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估标准概述

安全评估标准概述

一、安全评估标准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李阳[2](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王奥奇[3](2021)在《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大批量住宅,凭借着自身区位优势,居住率居高不下,然而这些住宅虽然尚未到使用年限,但其需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室内改造愈发普遍,数量日益增长。除了传统的住户自发改造外,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批量改造逐渐成为改造的热点,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就就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更新,试点改造工程、研究项目也不断推行,此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利益吸引下的商业改造也不断增加。随着改造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的数量不断上升。然而,由于室内改造是多专业协同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大量墙体结构、管线设备等安全性相关的改造内容,专业性较强。由于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以及评估标准,而现有住宅规范标准也无法适用于既有改造住宅,因此导致改造标准不一,改造后效果良莠不齐。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借此提出适应于我国的、针对批量改造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以此引导住宅室内批量改造朝着高品质方向发展。首先,通过国内外成熟的建筑评估标准对比,通过分析其体系构成、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归纳总结出六条评价建立要点,包括评价建立的必要性、评价建立依据、指标项来源、指标分级、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相关的内容,提出改造后评价需从改造模式入手,结合改造对象特征来建立。故此,后文通过图纸规范调研、入户调研、案例调研,分别了解既有住区建筑的设计特征、居住需求以及改造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需求以及设计影响下的改造内容、改造部位,总结出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下主要的改造模式为(1)居住空间改扩建、(2)建筑设备更新改造、(3)物理环境提升、(4)无障碍改造四类,以此作为本文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在明确了评价建立原则和方法后,从评价内容出发,对国内外评估体系中室内相关的评价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频度统计,归纳总结出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的雏形。随后,将评价体系与改造模式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与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相关的评估项,并根据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点,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最终确定以A功能空间、B墙体结构、C管线设备、D物理环境、E无障碍为一级指标,共3个层级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现有住宅规范、评估标准,结合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特征,确定指标评分细则。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值,并确定评分方法,随后基于Excel平台,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开发,建立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辅助工具,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评价,论证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是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与低碳改造的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51638003)展开的科学研究。立足于批量改造下室内改造的后评估理论研究,研究一方面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评估理论,另一方面也为规范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行为以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涛[4](2021)在《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商务逐渐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形态,在不同的大众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精准化服务,如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移动旅游、移动理财等。移动商务平台通过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来定位用户个性化需求,以便向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移动商务平台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然而,移动商务用户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隐私安全威胁。用户披露的隐私信息在被移动商务平台获取、使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被泄露、滥用、窃取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感到担忧,这直接影响着用户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用户隐私信息披露和移动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围绕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具体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1)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在披露个人隐私信息时面临收益和风险,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和用户感知风险影响因素是怎样的?(2)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具体有哪些,如何构建一套风险评标体系?(3)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如何对移动商务平台进行定量、准确的风险评估?(4)如何改善移动商务平台的风险环境,如何提升政府、行业等监管职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隐私计算理论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实证分析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机理及用户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依据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研究思路来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有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来帮助用户选择风险“可接受”或“可控”的移动商务应用,指导改善移动商务风险环境,从而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以此达到移动商务平台健康发展和用户安全享用精准、个性化服务的“互利共赢”目的。首先,本文围绕研究问题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一是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本文研究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切入视角。二是对移动商务的内涵、特点及与传统电子商务的差别进行了介绍,对隐私信息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三是对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与本文研究问题息息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的构建及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来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和理论假设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和检验,并从用户风险感知的角度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纸质问卷和“问卷星”两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2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技术风险、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感知收益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正向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再者,本文参照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5个维度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用于对比分析的基于经典评价方法的风险评估方法,重点围绕评估方法的理论依据、设计思路和计算步骤进行阐述。本文结合移动商务实际应用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移动商务平台应用案例,来检验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专家评分等形式收集样本数据,分别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根据风险评估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特点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围绕风险较高的风险指标提出管理策略,分别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自身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结论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应关注的研究方向。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主要的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结合隐私计算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关系假设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探索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内在作用路径和影响因素,并从用户感知角度探讨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决策过程及用户感知风险因素,对于构建移动商务用户隐私行为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构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内在机理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属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从技术风险、移动商务平台环境风险、平台运营管理风险、移动终端风险及用户自身脆弱风险等不同层面对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从新的视角扩充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属性模型。(3)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将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和数理统计中的马尔可夫链引入到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之中,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利用信息熵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进行度量,通过马尔可夫矩阵描述更加真实的复杂风险环境,计算出目标风险评估值及各类风险因素的风险熵。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将提出的新方法与经典的模糊综合评价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能够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4)提出了移动商务情景下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根据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的特点及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围绕风险指标分别从平台技术、平台环境、平台运营管理、移动终端、用户及监管层中的政府、行业等角度提出具体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对移动商务环境下用户隐私信息保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改善移动商务隐私风险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魏宇[5](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曹越[6](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卢静雅[7](2021)在《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考虑ECMO护理的全过程,拟构建一套临床适用的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快ECMO护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为实施ECMO护理提供标准化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循证检索文献制定严密的检索策略,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Johns Hopkins证据等级与质量评定方法对文献进行评价。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理论和小组讨论初步拟定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浙江省内四个地区的17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进行指标筛选和修改。最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20篇,其中系统评价2篇,类实验研究3篇,观察性研究3篇,文献综述4篇,专家共识7篇,临床指南1篇。2.两轮专家函询中,专家的积极系数是100%,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在4.65~5.00之间,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是0.853和0.894(均>0.7),两轮专家函询后各级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在0.00~0.13之间,最终构建了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的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层次分析显示:一级指标中,过程指标(0.5936)的权重值最高;二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三位分别是ECMO上机准备、ECMO运行管理、临床并发症;三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撤机成功率、ECMO参数监测执行率、容量监测正确率。研究结论:本研究将德尔菲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三维质量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的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且权重分布合理,能反映了ECMO护理工作的过程,可作为ECMO护理质量评价的工具。

韩晓露[8](2021)在《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网络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大数据环境由于数据海量、种类繁多且快速变化,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网络安全信息,提取有效特征评估和预测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主动防御能力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提高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和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着重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攻击特征提取方法、网络攻击检测方法、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等,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高维数据规模大、属性多、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大量噪声数据,给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带来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维数灾难的问题,提出组合核稀疏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构造组合核函数,采用稀疏自编码器对数据特征进行重构,并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求解,从而获取降维特征矩阵。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数据环境下非线性特征的网络安全数据降维问题,避免了维数灾难,提高了对高维网络安全数据的处理效果和计算效率。基于物联网gafgyt僵尸网络攻击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特征提取方法识别率明显高于传统特征提取算法且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2.针对非平衡大数据分类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计算量,对先验知识依赖程度高,分类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与检测方法。通过引入迁移学习,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环境下高维复杂数据特征提取知识获取和训练效率问题,并通过共轭梯度下降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性能,同时通过改进的KNN分类算法解决了数据类别不平衡导致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分类计算效率和分类检测精度。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分类检测性能明显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3.针对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指标难以量化,评估依赖专家知识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多层次、多维度、可量化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引入不确定性变量的期望偏差函数构建专家信度分配函数并优化专家信度,通过改进证据源距离的计算确定各证据可信度,采用基于局部冲突分配改进的证据合成公式解决证据之间的局部冲突,最终融合计算网络安全综合态势。本研究方法减少了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的不确定问题以及证据源信息冲突的问题,弱化人为因素对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影响,提高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准确性。基于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法比传统网络态势评估方法误差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态势情况。4.针对大数据环境下海量安全数据随时间变化快,历史数据不完整,无法实现全局网络安全态势实时、准确的预测,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该方法将直觉模糊化的网络安全态势历史时序数据值输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并在动态优化环节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和粒子群组合的混合算法提高网络性能。该方法提高了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预测精度,避免过拟合现象发生。基于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本研究方法比采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预测误差小,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更能快速、准确有效地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的变化趋势。

王雨[9](2021)在《乘客网约拼车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从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网约拼车作为共享经济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为城市交通中一种日益流行的出行方式。通过利用空余座位,网约拼车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实惠便捷的出行选择,还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空驶率、减少用于个人出行的车辆数量。网约拼车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尽管近年来网约拼车快速发展,但是尚未得到广泛的用户接受。因此,为了促进网约拼车的推广,有必要深入探究乘客网约拼车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为拼车平台管理者提供合理化的管理建议。尽管已有少量研究基于理性选择模型探究了乘客拼车行为的形成机制,然而,研究仍然有限且存在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将考虑网约拼车的显着特性,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探究乘客拼车意愿的形成机制。首先,本研究关注网约拼车创新的接受过程,探究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和拼车认知对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机制。其次,本研究关注网约拼车安全性问题,将平台质量和平台声誉识别为拼车安全相关信息、性别识别为影响乘客拼车安全认知的信息处理动机因素,并探究它们对乘客拼车安全担忧以及意愿的影响机制。最后,本研究关注拼车的亲环境特性,探究乘客拼车个人道德规范的激活及个人道德规范对拼车意愿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子研究,具体而言:研究一: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和拼车认知对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一关注网约拼车创新的接受,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究个人创新性和社会影响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乘客拼车意愿。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乘客的个人创新性正向影响了其拼车意愿和感知易用性;(2)社会影响正向影响拼车意愿和拼车感知因素;(3)乘客的有用性、易用性和风险感知对拼车意愿有显着影响。研究二:平台特征和性别对乘客拼车安全担忧和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二关注网约拼车安全性问题,基于精细可能性模型,探究平台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中心提示、平台系统质量和声誉作为外围提示,对乘客拼车安全担忧和意愿的影响,同时剖析性别在平台特征与拼车安全担忧关系以及安全担忧与拼车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平台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和声誉负向影响了乘客拼车安全担忧;(2)女性乘客相对于男性在形成拼车安全认知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平台服务质量这一中心提示;(3)女性乘客相对于男性在形成拼车安全认知过程中,更少地关注平台系统质量和声誉这两种外围提示;(4)当感知到拼车人身安全风险较高时,女性乘客相对于男性更不愿意拼车。研究三:个人道德规范的激活及其对拼车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三关注拼车亲环境特性,基于规范激活模型,探究激发乘客拼车个人道德规范的因素和个人道德规范对拼车意愿的影响,同时剖析拼车安全担忧在个人道德规范和拼车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乘客对传统打车和网约车出行方式的环境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因以及对拼车的感知环保效用正向影响了他们的拼车个人道德规范;(2)个人道德规范显着地影响了拼车意愿;(3)安全担忧负向调节了个人道德规范与拼车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1)通过将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和感知风险加入技术接受模型对其进行了拓展,从创新接受过程出发探究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深化了对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和拼车认知对拼车意愿的影响机制的认识;(2)关注了网约拼车安全性问题和乘客拼车安全认知对其使用行为的重要性,研究了乘客的性别差异在平台特征(平台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和声誉)与拼车的安全担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深化了对平台特征对拼车安全认知的影响机制的理解,补充了参与者性别与共享经济安全相关研究;(3)通过将拼车感知环保效用和安全担忧加入规范激活模型对其进行了拓展,从亲环境行为的角度对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究,加深了对乘客拼车决策过程中个人社会心理因素作用的理解,补充了乘客拼车行为的研究视角。本研究为拼车平台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首先,平台应该把提升乘客的出行效用放在第一位,加强乘客对网约拼车的便宜性和便捷性的感知,还应提升系统的易操作性和人性化程度。其次,平台可以加大补贴力度来吸引早期拼车用户、提升他们的直接使用体验和认知,还可以通过奖励来鼓励用户向周围人推荐拼车服务。再者,平台还应采取措施,例如,提高用户的信息保护标准和为用户购买全面的保险等,严格把控拼车过程中乘客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平台应该将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降低他们的安全顾虑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自身系统、服务和信息三个方面入手增加投入,还可以采取措施提高自身声誉。另外,对不同性别的用户而言,平台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战略来降低他们对拼车的安全担忧。最后,平台还可以增加与政府部门和高校的合作,加强对传统出行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拼车对环境和社会好处的宣传。

马东周[10](2021)在《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国家经济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常城市生活中,公益性服务设施作为人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包容性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状况。本文从包容性视角出发,对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安全性、可达性、适用性和关怀性进行使用后评估,强调城市发展成果惠及人人,在得到评估结论的同时,寻求一套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优化策略,让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运营过程中更加合理有序。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为文章初始章节,首先描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制定对应的研究路线,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包容性、公益性服务设施与使用后评估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当下研究基本概况。第三部分是研究对象的现状描述与总结,在明确北川县域以及新县城地理概况、灾害特征、震后损失与重建发展过程等背景状况后,结合规范标准,分析总结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为后续研究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构建指标体系,开展定量评估,根据设施性质的不同,分别构建各具侧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客观详细的指标权重并加以分析。第五部分主要内容是展开应用研究,在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选取每类公益性服务设施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作为样本,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结果代表对应设施的使用包容性程度,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分析各类设施优化紧迫性较高指标,提出优化建议,增强设施包容性。本文创造性地在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使用后评估过程中,融入包容性,构建具有包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通过对评估结论的分析,得出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日常使用等方面的包容性整体良好,部分设施较为优秀,但在诸多细节方面,也存在亟待优化和改进之处。加强公益性服务设施包容性程度的策略应包括政策性措施与针对性措施,其中,政策性措施包括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进过程的平等共享,加强风险预测预警、增加管理投入和开展包容性设计;针对性措施需根据设施具体情况展开精准提升。综上所述,所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希望能对新北川县城,或其他类似城市的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与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二、安全评估标准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评估标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下既有住区建筑的现状
        1.1.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的品质提升需求及改造现状
        1.1.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发展趋势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住宅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2.1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概述
        2.1.1 国外典型住宅综合性能评估体系
        2.1.2 国外典型绿色评估体系
        2.1.3 国外典型使用后评估体系
    2.2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及理论研究
        2.2.1 相关评估标准
        2.2.2 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2.3 比较分析与总结
        2.3.1 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2.3.2 评价内容比较分析
        2.3.3 评价过程比较分析
        2.3.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2.4 启示与局限
    2.5 本章小结
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调研及改造模式总结
    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影响因素
        3.1.1 居住模式的转变
        3.1.2 设计建造影响
        3.1.3 使用过程影响
    3.2 既有住区建筑图纸规范调研
        3.2.1 住宅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3.2.2 既有住区建筑设计图纸调研分析
    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
        3.3.1 既有住区建筑居住现状调研
        3.3.2 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现状调研
        3.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总结
    3.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调研
        3.4.1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3.4.2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3.4.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总结
    3.5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3.5.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活动统计分析
        3.5.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3.6 本章小结
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建立原则与方法
        4.1.1 评价构建技术路线
        4.1.2 评价建立原则
        4.1.3 评价构建方法
    4.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筛选
        4.2.1 国内外评价内容对照分析
        4.2.2 指标项的分类和提取
        4.2.3 指标项的筛选
    4.3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适应性调整
        4.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征
        4.3.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整合
    4.4 评估体系细则及阐述
        4.4.1 功能空间
        4.4.2 墙体结构
        4.4.3 管线设备
        4.4.4 物理环境
        4.4.5 无障碍
    4.5 本章小结
5 指标权重确定及辅助评价工具
    5.1 指标权重确定
        5.1.1 权重确定方法
        5.1.2 确定指标权重
    5.2 综合评分计算
    5.3 辅助评价工具
        5.3.1 评价软件的程序设计
        5.3.2 评价软件的程序实现
    5.4 评价使用流程
    5.5 评价体系及辅助工具应用
        5.5.1 案例介绍
        5.5.2 评价过程及结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自发改造内容详述
附录B 批量改造内容详述
附录C 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研究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披露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一、移动商务相关概念
        二、用户隐私信息的相关概念
        三、用户隐私披露行为
    第二节 隐私计算理论
    第三节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一、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第四节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及风险因素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研究必要性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
        一、研究设计
        二、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假设
        三、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机理模型
    第三节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量表设计
        二、样本数据收集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模型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方法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价指标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二、评价指标选取
        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二、风险评估模型
        三、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据预处理
        五、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一、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框架
        三、基于信息熵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
        四、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用户隐私披露风险状态
        五、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
        六、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第一节 案例介绍
    第二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数据集设计
        三、模型实现
        四、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基于信息熵和马尔可夫链的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一、评估过程
        二、评估结果分析
    第四节 方法对比分析
        一、方法结果分析
        二、方法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分析
    第二节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一、用户自身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二、移动终端隐私信息管理策略
        三、移动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策略
        四、移动商务平台环境管理策略
        五、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六、基于政府方面的管理策略
        七、基于移动商务运营商方面的管理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
        1.4.1 移动O2O
        1.4.2 信息搜寻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2.1.2 认知理论
        2.1.3 人机交互理论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2.2.1 问题解决理论
        2.2.2 意义建构理论
        2.2.3 ASK理论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2.4.1 移动O2O概述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分析
        3.1.2 研究方法介绍
    3.2 数据收集
        3.2.1 样本选择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3 数据分析工具
    3.3 编码过程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性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4.2.3 研究模型构建
        4.2.4 研究假设提出
    4.3 研究方法设计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4.4.4 模型验证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样本选择
        5.2.3 实验任务设置
        5.2.4 研究变量测度
        5.2.5 实验流程设计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5.4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设计
    6.2 数据采集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7.2.1 提高信息质量
        7.2.2 提升服务质量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ECMO护理管理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3.2 国内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拟定ECMO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1.4.2 构建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5 理论基础
        1.5.1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指标的循证构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成立研究小组
        2.2.2 证据检索
        2.2.3 文献筛选
        2.2.4 证据的质量评价与分级
        2.2.5 证据提取与综合
        2.2.6 小组讨论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的基本情况
        2.3.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3 基于文献的指标提取结果
        2.3.4 初步拟定指标体系
3 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编制函询问卷
        3.2.2 筛选函询专家
        3.2.3 函询过程
        3.2.4 指标筛选标准
        3.2.5 统计方法
        3.2.6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2.7 构造判断矩阵
        3.2.8 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3.3 质量控制
    3.4 研究结果
        3.4.1 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3.4.2 第一轮函询结果
        3.4.3 第二轮函询结果
        3.4.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3.4.5 一级指标的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3.4.6 二级指标的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3.4.7 三级指标的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3.4.8 确立最终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 讨论
    4.1 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系统性
    4.2 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4.3 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4.4 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4.1 结构指标
        4.4.2 过程指标
        4.4.3 结果指标
5 小结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ECMO 专科护理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论文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与研究方法现状
        1.2.1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理论与模型
        1.2.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主要研究方法
    1.3 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中的困难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2 研究结构
2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综述
    2.1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概述
    2.2 传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2.2.1 网络安全态势特征提取技术
        2.2.2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2.2.3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2.2.4 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技术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2.3.1 深度学习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2.3.2 自编码器
        2.3.3 深度信念网络
        2.3.4 卷积神经网络
        2.3.5 循环神经网络
    2.4 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解决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组合核稀疏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方法
    3.1 引言
    3.2 网络安全大数据降维模型
    3.3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数据特征分析
    3.4 基于组合核稀疏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方法
        3.4.1 核函数及性质
        3.4.2 稀疏自编码器网络
        3.4.3 组合核稀疏自编码器数据特征提取方法流程
    3.5 组合核稀疏自编码器数据特征提取算法步骤
    3.6 实验与讨论
        3.6.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
        3.6.2 数据集结构构造
        3.6.3 实验评价指标
        3.6.4 实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攻击分类与检测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与检测方法
        4.2.1 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
        4.2.2 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流程
        4.2.3 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步骤
    4.3 实验和讨论
        4.3.1 实验数据集构造
        4.3.2 实验评价指标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5.1 引言
    5.2 基于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
    5.3 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5.3.1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3.2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指标
    5.4 基于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流程
    5.5 基于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算法步骤
    5.6 实验和讨论
        5.6.1 实验环境
        5.6.2 实验数据
        5.6.3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实验结果讨论和比较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6.1 引言
    6.2 直觉模糊集的定义与直觉模糊集的基本运算
    6.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
    6.4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算法
        6.4.1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流程
        6.4.2 构造网络安全大数据特征数据直觉模糊集
        6.4.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步骤
    6.5 实验和讨论
        6.5.1 实验环境
        6.5.2 实验数据
        6.5.3 参数设置
        6.5.4 实验和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乘客网约拼车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综述
    2.2 精细可能性模型研究综述
    2.3 规范激活模型研究综述
    2.4 乘客网约拼车行为研究综述
    2.5 相关变量及其研究综述
        2.5.1 个人创新性
        2.5.2 社会影响
        2.5.3 感知风险
        2.5.4 平台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和拼车认知对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假设推演
        3.2.1 技术接受模型
        3.2.2 感知风险的影响
        3.2.3 个人创新性的影响
        3.2.4 社会影响的影响
    3.3 研究设计
        3.3.1 样本收集
        3.3.2 变量测量
    3.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4.1 测量模型检验
        3.4.2 结构模型检验
    3.5 结论和讨论
第4章 平台特征和性别对安全担忧和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假设推演
        4.2.1 拼车安全评估的中心路径
        4.2.2 拼车安全评估的边缘路径
        4.2.3 安全担忧与拼车意愿
        4.2.4 性别在平台特征与安全担忧中的调节作用
        4.2.5 性别在安全担忧与拼车意愿中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收集
        4.3.2 变量测量
    4.4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4.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4.2 假设检验
    4.5 结论和讨论
第5章 个人道德规范的激活及其对乘客拼车意愿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假设推演
        5.2.1 个人道德规范与拼车意愿
        5.2.2 个人道德规范的前因
        5.2.3 问题意识与责任归因
        5.2.4 感知环保效用的影响
        5.2.5 安全担忧的调节作用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收集
        5.3.2 变量测量
    5.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 测量模型检验
        5.4.2 结构模型检验
    5.5 结论和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和拼车认知对拼车意愿影响问卷
附录2 平台特征和性别对安全担忧及乘客拼车意愿影响问卷
附录3 个人道德规范的激活及其对乘客拼车意愿影响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10)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包容性重建”的提出
        1.1.2 “包容性重建”在新北川县城的体现与应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包容性
        2.2.2 公益性服务设施
        2.2.3 使用后评估
    2.3 本章小结
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地形
        3.1.2 灾害特征
    3.2 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总结
        3.2.1 受灾情况
        3.2.2 灾后重建及发展过程
    3.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概况
        3.3.1 教育科研设施
        3.3.2 文化体育设施
        3.3.3 医疗卫生设施
        3.3.4 社会福利设施
    3.4 公益性服务设施现状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使用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教育科研设施
        4.2.2 文化体育设施
        4.2.3 医疗卫生设施
        4.2.4 社会福利设施
    4.3 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说明
    4.4 评价方法设计
        4.4.1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意义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5 问卷调查基础信息小结
    4.6 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4.6.1 教育科研设施
        4.6.2 文化体育设施
        4.6.3 医疗卫生设施
        4.6.4 社会福利设施
    4.7 本章小结
5 使用后评估应用研究
    5.1 教育科研设施
        5.1.1 北川中学基本概况介绍
        5.1.2 方案值计算
        5.1.3 北川中学使用后评估结果分析
    5.2 文化体育设施
        5.2.1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基本情况介绍
        5.2.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3 医疗卫生设施
        5.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5.3.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4 社会福利设施
        5.4.1 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5.4.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5 新北川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提升策略
        5.5.1 教育科研设施
        5.5.2 文化体育设施
        5.5.3 医疗卫生设施
        5.5.4 社会福利设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总结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安全评估标准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3]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王奥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移动商务用户隐私信息披露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张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7]ECMO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卢静雅.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大数据环境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 韩晓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乘客网约拼车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研究[D]. 王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10]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D]. 马东周.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标签:;  ;  ;  

安全评估标准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