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验方天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杜茜茜[1](2021)在《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恢复期运用芒针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恢复期治疗本病的针刺优化方案,并对疗效评价系统中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行探讨,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芒针透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急性期(15天以内)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西药口服和相同的针刺治疗—予泼尼松、维生素B12口服,针刺以面部浅刺(0.3 cm左右)和远端取穴为主;恢复期(15-45天)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同上,取常规针刺深度,远端取穴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试验组以芒针透刺为主:阳白四透(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太阳透下关,地仓透耳门、地仓透颊车,另取健侧合谷,此外根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配用相应穴位针刺。两组均隔天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本研究共包含3个疗程,对于3个疗程后未痊愈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依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分级标准、疗效标准和总体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价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对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之前明显提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透刺组恢复期各疗程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较常规针刺虽不能提高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有效率,但可以明显提高愈显率,并能缩短达到愈显疗效的治疗时间。2次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SFGS总分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较之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芒针透刺组评分均值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期以芒针透刺为主的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各时间点评分均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相较于SFG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包含的并发症范围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1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与常规针刺均能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芒针透刺组虽总有效率上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各疗程愈显人数明显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故临床上可作为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优选方案。3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评价内容包含的并发症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顾丹妮[2](2021)在《针刺配合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增加刃针颈夹脊穴对面部功能恢复的影响,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选穴思路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次,一周3次。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每周增加1次刃针颈夹脊穴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GS)、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定表(TFGS)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对病情进行评价及记录,并在研究全程进行安全性观察,以此分析刃针颈夹脊穴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根据两组House-Brackmann分级提升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提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躯体功能(FDIP)及社会功能(FDIS)积分改变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两组方案均可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面瘫症状,促近面神经功能恢复。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增加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后,能更好地提升总体疗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3.针刺配合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森森[3](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马艳玲[4](2020)在《面神经炎中西医治疗进展》文中提出面神经炎是最常见面神经疾病,因其影响外貌故较容易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本文从西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两方面来阐述面神经炎治疗进展情况。
樊晓萌[5](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马天一[6](2020)在《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ll’s面瘫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等可能相关因素对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并对针灸方案进行聚类分析,为完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Bell’s面瘫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及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病历信息采集表》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Bell’s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采用频数统计、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il’s面瘫患者的临床特点、针灸综合方案的治疗特点、影响面神经损伤及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7例患者,男性138例(占49.8%),女性139例(占50.2%);年龄范围4-86岁,平均年龄为51.3±15.79岁;住院天数平均15.69±5.46d;住院患者中急性期占53.1%,恢复期117例占42.2%,后遗症期4.7%,自发病至首次确诊的天数平均1.71±1.23d;春季发病71例(占25.6%);夏季发病66例(占23.8%);秋季发病65例(占23.5%);冬季发病75例(占27.1%);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吹风受凉(116例,占41.8%);最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痰阻络(172例,占62.1%);病变位置在茎乳孔及以下共222例(占80.1%),损伤鼓索节段34例(占12.3%),损伤镫骨肌支节段21例(占7.6%);起病以HB4级最多,共206例(占74.4%);出院时痊愈患者15例(占5.4%),显效191例(占69%),低效57例(占20.6%),无效14例(占5.1%);合并症最多为高脂血症共138例(占49.8%),其次为高血压99例(占35.7%),高尿酸血症92人(占33.21%),失眠72例(占26%),糖尿病64例(23.1%);涉及伴随症状10种,茎乳孔及以下受损的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为迎风流泪、耳痛、面痛;鼓索节段损伤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面部感觉异常;镫骨肌支节段受损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耳鸣。早期治疗的因素有:激素(3.37d)、营养神经(4.34d)、抗病毒治疗(5.24d)、针刺(5.92d)、艾灸(7.24d)、康复(16.04d)、高压氧(17.72d);263例患者接受头针治疗,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颞前线,顶旁—线-顶旁二线-额前线;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两个腧穴群集:运动区下2/5-血管舒缩区、其余10个腧穴为另一聚类。腹针聚类分析得到3个有效聚类: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气旁-气穴;天枢-大横;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3个群集:引气归元-阴都;腹四关-商曲-天枢-大横-气旁-气穴;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体针按1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印堂;阳白-地仓-太阳-合谷-太冲。艾炷灸得到3个有效聚类:足三里-颊车;牵正-太阳-翳风-阳白-地仓;心俞-胆俞;当距离为20时得到3个群集:脾俞-胃俞-中脘;面部压痛点-百劳,其余腧穴为一群集;刺络放血按12个聚类群划分共3个有效聚类群:翳风-太阳;膈俞-胆俞;风门-肺俞;谱系图提示耳尖-耳后-大椎可与其他腧穴存在灵活的配伍;耳穴压豆按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交感-颈椎;胆-肾;心-神门;距离为10时得到两个群集:心-脾-神门-面颊;胆-肾-交感-颈椎。影响面神经损伤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病变位置(χ2=8.341)、焦虑(Z=-2.380)、睡眠障碍(Z=-2.480)、NLR值(Z=-2.059),以上P<0.05,提示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病变位置、睡眠障碍、NLR值均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有两项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焦虑状态(β=-1.515,OR=0.220,95%CI=0.051-0.943,P<0.05),风热袭络型(β=2.576,OR=13.15,95%CI=1.026-168.587,P<0.05),提示在中重度、重度面瘫患者中,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相对于其他证型为可能的保护性因素。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结果:面神经损伤程度在Spearman相关分析(P=0.003<0.05)与非参数检验(χ2=16.809,P=-0.0000)中均与疗效具有显着相关性,提示面神经损伤程度为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在非参数检验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还包括:病变位置(χ2=7.132,P=0.0028<0.001),餐后血糖偏高(Z=-2.280,P=0.023<0.05),脑梗死(Z=-2.084,P=0.037<0.05),面瘫史(Z=-2.096,P=0.036<0.05),康复治疗(Z=-2.022,P=0.043<0.05),不同治疗方案(χ2=98.728,P=0.000),提示病变位置、餐后血糖控制程度、脑梗死、面瘫、康复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均为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值均>0.05,提示各项因素均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7,P<0.001),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共有4个:面瘫史(OR=5.607)、脑梗死(OR=2.085)、耳痛(OR=1.096)、治疗方案(1:OR=26.629,2:OR=25.687,3:OR=33.818,4:OR=24.337),提示面瘫、脑梗死病史为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伴随耳痛症状可能为保护性因素,治疗方案中疗效依次为: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激素>针灸+营养神经+激素>针灸+营养神经>单纯针刺。HB分级与肌电图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中(Kappa值=-0.09,P<0.05),提示二者对面神经损伤的评价一致性较差。结论:1.本研究提示 Bell’s而瘫中老年比例较高,无性别差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稍高;2.患者多证属风痰阻络;起病最常见为HB 4级,多数患者可实现早期诊治,自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71d。发病后平均约7d内接受药物及针灸治疗,约15d后开始康复、高压氧治疗.3.我院针灸科制订的Bell’s面瘫针灸综合方案体现了从心、胆、脾、胃论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并注重调神的治疗思路.4.影响面神经损伤因素:焦虑为中-重度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患者损伤程度可能较低,病变位置、NLR值、睡眠障碍都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5.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为三大类:(1)疾病本身的特点:面神经的损伤程度、损伤位置、耳痛症状(2)患者自身的环境:面瘫史、脑梗死、餐后血糖控制情况(3)治疗方案之间相互影响:营养神经和抗病毒治疗均可以提高针灸疗效,但激素为待定因素,针灸综合治疗与激素之间的疗效可能存在矛盾.6.对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评价上,HB分级与肌电图相比二者一致性较差,肌电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干扰,HB分级法更适合在早期临床应用.
何东亮[7](2020)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设立常规针刺为对照组,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的临床价值,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一个更优的治疗方案,并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0例,观察和对照组按1:1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针刺方案,每天针刺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第1疗程,观察组针刺后配合患侧翳风穴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3次,对照组予普通针刺;第2-4疗程,两组均只采用相同的针刺治疗方案,治疗至总疗程结束,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8.6%、89.7%,均高于对照组的34.5%、7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第14天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快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显着,能更快改善患者症状,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
张欣[8](2020)在《经筋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经筋透刺法(治疗组)与常规针刺法(对照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规范化诊疗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门诊及病房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按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共计纳入病例6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通过常规西药(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透刺法,取穴为:阳白四透(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地仓三透(透向承泣、下关、颊车),太阳透地仓,颊车透地仓,承浆透地仓(以上穴位均取患侧)、合谷(健侧)。对照组采用杜元颢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穴位: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合谷取健侧,其余取患侧)。两组患者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日,休息2日,14日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面部残疾指数量表,Portmann评分量表对面神经损害程度进行评分,统计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期间病例无脱落,最终完成研究共66例,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治疗前,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侧、病程)进行统计分析,均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经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3例,脱落0例,总有效率达到90.9%;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脱落0例,总有效率达到84.8%。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疗效,P=0.000<0.05,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X2=16.098,P=0.001<0.05,可认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两组组内H-B分级评分,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比较统计学分析,均得出P<0.05,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疗效优于治疗前。(4)治疗后组间H-B分级评分,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比较统计学检验,均得出P<0.05,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和常规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对于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均有疗效,且经筋透刺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经筋透刺疗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白雪洁[9](2020)在《回顾40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与并发面肌痉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影响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面神经麻痹患者并发面肌痉挛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了解面神经麻痹患者并发面肌痉挛的相关因素;了解上述因素为以后临床治疗面神经麻痹提供思路。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针灸科和推拿科就诊并完成面神经电图,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的患者403例,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基础疾病、发病特点、就诊情况(患者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实验室检验及检查结果、临床治疗方案、康复情况、并发面肌痉挛的情况及严重程度。对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及发生面肌痉挛的的相关因素。结果:1、面神经麻痹患者共403例,女/男=1.06:1;男性均值为46.29±16.35岁,女性均值48.10±15.88岁;hunt氏面瘫的有21例,bell氏面瘫的有382例;发病侧别上,左/右=197/206,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21:1.08:1:1.38,冬春季节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病率略高于夏秋季节;2、肌电图在人数分布上存在差异,肌电图损伤程度大都集中在50%-59%和60%-69%;3、临床医生选择针刺、灸法、手指点穴的明显较多,选择穴位埋线、耳针的较少;4、糖尿病、肌电图损伤程度上在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肌电图损伤程度在H-B分级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面神经麻痹并发面肌痉挛的患者发生率为7.7%,与面肌电图损伤程度有关(P<0.05)。结论:1、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性别上无差异,好发于中年人群;bell氏面瘫占比例较高,在发病侧别上无差异,在发病季节上冬春季节略高于夏秋季节;2、肌电图不同的损伤程度在人数上分布有差异,肌电图损伤程度大都集中在50%-59%和60%-69%;3、临床医生多使用针刺、灸法、手指点穴,使用穴位埋线、耳针的较少;4、糖尿病、肌电图损伤程度在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肌电图损伤程度在H-B分级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面神经麻痹并发面肌痉挛的患者发生率为7.7%,与面肌电图损伤程度有关(P<0.05)。
彭仲祥,温淑端,黄郁斌,张保国[10](2019)在《复方天麻汤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天麻汤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天麻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2.50%。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复方天麻汤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着。
二、验方天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验方天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1 研究方案确立的依据 |
2 芒针透刺临床操作规范 |
3 疗效分析 |
4 芒针透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分析 |
5 疗效评价量表的选择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西医治疗 |
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针刺配合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西医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沿革 |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2.3 中医治疗进展 |
3. 头面与颈的关系 |
4. 面神经与颈椎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计算 |
2.2 病例来源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项目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观察结果 |
3.3 安全性指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从颈论治依据 |
1.1 基于中医理论 |
1.2 基于西医理论 |
2. 刃针颈穴依据 |
2.1 刃针疗法优势 |
2.2 刃针选穴依据 |
3. 针刺选穴依据 |
4. 观察指标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机制探讨 |
7.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面神经炎中西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药治疗 |
1.1 激素治疗 |
1.2 抗病毒治疗 |
1.3 营养神经治疗 |
2 中医中药治疗 |
2.1 中医药方剂治疗 |
2.2 针灸治疗 |
2.2.1 经筋刺法 |
2.2.2 子午流注针法 |
2.2.3 温针灸 |
2.2.4 电针法 |
2.3 中成药制剂 |
3 结语 |
(5)“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盲法 |
2.4 试验流程图 |
3 治疗方案 |
3.1 基础治疗 |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
3.3 治疗疗程 |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4.1 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4.3 安全性评价 |
5 质量控制 |
6 受试者权益 |
7 统计学方法 |
8 研究结果 |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
8.2 基线比较 |
8.3 疗效评定 |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讨论 |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
1.1 面神经解剖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
6.1 “面三灸”来源 |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
6.6 量表的选择 |
7 疗效分析 |
8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Bell's面瘫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2 Bell's面瘫的中医研究现状 |
1.3 影响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Bell's面瘫的发病规律 |
3.3 治疗情况 |
3.4 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Bell's面瘫的临床特征分析 |
4.2 Bell's面瘫的治疗情况分析 |
4.3 影响发病面神经损伤情况的因素分析 |
4.4 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
二、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临床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观察时间点 |
六、不良反应处理 |
七、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
三、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表相关比较 |
四、两组最终疗效比较 |
五、不良反应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一、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理论依据 |
二、基线资料结果分析 |
三、观察指标 |
四、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分析 |
五、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今后研究思路和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经筋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意外情况处理 |
3 疗效评价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判定标准 |
4 安全性指标 |
5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情况比较 |
6.2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6.3 治疗后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中西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2 选题的理论依据 |
2.1 经筋刺法的理论依据 |
2.2 透刺的理论依据 |
2.3 选穴的理论依据 |
3 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方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回顾40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与并发面肌痉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方法 |
2.2 面神经麻痹相关指标 |
2.3 统计方法 |
2.4 本研究技术技术路线图设计 |
3.研究结果 |
3.1 面神经麻痹患者一般资料 |
3.2 403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病特点分析 |
3.3 40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肌电图结果 |
3.4 中医临床医生在中医外治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方面特点 |
3.5 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情况与肌电图结果分析 |
3.6 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与一般情况分析 |
3.7 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分级与肌电图关系 |
3.8 面神经麻痹并发面肌痉挛患者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1.面神经麻痹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2.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病特点分析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3.面神经麻痹患者肌电图结果分析 |
4.中医对面神经麻痹的认识及治疗 |
5.影响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
6.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分级与肌电图关系 |
7.面神经麻痹患者并发面肌痉挛相关因素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响面神经麻痹预后及并发面肌痉挛的相关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复方天麻汤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5 两组病侧面肌功能积分比较 |
3.6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四、验方天麻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茜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配合刃针颈夹脊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顾丹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面神经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 马艳玲.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4)
- [5]“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D]. 马天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D]. 何东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经筋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回顾40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及与并发面肌痉挛的研究[D]. 白雪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复方天麻汤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 彭仲祥,温淑端,黄郁斌,张保国. 内蒙古中医药, 2019(12)
标签:面神经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天麻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