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善县农业机械化适应发展都市农业的配套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邢亚[1](2021)在《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昌黎县是秦皇岛地区的农业大县。“十三五”时期,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十九大”以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依托“生态立农、科技支农、品牌兴农、质量助农”的发展思路,激活农村地区发展潜能,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如何充分利用优势破除瓶颈,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突破口。总体来看,昌黎县现代农业起步晚、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因此,研究昌黎县现代农业,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法、SWOT分析法等,对昌黎县现代农业的总体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政府培训、产业化发展、机械化生产、品牌和市场建设等方面逐一调查、研究,努力找寻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与其中的不足。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详尽的分析后,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明晰发展路径,以“调优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节约自然资源”为目标,坚持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在生产要素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统揽,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等充实昌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条延长、利益联结紧密的新业态,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色彰显的新农业;完善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投入,夯实昌黎现代农业新增长点的基础;推进品牌建设,以具有昌黎县地域特色、优质安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应成为生产的目标,不断提升昌黎县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资源,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推进昌黎县现代农业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肖光燕[2](2020)在《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适龄劳动力长期净流出,传统的土地细碎化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农村产业振兴。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符合现阶段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2019年9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当前,虽然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对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进行探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与价值。本文以宁海县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辅个案研究分析,梳理出宁海县家庭农场的发展脉络与现状。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农场主层面:年龄结构偏大;管理能力偏低;其二,经营层面:经营模式单一;农场规模小;销售渠道匮乏;绿色产品品种开发不充分;其三,管理层面:管理与技术人员匮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品牌管理意识不强;其四,政策层面:政府补贴力度小;金融服务体系弱。根据上述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在农场主层面应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强专业培训;第二,在经营层面应建立创新型经营模式;适度规范化经营;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第三,在管理层面应整合技术管理人员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品牌管理;第四,在政府层面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吴洵涛[3](2019)在《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 ——基于江山市和嘉善县的调查》文中认为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农业规模经营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规模小,不利于农业发展。同时,规模经营并非越大越好,欧美规模农业经营主体为追求利益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生物技术以及农作物的单一化种植,引发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选择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当前社会共识,然而怎样才算适度并没有一致的统一标准,我国当前社会一般认为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组织模式属于农业规模经营。选择哪种类型的农业组织形式,才能最大兼顾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农业规模经营的环境影响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规模经营主体从理论到实践层次上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大省,是农业改革先锋试点省份,一直以来农业发展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实现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准确的评价体系,以适当反映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为浙江省农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农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2项与环境相关的指标。本文分析不同组织形式规模经营主体行为特征,以主体类型序列截面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环境角度来比较不同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力,是一种新的探索。根据农业发展理论,在浙江省中依据地形分布、收入分布、农业产业分布等代表性原则,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嘉善县、江山市等地种植业作为典型研究样本。其次,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赋权,最后采用加权综合法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最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相比,农业企业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更高。结合这些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最终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
王玉[4](2019)在《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派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当时最高水平的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地政学派的土地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中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对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地政学派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与该学派当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尚有距离。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地政学派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政学派的活动和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以期拓宽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同时厘清国民政府关于土地制度的政策演变逻辑。民国以来,局势不稳、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局动荡,但同时也激发社会各阶层探讨国家发展之路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的活跃的文化氛围,近代也就成了经济思想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类土地思想也开始涌现。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3年由萧铮组织发起了中国地政学会,将当时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地政工作的领导分子的力量聚集起来,是地政学派早期的正式组织,由此也标志着民国时期地政学派的正式形成。1947年为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以及农民群体,萧铮又组建了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该协会性质为社会团体,以便深入民众,以此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自此至1949年,地政学派步入了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协会两会并行的阶段。地政学派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以亨利·乔治”单一税”理论、达马熙克土地改革学说为参照,在“研究土地问题,促进土地改革”宗旨引领下,为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地政学派主要的学术活动包括发行《地政月刊》、《人与地》等地政刊物,出版地政论着,译介国外土地学说。地政学派的历届年会也会密切结合时政形势,围绕最为迫切的土地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此影响政府当局的政策,并推动民众土地观念之改变。同时,地政学派积极兴办地政教育,先后依托地政学院、地政研究所、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等机构,为国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培养了大批地政人才。本文通过对地政学派相关资料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地政学派土地改革主张的基础理论为平均地权、政策支柱为土地金融、配套设计为现代土地治理。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土地思想主线,地政学派对民国时期土地制度进行了整体谋划。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演化的脉络具有鲜明的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基础的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特征,是顺应统制经济思潮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农民对土地制度非均衡的诉求问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中,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逐渐脱离了诱致性土地变迁基础,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及制度主张不得不以妥协的形式实现,严重制约了土地改革的价值发挥。本文对地政学派同时期的中外土地学说进行研究对比。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为了推翻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土地革命论,地政学派为国民政府设计的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在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内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这是由两者政治党派背景、经济学分析范式、适应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而相较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事业,地政学派的土地改革主张也顺应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以来土地改革的总体趋势,一是对土地私有制的行使范围大加限制,二是扶植农民收购土地,以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政学派作为民国土地学界的重要组织,其土地思想和学术活动繁荣了民国的土地研究事业。尽管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向土地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实践。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地政学派的土地金融思想在推动台湾省政当局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说明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张力的政策实践的,其思想内涵对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马文达[5](2019)在《农业现代化驱动下嫩江县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乡村人口、产业的空心化以及土地资源的空置浪费现象,尤其在远离发达城市群的传统农业地区更为严重。面对人口与耕地关系、生产方式和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乡村居民点的空间优化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必然具有生产取向性,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乡村居民点用地也将向着集中、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应适宜的迎合这种发展趋势,通过对居民点用地形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人为干预,选择有利的空间组织形式来促进农村用地集聚优化。然而在传统农业地区,空间集聚和村庄合并应如何开展,维持和支撑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居民点体系应当向何处集中、如何集中以及如何确定集中程度等,还需进行深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通过实地田野调查、收集年鉴数据等调研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软件等空间量化工具,建立空间数据计算、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的行文思路,对农垦和地方农区居民点(简称垦地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探讨新型人地关系。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来对比观察垦地居民点在县、镇、村不同尺度的空间发展状况,然后分析农业现代化对三种尺度乡村居民点空间的影响作用,进而总结出目前垦地居民点空间的不适应性和空间问题所在。最后在空间重构策略阶段,针对不同空间尺度,分别采用空间核密度指数、最近邻指数和景观指数等不同测度方法作为空间重构参考依据,并相应地提出不同尺度下垦地居民点的空间重构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对农垦和地方农区两种不同行政体制下居民点的特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为农业现代化驱动下乡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本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垦改革的新时期下,运用空间量化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典型农业县辖域范围内两种不同集聚模式即垦区与农区的居民点空间分布形态、功能结构体系、用地模式等对比分析,将农业现代化作为驱动在县域-镇域-村域三个空间尺度一以贯之,制定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以期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垦地融合趋势下垦地居民点建设及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使县域居民点由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向着有序、高效、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陶德凯[7](2018)在《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加快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嵌入,在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乡村社会分化和异质性的增强,传统意义上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维护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居民点体系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呈现要素的分化和功能结构的重组。然而,长期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拉动乡村发展的主动力,使得以乡村空间发展为对象的理论研究不足,如农业现代化发展下乡村人口流动和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社会结构空心化、空间结构碎片化日益显着。因此,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社会空间,尤其是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和运行机制研究,对于构建完善的乡村居民点空间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力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通过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进过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影响因子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空间特征的深入分析,把握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变规律。结合乡村居民点体系变迁的实践,从系统的思维出发,探索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普适性规划理论,以科学指导未来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展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历时态考察农耕文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特征,总结指出小农经济模式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分散性主导下的“大分散小集中”,小农经济模式、家族血缘关系、乡土文化传承和社会动荡等因素成为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化初期,尽管在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及城乡文化融合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一直主导着历时态下乡村居民点体系“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格局特征。其次,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线索,紧扣“乡村居民点体系是乡村人口生产、生活空间构成和映射”的核心要义,以若干平原农业地区乡村样本案例为对象,借助stata 14软件,结合乡村实践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劳动力需求、就业构成、公共服务需求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乡村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乡村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和乡村社会内部流动两个方面。乡村人口的“两个流动性”为乡村居民点的空间重组创造必要条件。结合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实践,运用景观生态分析法,定量分析平原地区县域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问题及演化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借助spss、arcgis软件平台,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空间格局与现代农业经济模式、业缘社会关系网络及户籍房产制度环境等影响因素的互动作用关系;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社会实践调查,解析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运行机制,构建经济模式变迁、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及政策制度环境制约下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最后,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文章回归城乡规划学科的空间视角,借鉴城乡规划经典理论,归纳提炼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及空间模型。结合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构建,提出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徐军伟[8](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李彦博[9](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陈然[10](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二、嘉善县农业机械化适应发展都市农业的配套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善县农业机械化适应发展都市农业的配套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归纳法 |
1.5.4 SWOT分析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现代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改造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知识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1 昌黎县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3.2.1 总体情况 |
3.2.2 基础设施建设 |
3.2.3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
3.2.4 政府培训 |
3.2.5 产业化发展 |
3.2.6 机械化生产 |
3.2.7 品牌和市场建设 |
第四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SWOT分析 |
4.1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S) |
4.1.1 区位交通优势 |
4.1.2 农业优势产业突出 |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较为完善 |
4.1.4 产业化水平提高 |
4.1.5 品牌建设成果显着 |
4.2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W) |
4.2.1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
4.2.2 政府投资不足 |
4.2.3 土地资源受束凸显 |
4.2.4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需加强 |
4.2.5 农村劳动力减少、青壮年比例下降 |
4.2.6 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缺失 |
4.3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O) |
4.3.1 现代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 |
4.3.2 京律冀协同发展拓宽发展空间 |
4.3.3 “互联网+”不断发展 |
4.3.4 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 |
4.4 昌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T) |
4.4.1 农产品同质化严重 |
4.4.2 农产品价格和食品安全的挑战 |
4.4.3 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要求更高 |
4.4.4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高成本问题 |
4.4.5 城镇化面临挑战 |
第五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5.1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经验 |
5.1.1 法国 |
5.1.2 美国 |
5.1.3 日本 |
5.2 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经验 |
5.2.1 苏州市 |
5.2.2 寿光市 |
5.3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5.3.1 注重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
5.3.2 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
5.3.3 注重顶层设计,加大农业投入 |
5.3.4 发展绿色农业 |
第六章 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明晰发展路径 |
6.2 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
6.2.1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建设 |
6.2.2 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 |
6.2.3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 |
6.2.4 集纳更多更优农业生产要素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加强水利建设 |
6.3.2 完善电力、道路、网络设施 |
6.4 注重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 |
6.4.1 开展提升劳动力素质工程 |
6.4.2 注重科技人才培养 |
6.4.3 强化科技支撑 |
6.5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6 完善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投入 |
6.6.1 完善金融服务 |
6.6.2 增加资本投入 |
6.7 推进品牌建设 |
6.7.1 厚植品牌内涵 |
6.7.2 延长品牌价值链 |
6.8 坚持可持续发展 |
6.8.1 保护农业资源 |
6.8.2 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家庭农场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2.3 农业区域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
3.1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条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经济条件 |
3.1.3 政策条件 |
3.2 宁海县家庭农场的发展成效 |
3.2.1 家庭农场数量增加 |
3.2.2 示范效益不断增强 |
3.2.3 保险意识增强 |
3.3 宁海县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宁海县长街云得果蔬家庭农场 |
3.3.2 宁海县前童绿果家庭农场 |
第四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分析 |
4.1 宁海县家庭农场农场主情况 |
4.1.1 从农场主的年龄看 |
4.1.2 从知识能力看 |
4.2 宁海县家庭农场经营情况 |
4.2.1 从经营模式看 |
4.2.2 从土地情况看 |
4.2.3 从销售方面看 |
4.2.4 从绿色生产情况看 |
4.3 宁海县家庭农场管理情况 |
4.3.1 从人员管理情况看 |
4.3.2 从机械设备管理情况看 |
4.3.3 从品牌管理情况看 |
4.4 宁海县家庭农场的扶持情况 |
4.4.1 从政府补贴情况看 |
4.4.2 从金融扶持情况看 |
第五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农场主层面 |
5.1.1 年龄结构偏大 |
5.1.2 管理能力偏低 |
5.2 经营层面 |
5.2.1 经营模式单一 |
5.2.2 农场规模小 |
5.2.3 销售渠道匮乏 |
5.2.4 绿色产品开发不充分 |
5.3 管理层面 |
5.3.1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匮乏 |
5.3.2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
5.3.3 品牌管理意识不强 |
5.4 政府层面 |
5.4.1 政府补贴力度小 |
5.4.2 金融服务体系弱 |
第六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
6.1 农场主层面 |
6.1.1 吸引年轻从业者 |
6.1.2 加强专业培训 |
6.2 经营层面 |
6.2.1 建立创新型经营模式 |
6.2.2 适度规模化经营 |
6.2.3 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
6.2.4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
6.3 管理层面 |
6.3.1 整合技术管理人员资源 |
6.3.2 提高农业机械化化水平 |
6.3.3 加强品牌管理 |
6.4 政府层面 |
6.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4.2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和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宁海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 ——基于江山市和嘉善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研究 |
2.1.1 规模经营的含义 |
2.1.2 我国当前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分类 |
2.1.3 农业规模经营的特征与发展概况 |
2.1.4 农业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
2.2 不同组织形式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分类 |
2.2.2 不同组织形式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目标与特征 |
2.3 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 |
2.3.1 工商农业资本经营形式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农业大户经营形式对环境的影响 |
2.3.3 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对环境的影响 |
2.3.4 合作社经营形式对环境的影响 |
2.3.5 村集体经营形式对环境的影响 |
2.4 综合述评 |
3 不同组织形式规模经营主体对环境的影响机理及评价方法选择 |
3.1 委托代理理论 |
3.1.1 农地流转市场不完善 |
3.1.2 规模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 |
3.2 成本收益理论和效用理论 |
3.2.1 成本差异的影响 |
3.2.2 增产方式差异的影响 |
3.2.3 价格控制权差异的影响 |
3.3 不同组织形式农业经营主体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选择 |
3.3.1 指标构建原则 |
3.3.2 指标选择 |
3.3.3 数据正向化处理 |
3.3.4 指标权重确定 |
3.3.5 综合评分 |
4 不同组织形式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说明 |
4.2 浙江农业资源与农业概况 |
4.3 数据样本分析 |
4.3.1 数据采集方法 |
4.3.2 样本特征及信度检验 |
4.4 样本点不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行为特征 |
4.4.1 生产的专业化 |
4.4.2 交易的市场化 |
4.4.3 服务的社会化 |
4.5 评价结果 |
4.6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
5.2.2 控制农业企业、农业大户数量的无限制增长 |
5.2.3 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
5.2.4 加强耕地的保护,防止农业环境过度开发 |
5.2.5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关于民国时期土地思想的研究 |
二、关于地政学派及其土地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地政学派思想来源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政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背景 |
一、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
第二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概况 |
一、地政学派的初期发轫 |
二、地政学派的正式成立 |
三、地政学派的组织发展 |
四、地政学派的成员群体 |
第三节 地政学派的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
一、举办年会 |
二、发行刊物 |
三、出版书籍 |
四、兴办地政教育 |
第二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渊源与制度经济学架构 |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理论指导 |
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论 |
二、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 |
三、达马熙克的土地改革理论 |
第二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制度经济学架构 |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地政学派的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三章 平均地权:地政学派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剖析 |
一、土地问题的界定 |
二、土地政策的内涵 |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纲领的研究 |
一、“平均地权”诠释 |
二、“耕者有其田”诠释 |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政策主张 |
一、设置地政机关作为推行主体 |
二、推广土地整理作为基础前提 |
三、落实地价税制作为核心举措 |
四、改革租佃制度作为耕者保障 |
五、规划市地利用作为城建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金融:地政学派的政策支柱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金融问题剖析 |
一、土地金融的界定 |
二、土地金融发展瓶颈的成因 |
第二节 对融通土地资金必要性的研究 |
一、对土地金融与“平均地权”关系的探讨 |
二、对土地金融与“地尽其利”关系的探讨 |
三、对土地金融与工业化关系的探讨 |
四、对土地金融与城市改造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主张 |
一、设立土地银行作为专营机关 |
二、发行土地债券作为资金来源 |
三、完善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补偿 |
四、发展合作信用作为有益补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治理:地政学派的配套设计 |
第一节 对土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
一、修改《土地法》的探讨 |
二、推动土地纲领入宪的倡议 |
第二节 对人地关系现代化的探讨 |
一、土地人权保障论 |
二、内地殖民政策论 |
第三节 对土地利用现代化的分析 |
一、土地生产技术应用观 |
二、土地经营方式改良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政学派对同时代中外土地思想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对原中共红色区域的土地政策研究 |
二、地政学派受到的中国农村派辩驳 |
第二节 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世界土地制度发展的趋势 |
二、部分国家土地改革运动的特点 |
第七章 地政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
第一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研究发展 |
一、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
二、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阐述与发展 |
三、对民国土地思想研究的引领与繁荣 |
第二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政策实践 |
一、以推进土地改革事业为政治追求 |
二、参与国民政府土地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 |
第三节 为台湾土地改革积累经验 |
一、夯实台湾农地改革的基础准备 |
二、完善土地金融与土地行政体系 |
第八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土地制度变迁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演变 |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间的土地制度演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演变 |
第二节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土地产权制度性缺失 |
二、土地金融供给不足 |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受限 |
第三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二、发展土地金融市场 |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附录 |
地政学派主要成员简介 |
地政月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业现代化驱动下嫩江县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乡村居民点空间组织研究 |
1.3.2 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
1.3.3 农垦居民点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农业现代化 |
2.1.2 垦地居民点 |
2.1.3 空间重构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
2.2.2 乡村地理学理论 |
2.2.3 生活圈理论 |
2.2.4 尺度重组理论 |
2.3 研究技术基础 |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3.2 空间核密度计算方法 |
2.3.3 最近邻指数计算方法 |
2.3.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嫩江县垦地居民点现状及农业现代化影响分析 |
3.1 垦地居民点空间现状 |
3.1.1 垦区居民点空间现状 |
3.1.2 农区居民点空间现状 |
3.1.3 垦地居民点空间现状总结 |
3.2 农业现代化特征及对垦地居民点空间的影响分析 |
3.2.1 经营产业化影响县域居民点结构体系 |
3.2.2 组织社会化影响镇域居民点空间组织关系 |
3.2.3 生产规模化影响村域居民点用地模式 |
3.3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垦地居民点空间发展问题 |
3.3.1 县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发展问题 |
3.3.2 镇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发展问题 |
3.3.3 村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发展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嫩江县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1 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思路 |
4.1.1 空间重构尺度 |
4.1.2 空间重构技术方法 |
4.1.3 空间重构过程 |
4.1.4 空间重构目标 |
4.2 县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2.1 基于核密度指数的空间特征量化 |
4.2.2 县域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2.3 县域居民点空间重构实施路径 |
4.3 镇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3.1 基于最近邻指数的空间特征量化 |
4.3.2 镇域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3.3 镇域居民点空间重构实施路径 |
4.4 村域尺度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4.1 基于景观指数的空间特征量化 |
4.4.2 村域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
4.4.3 村域居民点空间重构实施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进展 |
2.2 乡村居民点的相关研究 |
2.3 乡村居民点建设的实践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化特征 |
3.1 农耕文明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
3.2 工业化时期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特征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现代化对乡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
4.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模式 |
4.2 农业生产规模化对乡村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3 农业生产专业化对乡村劳动就业构成的影响 |
4.4 农业运营市场化对乡村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 |
4.5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对乡村居民点人口迁移的影响 |
4.6 农业现代化影响下的乡村人口迁移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5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2000年以来溧水乡村居民点空间演化与格局特征 |
5.2 潜在影响因子及分析模型拟选 |
5.3 分析过程及结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 |
6.1 农业经济模式变化的推动力 |
6.2 农村制度环境的制约力 |
6.3 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变化的双重作用力 |
6.4 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动力框架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的理论模式 |
7.1 思想基础 |
7.2 乡村次区域自平衡模式 |
7.3 乡村全网络多节点模式 |
7.4 不同背景下乡村居民点组织模式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8 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体系重组的空间策略 |
8.1 测度识别乡村居民点体系的现状空间格局 |
8.2 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流动的路径及集聚规模 |
8.3 合理选择乡村居民点重组的空间优化模式 |
8.4 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
8.5 差异引导乡村居民点特色职能发展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讨论 |
9.1 结论 |
9.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调查问卷 |
(8)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一、县域 |
二、高等学校 |
三、县域办学 |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
结语 |
论文附件 |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一、理论基础 |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资料收集方法 |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
1、实地研究过程 |
2、研究思路及内容 |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
致谢 |
四、嘉善县农业机械化适应发展都市农业的配套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昌黎县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邢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肖光燕. 广西大学, 2020(07)
- [3]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 ——基于江山市和嘉善县的调查[D]. 吴洵涛.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D]. 王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5]农业现代化驱动下嫩江县垦地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D]. 马文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 ——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D]. 陶德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8]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