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日记(1998.10.24-12.10)(论文文献综述)
肖萍,向玉成[1](2021)在《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840-1875)》文中提出1840-1875年,外国人开始进入卫藏地区进行考察与情报活动,其中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成效最为显着。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和从事情报活动主要通过藏西、藏南两个方向及"班智达"群体进行,而法、普鲁士、俄等国人由康区或藏北进入卫藏考察活动却因当地官员和藏人的阻止而作罢,俄国探险考察家由藏北进入卫藏的考察更是迟至19世纪70年代才开启,唯独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取得了"独占鳌头"地位和其他西方国家及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效果。英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独占鳌头"的成绩,原因在于英国拥有藏南、藏西两个进入卫藏的"前进基地"以及利用印度测量局培养了一批精于测绘、具有超常耐力、不惧生死、甘为其利用的名为"班智达"的英印间谍型探险家。
高宏[2](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冀琴[3](2018)在《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边缘,是中低纬度最大冰川分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而敏感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冰川及其变化的理想场所和热点区域,因而该区备受科学界关注。前人对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开展过诸多研究,但多以单条冰川或流域为研究对象,由于该区冰川分布面积大、类型多样、地形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单条冰川或流域尺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足以很好地反映喜马拉雅山整体的冰川变化情况。因此,本研究以整个喜马拉雅山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区域、不同要素和不同类型冰川变化的研究,以期较为直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整体变化特征以及各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要素和不同类型冰川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差异。受高山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冰川区实地考察难度较大,遥感和GI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冰川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本研究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边界,同时结合气象格点数据,研究了喜马拉雅山的气候变化状况,探讨了近25年来该区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冰川面积由1990年的23229.27 km2减小到2015年的20676.17 km2,25年间共减少2553.10 km2,年均退缩率为0.44%/a,近25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退缩,尤其是近5年来,加速退缩趋势更为显着。研究还发现,研究区规模小、坡度陡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冰川已经消失。本研究以主山脊线为基准,将喜马拉雅山分为南、北坡两大区域进行分析后,发现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坡,1990年南坡的冰川面积达62.21%。研究时段内北坡冰川的年均退缩率(0.54%/a)大于南坡(0.38%/a);此外将研究区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面积从西段、中段和东段依次减少。1990-2015年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退缩速率差异明显,东段最快,西段次之,中段最慢。从地形分布和变化特征来看,冰川面积随海拔升高呈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4,8006,200 m范围内。近25年来,各海拔高度带的冰川面积均呈减小的趋势,且退缩主要发生在4,600 m以下。综合山体海拔分布特征发现,5,2005,600 m很可能是喜马拉雅山“第二大降水带”。冰川主要分布在5°25°的范围内,研究时段内各坡度等级的冰川均在退缩,25°30°区间冰川退缩较快,极平缓或极陡峭区域冰川退缩较慢。从坡向来看,冰川在8个坡向分布的并不均匀,东坡、北坡、东北坡和西北坡向冰川分布面积较多,南坡和西南坡向较少。1990-2015年各坡向冰川面积均呈退缩趋势,东坡、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冰川退缩较快,北坡和西北坡较慢。研究区悬冰川的数量最多,冰川面积和平均规模则以山谷冰川最大。山谷冰川是喜马拉雅山最主要的冰川类型,其在地貌形态上具有以下特征:粒雪盆较为宽阔,且后壁陡峭,切割强烈,刃脊和角峰较为发育;积累区以下冰川急流地带较多;消融区分布着大量的冰面河道和冰下河道;冰川末端表碛物较为发育。喜马拉雅山表碛物覆盖类型冰川的数目较少,仅占1990年冰川总数目的6.13%,但其分布面积较大,占1990年冰川总面积的44.21%。近25年来,表碛物覆盖类型冰川和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均在退缩,但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的退缩幅度较大。因此,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表碛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冰川消融,表碛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4005,200 m区间以及和缓地带。研究区海洋型冰川的数目、分布面积和平均规模均大于大陆型冰川。研究时段内,两种类型冰川的面积均呈减小趋势,但海洋型冰川的年均退缩率较小;在不考虑表碛物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可见,喜马拉雅山地区表碛物和冰川规模对冰川退缩速率具有重要影响。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间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值面积,选择代表性区域,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对气候变化的滞后期为12a,在考虑滞后期的情形下,探讨了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以及不同区域(南、北坡与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均呈退缩趋势,结合气象数据发现,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很可能是引起喜马拉雅山以及不同区域冰川持续退缩的主要气候因素。在考虑滞后期的情形下,未来十几年内,研究区冰川在很大程度上仍可能处于退缩状态。
章杰宽[4](2017)在《民国时期青藏旅游地理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青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民国时期吸引了诸多国内外人士前来探险、考察和交流。逐渐开展的旅游活动给民国时青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藏地区的近代化转变。本文旨在运用历史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对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地理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历史时期旅游活动开展与旅游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在自然环境方面,本文着重解释了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地形地貌环境和水文环境;在人文环境方面,本文则重点关注政治环境、人口状况、宗教信仰、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等方面对旅游业的影响。概括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根据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本文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活动类、建筑与设施类五个方面,进而对旅游资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是形成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原因。此部分还以青海省塔尔寺为个案研究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旅游者入藏的几条主要线路。研究显示,在旅游交通道路建设方面,西藏地区基本还是以随山逐水的羊肠小道为主,青海省则以西宁为中心,修建了西到若羌、东达兰州、北连敦煌、南通玉树的公路交通网络。但由于经费和维护不足,青海省的公路使用基本局限在西宁及其周边地区,青海省的其它大部分地区的交通则与西藏无异。西宁和拉萨是民国时期青藏旅游交通的两个最重要节点,其它重要的旅游交通节点还有玉树、江孜、亚东和昌都等。在交通工具方面,西藏地区仍然依赖于“乌拉牛马”,而青海则出现了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公路交通日渐发达。总结了民国时期青藏旅游者的基本动机,认为政务交流、宗教朝拜、科学考察和政治探险是民国时期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的最主要动机,并且出于不同的动机,旅游者的行为也有着较大的区别。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方面,政治探险型旅游者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而在西藏内部其活动区域基本局限在拉萨及其周边地区。西宁由于是青海省的省会,也是政务交流型旅游者的中心活动区。对于科学考察型旅游者而言,对西藏的重点关注区域一个是珠穆朗玛峰,另一是西藏东部的横断山脉和森林峡谷地区,还有则是以纳木错为中心的藏北高原。青海地区的地质科学考察则以阿尼玛卿峰及其周边和柴达木盆地为主。对于宗教朝拜型旅游者而言,其空间特征更为明显,各地的宗教场所成为这些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在旅游流特征上,亚东、昌都和享堂是民国时期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的主要入口,西藏和青海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而布达拉宫和塔尔寺则成为各自旅游流的中心。本部分的个案研究是法国地质学家亨利·海登的西藏狩猎旅游和着名边疆学家马鹤天的青海考察旅游。研究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住宿业、娱乐业和餐饮业的发展状况。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住宿包括宾馆、客栈住宿,驿站住宿、帐篷住宿、寺院住宿等四种类型,其中以昆仑大旅社、湟中大厦、郑记客栈为代表的新兴旅游住宿设施的出现,标志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成就。而在旅游住宿分布上,新兴旅游住宿设施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市,其它区域则主要依赖驿站住宿和寺院住宿。在青海省还建设了一些旅游娱乐设施,如公园、影院、剧场等,促进了当时青海省旅游休闲娱乐活动的发展。在旅游餐饮业方面,茶馆的发展较为突出。由上述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近代旅游业开始萌芽,一些近代化的旅游要素开始不断出现,而旅游业也已经开始由古代旅游向近代旅游转变。2)旅游活动以公务活动为主。尽管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公务旅游活动的规模和类型也时有扩大,但其参加者多限于政府官员及受资助的各界名人,从总体规模而言,毕竟人数不多、比重较小,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及其所附带的消遣性旅游活动并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3)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者数量、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意识觉醒等多个方面,青海与西藏之间以及各自区域内都有显着的差异性。4)旅游活动的时间特征显着。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使得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旅游活动的时间特征较为显着。不同的旅游动机体现出不同的时间特征,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其他旅游行业要素在时间变化上也较为明显。本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历史地理学这一显学的研究方法、内容和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有用于世”这一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色,进而对历史旅游地理这一新兴研究方向乃至学科的建立做出有意义的启迪。
许涌彪[5](2016)在《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来华西人游记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历史文献,它对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印象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珍贵材料,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因其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而变得异常重要,增加对其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其价值的开发与运用。2001-2015年期间大陆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得到了学术界的较大关注,它的出版状况、学术价值以及存在的出版问题值得挖掘和反思。通过对近代旅藏游记出版史的回顾与总结、代表性游记的学术利用情况分析以及游记价值的深层开发等方式,了解近代西人旅藏游记中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对出版游记中的出版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其原因与解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完善对十五年来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认识。了解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所蕴藏的史料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为当下的旅藏游记出版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积极互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洪忠[6](2016)在《横穿西兴拉》文中认为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首次横穿西兴拉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段,激起了一代代科学探险者的兴趣。随后,成都地质矿产所、西班牙探险队,都先后到达了西兴拉山下进行科学考察。2007年4月,我国第一支民间组织花雕队连同6位当地背夫完整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无人区,紧接着又有几支民间户外探险队穿越西兴拉。然而,当时间转到2012年4月29日,两名河南驴友和5名当地民工快到西兴拉第一道山顶时,不幸遭遇雪崩,两名背夫当场遇难,当地政府组织了百余人、历时12天、耗资数十万元的"绝地大营救",为南迦巴瓦峰下西兴拉段的民间自发户外探险敲响了警钟。
陈露[7](2013)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传统人文状态,兼具生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态性。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明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的基因库和避难所。当地居民在宗法、习俗、建筑、歌舞、语言等方面的传统保存良好,与自然生境一起构成浑然一体的山地人文-地域系统。随着国际社会关注、边境商贸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区的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旅游承载力和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成为喜马拉雅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已有研究,利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系统和景观成因,全面讨论了地学景观的成景环境、成景过程和景观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学研究。根据保护区南北坡地域环境差异显着的特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活动适宜空间格局,计算了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最后,提出了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以上研究,论文获得以下结论:(1)以区域构造格局作为空间尺度划分依据,详细清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自上而下分为四级系统: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Ⅱ级,地学景观体系;Ⅲ级,地学景观区;Ⅳ级,地学景点。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个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5个Ⅱ级地学景观体系,17个Ⅲ级地学景观区。结合地质遗迹景观和旅游景观分类方法,识别出分属6种类型的52处地学景点。景观资源以“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圣地”为特色,通过定量评价方法,五级景观资源2处,四级景观资源4处,三级景观资源5处。(2)从地层层序角度探讨了保护区在主要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状况,按地质历史时期,恢复并建立起保护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沉积环境。大时间尺度的成景过程有三个阶段:1)成景地层形成阶段;2)山谷定型阶段;3)构造抬升阶段。而在三个阶段中,又各有多个成景期。成景地层形成阶段历经古生代—中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和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周缘前陆盆地沉积体系,有4期城成景期:(1)基底形成期(前寒武纪);(2)稳定陆表海沉积期(寒武纪—泥盆纪);(3)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石炭纪—侏罗纪);(4)周缘前陆盆地期(白垩纪—古近纪)。山谷定型阶段确定了喜马拉雅山体格架,经历了喜山运动第2幕和第3幕(始新世-中新世)。构造抬升阶段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一致,约2Ma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是在第二阶段山谷定型的基础上对山体加高加深,带有大尺度的剥蚀、夷平等景观改造作用。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成景机理是由喜马拉雅造陆、造山地质演化过程决定的,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白垩纪前陆表海及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提供成景地层所需时间和空间;始新世以来欧亚板块碰撞为喜马拉雅造山提供动力源;第四纪风化剥蚀等外营力作用过程产生各种单体景观。(3)针对保护区空间跨度大、地域地理条件差异显着的特点,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对大空间尺度的地理特征分析能力,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将保护区分为北坡区域和南坡区域,从地形、土地类型和山地垂直带三个人地系统影响因子,分别分析了适宜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采用地理学、资源学、社会经济学、旅游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基于建模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保护区旅游容量测算模型。通过计算游客容量发现,目前保护区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科学、高效地旅游发展模式将是珠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4)梳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山地垂直带谱,借鉴RS、GPS、GIS有关空间分析方法,从山地垂直带海拔和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坡山地的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垂直带性特征显着,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已超过上限,提高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生活水平,缓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对土地产出的依赖程度。(5)在前述有关地学景观和旅游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类型、方式和区域,建立了以“高原山地生态旅游”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了探险旅游开发模式和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张明[8](2012)在《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理论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理景观象征意义的探索和发掘。地理景观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和综合景象,反映了社会信仰体系和当地文化的运转过程。影像景观是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映照和呈现,其本身也可以理解为是屏幕塑造的一种景观。和地理景观一样,影像景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了不同的解释。人类学纪录片是通过参与观察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地“深描”和理性记录,在真实美学原则的导引下,多面向地展示和呈现影像表现主体及其内在涵义的一种记录文本。藏地人类学纪录片可分为文化类、社会类、自然类和宗教类四种。本文依据笔者对藏区跨地域人文地理景观的田野调查,结合对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百年发展史的梳理,将之放置在社会变迁和景观空间演变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并通过对游牧生活、茶马古道、神山圣湖等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勾勒出雪域藏族独特而富有丰富内涵的景观轮廓,以及他们的观念信仰和民族特征等。透视藏地纪录片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所引致的藏人自我意识和心理的嬗变。文化复兴后的藏传寺院依然随着季节的轮转进行着恒久的仪式,“吃糌粑的人”面对流转的岁月又是如何保持着他们珍视的传统和信仰。藏地人类学影像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藏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形态和人物命运。文化多样性是各族群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的形式,多元文化建构的影像元素使得西藏文化多样性的地域特质通过文化演示的方式得以多维呈现和传播,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纪录片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藏地影像民族志在呈现藏族社会生活事象和多元文化的同时,也为往昔的历史留下了一份可供拷贝和再度分析的影像文化典籍。论文从喜马拉雅文化保护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影像技术在保存人类文明记忆和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和重要性。数码影像技术的当代发展为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传播平台,民族志影像化传播对记录和延续史诗“格萨尔”口传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展示也为我们留存了消逝中的民族文化和族群记忆。弗拉哈迪、让·鲁什等纪录片大师为“纪录田野”树立了“分享人类学”的典范,除了时间要素之外,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缮自我”的过程,它要求创作者以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异文化模式,才能真正了解、进入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针对“民族志的缺失造成了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许多缺陷”这一实际情形,与国内人类学界提出的“用中文重新写文化”相呼应,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影像重新写文化”的观点。最后,本文在人类学视野和文化景观理论的支撑下,对藏族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景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影像景观的形塑既有大传统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锻造的作用,也是民间社会小传统力量互动营造的结果。
吴旭[9](2011)在《藏东南流域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逐渐深入,生态决策支持技术在生态学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综合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网络技术以及现代信息系统技术对生态科学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综合决策支持模型已成为生态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成功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并促进区域的生态信息化建设。近10多年来,对西藏高原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研究活动及成果很多,但主要都是针对特定专题展开的研究,以西藏生态为主题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具有决策支持和评价分析功能的综合性信息系统方面还比较薄弱。西藏境内的流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西藏高原流域生态科学研究服务,已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选择西藏高原流域的典型区域——位于西藏“四江流域”东南部人口、经济最集中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和系统应用的示范对象。本文设计开发具有西藏流域特色的生态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流域生态环境数据与综合模型的集成研究、流域生态科学信息共享技术的研究、面向生态问答综合决策模型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支持技术应用研究。生态环境变化会直接影响流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流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间接影响流域的生态环境。要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确立综合性、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思想,本文重点研究应用于决策支持的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技术和针对西藏流域生态问题的生态专题模型,以此构建系统的综合决策评价模型。其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包括以流域内生态系统为尺度的评价单元和以每条流域为评价尺度的评价单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包括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4个专题的评价。结合评价模型与GIS空间数据表达与空间分析功能,本文研究、设计和开发了适用于西藏高原流域特点的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模型和软件构件组合的模型库框架,使用领域模型捕获系统需求,描述领域业务对象之间关系,在框架中提供足够多的扩展点来满足领域可比性带来的问题,提高决策评价软件模型的复用性。实现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技术,结合工作流技术,研究并设计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建立了流域生态决策支持模型库框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模型管理程度不高以至调用模型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利用效率。(2)将Agent这一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面向西藏流域决策支持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模型库系统结构来实现模型库的智能管理,研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gent的模型库框架结构。Agent对环境的感知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的行为以及Agent之间良好的通信与协作。Agent技术的应用使模型库的智能程度加深,便于人机交互的模型调用,增强了系统灵活性,为流域生态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3)将GeoWeb2.0这一空间技术的新理念引入到系统开发中,即在Internet网上部署应用系统及GIS服务功能,Geo Web使符合某种元数据标准的空间数据在异构、分布式数据库之间通过统一的API方式进行沟通。对于数据量庞大的地理和生态环境背景地图,本文研究的系统采用了Microsoft提供的Bing Map电子地图为显示底图,利用ArcGIS Server提供的可用组件,将研究中所获取的各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缓存、切片、上传到效用计算供应商,在云端创建了数据中心,用户通过Internet连接来调用决策支持服务。采用这种新型的Web技术率先开发了面向西藏高原的决策支持系统。整个系统采用Java Web的轻量级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开发,并结合ArcGIS Server提供的Java平台,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开发。本文研究并开发的面向西藏主要流域的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将为西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决策提供较灵活的模型与决策支持方案,提高了对流域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促使相关决策更加直观、快速和有效,并对加快流域所涉及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西藏高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加强西藏高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王一婷[10](2011)在《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简史》文中认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拥有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的无数名山险峰,就我国境内及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而言,就汇集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5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达40余座。它不仅为世界登山探险家们所向往,也为世界科学家们所瞩目。中国的登山运动在体育项目中占有明显而重要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登山运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跻身于世界登山运动前列。构成这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科考事业的一大特色,就是登山和科考相结合。本文试图将中国地质大学近60年来在青藏高原登山科考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2绪论,主要对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地质特征及人文环境做了简要的介绍。3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综述是对青藏高原科考以及科考成果的一个简要概括,结合外单位在青藏高原的考察工作做了一个梳理。4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主要是对地质大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概括性的论述。5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科考活动简析,主要突出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科学考察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起到的作用,以及地大人在考察中显现出来的不断进取、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6结论,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试论了青藏高原考察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作为中国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领域,青藏高原也是国际科学界瞩目的关键区域。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使我们了解国际上的最新动态与进展,开拓研究视野,收集到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数据和样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实验室条件,使我们掌握新的方法手段,通过到毗邻地区和全球高山区域去考察,有利于加强宏观整体的综合研究。
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日记(1998.10.24-12.1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日记(1998.10.24-12.10)(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840-1875)(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外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二 藏西方向的考察活动 |
三 藏南方向的考察活动 |
四 “班智达”群体的考察活动 |
五 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独占鳌头”之成因 |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冰川简介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冰川与大气圈 |
1.2.2 冰川与水资源 |
1.2.3 冰川与海平面 |
1.2.4 冰川与自然灾害 |
1.2.5 冰川与旅游资源 |
1.3 国内外冰川研究进展 |
1.3.1 科学考察研究阶段 |
1.3.2 冰川遥感研究进展 |
1.4 论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述 |
2.2 地质历史与地势地貌 |
2.3 气候条件与冰川类型 |
2.4 区域植被 |
第三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 |
3.1.1 遥感影像数据 |
3.1.2 数字高程模型 |
3.1.3 气象数据 |
3.1.4 其他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2 冰川边界提取 |
3.3 冰川边界验证 |
第四章 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
4.1 冰川面积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1.1 冰川总面积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1.2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1.3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2 不同海拔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3 不同坡向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4 不同坡度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5 不同规模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6 不同形态类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7 表碛物覆盖类型与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8 海洋型与大陆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4.9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
5.1 气候变化的时间特征 |
5.1.1 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5.1.2 夏季均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 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
5.2.1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候变化特征 |
5.2.2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的气候变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冰川变化的主控因素分析 |
6.1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滞后性研究 |
6.2 喜马拉雅山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6.3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6.4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6.5 近30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统计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
在学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民国时期青藏旅游地理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历史旅游地理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相关旅游学概念 |
二、相关学科概念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旅游史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旅游地理的研究 |
三、关于民国时期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民国时期青藏高原社会经济的研究 |
第四节 历史旅游地理学研究探讨 |
第五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六节 研究意义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资料 |
第二章 民国青藏旅游业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状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状况 |
一、地形地貌环境 |
二、水文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状况 |
一、政治环境 |
二、人口状况 |
三、宗教信仰 |
四、经济状况 |
五、交通状况 |
第三章 民国青藏旅游资源 |
第一节 民国青藏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一、原真性 |
二、宗教性 |
三、封闭性 |
第二节 民国青藏旅游资源的类型 |
一、巍巍青藏、世界屋脊——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
二、江河之源、湖泊密布——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
三、种类丰富的高原生物——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
四、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
五、独具一格的宗教风情——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 |
第三节 民国青藏旅游资源的分布 |
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分布 |
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分布 |
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分布 |
四、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分布 |
五、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分布 |
第四节 个案——民国时期塔尔寺旅游开发 |
第四章 民国青藏旅游交通 |
第一节 民国青藏旅游交通线路分布 |
一、传统交通的延续——西藏旅游交通线路分布 |
二、现代交通的起源——青海旅游交通线路分布 |
第二节 民国青藏旅游交通节点 |
一、民国青藏一级旅游交通节点 |
二、民国青藏二级旅游交通节点 |
第三节 民国青藏旅游交通方式与工具 |
一、主要旅游交通方式与工具 |
二、特种旅游交通方式与工具 |
第五章 民国青藏旅游者 |
第一节 民国青藏旅游者动机 |
一、旅游动机及其分类 |
二、政务交流:中央地方的沟通 |
二、宗教朝拜:藏传佛教的昌盛 |
三、科学考察:近代学术的兴起 |
四、政治探险:侵略行为的猖獗 |
五、其他动机 |
第二节 民国青藏旅游者行为 |
一、维护国家统一——政务交流型旅游者 |
二、追寻心灵归宿——宗教朝拜型旅游者 |
三、开展学术研究——科学考察型旅游者 |
四、服务殖民战略——政治探险型旅游者 |
五、民国青藏旅游者的时空特征 |
第三节 民国青藏旅游流 |
一、民国青藏旅游流入口分布 |
二、民国青藏旅游流内部网络格局 |
第四节 个案 |
一、亨利·海登等之西藏狩猎旅游 |
二、马鹤天之青海宦游 |
第六章 民国青藏旅游住宿及其它相关行业 |
第一节 民国青藏旅游住宿 |
一、旅游住宿设施类型 |
二、旅游住宿设施的分布 |
第二节 其它旅游要素 |
一、旅游娱乐设施 |
二、旅游餐饮设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史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在大陆的出版(2001-2015) |
第一节 十五年来大陆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状况 |
一、着者 |
二、编译校队伍 |
三、主要的出版社 |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史定位 |
一、1949年以前的旅藏游记出版 |
二、1949-2000年出版的旅藏游记 |
三、十五年来出版的西人旅藏游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界对相关旅藏游记的利用情况 |
第一节 利用游记的主要作者群 |
一、作者群的区域分布 |
二、作者群的学术网络 |
第二节 对游记利用内容的分析:对《叩响雪域高原的门扉》、《西藏扎什伦布寺访问记》的综合考察 |
一、利用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二、游记利用的主要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地域化:西人旅藏游记中的藏传佛教寺庙(以塔尔寺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对塔尔寺的记载 |
一、宗喀巴大师及其传说 |
二、塔尔寺神树 |
三、异域风情的朝拜者 |
四、塔尔寺整体的形象 |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与价值 |
一、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 |
二、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形象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有名词翻译问题:关于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翻译为例 |
第一节 相关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为中心的分析 |
第二节 译名统一与人物形象的建构 |
第三节 专有名词翻译的规范化 |
一、专有名词翻译的问题 |
二、规范化的门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近代西人旅藏游记的深度开发 |
第二节 关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近代以来大陆出版或出刊的旅藏游记情况汇总表(2000年以前) |
附录二:近十五年来出版的涉藏游记(2000—2015) |
附录三:尚未汉译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科学考察简史 |
1.2.2 珠峰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进展 |
1.2.3 旅游地学研究进展 |
1.2.4 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 依托项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依托项目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1 主要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区位条件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人文环境 |
第3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研究 |
3.1 构造背景 |
3.1.1 大地构造概况 |
3.1.2 区域构造 |
3.2 地层系统 |
3.2.1 地层 |
3.2.2 地层岩性 |
3.3 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 |
第4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系统 |
4.1 地学旅游景观资源厘定 |
4.2 地学景观资源级别划分 |
4.3 地学景观资源系统类型及特征 |
4.3.1 拉轨岗日地学景观体系域(A1) |
4.3.2 北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2) |
4.3.3 高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3) |
4.4 配套人文景观体系 |
4.5 景观资源特色与开发评价 |
4.5.1 景观资源特色 |
4.5.2 地学景观资源评价 |
第5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景观成因研究 |
5.1 成景环境分析 |
5.2 成景过程 |
5.2.1 成景地层形成阶段 |
5.2.2 山谷定型阶段 |
5.2.3 构造抬升阶段 |
5.3 景观成因演化与形成机理 |
第6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承载力研究 |
6.1 旅游空间分析 |
6.1.1 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
6.1.2 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
6.2 旅游承载力测算 |
6.3 保护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7章 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7.1 旅游业发展分析 |
7.1.1 旅游业现状 |
7.1.2 旅游产品分类 |
7.2 旅游开发模式 |
7.2.1 开发原则 |
7.2.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7.2.3 探险旅游开发模式 |
7.2.4 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
7.3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评估 |
7.3.1 指导原则 |
7.3.2 环境影响评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影视人类学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人类学”与“纪录片”在中国语境的阐释 |
第四节 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与分类 |
一、 民族志电影与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 |
二、 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 |
第五节 在纪录美学与科学性之间 |
一、 早期民族志电影的科学性取向 |
二、 纪实美学与“科学性”理念的嬗变 |
第二章 影像中的藏族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影像中的近代藏族社会 |
一、 费尔希纳等人拍摄的西藏纪录片 |
二、 《神秘的西藏》与《西藏巡礼》 |
三、 郑君里与《民族万岁》的创作 |
第二节 孙明经的早期民族志电影创作 |
一、 民族志电影《西康》系列片的拍摄 |
二、 《雅安边茶》与《西康跳神》 |
三、 中国的“格里尔逊” |
第三节 藏地民族志电影的拍摄 |
一、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的特征与类型 |
二、 民族志电影《西藏的农奴制度》和《僜人》 |
第三章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雪域影像 |
第一节 雪域影像作为历史重写本 |
一、 拉萨的电影物语 |
二、 十八军进藏和康藏公路的修筑 |
三、 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
四、 《西藏谍影》与“冷战的孤儿” |
五、 中印边界之战 |
第二节 雪域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景观 |
一、 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 |
二、 埃德蒙·希拉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 |
三、 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景观 |
第三节 寻找香巴拉 |
一、 文化寻根:纪录片聚焦“江河古道” |
二、 朝圣:一段心灵的旅程 |
三、 在神山圣湖的怀抱里 |
第四节 影像媒介的藏地纪录片创作 |
一、 西藏电视台的成立 |
二、 新影厂西藏站的纪录片创作 |
三、 青海电视台纪录片巡礼 |
第四章 雪域人类学纪录片的景观空间 |
第一节 书写现代藏区农牧民生活 |
一、 《藏北人家》对游牧文化的解析 |
二、 其他牧民生活的纪录片 |
第二节 永远的茶马古道 |
一、 《茶马古道》的文化地理景观 |
二、 田壮壮的《德拉姆》 |
三、 有关茶马古道的其他纪录片 |
第三节 藏传佛教纪录片 |
一、 纪录片《达赖喇嘛》 |
二、 有关十世班禅的纪录电影 |
三、 曲静拍摄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
第四节 圣城拉萨的神圣空间 |
一、 《布达拉宫》 |
二、 《大昭寺》 |
第五节 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拍摄 |
一、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等机构拍摄的民族志影像 |
二、 《三江源》与雪域环境生态变迁 |
第五章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文化分析 |
第一节 《八廓南街 16 号》的叙事解析 |
一、 纪录理念的流变 |
二、 怀斯曼“直接电影”理念的影响 |
三、 作为叙事的“隐喻” |
第二节 哭泣的可可西里 |
一、 藏文化的环保观 |
二、 康巴环保英雄:扎巴多杰 |
三、 从《平衡》到《可可西里》 |
第三节 《西藏一年》:影像民族志的新面向 |
一、 信仰与仪式的影像解读 |
二、 文化复兴和文化多样性 |
三、 作为文化展演的民族志影像 |
第四节 独立制作人的藏地影像创作 |
一、 独立影像的兴起 |
二、 民间草根影像的兴起 |
第五节 域外经典藏地纪录片速描 |
一、 《更敦群培》 |
二、 《盐程万里》与其他海外藏地纪录片 |
第六章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深描:用影像重新写文化 |
一、 人类学影像记录范式的现代变迁 |
二、 影像对“他者文化”的重构 |
第二节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纪录田野 |
一、 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 |
二、 “分享”的记录过程 |
三、 多元文化主义的观察视角 |
第三节 影像与喜马拉雅文化保护 |
一、 博物馆展示与民族志影像化传播 |
二、 “格萨尔”口传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保护 |
三、 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保护 |
第四节 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的未来走向 |
一、 数字影像技术和网络传播的发展 |
二、 人类学纪录片的镜头语言 |
三、 人类学纪录片的受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藏地人类学纪录片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课题 |
科研活动 |
后记 |
(9)藏东南流域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流域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1.4.2 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在流域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4.3 西藏主要流域生态科学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本文研究的基础工作 |
1.6.2 研究方法简介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1.7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生态决策支持方法与模型 |
2.1 综合决策模型的原理及方法 |
2.1.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
2.1.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
2.1.3 流域内植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
2.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
2.2.1 基于GIS 的空间分析辅助决策功能 |
2.2.2 智能Agent 的应用 |
2.2.3 生态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2.3 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技术 |
2.4 基于本体论的软件建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建设目标分析 |
3.1.1 系统需求分析 |
3.1.2 系统研发目标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系统概述 |
3.3.2 系统总体结构 |
3.3.3 系统功能结构 |
3.3.4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环境信息集成与共享 |
4.1 研究背景 |
4.2 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特征与分类 |
4.2.1 数据特征 |
4.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分类 |
4.3 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关键技术 |
4.3.1 数据集成 |
4.3.2 模型集成 |
4.3.3 元数据理论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
4.3.4 多源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研究 |
4.4 建立多源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 |
4.4.1 通过元数据实现异构数据库的标准化 |
4.4.2 建立空间数据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5.1 综合决策支持模型的分类与表示 |
5.1.1 模型的分类 |
5.1.2 模型的表示 |
5.2 生态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 |
5.2.1 基于工作流的模型库原理 |
5.2.2 基于Agent 的工作流在模型库中的应用 |
5.2.3 模型在模型库中的存储与组织 |
5.2.4 模型库管理系统 |
5.3 评价模型决策支持应用实例 |
5.3.1 决策评价模型数据流分析 |
5.3.2 运用AHP 方法模型实现决策评价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及应用 |
6.1 系统实施架构 |
6.1.1 系统运行环境 |
6.1.2 系统网络架构 |
6.1.3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6.1.4 数据库集成环境 |
6.2 系统主要功能应用实例 |
6.2.1 基于GeoWeb 的空间决策服务功能 |
6.2.2 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服务 |
6.2.3 空间分析辅助决策 |
6.2.4 基于环境背景数据的空间分析辅助决策 |
6.2.5 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 |
6.2.6 生态环境专题数据服务 |
6.2.7 专家决策方案支持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10)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绪论 |
2.1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特征 |
2.1.1 地理环境 |
2.1.2 地质特征 |
2.2 人文环境及社会经济 |
2.2.1 人文环境 |
2.2.2 社会经济 |
第3章 我国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简史回顾 |
3.1 我国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过程及分期 |
3.1.1 青藏科考的历史简述 |
3.1.2 分期原则 |
3.2 我国青藏高原科考成果简述 |
3.2.1 20 世纪50—60 年代 |
3.2.2 20 世纪70—80 年代 |
3.2.3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
第4章 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 |
4.1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科考过程及分期 |
4.1.1 与国家登山运动同步 |
4.1.2 登山恢复与发展阶段 |
4.2 为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培养人才 |
4.2.1 登山队的两面旗帜 |
4.2.2 登山双子星 |
4.3 为青藏高原科考奠基铺路 |
4.4 成果简述 |
4.4.1 科学考察成果 |
4.4.2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
第5章 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科考活动简析 |
5.1 适应时代要求发挥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
5.2 几代人的努力彰显科学精神 |
5.2.1 情系高原—莫宣学 |
5.2.2 一代代地大人的青藏情结 |
第6章 青藏高原科考的展望与思考 |
6.1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未来 |
6.2 开发青藏高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日记(1998.10.24-12.10)(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840-1875)[J]. 肖萍,向玉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3]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D]. 冀琴. 兰州大学, 2018(11)
- [4]民国时期青藏旅游地理研究(1912-1949)[D]. 章杰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D]. 许涌彪.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横穿西兴拉[J]. 罗洪忠. 西藏人文地理, 2016(01)
- [7]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 陈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5)
- [8]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D]. 张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12(06)
- [9]藏东南流域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吴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简史[D]. 王一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