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汉富营养化公园池塘有毒微囊藻水华动态生态学研究

中国武汉富营养化公园池塘有毒微囊藻水华动态生态学研究

一、An ecological study on dynamics of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in a eutrophic park pond, Wuha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卫向东[1](2021)在《河流水体变化中轮虫适应性生态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富营养化水体中轮虫群落生态结构影响以及生活史变化,本研究分别进行了野外实验和室内试验。野外实验主要通过研究安徽巢湖支流双桥河的底泥疏浚工程对轮虫群落生态结构的影响以及研究轮虫对河流水质监测的响应作用,主要对比分析双桥河底泥疏浚前后水质理化因子指标变化、轮虫群落生态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浮动变化、轮虫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评价双桥河底泥疏浚工程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和轮虫群落生态结构的影响;室内实验主要是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的环境,选用巢湖流域出现密度最高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命表实验研究,在15℃、25℃、35℃以及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浓度下,探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参数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野外实验:双桥河疏浚河段共发现轮虫30种,隶属3目、7科、11属。其中臂尾轮属最多,共有10种,其次是龟甲轮属6种,鼠轮虫属3种,平甲轮属2种,晶囊轮属2种,三肢轮虫属2种以及轮虫属1种,疣毛轮虫属1种,囊足轮虫属1种,须足轮虫属1种和裂足轮属1种。底泥疏浚后双桥河的氮(N)、磷(P)营养盐含量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分别降低48.06%和18.18%,轮虫密度在底泥疏浚后有显着的下降,轮虫的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反有所上升,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底泥疏浚前的2.64上升到底泥疏浚后3.6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底泥疏浚前的1.55上升到疏浚后的1.62。将轮虫的密度与水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吮吸性轮虫与铵态氮、硝态氮呈现显着正相关(P<0.05),与可溶性磷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掠食性轮虫与温度、铵态氮、硝态氮呈现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氮、总氮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可溶性磷呈显着负相关(P<0.05)。双桥河轮虫相互关系中滤食性轮虫与捕食性轮虫呈现极显着正相关(P<0.01),吮吸性轮虫与掠食性轮虫呈现极显着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了底泥疏浚工程在削减河流N、P营养盐,提升水质的同时,会造成轮虫群落中滤食性轮虫、捕食性轮虫密度上升,掠食性轮虫、吮吸性轮虫密度下降,而不同食性轮虫的密度变化可以作为水质评价和水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很好的反应浮游植物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2、室内试验: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的环境,在温度、斜生栅藻浓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下,铜绿微囊藻均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净生殖率(R0)、世代时间(T)和内禀增长率(rm)有显着影响(p<0.05)。当斜生栅藻浓度分别为105cells/ml、106cells/ml时,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温度在15℃时,R0分别下降了9.4%、69.3%,rm分别下降了20%、63.6%,铜绿微囊藻在斜生栅藻浓度充足时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繁殖与生长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斜生栅藻浓度紧缺时;温度在25℃时,R0分别下降了66.3%、45.6%,rm分别下降了77.8%、22.2%,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提升而减小;温度在35℃时,R0分别下降了71.8%、83%,rm分别下降了90%、70.7%,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提升而加大。实验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作用受其他可食性绿藻食物浓度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轮虫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群落结构以及种群密度会受富营养化水体中各种营养盐以及温度、藻类的影响,并且在湖泊、河流进行修复治理时也会受到修复工程的影响,进而改变轮虫的群落结构,轮虫也通过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反过来监测了水质的变化,对水质指标进行响应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实验和室内试验的研究,主要为了表明不同食性轮虫密度变化可以标记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变化,也希望通过模拟富营养化水体,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食物浓度间的交互作用对萼花臂尾轮虫一些重要的生活史参数和生命表因子的影响来了解一些它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为以后研究野外环境中各种因子对轮虫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做好数据与理论的铺垫。

王贝利[2](2020)在《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枯竹海、王浪湖、外沙湖是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的湖泊,近年来水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为探究不同保护措施下的三个湖泊水质情况及浮游植物群落变化,本文于2018年期间,根据三个湖泊基本形状特征设置14个采样点,春、夏、秋、冬四个季度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叶绿素等群落参数与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将浮游植物群落参数、叶绿素和水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和典范对应分析,确定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枯竹海、王浪湖和外沙湖三个湖泊水温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均呈现秋季(27.65±1.12℃)>夏季(24.76±1.61℃)>冬季(16.19±0.62℃)>春季(7.33±1.82℃)的趋势;枯竹海、王浪湖和外沙湖三个湖泊p H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9-9.3、7.6-8.4和6.8-8.5;三个湖泊均表现出夏秋季透明度下降的趋势,其中外沙湖在秋季透明度最低;三个湖泊均为春季溶解氧浓度最高,秋冬季溶解氧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外沙湖秋季溶解氧浓度最低;王浪湖春季氨氮浓度显着高于另外两个湖泊;过量氮、磷造成水体污秽异臭,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三个湖泊总氮、总磷浓度均表现在秋季最高,且王浪湖>外沙湖>枯竹海,且三个湖泊中总氮浓度最高的季节均超过2.0 mg/L(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限值)。(2)枯竹海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7种,王浪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8种,外沙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58种,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生物量均以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从生物量来看,枯竹海与王浪湖各季节生物量均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外沙湖有所不同,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丰度来看,王浪湖与外沙湖丰度均为春季最高,三个湖泊均为冬季最低。从优势类群来看,枯竹海和外沙湖秋季均以蓝藻门占绝对优势,枯竹海冬季以硅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占据绝对优势,王浪湖和外沙湖冬季均以绿藻门占绝对优势,王浪湖夏、秋季以蓝藻门占优势。从优势种来看,枯竹海全年优势种为长孢藻和微藻,王浪湖全年优势种为裸藻,外沙湖全年优势种为微藻和细小平裂藻。(3)外沙湖叶绿素a含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叶绿素a平均含量86.72ug/L,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枯竹海春季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32.06 ug/L,夏季叶绿素a含量较春季出现一个明显增长,平均叶绿素a含量为240.30 ug/L,高于春季的8倍左右;空间变化上,王浪湖和外沙湖均表现为东北部湖区较高,枯竹海则表现为南部湖区较高。(4)三个湖泊浮游植物全年平均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春季最高,从夏季到冬季枯竹海和外沙湖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王浪湖物种多样性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王浪湖和外沙湖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秋季湖区西部较低,枯竹海和外沙湖则表现出夏季湖区中部较低。(5)枯竹海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a、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高锰酸盐、水深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水温、透明度、硝酸盐氮的影响。王浪湖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a、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透明度、氨氮、水深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溶解氧、总氮、硝酸盐氮的影响。外沙湖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参数(叶绿素、细胞密度、生物量)主要受水温、p H、透明度、溶解氧、总氮、硝酸盐氮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水深的影响。(6)枯竹海浮游植物中水温显着影响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的生长;王浪湖中硝酸盐氮对水生植物绿藻门和硅藻门生长有显着影响,水温对蓝藻门的生长影响显着,而p H对裸藻门的生长有显着影响;外沙湖中氨氮对浮游植物中的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的生长有显着影响。

孙雨琛[3](2020)在《鱼类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和身体表型的影响》文中指出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突出的特点是,水体中某些藻类大量繁殖,特别是一些蓝藻种类(如铜绿微囊藻)形成水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如巢湖、太湖)中,铜绿微囊藻水华频繁发生。另外,在富营养湖泊的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枝角类(如溞属种类)卵鞍,能够客观地反映湖泊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替。鳙鱼是在中国广泛分布的特有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对调节水质和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富营养化大背景下,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是滤食性鱼类、铜绿微囊藻与溞属枝角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对于鱼类和铜绿微囊藻对溞属枝角类生活史特征的单独作用研究已较为多见,但对于鳙鱼信息素和铜绿微囊藻的协同作用对溞属种类生活史特征和身体表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来自巢湖不同沉积层(1-3 cm和17-19 cm)的6个克隆中华拟同形溞休眠种群为研究对象,以斜生栅藻为食物,研究了鳙鱼信息素、铜绿微囊藻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和身体表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揭示溞属种类应对鱼类捕食压力和铜绿微囊藻毒性时发生的生殖和身体表型上的适应变化,探讨鱼类信息素的存在是否叠加了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的毒害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鱼类信息素诱导下的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和身体表型都产生了显着的变化。鱼类信息素对来自不同沉积层中华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体长均有显着影响(P<0.01)。在首次怀卵时,添加鱼类信息素的中华拟同形溞头盔长最大值(0.14mm)出现在clone 6的F10组。而在所有6个克隆中,对照组中华拟同形溞头盔长最大值仅为0.11 mm,出现在clone 4。实验结束(第21天)时,除了位于沉积层表层的1个克隆(clone 1)外,添加鱼类信息素的中华拟同形溞头盔长均大于对照组。但在添加鱼类信息素的各浓度组间均没有显着差异。随着龄数的增加,中华拟同形溞壳刺长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鱼类信息素作用下,6个中华拟同形溞克隆的壳刺长均大于没有添加鱼类信息素组,且在较早龄数出现壳刺断裂的现象。中华拟同形溞壳刺长最大值(0.80 mm)出现在clone 1中F50组。鱼类信息素浓度、沉积深度对中华拟同形溞首次怀卵时壳刺长均有显着影响(P<0.01)。随着龄数的增加,中华拟同形溞产幼溞数逐渐增加,在达到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或保持平稳。除位于17-19 cm沉积层的1个克隆外,其余克隆在添加鱼类信息素组的中华拟同形溞平均产幼溞数均显着大于对照组。在首次怀卵时间上,除位于沉积层下层的1个克隆(clone 4首次怀卵时间约为78 h)外,其余未添加鱼类信息素组的中华拟同形溞首次怀卵时间平均值为(102±5)h。随着鱼类信息素浓度的升高,中华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明显缩短,其平均值为(90±10)h。2.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生长发育和生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升高,所有中华拟同形溞克隆在不同时期时的体长及体长增长率均减小。其中中华拟同形溞在M0组的最大体长为(2.20±0.20)mm,而在M2组和M10组的最大体长分别为(1.70±0.02)mm和(0.60±0.02)mm。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体长、最大体长均有显着影响(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较高的铜绿微囊藻浓度下中华拟同形溞的头盔长明显增大。随着龄数增加,未添加铜绿微囊藻组的中华拟同形溞头盔长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中华拟同形溞头盔长的最大值(0.13 mm)出现在clone 1,最小值(0.05 mm)出现在clone 2。随着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升高,所有中华拟同形溞克隆的壳刺长减小趋势更加明显,且其怀卵数(首次怀卵数、怀卵总数)和产幼溞数(首次产幼溞数、产幼溞总数),以及存活率均减小。位于沉积层上层的中华拟同形溞存活率明显高于位于沉积层下层的中华拟同形溞。3.随着龄数增加,所有中华拟同形溞克隆的体长逐渐增大,到实验结束时,对照组体长最大值(2.68 mm)出现在clone 3,最小值(2.52 mm)出现在clone5,而在鳙鱼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的协同作用下,体长最大值(2.48 mm)出现在clone 3的M2-F50组,最小值(1.64 mm)出现在clone 5的M10-F10组。在鳙鱼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的协同作用下,6个中华拟同形溞克隆的头盔长均大于对照组,直至实验结束,最大值(0.10 mm)出现在clone 6的M10-F50组,且所有添加鳙鱼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在鳙鱼信息素存在下,喂食铜绿微囊藻,中华拟同形溞的壳刺长及产幼溞数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且克隆及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壳刺长及产幼溞数均有显着影响(P<0.01)。在相同铜绿微囊藻浓度下,相比于低浓度鳙鱼信息素组(M2-F10、M10-F10),高浓度鳙鱼信息素组(M2-F50、M10-F50)的中华拟同形溞的壳刺长和体长都更长、产幼溞数更多且具有更大的头盔长。但是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头盔长、体长、壳刺长,还是产幼溞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添加鳙鱼信息素和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组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且在鳙鱼信息素和铜绿微囊藻的协同作用下,中华拟同形溞的存活率相较于两个单独因素的作用均明显上升。总之,面对鱼类信息素诱导时,中华拟同形溞产生了明显的抵御性行为和适应性(如头盔增大、壳刺变长、产幼溞数明显增加等)。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的生长和生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铜绿微囊藻浓度升高,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如体长减少、壳刺变短、不产幼溞甚至不怀卵的现象等)。但当中华拟同形溞应对两者的协同作用时,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明显被鱼类信息素缓解,使得三者能够较好共存。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证明了鱼类信息素、铜绿微囊藻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及身体表型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在巢湖鱼类捕食压力较大、铜绿微囊藻水华较严重下,仍有高密度溞属种群存在的原因,这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富营养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参考。

陈佳林[4](2020)在《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里海、北大港、南大港、白洋淀和衡水湖是海河流域五个重要的湿地,简称“五湖”。“五湖”湿地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资源,对调节当地气候和水分的循环以及各种水生生物、鸟类的栖息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资源,五湖不仅向周边农业及工业供水,还扮演着向市区供应生态及生活用水的角色,同时作为海河流域重要的湿地系统,对海河流域的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生活、工业污水以及面源污染物通过河流或直接的排入,导致水体正处在或正向着富营养化的方向发展,湿地内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呈现出不健康的群落状态。为了综合评价海河流域五湖水质的污染程度,为湿地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为了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的号召,本研究于2018年分6次采集了海河流域五湖16个站点浮游植物的样本,经鉴定分类统计后,进行了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聚类(CA)及多维标度等分析(MDS),进而对海河流域五湖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如下:1、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海河流域五湖2018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14种。蓝藻门占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15.79%,隐藻门占3.51%,甲藻门占4.39%,金藻门占1.75%,硅藻门占35.09%,裸藻门占6.14%,绿藻门占33.33%。浮游植物种数均为硅藻和绿藻占优,蓝藻和裸藻次之,隐藻、金藻和甲藻较少或没有。2、海河流域五湖2018年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2.77×108 ind./L1.30×109ind./L,平均1.01×109 ind./L,其中7月浮游植物丰度最大,为1.30×109 ind./L;其次是9月1.28×109ind./L、11月1.15×109ind./L、5月1.04×109ind./L、3月1.02×109 ind./L;1月最小,为2.77×108 ind./L。按藻类的丰度来看:蓝藻最多,为5.46×109 ind./L,其次为绿藻2.87×108 ind./L、硅藻2.65×108 ind./L、裸藻2.83×107ind./L、隐藻2.22×107ind./L、金藻6.05×106ind./L,甲藻最少,为1.34×106ind./L。3、运用三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海河流域五湖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范围为0.273.64,平均为1.65;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范围为0.070.75,平均为0.37;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范围为1.595.50,平均为2.91。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显示:2018年海河流域五湖水质状况总体属中度污染级别,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高。4、通过聚类分析发现,2018年海河流域五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似程度较高,MDS分析将16个采样点分为4个类群。通过对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等的研究,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海河流域五湖的水质和营养状况,为后续海河流域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构建和长期维持等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魏静[5](2020)在《秦岭南北麓典型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提出浮游藻类作为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承担着启动食物链的重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有关于蓝藻水华危害的报道,它的大量繁殖给渔业养殖带来了严重冲击,同时严重影响着水体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对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浮游藻类的时空分布以及优势藻种相互之间的竞争机制。目前,有关陕西地区的浮游藻类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以秦岭南北麓的水系作为研究区域,选择了三种典型水体:关中地区城市景观水体(谲河湿地公园和小西湖)、渭河陕西段和陕南山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和浮游藻类群落的探究,以期丰富对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其与相关环境因子关系的认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对两个城市景观水体(谲河湿地公园和小西湖)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两个湖泊中的浮游藻类群落均呈现出显着且相似的季节演替规律。谲河湿地公园2017年8月和9月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占优,10月到次年7月硅藻门的舟形藻属占优。小西湖2017年8月至11月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占优,12月至次年7月基本上以硅藻门的针杆藻属为主。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两个水体中蓝藻门和硅藻门均与温度(T)呈正相关。蓝藻门与总磷(TP)呈正相关,硅藻门与TP呈负相关。另外,两个水体中微囊藻属、舟形藻属和针杆藻属与T和TP关系密切,其中,微囊藻属与TP呈正相关,舟形藻属和针杆藻属与TP呈负相关。(2)2017年8月在渭河陕西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硅藻门的菱形藻属在绝大多数采样点占优。当水质达到中度及重度富营养水平时,绿藻门盘星藻属和蓝藻门微囊藻属比例有所上升,有取代硅藻门菱形藻属占优的趋势。RDA分析结果显示,硝氮(NO3—-N)、TP、总氮(T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与浮游藻类门类演替关系密切。总溶解性磷(TDP)、DOC、TN和TP与浮游藻类优势藻种演替关系密切。(3)2019年8月对整个陕南地区主要山塘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显示,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要门类。其中菱形藻属在绝大多数采样点占优。隐藻属和裸藻属主要集中在安康市旬阳县~汉中市汉台区(S15~S37)之间。曲壳藻属主要分布于商洛市丹凤县~安康市岚皋县(S3~S24)。舟型藻属和桥弯藻属在各采样点间分布较为分散。RDA分析结果显示,TP、NO3—-N和TDN与浮游藻类门类演替关系密切。TP、氨氮(NH4+-N)和TN与浮游藻类优势藻种演替关系密切。(4)通过对秦岭南北麓三种典型水体的N、P浓度及优势藻种进行对比发现,硅藻门(菱形藻属)适宜生存在N浓度为1~5 mg L-1,P浓度为0.01~0.3 mg L-1的环境中。硅藻门(舟形藻属)容易在N浓度为1~3 mg L-1,P浓度为0.01~0.1 mg L-1的水体中占优。而蓝藻门(微囊藻属)更易于在较高N浓度(2~13 mg L-1),P浓度为0.02~0.1 mg L-1下大量繁殖,从而成为优势藻种。

谭炳圆[6](2020)在《澎溪河水质变化及水华中浮游生物演替与环境因子间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大坝的建立改变了流域内原有河流以及支流的水文条件(抬高水位、拓宽水面和降低流速),受干流顶托作用,许多支流在由原来的流水系统转变为静水系统,提高了水体营养盐的积累作用,为藻类的大量生长提供了稳定有利的环境从而暴发水华。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频繁暴发水华的一级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05月至2019年10月对水体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每月采样和每年5月的连续采样,监测水体营养盐水平、水质参数、水华暴发情况和水华期间浮游生物群落演替以探究水华期间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水华生消影响因子,为进一步研究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水华的暴发机理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一年中每月月末对澎溪河整条河表层水质情况(水体温度、溶氧(DO)、电导率、pH、叶绿素a(chl a)和营养盐(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DTN)、溶解性总磷(DTP)正磷酸盐(PO43-)、铵态氮(NH4+)、硝态氮(NO3-))等指标)进行连续定点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春季澎溪河发生了严重的水华,暴发中心在回水区高阳平湖段,平均叶绿素水平高达108μg·L-1。根据卡尔森修正指数对澎溪河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澎溪河上游富营养化风险高于下游且呈现春季到冬季水质逐渐转好的季节性变化。(2)水体氮、磷含量均是水华暴发的影响因子,其中溶解性营养盐(DTP、DTN)在TP和TN中占比有季节性变化,表现为秋冬季节占比普遍高于春夏季的占比。相关性分析表明DTP和正磷酸盐(PO43-)与chl a水平呈负相关;铵态氮(NH4+)与chl a呈极显着正相关(r=0.820*),春夏季节水体NH4+含量明显高于秋冬季节,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利用,成为春季水华暴发的重要原因。(3)受干流的影响,澎溪河随水位调控出现季节性分层现象。在春、夏、秋季存在分层现象,但秋季靠近河口无分层,冬季整条河为混合型水体。水温与chl a水平显着正相关(r=0.378*),温度升高水体出现分层现象,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在水华暴发期间2018.5.16-5.23和2019.5.5-5.15对高阳平湖进行两次逐天连续采样监测,采样时间为每天上午8:00,深度为距水面0-0.5 m,每次采样进行3米间隔的3个重复。监测采样期间水体各形态营养盐、水质参数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采用镜检和16S+18S高通量测序相结合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使用Person相关性和冗余度分析(RDA)其与环境因子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春季暴发了劣Ⅴ级水华,主要暴发点在回水区高阳平湖及上游,且呈现蓝绿藻水华逐渐向有害蓝藻水华转变之势。2018年采样期间水华以蓝藻(藻密度占比:10%~27%)和绿藻(藻密度占比:26%~84%)为主,而2019年采样期间则蓝藻为主(平均占比>99%),其中有害藻具缘微囊藻(Microcystis marginatae)占据绝对优势,优势度Y值在0.11~0.29之间波动。RDA分析结果中蓝藻门与营养盐的相关性高于其它藻类,这与微囊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能力相关。TN与蓝藻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类颤藻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 Bory)的藻密度明显相关,两种鱼腥藻都具有异形胞,能够进行固氮作用。(2)水华期间水体呈现热分层状态,水体充足的营养盐、合适的温度(21.86±0.3℃-25.92±0.0℃)和光照强度(1113 lux-7300 lux)均为藻类的大量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水华以“上行效应”(bottom-up)模式大量暴发并迅速改变上层营养级群落结构。真光层深度(Zeu)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Zeu/Zmix,相关性分析中Zeu与chl a呈显着负相关(r=-0.633*),Zeu/Zmix对藻类生长趋势的需要考虑营养盐在内等综合因素。(3)水华的发生具有时空差异,且在水华期间群落结构逐天差异较大(Alpha多样性参数P<0.001)。2018年小型浮游动物占据优势,通过“下行效应”(top-down)限制水华的发生,而在2019年桡足类的DNA占比大于其它浮游动物,可能成为促进微囊藻水华的生物因素。(4)16S绝对定量表明异养细菌对原核浮游生物DNA库的贡献远大于光合细菌,且随水华发生反应迅速。水华高暴发期异养细菌DNA拷贝数增加近20倍,以Flavobacterium和Porphyrobacter为主。水生真菌的分类和生态功能同样需要更多的关注,水华中真菌与浮游动物的生态关系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在2018年水华中真菌真菌在水华过程DNA占比波动大且与小型浮游动物有着此消彼长的趋势。

杨佳[7](2020)在《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湖泊,导致太湖水体水质恶化,蓝藻水华连年爆发。浮游动物是湖泊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在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种类演替、数量变化以及污染指示种的改变往往受到湖泊水体自然环境条件、水体类型、水质状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种类浮游动物对湖泊水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有差异,它们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太湖为研究对象,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972017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逐月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复合作用下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太湖风浪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种间竞争和平衡的影响。以期为太湖浮游动物长期变化提供参考以及太湖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轮虫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均缓慢下降,枝角类丰度处于波动而生物量表现为显着下降(P<0.05)。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平均体型显着减小(P<0.05),浮游动物呈现出小型化演化特征。此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在春季呈上升趋势而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而在夏季它们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梅梁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体物理特征(碱度、电导率、透明度、悬浮物质和水温)、叶绿素a和氮元素密切相关(P<0.05)。2.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营养盐和叶绿素a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西部沿岸显着高于北部湾区,北部湾区显着高于湖心区和南部沿岸,而东部湖区着低于其它湖区(P<0.05)。20052017年太湖及5个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呈波动变化,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太湖5个湖区浮游动物均可能呈小型化演化趋势。此外,太湖浮游动物群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北部湾区和西部沿岸主要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湖心区和南部沿岸的三类浮游动物数量相当,而在东部湖区则以轮虫和桡足类占有优势地位。冗余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所有环境变量中,水温和Chl a对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影响最大,而氮、磷营养盐对轮虫的影响最大。3.野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风浪水动力扰动不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并且对浮游动物之间的竞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枝角类和桡足类在静止或低扰动强度水体中维持了较高的丰度和生物量水平,而轮虫更适合在较强扰动条件下生存,但是长时间的强扰动也会对轮虫造成损伤积累,不利于其生长。此外,在稳定且持续较强的扰动条件下,小型的轮虫逐渐取代浮游甲壳类成为优势门类,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天。综上所述,19972007年太湖浮游动物呈小型化演化特征,尤其是大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太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区的营养盐含量有显着的差异,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变化。北部湾区和西部沿岸(富营养化程度高)主要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湖心区和南部沿岸的三类浮游动物数量相当,而在东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低)的轮虫和桡足类占有优势地位。此外,水温是影响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而在短期实验研究中,风浪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风浪水动力扰动野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枝角类和桡足类在静止或低扰动强度水体中维持了较高的丰度和生物量水平,而轮虫更适合在较强扰动条件下生存。

刘陈[8](2019)在《常德柳叶湖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浮游植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改变能反映水环境的变化。2018年3月-12月对柳叶湖(L1-L9)、穿紫河(C1~C3)和沅江(Y1~Y3)共1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特征进行了每季度一次的调查分析,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体富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估,同时对三类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水体连通性的重要性。主要结果如下:柳叶湖、穿紫河和沅江全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7.66、60.37和43.07。沅江水质较好,其次是柳叶湖,穿紫河水质较差。柳叶湖由春季、夏季轻度富营养向秋季、冬季中营养转变。穿紫河夏季呈现中营养状态,春季、秋季和冬季均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沅江除夏季呈现轻度富营养,其余季节均呈现中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种类数四季均呈现柳叶湖>穿紫河>沅江,三类水体种类组成类似,均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穿紫河、柳叶湖在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最高,沅江在春季种类数最高。调查期间,柳叶湖共检出浮游植物105种,穿紫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2种,沅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6种。柳叶湖和穿紫河优势种相似,以蓝藻为主,沅江优势种以硅藻为主。柳叶湖浮游植物全年优势种为微小平裂藻、束丝藻属、模糊直链藻和卵形隐藻。穿紫河全年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模糊直链藻、卵形隐藻、微小平裂藻和束丝藻属。沅江全年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模糊直链藻、变异直链藻和卵形隐藻。调查期间,浮游植物丰度均呈现穿紫河>柳叶湖>沅江。柳叶湖全年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44×106-13.59×106 cells/L,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最高,冬季最低。柳叶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为春季绿-硅藻型,夏季蓝-绿藻型,秋季蓝藻型,冬季蓝-绿-隐藻型。穿紫河全年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1.04×106-32.22×106cells/L,秋季浮游植物丰度最高,冬季最低。穿紫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为春季和夏季蓝-绿藻型,秋季蓝-硅藻型,冬季硅-隐藻型。沅江全年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02×106-0.91×106 cells/L,春季浮游植物丰度最高,冬季最低。沅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为春季硅藻型,夏季和秋季蓝-硅藻型,冬季硅-绿-隐藻型。冗余分析表明,调查期间影响柳叶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溶解氧、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和叶绿素a;影响穿紫河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影响沅江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叶绿素a和总磷。研究表明,穿紫河与柳叶湖和沅江的连通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有一定影响。柳叶湖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丰度都较高,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因此,应加强旅游业管理,控制陆源生活污水排放。穿紫河流经城市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丰度都较高,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应加强排污口和雨水泵站管理。沅江作为流经常德城市的主要河流,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保持沅江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陈艳[9](2019)在《氮、温度和光照对大型溞—金鱼藻—小环藻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华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水华频繁的暴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因此如何控制水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操纵技术和大型水生植物恢复与重建技术是构建健康、稳定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其控藻效果与水中氮磷浓度、水温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紧密相关。因此,研究氮磷浓度、温度、光照因素对生物操纵和水生植物的控藻效果的影响,可以为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为试验对象,分析大型溞、金鱼藻对小环藻的控制效果与氮磷浓度、温度、光照的关系,计算试验末期试验对象的增长率以及培养液中氮磷去除率。主要结果如下:(1)在光强2 600 lx、光暗周期比(L:D)14 h:10 h、温度25℃培养条件下,设置磷浓度为1.5 mg/L,氮浓度分别为0.5、2.0、4.0、8.0、16.0 mg/L:(1)小环藻单独培养。小环藻的增长率随氮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试验末期,在氮浓度区间为0.54.0 mg/L时,小环藻细胞密度逐渐保持相对稳定。氮浓度区间为8.016.0 mg/L时,试验末期小环藻仍能继续生长。(2)小环藻和大型溞共培养。氮浓度≤2.0 mg/L时,小环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氮浓度≥4.0 mg/L时,小环藻的增长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正值大幅度上升,对小环藻的抑制较差。而大型溞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小环藻。(3)化感作用试验(金鱼藻种植水培养小环藻)、小环藻和金鱼藻共培养。两种试验中,氮浓度≤2.0 mg/L时,小环藻增长率均为负值,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氮浓度区间为0.516.0 mg/L时,化感作用试验的抑藻效果低于与金鱼藻共培养时;金鱼藻的生长在较低的氮浓度(0.52.0 mg/L)下明显好于中高氮浓度(4.016.0 mg/L)时。(4)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氮浓度≤16.0 mg/L时,小环藻的生长均得到有效控制;在氮浓度区间为0.52.0 mg/L时,金鱼藻和大型溞均为大幅度的正增长,而小环藻增长率为负值,抑藻效果良好。在有金鱼藻、大型溞同时加入的水体中,抑藻效果明显提高,水中氮磷含量显着降低,水质明显改善。(2)在光强2 600 lx、光暗周期比(L:D)14 h:10 h的固定培养条件下,氮磷浓度梯度同(1),设置不同温度分别为15℃、20℃、25℃、30℃:在温度15℃下,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三者的生存状况均较差。在温度20℃下,大型溞、金鱼藻生存状况较差,小环藻生长占据优势,抑藻效果差。在温度15℃、2530℃,氮浓度区间0.54.0 mg/L下,大型溞、金鱼藻的增长率高于小环藻的增长率,抑藻效果好。此时,氮磷去除率较高。(3)在光暗周期比(L:D)14 h:10 h,温度25℃的固定培养条件下,氮磷浓度梯度同(1),设置不同光强分别为1 600 lx、2 600 lx、3 600 lx、4 600 lx:在光强1600 lx下,三者生存状况均较差,不利于培养液中氮磷去除。在光强区间2 6004 600 lx时,随光强升高,大型溞和金鱼藻对小环藻的抑制效果逐渐减弱。在光强区间2 6004 600 lx,氮浓度区间0.54.0 mg/L下,大型溞、金鱼藻的增长率高于小环藻的增长率,抑藻效果好。(4)在光强2 600 lx、温度25℃的固定培养条件下,氮磷浓度梯度同(1),设置不同光暗周期比(L:D)分别为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在光暗周期比10 h:14 h下,三者生存状况较差。各个光暗周期比下,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大型溞和金鱼藻对小环藻的抑制效果逐渐减弱。在光暗周期比10 h:14 h、12h:12 h,氮浓度区间0.54.0 mg/L下,大型溞、金鱼藻的增长率高于小环藻的增长率,抑藻效果较好。而在光暗周期比16 h:8 h下,培养液中氮磷去除率最高。

王敏[10](2018)在《微囊藻产毒种群生长和毒素合成的生态生理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造成天然水体中氮、磷营养盐负荷激增,导致全球水体富营养化不断加剧,蓝藻水华频繁爆发。蓝藻毒素的产生和释放是蓝藻水华污染造成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所有蓝藻毒素中检出率最高、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环状七肽肝毒素,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健康及水环境功能发挥。本研究以太湖和洋河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 2015年水华暴发期间两个研究区域内的水体及浮游植物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 MCs(MC-LR、MC-RR、MC-YR)浓度,并采用基于cpcBA和mcyB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微囊藻与产毒微囊藻种群。分析了富营养化湖库中MCs浓度以及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甄别优势产毒物种和关键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形态及浓度的氮源或磷源供给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状况、光合活性和MCs浓度等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及关键调控基因转录情况,系统研究了氮、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MCs合成的生理调节机制。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太湖和洋河水库产毒微囊藻在总微囊藻种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94%~75.68%和 7.87%~58.69%;总 MCs 浓度分别为 0.78~14.69 μg/L 和 0.24~10.05μg/L,MC-RR是两个研究区域内MCs的主要异构体形式。产毒微囊藻丰度及其比例,以及总MCs浓度在太湖与氨态氮浓度显着正相关,而在洋河水库则与磷营养盐浓度显着正相关。同时,太湖与洋河水库MC-LR当量浓度(将MC-RR和MC-YR转化为MC-LR后的总MCs浓度)均与叶绿素a浓度线性正相关,两个研究区域内叶绿素a浓度的安全阈值分别为25.38和31.06 μg/L。(2)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显着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氨态氮(7和15mg-N/L)以及尿素(15mg-N/L)则抑制藻细胞的生长。氨态氮比硝酸盐氮和尿素更有利于MCs的合成,当细胞生长于高浓度(7和15 mg-N/L)氨态氮环境中时,细胞内合成MCs的前体氨基酸含量,特别是亮氨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促进了 MC-LR的合成。尿素浓度的升高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并不影响细胞内毒素的合成过程。同时,氮源并不直接影响细胞内MCs的释放,而是通过调节细胞密度来间接影响这一过程。(3)无机磷(磷酸氢二钾)浓度的升高显着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以有机磷为唯一磷源时,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升高,促进其水解以应对磷饥饿胁迫。当外源磷浓度不足时,铜绿微囊藻会上调磷吸收相关基因和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的表达,通过提高磷吸收速率和水解利用有机磷两种途径适应低磷环境。无论提供何种磷源,不同浓度处理组间IMCs浓度及mcyA和mcyD基因表达量均无显着差异,磷浓度的变化不会影响MCs的合成;但无机磷通过调节细胞密度来影响MCs的释放。研究成果从表观上阐明了氮、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规律,并从生态生理学层面揭示了氮、磷对MCs产生与释放的调控机制。

二、An ecological study on dynamics of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in a eutrophic park pond, Wuha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ecological study on dynamics of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in a eutrophic park pond, Wuha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河流水体变化中轮虫适应性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治理方式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述
        1.1.2 国内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1.1.3 富营养化的治理方式
    1.2 轮虫的概念及其影响因子
        1.2.1 轮虫的概述
        1.2.2 水体富营养化对轮虫的影响
        1.2.3 温度对轮虫的影响
        1.2.4 可获得性食物对轮虫的影响
        1.2.5 竞争、捕食对轮虫的影响
    1.3 轮虫的指示性作用
    1.4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巢湖双桥河底泥疏浚过程中轮虫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地点与采样点的设置
        2.1.2 水质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1.3 轮虫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1.4 轮虫的鉴定和计数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双桥河底泥疏浚前后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2.2.2 双桥河轮虫的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2.2.3 双桥河疏浚前后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变化
        2.2.4 底泥疏浚对双桥河轮虫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2.2.5 轮虫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3 结论
第三章 温度和铜绿微囊藻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参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轮虫的采集与培养
        3.1.2 藻种及其培养
        3.1.3 生命表实验
        3.1.4 生活史参数的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藻类浓度环境下萼花臂尾轮虫的特定年龄存活
        3.2.2 不同温度与藻类浓度下萼花臂尾轮虫的特定年龄繁殖率
        3.2.3 不同温度与藻类食物条件下的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参数分析
    3.3 讨论
        3.3.1 藻类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活史影响
        3.3.2 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活史影响
        3.3.3 温度—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浮游植物类群
        1.1.2 浮游植物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1.1.3 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因子
    1.2 武汉市湖泊概况
        1.2.1 自然地理概况
        1.2.2 水文气象
        1.2.3 湖泊区位分类
        1.2.4 水质现状及营养程度
    1.3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枯竹海基本概况
        2.1.2 王浪湖基本概况
        2.1.3 外沙湖基本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个湖泊水环境理化因子季节变化
        3.1.1 相同湖泊不同季节水环境因子变化
        3.1.2 相同季节不同湖泊水环境因子变化
    3.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3.2.1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3.2.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3.3 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1 枯竹海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2 王浪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3 外沙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4 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之间的CCA分析
        3.4.1 枯竹海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3.4.2 王浪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3.4.3 外沙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3.4.4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三个湖泊水质因子的变化
        4.1.2 三个湖泊浮游植物影响因子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鱼类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和身体表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枝角类研究概况
    1.2 湖泊富营养化、蓝藻与大型枝角类Daphnia的相互作用
        1.2.1 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1.2.2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1.2.3 微囊藻水华与大型枝角类Daphnia的相互作用
    1.3 鱼类对溞属枝角类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1.3.1 鳙鱼的特征和放养现状
        1.3.2 表型可塑性
        1.3.3 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对溞属表型可塑性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鳙鱼信息素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及身体表型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及身体表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鱼类信息素和铜绿微囊藻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及身体表型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浮游植物概述
    1.2 浮游植物在生物监测中的意义
        1.2.1 浮游生物监测的概念
        1.2.2 浮游植物在生物监测中的意义
    1.3 国内外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1.3.1 国外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1.3.2 国内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1.4 海河流域五湖概况
        1.4.1 七里海湿地概况
        1.4.2 北大港湿地概况
        1.4.3 南大港湿地概况
        1.4.4 白洋淀湿地概况
        1.4.5 衡水湖湿地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采样和研究方法
    2.1 样点布设与采样时间
        2.1.1 样点布设
        2.1.2 采样时间
    2.2 样品采集与鉴定
        2.2.1 浮游植物采集
        2.2.2 浮游植物鉴定和生物量的计算
    2.3 数据分析
        2.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2.3.2 生物多样性分析
        2.3.3 聚类和MDS分析
第三章 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1 七里海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1.1 七里海湿地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3.1.2 七里海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情况
        3.1.3 七里海湿地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情况
    3.2 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2.1 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3.2.2 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情况
        3.2.3 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情况
    3.3 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3.1 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3.3.2 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情况
        3.3.3 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情况
    3.4 白洋淀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4.1 白洋淀湿地的种类组成
        3.4.2 白洋淀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情况
        3.4.3 白洋淀湿地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情况
    3.5 衡水湖湿地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3.5.1 衡水湖湿地的种类组成
        3.5.2 衡水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情况
        3.5.3 衡水湖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情况
    3.6 讨论
第四章 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4.1 七里海湿地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七里海湿地公园入口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1.2 七里海湿地鸟岛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1.3 七里海湿地核心区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2.1 北大港湿地放水闸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2.2 北大港湿地渔民房子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3 南大港湿地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3.1 南大港湿地芦海迷宫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3.2 南大港湿地观鸟台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3.3 南大港湿地核心区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 白洋淀湿地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1 白洋淀湿地泥李庄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2 白洋淀湿地圈头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3 白洋淀湿地光淀张庄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4 白洋淀湿地王家寨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4.5 白洋淀湿地端村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5 衡水湖湿地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5.1 衡水湖湿地放水闸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5.2 衡水湖湿地顺民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5.3 衡水湖湿地放水闸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4.6 讨论
第五章 聚类及MDS分析
    5.1 海河流域五湖的聚类及MDS分析
        5.1.1 海河流域五湖1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1.2 海河流域五湖3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1.3 海河流域五湖5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1.4 海河流域五湖7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1.5 海河流域五湖9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1.6 海河流域五湖11 月的聚类和MDS分析
    5.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考察及科研项目

(5)秦岭南北麓典型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浮游藻类的概述
        1.2.2 环境因素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采样点布设及研究方法
    2.1 采样点布设
        2.1.1 关中地区景观水体
        2.1.2 渭河陕西段
        2.1.3 陕南山塘
    2.2 样品采集
        2.2.1 水样的采集
        2.2.2 浮游藻类样品的采集
    2.3 指标测定
        2.3.1 现场指标测定
        2.3.2 水质指标测定
        2.3.3 浮游藻类定性定量分析
    2.4 富营养化指数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关中地区景观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 气象与水质的季节变化
    3.2 营养盐的季节变化
    3.3 浮游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
        3.3.1 浮游藻类不同门类的生物量大小
        3.3.2 浮游藻类优势种的季节演替
        3.3.3 浮游藻类门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4 浮游藻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河陕西段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水质特征
    4.2 浮游藻类群落组成
    4.3 富营养化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4.4 浮游藻类门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5 浮游藻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南山塘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1 海拔和水质的空间变化
    5.2 营养盐的空间变化
    5.3 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优势藻种
        5.3.1 浮游藻类群落组成
        5.3.2 优势藻种
    5.4 浮游藻类门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5 优势藻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常见藻种拉丁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澎溪河水质变化及水华中浮游生物演替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浮游生态系统
        1.1.1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1.1.2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1.1.3 细菌(Bacteria)
        1.1.4 真菌(Fungi)
    1.2 大坝建立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水华的研究现状
        1.3.1 全球水华的增长与机制
        1.3.2 蓝藻形成水华有利特征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水样处理和水质数据的获取
        2.5.2 浮游植物鉴定、生物量和优势度的计算
        2.5.3 DNA高通量测序
        2.5.4 真光层的确定
        2.5.5 温跃层的确定
        2.5.6 卡尔森修正指数
        2.5.7 生物多样性的计算
第3章 澎溪河水质的年周期变化
    3.1 引言
    3.2 采样点设置
    3.3 材料与方法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澎溪河营养盐水平的时空变化
        3.5.2 澎溪河叶绿素水平的时空变化
        3.5.3 澎溪河水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
        3.5.4 澎溪河富营养化评价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阳平湖水华期间浮游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与采样点设置
    4.3 样品采集及测定
    4.4 数据处理
    4.5 实验结果
        4.5.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4.5.2 水华期间水体营养盐的动态变化
        4.5.3 基于Illumina测序分析的群落组成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阳平湖微囊藻水华及其生消影响因子
    5.1 引言
    5.2 样点设置
    5.3 样品采集与测试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水华发生情况
        5.5.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5.5.3 水华期间水体营养盐的动态变化
        5.5.4 基于Illumina测序分析的群落组成
        5.5.5 水华期间水质参数的动态变化
        5.5.6 水体混合层深度(Zmix)和真光层(Zeu)深度变化
        5.5.7 藻种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
        1.2.2 浮游动物的上行效应与下行效应研究
        1.2.3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4 水利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浮游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1.2.6 太湖浮游动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太湖梅梁湾浮游动长期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点概况
        2.1.2 调查时间及采样点布设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1.3.1 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与鉴定
        2.1.3.2 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2.2.1.1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2.2.1.2 浮游动物不同门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2.2.2 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2.2.2.1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2.2.2.2 浮游动物不同门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2.2.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2.3 讨论
        2.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
        2.3.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2.3.3 浮游动物间的竞争作用
第3章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的空间变化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调查时间及采样点布设
        3.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太湖不同湖区的水环境特征
        3.2.2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3.2.2.1 太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3.2.2.2 不同湖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3.2.3 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
        3.2.4 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湖区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3.3.2 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
        3.3.3 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4章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设计
        4.1.3 水动力扰动参数的测定
        4.1.4 测定指标
        4.1.5 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度的计算
        4.1.5.1 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
        4.1.5.2 优势度的计算及优势种的确定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水体物理化学特征和Chla
        4.2.2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生长的影响
        4.2.3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2.4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影响
        4.3.2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水动力扰动对浮游动物演替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
        5.1.2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
        5.1.3 风浪水动力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常德柳叶湖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湖泊与河流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1 浮游植物概述
    1.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湖泊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1.3.1 湖泊环境特征
        1.3.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4 河流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1.4.1 河流环境特征
        1.4.2 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1.5 研究区域概况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柳叶湖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2.1.2 样品采集方法
        2.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2.1.4 浮游植物参数测定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水环境因子
        2.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2.2.3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变化
        2.2.4 浮游植物优势种时空变化
        2.2.5 浮游植物丰度时空变化
        2.2.6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
    2.3 讨论
        2.3.1 柳叶湖水环境特征
        2.3.2 柳叶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2.3.3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柳叶湖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3.1.2 样品采集方法
        3.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3.1.4 浮游植物参数测定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水环境因子垂直分布
        3.2.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垂直分布
        3.2.3 浮游植物优势种垂直分布
        3.2.4 浮游植物丰度垂直分布
    3.3 讨论
        3.3.1 柳叶湖水环境因子垂直分布特征
        3.3.2 柳叶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垂直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穿紫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4.1.2 样品采集方法
        4.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4.1.4 浮游植物参数测定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水环境因子
        4.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4.2.3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变化
        4.2.4 浮游植物优势种时空变化
        4.2.5 浮游植物丰度时空变化
        4.2.6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穿紫河水环境特征
        4.3.2 穿紫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3.3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沅江常德市区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5.1.2 样品采集方法
        5.1.3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5.1.4 浮游植物参数测定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水环境因子
        5.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5.2.3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变化
        5.2.4 浮游植物优势种时空变化
        5.2.5 浮游植物丰度时空变化
        5.2.6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沅江水环境特征
        5.3.2 沅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3.3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柳叶湖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与水环境特征的比较
    6.1 三类水体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6.1.1 水环境因子比较
        6.1.2 水体富营养状态比较
        6.1.3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比较
        6.1.4 浮游植物优势种比较
        6.1.5 浮游植物丰度比较
        6.1.6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2 讨论
        6.2.1 水环境特征比较
        6.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6.2.3 柳叶湖及邻近城市水体环境管理建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9)氮、温度和光照对大型溞—金鱼藻—小环藻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水体富营养化
    1.2 水华
        1.2.1 水华的概念和硅藻的特征
        1.2.2 硅藻水华的危害
        1.2.3 治理硅藻水华的方法
    1.3 生物操纵技术
        1.3.1 经典生物操纵
        1.3.2 非经典生物操纵
        1.3.3 浮游动物在经典生物操纵法中的应用
    1.4 水生植物控藻技术
        1.4.1 水生植物控藻机理
        1.4.2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机理
        1.4.3 沉水植物在水华控制中的应用
    1.5 生态因子对水华的影响
        1.5.1 磷元素
        1.5.2 氮元素
        1.5.3 温度
        1.5.4 光照
    1.6 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试验研究内容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藻种
        2.1.2 试验浮游动物
        2.1.3 试验沉水植物
    2.2 试验方法步骤及培养液的配置
        2.2.1 试验方法步骤
        2.2.2 培养液的配置
    2.3 测定指标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氮浓度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3.1 前言
    3.2 试验设计
    3.3 结果
        3.3.1 小环藻单独培养
        3.3.2 小环藻和大型溞共培养
        3.3.3 小环藻和金鱼藻的相互作用
        3.3.4 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
        3.3.5 不同组合培养时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3.4 讨论
        3.4.1 氮浓度对小环藻生长的影响
        3.4.2 氮浓度对大型溞和金鱼藻控藻的影响
第四章 温度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设计
    4.3 结果
        4.3.1 温度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4.3.2 温度对培养液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光照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5.1 前言
    5.2 试验设计
        5.2.1 光照强度
        5.2.2 光暗周期比
    5.3 结果
        5.3.1 光强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5.3.2 光暗周期比对小环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共培养的影响
        5.3.3 光照对培养液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微囊藻产毒种群生长和毒素合成的生态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有毒蓝藻水华概述
        1.1.2 微囊藻毒素合成机制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库蓝藻水华及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
        1.2.2 微囊藻生长和毒素合成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的局限性
    1.3 论文概述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太湖流域概况
        2.1.1 太湖概述
        2.1.2 太湖气候特征
        2.1.3 太湖水质状况
        2.1.4 太湖水生态系统现状
        2.1.5 太湖社会经济概况
    2.2 洋河流域概况
        2.2.1 洋河概述
        2.2.2 洋河气候特征
        2.2.3 洋河水质状况
        2.2.4 洋河水生态系统现状
        2.2.5 洋河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富营养化湖库微囊藻毒素产生影响因素研究
    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1 采样点位布设
        3.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水质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3.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3.2.3 微囊藻毒素及叶绿素a时间变化特征
        3.2.4 微囊藻毒素产毒株种群丰度时空分布特征
        3.2.5 微囊藻毒素浓度及产毒株种群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实验设计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分析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氮源对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影响
        4.3.3 不同氮源对蛋白质及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4.3.4 不同氮源对目的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4.2 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合成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磷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实验设计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分析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不同磷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5.3.2 不同磷源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磷源对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影响
        5.3.4 不同磷源对目的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已发表论文
    待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四、An ecological study on dynamics of toxic Microcystis blooms in a eutrophic park pond, Wuha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河流水体变化中轮虫适应性生态研究[D]. 卫向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武汉市三个不同类型湖泊湿地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王贝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鱼类信息素与铜绿微囊藻协同作用对中华拟同形溞生殖和身体表型的影响[D]. 孙雨琛.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海河流域五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分析[D]. 陈佳林. 天津农学院, 2020
  • [5]秦岭南北麓典型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魏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澎溪河水质变化及水华中浮游生物演替与环境因子间关系[D]. 谭炳圆. 西南大学, 2020
  • [7]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佳.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常德柳叶湖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特征[D]. 刘陈. 暨南大学, 2019(06)
  • [9]氮、温度和光照对大型溞—金鱼藻—小环藻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D]. 陈艳.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微囊藻产毒种群生长和毒素合成的生态生理学研究[D]. 王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国武汉富营养化公园池塘有毒微囊藻水华动态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