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ntrol of Slave EDFA with Master EDFA(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超[1](2021)在《拉曼光纤放大器和光时域反射仪光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研究》文中认为光接收器是光纤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收器的性能决定了传输质量。因此,本文将基于低噪声、低干扰角度,对拉曼光纤放大器(Raman Fiber Amplifier,简称RFA)和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OTDR)两者的光信号接收模块的电路进行研究。RFA利用泵浦光源对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多路泵浦激光器能够同时对光纤内传输的多波长复合光进行放大。但是,RFA存在针对不同波长光信号有不同增益的现象。为了实现对各信道的光信号进行平坦放大,有必要对各信道的光信号进行功率检测,得到不同信道之间的增益平坦度,反馈给泵浦光源从而实现多波长光信号平坦放大。OTDR是用于了解光纤链路性能的仪器,利用OTDR可以得到光纤特性沿距离长度的分布情况,以及对传输信号的衰减情况、耦合器和熔接头损耗等信息,方便用户找到光纤链路发生故障的地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介绍RFA和OTDR的背景和研究现状;(2)介绍RFA的基本原理,RFA多波长功率检测系统的搭建,OTDR基本原理和相关参数,跨阻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噪声模型分析,低通滤波电路及电源设计理论;(3)介绍RFA多波长功率检测系统的软件流程、硬件电路设计,重点对buck降压、光电转换、增益调节等电路,Labview上位机以及多波长功率检测、增益调节检测等算法进行设计;(4)介绍OTDR接收模块的软件流程、硬件电路设计,重点对boost升压、光电转换、高速ADC等电路进行设计,以及完成基于FPGA高速等效采样算法设计;(5)经测试,RFA多波长功率检测系统在增益固定时,能够实现7.02d Bm功率范围的多波长峰值功率检测;加入增益调节电路后,检测范围扩大为14.66d Bm,最低检测光功率为3.31n W;系统测得各通道峰值电压与第一通道峰值电压的比值,跟光谱仪测得各通道峰值功率与第一通道峰值电压的比值之间最大误差为0.1。OTDR光信号接收模块实现用两片50MSPS采样率的ADC达到100MSPS的等效采样率。
蒋正凤[2](2020)在《OLP光线路保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DWDM系统在中继段引入备用路由,减少人工调度时限,实现系统及时恢复,减轻传输网维护压力及避免影响客户感知,介绍了OLP光保护的技术原理及工作方式,通过对每个系统段色散补偿说明,光功率补偿说明及方案分析等,对OLP光保护的具体应用中各部分细节展开详细论证。
张照鹏[3](2020)在《高性能光频域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光反射仪技术是一种对光纤链路进行无创检测的手段,对于保障光纤通信链路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光纤传感器以光纤作为外界参量的感知和传导介质,相较于传统电类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腐蚀、抗电磁干扰和易组网等优势。自光纤传感技术出现以来,光反射仪技术以其分布式和准分布式测量能力,成为光纤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在光反射仪技术的各种实现方式中,光频域反射仪(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OFDR)在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灵敏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吸引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大量关注和研究。当前基于外部调制方法产生扫频探测光的OFDR系统已经能够实现理想的测量距离和空间分辨率性能。然而,该系统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基于外部调制方法产生的扫频探测光的扫频范围有限,限制了其空间分辨率性能进一步提升;其次是系统的解调效率还比较低,限制了其在一些对测量速度有一定要求的场景中的应用。而在基于OFDR的传感应用方面,也普遍存在测量分辨率较低,测量距离较短以及频率响应受限等问题。本文围绕光频域反射仪在光纤链路监测和传感应用中系统综合性能提升方法展开。除此之外,本文还讨论了光频域反射仪应用于其它领域的可能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在OFDR系统性能提升方面,提出以下两点改进方案:一是针对基于相位噪声补偿的光频域反射仪(Phase-noise-compensated OFDR,PNC-OFDR)中,由于算法复杂造成处理效率较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硬件电路的快速处理算法。该算法降低了原算法复杂度,从而提升了运算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硬件电路,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数据处理电路系统。得益于FPGA流水线并行处理方式,该系统可以实现对PNC-OFDR的实时解调。二是针对基于外部调制方法所产生的线性扫频光,其扫频范围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光双光梳的宽扫频范围OFDR系统。在该系统中,我们以光频率梳作为OFDR系统探测光源,用于拓展其扫频范围。为了避免各阶梳齿之间的频谱混叠,用双光梳方式进行信号接收,并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将以各阶梳齿为光源得到的瑞利信号合成一个相位连续的、等效扫频范围扩大的瑞利信号,同时,该方法没有引起扫频线性度恶化。该方案可以有效提升OFDR系统中扫频探测光的等效扫频范围和空间分辨率。最终,该方案实现了120GHz等效扫频范围,系统空间分辨率为1.86mm。2)在OFDR传感应用方面,提出以下两点改进方案:一是针对基于OFDR的分布式应变传感系统综合性能受限问题,我们基于单模光纤的一维散射模型,建立了针对分布式应变传感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并对系统中主要噪声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实验中,通过克服系统主要噪声,实现了长距离(25km)、高应变分辨率(<100n)测量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阶边带调制和注入锁定技术,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0.83m)分布式应变传感。二是针对传统的基于脉冲探测光反射仪的振动传感系统中测量距离和最大频率响应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频域反射仪探测光纤弱反射阵列的准分布式振动传感方案。得益于光频域反射仪系统以连续波作为探测光的特点,可以连续记录待测光纤在振动发生时的不同状态,从而克服了基于脉冲探测光反射仪的振动传感系统中传感距离和频率响应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并在实验中实现了100km测量距离,20k Hz频率响应的振动传感。3)为了拓展光频域反射仪的应用领域,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瑞利散射的高分辨率光波长变化测量方案。利用瑞利图形对光波长的高灵敏度依存性,可以从瑞利图形的变化中解调出光波长变化。而以光频域反射仪探测方法获得的瑞利图形,得益于其解析解的获得,可以实现光波长变化的自参考解调,无需提前建库,因此简化了系统处理流程,增加了解调便捷性。最终,该方案实现了64am分辨率波长变化测量。该内容为光频域反射仪应用于新的领域提供了思路。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光频域反射仪在光纤链路监测和传感应用中的限制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其性能表现和实用性。除此之外,还将光频域反射仪应用于新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乔铮[4](2020)在《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固网IP业务和移动4G业务的快速增长,运营商对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如何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性价比和网络带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业务需求己成为传输网络发展的焦点。永年撤县并区乡镇农村大发展,电信业务的重心已从语音业务转移到数据业务,导致一些人口密集型乡镇,家庭宽带上网和IPTV浏览感到卡顿,个别节点传输容量已接近饱和,构建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的、高速率的新型网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DWDM技术可以直接接入多种业务,同时也为通向未来全光传输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且适用于永年联通传输网络现状及移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对信息日益膨胀的需求。2010年建设的永年中兴ZXMP M800波分系统,容量勉强满足人们网络需求,但个别节点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永年联通公司二平面的构筑是为了解决现有永年传输网络所面临的许多设备已经老化、饱和的情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波分二平面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中兴一平面的容量小与速率低,构建了大容量和高速率的光信号华为波分二平面传输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根据业务请求在网元节点对之间的传输距离需求,据实地为该请求提供最合理的网元格式,并以最小频隙位置为华为二平面完成频谱分配过程。这样既满足了业务的传输质量需求,同时还减少了业务请求的频谱资源消耗,提高了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2)从波分二平面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实施。该建设实施考虑到不同网元实际业务差异性,根据网络节点配置和规划原则,构建了环形网络节点配置下的20条光波道网。在此基础上,为增加不同速率业务之间的传输稳定性,测试了永年波分网络光放大单元收发光功率值,发现9网元实际输入功率趋近于理想输入功率,保障了网络上各波道指标良好,达到工程测试要求,同时还提升了业务请求的传输质量。
杨茜[5](2019)在《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的高空间分辨率光栅解调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传感技术作为光纤领域的关键部分,同时具备传感与传输能力,能够进行远程、大范围的传感与组网,对多个测点的不同参量如温度、振动、应变等进行精确且快速的检测。在工程检测、桥梁振动监测、航天设备检测等科技领域,基于弱反射光纤光栅的测量系统中光栅的铺设间距较大,无法达到准确监测的目的,与此同时,多样的检测环境和日益严苛的工程需求对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解调精度、光栅的密集型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技术与光反馈技术,结合混沌激光的产生原理与激光特性,通过对解调原理及算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实现一种高空间分辨率、长距离、大容量的全同弱光栅解调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光纤光栅的传感模型与混沌激光原理及特征。研究瑞利散射、多径反射等各种因素对光纤传感系统复用容量的影响,通过仿真证明可通过合适选择光栅反射率来使系统复用容量达到最大;分析混沌激光的产生原理,仿真并验证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DFB)在处于混沌状态下的线宽特性,得出可利用混沌激光展宽激光器线宽,并与噪声调制下的激光器线宽展宽情况进行比较,选择更优方案。(2)搭建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弱光栅解调系统。光路方面,利用光反馈技术,对DFB激光器输出光进行混沌处理,并使用扫频周期为1ms,扫频范围为0.5GHz1.5GHz的连续调频微波驱动信号LiNbO3调制器对混沌光进行调制,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进行光增益放大;光环行器与弱光栅组成传感部分,收集光栅反射回光;电路方面,设计DFB激光器的恒温与驱动电路,利用高速PD对反射回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设计宽带混频器和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采集与处理。(3)研究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弱光栅解调算法,获取光栅阵列中各个光栅的位置信息与波长信息;利用DFB激光器的波长-温度特性曲线对激光器的输出光波长进行标定,并采用高斯拟合算法进行光栅中心波长的拼接与寻峰。(4)高空间分辨率解调系统的性能测试。研究光栅前端光纤的匹配度相对于相邻光栅间隔的倍数关系,减弱栅栏效应对光栅解调的影响;选取光栅间隔为10cm的全同弱光栅阵列作为实验对象验证系统的高空间分辨率解调能力;添加长度约为450m的延迟光纤,验证系统的长距离解调能力;对3640个反射率约为0.01%、间隔为10cm的全同弱光栅进行解调,验证系统的大容量解调能力;进行温度实验,从全部3640个间隔为10cm、反射率仅为0.01%的光栅中取前端光栅与尾端光栅各10个进行温度实验,并阐述解调系统的解调线性度及解调精度。
上官明佳[6](2017)在《1.5μm单光子探测器在激光遥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光子探测器作为最精密的测量仪器,可探测到光的最小单元,单个光子。单光子检测技术己广泛应用在激光雷达、分布式光纤探测器、生物荧光检测、量子信息、光学成像等领域。目前,1.5 μm波段单光子探测器主要包括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频率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InGaAs/InP单光子雪崩二极管。1.5 μm波段气溶胶激光雷达具有人眼安全,大气透过率高,受瑞利散射干扰小,太阳背景辐射弱的优点。本论文针对这三个探测器的特点,分别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激光遥感设备。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制了基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人眼安全1.5μm微脉冲气溶胶激光雷达。采用高探测效率和超低噪声的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大气回波信号的高信噪比探测。在脉冲能量为110μJ,望远镜口径100mm,时间分辨率5分钟,激光雷达实现了水平距离7km的大气气溶胶探测。在验证实验中,上转换气溶胶激光雷达实现了对大气能见度的昼夜连续24小时的观测。2.研制了 1.5μm波段的全光纤、微脉冲、人眼安全的高光谱分辨测风激光雷达。通过采用基于扫描Fabry-Perot干涉仪的高光谱分辨率技术,以及单光子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了大气气溶胶谱的频移和谱宽信息。在验证实验中,当时间分辨率1分钟时,水平探测距离达到4km。在距离为1.8km的位置,距离分辨率由30m变换到60m。对比实验中,高光谱分辨测风激光雷达的径向风速测量结果与超声风场传感器Vaisala所得测量结果吻合。根据经验公式,风速的标准偏差在1.8km处为0.76m/s,光谱展宽的标准偏差在1.8km处为2.07MHz。3.研制了基于1.5 μm波段的结构紧凑、人眼安全、双边缘直接探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通过采用全光纤保偏结构,保证了光学耦合效率,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通过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仅采用单通道Fabry-Peort干涉仪和单通道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双边缘探测技术。校准实验中,系统的相对误差低于0.1%。验证实验中,双边缘测风激光雷达实现了连续48小时的大气的风场和能见度探测。该激光雷达的测量结果与超声测风传感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速度的标准偏差为1.04 m/s,方向的标准偏差为12.3°。4.研制了基于自由运行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的1.5气溶胶激光雷达。针对激光雷达应用,对自由运转单光子探测器探测效率、暗计数率、后脉冲概率、最大计数率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为1.6 Mcps,探测效率10%,暗计数率950cps,后脉冲概率18%。针对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后脉冲概率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后脉冲和计数率修正的算法。在外场实验中,经算法修正后,基于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的气溶胶激光雷达探测的Pr2与基于超导单光子纳米线探测器探测的结果吻合,相对误差约为2%。5.研制了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双频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采用双频激光器代替传统的多通道Fabry-Perot干涉仪,实现了激光器和光学鉴频器的高精度锁频。采用高量子效率和低暗计数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提高了探测信噪比,其100Mcps的最大计数率避免了激光雷达的信号饱和现象。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基于集成光电子学器件实现不同方向的径向风探测,无机械扫描器件。采用微弱光源、小口径望远镜,在10米高度分辨率、10秒时间分辨率条件下,超导双频激光雷达实现了 2.7km高度以下大气的风切变探测。6.研制了基于上转换光子计数探测器和全光纤法布里-珀罗扫描干涉仪的直接探测布里渊时域反射计。由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超低的噪声等效功率,以及Fabry-Perot干涉仪高光谱分辨率的优点,沿保偏光纤的布里渊谱可以直接在光学频域进行分析。采用高光谱分辨方法,同时获得光纤中布里渊散射谱的频移、功率和谱宽信息,实现了分布式温度传感。采用双边缘技术,实现了动态应变的快速探测。
王启宇[7](2015)在《可移动原子重力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激光冷却原子技术的实现,近二十年发展起来了一种新型重力仪—原子干涉型重力仪。与传统的重力仪相比,其性能已基本持平,甚至有些方面已赶超。这种重力仪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不仅能进行相对重力测量,也能进行绝对重力测量。其次,测量周期短、精度高,性能稳定。目前原子喷泉式重力仪的测量灵敏度高达0.03μGal/(?)Hz。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重力仪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实验装置较复杂,体积大且造价昂贵。不过由于其理论测量精度非常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动原子重力仪的快速发展,必须实现一套小型化和可移动的装置,才能使其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全球重力图谱绘制、地震预报、惯性导航等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开展相关工作的。本论文重点讲述了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分别从探头系统、激光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予以详细介绍。接着讨论基于这套重力仪的相关实验过程的开展,包括冷原子团的制备、微波选态、拉曼速度选择及干涉脉冲序列。然后给出重力测量相关的实验结果,主要有重力测量灵敏度、潮汐和绝对重力的测量,并对重力仪的主要噪声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还开展了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为下一步实现重力仪的室外测量提供参考。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精度的可移动原子重力仪。基于这套装置,在干涉脉冲间隔时间T等于60ms的情况下,重力测量的短期灵敏度可达1×10-8g@200s,并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潮汐的信号。此外,还对所处位置的绝对重力值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为gabs=9.793362 m/s2。最后,对重力仪的环境适应性作出了初步的评估,当短期环境温度迅速变化10℃时,重力测量的噪声水平变为原来的3~5倍,而且引入了新的系统误差。当温度快速恢复时,重力测量噪声及系统误差也能自动恢复至原来的水平。该重力仪目前已实现了重力的高精度测量,环境适应性的研究为下一步实现室外测量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原子重力仪的小型化和可移动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下面对各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第一章介绍了原子重力仪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首先讲述了重力测量的应用和发展,接着介绍了原子干涉型重力仪的实验室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第二章介绍了冷原子重力仪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冷原子团制备、受激拉曼跃迁、原子干涉仪相移及噪声分析等理论。第三、四、五章分别详细描述了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探头系统、激光系统和控制系统。首先讨论了整体的方案设计和实验要求,随后介绍了各自的物理装置和实现细节,最后给出部分测试结果。第六章描述了主要的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系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过程包括冷原子团制备、态制备及原子干涉过程,实验结果主要有干涉条纹及灵敏度分析、绝对重力测量和噪声分析等。第七章阐述了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环境适应性研究,并对重力仪的环境适应能力做出初步评估。第八章对主要重力测量结果、环境适应性的评估及存在问题作出总结,并对未来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刘策[8](2015)在《基于多波长光源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波光子学是一门集合了微波信号处理与光学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微波光子滤波器作为微波光子学的重要应用方向,克服了传统滤波器中的电子瓶颈,可以直接在光域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设备的结构。微波光子滤波器除了具有高带宽、低损耗和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外,还具有可调谐与可重构特性。本论文主要在理论和实验上,深入研究了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的非相干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实现。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介绍了微波光子学与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按照不同的特点对于微波光子滤波器进行分类,总结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的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能够利用于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原理进行了概述。(2)阐述了比较广泛使用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对于光纤激光器中两种梳状滤波器(MZ干涉仪与Sagnac干涉仪)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与MZ干涉仪的可调谐与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其可调谐性基于MZ干涉仪传输谱的倾斜滤波功能,改变MZ干涉仪的传输谱周期实现不同波长激光的功率改变,进而实现抽头系数变化。同时激光器采用Lyot-Sagnac梳状滤波器,具有可调的波长间隔,能够实现滤波器通带中心频率的调谐与通带的重构。(4)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结合啁啾布拉格光栅与布拉格光栅阵列的微波光子滤波器,利用啁啾布拉格光栅的特性实现了滤波器自由光谱范围的提高,同时保证射频响应的主旁瓣抑制比保持不变。还分析了对于不同的多波长激光器输出谱施以不同形状的窗函数进行切趾时滤波器的参数变化情况。(5)进行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系统的实验,比较了不同延时光纤长度对于射频响应通带中心频率的影响,实验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得到了相应的滤波效果,通过调节激光器的输出得到了可调谐与可重构的射频响应。
刘建英[9](2014)在《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设计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化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建设一流智能化社区需要实现智能化网络覆盖整个社区。在研究了早期住宅接入使用的宽带技术ADSL、FTTB+LAN后,我们选择采用单纤三波,光纤到户的EPON技术来实现智能化社区的网络建设,社区信息网络系统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建立每个家庭的FTTH(光纤到户)型系统,可以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的集成;为社区配套设施提供FTTB(光纤到楼)服务;并可为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EPON传输平台。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探讨如何利用EPON技术实现社区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的三网合一。本文通过对智能化社区的网络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形成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就此进行社区三网合一的研究。首先,根据调查结果,对社区三网合一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具体的设计。选择技术方案,选择结合了FTTB和FTTH的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解决方案。确定设计目标,规划层次模块,并制定目标实施进度。然后,搭建社区三网合一的技术平台,结合技术方案、技术路线,以及新建的社区用户管理系统和现有业务支撑平台按照目标实施进度分阶段实施社区三网合一。最后,利用各种方法对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进行测试,对具体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整理,完善三网合一并进行评价分析。在社区三网合一的建设期间,与厂家进行深入交流、交换意见,达成相应共识,并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包括一起参与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机房环境的搭建、数据配置、业务开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处理。经过在部分社区建设中的具体实践,证明了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能很好地满足智能化社区建设的需求,可以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进行推广。
梁玉婷[10](2014)在《弹性光网络物理损伤的实时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下一代光网络的设计将面临高阶调制格式和高比特率等挑战。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技术成熟的可调光收发机和全光可重构设备(如ROADM)在网络中得到大量应用,光网络从点到点连接向灵活连接的网状网、格状网演进。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50GHz固定栅格将不再适合比特率大于100Gb/s的传输链路。即使有足够的带宽资源,高速率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很难实现频谱的有效利用。为了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弹性光网络(EON,Elastic Optical Network)应运而生。EON可以实现频谱的灵活划分,以及多速率业务的传输。弹性光网络的出现,可以使用任意调制格式,使多个可变带宽业务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更加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然而,光信号的频谱利用率越高,对链路中物理损伤就越敏感。为了确保可靠、健壮的高速数据链路,未来的光网络将需要先进的光学性能监测(OPM)来动态测量光学信号实时退化,快速评价光传输质量(QoT)。几个光学参数的监测,包括信号功率、光信噪比(OSNR)、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等,可以提供一种评价手段,并将评价信息反馈回更高的网络层或控制平面,从而优化全局路由和网络性能。本文的重点是基于SD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自适应控制平面,物理损伤感知的弹性光网络软件平台设计及实现。主要工作内容是:(1)物理损伤感知问题首先,综合考虑了自发辐射噪声,非理想光器件引起的串扰,以及四波混频现象,建立物理损伤模型;其次,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M-Z延迟线干涉仪(DLI)的OSNR检测实验方案,分别对信号高阶调制格式(如QAM,QPSK)、 RZ-DQPSK、OOK/DPSK实现硬件平台物理损伤实时监测。最后,我们使用VPI软件,对QPSK,DQPSK,16QAM在光传输系统中的性能进行模拟,确定不同调制格式的OSNR阈值。(2)弹性光网络软件平台设计及实现基于SDN自适应控制平面,对OpenFlow协议进行了扩展,主要是控制器和交换机之间通信流表的扩展,以及为了适应弹性光网络建路拆路过程,对控制器NOX和PCE的扩展。
二、Control of Slave EDFA with Master EDF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rol of Slave EDFA with Master EDFA(论文提纲范文)
(1)拉曼光纤放大器和光时域反射仪光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拉曼光纤放大器 |
1.2.2 光时域反射仪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RFA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OTDR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课题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RFA和 OTDR理论基础 |
2.1 RFA拉曼光纤放大器基本理论 |
2.1.1 RFA基本原理 |
2.1.2 RFA特性 |
2.1.3 RFA分类 |
2.2 RFA检测系统搭建 |
2.2.1 激光源 |
2.2.2 光探测器 |
2.2.3 波分复用器 |
2.2.4 解调器 |
2.3 OTDR基本原理 |
2.3.1 OTDR系统组成 |
2.3.2 OTDR基本原理 |
2.3.3 OTDR性能指标 |
2.3.4 OTDR事件定位算法 |
2.4 噪声分析与处理 |
2.4.1 噪声分类 |
2.4.2 跨阻放大电路噪声模型分析 |
2.4.3 运算放大器偏置影响 |
2.4.4 低通滤波理论 |
2.5 电源设计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FA检测系统电路及软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结构 |
3.2 电源电路 |
3.3 手动调节电路 |
3.4 扫描电压产生电路 |
3.5 减法电路 |
3.6 功率放大电路 |
3.7 增益调节电路 |
3.8 光电转换电路 |
3.9 ADC检测电路 |
3.10 串口通信电路 |
3.11 系统软件设计 |
3.11.1 主程序 |
3.11.2 数字滤波 |
3.11.3 峰值电压检测 |
3.11.4 增益调节检测 |
3.11.5 Labview上位机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TDR接收模块电路及软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结构 |
4.2 APD光电转换电路 |
4.3 偏置电压产生电路 |
4.4 高速模数转换电路 |
4.5 微控制器 |
4.6 片内BRAM |
4.7 系统软件设计 |
4.7.1 MMCM时钟信号产生 |
4.7.2 ADC采样存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分析 |
5.1 RFA检测系统PIN响应度测试 |
5.2 RFA检测系统驱动信号效果测试 |
5.3 RFA检测系统驱动电压步进大小影响测试 |
5.4 RFA检测系统测试 |
5.5 RFA检测系统增益切换电路测试 |
5.6 OTDR系统APD响应度与偏置电压关系测试 |
5.7 OTDR系统等效采样算法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2)OLP光线路保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光线路保护系统技术分析 |
1.1 概况 |
1.2 光线路保护系统 |
1.2.1 系统组成 |
1.2.2 系统各部分功能及其要求 |
1.3 光线路保护系统原理 |
1.3.1 自动光开关系统工作原理 |
1.3.2 EDFA及DCM板卡配置 |
1.3.3 网络管理系统 |
1.4 工作方式 |
2 光线路保护系统具体应用 |
2.1 设计依据 |
2.2 设计目标 |
2.3 OLP建设方案 |
2.3.1 局站A-局站B中继段(1)色散补偿说明 |
2.3.2 局站B-局站C中继段 |
(1)色散补偿说明 |
(2)系统参数 |
(3)光功率补偿 |
3 结语 |
(3)高性能光频域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反射仪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1.1.1 光纤瑞利散射探测及应用 |
1.1.2 光纤布里渊散射探测及应用 |
1.1.3 光纤拉曼散射探测及应用 |
1.1.4 光纤反射点阵列探测及应用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频域反射仪基本理论 |
2.1 光纤中瑞利背向散射的物理机理 |
2.2 光频域反射仪理论模型 |
2.3 光频域反射仪相位噪声理论模型 |
2.4 基于相位噪声补偿的光频域反射仪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频域反射仪系统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硬件电路的相位噪声补偿快速处理算法 |
3.2.1 相位噪声 |
3.2.2 相位噪声补偿算法 |
3.2.3 高阶相位噪声补偿 |
3.2.4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
3.2.5 系统性能分析 |
3.2.6 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的硬件电路实现 |
3.3 基于电光双光梳的宽扫频范围光频域反射仪系统 |
3.3.1 扩大光频域反射仪系统探测光扫频范围研究现状简介 |
3.3.2 基于电光双光梳的光频域反射仪系统 |
3.3.3 数值仿真 |
3.3.4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
3.3.5 系统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频域反射仪传感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分布式应变传感研究 |
4.2.1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分布式应变传感研究现状简介 |
4.2.2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分布式应变传感系统数学仿真模型 |
4.2.3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
4.2.4 系统性能分析 |
4.3 基于相位敏感光频域反射仪(φ-OFDR)探测光纤弱反射阵列的准分布式振动传感研究 |
4.3.1 基于反射仪的分布式和准分布式振动传感研究现状简介 |
4.3.2 基于φ-OFDR探测光纤弱反射阵列的准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 |
4.3.3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
4.3.4 系统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高分辨率波长变化测量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随机散射光斑的光源谱特性分析技术简介 |
5.3 基于瑞利散射和光频域反射仪的光波长变化测量方案 |
5.3.1 方案原理 |
5.3.2 系统波长分辨率分析 |
5.3.3 数值仿真 |
5.3.4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
5.3.5 系统性能分析 |
5.4 高分辨率波长测量技术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4)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DWD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DWDM技术介绍 |
2.1 DWDM技术简介 |
2.2 常见通信传输技术对比 |
2.3 DWDM原理概述 |
2.3.1 DWDM技术原理 |
2.3.2 DWDM技术优缺点 |
2.4 DWDM的组网关键技术 |
2.4.1 DWDM网络结构 |
2.4.2 DWDM组网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网二平面总体设计 |
3.1 城域本地网概述 |
3.2 工程实施的背景与必要性 |
3.3 现有网络及业务现状简要说明 |
3.3.1 固网业务传输系统现状 |
3.3.2 移动网传输系统现状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4.1 固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4.2 移动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5 本工程设计 |
3.5.1 波道配置 |
3.5.2 节点类型选取 |
3.6 DWDM网络保护方案 |
3.7 DWDM网络监控的实现方案 |
3.7.1 全网网元ID规划 |
3.7.2 DWDM网络监控通道的实现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永年DWDM系统二平面建设的实施 |
4.1 设备选型 |
4.2 ID及波道配置 |
4.3 DWDM模块配置 |
4.4 单站配置示例 |
4.5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收光功率理想值计算 |
4.6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系统调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性能测试与总体评价 |
5.1 网络性能测试 |
5.2 10 GE通道性能测试 |
5.2.1 测试概述 |
5.2.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3 10 GE单波道保护测试 |
5.3.1 测试概述 |
5.3.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4 OSC监控通道保护测试 |
5.4.1 测试概述 |
5.4.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5 网络总体评价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的高空间分辨率光栅解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光纤光栅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弱光栅波长解调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弱光栅传感网络解调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非相干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混沌激光特性分析 |
2.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复用容量分析 |
2.1.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温度传感模型 |
2.1.2 全同弱光栅复用容量分析 |
2.2 混沌激光的产生原理及仿真分析 |
2.2.1 混沌激光的产生原理与分类 |
2.2.2 半导体激光器速率方程的模型仿真 |
2.3 基于混沌激光的DFB激光器线宽特性实验分析 |
2.3.1 基于光反馈技术的混沌激光特性分析 |
2.3.2 延时自外差法测量DFB激光器动态线宽 |
2.3.3 光反馈与噪声调制对DFB激光器线宽影响的比较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解调系统研究 |
3.1 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解调系统设计 |
3.2 全同弱光栅解调系统设计 |
3.2.1 解调系统光路构建 |
3.2.2 解调系统电路设计 |
3.3 解调系统原理分析及算法设计 |
3.3.1 光纤光栅位置信息与波长信息解调 |
3.3.2 解调算法研究与实现 |
3.4 激光器线宽对弱光栅解调性能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空间分辨率解调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前端光纤匹配度对解调精度的影响与分析 |
4.2 系统主要性能测试与分析 |
4.2.1长距离解调实验 |
4.2.2大容量解调实验 |
4.2.3稳定性实验 |
4.3 全同弱光栅温度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
(6)1.5μm单光子探测器在激光遥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1.5μm激光遥感 |
1.1.1 激光雷达的应用方向 |
1.1.2 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发展 |
1.1.3 1.5μm激光雷达的优势 |
1.1.4 1.5μm激光雷达的发展 |
1.2 1.5μm单光子探测器的发展 |
1.2.1 单光子探测器介绍 |
1.2.2 1.5μm单光子探测的发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见度激光雷达 |
2.1 大气能见度探测的意义和手段 |
2.1.1 大气能见度探测的定义 |
2.1.2 大气能见度探测的意义 |
2.1.3 能见度探测的手段 |
2.2 大气能见度反演算法 |
2.2.1 大气消光系数反演算法 |
2.2.2 1.5μm能见度反演算法 |
2.3 基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1.5μm气溶胶激光雷达 |
2.3.1 系统结构 |
2.3.2 核心器件 |
2.3.3 外场实验 |
2.4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在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
2.4.1 基于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的1.5μm气溶胶激光雷达 |
2.4.2 InGaAs/Inp单光子探测器的优化 |
2.4.3 后脉冲和计数率修正算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测风激光雷达 |
3.1 风速探测的意义和发展 |
3.1.1 大气风场探测的意义 |
3.1.2 各类测风设备 |
3.1.3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综述 |
3.1.4 直接探测测风激光雷达综述 |
3.1.5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和直接测风激光雷达的比较 |
3.2 基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高光谱分辨测风激光雷达 |
3.2.1 高光谱分辨测风原理 |
3.2.2 系统结构 |
3.2.3 核心器件 |
3.2.4 外场实验 |
3.3 基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双边缘测风激光雷达 |
3.3.1 单FPI的透射和反射双边缘测风原理 |
3.3.2 系统结构 |
3.3.3 激光雷达工作时序 |
3.3.4 核心器件 |
3.3.7 外场实验 |
3.4 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双频测风激光雷达 |
3.4.1 双频直接探测测风原理 |
3.4.2 系统结构 |
3.4.3 核心器件 |
3.4.4 外场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BOTDR |
4.1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意义和发展 |
4.1.1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意义 |
4.1.2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发展 |
4.2 基于高光谱分辨技术的BOTDR |
4.2.1 测量原理 |
4.2.2 系统结构 |
4.2.3 实验 |
4.3 基于双边缘技术的高速应力传感BOTDR |
4.3.1 测量原理 |
4.3.2 系统结构 |
4.3.3 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可移动原子重力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重力测量概述 |
1.2. 原子干涉型重力仪 |
1.2.1. 原子干涉仪 |
1.2.2. 原子重力仪 |
1.3. 可移动原子重力仪 |
1.3.1. 地面原子重力仪 |
1.3.2. 空间原子重力仪 |
1.4. 论文内容概述 |
2. 原子重力仪基础 |
2.1. 冷原子团制备 |
2.2. 原子相干态制备 |
2.2.1. 三能级系统 |
2.2.2. 受激拉曼跃迁相移 |
2.2.3. 拉曼速度选择 |
2.3. 干涉仪实现 |
2.3.1. 干涉脉冲序列 |
2.3.2. 干涉仪相移 |
2.3.3. 重力加速度测量 |
2.4. 重力仪噪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探头系统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系统设计 |
3.1.2 超高真空获得 |
3.2 磁场系统 |
3.3 探测系统 |
3.4 隔振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激光系统 |
4.1. 激光光路系统 |
4.1.1. 激光系统方案 |
4.1.2. 激光频率设计 |
4.1.3. 小型激光系统 |
4.1.4. 集成光路 |
4.2. 激光频率稳定技术 |
4.2.1. 波长调制锁频 |
4.2.2. 数字跳频锁定 |
4.3. 激光倍频技术 |
4.3.1. PPLN倍频原理 |
4.3.2. PPLN波导倍频 |
4.3.3. PPLN晶体块倍频 |
4.4. 激光功率锁定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 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控制系统 |
5.1. 电路系统 |
5.2. 计算机及时序控制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6. 实验过程和结果 |
6.1. 冷原子团制备 |
6.2. 微波选态及拉曼速度选择 |
6.2.1. 微波选态 |
6.2.2. 拉曼速度选择 |
6.3. 干涉脉冲序列 |
6.4. 重力测量结果 |
6.4.1. 干涉条纹 |
6.4.2. 灵敏度分析 |
6.4.3. 绝对重力测量 |
6.5. 噪声分析 |
6.5.1. 拉曼光相噪 |
6.5.2. 振动噪声 |
6.6. 本章小结 |
7. 可移动原子重力仪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
7.1. 环境适应性概述 |
7.2. 环境适应性分析方法 |
7.3. 环境对原子重力仪影响的评估 |
7.3.1. 温度的评估 |
7.3.2. 磁场的评估 |
7.3.3. 其他因素的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多波长光源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波光子滤波器概述 |
1.2.1 微波光子滤波器简介 |
1.2.2 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应用 |
1.2.3 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分类 |
1.3 微波光子滤波器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
2.1 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2.2 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
2.2.1 基于独立光源的MPF |
2.2.2 基于光学频率梳的MPF |
2.2.3 基于多波长激光器的MPF |
2.3 多波长激光器中的两种典型可调谐梳状滤波器 |
2.3.1 MZ滤波器的理论分析及仿真 |
2.3.2 Sagnac环滤波器的理论分析及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和MZ干涉仪的可调谐、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 |
3.1 基于Lyot-Sagnac环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
3.1.1 系统原理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PM-IM转换 |
3.2.1 PM-IM转换原理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MPF整体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和啁啾布拉格光栅的微波光子滤波器 |
4.1 延时单元为布拉格光栅阵列的MPF |
4.1.1 系统原理 |
4.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 延时单元为啁啾布拉格光栅的MPF |
4.2.1 系统原理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MPF整体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与色散元件的微波光子滤波器实验 |
5.1 实验结构简介 |
5.2 基于Sagnac环光纤激光器的微波光子滤波器 |
5.2.1 系统原理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基于NPR效应光纤激光器的微波光子滤波器 |
5.3.1 系统原理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关键技术 |
2.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 相关技术 |
2.3.1 PON技术 |
2.3.2 EPON技术 |
2.3.3 FTTx |
2.3.4 软交换技术 |
第三章 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需求分析 |
3.1 用户需求 |
3.1.1 业务需求 |
3.1.2 用户带宽需求 |
3.1.3 上联带宽需求 |
3.1.4 ODN网络需求 |
3.2 功能需求 |
3.3 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层次架构 |
4.2.1 业务承载平台设计 |
4.2.2 数据业务设计 |
4.2.3 话音业务设计 |
4.2.4 视频业务设计 |
4.2.5 IPTV业务设计 |
4.3 硬件设备选型 |
4.3.1 OLT设备选型 |
4.3.2 ONU设备选型 |
4.3.3 光放大器设备选型 |
4.3.4 核心交换机设备选型 |
4.4 接入层VLAN规划 |
4.5 IP地址分配 |
4.6 网管设计 |
4.7 ODN组网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实现 |
5.1 总体实现 |
5.2 业务端实现 |
5.2.1 话音业务实现 |
5.2.2 互联网业务实现 |
5.2.3 CATV业务实现 |
5.2.4 VOD点播业务实现 |
5.2.5 智能化业务实现 |
5.3 用户端实现 |
5.3.1 三网合一业务实现 |
5.3.2 用户数据管理 |
5.3.3 日常故障维护 |
5.4 网管系统实现 |
5.4.1 硬件平台及软件环境 |
5.4.2 主要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测试与评价 |
6.1 测试的目的 |
6.2 测试分类 |
6.3 测试用例 |
6.3.1 PON接口测试 |
6.3.2 PON基本功能测试 |
6.3.3 传输能力测试 |
6.3.4 PON的业务能力测试 |
6.3.5 二层功能测试 |
6.3.6 三层功能测试 |
6.3.7 线路保护功能测试 |
6.3.8 系统可靠性测试 |
6.3.9 组播功能测试 |
6.3.10 网管测试 |
6.3.11 环回功能 |
6.3.12 ODN测试 |
6.3.13 设备测试 |
6.3.14 光缆工程测试 |
6.3.15 帐号测试 |
6.4 测试分析 |
6.4.1 光缆工程测试结果 |
6.4.2 帐号测试结果 |
6.5 具体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弹性光网络物理损伤的实时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传输系统物理损伤 |
2.1 光传输系统物理损伤综述 |
2.2 物理损伤分类 |
2.2.1 线性损伤 |
2.2.2 非线性损伤 |
2.3 物理损伤对光网络系统的影响 |
第三章 弹性光网络物理损伤感知和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弹性光网络 |
3.1.1 弹性光网络介绍 |
3.1.2 弹性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3.2 弹性光网络物理损伤模型 |
3.3 物理损伤测量方法 |
3.3.1 物理损伤硬件检测实现 |
3.3.2 物理损伤仿真软件实现 |
第四章 基于SDN自适应控制平面,物理损伤感知的弹性光网络软件平台设计及实现 |
4.1 基于物理损伤弹性光网络软件平台设计方案 |
4.2 SDN 架构 |
4.3 OPENFLOW交换机 |
4.3.1 流水线处理技术 |
4.3.2 匹配 |
4.3.3 流表项删除 |
4.3.4 OpenFlow端口 |
4.3.4.1 物理端口 |
4.3.4.2 逻辑端口 |
4.3.4.3 保留端口 |
4.4 OPENFLOW安全通道 |
4.4.1 通道连接建立 |
4.4.2 通道连接中断 |
4.4.3 加密 |
4.4.4 通道辅助连接 |
4.4.5 消息处理 |
4.5 OpenFlow协议机制及其扩展 |
4.5.1 协议介绍 |
4.5.2 OPENFLOW协议模式 |
4.5.3 代码大体结构 |
4.5.3.1 of协议头 |
4.5.3.2 流表修改类型 |
4.5.3.3 接受报文后的处理 |
4.5.3.4 controller协议报文相关 |
4.6 OpenFl ow协议扩展 |
4.6.1 NOX扩展 |
4.6.2 PCE扩展 |
4.6.3 OpenFlow协议扩展 |
4.7 软件平台实现及数据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Control of Slave EDFA with Master EDFA(论文参考文献)
- [1]拉曼光纤放大器和光时域反射仪光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研究[D]. 袁伟超.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OLP光线路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 蒋正凤. 通信技术, 2020(08)
- [3]高性能光频域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D]. 张照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D]. 乔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基于非相干光频域反射的高空间分辨率光栅解调系统研究[D]. 杨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1.5μm单光子探测器在激光遥感中的应用[D]. 上官明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7]可移动原子重力仪关键技术研究[D]. 王启宇. 浙江大学, 2015(02)
- [8]基于多波长光源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刘策. 天津理工大学, 2015(12)
- [9]基于EPON的社区三网合一设计实现[D]. 刘建英. 兰州大学, 2014(03)
- [10]弹性光网络物理损伤的实时监测技术研究[D]. 梁玉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