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忆逝水年华》的“时间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何晴[1](2021)在《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勒兹是一位“创造概念的大师”,他不仅在哲学领域开辟出自己独具一格的领地,同时影响了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在文学批评方面,德勒兹引入“机器”的概念,创造出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机器”。首先,德勒兹在哲学着作《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反俄狄浦斯》与《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中逐渐搭建起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对卡夫卡和普鲁斯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次,文学机器的本质是欲望机器,欲望之流在文学作品中不断涌动,使这部文学机器得以生产与流动。文学机器思想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它只指向具体的实践与操作。因此,本文从德勒兹的文学批评作品《卡夫卡——走向少数族文学》和《普鲁斯特与符号》入手,通过分析卡夫卡的书信中所体现的欲望生产与《追忆似水年华》所展现的符号生产,论述文学机器的生产性特点;通过分析卡夫卡所提出的少数文学的语言解域,以及以“生成动物”为主题的卡夫卡短篇小说中为人类指示出的逃逸线,论述文学机器的流动性特点,在结合具体文学机器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展示不同文学机器的组成成分和运作方式。最后,从对传统文学的革命和对未来文学的引领两方面论述文学机器的具体意义。文学机器思想结合了德勒兹的政治欲望理论、块茎、逃逸线、生成等诸多哲学概念,是德勒兹从哲学转向文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文学批评领域带来了新的范式。
张明[2](2020)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空间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诠释和解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空间既是文学叙事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基本要素,它在很长的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早期的叙事学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空间理论,有关空间问题的讨论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其他相关课题之中。传统的研究,不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批评,都将时间视为比空间更重要的因素,极少有关于文学空间的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空间形式被单独提出,现代文学叙事空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且大有可为的课题。(2)现代主义小说内部发生了空间转向。传统的文学更加注重叙事的逻辑关系,注重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场景、环境等空间因素处于从属的位置。而现代主义小说则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索,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逻辑,拥有一种新的时空形式。空间问题在现代主义小说中不是一个边缘问题,而是叙事的核心问题。当前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研究丰富但散乱,局部的研究较充分,而总体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必要且缺乏的。(3)后现代地理学开拓了空间理论的视域和边界,同时激发了文学空间问题研究的热潮。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列斐伏尔的生产空间理论、索雅的地理空间理论、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人文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丰富了空间理论的内涵,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部形成了大局面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学术话题。因此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研究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小说内部空间问题的凸显,另一方面是理论的繁杂。如何从文学现象本身出发来解读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特征和关系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回应的问题。现代主义小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通过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能够透视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空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长期未受重视,却在最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热点话题。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凸显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主义小说空间的形式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不十分充分。当前学界对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受到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文学的空间问题研究呈现为多种样态,但由于一部分研究过于注重理论对于现象的阐发,使得文学空间本身的文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学的空间现象本身出发,来探讨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问题,同时将现代主义小说置于西方文学史的坐标系中,从空间的角度审视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分野以及文学形式变革在空间问题上的体现,阐明现代主义小说空间形式及诸要素空间关系的内在逻辑。绪论部分从价值定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三个部分介绍了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指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小说在美学、技巧、风格、思想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颠覆。现代主义小说在情节、场景、人物、语言、叙事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特征,这些先锋与实验特征进而催生了新的文艺批评模式和话语。空间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得以凸显。正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空间概念的整理”:通过对欧洲历史上的空间概念演变的梳理和评价,辨析当前的几种主要空间理论并对空间问题进行引申和评述,进而提出西方历史上空间理论的三个阶段:“局域性”“非几何化”的空间观;“背景化”“几何化”“无限化”的空间观;“主-客”相融合和统一空间观。并指出后者对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空间现象有着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理解。这一类理论认为空间既不是一种纯粹和抽象的形式,也不是一种自足、孤立的客观对象,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主体在通过自身的活动组建并生产着空间,而空间也在这种活动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第二章“文学的空间”:探讨更为具体的文学的空间,意图对文学的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而指出文学空间形成的基础和文学空间的特点。提出意象是文学空间最基本的要素,文学空间的形成建立在现实空间体验的基础之上。文学作为一种承续性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产生一种空间式的审美效果,乃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结果,因此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具有同质性,文学的空间也和现实空间一样,具有身体性,其与人物及叙述主体的意识与行动具有密切的关联。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分别从理论和现象角度审视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空间转向,进而提出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形式有其自身的演进逻辑,现代小说空间转向与空间观念的转变有着深层的联系。就现代主义小说内部而言,空间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既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局面的“空间转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又与其形成了某种对话和联动:它一方面受到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后现代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第四章“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对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问题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将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类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指出文学的空间问题与空间概念的发展的呼应关系。提出空间问题的凸显与20世纪初反理性思潮有密切的联系,其背后反映了一种价值观的革新。第五、六、七、八章是对几部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小说的空间问题做出具体的解答,对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第九章“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根据个案的分析,总结现代主义小说中空间与时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特点。指出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文学原有的时空特点在人物、时间、空间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现代主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破了原有的均衡与统一,呈现出多元形态;人物与空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主客交融之中,人物思想和意识弥散在空间之中,空间反应着主体的情感和思维,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组建着空间,空间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中。结语部分从“生成”与“隐喻”两个方面总结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逻辑,在本体论层面评价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特点,并指出这些特征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杨富波[3](2020)在《试论空间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结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小说结构分析中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的分野虽然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且在宏观宇宙尺度上可以相互转化,但在日常的生活尺度和感受习惯中,人们更多的还是在康德的意义上把时间与空间理解为两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纯粹直观形式。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共同构成了人们认识一切对象的最基本的结构元素。同样,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最基本的结构作用。在西方,莱辛的《拉奥孔》大概是最早从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
闫晓露[4](2020)在《诗性回忆在21世纪的文学版图中——中国普鲁斯特研究聚焦(2000—2019)》文中研究指明普鲁斯特研究在中国有着近百年历史,普鲁斯特革新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生命感悟直至21世纪仍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新理论新视角不断显现,中国普鲁斯特研究呈现出全新的研究特色。在传统文学研究领域深厚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侧重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时空研究、艺术及跨学科研究,更不乏向社会文化领域延伸,拓展多元化研究的新视角。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杨绍军[6](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指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龙迪勇[7](2019)在《“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所谓"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模仿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就叙事而言,"出位之思"就表现为跨媒介叙事。对于具有"跨媒介叙事"特征的小说,我们除了了解该作品本身的媒介特性之外,对于它"跨"出自身媒介而追求的他种媒介的特性也必须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完整地欣赏其美学特色。最主要的跨媒介叙事发生在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相互模仿之中;此外,跨媒介叙事还发生在空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间,以及时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跨媒介叙事往往会产生仅仅墨守媒介本位的文学艺术所无法达到的神奇的艺术效果,表征出单一媒介所无法表征的丰盈的艺术内涵。"出位之思"及其相应的跨媒介叙事,构成了文学和其他艺术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共同因素"和理论基础。小说的"空间叙事"实际上也是一种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现象。
孙影[8](2018)在《伊凡·布宁小说创作的时间美学》文中提出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伊凡·布宁文学遗产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这和布宁作品自身的复杂性有着相当程度的关系。本文探析了布宁小说创作的时间美学,在更为系统地论证了为学界所乐道的布宁“反抗时间”命题的同时,指出时间美学和布宁小说创作的内在整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证:1.布宁的时间可消解性命题。布宁对时间的审美主要凝练为一个“世界上没有不同的心灵,也没有时间”命题,其实质是对区分的消解。时间之所以可以被消解,因为时间在本质上是一种派生性的区分物。2.时间的消解。时间美学中的时间指作品中的时间,它受到作家时间观的影响,其基本的时间范畴为主体化时间和客体化时间,布宁所力图反抗的是客体化时间。3.时间的重塑。布宁对历史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精神化重构使得历史在其笔下具有了世系化的特征,并具有生平、家族史、文明史和宇宙史这四个维度。借助回忆的结构,世系化的历史成为揭开人之谜、解答人之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亦即恢复生存时间的关键。讲述则成为恢复生存时间的微观手法。4.作为人生之序的时间。在明确了布宁的时间观后,布宁小说创作中的世界图景也被明确为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黑夜。宏观而言,世人沉沦在客体化时间所规定的常人世界中;微观而言,布宁借梦游症患者形象窥探着现实的裂缝。5.作为人生之跋的时间。布宁为自己提出的使命也是海德格尔借荷尔德林的诗提出的“世界黑夜,诗人何为”的问题,这是他力图克服客体化时间的愿景所在。布宁的书写构成两类试验,一类是在日常生活中恢复生活之诗意的“平凡的试验”;另一类则是通过“触礁”人生的“异常事”来引发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毛依依[9](2017)在《小说的时间性与空间化表现 ——试论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概念及其理论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问题,历来是哲学家、理论家、艺术家所关注的传统论题。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与时间的关系颇为密切。叙事是一种语言行为,而语言是时间性的,所以小说通常被视为时间的艺术。18世纪,莱辛在《拉奥孔》中就诗与画之间的差异做了系统的论述,从诗画不同的媒介切入,将两者区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在传统小说的创作中,读者亦能明显感觉出文本中强大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小说总是保持着前后逻辑的一致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呈现出线性叙事模式。因此,对于小说时间性的关注和研究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偏好,小说的故事必然依赖于时间得以发展与体现。然而,到了 20世纪初,现代小说的出现打破了情节的时间顺序,小说形式出现了全新的变化。与原来线性叙事模式不同的是,小说中的时间序列被取消了,读者无法从中找出时间线条,甚至无法读取时间,取而代之的是文本中无甚关联的种种意象和参照(reference)。1945年,美国着名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首次提出“空间形式(spatial form)”概念,发掘出作为时间性艺术中的空间结构,提倡读者依照空间逻辑而非时间顺序,去理解和看待现代小说,使得小说的空间化表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概括而言,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是针对传统小说的时间性而言的,与传统小说的故事在时间顺序中展开不同的是,现代小说的情节在瞬间并列呈现,通过对线性时间的扭曲而创造了空间化的结构和印象。因此,谈论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时,有必要从传统小说体现历时性情节的背景切入,以此才能达到对空间形式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感知。本文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弗兰克的空间形式概念进行探讨,旨在回到此概念产生时的背景,从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与传统小说的时间性的比照中,厘清空间形式的概念和内涵,试图探讨由它带来的变化和反思。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呈现传统小说的时间性特征,以此作为空间形式出现前的背景,并与空间形式形成对比;第二部分具体阐述弗兰克提出的空间形式概念,包括其在现代小说中的体现、空间形式的特征以及它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主要陈述空间形式概念的提出所带来的变化和思考。
付立春[10](2015)在《《追忆似水年华》诗意叙事生成论》文中提出《追忆似水年华》既是法国也是世界文学的佳作,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挖掘其独特的审美与思想价值。实践表明,尽管有多种方法介入,但《追忆》研究仍然有待拓展和深入。笔者首先对普鲁斯特的认识论作了详细梳理,继而从其对光晕的书写中离析了其对光晕的认识;但他对光晕的认识是为洞察诗意服务的,笔者由此又离析了其对诗意的认识;最后探讨了其对诗意的转译问题。本文的绪论首先对论题作了简要说明,继而对国内外取得的学术研究成绩作了梳理,最后说明了本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框架。本文是以本雅明光晕理论研究《追忆》的一次尝试。光晕理论总体上由关于光晕的形成、作用以及破除理论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章讨论普鲁斯特的认识问题。以本雅明光晕理论来看,普鲁斯特就是一位破除了光晕束缚的认识者。没有挣脱光晕,普鲁斯特就踏不上诗意之路。其通向诗意的认识就是其挣脱光晕的体现:通过挣脱光晕的束缚,普鲁斯特获得并确立了其认识理念、获得了其认识方法、并由此投入于相应的认识实践。第二章讨论普鲁斯特对光晕的深入洞察。在对光晕的对象性存在与意愿性存在的考察中,其找到并打开了诗意之门:普鲁斯特认为,光晕虽在爱情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却深深植根于人类对快乐、对生命的潜意识欲求中;光晕实质上就是欲求者潜意识地将其占有欲朝向欲求对象的投射,它来自于欲求对象对欲求者的吸引力和欲求者朝向欲求对象的欲望投射力这两股“看不见”的力量的融合;它就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束缚了人们的整个生命活动。第三章从诗意如何形成、“存在”于什么时空、以什么方式表现以及有什么价值等四个维度讨论普鲁斯特对诗意的洞察问题。破除光晕之后,普鲁斯特获得了《追忆》的基本内容,即诗意,这是一种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难得一遇的无意识生命的自由充盈状态。第四章要讨论的是《追忆》诗意语言的形成问题。在普鲁斯特对文艺作品语言的探索之路中,普鲁斯特实际上经历了四个步骤:首先,为获得对语言的真正认识,他必须洞察到语言光晕并将之破除;其次,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实现对语言的基本认识;随后他才能获得自己的艺术语言观;而《追忆》则是其艺术语言观的具体实践。总之,普鲁斯特也找到了展示诗意的手段,即转译,也就是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诗意的内容,这一过程的落实最终即在创作的角度成就了《追忆》的诗意叙事特质。
二、《追忆逝水年华》的“时间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忆逝水年华》的“时间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从德勒兹“机器”到“文学机器” |
第一节 “机器”概念的发展流变 |
一、“机器”滥觞 |
二、德勒兹“文学机器”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二节 德勒兹“机器”的本质:欲望机器 |
一、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欲望 |
二、欲望的生产与解域 |
三、反机械论与反有机论 |
四、欲望机器的运作方式:切割 |
第三节 机器的分支:文学机器 |
一、从欲望机器到文学机器 |
二、文学机器的特点 |
第二章 欲望与符号:文学机器的生产性 |
第一节 卡夫卡作品中的欲望生产 |
一、欲望的两种状态 |
二、卡夫卡作品中的反俄狄浦斯 |
三、书信与双重主体 |
第二节 普鲁斯特作品中的符号生产 |
一、四种符号世界与时间 |
二、普鲁斯特文学机器的构成 |
第三章 少数文学与逃逸线:文学机器的流动性 |
第一节 少数文学:卡夫卡的语言解域 |
一、卡夫卡与少数文学 |
二、少数文学的特点 |
三、生成少数语言的途径 |
第二节 生成动物:卡夫卡短篇小说中的逃逸线 |
一、何为“生成动物” |
二、卡夫卡短篇小说与生成动物 |
三、动物之变与逃逸线 |
第四章 文学机器的诗学意义 |
第一节 颠覆传统:文学机器的革命性 |
一、批判现实主义 |
二、树立文学功能观 |
第二节 迎接未来:文学机器的创新性 |
一、迎接文学数字化嬗变 |
二、后现代空间到赛博空间的转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价值定位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空间概念的整理 |
第一节 古希腊至近代欧洲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空间观念的辨析 |
第三节 空间问题的引申 |
第二章 文学的空间 |
第一节 文学意象的空间性 |
第二节 多重意象的视域融合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身体性 |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与“空间转向” |
第一节 文学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陷阱 |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空间转向的美学解读 |
第四章 从荷马到乔伊斯——西方叙事文学的“空间”流变 |
第一节 古典式的空间 |
第二节 近代与早期现代文学的空间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空间 |
第五章 逝去的空间:《追忆似水年华》的空间解读 |
第一节 内心化的空间 |
第二节 衍生的空间 |
第三节 聚合的空间 |
第六章 混乱宇宙:《尤利西斯》的空间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陌生化的空间 |
第二节 碎片化的空间 |
第三节 主观化的空间 |
第七章 心与物的交融:伍尔夫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 |
第二节 意象的空间内涵 |
第三节 意义关联的空间 |
第八章 为空间立法:卡夫卡小说的空间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现实与幻想的双重空间——以《一次战斗纪实》为例 |
第二节 难以跨越的空间——以《城堡》为例 |
第三节 自我的迷宫——以《地洞》为例 |
第九章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及人物的关系 |
第一节 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与人物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试论空间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结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结构分析中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的分野 |
二、时间主题的空间化叙述 |
三、小说结构的空间化布局 |
结 语 |
(4)诗性回忆在21世纪的文学版图中——中国普鲁斯特研究聚焦(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二十年我国普鲁斯特研究概述 |
二、新世纪我国普鲁斯特研究领域与方法 |
(一)叙事艺术研究 |
(二)时空研究 |
(三)跨学科研究 |
(四)新视野、新路径、新热点研究 |
1. 战争主题研究 |
2. 感官叙事与风景研究 |
3. 中法文学关系与译介研究 |
三、中国普鲁斯特研究的特色、不足与建议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绘画与雕塑之争说起 |
二、 “出位之思” |
三、 跨媒介叙事 |
结 语 |
(8)伊凡·布宁小说创作的时间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二、本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时间的可消解性:从布宁对“区分”现象的消解谈起 |
第一节 布宁创作中的消解“区分”现象 |
一 “世界上没有不同的心灵” |
二 生活的田园诗化 |
第二节 布宁世界观中的消解“区分”现象 |
一 家庭的影响:矛盾式世界观的自我调和 |
二 中东之行:“世界上没有不同的文明” |
三 东方元素:文化的和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间的消解:“世界上没有时间” |
第一节 时间的基本范畴 |
一 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 |
二 主体化时间和客体化时间 |
第二节 对客体化时间的否定 |
一 宇宙时间:无情的“闯入者” |
二 历史时间:“现在”的存在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间的重塑:栖身于历史和讲述中的人 |
第一节 历史对生存时间的光照 |
一 作为生平的历史与“人之谜” |
二 作为世系的历史与人之存在 |
三 作为记忆的历史与“回忆者” |
第二节 讲述对生存时间的光照 |
一.讲述的档案性:记录人生 |
二.讲述的诗意化:体验人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人生之序的时间·世界图景 |
第一节 沉沦与“常人”世界 |
一 苦闷、忧虑、自戕式的俄罗斯式生活 |
二 自负、麻木的“现代人” |
三 他人之“漩涡” |
第二节 现实的“缝隙” |
一 “梦游症患者”:被褫夺的现实感 |
二 昼夜的隐喻化,或曰世界的深渊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人生之跋的时间·生命的重塑 |
第一节 平凡的“试验” |
一 冷漠与好奇:“脱轨”事件 |
二 “无师自通者”向深渊的凝视 |
第二节 人生之“触礁” |
一 “触礁”死亡 |
二 “触礁”爱情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本论文中出现的布宁作品中俄文名对照 |
附录2:本论文中出现的术语中外名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小说的时间性与空间化表现 ——试论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概念及其理论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概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传统小说的时间性 |
2.1 小说的兴起:作为一种叙事文体的小说 |
2.1.1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 |
2.1.2 小说叙事的基本要素 |
2.2 小说的时间性:一门时间的艺术 |
2.2.1 媒介的时间性 |
2.2.2 故事和情节的时间性 |
3 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 |
3.1 具有空间形式的小说范型 |
3.1.1 《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形式 |
3.1.2 《尤利西斯》与《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空间形式 |
3.2 空间形式的特征 |
3.2.1 时间流的中止(time-flow is halted) |
3.2.2 并置(juxtaposition) |
3.2.3 反应参照(reflexive reference) |
3.3 空间形式概念的形成原因 |
3.3.1 莱辛《拉奥孔》的影响 |
3.3.2 现代艺术理论的影响 |
3.3.3 埃德温·缪尔对小说时间与空间进行讨论的影响 |
3.3.4 现代诗歌理论对弗兰克的影响 |
4 小说空间形式带来的思考 |
4.1 空间形式概念的影响与意义 |
4.1.1 空间形式作为欧美小说理论的新范型 |
4.1.2 空间形式概念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
4.2 空间形式概念的局限性 |
4.2.1 空间形式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
4.2.2 小说中“空间形式”布局的有限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追忆似水年华》诗意叙事生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说明 |
第二节 既有研究分析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视角及其运用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挣脱光晕:普鲁斯特通达诗意的认识路径 |
第一节 “我”:不止是叙述者更是认识者 |
第二节 “我”有光晕的认识方法 |
第三节 “我”破除光晕的认识理念 |
第四节 “我”破除光晕的认识方法 |
第五节 “我”破除光晕的认识实践 |
第二章 认识光晕:普鲁斯特对诗意门扉的开启 |
第一节 普鲁斯特对光晕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解读普鲁斯特光晕书写的基本起点 |
第三节 光晕的对象性存在 |
第四节 光晕的意愿性存在 |
第三章 去除光晕:普鲁斯特对诗意真实的洞察 |
第一节 诗意的形成 |
第二节 诗意的存在时空 |
第三节 诗意的表现 |
第四节 诗意的功能 |
第四章 转译:普鲁斯特对诗意风光的展示 |
第一节 普鲁斯特对语言光晕的消除 |
第二节 普鲁斯特对语言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普鲁斯特的艺术语言观 |
第四节 《追忆似水年华》创作:普鲁斯特艺术语言理论的实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追忆逝水年华》的“时间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研究[D]. 何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空间问题研究[D]. 张明.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试论空间形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结构作用[J]. 杨富波. 文艺争鸣, 2020(02)
- [4]诗性回忆在21世纪的文学版图中——中国普鲁斯特研究聚焦(2000—2019)[J]. 闫晓露. 江汉学术, 2020(02)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7]“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J]. 龙迪勇.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3)
- [8]伊凡·布宁小说创作的时间美学[D]. 孙影.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9]小说的时间性与空间化表现 ——试论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概念及其理论运用[D]. 毛依依. 浙江大学, 2017(12)
- [10]《追忆似水年华》诗意叙事生成论[D]. 付立春.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