的协作、学科体系多样演化、专业知识系统化、科研成果得以运用五点。院校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传统院校文化失范所引起的古典学院制褪色,学生社团成为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文化涵化的结果,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暗含着文化代沟。第二,制度文化逻辑是源于制度又高于制度的价值和行为方式,属于一种“中介逻辑”,是大学组织内部整合功能与外部适应功能之间的桥梁、纽带、过渡与催化剂。维多利亚时期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从“内”学术文化到“外”社会文化的逻辑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首先,以学术为局面的学院、以学科内在逻辑为格度,大学基层组织建构了二者共存的文化差序格局;其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日益增加的管理活动中产生了文化差异,大学采用分权治理移置差异、通过校长角色弥合差异,从而在决策流程中实现了学者作为主体的言说;最后,“程序先于权利”、“恰当援引先例”是英国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这一时期公司法人的演进和信托制的延续为新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法理上的正当性,古典大学按照皇家调查——议会立法——大学修章的程序依法改革。第三,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以及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文化彰显了英国悠久的民族性格,涵盖或部分吸收其它文化形式。从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的绅士文化,引领了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为学者展开有关自由教育辩论和推进大学推广运动;作为一种目标导向的绅士文化,是城市学院不断前进的时代动力;从间接作用来讲,作为一种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既是英国大学渐进式发展的保障机制,也导致了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学术金本位困境和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换言之,在多维文化利益场境的影响下,大学文化自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大学组织变革也引领了社会与民族文化的进步。大学组织变革的“本然”也在文化的视野下得以明晰。

李昊[8](2020)在《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文学创作关系入手,考察了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对作家文学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影响,以上海二三十年代文人实践活动作为参考,力图探讨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下,作为上海文化活跃建构因素的租界及文化是如何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审美倾向与美学追求的,又是如何影响文学思潮的产生,都市文学类型的多样以及某些文学类型的叙事症候,以期得出一些与前辈学人略有不同的结论。全文整体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首先整理出中外史学家有关上海租界的专门史着作和文献,然后大致爬梳了以前在海派文学框架下,与上海租界相关的都市文化有关的文学实践专着与文献,从中择选出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关的着作文献。第二章,专门论述了租界空间与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租界空间尤其是租界文化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审美、文学心理实践机制的影响。上海租界作为殖民空间的表征具有与以往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空间的华界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而这种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打乱了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发展的节奏。上海租界空间特有的性质及文化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上海租界的来历以及历史演变过程,归纳出上海租界发展史上几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接下来阐述了上海租界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分别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维度诠释了租界及租界文化给文学领域带来的影响。上海租界及文化对于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有着结构性的功能意义,对这一时期文学样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借用布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把整个上海租界作为文学场域进行考察,把身居租界文学场域中的多种文化类型背景文人共同体当做文学场域中的子域来考察,将影响文学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形式两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中心实现了南移,租界化的上海毫无质疑地赢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中心地位。上海租界为文学场域的生成提供了众多客观条件,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内实现了向职业作家转型的过程,并且重新建构起新型的文人作家公共交往空间模式。上海租界内出版业的发达也为文人作家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物质上的保障。192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上海汇聚了多种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内活动的主要有左翼文人、南迁的自由主义文人和海派文人。通过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文人的“惯习”,分析出上海租界内各类文人的空间分布与活动规律。各类文人在租界空间的活动规律折射出其对上海租界的文化立场,同时也显示出租界文学场域对各类文人的召唤和调试作用,这其中隐含着各自场域中文人作家特有的文化逻辑。各类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中的空间移动,究其实质还是各种权力话语在上海租界中对象征资本的争夺。第三章,这一章选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与上海地域文化相关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是指那些既包括上海籍及后到上海原籍江浙一带的作家创作的与上海地域文化有密切关联的作品。上海开埠以来,上海租界空间打破了传统中国社会空间的结构。而现代的都市空间性质和社会结构催生了现代市民阶层。现代市民阶层的诞生必然要有一种与之审美品味相匹配的文学形式。而通俗文学的代表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就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勃发了。上海租界的都市化新型生活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新兴的市民阶层为这类通俗小说培育出大量的有消费潜力的读者,市民社会的内部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丰富了原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类型。鸳鸯蝴蝶派小说作为最早反映上海租界空间的小说对新到上海的移民在都市生活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第四章,毋庸置疑,海派文学是与上海租界及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海派文学与上海租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共生的关系,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作为依托的文学现象。因而海派小说对唯美主义症候群式的追求,必然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着关联。上海租界的繁华物质环境和成熟的消费主义体系为这种唯美主义追求提供了生发的契机,而租界独特文化所具有的金融商业性和消费性为海派唯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精神土壤。租界空间独特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了身居上海租界海派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认知方式。应该说海派作家是有意选择唯美主义这种西方舶来文学思潮来表达对租界空间的映射反应的。而这种海派唯美追求在文本中表现为对刹那主义时间观的追求,对无机质女体塑造的推崇和文本中对视觉刻意的追求。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追求不但体现在文学实践上,还把唯美主义的美学理念付之于生活实践之中。而这种唯美生活实践也不知不觉的影响了文本的建构,使服装饰品、化妆品、装饰艺术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意象进入了文本之中。这种审美旨趣的促成与西方唯美主义和上海租界的文化语境有着网状的相互影响。第五章,上海都市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学经验,它的产生机制是依赖上海租界以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在此意义上,海派小说一定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范畴内,每每提到都市文学,与之发生刻板联系的一定是海派文学特别是新感觉派一支。左翼小说因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排除在都市文学视野之外的,但就其萌发、发展的机制上看,左翼小说产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语境都不能脱离上海租界提供的成熟的都市空间样本。因此,从这个维度上看,新感觉派小说与左翼小说是同源的问题,同源的“源”是指二者同样都根植于当时上海经济繁荣发展的租界。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的共生性也导致了左翼都市小说诸如叙事主体分裂、革命+恋爱的独特叙事形式的症候群的形成。而作为真正洋场小说的新感觉派,因其努力地与世界文学思潮保持同步,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世界主义的色彩,在叙事的情感姿态上,也无法避免的带有了“自我东方主义”的姿态。第六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租界化的上海以其地理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以文学的先锋性、多元性和商业性为特质的都市文学类型成为当之无愧的地域性文学典范。上海的租界文化在上海地域性文化的建构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租界文化的因子长久以来已经浸润到上海文化的肌理里。因此,租界文化的影响是有关上海都市文学创作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从现代化的进程上看,租界文化确实给文学和作家的现代职业化带来了推动的力量,但是租界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殖民文化也的确给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949年以后,租界空间彻底的消失,与租界及租界文化有着极强共生性的上海地域性文学传统被中断。然而进入新时期之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经济的再次繁荣激发了作家以上海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内在情绪,从而形成了“上海怀旧”的热潮。在对上海进行追寻和重构的过程中,有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的上海成为重新建构新型上海重要的文化资源。上海的租界及文化在线性历史进程的耗损中,已经变身成为“后殖民主义”等抽象的学术概念。这个所谓的“后殖民主义”在重构上海的怀旧文学热潮中可以具体而实在地被指认为“租界性”。这种“租界性”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着后代作家的叙事内容和言说风格,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新世纪的洋场小说创作。

黄金[9](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林文[10](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二、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2.1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2.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巨变
        2.1.2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
        2.1.3 马克思主义有效性受到质疑
        2.1.4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
        2.1.5 晚期资本主义扩张困境的折射
    2.2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2.3 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
        2.2.4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
        2.2.5 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3章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两阶段说的评判
    3.1 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
        3.1.1 “科学—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还原为“理性—谬误”对立论
        3.1.2 “领导权和阶级合法化”分析模式还原为“实践功能”
        3.1.3 “物化”分析模式还原为“科学与知识”维度
    3.2 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
        3.2.1 精英与公众的历史性分裂
        3.2.2 精神状态与社会历史性制度的功能之间脱节
        3.2.3 个人主观意识形态与外部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对抗
        3.2.4 主体真实表达与语言异化产生的压抑性对立
第4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
    4.1 反思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
        4.1.1 文物研究的经验主义
        4.1.2 存在历史主义主客体的无限相对化
        4.1.3 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内在矛盾
        4.1.4 尼采式反历史主义的“历史之名”
    4.2 论证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4.2.1 生产方式概念的重构
        4.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重新释义
        4.2.3 文化与经济的联结
    4.3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原则
        4.3.1 总体性原则
        4.3.2 辩证性原则
        4.3.3 历史性原则
    4.4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三重视域”
        4.4.1 政治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4.4.2 社会观的分析模式
        4.4.3 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第5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运用
    5.1 文化历史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解释学
        5.1.1 资本主义文化历史分期的符码转换
        5.1.2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三阶段论
        5.1.3 资本主义文化分期内容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批判
        5.2.1 资本的扩张逻辑
        5.2.2 镜像化的统治逻辑
        5.2.3 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
    5.3 认知绘图策略: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
        5.3.1 认知绘图的范围界定
        5.3.2 认知绘图的功能
        5.3.3 认知绘图与文化政治的关系
第6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6.1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
        6.1.1 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6.1.2 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
        6.1.3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
    6.2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
        6.2.1 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
        6.2.2 “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失偏颇
        6.2.3 认知绘图策略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性
    6.3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
        6.3.1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6.3.2 有助于严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渗透
        6.3.3 有助于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一、形象的价值
        二、形象的政治
        三、虚假的面孔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1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学理基础
    1.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
        1.1.1 现代主义文化的式微
        1.1.2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
    1.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形成的理论语境
        1.2.1 总体性和多元性的恰当融合
        1.2.2 时间与空间的逻辑过渡
        1.2.3 生产方式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整合超越
    1.3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建构的认知语境
        1.3.1 认知范畴转变:后现代性在新的意义上的二律背反
        1.3.2 认知模式转变: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盛行的视象文化
第2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理论要点
    2.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意指内涵
        2.1.1 “认知测绘”的提出与发展
        2.1.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探求途径
    2.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意识形态机制
        2.2.1 作为一种文学隐喻
        2.2.2 重构阶级之途
    2.3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功用
        2.3.1 认识作用——后现代文学空间的“导航地图”
        2.3.2 审美作用——经典文学重构
        2.3.3 批判性的建构——乌托邦情怀
第3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价值评价
    3.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品质与增值
        3.1.1 继承与发展下的新探索
        3.1.2 包容与创新下的新景象
    3.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缺陷及其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生存困境的内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存视阈的丛生困境
    第一节 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
    第二节 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
    第三节 求不得苦的情感围城
    第四节 都市空间的精神失序
第三章 生存困境的书写缘由
    第一节 “独一代”的身份焦虑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良知意识
    第三节 “岛城”意识的创作心理
    第四节 宿命观与后现代思想的指引融合
第四章 困境谛视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立场的建构反思
    第二节 弱者群像的多面传达
    第三节 生存荒谬的悲观昭示
    第四节 困境美学的匠心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大学组织与大学组织变革
        1.3.2 文化逻辑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理论基础
        1.5.1 组织变革理论
        1.5.2 大学组织文化理论
    1.6 研究方法与实施
        1.6.1 历史文献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史料的鉴别
        1.6.4 研究设计与研究思路
2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学术文化逻辑
    2.1 学科文化的演进
        2.1.1 学科文化的边缘与主导:知识典范的科学化
        2.1.2 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与人文的协作
        2.1.3 学科文化的筛选与整合:学科体系多样演化
        2.1.4 学科文化的生成与积累:专业知识的系统化
        2.1.5 学科文化的扩散与转换:科研成果得以运用
    2.2 院校文化的转型
        2.2.1 院校文化失范:古典学院制的褪色
        2.2.2 大学学生社团:导师制以外的启蒙活动
        2.2.3 院校文化涵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2.2.4 院校文化代沟:办学模式的变迁与认同
3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制度文化逻辑
    3.1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差序格局
        3.1.1 差:以学术为局的学院
        3.1.2 序:以学科为格的学系
    3.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文化协商
        3.2.1 大学管理活动与差异产生
        3.2.2 大学分权治理与差异移置
        3.2.3 大学校长角色与差异弥合
        3.2.4 大学决策流程与主体言说
    3.3 大学法人制的文化内涵
        3.3.1 英国大学法人的内核
        3.3.2 新型大学的合法建立
        3.3.3 古典大学的依法修章
4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社会文化逻辑
    4.1 作为思想先导的绅士文化
        4.1.1 有关自由教育的辩论
        4.1.2 学者与大学推广运动
    4.2 作为关键动力的绅士文化
        4.2.1 中产阶级的晋升需求
        4.2.2 城市学院的发展方式
    4.3 作为制约因素的绅士文化
        4.3.1 城市学院的学术漂移
        4.3.2 “学术金本位”困境
        4.3.3 世俗政府的有限关注
5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8)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
        1.1.3 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殖民性与现代性并存的空间表征——租界
    2.1 租界权力空间的形成
        2.1.1 上海租界的肇启
        2.1.2 殖民权力空间的双重影响
        2.1.3 租界作为建构要素对上海本土文化的影响
    2.2 殖民权力空间的意识形态表征——租界文化
        2.2.1 租界文化的特质
        2.2.2 租界空间及文化对文学外部影响
    2.3 租界文化场域与文人的话语实践
        2.3.1 租界文学场域的生成
        2.3.2 混杂与协商:租界空间与文人身份认同
        2.3.3 一种租界文学场域的典型表征——沙龙
    2.4 民族主义与殖民意识的纠缠:文人在租界文化场域中的话语差异
        2.4.1 罪恶的渊薮与希望重生的并存—左翼文人租界的话语实践
        2.4.2 商业活力与市井习气的并存—自由主义文人眼中的租界
        2.4.3 沉溺于租界生活的艺术实践者——海派文人眼中的租界
第3章 租界文化与上海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生发
    3.1 租界与旧派文学的转型——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滥觞
        3.1.1 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来源——旧派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3.1.2 报刊媒介、市民社会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互动
    3.2 租界空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3.2.1 空间转化与都市新移民的都市启蒙
        3.2.2 空间转变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美学
    3.3 租界文化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类型化风貌的嬗变
        3.3.1 从纯情到世俗的爱——言情小说的世俗化之路
        3.3.2 从侠义、公案到十里洋场——侦探小说的中西兼顾之路
        3.3.3 都市中的暴力美学——武侠小说的民间正义之路
第4章 租界文化与现代性“美学”转移——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追求
    4.1 “海派唯美主义”小说的生发论
        4.1.1 租界的“物化空间”——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外在生发机制
        4.1.2 租界里的“自我认同危机”——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内在生发机制
    4.2 租界空间与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表征
        4.2.1 借来的时空与世纪末情调——刹那主义的极致追求
        4.2.2 “比尔兹利”的症候群——颓废、色情、无机的女性塑像
        4.2.3 消费空间的构建与海派文学的唯美追求——感官美学与欲望叙事.
    4.3 租界空间与现代性“美学”的另类实践——海派文人日常生活的唯美化
        4.3.1 “老克勒”们的租界唯美生活实践
        4.3.2 海派唯美生活实践对小说创作的迁移影响
第5章 租界空间的异质裂变与两种现代性重构:两种形态的都市小说
    5.1 租界空间的分裂与书写:从共生到疏离
        5.1.1 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的共生与融合
        5.1.2 自我的建构与彼此的疏离
    5.2 租界空间的挪用与转换:文学与革命
        5.2.1 左翼都市小说的租界叙事症候群
        5.2.2 无处安放的欲望——“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的形成
    5.3 租界空间的赋值与置换:被“现代”遮蔽的“殖民”
        5.3.1 真正的洋场小说——全球资本体系下“世界主义”的新感觉派小说
        5.3.2 隐形的殖民意识——“自我东方主义”姿态
第6章 自省与忧思:租界文化对文学的负面辐射
    6.1 租界文化对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潜在规约
        6.1.1 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隐形特征——“租界性”
        6.1.2 上海租界与女性关系在文本中的历史演进
    6.2 毁灭与再生:“全球化”名义下的殖民经验再生产
        6.2.1 90年代上海“怀旧”小说的真实面孔
        6.2.2 殖民话语的惯性——“租界性”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9)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5]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D]. 陈春艳. 湘潭大学, 2020(02)
  • [6]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D]. 何诗鸣. 安徽大学, 2020(07)
  •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学组织变革的文化逻辑研究[D]. 李宜芯.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8]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D]. 李昊. 辽宁大学, 2020(01)
  • [9]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10]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