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南亚国家两栖战装备 巩固多岛国家统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新装备比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翔洲[1](2020)在《《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战争逐渐信息化,电磁频谱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各大军事智库也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报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译者翻译了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决胜无形战争——美国获取其在电磁频谱领域的持续优势》一文,以获得各国军队在电磁频谱作战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对其的相关分析。整个翻译实践基于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本报告从翻译纲要阐述、源语文本分析、翻译策略选择与目标语文本产出四个环节,分析了诺德环形模式在军事智库报告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文外因素角度探讨了文本接受者和文本功能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并从文内因素角度总结了词语、句子和非语言要素三个层面的翻译技巧。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有效地指导了译者的翻译实践过程,其应用也为未来军事智库报告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宋建欣[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提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陈丹[3](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年均GDP增速近10%、人均GDP增速约9%的高速增长“奇迹”。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加之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波动和中长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放缓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结束了10%的高速增长速度,转而进入增速换挡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首次将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判定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演进规律等,并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方向,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第4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和第5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为后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计量分析部分,为第6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模型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进行了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和选择,即是对前文理论部分的论证,也是后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部分,为第7章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典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在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应对本国经济疲软所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目的是通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对策建议部分,为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化为核心,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面对新环境、新发展理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新的目标,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目标,要有新路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4)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在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方向。(2)基于新时代的研究背景,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三次产业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新趋势。(3)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清晰的界定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市场应该扮演的角色,选择出现阶段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
雷小华[4](2018)在《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开展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及时掌握东盟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的一般动态和基本特征,从而为国家推进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积极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主要是以海洋权益和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南海周边国家(其中主要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4个国家)为重点分析对象,在具体分析其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以及各国海洋执法力量与体制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国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一般规律与执法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权益和相关概念的理论内涵和界定。重点分析海洋权益、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界定及联系与区别。指出海洋权益是国家管辖海域内,或者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内,但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海权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力量基础,海洋战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谋略。海权建设和海洋战略的目标是维护和实现海洋权益。海洋权益的维护依赖于海洋战略的成功实施。二是具体分析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维护。重点分析南海周边国家(其中主要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4个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具体分析其海洋权益维护的目标、目的、策略、主要行动与举措等等,探索找出南海周边各国海洋权益维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其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从而为我国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针对特定的国家制定特殊性对策,实施“一国一策”等。三是具体分析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执法体制。重点研究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出台、海洋执法力量与执法部门间的关系与协调等内容,同时分析其优缺点并总结其各自特征。四是对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尽管国家国情不同,其海洋权益维护也各具特色,但他们也确实存在某些共同点和规律性,包括各国海洋战略目标各有侧重、目的不谋而合、手段与策略大致相似,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洋执法,最大限度维护海洋权益,但各国法律法规仍需完善,执法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执法水平与能力亟须提升。
季澄[5](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刘雨辰[6](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认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陈彩云[7](2015)在《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以传统安全手段应对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一大洋,在有着“海洋世纪”之称的21世纪,维护其海洋安全至关重要。但该地区海洋安全形势复杂,传统安全方面,以南中国海争端为代表的岛屿和领土争端带来了严峻的地区紧张局势;非传统安全方面,包括海洋灾害和海上跨国犯罪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在时时威胁着太平洋的安全。海洋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使地区海洋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本文致力于探讨从传统安全手段应对的视角,进行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论文首先具体分析了海洋非传统安全的理论内涵,结合海洋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将海洋非传统安全定义为国家在海洋方面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包括海洋环境安全、海洋跨国犯罪等,与海洋传统安全相互比较,威胁源非传统化、具有全球性特征、内涵更加丰富、应对手段多样。文章根据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的具体现实,将其划分为海洋灾害、海洋跨国犯罪、海洋资源安全以及其它威胁四大类,并认为其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突发性、复杂性、跨国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的手段包括传统安全手段、非传统安全手段及制度手段,制度等手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存在着涵盖范围有限、约束力不足及固有的局限性等缺点。本文界定的传统安全手段为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非战争性和非战略性使用的军事等武力手段,属主权国家所有、直观有形、包含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运用于特定领域、有特殊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军队、海洋执法力量以及其它的相关力量,与外交相互结合、不可分割。传统安全手段具有有力性、及时性、有效性、组织协调性以及本身的威慑性等优势,能有效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应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应用领域有限、受国家主权制约、解决效果有限以及成本支付相对较高的不足,主要的运用领域在于巡逻打击、灾难救援和国际联合军演。本文考察了传统安全手段在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实际应用,在肯定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不足。包括打击海盗中传统安全手段合作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矛盾;灾难救援中对根本性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军演中的传统安全因素仍占重要地位等。未来在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应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加强传统安全手段自身的力量建设;创建相关机制。从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征和传统安全手段的优点来看,未来传统安全手段将在该地区的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霏[8](2015)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全球形势进行重新评估,就已经开启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进程,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针对亚洲大陆建立并强化海上封锁线。但“9·11”事件打破美国原有的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向反恐转移,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持续十年之久,美国因此中断进军亚太的步伐,却为中国赢得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同步急速增长。然而,随着中国不断增强地亚太地区影响力,美国再次将视野移回亚太,推出“重返亚太”、“转向亚洲”及“亚太再平衡”策略,以期掌控东亚格局,主导亚太事务,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从本质上讲,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为维护霸权地位和国家利益,美国将不惜使用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力量,防止其地位受到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与损害。任何国家若显示出与之抗衡的能力,都会被美国视为“主要对手”,遭到报复和围堵。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具备上述特点的只有中国。对此,美国着力将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争夺亚太地缘战略利益,并利用中国与一些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扶持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搞所谓的“以邻制华”,企图使中国陷入周边争端乱局中难以自拔,进而干扰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在战略上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鉴于此,中国的近邻日本、菲律宾亦开始进一步靠向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则左右逢源,远邻澳大利亚悄悄改变风向,中国周边国家在美国的挤压下纷纷进入战略再定位阶段,其中海洋领土争端方面尤为突出。本来基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中国周边海洋争端虽然冲突时有发生,但也仅局限于可控范围内的“小打小闹”。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冲击下,各相关争议国借助美国及域外其他大国势力的介入,联手实施牵制中国战略,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使中国周边海洋争端出现阶段性演变。各国根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在中国海洋争端中采取不同的立场与策略:美国“遏制介入”、日本“合纵抗华”、东盟“联合制衡”、澳大利亚“疑惧防范”、俄罗斯“选择性战略协作”、印度“强化‘东向’政策”、韩国“均衡合作”。面对周边国家一味在海洋上采取蚕食政策,固化非法占有,中国从未放松过警惕,并认识到只有通过积极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地区和平,保证国内政局的稳定。中国的海洋战略思想进行大幅调整,强硬立场前所未有。中国绝不放弃属于自己的任何一寸领土。因此,中国不能单纯以加强军事实力,用四面出击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威胁。而应多角度综合谋划,在诸多矛盾中,着力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制定长远的大战略,以应对来自多方的威胁。针对不同的海洋争端,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
束必铨[9](2014)在《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研究 ——兼析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启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往今来,制海权的争夺、获取和行使始终是大国走向海洋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决定大国命运兴衰的关键。拥有制海权首先意味着获得海上作战行动的自由权和掌握海上军事斗争的战略主动权;其次,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海上安全、促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体现作为海洋强国国家的国际地位等。纵观海权强国的崛起和地位的确立,无不与其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制海权争夺中采取了有效的政治、军事战略和正确的作战战术有关。本文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启示意义。通过近代以来的美日、美苏、美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海权争夺,试图对以下三大问题进行论述:(1)大国制海权争夺贯穿并塑造了亚太的近现代史;(2)中国在大国制海权争夺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历经重要演变;(3)中美制海权争夺要求中国推进现代制海权建设。这三大问题贯穿本文的始终,也是本文展开论述的主体部分。本文通过制海权理论的相关研究,构建起一套制海权与大国互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海权、海战、政治属性和海军战略的互动决定着制海权的发展态势、性质和方向,并将近代以来的大国制海权发展模式分为海权国家、陆权国家和海陆国家间关系三种,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国家的安全战略、海军战略和制海权争夺方式等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制海权争夺过程中,美日、美苏、美中是不同时期的主要行为体,他们的互动塑造了亚太政治力量格局与安全秩序。中国在这些制海权争夺战中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逐步进入中心的过程。大国制海权争夺的历史给予中国制海权建设有着惨痛的教训,也有着宝贵的经验启示。中美制海权争夺将呈现长期化的态势,既有滑向美日冲突的可能,也有陷入美苏对抗的可能,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海洋权益维护。中美必须探寻良性竞合的可能,为大国制海权争夺寻找第三条道路。此外,历史与现实告诫我们,中国必须建设现代制海权来引导、塑造地区海洋安全态势。现代制海权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也是古老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必经阶段。现代制海权要拓展军事、经济、政治、法律、外交和文化等多种因素,为大国安全竞争、利益协调建立竞合共生关系提供可能。现代制海权在重视对海区有效管辖方面,更为突出对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有效治理能力,这也会成为新时期大国制海权争夺的主要特征。
徐瑶[10](2013)在《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美国自内战结束以后的海外扩张及军事部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全球构建的庞大的基地网络体系已然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成为美国政府维持并扩大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冷战结束后,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在地缘认知、威胁认知及大国认知3个层面上都发生着变化,美国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也随着决策者战略认知的变化而处于不断调整与变迁中。本文通过建立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国家战略再到基地部署的逻辑演进与分析视角,主要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美国不断根据变化的地缘环境和决策者对此的判断与认知,调整和重塑在欧亚大陆的军事基地体系,亚太地区更是成为美军优化基地部署及前沿军力的核心环节。(2)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其海外基地和驻军所发挥的功能也大大拓展,必须有效应对包括传统大国间军事竞争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3)美国愈加重视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及不断推进的军事现代化,近年来“空海一体战”构想成为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构成了一系列挑战。(4)传统的军事联盟仍然成为冷战后美国维持军事基地准入的重要政治支撑,但自愿性同盟及其他更为灵活的合作形式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重要形式。(5)基地部署及维持方式成为美国与东道国关系中的重要议题,美国遍布全球的基地体系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与思考。应该说,一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现象由来已久,海外基地的地缘特征、部署特点、获取方式及发挥功能等要素也必定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一国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变化而不断变迁。只有用发展和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并为我所用。
二、东南亚国家两栖战装备 巩固多岛国家统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新装备比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亚国家两栖战装备 巩固多岛国家统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新装备比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Guidance |
2.1 Nord’s Looping Model |
2.2 Extratextual and Intratextual Factors |
2.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
Chapter Three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Brief |
3.2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
3.2.1 Extratextual Factors |
3.2.2 Intratextual Factors |
3.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
3.4 Production of Target Text |
3.4.1 Preparatory Work |
3.4.2 Translation Period |
3.4.3 After-translation Work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from Extratextual Factors |
4.1.1 Influence of Receiver on Translation |
4.1.2 Influence of Function on Translation |
4.2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from Intratextual Factors |
4.2.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2.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4.2.3 Translation at Non-verb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作者简介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实证分析法 |
1.3.3 投入产出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产业结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1.3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2.1.4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测度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2.3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 |
2.2.4 最优产业结构测算 |
2.2.5 主导产业选择 |
2.2.6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
2.2.7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3.1 研究文献评价 |
2.3.2 本文拓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概念 |
3.1.2 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
3.2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模式 |
3.2.3 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3.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
3.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
3.3.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目标 |
3.3.4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
3.3.5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式 |
3.3.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进入新时代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特殊的“工业化”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从纠正失衡到均衡发展阶段 |
4.1.3 本世纪以来重工业化阶段 |
4.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
4.2.1 产业产值结构逐渐实现高度化 |
4.2.2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日趋合理化 |
4.2.3 产业发展动力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 |
4.2.4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
4.2.5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日渐协同化 |
4.3 当前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1.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
5.1.2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2.1 第二产业结构现状 |
5.2.2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3.1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 |
5.3.2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 |
6.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6.1.1 变量的选取 |
6.1.2 模型的建立 |
6.1.3 实证分析 |
6.1.4 实证分析结论 |
6.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 |
6.2.1 模型的设定 |
6.2.2 数据的选取 |
6.2.3 影响力系数分析 |
6.2.4 感应度系数分析 |
6.2.5 赫希曼判别基准分析 |
6.2.6 实证分析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7.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2.1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2.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3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3.1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3.2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4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4.1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4.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8.1 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1.1 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 |
8.1.2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 |
8.1.3 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8.2.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2.3 加快农业创新驱动速度 |
8.2.4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
8.3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机遇,推动工业向4.0 迈进 |
8.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8.3.2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
8.3.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8.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8.4 以中国制造2025 为指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
8.4.1 政府全面统筹规划 |
8.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8.4.3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
8.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8.5 统筹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
8.5.1 健全发展机制体制 |
8.5.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8.5.3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 |
8.5.4 实施一地一策方案 |
8.5.5 加大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本论文研究的背景、重要意义 |
二、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基本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重点难点 |
(四) 主要观点 |
(五) 主要研究方法 |
(六)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海洋权益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海洋权益的概念 |
二、海洋权益的基本特征 |
(一) 法律制度之上的确定性 |
(二) 客观存在状态上的稳定性 |
三、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 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区别 |
(二) 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联系 |
四、海洋执法体制的概念 |
第三章 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
一、越南海洋概况 |
二、越南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
(一) 制定海洋战略规划维护海洋权益 |
1. 越南海洋战略的目标与内容 |
2. 制定海洋战略规划维护海洋权益 |
(二) 加强舆论宣传,不断强化海洋权益意识 |
1. 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 |
2. 开展对南海领土主权的常态化宣传 |
(三) 不断扩张海洋国土,不断宣示海洋主权 |
1. 不断攫取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洋国土 |
2. 在侵占的南海岛礁上进行各种活动以宣示主权 |
3. 通过立法将南海纳入其领海主权 |
(四) 加大国际石油开采合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
1. 利用石油利益使南沙群岛争端国际化 |
2.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
(五) 千方百计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 |
1. 调整海上防卫体制 |
2. 大量采购先进海空武器装备,提升立体作战能力 |
3. 加强金兰湾建设,并向国际开放 |
(六) 频繁开展外交活动,推进南海争端国际化 |
1. 不断深化越美关系,谋求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以应对南海争端 |
2. 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关系,争取俄罗斯对越南南海主张的支持 |
3. 加强与日本在南海争端中的合作,增强日本的介入深度 |
4. 加强与印度的合作,把印度引进南海争端 |
5. 越南试图绑架东盟拉入南海冲突 |
三、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
(一) 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
1. 关于领海基线的立法 |
2.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
3.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
4. 开展南海主权归属越南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研究 |
5. 关于海洋执法管理的法律法规 |
(二) 加强海洋执法体制和执法力量建设 |
1. 越南涉及海洋执法管理的机构 |
2. 越南海洋执法的基本体制 |
3. 越南海洋执法力量 |
(三) 越南海洋执法管理部门的衔接运作机制 |
1. 协调内容 |
2. 协调机制 |
(四) 越南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及主要问题 |
1. 越南海洋管理体制的优点 |
2. 越南海洋管理体制的主要缺点和问题 |
(五) 对我国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借鉴意义 |
1. 尽快制定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
2. 完善我国的海洋执法合作机制 |
3. 不断改善和增强海洋执法力量 |
4. 通过立法来加强海洋管理 |
5. 加强海洋执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四、中越关系发展趋势及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
(一) 中越关系总体发展走向分析 |
1. 近期走向分析 |
2. 海上合作走向分析 |
(二) 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
1. 越南维护所谓的海洋权益的既定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
2. 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
五、结语 |
第四章 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
一、海洋战略目标——成为东亚海洋强国 |
二、海洋战略的目的——实现国家海洋利益 |
三、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
(一) 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发展 |
(二) 加快岛礁建设,妄图换取“合法”地位 |
(三) 为争夺南海不懈进行国际努力 |
1. 菲律宾导演“南海仲裁案”闹剧 |
2. 利用舆论宣传,唱衰装“可怜” |
3. 妄图绑架东盟国家施压中国 |
4. 谋求引入域外势力制衡中国 |
(四) 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 |
(五) 加强海洋安全多双边合作 |
1. 菲美海洋安全合作 |
2. 菲印尼海洋安全合作 |
3. 菲马海洋安全合作 |
4. 菲中海洋安全合作 |
5. 菲越日海上合作 |
(六) 借助美国抗衡中国及提升武装实力 |
四、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
(一) 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
1. 《菲律宾宪法》(1987年) |
2. 宏观海洋政策 |
3. 关于领海的立法 |
4.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
5.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
6. 《地方政府法》(1991年) |
7. 《菲律宾渔业法》(1998年) |
8. 打击非法捕捞的法律和政策 |
9. 其他海洋法律 |
10. 其他海洋政策 |
(二) 菲律宾海洋执法的基本体制与执法力量 |
1. 建立海洋管理协调委员会 |
2. 海洋执法管理的部门与职责 |
3.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的衔接运作机制 |
4. 菲律宾海洋执法力量 |
5.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
6.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
7. 对我国加强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启示 |
五、杜特尔特执政后菲律宾外交政策新走向与海洋权益维护 |
(一)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外交政策新走向 |
(二)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美南海合作 |
(三)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南海合作 |
(四)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日南海合作 |
(五)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东盟南海合作 |
六、结语 |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
一、印度尼西亚海洋概况与海洋经济 |
(一) 印度尼西亚海洋概况 |
(二) 快速发展海洋经济 |
二、印尼海洋战略目标 |
三、印尼海洋利益与海洋战略目的 |
四、印尼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
(一) “双轮驱动”之政治、外交手段 |
1. 积极奉行“大国平衡策略” |
2. 主张用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
3. 树立新的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
(二) “双轮驱动”之实力手段 |
1. 加强军事现代化,逐步提升其军队作战能力 |
2. 打击非法捕捞,维护海洋权益 |
3.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 |
五、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
(一)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
1. 基本立法 |
2. 宏观政策 |
3. 具体法案 |
4. 地方分权 |
5. 法律与政策执行 |
6. 印尼划定的群岛海道和海洋划界 |
(二)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与执法力量 |
1. 相对集中的管理部门——海洋渔业部 |
2. 海上执法协调机构——海上安全协调委员会 |
3. 执法强力部门——印尼海空军与警察部队 |
4. 其他相关中央执法部门 |
(三)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特征 |
1. 不断提高海军、海警的执法能力 |
2. 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构 |
3. 依托东盟框架,加强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 |
4. 加强马六甲海峡的联合巡逻 |
5. 多种方式应对海洋环境污染 |
6. 地方分权 |
(四)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
1.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优势 |
2.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不足 |
六、“全球海上支点”战略背景下印尼海洋权益维护的新挑战及应对 |
(一)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面临的新挑战 |
1. 海上安全威胁 |
2. 海洋环境保护 |
3. 自然灾害 |
4. 保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意愿与能力的脱节带来的挑战 |
5. 强硬保护海洋资源引发地区国家关系紧张带来的挑战 |
6. 武装海盗周期性反弹带来的挑战 |
(二) 印尼为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采取的主要措施 |
1. 佐科政府执政前印尼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的措施 |
2. 佐科政府执政后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采取的措施 |
(三) 印度尼西亚海洋安全管理的展望及评价 |
1. 打击非法捕捞政策会持续,维护海洋权益成效显着 |
2. 军事现代化会逐步提升其作战能力,但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3. 继续大国平衡战略,提升防卫安全合作 |
(四) 中国应对:提升两国智慧,积极妥善解决重叠水域纠纷 |
七、结语 |
第六章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
一、马来西亚海洋战略目标与目的 |
(一)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国力增长提供“蓝色动力” |
(二) 构筑海洋安全,为国家保卫提供“蓝色屏障” |
(三) 确保重要航道影响力,为国家影响提供“蓝色话语权” |
二、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
(一) 坚持国防自主,加强海上军事力量建设 |
(二) 积极开展海洋安全合作与寻求大国平衡 |
1. 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区域性的海洋安全合作 |
2. 借助域外势力,寻求大国平衡 |
3. 借助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
三、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
(一)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
1. 关于领海的海洋立法 |
2.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
3.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
4. 马来西亚涉及海洋渔业管理的法律与机构 |
(二)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力量与基本体制 |
1.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力量 |
2.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基本体制 |
3.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部门的衔接运作机制 |
(三)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
1.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优势 |
2.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不足 |
(四) 对我国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启示 |
1. 海洋管理体制向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的方向发展 |
2. 加强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
3. 不断完善有关海洋管理的法律法规 |
4. 加强海洋渔业和海洋执法的国际合作 |
第七章 文莱、泰国的海洋战略和对海洋权益的维护 |
一、文莱海洋权益维护的目标与目的 |
二、文莱海洋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 |
(一) 关于文莱的领海立法 |
(二) 关于文莱的大陆架的立法 |
(三) 关于文莱与其邻国和相向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
三、泰国海洋战略目标的形成 |
(一) 地缘安全因素 |
(二) 历史文化因素 |
(三) 利益因素 |
(四) 泰国海洋战略的目标与内容 |
四、泰国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
(一) 推动海军现代化,加强海洋管理 |
(二) 深化外部合作,奉行大国平衡策略 |
第八章 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比较分析 |
一、雄心勃勃的海洋战略目标 |
二、不谋而合—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战略目的 |
(一) 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战略的基本目的 |
1. 印尼希望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 |
2. 马来西亚希望发展海洋经济以促进国力的增长 |
3. 菲律宾希望海洋产业成为为国家发展重点 |
4. 越南希望通过发展海洋经济“靠海致富” |
(二) 维护海上安全与海上主权是海洋战略的主要目的 |
1. 印尼:确保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周边局势安全 |
2. 马来西亚: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战略通道安全 |
3. 菲律宾:维护争议地区海上主权和海上安全 |
4. 新加坡:重视国际安全合作,保护国家独立 |
5. 泰国:努力维护和平的海洋安全环境 |
6. 越南:确保海上主权完整与领土扩张 |
三、手段相似—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的策略 |
(一) 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实施海洋战略 |
(二) 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 |
1. 印尼:加强装备建设,提高海军保卫能力 |
2. 马来西亚:坚持国防自主原则,加强海上军事力量建设 |
3. 菲律宾:不断努力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 |
4. 泰国:努力推动海军现代化 |
5. 越南:千方百计加快海军建设 |
(三) 借助域外大国势力,谋取海上利益的最大化 |
四、加强海洋执法,最大限度维护海洋权益 |
(一) 海洋法规逐步制定,但法规体系仍需完善 |
(二) 建立海洋协调机构或者委员会,但执法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
(三) 加强执法力量建设,但执法能力仍有待提高 |
(四) 引进域外大国势力,重视海洋执法国际合作 |
五、结语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概念界定与探析 |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尾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
一、海权 |
二、东亚海权战略 |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
一、自变量的选择 |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权力的内涵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合作策略 |
二、制衡策略 |
三、孤立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限度 |
三、后续研究 |
四、未来发展趋势 |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以传统安全手段应对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关于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容 |
二、 关于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应对 |
三、 关于应对太平洋海洋非安全威胁的传统安全手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 本文拟创新之处 |
三、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海洋非传统安全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海洋非传统安全的概念辨析 |
一、 海洋安全的概念 |
二、 非传统安全的概念 |
三、 海洋非传统安全的概念 |
第二节 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分类及特征分析 |
一、 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分类 |
二、 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交织 |
一、 太平洋海洋传统安全 |
二、 太平洋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相互交织 |
三、 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的传统安全手段 |
第一节 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应对 |
一、 应对手段的分类 |
二、 对制度等手段的分析评估 |
第二节 传统安全手段的理论内涵 |
一、 传统安全手段的定义 |
二、 传统安全手段的内容分类 |
三、 传统安全手段与外交的结合 |
第三节 传统安全手段的功效分析 |
一、 传统安全手段的功效 |
二、 传统安全手段的不足 |
第四节 传统安全手段的具体运用领域 |
一、 巡逻打击 |
二、 灾难救援 |
三、 国际联合军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南亚反海盗实践中的巡逻打击 |
第一节 严峻的东南亚海盗形势 |
一、 东南亚海盗现状特征分析 |
二、 东南亚海盗的巨大危害 |
三、 东南亚海盗的复杂原因 |
第二节 传统安全手段在东南亚海盗打击中的运用 |
一、 东南亚各国的传统安全手段运用 |
二、 东南亚国家传统安全手段的合作 |
三、 地区外国家传统安全手段的合作 |
第三节 对传统安全手段应对东南亚海盗的思考 |
一、 东南亚国家本身传统安全手段能力有待提高 |
二、 主权让渡和固守主权之间的矛盾 |
三、 机制建设亟需完善 |
四、 应致力于海盗的可持续应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菲律宾风灾救助中的灾难救援 |
第一节 菲律宾政府“海燕”救灾中传统安全手段的运用 |
一、 “海燕”概况 |
二、 菲律宾政府灾害救助中的传统安全手段运用 |
三、 菲律宾本国救灾的不足 |
第二节 各国传统安全手段对菲律宾的国际驰援 |
一、 美国的传统安全手段支援 |
二、 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传统安全手段支援 |
三、 东南亚邻国的传统安全手段支援 |
第三节 对菲律宾救灾传统安全手段运用的评价 |
一、 传统安全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二、 传统安全手段合作救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三、 传统安全手段救灾需要有效的国际机制的保证 |
四、 注重对灾害源头的防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联合军演 |
第一节 军演是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方式 |
一、 军事演习是典型的传统安全手段 |
二、 军演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多 |
三、 军事演习在应对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二节 美国主导的国际联合军演 |
一、 美国主导的多边国际联合军演 |
二、 美国主导的双边国际联合军演 |
三、 美国主导的国际联合军演的特点探讨 |
第三节 东盟等国主导的国际联合军演 |
一、 东盟主导的国际联合军演 |
二、 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展开的国际联合军演 |
三、 东盟等国国际联合军演的特点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的传统安全手段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 |
一、 自然灾害 |
二、 人为灾害 |
三、 海上跨国犯罪 |
四、 海洋资源安全 |
第二节 中国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传统安全手段 |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局 |
三、 人民警察力量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安全手段运用的具体启示 |
一、 中国传统安全手段的具体运用 |
二、 中国传统安全手段运用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0.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结构 |
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演进 |
1.1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
1.1.1 奥巴马前期:“全面接触”、“遏制+合作” |
1.1.2 奥巴马时期:“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 |
1.2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深层次动因 |
1.2.1 内部因素:利益驱动 |
1.2.2 外部因素:面临挑战 |
1.3 在亚太战略中美国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基本政策 |
1.3.1 理论基调:支持与中立统一 |
1.3.2 整体布局:强化与遏制并存 |
1.3.3 具体部署:军事与政治协调 |
2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日东海争端 |
2.1 东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2.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中日东海争端 |
2.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中日东海争端 |
2.2 美国在中日东海争端中的政策 |
2.2.1 强化美日同盟,联合牵制中国 |
2.2.2 加剧海洋争端,巩固东亚主导 |
2.3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的政策 |
2.3.1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2.3.2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合纵抗华的原因 |
2.3.3 日本合纵抗华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南海争端 |
3.1 南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3.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南海争端 |
3.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南海争端 |
3.2 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2.1 推动多边解决机制,联合制衡中国 |
3.2.2 倡导南海航行自由,谋求战略利益 |
3.3 东盟及各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3.1 东盟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3.2 东盟各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3.3 东盟及各国在南海争端中联合制衡的原因 |
3.3.4 东盟及各国联合制衡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4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4.1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4.2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疑惧防范的原因 |
3.4.3 澳大利亚疑惧防范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5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5.1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5.2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原因 |
3.5.3 俄罗斯选择性战略协作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4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印度洋战略竞争 |
4.1 印度洋战略竞争的阶段性演变 |
4.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印度洋局势 |
4.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印度洋局势 |
4.2 美国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的政策 |
4.2.1 深化美印关系,联合钳制中国 |
4.2.2 推进印太战略,维护地区优势 |
4.3 印度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的政策 |
4.3.1 印度在印度洋的立场与策略 |
4.3.2 印度在印度洋强化“东向”政策的原因 |
4.3.3 印度强化“东向”政策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5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黄海争端 |
5.1 黄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5.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黄海争端 |
5.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黄海争端 |
5.2 美国在黄海争端中的政策 |
5.2.1 强化美韩同盟,联合包围中国 |
5.2.2 拓展联合军演,谋求多重利益 |
5.3 韩国在黄海争端中的政策 |
5.3.1 韩国在黄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5.3.2 韩国对黄海争端均衡合作的原因 |
5.3.3 韩国均衡合作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6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激化中国海洋争端 |
6.1 对中国海洋安全利益产生的影响 |
6.1.1 激化海上争端,危害中国海洋安全环境 |
6.1.2 刺激军备竞赛,加剧中国海洋区域博弈 |
6.2 对中国海洋政治利益产生的影响 |
6.2.1 打破地区均势,挤压中国海洋战略空间 |
6.2.2 强化军事部署,侵犯中国海洋领土主权 |
6.3 对中国海洋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 |
6.3.1 围堵战略航道,阻碍中国海洋贸易发展 |
6.3.2 争夺自然资源,威胁中国海洋经济建设 |
6.4 对中国海洋文化利益产生的影响 |
6.4.1 质疑法理依据,削弱中国海洋合法权利 |
6.4.2 抢占舆论阵地,增加中国海洋维权难度 |
7 中国的应对之策 |
7.1 中国海洋战略思想的调整 |
7.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中国海洋战略思想 |
7.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中国海洋战略思想 |
7.2 中国的应对之策 |
7.2.1 宏观战略方面的应对之策 |
7.2.2 具体海域方面的应对之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研究 ——兼析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启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 “海洋强国与制海权”的相关研究成果 |
二 “中美制海权竞争”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 “中国制海权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研究框架与基本观点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制海权理论与大国制海权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制海权发展演变及相关概念研究 |
一 制海权发展演变 |
二 制海权相关概念分析 |
第二节 地缘战略视角下的制海权 |
一 “边缘地带论”为海权大国进行制海权争夺提供理论基础 |
二 海洋地理条件是国家制海权争夺战考虑的基本前提 |
三 岛屿基地是确保大国制海权优势的“锁钥” |
第三节 大国制海权争夺的模式分析 |
一 大陆国家制海权发展模式 |
二 海洋国家制海权发展模式 |
三 海陆国家间的制海权争夺模式 |
第二章 19世纪的中西利益竞争与亚太制海权兴衰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中西贸易发展与制海权的争夺 |
一 鸦片战争前中西贸易状况、意义与教训 |
二 19世纪前中西的制海权较量 |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中国制海权的丧失 |
一 鸦片战争:海权对陆权的进攻 |
二 甲午战争:中国制海权的丧失 |
三 弱势制海权的教训 |
第三节 美国制海权崛起与对外扩张 |
一 独立之后至19世纪40年代:制海权的兴起 |
二 19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制海权的发展 |
三 19世纪9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制海权的崛起 |
第四节 日本制海权在东亚的崛起 |
一 明治维新:制海权建设起步 |
二 甲午战争: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
三 日俄战争:日本东北亚海权大国地位的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美日制海权争夺与太平洋秩序 |
第一节 一战前的美日关系 |
一 美日关系中的满洲议题 |
二 排日移民法案和土地法案 |
三 美日“战争威胁”与美国海军力量发展 |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日关系 |
一 一战期间的美日利益竞争 |
二 华盛顿体系:美日对立形成 |
三 伦敦海军裁军谈判:美日军备较量 |
第三节 美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一 日本“南进政策”与美日对抗 |
二 太平洋战争与亚太新秩序 |
第四节 中国海权状况日趋恶化 |
一 一·二八事变与海军“不作为” |
二 自沉战舰:东南沿海失守 |
小结 |
第四章 冷战格局下美苏制海权争夺与中国近海战略形成 |
第一节 冷战前期美苏亚太海权扩张与争夺 |
一 美国亚太海权遏制战略的形成、实施 |
二 苏联亚太海权的扩展 |
第二节 冷战后期美苏亚太制海权争夺 |
一 美国增强对苏海上对抗态势 |
二 苏联加大亚太制海权的进攻性 |
三 美苏海上协定管理双边对抗 |
第三节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亚太安全秩序变化 |
一 朝鲜战争:东北亚陆海权之争 |
二 越南战争:东南亚陆海权之争 |
第四节 中国海军防御战略转变与海洋权益维护 |
一 美苏对峙格局下中国海军力量发展 |
二 中美海上对抗与领土主权维护 |
小结 |
第五章 冷战后美中亚太制海权建设与竞争 |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美中制海权建设与竞争 |
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制海权建设 |
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近海战略下的制海权建设 |
三 美中海上军事安全关系发展 |
四 美中制海权竞争态势显现 |
第二节 布什政府:美中制海权建设与竞争 |
一 21世纪初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制海权建设 |
二 21世纪初中国近海战略下的制海权建设 |
三 美国对中国海上力量的认知 |
四 美中制海权竞争态势逐步凸显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美中制海权建设与竞争 |
一 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制海权建设 |
二 亚太新安全态势下的中国制海权建设 |
三 美中制海权竞争态势趋于对抗性 |
小结 |
结论 |
一 本文研究结论 |
二 本文的理论启示: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理论思考 |
三 本文的现实启示: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现实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理论创新与代表性观点 |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冷战结束以前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及美国的战略认知 |
第二节 实力的增长与海外扩张的酝酿-1898年以前 |
第三节 美国1898到1945年的基地体系 |
第四节 冷战前期(1945-1970年)美国的全球基地扩张 |
第五节 冷战后期(70年代以后)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欧亚大陆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国家战略 |
第二节 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基地的调整 |
第三节 美国在欧洲基地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的威胁认知与基地的功能拓展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认知与海外基地 |
第二节 海外基地传统功能的延续:威慑、威逼与战争 |
第三节 反恐与美国大中东地区基地拓展 |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与美国海外基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的大国认知与中国周边基地调整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与基地调整 |
第二节 美国海外驻军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
第三节 美国军事基地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海外基地的安全困境:评介与思考 |
第一节 美国与东道国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 美国海外基地与联盟困境 |
第三节 美国海外驻军的争议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本研究的政策启示 |
三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东南亚国家两栖战装备 巩固多岛国家统一,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新装备比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决胜无形战争》翻译报告[D]. 李翔洲.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9(10)
- [4]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D]. 雷小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
- [7]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 ——以传统安全手段应对的视角[D]. 陈彩云. 外交学院, 2015(11)
- [8]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D]. 刘霏. 武汉大学, 2015(07)
- [9]亚太大国制海权争夺研究 ——兼析对中国制海权建设的启鉴[D]. 束必铨. 复旦大学, 2014(03)
- [10]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D]. 徐瑶.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