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入产出表中处理副产品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1](2021)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翟梦瑜[2](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顾典[3](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程开明,刘琦璐,庄燕杰[4](2021)在《效率评价中处理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方法演进、比较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标:厘清效率评价中处理非期望产出方法的新进展,明晰方法的理论基础、优势不足、演进逻辑和未来趋势。研究方法:按三个阶段对效率评价中处理非期望产出的六种非参数方法及其新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与详细解析,结合生产技术的发展脉络剖析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典型特征和优缺点,厘清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效率评价的生产技术从单一前沿过渡到多重前沿,并逐步将产出特性、物理定律和生产理论吸纳其中,理论基础愈益扎实,生产技术更加贴近现实,政策指向性日益清晰。对于非期望产出的处理,经典WD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因不符合热力学定律而可能造成效率测度偏差,基于多重前沿的非参数方法与参数方法是未来拓展的重要方向。研究创新:多角度开展非期望产出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清晰地梳理出处理非期望产出方法的三个发展阶段、三种类型及其演进脉络、内在联系。研究价值:明确非期望产出处置方法的本质特征及内在逻辑,对于准确开展效率评价以制定合理的经济与环境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胡颖[5](2020)在《复杂网络视角下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实现达峰目标的保证,因此对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和分解对于早日实现达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大多以区域为切入点,强调区域间的协同减排效应,实际上碳减排目标最终需要通过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落实,碳排放会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在行业间转移形成复杂的联动网络结构,行业间的协同减排效应不容忽视。当前机器学习、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控制科学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因此,从复杂网络视角以行业为切入点,针对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以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为目的,进行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预测、碳减排控制行业选择、总量控制目标行业分解模型的构建及政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对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进行核算,从而构建出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二是根据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序列特征,对2020-2030年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进行预测;三是对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进行研究;四是以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对实现网络可控的最小控制行业集进行选择研究,并以2020年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预测总量为初始控制目标,进行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研究;五是对碳减排的关键行业和政策实施进行研究,提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路径优化策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基于小样本随机振荡序列的灰色量子粒子群优化通用向量机混合预测模型(ROGM-QPSO-GVM),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通用向量机模型的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二是引入复杂网络控制理论,构建了碳减排控制行业选择模型,提出了碳减排成本最小化的严格可控最小控制行业集搜索算法,确定出短期实现网络严格可控的减排行业;三是构建了碳排放转移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模型,并提出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算法,得到了2020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最小控制行业集分解方案。围绕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构建、网络预测、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网络控制,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行业直接碳排放、完全碳排放、碳排放转移总量变化趋势一致,后两者的行业排序比较接近,与直接碳排放量行业排序差别较大,行业完全碳排放是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将直接碳排放通过碳排放转移在行业间进行重新分配的结果。1997-2017年,直接碳排放年平均量的79.95%都随着中间产品和服务而进行了转移,通过这种转移可以构建出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网络结构特征及行业直接碳排放强度等因素都会对碳排放转移产生显着影响。(2)通过对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的预测结果分析发现,2017-2030年网络边平均流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网络聚集程度呈上升趋势,网络中平均15%的边控制了约90%的碳排放转移量,制造行业间的关联程度不断增强,碳排放转移量占全行业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行业间碳排放转移数量上变化明显,网络中各行业的地位排序有波动但整体变化不大,网络中的关键行业有变化但整体差别不大,网络的行业群结构具有稳定性。(3)以2017年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为基础,在2020年直接碳排放下降8.84%的总量控制目标下,15个碳减排控制行业的减排目标应设定在1.92%-13.48%之间,其他13个行业受政策间接控制减排比例在0.001%-9.42%之间,结果表明,与全行业控制方案相比,对最小控制行业集中的行业进行目标控制也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应该遵循“基于网络可控的‘消费端’控制行业分类控制与跨行业协同减排相结合,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的短期行业减排路径”,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设定的阶段性,碳减排控制行业范围的渐进性,行业碳排放监测体系的完备性及目标责任考核的弹性,政策工具的协同性和能力建设的配套性等策略,对中长期中国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路径进行优化,以确保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
于晓燕[6](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孙青茹[7](2020)在《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油作为工业的基础原材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波动会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产生不同影响,且影响还会沿着商品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级联扩散。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价格指数是政府调整物价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提出一个多方法融合的时间序列研究框架,从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窗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模型,刻画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级联传导关系,并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和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范围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相对于短期来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的长期级联传导范围更广,传导关系更为紧密,传导路径较短,传导路径数量较多;相对于宏观价格指数来说,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范围更广,传导关系更复杂,传导路径更多样,而且国际油价的波动首先会对石油工业、化工、燃料和交通方面的价格指数产生影响。此外,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和投资活跃期间,国际原油对我国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更为紧密和稳定,其传导路径较短。通过级联传导范围和传导路径的分析,可以为物价监管者对物价进行分散管理提供启示。(2)在级联传导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窗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模型,揭示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程度。从系统内部出发,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各个价格指数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贡献度。研究发现,间接影响贡献度在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总影响贡献度中占比较大,说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在级联传导过程中对价格指数产生的间接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投资活跃期,国际原油对我国价格指数的影响贡献度明显增高。其次,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石油工业产业链上的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原油通过对“PPI:石油工业”、“PPIRM:燃料、动力类”、“IPI:植物产品”和“IPI:矿产品”等微观价格指数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到宏观价格指数上。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物价监管部门需要关注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间接影响,否则会低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可以通过重点监管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的微观价格指数以达到调控宏观价格指数的目的。(3)在级联传导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时滞影响模型,刻画了外部冲击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在级联传导过程中对我国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从直接时滞效应和总时滞效应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各个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时滞影响的传导速度和时滞影响的持续时间。研究表明,国际原油对IPI及IPI类下的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较高,对CPI和RPI及CPI和RPI类下的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较低。且相对于直接时滞效应,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总时滞影响程度高、传导速度慢,而影响持续时间几乎相同。相对于宏观价格指数,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低、传导速度快、影响持续时间短。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物价监管者需要重点关注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总时滞效应,如果只关注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直接时滞效应,就会错失最佳的价格监控时机并可能出现过度调控的现象。
卢丽煌[8](2019)在《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编制方法研究 ——以中国1987-2015年投入产出表为例》文中提出投入产出法是反映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作为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与预测、政策模拟、计划制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投入产出表自列昂惕夫1936年发明投入产出经济学,几十年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编制该国、地区的几十张投入产出表。我国自1987年起,逢2、7年编制基本表,逢5、0年编制延长表,已公布了12张中国投入产出表,各省市区也同步编制了该地区投入产出表,这些表形成了浩大的数据库。然而,因为时空不同,价格不同,不能直接进行对比,需要转换成可比表,形成同一空间的时间序列可比表,或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可比序列表,才能进行序列分析,扩展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领域,长期来可比表的编制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对于目前众多编制方法研究,概括起来可分为数学模型法和“李刘法”两类。在对十多种数学模型法研究后,对“李刘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实际编表,编制出中国1987-2015年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时间跨度之长是空前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指数法,编制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为此,首先编制将1987-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张基本表和6张延长表,缩编成31部门“同部门化”,并为了形成等年度的时间序列,又补充编制了17张“补全表”,形成跨度29年的29张中国31部门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第二,构建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指数体系,根据分配社会盈利的不同,研究6类价格模型;第三,以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指数编制出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
陆诗苇[9](2019)在《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提供人类基本的生存保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水土流失、土壤硬化、农业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一,乡村生态振兴迫在眉睫。乡村生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生产方式引起的。基于此,本文以双峰县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乡村生态问题为研究视角,利用生态经济学分析方法,将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和能值理论方法相结合,构建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在充分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对双峰县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其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农副产品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但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农副产品对于林业产品的能值投入较少,其中种植业主产品,畜牧业和渔业产品对于农副产品的依赖最大,可见各部门能值的产出主要依靠农副产品秸秆的投入。(2)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的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对各农产品能值产出影响最大是化肥的投入和精饲料的投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各产品的总产出。各产品对于农业机械的消耗很小,可见在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较少投入农业机械,表明走马街镇农业系统中每一类产品的生产都处在高投入、高污染的状态。(3)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对劳力有极大的依赖性,对于有机肥,畜力,草这类有机能的消耗非常小。可见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每一类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生产主要依靠人力。(4)走马街镇乡村生态发展的对策:合理利用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调整化肥、精饲料和劳力的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发展。
冯敬轩[10](2019)在《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能源经济学多从价格和消费两个方面着手研究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容易忽视能源生产时能源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净能源分析方法则主要从能源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或简称净能源(Net Energy),是指能源系统的能源产出与能源投入之差,是剔除能源系统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投入后,真正供给经济社会所使用的能源。对净能源产出情况的分析称为净能源分析(Net Energy Analysis)。净能源分析一般是从净能源产出总量和净能源生产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s)考虑的是净能源生产的绝对量;能源投入回报(EROI)考虑的是净能源产出的相对效率。目前对于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都集中在能源开采阶段;其次是缺乏自上而下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净能源分析的方法模型;再次是现有的对于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的评估模型过于简化并且没有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最后是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和程度不明。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净能源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整理出了一些基本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立论基石。然后从微观角度建立自下而上的净能源分析模型,对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进行扩大边界的净能源分析评价。随后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大量文献综述为基础,建立了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评估模型,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评估了这三种能源的净能源潜力。最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建立自上而下的净能源分析模型,从宏观角度整体分析了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计算了最大能源支出占比和最小EROI。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中国能源系统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投入可以为经济系统供应4.6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而到了2015年1吨标准煤能源投入只能供应1.24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在上述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低于预期的前提是对于能源系统的能源支出不能高于58.2%临界值,即中国能源系统EROI要高于1.72:1。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2030年时要保持5%以上的增长,至少需要39.6亿吨煤当量的净能源产出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而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015年EROI分别为6.6:1、3.9:1和4.3:1并且继续下降;预测2030年时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合计16.7亿吨标煤,不能满足2030年对净能源产出的需求。根据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评估模型结果,中国陆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净能源潜力达80亿吨标准煤/年。这能够弥补化石能源EROI下降带来的净能源产出不足。
二、投入产出表中处理副产品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入产出表中处理副产品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投入产出分析 |
2.2.2 生态网络分析 |
2.2.3 多元统计分析 |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
2.3.1 引言 |
2.3.2 模型建立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4 主要结论 |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
2.4.1 引言 |
2.4.2 模型建立 |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4 主要结论 |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
2.5.1 引言 |
2.5.2 模型建立 |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4 主要结论 |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
2.6.1 引言 |
2.6.2 模型建立 |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4 主要结论 |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
2.7.1 引言 |
2.7.2 模型建立 |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4 主要结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网络平衡方法 |
3.2.3 多元统计分析 |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
3.3.1 引言 |
3.3.2 模型建立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主要结论 |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
3.4.1 引言 |
3.4.2 模型建立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主要结论 |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
3.5.1 引言 |
3.5.2 模型建立 |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4 主要结论 |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
3.6.1 引言 |
3.6.2 模型建立 |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6.4 主要结论 |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
3.7.1 引言 |
3.7.2 模型建立 |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7.4 主要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
4.2 研究方法 |
4.2.1 系统优化模型 |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4 主要结论 |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
4.4.1 引言 |
4.4.2 模型建立 |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4 主要结论 |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
4.5.1 引言 |
4.5.2 模型建立 |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4 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效率评价中处理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方法演进、比较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标准公理假设的单一前沿方法 |
1.将非期望产出视为强可处置的投入要素 |
2.通过数据转换将非期望产出化为“期望产出” |
二、拓展标准公理假设的单一前沿方法 |
1.基于弱可处置性假设的联合生产技术 |
2.基于弱G-可处置性和物质平衡原理的方法 |
三、拓展标准公理假设的多重前沿方法 |
1.副产品生产技术 |
2.自然与管理可处置性的非径向效率测度方法 |
四、处理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方法比较及演进逻辑 |
1.几类非参数方法的比较分析 |
2.非参数方法的演进逻辑 |
五、总结性评论及展望 |
(5)复杂网络视角下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碳排放量持续增加 |
1.1.2 中国碳排放的增长趋势 |
1.1.3 中国碳减排政策与目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科学问题、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科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行业碳减排的研究现状 |
2.2 碳排放责任的核算 |
2.2.1 碳排放责任分配原则 |
2.2.2 碳排放转移的核算 |
2.3 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设定 |
2.4 碳减排控制行业的选择 |
2.4.1 碳排放关联关系中的关键行业识别 |
2.4.2 复杂网络控制理论发展综述 |
2.5 碳减排目标的分解 |
2.6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量核算与网络构建 |
3.1 行业直接碳排放量核算 |
3.1.1 行业的分类与合并 |
3.1.2 数据来源、核算方法及核算过程 |
3.1.3 1997-2017 年中国28 行业直接碳排放量 |
3.2 行业完全碳排量核算 |
3.2.1 完全碳排放涵义 |
3.2.2 数据来源、核算方法及核算过程 |
3.2.3 1997-2017 年中国28 行业完全碳排放量 |
3.3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预测研究 |
4.1 ROGM-QPSO-GVM混合预测模型构建 |
4.1.1 ROGM(1,1)预测模型 |
4.1.2 QPSO-GVM预测模型 |
4.2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预测的实证分析 |
4.2.1 实验数据和实验参数 |
4.2.2 基于GVM模型的预测方法 |
4.2.3 基于ROGM-QPO-GVM模型的预测方法 |
4.2.4 ROGM-QPSO-GVM模型与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
4.2.5 ROGM-QPSO-GVM模型与其他模型的预测评价指标比较 |
4.2.6 2020 年、2025 年、2030 年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结构特征 |
5.1.1 网络结构特征度量指标 |
5.1.2 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的整体结构、个体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
5.1.3 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的行业群结构特征 |
5.2 中国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关键行业识别 |
5.3 网络结构特征对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的影响研究 |
5.3.1 计量模型设定 |
5.3.2 变量设定 |
5.3.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业间碳排放转移网络控制研究 |
6.1 基于成本最小化的碳减排控制行业选择研究 |
6.1.1 碳减排控制行业选择建模研究 |
6.1.2 碳减排控制行业选择模型算法研究 |
6.1.3 实证结果分析 |
6.2 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研究 |
6.2.1 碳排放转移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建模研究 |
6.2.2 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模型算法研究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路径优化与政策建议 |
7.1 行业减排路径分析 |
7.1.1 碳减排控制行业分类控制 |
7.1.2 跨行业协同减排 |
7.1.3 基于直接碳排放、网络结构特征及网络可控的三种行业减排路径对比分析 |
7.2 中国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路径优化策略 |
7.2.1 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设定的阶段性 |
7.2.2 碳减排控制行业范围的渐进性 |
7.2.3 行业碳排放监测体系的完备性及目标责任考核的弹性 |
7.2.4 政策工具的协同性和能力建设的配套性 |
7.3 实施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
7.3.1 国家层面实施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
7.3.2 区域层面实施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宏观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2 国际原油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 |
1.2.3 国际原油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路径研究 |
1.2.4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价格波动传导中的应用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 |
2.1 价格指数介绍 |
2.2 价格传导理论 |
2.3 国际原油对中国价格指数的价格传导机制 |
2.4 数据来源 |
2.4.1 国际原油价格数据 |
2.4.2 宏观价格指数数据 |
2.4.3 微观价格指数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1 级联传导模型构建 |
3.1.1 模型构建步骤 |
3.1.2 分析指标 |
3.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2.1 全样本分析 |
3.2.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3.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3.1 全样本分析 |
3.3.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3.4 鲁棒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1 级联影响贡献度模型构建 |
4.1.1 模型构建步骤 |
4.1.2 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 |
4.1.3 影响贡献度的测量 |
4.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2.1 全样本分析 |
4.2.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4.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3.1 全样本分析 |
4.3.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4.4 鲁棒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级联传导的时滞效应 |
5.1 级联时滞影响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构建步骤 |
5.1.2 直接时滞效应和总时滞效应测算方法 |
5.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 |
5.2.1 直接时滞效应分析 |
5.2.2 总时滞效应分析 |
5.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 |
5.3.1 直接时滞效应分析 |
5.3.2 总时滞效应分析 |
5.4 鲁棒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8)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编制方法研究 ——以中国1987-2015年投入产出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及发展 |
第二节 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
一、基本表的编制 |
二、延长表的编制 |
第三节 投入产出可比表编制方法 |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及补全表编制 |
第一节 确定部门分类 |
第二节 投入产出表结构调整 |
第三节 投入产出补全表编制方法 |
第四节 编制2013和2014 年补全投入产出表 |
第四章 李刘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
第一节 李刘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编制方法 |
一、价格基年的选择 |
二、产值、增加值价格指数的选取 |
三、投入产出表价格指数的确定 |
四、可比价序列表的推算 |
第二节 编制200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 |
第五章 投入产出理论价格体系 |
第一节 构建投入产出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分配系数构建投入产出理论模型 |
第三节 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测算方法 |
一、价格类型1:按资金分配盈利的生产价格 |
二、价格类型2:按劳动报酬分配的价值价格 |
三、价格类型3:按成本分配盈利的成本价格 |
四、价格类型4:修正后的生产价格 |
五、价格类型5:按物资消耗分配的价格 |
六、价格类型6:按固定基金分配盈利的价格 |
第四节 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模型编制可比序列表 |
一、测算理论价格指数 |
二、编制2012 年投入产出理论价格可比表 |
第五节 投入产出表的检验评估 |
一、流量系数指标测算 |
二、离散变动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
1.2.2 能值理论方法研究 |
1.2.3 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
1.2.4 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
1.2.5 述评与思考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 |
2.1 农业生态系统 |
2.2 能值理论基础 |
2.2.1 能值 |
2.2.2 能值转换率 |
2.2.3 能量流 |
2.2.4 自由能和熵 |
2.3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基础 |
2.3.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概念 |
2.3.2 投入产出模型基本假定 |
2.4 乡村振兴战略 |
2.5 研究的对象 |
2.5.1 走马街镇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2.5.2 走马街镇社会经济概况 |
2.5.3 走马街镇农业概况 |
3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3.2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编制 |
3.3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的部门设置 |
3.3.1 部门设置原则 |
3.3.2 部门设置 |
3.4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数据处理的步骤 |
3.4.2 走马街镇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系统图 |
3.4.3 数据处理的计算方法 |
3.5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中行模型研究 |
3.5.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行平衡关系式 |
3.5.2 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表达式 |
3.5.3 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表达式 |
3.6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中列模型研究 |
3.6.1 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列平衡关系式 |
3.6.2 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和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表达式 |
3.6.3 工业辅助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和有机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4 数据来源及整理 |
4.1 数据来源 |
4.2 走马街镇基本数据 |
4.2.1 走马街镇全镇职业特征 |
4.2.2 走马街全镇受教育情况 |
4.2.3 走马街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概况 |
4.2.4 走马街镇农业机械量和耕地情况 |
4.3 走马街镇投入产出项目能值数据表 |
5 实证分析 |
5.1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表 |
5.2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直接消耗系数 |
5.2.1 农业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2.2 工业辅助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2.3 有机能能值直接消耗系数 |
5.3 走马街镇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模型的完全消耗系数 |
5.3.1 农业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5.3.2 工业辅助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5.3.3 有机能能值完全消耗系数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6.2.1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合理利用秸秆 |
6.2.2 调整化肥、精饲料和劳力的投入比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 |
6.2.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6.2.4 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发展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能量折算系数和太阳能值转换率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 |
1.2.2 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 |
1.2.3 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EROI综述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
2.1.1 净能源分析相关概念 |
2.1.2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
2.1.3 净能源分析与经济性评价之间关系探讨 |
2.2 净能源分析模型构建 |
2.2.1 一般微观计算方法 |
2.2.2 系统宏观计算方法 |
2.3 净能源产出的动态变化 |
2.3.1 EROI与净能源产出的关系 |
2.3.2 EROI动态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
3.1 中国化石能源EROI评价 |
3.1.1 模型建立 |
3.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3 计算结果 |
3.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估计 |
3.2.1 化石能源EROI及净能源产出 |
3.2.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预测 |
3.3 储量耗竭与EROI关系 |
3.3.1 最终可采储量估计 |
3.3.2 储量耗竭与EROI的关系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
4.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概述 |
4.1.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基础 |
4.1.2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
4.2 风能资源潜力评估 |
4.2.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2.2 评估模型建立 |
4.2.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3 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 |
4.3.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3.2 评估模型建立 |
4.3.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4 生物质能资源潜力评估 |
4.4.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4.2 评估模型建立 |
4.4.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5.1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模型构建 |
5.1.1 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2 净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
5.2 能源系统净能源分析 |
5.2.1 能源系统的能源投入 |
5.2.2 能源系统EROI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预测经济发展 |
5.3.2 能源系统最大能源支出和最小EROI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6.3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下而上计算化石能源EROIpou原始数据 |
附录B 投入产出表部门及数据处理 |
附录C GIS系统基本数据 |
附录D 弦图VB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投入产出表中处理副产品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赵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效率评价中处理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方法演进、比较及展望[J]. 程开明,刘琦璐,庄燕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05)
- [5]复杂网络视角下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方法与实证研究[D]. 胡颖. 上海大学, 2020
- [6]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D]. 孙青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可比投入产出序列表编制方法研究 ——以中国1987-2015年投入产出表为例[D]. 卢丽煌.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9]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陆诗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冯敬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