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余菊兰[2](2021)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以近十年我国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最近几年网络不断曝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性侵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且形势严峻,从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突出。现实生活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本文就根据实际情况,对选取2011年到2021年的92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件的生效判决书进行研究,总结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类型特征,并对其进行法律分析。在这92份典型案例中,被害人以不满14周岁的年龄段比重最大,并且不满12周岁的年龄的较为突出,犯罪手段多元,网络化性侵较为常见,猥亵儿童数量较多,犯罪分子为性侵未成年人频繁、数量较多,持续侵害明显,再犯可能性高。且类型分布以共同侵害型、特殊责任型、交友恋爱型、素不相识型为主。犯罪人员主体多为男性,女性偏少;犯罪人员中小学文化、文盲占比大;犯罪人员多为没有工作的人员。被害人为幼女较多,多为女性,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比例大等特点突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从来都不是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性自主权,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繁发生主观原因在于加害人变态的心理、生理需求及人格异常因素;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对性的认识能力有限,存在自身过失及缺乏性防范意识。客观原因方面,网络不断发展,且缺乏监督,网络性侵问题突出;家庭监护、培育责任不到位;学校关于性知识教育及相关法制教育的课程缺失。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原因多样,案件审理的难点及对策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一是性侵犯罪具有隐藏性,证据固定难,对于“一对一”证据情形发生的,侦查人员应该注重摄像头去获取证据,观察当事人是否是自愿情形下发生性关系;二是未成人认知能力较低,有的被害人患有精神疾病,对于是否遭受强奸,或者什么时候遭受强奸的陈述前后不一,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由细心的女侦查人员在单独的询问室进行询问;三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存在法律适用难点,如“共犯”、“轮奸”的认定等,应该加大共犯的犯罪主体,增加轮奸情节。本文在结合典型案例发生的特点、原因及案件审理难点和对策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实例出发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出刑法规制及社会治理对以后发生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借鉴和经验。在刑法规制方面,应进一步扩大强奸罪的保护对象及强奸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应单独设立奸淫幼女罪;强化特殊身份在实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问题;提高未成年人被害人拥有性权利的年龄。在社会治理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性权利和安全的教育,家长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关爱,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性知识;强化未成年人性权利和安全的保护,为被侵害的未成年人犯罪提供特殊的法律帮助,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及隐私,贯彻落实事后的救助和及时反馈。
蒋依佳[3](2020)在《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事业。如何立德树人,关乎学校德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及其有效性。长久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学者们、一线的教师作了大量的探索。笔者以为,源于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及原则,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学习借鉴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及实践原则,优化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某些课程要素或环节,以期提升学校德育课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论文首先梳理了美国服务学习的概念、性质与特点、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包含的课程要素如课程目标、主题选择、组织实施、学习评价等,为接下来探讨服务学习与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第五章分别探讨服务学习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主要通过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并把这种困境的摆脱与服务学习联系起来加以确证;“可能性”主要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典型的服务学习案例加以确证。论文最后提出了将服务学习理念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三个“结合点”。基于文献调查和典型个案分析,论文研究认为,将服务学习的理念与原则应用于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相对于传统的学科德育课程,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增进学生的道德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行动力与影响力。换言之,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解毒剂,能有效缓解或克服传统德育课程(即学科德育课程)常见的不足与缺陷。据此,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一是按服务学习理念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造;二是在现有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寻求服务学习的机会;三是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参照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开发独立的校本德育课程。
钟桢[4](2020)在《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甘青藏区失学、辍学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发挥扶贫作用的障碍之一。目前,随着新一轮加强“控辍保学”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问题的解决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甘青藏区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阻力,“后控辍保学”时代“控辍保学”政策的推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本研究选取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现状。研究采取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利用SPSS20.0分析处理问卷资料,共收集了学生样本2908份,教师样本487份。通过分析A、B两县依法控辍保学、机制控辍保学、质量控辍保学、扶贫控辍保学、保障控辍保学、组织宣传控辍保学这六个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及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取得成效方面,目前两个县的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政策文本分析得知控辍机制建立基本合理,实施的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劝返率高,政策实施以来家长思想观念较过去发生转变,教师管理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上主要是控辍方面的成效。其次存在问题方面,研究发现两县依就存在潜在辍学问题,劝返生归校之后普遍“学不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的出口没有彻底打开,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低。最后结合公共政策系统理论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政策执行方面,政策执行者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不恰当、执行人员数量上不足、政策执行者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向,在教育内部,两县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此外政策的实施效果还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影响。那么在“后控辍保学”时代,本研究认为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需要从内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在外改善环境形成支持力,内外共同形成合力,重点加强保学措施。具体而言,内部方面,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强领导力,统筹兼顾建立“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再次改善教育侧供给,提高劝返生、学困生、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加速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发展,拓宽藏区学生学习出口;外部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甘青藏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特色化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甘青藏区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物力攻坚“硬骨头”,再次用行政力量引导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发展,再次多方面建设学校环境,创建学生“爱”的家园,最后多平台辅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冉启阳[5](2020)在《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文中指出凉山彝族作为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拥有特殊的文化习俗和婚嫁习俗,造成了凉山彝族地区人民对“性”等字眼和话题比较敏感。在这一背景下,凉山彝族地区女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缺乏科学性知识的获取途径,造成性教育的缺乏。本研究通过田野的方式,了解了凉山彝族地区女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性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观察了解了凉山彝族地区个别小学的性教育现状,包括是否开展性教育课程,学校及老师的性教育意识,学生的性安全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性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的建议。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通过阅读文献和访谈调查,了解凉山彝族地区的性文化和性观念是怎样的?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凉山彝族地区女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教育经历是如何的?思考如何结合彝族的性文化和当代的性科学知识,为彝族女童提供科学的性教育活动课程?研究发现,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有如下困境:1.凉山彝族地区女童认为“性”是非常不好意思,不能够被提及和忌讳的一件事。2.凉山彝族地区女童在家庭和社会中接受到的性教育非常匮乏,学校中的性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足等问题。3.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家支制度的影响下,凉山彝族地区女童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本研究基于凉山彝族地区性教育现状存在的困境,结合国内外性教育活动课程经验、模式、内容,为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的困境提供了一些出路:包括性教育活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的设计,采取绘本教学和案例教学等科学趣味的方式等。
蒋明睿[6](2020)在《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报道具有公开性和权威性,在营造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中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新闻报道对某一群体的呈现,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流意识对该群体形象的认知,一方面又通过拟态环境,不断影响受众,固化对该群体的看法。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全社会重点保护和关注的群体。但近年来,青少年负面事件频发,青少年问题一直是舆论讨论的焦点。如何正确呈现青少年媒介形象,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选择了《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对两份报纸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三年间涉及青少年形象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试图通过对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对青少年媒介形象进行整体描述。分析大众传媒在呈现青少年媒介形象时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研究发现,媒体在青少年媒介形象的呈现上,官方话语色彩较为浓厚,缺少青少年心声的直接表达,青少年媒介形象整体较为负面。受性别、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青少年媒介形象的呈现也出现不同倾向,由此形成的青少年媒介形象有脸谱化等问题。青少年形象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可能导致青少年自身认知偏差,还可能从公众认知和媒体自身公信力等方面带来影响。《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作为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精进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的报道,为更多的媒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耿寒冰,马捷,赵天缘[7](2020)在《“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阅读服务模式与策略——以吉林省青少年孤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通过调研孤儿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水平,分析孤儿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提出为孤儿等弱势群体服务的模式和策略。[方法/过程]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研吉林省孤儿学生和普通学生的阅读现状,用统计软件分析孤儿与普通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结果/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孤儿虽有较强的阅读热情,但面临着阅读资源不足、不会选书、缺乏有效反馈的问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也与同龄人存在显着差异,图书馆等阅读服务组织和阅读协助者应从选书、阅读和回应3个环节加强对孤儿等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
姚莉[8](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及其管理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因亲子分离导致的留守儿童学业失教、道德失范、生活无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农村学校如何基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来解决留守儿童管理的问题,目前没有形成科学有效、良性互动、系统持续的教育管理机制。更有甚者,对这些问题搁置一旁,不管不问或持续性差等。正因为这样,本文以石井镇河北校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旨在探索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正确道路。从实际现状入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研究思路,定性、定量相结合,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所取得的材料为支撑,深入探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寻求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管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论文从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学习状况、心理健康四个方面分析其特殊性,以此为基本线索,应用个案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调研归纳了石井镇河北小学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学校为主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教育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和建议。通过以石井镇河北校为个案的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表现主要有:家庭生活方面,如家庭结构不平衡,监护主体多样化等;家庭教育方面,如亲子关系受阻、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育意识薄弱,以及代理监护的家庭教育失效等;学习状况方面,如目的不明确、内驱力不足、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学习辅导欠缺等;心理健康方面,如心理容易失衡失常,自我认知水平较低等。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特殊性问题,从学校角度提出了解决管理问题的对策。首先,应重视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建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可操作的管理对策;其次,加强家校监督,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再次,构建村校联手关爱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改善育人环境,从而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赵艳花[9](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他们在短期内难以消失。他们关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同时也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长期“留守”的特点严重阻碍其健康成长。民政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因而其属于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合法权益的保障有赖于得到适格的监管与照顾。不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遭受侵犯,或其侵犯他人权益,均反映出家庭监护存有问题。对此,需要完善监护制度,充分发挥国家对留守儿童监护的作用。党的十九大、2018年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基于此要求,本文试图从国家公权干预留守儿童监护的角度探讨如何完善目前的监护制度。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特殊性以及监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公权有必要干预留守儿童的监护。国外公权干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较为完善,通过对外国法的探析,总结出其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公权干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除绪论之外,主要包括四部分:第1章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留守儿童监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其监护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存在一定的问题。再次,基于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提出公权干预其监护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公权干预其监护的政策依据以及理论依据。第2章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立法梳理及不足。该部分首先对公权干预留守儿童监护的相关立法进行梳理。其次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存在的不足,即缺乏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专门立法,以及国家代位监护制度有缺陷、监护监督机制不合理等。第3章域外未成年人监护公权干预制度及启示。该部分通过探析外国法的制度,主要对几个典型国家制度剖析并进行归纳,总结出对我国可能有的一些启示。例如其制定公权干预未成年人监护专门的立法、公权干预监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以及厘清国家代位监护与监护监督之间的关系。这些做法对于完善我国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4章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制度完善。该部分对目前我国制度提出了改革创新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落脚点。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以及我国目前相关制度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外国法的先进经验,从立法、公权干预的原则、国家代位监护与国家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立法上,要建立专门的法律制度;公权干预监护要坚持特定的原则;国家代位监护制度方面,从监护的主体、职责以及责任承担等角度,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议;国家监督方面,从设立与明确监护监护监督主体、职责以及完善强制报告制度等给予完善建议。
赵爽[10](2019)在《离异单亲父亲抗逆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以排营村离异单亲父亲M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从个案工作的角度出发,将抗逆力理论与离异单亲父亲结合起来进行工作,为离异单亲父亲提供专业的服务。通过提升离异单亲父亲的抗逆力,帮助其摆脱离婚的逆境,增强理性看待离婚和接纳离婚的现实,为其积极健康的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笔者通过与M父亲的深入访谈,了解到M父亲的抗逆力现状和需求。并从个案工作介入个人、人际和家庭层面对M父亲的抗逆力保护因子进行修复和完善,以帮助案主走出逆境,提升其抗逆力,达到助人自助的服务效果。第一,从个人层面来说,引导案主说出自己的婚姻故事,改变离婚中的错误认知。帮助案主接纳和承认离婚,鼓励案主从离婚的逆境中走出来。与妻子进行“心理告别”,修复了案主的内在保护因子。第二,从人际交往层面来说,离异单亲父亲离婚之前有较好的朋辈关系,离婚后由于时间与精力问题,朋辈关系脆弱或者崩塌,帮助案主恢复朋辈关系有利于案主获得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三,从家庭层面来说,鼓励案主多与儿子进行交流。学会与儿子沟通,对于增强案主的外在保护因子有重要作用。第四,帮助案主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计划。帮助案主签订了1000元的农田出租协议,缓解经济压力。增强案主的自信心,让案主有勇气去积极地面对生活。最后,笔者多方面评估了离异单亲父亲抗逆力的提升情况,在整个过程中M父亲心理上接受了离婚的事实。从案主细微的表情变化到案主能独立完成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来看,案主在接受了专业的个案工作后,社工为其增强和修复案主的内在外在保护因素,疏导了案主离婚后无人述说的痛苦心理,案主的抗逆力恢复到了健康水平。希望能通过本研究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离异单亲父亲这一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研究中来,能逐渐拓展个案社会工作领域。
二、要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
结语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以近十年我国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导论 |
(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研究方法 |
二、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 |
(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变化 |
(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分布 |
1.共同生活型侵害 |
2.特殊职责型性侵害 |
3.恋爱交友型性侵害 |
4.素不相识型性侵害 |
(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处刑情况 |
1.强奸罪论处的定罪处刑情况 |
2.强制猥亵罪的定罪处刑情况 |
3.其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处刑情况 |
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解析 |
(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主体特征解析 |
1.罪犯多为男性且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
2.罪犯文化程度偏低 |
3.罪犯为无业人员和农民较多 |
(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特征解析 |
1.被害人低龄化明显 |
2.被害人多为女性 |
3.留守及智障儿童比例大 |
(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解析 |
1.加害人变态的心理、生理需求及人格异常因素 |
2.未成年人被害人自身过失及缺乏性防范意识 |
(四)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解析 |
1.网络不断发展缺乏监督 |
2.家庭监护、培育责任不到位 |
3.学校关于性知识教育及相关法制教育的课程缺位 |
四、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的难点及对策 |
(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事实认定的难点 |
1.客观物证难固定 |
2.言词证据复杂易变 |
3.一对一证据情形多发 |
(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适用的难点 |
1.如何认定“明知” |
2.如何界定“共犯”的范围 |
3.如何界定“轮奸情节” |
五、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及社会治理 |
(一)完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 |
1.应进一步扩大强奸罪的保护对象及强奸罪的客观行为方式 |
2.应单独设立奸淫幼女罪 |
3.关于有特殊职责的人实施性侵未成年犯罪的刑法规制问题 |
(二)加强未成年人性权利和安全的教育 |
1.家长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关爱 |
2.学习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性知识 |
(三)强化未成年人性权利和安全的保护 |
1.提高未成年人被害人拥有性权利的年龄 |
2.为被性侵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法律帮助 |
3.保护未成人的信息及隐私 |
4.贯彻落实事后的救助和及时反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国内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及困境 |
(二)服务学习的迅速发展及其好处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服务学习研究发展及过程 |
(二)主要论述及理论成果 |
(三)现有研究的进展、不足与本研究的视角 |
三、研究的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服务学习概览 |
一、服务学习的定义 |
(一)美国“服务学习”课程的定义 |
(二)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的区别 |
二、服务学习的性质及特点 |
(一)服务学习的分类 |
(二)服务学习的特点 |
三、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经验学习理论 |
(二)认知发展理论 |
(三)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
四、服务学习的兴起与演变 |
(一)产生与兴起阶段 |
(二)日渐成熟与与专业化阶段 |
(三)面向中小学纵深推进的阶段 |
第三章 服务学习作为课程 |
一、服务学习的目标以及实践标准 |
(一)服务学习的目标 |
(二)服务学习的实践标准 |
二、服务学习的类型与主题 |
(一)服务学习的类型 |
(二)服务学习的主题选择 |
三、服务学习的组织 |
(一)调研 |
(二)准备和计划 |
(三)行动 |
(四)反思 |
(五)展示 |
四、服务学习的评估 |
(一)个人评估 |
(二)团队评估 |
第四章 服务学习作为德育课程的必要性 |
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反思 |
(一)主要困境 |
(二)病因分析 |
二、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解毒剂 |
(一)服务学习与道德认知 |
(二)服务学习与道德情感 |
(三)服务学习与道德行为 |
第五章 服务学习作为德育课程的可行性 |
一、国外典型个案分析 |
(一)个案:为无家可归的人准备了护理包 |
(二)个案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
二、国内典型个案分析 |
(一)案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
(二)个案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
第六章 寻求服务学习与德育课程的结合点 |
一、按服务学习的理念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进行改造 |
(一)现阶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局限 |
(二)服务学习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启示 |
(三)社区服务改造的个案设计 |
(四)社会实践改造的个案设计 |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寻求服务学习的机会 |
(一)在现有教材中融合服务学习的可能性分析 |
(二)与现有教材现结合的服务学习设计 |
三、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开设独立的校本德育课程 |
(一)社会行动德育模式要义 |
(二)服务学习与社会行动德育模式的契合 |
(三)体现为服务学习的社会行动德育模式示例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缘起 |
2.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理论基础 |
2.理论分析框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与研究分析框架 |
2.研究对象的选取 |
3.研究方法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 |
(一)甘青两县简况 |
1.两县县情简况 |
2.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内容概况 |
(二)甘青两县调查结果 |
1.依法控辍保学情况 |
2.机制控辍保学情况 |
3.质量控辍保学情况 |
4.扶贫控辍保学情况 |
5.保障控辍保学情况 |
6.组织宣传控辍保学情况 |
三、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成效 |
1.控辍目标提前达成 |
2.控辍机制合理并执行严格 |
3.保障控辍措施具有针对性 |
4.家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
5.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 |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潜在辍学问题依然存在 |
2.劝返生“学不好”是普遍现象 |
3.学生学习出口没有彻底打开 |
4.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 |
四、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策执行过程中宣传力度不足、手段不合适导致学生和家长“知不了” |
2.组织机构中人员的不足导致家长、学生“知不了” |
3.执行者实施时的偏向导致“留不住”、“学不好”、“升不了” |
4.农牧区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导致学生“留不住”、“学不好” |
5.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升不了”“就不了” |
6.导致学生辍学的自然、经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原因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 |
2.外部环境改善形成支持力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起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性学方面的研究 |
1.2.2 国内外性教育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女童性教育的研究 |
1.2.4 性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彝族女童 |
1.3.2 女童性教育 |
1.3.3 活动课程设计 |
1.4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田野调查 |
2.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现状 |
2.1 家庭中的性教育 |
2.1.1 我是捡来的 |
2.1.2 绍皮的姨妈 |
2.1.3 严厉的父亲 |
2.1.4 和男生玩儿会怀孕 |
2.2 学校中的性教育 |
2.2.1 妈妈们在学校 |
2.2.2 孩子们在学校 |
2.2.3 性教育有必要吗 |
2.3 彝族社会中的性现状 |
2.3.1 有男孩就有根儿了 |
2.3.2 牵手就是道德败坏 |
2.3.3 表哥和表妹 |
2.4 现行的凉山彝族地区S小学性教育课程 |
2.4.1 现行的凉山彝族地区S小学性教育课程内容 |
2.4.2 现行的凉山彝族地区S小学性教育课程组织 |
2.4.3 现行的凉山彝族地区S小学性教育课程评价 |
3.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的困境 |
3.1 性生理教育的困境 |
3.1.1 生殖生育教育不够正确 |
3.1.2 青春期生长发育教育不够全面 |
3.1.3 性传播疾病了解不够准确 |
3.2 性心理教育的困境 |
3.2.1 与异性相处界限森严 |
3.2.2 对恋爱和约会的理解存在误区 |
3.2.3 性道德教育的困境 |
3.2.4 性法制教育的困境 |
4.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现状的出路 |
4.1 女童性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
4.1.1 了解科学准确的性知识 |
4.1.2 形成正确的与性有关的价值观 |
4.1.3 发展人际交往技能 |
4.2 女童性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 |
4.3 女童性教育活动课程组织的设计 |
4.3.1 性教育活动课程有效组织的标准 |
4.3.2 性教育活动课程组织的原则 |
4.3.3 性教育活动课程组织的结构 |
4.4 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活动课程评价的设计 |
4.4.1 评价取向 |
4.4.2 评价方法 |
4.4.3 评价维度 |
4.4.4 评价主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访谈提纲 |
致谢 |
(6)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青少年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青少年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1.3 青少年概念界定 |
1.4 研究样本采集与分类 |
1.4.1 媒体选择原因 |
1.4.2 范围选择原因 |
1.4.3 类目建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文本分析法 |
第2章 青少年形象的媒介呈现现状 |
2.1 报道数量 |
2.2 报道体裁及篇幅 |
2.3 报道信源 |
2.4 报道主题 |
2.5 报道倾向 |
2.6 报道配图 |
2.7 报道化名情况 |
2.8 报道性别 |
2.9 报道地区 |
第3章 媒介呈现的青少年形象分析 |
3.1 目前青少年的几种媒介形象 |
3.1.1 学习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
3.1.2 自强不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
3.1.3 无视道德法纪的问题少年 |
3.1.4 沉迷网游的网瘾少年 |
3.1.5 社会帮扶但问题多多的留守儿童 |
3.1.6 易受伤害,需要呵护的弱势群体 |
3.2 青少年媒介形象的成因分析 |
3.2.1 报道对象层面 |
3.2.2 媒体层面 |
3.2.3 社会层面 |
第4章 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4.1 青少年媒介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
4.1.1 青少年话语权缺失,他者建构问题严重 |
4.1.2 青少年形象呈现模式化 |
4.1.3 犯罪报道中过度披露细节 |
4.2 青少年媒介形象建构不当的影响 |
4.2.1 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 |
4.2.2 影响公众对青少年的认知 |
4.2.3 影响媒体自身形象 |
第5章 对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的建议 |
5.1 新闻业务层面 |
5.1.1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相结合 |
5.1.2 增加青少年的话语权 |
5.1.3 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 |
5.2 新闻从业者层面 |
5.2.1 加强知识储备和职业道德 |
5.2.2 承担社会责任 |
5.3 外部监督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阅读服务模式与策略——以吉林省青少年孤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综述 |
3 “阅读循环圈”理论概述及其在弱势群体服务中的适用性 |
3.1 “阅读循环圈”理论概述 |
3.2 “阅读循环圈”理论对弱势群体的适用性 |
3.3 “阅读循环圈”在弱势群体阅读服务中的应用 |
4 吉林省青少年孤儿的阅读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1.1 样本选择及构成 |
4.1.2 问卷编制和访谈提纲 |
(1)问卷编制: |
(2)访谈提纲: |
4.2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4.2.1 孤儿学生的阅读现状 |
4.2.2 孤儿学生的阅读水平及其与普通学生阅读水平的对比 |
4.3 孤儿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 “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模式及策略 |
5.1 “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模式构建 |
5.2 “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的选书策略 |
5.2.1 阅读协助者要精准把握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 |
5.2.2 阅读服务组织要提供阅读资源以配合阅读协助者和弱势群体读者 |
5.3 “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的“阅读”策略 |
5.3.1 阅读协助者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阅读指导 |
5.3.2 阅读服务组织要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
5.4 “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的阅读服务的回应策略 |
5.4.1 举办相关主题的阅读交流会 |
5.4.2 心理咨询教师参与阅读交流 |
6 结语 |
(8)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及其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调查研究 |
2.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内容 |
2.1.3 调查实施 |
2.2 河北校基本情况分析 |
2.2.1 基础设施情况 |
2.2.2 师资介绍 |
2.2.3 留守儿童情况介绍 |
2.3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表现 |
2.3.1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
2.3.2 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
2.3.3 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特殊性 |
2.3.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异常 |
第3章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成因分析 |
3.1 父母价值观和自身行为的影响 |
3.2 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 |
3.3 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
3.4 学校教师队伍、德育管理、课程资源等原因 |
第4章 基于留守儿童特殊性的学校管理策略 |
4.1 建立留守儿童完整的档案工作制度 |
4.2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
4.3 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 |
4.4 尊重、信任和爱护留守儿童 |
4.5 健全师生结对帮扶机制 |
4.6 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
4.7 村校联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留守儿童及教师访谈录音文字摘录 |
(9)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监护与公权干预监护 |
1.1.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 |
1.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特殊性及问题 |
1.2.1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特殊性 |
1.2.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存在的问题 |
1.3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必要性 |
1.4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依据 |
1.4.1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政策依据 |
1.4.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理论依据 |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立法梳理及不足 |
2.1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立法梳理 |
2.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立法不足 |
2.2.1 缺乏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专门立法 |
2.2.2 国家代位监护制度不完善 |
2.2.3 监护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3章 域外未成年人监护公权干预制度及启示 |
3.1 域外未成年人监护公权干预的实践 |
3.1.1 英国:强调立法先行 |
3.1.2 美国:父母监护优先于国家监护 |
3.1.3 德国:设立官方监护与监护监督机构 |
3.1.4 日本: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
3.2 域外未成年人监护公权干预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制定公权干预未成年人监护专门立法 |
3.2.2 公权干预未成年人监护坚持特定的原则 |
3.2.3 厘清“国家代位监护”与“监护监督”的关系 |
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制度完善 |
4.1 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专门立法 |
4.2 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的原则 |
4.2.1 坚持农村留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
4.2.2 坚持家庭自治与国家干预结合原则 |
4.3 完善国家代位监护制度 |
4.3.1 设置合理代位监护主体 |
4.3.2 细化代位监护主体的监护职责 |
4.3.3 明确代位监护主体的责任承担 |
4.4 重构监护监督制度 |
4.4.1 设置合理监护监督主体 |
4.4.2 明确监护监督主体的职责 |
4.4.3 完善强制报告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离异单亲父亲抗逆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以排营村离异单亲父亲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对文献的简要评述 |
五、研究方案 |
(一)理论依据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四)服务方法 |
第二章 离异单亲父亲M抗逆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离异单亲父亲M抗逆力的现状 |
(一)大理白族自治州排营村的概况 |
(二)离异单亲父亲M问题的发现 |
(三)离异单亲父亲M面临的逆境 |
(四)离异单亲父亲M因逆境而产生的问题 |
(五)离异单亲父亲M抗逆力保护因素分析 |
二、离异单亲父亲M抗逆力的成因分析 |
(一)缺乏自我认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缺乏沟通的能力 |
(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
第三章 对M离异单亲父亲抗逆力提升的个案工作过程 |
一、案主资料及背景 |
二、接案 |
(一)确定服务对象 |
(二)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
三、预估 |
(一)案主需求分析 |
(二)案主抗逆力提升的可能性分析 |
四、个案计划 |
(一)个案实施目标 |
(二)介入策略 |
(三)个案计划时间表 |
(四)协商了服务协议 |
五、个案介入的过程 |
(一)第一阶段:尝试逐渐与妻子进行心理告别 |
(二)第二阶段:签订1000 元的租田协议,观看《当幸福来敲门》 |
(三)第三阶段:帮助案主M开始恢复朋辈关系 |
(四)第四阶段:帮助案主M学会沟通技巧 |
六、结案阶段 |
第四章 对案主M抗逆力提升的个案工作介入评估 |
一、方案评估 |
(一)优点 |
(二)缺点 |
二、过程评估 |
三、效果评估 |
(一)目标达成情况 |
(二)案主的改变情况 |
(三)案主母亲的评价 |
(四)案主朋辈群体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要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以近十年我国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D]. 余菊兰.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D]. 蒋依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D]. 钟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凉山彝族地区女童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 冉启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6)
- [6]青少年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为例[D]. 蒋明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7]“阅读循环圈”理论框架下的弱势群体阅读服务模式与策略——以吉林省青少年孤儿为例[J]. 耿寒冰,马捷,赵天缘. 图书情报工作, 2020(04)
- [8]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及其管理策略[D]. 姚莉. 湖南大学, 2019(02)
- [9]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公权干预制度研究[D]. 赵艳花.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离异单亲父亲抗逆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以排营村离异单亲父亲M为例[D]. 赵爽.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