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卒中后肩部并发症的康复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燕,肖彬新,谢晓华,郑爱华,吴莉莉[1](2021)在《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对症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扎,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参数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显着降低,而Barthel指数、FMA显着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肌内效贴扎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值得推广。
姜大勇,金莉花,缪东初,孙博,赵景奇[2](2021)在《肌内效贴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肌内效贴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SS)的效果。方法将7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1组39例、干预2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干预1组和干预2组均采用肌内效贴扎贴保护肩关节,干预1组扎贴方法为持续扎贴48 h后更换1次,每周连续扎帖5 d;干预2组为持续扎帖24 h后更换1次,每周连续贴扎3 d; 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于干预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3个月评价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观察患侧SS的发生率及肩痛的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干预1组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干预2组与对照组(均P<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干预1组SS的发生率低于干预2组与对照组,并且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每48 h更换1次、5 d/周的肌内效贴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急性脑卒中后SS和肩痛的发生率,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朱文欣,刘薇群,汤培凤[3](2019)在《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延伸护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延伸护理作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6月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序贯入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康复延伸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残疾程度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肩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简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致残量表(m 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和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延伸护理效果显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并减轻其残疾程度,降低肩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石贤科,梁聪聪[4](2019)在《偏瘫肩痛的物理治疗进展》文中认为偏瘫肩痛(H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影响了整体康复治疗进程。目前临床上HSP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疗效不一,本文就目前常见的HSP物理治疗进行综述。
王磊[5](2019)在《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镜像疗法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把镜像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作为对照,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WF),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EBSCO,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9年4月为止,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按照制定好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利用偏倚评估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2、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配为三组,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24例,镜像治疗组(B组)24例,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C组)24例。A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给予镜像治疗,C组行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三组均每日1次,每次30min,一周连续治疗5次,中间休息2天,治疗共4周。入组治疗前后分别对疼痛(VAS)、患肢手掌肿胀程度、双上肢肩部与手背部的温度差(△T)、上肢的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上肢的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抑郁(BDI)进行评定,并对疼痛(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1月的随访,最后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与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1、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1)文献检索及质量评价得到文献共327篇,利用医学文献王V5导入所有文献,并排除130篇重复文献,得到197篇文献。经过阅读标题、摘要初筛及阅读原文复筛后,排除篇不符合要求的文献192篇,最终纳入篇5文献,共纳入样本量216名,镜像组107名,对照组109名,文献质量评价均为B级;(2)分析结果(1)疼痛方面:休息状态下的VAS评分:MD=-1.82,95%CI[-2.50,-1.14],P<0.01;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MD=-3.05,95%CI[-3.95,-2.16],P<0.01;(2)运动功能方面:手的FMA评分:MD=6.00,95%CI[3.44,8.56],P<0.01;腕部的FMA评分:MD=3.00,95%CI[1.77,4.23],P<0.01;(3)上肢BRS评分:MD=1.00,95%CI[-0.02,2.02],P=0.05;手的BRS评分:MD=1.00,95%CI[0.11,1.89],P<0.05。2、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1)临床疗效:C组的显效率是52.38%,明显优于A组的22.73%和B组的25.00%,经数据分析比较,C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患肢的疼痛(VAS):三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VAS评分显着低于A组(P<0.01),C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3)患肢手掌肿胀程度:三组治疗后患肢手掌肿胀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较A组无明显改善(P>0.05),C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A、B两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双侧温度差(△T):(1)、手背部温差的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温差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C组较A、B两组温差均明显降低(P<0.05),A、B两组的温差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2)、肩部温度差的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温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组较A、B两组在温差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间的温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上肢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三组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上肢关节活动度评分较A组无明显差(P>0.05),C组较B组在上肢关节活动度方面显着改善(P<0.01),A、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三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C组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抑郁情绪(BDI):三组治疗后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1);C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各组治疗后MBI的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1);C组MBI评分较A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MBI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A、B两组间的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9)随访1月:(1)疼痛(VAS):三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显着降低,(P<0.01);C组较A、B两组VAS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A、B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组较治疗前MBI评分都有显着降低(P<0.01);三组MBI评分在组间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基于现有检索的文献分析,镜像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疼痛和运动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还需进一步研究;2、常规康复训练和镜像治疗均能改善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患肢手掌肿胀程度、双上肢肩部与手背部的温度差(△T)、上肢的关节活动度、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情绪,镜像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较为突出,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患肢肿胀和关节活动度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优势,而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着更好的疗效趋势。
吴旻,雷迈,黄东挺,金红花[6](2018)在《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西药联合肌内效贴扎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估(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BI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及B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姜畅[7](2018)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与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脑卒中通常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和手的恢复较下肢相对滞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通过产生长时程增强(LTP)或长时程抑制(LTD)样效应而增强或降低皮质兴奋性,改善脑卒中后皮质兴奋性的失平衡,从而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本研究观察不同刺激模式下的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及其皮质兴奋性的改变,旨在探讨不同刺激模式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不同疗效及磁刺激的安全性。目的观察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 TBS)与1Hz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对皮质兴奋性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i TBS组13例,1Hz组11例,对照组13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为期10天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内科常规药物、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及作业治疗等,在此基础上,1Hz组给予健侧大脑M1区1Hz的r TMS,i TBS组给予患侧大脑M1区i TBS,对照组不做磁刺激。分别于开始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使用由Delsys公司生产的Trigno Mo bile全无线GPS表面肌电测试仪进行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检测,同时采用上肢Fugl-Meyer(U-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RAT)评定手臂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将最终收集数据汇总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1Hz组和i TBS组的ARPT评分和MEP峰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M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i TBS组FMA、ARP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Hz组患侧MEP潜伏期缩短较对照组明显(P<0.05)。1Hz组和i TBS组两组之间FMA、ARPT、MBI、MEP潜伏期及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1Hz组、i TBS组、对照组的FMA的评分为分别为11.00(5.00,46.00),29.00(16.00,43.00),20.00(11.00,43.00),治疗后FMA的评分分别为23.00(10.00,55.00),45.00(23.00,54.00)、26.00(14.00,57.00)。治疗前1Hz组、i TBS组、对照组的ARPT的评分分别为12.00(0.00,28.00),14.00(0.00,17.00),37.00(7.00,43.00),治疗后分别为14.00(2.00,39.00),26.00(6.00,34.00),40.00(5.00,49.00)。治疗前1Hz组、i TBS组、对照组的MBI评分分别为55.00(40.00,65.00),55.00(42.50,55.00),60.00(55.00,67.50)治疗后分别为60.00(55.00,85.00),60.00(60.00,70.00),65.00(60.00,70.00)。治疗前1Hz组、i TBS组、对照组的MEP潜伏期分别为25.71(24.39,26.36),25.49(23.48,26.61),23.80(22.94,25.04),治疗后的MEP潜伏期分别为23.76(23.36,24.53),23.45(22.24,25.13),23.81(22.54,24.38);治疗前1Hz组、i TBS组、对照组的MEP峰值分别为145.82(95.42,180.34),112.83(69.36,156.25),197.15(110.72,480.47),治疗后的分别为271.67(255.16,366.44)2,46.05(167.15,401.61),274.62(116.37,467.41)。结论:1.本研究证明i TBS、1Hz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益,其中i TBS对患者手功能的恢复的作用显着;2.i TBS组、1Hz组均能够增强患侧大脑M1区的兴奋性;3.两种治疗模式的参数是安全的;4.i TBS、1Hz两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邹文静[8](2017)在《电针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方法。方法:将60例中风后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奇穴组、常规针刺组、康复对照组,每组各20例,以上三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而奇穴组和常规针刺组都运用电针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奇穴组针刺选取冈上肌和三角肌上的穴位,常规针刺组选取三角肌上的穴位;康复对照组运用纯康复疗法,三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对比三组患者患侧肩部疼痛评分(VAS)、肩峰下缘与肱骨头间的最小距离(AHI)、上肢运动功能(FMA)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三组患者在肩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肩痛缓解的程度奇穴组比康复对照组明显,差异显着(P<0.01),而奇穴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康复对照组比较疼痛均有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距离缩小的程度奇穴组较康复对照组明显,差异显着(P<0.01),而奇穴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康复对照组比较半脱位距离均有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后三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的改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功能改善奇穴组较康复对照组明显,差异显着(P<0.01),而奇穴组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常规针刺组与康复对照组比较功能改善均较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经Ridit分析三组患者的综合疗效,R奇穴<R常规针剌<R康复,即综合疗效奇穴组优于常规针刺组,而常规针刺组优于康复对照组。结论:1.电针联合康复治疗与单纯康复治疗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但电针联合康复治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2.电针刺激冈上肌和三角肌上的穴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侧肩部疼痛、减小半脱位距离、促进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治疗效果比单纯电针刺激三角肌上的穴位更优。
张业贵,李洪亮[9](2016)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糖、血压控制等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统计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患侧肩关节恢复情况及上肢运功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低于研究组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14.12±1.46)分和(10.37±1.21)分,研究组分别为(19.86±1.62)分和(18.27±1.06)分,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园园,周相莲,张小秋,许林海,张丽萍[10](2016)在《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ICH)患者早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ICU急性ICH患者110例,随访观察3个月的临床转归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ICH患者FMA评分3077(51.37±7.33)分,第25、50和75百分位数分别为46、51和57分;FIM评分2899(76.72±10.67)分,第25、50和75百分位数分别为72、77和84分。患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发病时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肢体痉挛和肩部并发症等因素在FMA评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发病时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肢体痉挛、肩部并发症、感觉障碍、失用、失语和抑郁等因素在FIM评分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意识障碍(P=0.008)、肺部感染(P=0.001)、早期综合康复治疗(P=0.021)和肢体痉挛(P=0.000)是ICH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综合康复治疗(P=0.012)、大小便失禁(P=0.006)、吞咽困难(P=0.000)、肢体痉挛(P=0.008)、失用(P=0.000)和抑郁(P=0.000)是ICH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急性IC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临床可根据这些因素评估患者的病情,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后肩部并发症的康复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后肩部并发症的康复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选择病例条件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4.1 疼痛 |
1.4.2 生活能力 |
1.4.3 肢体运动功能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肌内效贴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3组患者SS肩痛发生率比较 |
2.2 3组患者不同时点FMA-UE评分的比较 |
2.3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 论 |
(3)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延伸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干预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 |
2.2 干预前后两组FMA评分对比 |
2.3 干预前后两组mRS评分对比 |
2.4 两组肩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4)偏瘫肩痛的物理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疗法 |
1.1 关节活动技术 |
1.2 关节松动术 |
1.3 神经松动术 |
1.4 肩部控制训练 |
1.5 易化技术 |
2 物理因子疗法 |
2.1 超声波疗法 |
2.2 光疗 |
2.3电疗法 |
2.4 磁疗法 |
2.5 传导热疗法 |
2.6 冲击波疗法 |
2.7 肌内效贴扎技术 |
3 物理治疗结合中医特色疗法 |
4 总结 |
(5)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人群 |
1.2 干预方式 |
1.3 研究类型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 |
3.1 文献检索 |
3.2 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 |
5 资料的提取 |
6 文献质量的评价 |
7 数据分析 |
8 结果 |
8.1 文献检索结果 |
8.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8.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评估 |
8.4 Meta分析结果 |
第二部分 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剔除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 |
1.7 质量保证和控制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评价指标 |
2.4 安全性观察 |
2.5 不良事件分级与处理 |
2.6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的比较 |
3.3 基线分析 |
3.4 疗效比较 |
3.5 随访结果的比较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依从性评价 |
讨论 |
1 对脑卒中后SHS的认识 |
1.1 脑卒中后SHS的发病机制 |
1.2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
2 对镜像疗法的认识 |
2.1 镜像神经元及镜像神经元系统 |
2.2 镜像疗法的应用现状 |
2.3 镜像疗法对SHS的干预机制 |
3 基于Meta分析,对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分析 |
4 干预方法与观察指标的选择 |
4.1 干预方法的选择 |
4.2 观察指标的选择 |
4.3 评定量表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5.1 三组在改善 SHS 疼痛(VAS)的疗效 |
5.2 脑卒中后SHS患侧手掌部肿胀程度 |
5.3 脑卒中后SHS双侧肩部与手背部温差 |
5.4 脑卒中后SHS患侧侧上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
5.5 脑卒中后SHS患者抑郁情绪 |
5.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5.7 临床疗效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判断量表 |
附件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6)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7)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与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电针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的相关认识 |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相关治疗 |
2 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 |
2.1 与现代医学相关的发病机制 |
2.2 现代康复相关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观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三组临床资料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讨论 |
1 穴位选取依据及理论基础 |
2 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解剖学机理 |
3 电针疗法对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
4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9)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康复训练 |
1.2.2 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恢复情况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脑卒中后肩部并发症的康复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J]. 黄锦燕,肖彬新,谢晓华,郑爱华,吴莉莉.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7)
- [2]肌内效贴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观察[J]. 姜大勇,金莉花,缪东初,孙博,赵景奇. 广西医学, 2021(02)
- [3]基于手机终端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延伸护理研究[J]. 朱文欣,刘薇群,汤培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12)
- [4]偏瘫肩痛的物理治疗进展[J]. 石贤科,梁聪聪.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23)
- [5]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D]. 王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的应用效果[J]. 吴旻,雷迈,黄东挺,金红花. 广西医学, 2018(08)
- [7]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与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D]. 姜畅.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8]电针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D]. 邹文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7)
- [9]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J]. 张业贵,李洪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34)
- [10]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因素分析[J]. 何园园,周相莲,张小秋,许林海,张丽萍. 浙江医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