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技术革命与化学教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晗清,王连琏[1](2022)在《化学观念体系及其教学研究——以变化观为例》文中提出化学观念表征着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维度建构了化学观念体系,具体包括元素观、微粒观、相互作用观、变化观、实验观、价值观等。以变化观为例,深度分析了教材中"变化观"的内容架构与层级进阶,并提出观念建构的相关教学建议。
乙若梅[2](2021)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开发及实践 ——以“材料”主题为例》文中指出
喻家香[3](2021)在《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献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验证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效果。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关于STEAM教育和元素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并以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了解了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现状。在情境认知理论、“从做中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项目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性、情境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从系统性、最优化和可行性原则出发,对《化学必修第一册》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教学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林伟婷[4](2021)在《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已在高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交互性和想象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高职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克服建构真实工作场景的高成本与高难度。但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还不够深入,也存在缺乏有效教学策略指导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虚拟技术应用的有效教学策略设计与使用方法。教学策略及其不同呈现形式对虚拟学习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和教学示范等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为进一步探索以上策略在高职生虚拟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以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产生式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198名高职学生的虚拟学习效果展开研究,通过3个系列实验,探究在桌面式虚拟现实学习环境下,先行组织者(视频型、图片型、无)、教学解释(范例型、描述型、无)和教学示范(录像示范、现场示范、无)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学习成绩、认知负荷和学习满意度作为虚拟学习效果的观测变量。结果显示,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和教学示范等支架作用型教学策略可提高虚拟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降低认知负荷。不同类型教学策略对迁移和保持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教学策略的具体呈现形式需适应高职生动觉型学习风格、形象性思维、注意力不稳定和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等的特点,还需考虑教学策略与知识类型和复杂程度的交互影响。此外,高职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程序性知识和复杂程度低的知识时效果更佳。基于此,研究建议高职教师需重视对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以提高学生虚拟学习效果,深入研究虚拟实践教学,重点考虑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目的和高职生学习特点寻找虚拟教学策略的优化组合。虚拟环境设计者应开发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虚拟资源以辅助教学策略设计,如基于认知负荷调节虚拟知识复杂程度,基于工作岗位情境设计虚拟程序性知识等。高职院校能够提供全方位保障,培养具有虚拟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制订虚拟教学应用效果评价标准和支撑虚拟学习内容和平台建设,以提升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
郭云倩[5](2021)在《融合化学史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徐鑫[6](2021)在《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帮助学习者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生物科学思维,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SOLO理论进行有效提问,近而提升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质量。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得到理论基础,对素材进行梳理后,进入实验前期调研,目的是从教师角度和学习者角度了解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现状。教师角度采用课例分析法,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随机选取不同地区的高中阶段生物学课堂实录,与同办公室的其他两位生物学教师共同利用黄文斌指制定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问题链结构梯度(A3)、问题复杂度(A4)、语音语态(B3)、思考时间(C1)、提示指导(C2)、答问评价(D1)、追问引导(D2)、全体参与(D3)等指标得分低于标准分。学生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高中阶段的学习者,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9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剩余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0.88。结合课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存在以下问题:在问题链的设计中,存在问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未掌握好问题复杂度等问题。在发问过程中,存在夹带方言、语速过快、声音小等问题。在候答与叫答过程中,存在忽略思考时间和基于学习者适当的提示等问题。在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存在评价注重正确性而缺乏思维发展、忽视评价的有效性等问题。针对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访谈和阅读文献,制定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所教授的班级中,以第一次月考成绩作为前测,利用SPSS 21.0软件对生物学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前测成绩差异不显着的两个普通理科班级作为教育实验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将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运用到生物学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通过一学期实验教学,利用SPSS 21.0软件对比期末两个班级学习者的生物成绩较第一次月考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实验班第一次月考成绩与期末成绩有显着的差异,且期末成绩的均值与第一次月考相比上升了12.925。而对照班第一次月考成绩与期末成绩没有显着的差异,且期末成绩的均值与第一次月考相比仅仅上升了2.488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SOLO理论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中,能够提高该阶段学习者的生物学成绩和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陈国萍[7](2021)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不断拉近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现代社会与学科学习之间的融合,鼓励学科教育内容与当前科技发展形成交互,这是现代教育改革一直在关注的话题,更加是高中新课改的基本方向。从长期角度来看,教育的前瞻性关乎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是否夯实,而如果当前学科教育连生活化教学都难以实现,就难以步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态,学生创新的素质自然难以达到预期,这将毒害的是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而言,就需要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的点滴,应当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吴俊杰[8](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文件层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进一步增进化学学科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教师厅[2017]10号)也提出了类似要求。在研究层面,已有研究大都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学科理解的转变十分重要,教师对所教学科如何理解,如何将国家规定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核心问题。而在教学实践实然层面,不少教师将化学教学仅窄化为具体知识的教学,对知识背后的化学研究方法、化学学科思想和化学学科价值等更有“素养”的内容缺乏认知或重视,即相对缺乏基于学科深度且系统理解的能力或意愿。基于此背景,对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展开相关研究。经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后认为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现状仍是一个有研究空间且同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研究主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现状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文献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法以确定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的具体维度并据此编制相关问卷。采取前测访谈、试调查等形式确定问卷的适用性及信效度。确定正式问卷后以链接形式向调查对象发布电子问卷以进行正式调查,并对所获取数据进行样本人口学背景分析、描述性分析及差异性分析。研究结论可主要分为理论层及调查层。在理论层主要有:一,学科理解、学科教学理解与学科理解教学表现在内容指向上非同一客体;二,化学学科理解的维度解构可回溯至化学哲学领域。在调查层主要有:一,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在部分维度上存在明显不足;二,不同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师在部分学科理解范畴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三,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不同范畴在不同教龄阶段发展进度不一。研究启示主要有:一,系统阐述化学学科理解基本维度,确切提供化学学科理解增进渠道;二,完善教师化学学科理解培训机制及内容,助力核心素养课堂广泛发展及深度生成;三,注重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群体学科理解水平的针对性提升。
张健[9](2021)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迭代对于新时代教师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深刻而伟大的教育技术革命,如何培养新时代教师也逐渐成为焦点。通过TPAC K问卷调查,结合文献分析、访谈与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M大学师范生TPACK的培养现状,发现师范院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师范生培养策略。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不高。通过对平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各维度的平均值处于3~3.7之间,处于中等水平,其中TK的分值最低,说明师范生掌握技术知识的能力最弱。此外,PCK、PK的均值也相对较低。所以,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性别、学科、教育实习经历、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四个方面对师范生的TPACK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在性别因素上,男生TPACK水平普遍高于女生,其中男女生T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在学科因素上,文理科学生TPC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理科学生各项均值都高于文科学生,但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说明学科差异影响有限。在教育实习经历的差异分析中,相较于无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参与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而均值上的差异也能说明教育实习经历有着促进作用。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中,学习过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是总体上无显着差异。所以,TPACK作为复合型能力,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需要兼顾各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影响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水平受教师信息素养、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教育实践体系的影响较大。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对TPACK应用不足。其次,师范生虽然认为教学法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基本合理,但其学习教育技术的主动性不足。所以,在课程类别的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都需要加强。最后,师范生微格教学次数少、教育实习周期较短。高年级师范生普遍重视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的作用,对教育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自身TPACK水平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因此,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能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策略:一、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通过有效建构TPACK理念,使师范生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益和价值,形成一个良性优化的循环发展阶梯,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TPACK水平;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不仅要注重男女比例均衡,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二、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并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其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四、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加强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以及实习期间的教育技术支持,合理规划校外教育见习、实习。
袁玥[10](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方向,引导人类社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飞跃。工业革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自18世纪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次次颠覆性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轨迹。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融合数字、物理和生物系统引领着全球的创新浪潮,中国也正参与其中。在如此巨大的、颠覆性的变革面前,如何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人类对工业革命的反思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黄金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亲历者,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索,进而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当初发轫于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迥乎不同,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革命发展一般规律认识和对不同制度下工业革命发展特殊性的剖析,现在看来仍是具有生命力的,特别是一些前瞻性的探索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为我们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有益借鉴。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立足经典文献,力图形成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具有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生成理路。第一,从时代背景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是在19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在大工业时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下萌发,在无产阶级反抗奴役和剥削的斗争中锻造的,是对“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第二,从主观条件看,马克思恩格斯自少年时期就树立起来的远大的抱负,对工业发展动态的持续性关注与对无产阶级的深切同情,使他们成长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第三,从思想来源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特别是对同时代理论家的批判与反思,形成了对工业革命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第3-6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身处工业革命勃兴的时期,他们系统、深入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形成和发展,揭示了工业变革的内在机理,从而形成了关于工业革命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制度下大工业发展特殊性的认识。第3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产生条件、标志、性质的认识。从产生条件看,工业革命是社会分工、市场经济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发展标志看,工业革命是以工具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包括工具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部门中的运用,用机器生产机器成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以及工厂制度成为与大工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从革命的性质看,工业革命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变革的社会革命。第4章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正面效应的分析,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四个维度阐释了工业革命的进步作用。第5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革命负面效应的剖析,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困境与危机。第6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与未来社会的探索,重点突出了大工业的发展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的重要意义,描绘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美好愿景。第三部分(第7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研究,形成了对工业革命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袭不可阻挡,它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兼具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研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价值导向、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和现代化迈向新高度、走向新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贯穿于其学术研究的始终。他们关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剖析体现了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因此,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不仅对深入理解工业革命本身、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对剖析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的技术革命与化学教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技术革命与化学教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观念体系及其教学研究——以变化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观念的哲学基础与相关研究 |
1.1 化学观念的哲学基础 |
1.2 化学观念体系相关研究述评 |
2 化学观念体系的建构 |
2.1 本体论视角下的化学观念 |
2.2 认识论视角下的化学观念 |
2.3 方法论视角下的化学观念 |
2.4 价值论视角下的化学观念 |
3 教材中“变化观”的内容构架与层级进阶 |
3.1 义务教育阶段: 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3.2 高中必修阶段: 循序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
3.3 高中选择性必修阶段: 深入把握化学反应的原理 |
4 促进学生变化观建构的教学建议 |
4.1 以实验探究促进变化观的主体建构 |
4.2 以历史重演促进变化观的时空链接 |
4.3 以深度学习促进变化观的螺旋进阶 |
(3)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
二、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STEAM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STEAM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元素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STEAM |
二、STEAM教育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情境认知理论 |
二、“从做中学”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项目学习理论 |
第三章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
三、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
第一节 STEAM教育的特点 |
一、跨学科性 |
二、情境性 |
三、协作性 |
第二节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设计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最优化原则 |
三、可行性原则 |
第三节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教学案例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二、教学案例二:探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
三、教学案例三:铁盐和亚铁盐 |
第五章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元素化合物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对象 |
二、实验变量和实验内容 |
第二节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一、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成绩分析 |
三、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后测问卷分析 |
一、学生对课堂中融入STEAM元素的基本感受 |
二、学生课堂探究、学习情况 |
三、学生能力提升情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实施建议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学生化学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对STEAM教育理念的认知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 C 后测试题 |
附录 D 第一次月考(前测)与后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 E 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
二、高职生虚拟学习相关研究 |
三、教学策略对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学策略 |
二、虚拟学习 |
三、学习效果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负荷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产生式理论 |
第三节 影响虚拟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分析 |
一、先行组织者 |
二、教学解释 |
三、教学示范 |
四、选择先行组织者、教学解释与教学示范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先行组织者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过程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
二、先行组织者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
三、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讨论 |
一、先行组织者有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
二、视频型比图片型先行组织者更有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
三、先行组织者对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受到知识类型的调节 |
第四节 先行组织者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
一、先行组织者设计要具有可利用性、可辨性与巩固性 |
二、多运用动态型先行组织者 |
三、先行组织者呈现形式的选择考虑动静结合原则 |
第四章 教学解释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过程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
二、教学解释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
三、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讨论 |
一、教学解释可以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
二、范例型比描述型教学解释更有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
三、范例型教学解释对虚拟学习效果的提高在陈述性知识中更明显 |
第四节 教学解释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
一、教学解释设计要挖掘知识的共同要素 |
二、教学解释要用案例和故事等形式加以情景化 |
三、范例型教学解释重点在陈述性知识中使用 |
第五章 教学示范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过程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成绩的影响 |
二、教学示范对虚拟认知负荷的影响 |
三、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讨论 |
一、教学示范有助于提高虚拟学习效果 |
二、录像示范的虚拟学习效果优于现场示范 |
三、教学示范对虚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复杂知识中更为明显 |
第四节 教学示范在虚拟学习中的应用建议 |
一、教学示范的设计需要考虑示范者的水平 |
二、善于采用录像示范的形式 |
三、教学示范可重点在复杂的知识中使用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教育启示 |
第一节 综合讨论 |
一、具有支架作用的教学策略可促进虚拟学习效果 |
二、不同类型教学策略对学习迁移和保持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 |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需适应高职生学习特点 |
四、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考虑与知识类型和复杂程度的交互影响 |
第二节 教育启示 |
一、教师重视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优化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 |
二、设计者开发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的虚拟资源以辅助教学策略设计 |
三、学校提供全方位保障以提升虚拟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先前知识测试 |
附录二 学习成绩测试 |
附录三 认知负荷测试 |
附录四 学习满意度测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有效提问 |
1.1.2 高中阶段学习者需要课堂有效提问 |
1.1.3 高中生物学教学需要课堂有效提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提升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
1.2.2 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积极落实 |
1.2.3 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理论依据 |
1.6 生物学学科认知特点 |
第2章 基于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相关概念 |
2.1 有效提问 |
2.2 高中阶段生物学有效提问 |
2.3 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 |
第3章 基于SOLO理论的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式 |
3.1.1 课例分析 |
3.1.2 调查问卷 |
3.2 调查步骤 |
3.2.1 课例分析 |
3.2.2 调查问卷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课例分析结果分析 |
3.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章 SOLO理论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提问现状 |
4.1 问题链的设计 |
4.2 发问 |
4.3 候答与叫答 |
4.4 反馈与评价 |
第5章 SOLO理论下的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改进策略 |
5.1 问题链设计 |
5.1.1 联系实际,了解学习者 |
5.1.2 整体把握,问题具有层次性 |
5.1.3 做好预判 |
5.1.4 注意问题的表述 |
5.2 发问 |
5.2.1 提高发问质量 |
5.2.2 避免无效发问 |
5.2.3 语速放慢,讲清问题 |
5.2.4 说普通话,吐字清晰 |
5.2.5 语调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
5.3 候答与叫答 |
5.3.1 合理选择答题者 |
5.3.2 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 |
5.3.3 循循善诱、启发诱导 |
5.4 评价与反馈 |
5.4.1 注重评价的有效性 |
5.4.2 评价“因人而异” |
5.4.3 把握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
5.4.4 营造氛围,提高表达欲望 |
5.4.5 适当延伸核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
5.4.6 高层次问题注重评价思维而非正确性 |
第6章 结果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评价量表 |
附录2:问卷内容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关于提高高中阶段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家访谈 |
附录5: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中化学课堂的生活化改造的逻辑起点 |
二、 高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改造 |
(二)化学习题教学的生活化改造 |
(三)化学实践课程的生活化改造 |
三、 结语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探析 |
1.2.1 理解 |
1.2.2 学科 |
1.2.3 学科理解 |
1.2.4 化学学科理解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知识图谱分析 |
1.3.2 研究述评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设计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7.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解构 |
2.1 化学学科理解对象的已有观点分析 |
2.2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解构路径探寻 |
2.3 基于化学哲学视角梳理化学学科理解对象 |
2.3.1 从化学哲学本体看其可行性 |
2.3.2 从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本质看其合理性 |
2.3.3 从化学教学与化学哲学的“供需”关系看其必要性 |
2.4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解构路径确立 |
2.4.1 化学哲学与化学史的关系剖析 |
2.4.2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解构路径 |
2.5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及测量指标剖析 |
2.5.1 化学知识体系范畴 |
2.5.2 化学哲学范畴 |
2.6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检视 |
3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调查问卷的研制 |
3.1 问卷的架构及具体设计过程 |
3.2 前测访谈 |
3.3 试调查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3.3.3 其它建议 |
4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信效度分析 |
4.2 描述性分析 |
4.3 差异性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理论层 |
5.1.2 调查层 |
5.2 启示 |
5.2.1 系统阐述化学学科理解基本维度,确切提供化学学科理解增进渠道 |
5.2.2 完善教师化学学科理解培训机制及内容,助力核心素养课堂广泛发展及深度生成 |
5.2.3 注重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群体学科理解水平的针对性提升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1.1 方法上的局限 |
6.1.2 操作上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6.2.1 与本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展望 |
6.2.2 在化学学科理解其它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调查的指标效度咨询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现状调查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二、TPACK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TPACK概念界定 |
(二)TPACK各构成因子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三)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TPACK理论内涵相关研究 |
二、TPACK测量工具相关研究 |
三、TPACK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四、TPACK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
(一)开发专门的TPACK培训课程 |
(二)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
(三)创设技术感知环境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一章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三、课堂观察表设计 |
第二节 师范生TPACK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实施 |
三、课堂观察 |
第二章 师范生TPACK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现状 |
一、师范生TPACK各维度情况 |
二、师范生TPACK现状的差异 |
三、职业认同情况 |
第二节 TPACK培养情况 |
一、课程设置情况 |
二、教师指导情况 |
三、教育实践情况 |
四、TPCK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调查结论及分析 |
一、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不高 |
二、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 |
三、师范生TPACK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
第三章 师范生TPACK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 |
一、强化师范生TPACK信念 |
二、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 |
第二节 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 |
一、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目标及原则 |
二、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内容 |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第四节 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 |
一、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 |
二、合理规划校外教育实习 |
三、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技术支持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 |
附录2 访谈内容框架 |
附录3 师范生教学活动观察表 |
致谢 |
读硕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10)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3.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
1.3.3 比较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生成理路 |
2.1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2.1.2 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勃兴 |
2.1.3 工业革命爆发产生深刻影响 |
2.1.4 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日益尖锐 |
2.1.5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成为时代课题 |
2.2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 |
2.2.1 有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理想 |
2.2.2 对工业发展动态的密切关注 |
2.2.3 对无产阶级命运的深切关怀 |
2.3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 |
2.3.1 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关于大工业发展的思考 |
2.3.2 西尼尔、穆勒关于工业发展战略的主张 |
2.3.3 李斯特关于工业化战略与保护关税的思想 |
2.3.4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工业与未来制度的探索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产生、标志、性质的认识 |
3.1 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3.1.1 工业革命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 |
3.1.2 工业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
3.1.3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
3.2 工业革命是以工具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
3.2.1 工具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生产部门的使用 |
3.2.2 用机器来生产机器成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 |
3.2.3 工厂制度成为与大工业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 |
3.3 工业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革命 |
3.3.1 工业革命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
3.3.2 工业革命是生活方式的革命 |
3.3.3 工业革命是思维方式的革命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正面效应的分析 |
4.1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 |
4.1.1 利益升格为普遍原则 |
4.1.2 工业生产部门的兴起 |
4.1.3 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
4.1.4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
4.2 工业革命推动政治的发展 |
4.2.1 现代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4.2.2 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增强 |
4.2.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历史舞台 |
4.3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
4.3.1 人类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
4.3.2 现代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4.3.3 大众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
4.4 工业革命推动人的发展 |
4.4.1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崇拜自然到自然力的征服 |
4.4.2 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 |
4.4.3 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彰显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革命负面效应的剖析 |
5.1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问题日益严峻 |
5.1.1 劳动与资本之间矛盾与对立日益尖锐 |
5.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危机日益显现 |
5.1.3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与全球范围扩展 |
5.1.4 工业较发达国家与非工业性质国家矛盾加深 |
5.2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问题日益凸显 |
5.2.1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
5.2.2 资产阶级国家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
5.3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 |
5.3.1 城市污染加剧和居住条件恶化 |
5.3.2 城乡对立的尖锐性与日俱增 |
5.3.3 教育不公平性与伪善性突出 |
5.4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困境日益突出 |
5.4.1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 |
5.4.2 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分裂与对立 |
5.4.3 人的本质的异化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探索 |
6.1 大工业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了基础 |
6.1.1 大工业日益要求粉碎自由竞争和个人经营的枷锁 |
6.1.2 股份公司和股份制包含对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潜在扬弃 |
6.1.3 无限扩大的工业生产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前提 |
6.1.4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使迈向共产主义成为可能 |
6.2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设想 |
6.2.1 工业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按计划来共同经营 |
6.2.2 劳动产品将以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为原则 |
6.3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蓝图 |
6.3.1 住宅短缺得以解决 |
6.3.2 城乡对立得以克服 |
6.3.3 教育成为塑造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
6.4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前景 |
6.4.1 人与自然实现真正的和解 |
6.4.2 人的自由个性将得以实现 |
6.4.3 人们将开始享受劳动本身 |
第7章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 |
7.1 重视研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
7.1.1 工业革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
7.1.2 第四次工业革命兼具机遇与挑战 |
7.2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发展的价值导向 |
7.2.1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准则 |
7.2.2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
7.2.3 要让人民群众在发展实践中收获幸福感 |
7.3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7.3.1 要巩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
7.3.2 要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7.4 坚持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7.4.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7.4.2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新的技术革命与化学教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观念体系及其教学研究——以变化观为例[J]. 吴晗清,王连琏. 化学教学, 2022(01)
- [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开发及实践 ——以“材料”主题为例[D]. 乙若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STEAM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喻家香.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教学策略对高职生虚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林伟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融合化学史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云倩. 宁夏大学, 2021
- [6]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D]. 徐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 陈国萍. 考试周刊, 2021(39)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研究[D]. 吴俊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张健. 喀什大学, 2021(07)
- [10]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D]. 袁玥. 辽宁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