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发展草业经济 努力推进生态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彤[1](2013)在《辽宁生态省建设伦理思考》文中提出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我国的大形势之下,开展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省建设,已成为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关于辽宁生态省建设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完善。如何解决辽宁生态省建设中存在的伦理问题,需要我们运用生态伦理思想去分析其在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力求从思想的根源予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生态现状与辽宁生态省建设现状,提出了辽宁生态省建设需要遵循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正义原则,需要尊重自然的价值,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辽宁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认识的错误、价值观的偏差、伦理意识的薄弱、经济和科技的落后以及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现实表现,运用生态伦理思想,找到可以消除威胁、弥补劣势的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陆畅[2](2012)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具体形态,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政府发挥主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政府具有制度供给的职能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政府具有树立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职能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政府具有运用多种手段治理生态的职能和责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和转变的过程,我国政府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的逐渐形成、确立和发展。当前,我国政府生态职能设置分散、职能转变不到位、生态职能与政府其他职能不协调、政府对生态职能的重视和引导不够。我国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的缺失,错误的政绩观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缺失,体制不合理导致政府生态责任缺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我国政府的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急需改革和强化。要完善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统一生态监管机制,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绿色政府采购制度。要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意识,发挥政府生态文明理念引导职能,提高政府自身的生态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政府的生态职能和责任,重构政府职能的总体框架,整合政府的生态职能,重构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提高政府的生态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对政府生态责任的监督,推动生态文明水平的切实提高。要构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建立政府生态问责制,建立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实行离任生态审计制度。要完善政府生态法制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树立生态立法理念,完善生态立法工作机制,整合与完善我国的生态法制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配套制度,改进生态执法工作。吉林省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逐步明晰。吉林省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也很显着,但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和落实政府的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
张安顺[3](2009)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的日益加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共识,这都要求建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定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成本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展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显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间协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了人类社会本身及与之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但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可以将其概括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成本最小化,终极目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涉及区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以及特殊地区的扶持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成本控制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本文同时以吉林省作为案例研究,应用理论探讨的相关成果,依据所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重点分析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主要问题。
本刊编辑部,张旭辉[4](2008)在《生态省建设实践经验谈》文中研究说明安徽:完善政策法规体系,量化生态省建设管理建设生态安徽,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从发挥安徽后发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增创发展新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安徽的过程,也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将伴随着安徽崛起的全过程。
孟民[5](2008)在《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中提出的生态经济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模式,针对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参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典型城市的标准,运用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能值分析、回归分析、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法,从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城市服务功能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构建了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对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尝试将能值研究方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从经济—社会—环境—文明4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建立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和生态经济城市的空间布局。结合长春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今后加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的指导,研究了实现城市整体上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服务功能等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首次在省级层面上探索和完成了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的研究,对吉林省开展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彭永林[6](2008)在《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的世界性议题,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制约因素。加入WTO,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生态破坏(污染、荒漠化及沙尘暴)等外部性问题是无法用市场竞争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由于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资源”已经凸显其公益性特征,因此,政府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观念上应该冲破陈旧的桎楛,进而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遭遇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困境和困扰,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包括政府行为)存在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社会经济急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然而,如何科学地、客观地、有效地分析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理论基础,综合评价实际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最终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府行为选择和对策,仍然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乃至相关社会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围绕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的关键作用,首先从其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提出并阐述了政府生态支撑能力的内涵,其目的是,实现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效生物生产,同时稳定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环境稳定,以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为目标。其次,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方法的比较,建立了政府生态支撑能力评价的方法体系(基本原则、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最后,运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定量、定性相结合,对于吉林省西部白城市、东部通化市与延边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吉林省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决定政府生态支撑能力的主要因素重要性如下:核心支撑能力>外部影响能力;政府职能作用>生态环境承载力>政府行为效能;人口压力>生态本底>土地退化程度>法规政策决策能力>主导性>生产力水平>宏观管理协调性>灵活性>公民教育程度>公民技术能力。同时,本文结合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政府的行为选择对策和相关的重要建议。突出强调了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如何制定规则和立法,解决国内生产、境外投资和贸易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制定并严格执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标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的创新性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初次提出并且定义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为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事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及其行为效能。2)系统地阐述了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相应评价途径。从生态、资源、环境的角度考察政府的角色与作用;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辨析生态可持续性。3)确立了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生态支撑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建立了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3个层次、14个指标),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选择问题的特点和实际评价获得有效数据,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AHP)。从而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4)针对吉林省的典型地区及全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政府行为选择的实际对策。
孙秀云[7](200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更好地探索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在内涵上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即以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为中心议题,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例,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还分析了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对问题提出、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章对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有益启示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可行性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吴晓青[8](2007)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在第四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自2003年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生态省建设论坛已成为大家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区域协作的平台。海南是第一个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因此,在海南省举办生态省建设论坛具有特殊意义。本次论坛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结合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对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省建设的内涵,丰富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马江[9](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贾广和[10](2006)在《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安排,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将由第一阶段的启动期进入第二阶段的发展期。这一阶段,我们将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生态省建设,努力在全省形成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格局,树立以绿色优质资源、绿色产业群、生态城市群为主要特征的吉林省绿色产业大省形象,使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二、积极发展草业经济 努力推进生态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发展草业经济 努力推进生态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生态省建设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课题研究背景 |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二、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提出背景 |
(二) 辽宁生态省建设现状 |
(三)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
三、 辽宁生态省建设的伦理依据 |
(一)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 |
(二)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理论核心 |
(三) 对自然价值的尊重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前提条件 |
(四) 环境正义原则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
(五)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最终目标 |
四、 辽宁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 |
(一)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矛盾 |
(二) 价值观偏差导致了错误的政绩观和消费观 |
(三) 伦理意识薄弱导致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的滞后 |
(四) 经济和科技落后导致两者的发展与自然的平衡产生矛盾 |
(五) 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规范性的缺失 |
五、 辽宁生态省建设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
(一) 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起正确的主导作用 |
(二) 提高认识,建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
(三) 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建立群众基础 |
(四) 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 |
(五) 完善生态机制,加强实施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介 |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一、 生态文明的提出 |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
三、 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章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定位 |
一、 政府、政府职能与政府责任 |
二、 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的规范与要求 |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的职能界定与责任划分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生态职能与责任的形成、发展及其体制的构建 |
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政府的生态职能与责任 |
二、 改革开放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政府生态职能与责任的发展 |
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至十六大期间我国政府的生态职能和责任的发展 |
四、 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的生态职能和责任的发展 |
第四章 转型期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
一、 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前提 |
二、 近年来生态环境取得的成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
三、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挑战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与责任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政府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存在的问题 |
二、 当前我国政府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六章 强化我国政府生态职能与生态责任的路径与对策 |
一、 完善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体制 |
二、 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意识,发挥政府生态文明理念引导职能 |
三、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政府的生态职能和责任 |
四、 构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 |
五、 完善政府生态法制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
第七章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以政府职能与责任为分析视角 |
一、 吉林省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 |
二、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显着 |
三、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四、 进一步加强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渊源与流派 |
2.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综述 |
2.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2.4.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4.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综述 |
第3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建构 |
3.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 |
3.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3.1.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3.1.3 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
3.1.4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识趋势 |
3.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范畴 |
3.2.1 社会成本 |
3.2.2 跨期优化 |
3.2.3 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3.3.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展现 |
3.3.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显示 |
3.3.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间协调 |
3.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 |
3.4.1 保障就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3.4.2 协调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
3.4.3 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4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政策 |
4.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
4.1.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与原则 |
4.1.2 主要指标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 |
4.2.1 “经济人”假定与政策设计 |
4.2.2 资源环境约束与政策设计 |
4.2.3 静态动态分析与政策设计 |
4.2.4 网络体系构造与政策设计 |
4.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
4.3.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目标 |
4.3.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构成与运行机制 |
第5章 案例研究: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
5.1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
5.1.1 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
5.1.2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的位置 |
5.1.3 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评价 |
5.1.4 吉林省经济增长趋势与全国对比研究 |
5.2 吉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5.2.1 人口问题 |
5.2.2 资源供给问题 |
5.2.3 生态环境问题 |
5.2.4 经济社会问题 |
5.3 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5.3.1 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强化农业大省地位 |
5.3.2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
5.3.3 推动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5.3.4 构建和谐社会 |
5.3.5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5.4 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5.4.1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情况 |
5.4.2 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
5.4.3 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
5.4.4 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 |
5.4.5 生态省建设的对策措施 |
5.5 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 |
5.5.1 营造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
5.5.2 加强区域合作 |
5.5.3 加大投资力度 |
5.5.4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
5.5.5 解决矿产资源接续问题 |
5.5.6 加快创新步伐,实施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生态经济城市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
1.3.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 |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 |
2.1 生态经济城市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1 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 |
2.1.2 生态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 |
2.2 城市生态环境内涵与特征 |
2.2.1 城市生态环境的内涵 |
2.2.2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 |
2.3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 |
2.3.1 生态系统 |
2.3.2 城市生态系统 |
2.4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 |
2.4.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 |
2.4.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及特点 |
2.4.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运动规律 |
2.5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其基本功能 |
2.5.1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成和内在联系 |
2.5.2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本功能 |
2.6 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与分析 |
3.1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背景与特征 |
3.1.1 吉林省概况 |
3.1.2 吉林省城市数量及分布 |
3.1.3 吉林省产业布局及特点 |
3.1.4 吉林省生态区域分布 |
3.2 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
3.2.1 吉林省城市环境污染状况 |
3.2.2 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
3.2.3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 |
3.3 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模式 |
3.3.1 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3.3.2 经济模式正在多元化 |
3.3.3 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 |
3.4 人口与生活水平 |
3.5 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 |
4.1 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发展 |
4.1.1 国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4.1.2 国内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4.2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过程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值归一化处理 |
4.3.3 评价模型的选择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城市生态经济能值的分析与评价 |
5.1 能值分析理论基础 |
5.1.1 基本概念和原理 |
5.1.2 能值分析方法 |
5.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5.2.1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
5.2.2 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步骤 |
5.2.3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系统能值综合分析 |
5.3.2 能值指标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6.1.1 资源角度 |
6.1.2 环境角度 |
6.1.3 经济角度 |
6.1.4 社会角度 |
6.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6.2.1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程序 |
6.2.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
6.2.3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4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
6.2.5 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3 小结 |
第7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与体系布局 |
7.1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
7.1.1 城市生态经济建设 |
7.1.2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产业 |
7.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
7.1.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5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本质要求 |
7.2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标准 |
7.2.1 总体标准 |
7.2.2 具体标准 |
7.2.3 发展水平标准 |
7.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 |
7.3.1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7.3.2 发展模式框架 |
7.4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
7.4.1 生态经济城市体系布局的特点 |
7.4.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层次布局 |
7.4.3 经济区域布局 |
7.4.4 时限布局 |
7.4.5 行政区域布局 |
7.5 小结 |
第8章 生态经济城市实证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 |
8.1 长春市的基本情况 |
8.1.1 长春市自然地理 |
8.1.2 社会经济概况 |
8.1.3 生态建设取得成就 |
8.2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规划情况 |
8.2.1 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
8.2.2 城市生态经济区划分 |
8.2.3 重点产业建设 |
8.2.4 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
8.3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实践情况 |
8.3.1 实践程序严谨科学 |
8.3.2 实践重点突出 |
8.3.3 实践指导性强 |
8.4 实践成果显着 |
8.5 小结 |
第9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
9.1 影响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9.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建设主要保障措施 |
9.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 |
9.4 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引言 |
1.1 基本概念 |
1.1.1 生态环境及相关概念 |
1.1.2 政府执政能力与支撑能力 |
1.1.3 生态系统的管理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进展 |
1.3.1 国外关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
1.3.2 国内关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
2 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实施管理的生态学基础 |
2.1 生态系统的尺度与管理 |
2.1.1 生态系统的时间尺度 |
2.1.2 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 |
2.1.3 时空尺度的转换 |
2.2 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2.2.1 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
2.2.2 生态系统的自然干扰过程 |
2.2.3 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过程 |
2.3 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
2.3.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
2.3.2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 |
2.3.3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主要框架途径 |
2.3.4 建立正确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
3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评价的生态学指标及途径 |
3.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3.1.1 系统组成结构及多样性 |
3.1.2 生态学过程及功能 |
3.1.3 生态系统的持续性 |
3.2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的生态学评价途径 |
3.2.1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3.2.2 生物多样性 |
3.2.3 抗性和活力 |
3.2.4 景观特征参数 |
4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的社会生态学基础与评价途径 |
4.1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内涵 |
4.1.1 被管理生态系统所创造的价值与收益 |
4.1.2 公平与资源分配 |
4.1.3 政府各管理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 |
4.2 社会生态学的评价 |
4.2.1 政府实施的生态法规 |
4.2.2 政府实施的生态政策 |
4.2.3 政府构建生态建设的软环境水平 |
4.3 社会生态学评价途径 |
4.3.1 生态价值评价 |
4.3.2 可持续性评价 |
4.3.3 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价 |
5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途径 |
5.1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政府支撑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体系框架 |
5.2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方法 |
5.3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主要模型 |
5.3.1 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
5.3.2 政府支撑能力的层次分析方法 |
6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与效果实证研究 |
6.1 评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及建设目标 |
6.1.1 西部地区(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 |
6.1.2 东部地区(通化市、延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 |
6.1.3 评价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
6.2 评价地区的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和模型参数 |
6.2.1 各评价指标的语言值确定 |
6.2.2 各分层中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判断 |
6.2.3 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6.2.4 政府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
6.3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评价结果及分析 |
6.3.1 西部地区的政府支撑能力 |
6.3.2 东部地区的政府支撑能力 |
6.4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政府行为选择 |
6.4.1 吉林省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
6.4.2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
6.4.3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政府行为选择 |
7 结语 |
7.1 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 |
7.2 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基础及评价途径 |
7.3 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学基础及评价途径 |
7.4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
7.5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政府作用与效果实证研究 |
7.6 本文的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发表论着 |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发展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
2.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2.2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
2.3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和有益尝试 |
第三章 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实践 |
3.1 河北省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提出 |
3.2 河北省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具体做法 |
3.3 河北省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取得的成效 |
3.4 河北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4.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4.2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启示和可行性方案 |
5.1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义 |
5.2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
5.3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可行性方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在第四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成就可喜 |
深化认识, 不断丰富生态省建设内涵 |
扎实工作, 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积极发展草业经济 努力推进生态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生态省建设伦理思考[D]. 刘思彤. 辽宁医学院, 2013(06)
-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 陆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安顺. 吉林大学, 2009(08)
- [4]生态省建设实践经验谈[J]. 本刊编辑部,张旭辉. 环境保护, 2008(23)
- [5]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D]. 孟民. 吉林大学, 2008(07)
- [6]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 彭永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例[D]. 孙秀云. 天津大学, 2008(08)
- [8]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在第四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 吴晓青. 环境保护, 2007(05)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10]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J]. 贾广和. 财经界, 2006(08)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