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学特征及输导系统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学特征及输导系统

一、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云献[1](2019)在《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中凹陷是渤海油田三大富生烃凹陷之一,其北部地区生烃量大,成藏条件优越,但是已发现的油气分布很不均衡,在不同的构造带,以及同一构造带的不同构造之间,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揭示该地区油气成藏的差异,明确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油气聚集区,开展了典型油气藏及失利井解剖,查明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研究区的成藏模式,并指出了有利目标区带和勘探评价目标。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横向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沿3个带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西部凸起带、中部凹陷带和东部陡坡带,纵向可划分为深层、中层、浅层3个聚集层,分别对应沙二-沙三段、东二段、馆陶-明化镇组。油气聚集的构造部位主要有洼中走滑拱升带、凸起带、陡坡带和缓坡带。从典型油气藏解剖看,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成藏条件;根据失利井和失利构造分析,认为输导体系差是导致研究区圈闭不能成藏的主要原因。在成藏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中凹陷北部4种油气成藏模式:洼中拱升带-多层油气成藏模式、叠瓦扇型转换带-中层油气成藏模式、双重走滑转换带-浅层油气成藏模式、陡坡带-深层油气成藏模式。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仍在活动的张性、张扭性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有效通道,砂地比向增大方向“凹陷”的部位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有效输导路径与排烃强度图相结合,指明具有油气充注条件的输导通道,预测有利圈闭分布:辽中北洼东部辽中2号断层陡坡带和辽中北洼西部陡坡带沙二段。

师萌[2](2018)在《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辽中凹陷南部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利油气富集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勘探价值。但研究区缺乏系统综合的成藏机理研究,对油气成藏要素,油水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仍存在较多有疑问的地方。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辽中凹陷南部LD22-LD27地区的成藏基本要素、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油气成藏期次和油气成藏过程等分析,归纳了该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东三段烃源岩及沙河街组烃源岩发育较好;储层为高孔—高渗或高孔—中渗的浅层馆陶组及明化镇组;盖层为发育较好的东二段、东三段和沙三段泥岩;生储盖组合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下生上储式及自生自储式。主要发育同断层相关的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及断背斜油气藏。不同构造部位原油富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近主干断裂的构造部位地层水矿化度高,地层水水型以CaCl2型为主,反映存在沿深大断裂的热液上涌。受中央走滑断裂影响,LD21-2、LD21-3、LD27构造主要发育新近系油藏,原油物性较差;距离断层较远的LD21-1、LD22-1及LD22-1S构造发育埋藏较深的古近系油藏,原油物性较好。该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油源断层及控藏断层控制,砂体发育次之;断层垂向性封闭因子Fvs临界值为1.6。区内油气主要充注成藏时间为明化镇组沉积中期及晚期;其中LD21-1及LD27-2S中的原油具有混源特征,其他含油构造油气主要来源于辽中南洼。综合油气富集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油气来源及充注成藏期次过程,研究区归纳出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双源供烃、断-砂复合输导深层成藏模式;单源供烃、断层输导浅层成藏模式;双源供烃、断-砂复合输导浅层成藏模式。

刘岩[3](2016)在《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走滑断裂是济阳坳陷内发育的最重要的构造之一。前人对走滑断裂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布、构造样式、断裂演化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但系统性地研究济阳坳陷内走滑构造、走滑拉分构造以及油气分布集中在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因等方面则相对较少。本论文以济阳坳陷各个凹陷内发育的走滑断裂为例,通过对大量地震剖面、沉积相带展布、构造埋深图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走滑构造特征、走滑拉分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济阳坳陷发育多期构造、多重断裂的叠加效应,在新生代发育了大量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变换构造。受板块的运动、深部的大断层、地球深部的动力学等因素影响,走滑作用在不同时期和方向上的叠加,使济阳坳陷在多个期次发生了构造的反转,引起坳陷沉积的格局、构造演化特征以及油气成藏条件改变。济阳坳陷反转构造共存在2大类、4小类和9种具体表现形式。济阳坳陷古近纪主要演化阶段为沙三期—东营期。对于济阳坳陷现今构造格局与油气富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济阳坳陷的走滑构造主要包括区域走滑构造和区内走滑构造,区域走滑构造包括:郯庐断裂带、兰聊断裂带、鲁西帚状构造、冀鲁帚状构造等,区域走滑构造分析可以表明,济阳坳陷在中、新生代处于区域走滑应力环境;区内走滑构造又可分为基底走滑构造与盖层走滑构造。潍北凹陷、莱州湾凹陷、青东凹陷、桩东凹陷属于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拉分作用对凹陷内油气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济阳坳陷的油气主要富集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主要富集于Es3-Ed较发育的主生油洼陷周围;主要富集于古近系的东营组和新近系的馆陶组,主要富集于构造油气藏,主要富集于两种构造带:古近系构造带与新近系的潜山披覆构造带;主要富集于二种复式油气聚集带:以古近系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潜山披覆构造带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构造活动引起凹陷、洼陷的产生、发展与消亡,构造活动的基本影响因素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一是区域右旋走滑应力场;二是东西凹陷边界断裂(带)的特点及其走滑活动;三是凹陷内基底断裂的走滑活动;四是凹陷内古近系地层的力学性质。

陈聪[4](2016)在《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动态耦合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东湾坳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产油区,勘探开发程度已较高,需要寻找潜在的勘探新区域,因此加强油气成藏研究是必要的,成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多个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目前对辽东湾坳陷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关系已有较深入的认识,但对动态耦合过程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通过对典型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认识到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烃源、断裂、圈闭、温压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烃动力学、盆地模拟、油气地球化学、沉积构造分析等方法,研究辽东湾坳陷烃源岩热演化过程、生排烃过程、圈闭演化过程、断裂系统演化过程、油气充注等过程的耦合关系,恢复辽东湾坳陷的成藏动态过程,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表现在,烃源岩演化决定了烃类流体性质的差异;优质烃源岩分布控制了油气富集区的展布;断裂系统控制了储层分布与质量、油气的运移与保存;异常高压既为烃源岩提供排烃动力又为下伏油气提供遮挡;有效圈闭形成时间定了油气聚集的成败。(2)利用Easy%Ro动力学模型进行的单井、二维、三维模拟结果表明,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距今30.3Ma)沙河街组三、四段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三段烃源岩均未进入生烃门限。东营组一段沉积末期(距今23.3Ma)沙河街组三、四段烃源岩达到生油气高峰阶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下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现今,主力烃源岩均处于大量生烃阶段。北段比中段南段成熟度高,南段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时间最晚。(3)借鉴构造演化阶段,结合辽东湾各期构造应力场及断裂剖面演化图,根据大量地震解释剖面上断层断点断距和上下盘厚度差恢复了辽东湾坳陷断裂系统在各沉积时期的活动性,距今65-38Ma主干断裂多为初始发育期,活动速率小于30m/Ma。距今38-32.8Ma,活动速率开始增大,活动速率集中在30-60m/Ma。距今约32.8-24.6Ma北段辽西3号、辽中1号、辽东2号均有一定的活动性,活动速率集中在30-90m/Ma之间。距今24.6-12.0Ma各断层多处于静止状态。仅北段辽中2号北段有一定活动性,活动速率为6.23m/Ma。(4)辽中坳陷北段深层超压幅度最大,压力系数可达1.601.80。辽中凹陷及辽西凸起异常高压主要分布在东营组二段下至沙河街组一段和沙河街组三段。通对JZ25-1沙河街组油气包裹体捕获压力系数的计算值集中在1.201.40之间,推断在辽东湾坳陷北段油气大规模充注时期,地层已普遍发育超压。(5)恢复了辽东湾坳陷北段辽西凸起区、辽中凹陷区、辽东凸起区,中段辽西凸起区和辽中凹陷区以及南段的辽中凹陷区成藏耦合动态过程,通过对比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成藏耦合过程,预测辽东凸起北段JZ23构造带为有利勘探区域,JZ23构造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且成藏主控因素之间具有较好的动态耦合关系,勘探潜力较大。

胡明[5](2013)在《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南堡凹陷中浅层是指东二段及以上地层,2套主要的烃源岩位于下部的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内部,储层在中浅所有地层中均有发育,为典型的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断裂是油气由下向上运移的必经之路,断裂是连接烃源岩与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要素的桥梁。研究区钻井揭示,已发现的油气藏均与断裂相关呈多层系分布的特点,但绝非所有与断裂相关的圈闭均有油气发现。为了探寻研究区油气分布特殊性的控制因素,本文以断裂为主线,结合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从断裂与以上成藏要素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入手,寻找主要控制油气富集的空间匹配关系。利用地震解释资料,运用生长指数剖面、断裂活动速率、剖面伸展率、联合剖面和构造演化史剖面等方法,对研究区内断裂的形成演化历史进行了深度剖析,得出南堡凹陷断裂由沙河街组沉积时期至今依次为早期伸展、中期走滑-伸展、晚期张扭“3期3性质”的演化特征。利用地化资料、钻井、录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构造、沉积、化验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要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中浅层有效源岩有2套,发育在沙三段和沙一段-东三段地层中;储层在东二段至明化镇组4个层位均有发育,盖层为东二段上部、明化镇组下部2套区域性泥岩盖层和馆三段局部火山岩盖层等3套盖层;圈闭在二级构造带上主要发育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断鼻、断块等大型圈闭,单一圈闭有断块、断鼻、断背斜3种类型。在断裂、烃源岩、储层、盖层以及圈闭等成藏要素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油源断裂厘定、盖层断接厚度、断-砂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指数、断裂密集带划分等方法对断-源、断-砂、断-盖和断-圈等空间匹配关系精细剖析得出:(1)断-源匹配关系:按照断裂与2套烃源岩的切割关系,提出了断-双源、断-单源和断-间源等3种不同类型的匹配关系,断-双源匹配关系控制形成的油气藏数量最多,与油气藏平面分布的关系可以看出断-源匹配控制着油气藏平面上的分布范围;(2)断-砂匹配关系:按照断裂倾向与两侧储层砂体倾向匹配关系可以将断-砂匹配关系分为反向正断层型、顺向正断层型、屋脊式正断层型和反屋脊式正断层型4种类型,研究区内不发育反屋脊正断层型,反向正断层上盘和顺向正断层下盘为有利的匹配关系,并利用断裂与砂体接触长度、砂体厚度、砂岩倾角、断裂倾角、泥质含量建立了评价断裂与砂体匹配的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指数,结果表明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指数越高则油气富集程度越高,其值大于2时有利于油气侧向分流;对研究区内多井各层位含油气性与砂地比关系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有利于油气侧向分流的地层砂地比应大于20%;(3)断-盖匹配关系:按照盖层被断裂错断程度,可以分为未断穿型、完全有效型和部分有效型3种,研究区内极少发育未断穿型断-盖匹配;对于完全有效型和部分有效型断-盖匹配关系,通过由小到大的盖层断接厚度与多井油气纵向分布层位关系可以得出,盖层断接厚度小油气在盖层上下均有分布,断接厚度大,仅在盖层之下分布,对油气的垂向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油气在盖层上下均有分布与油气仅在盖层之下分布的过渡区域对应的盖层断接厚度即为完全有效型和部分有效型断-盖匹配关系的阈值,据此确定了东二段上部和馆三段2套盖层的阈值分别为90~95m和130~150m;并针对东二段和馆三段盖层建立了下封上不封(Ⅰ)、下不封上封(Ⅱ)和上下均不封型(Ⅲ)3种断-盖匹配垂向控油气模式,Ⅱ型油气只在东二段盖层之下聚集,上部盖层无意义,Ⅱ型油气可以在东二段上下均有聚集,Ⅲ型油气可以在东二段和馆三段盖层上下均有聚集;(4)断-圈匹配关系:依据圈闭位于断裂密集带位置可以将断裂与圈闭的匹配关系分为背-内断圈匹配、背-边断圈匹配和向-内断圈匹配3种类型,通过含油气范围与这3类断-圈匹配关系分布对比来看,背-内断圈匹配、背-边断圈匹配和向-内断圈匹配三种匹配关系均能够控制油气形成有效油气聚集,而且背-内断圈匹配和背-边断圈匹配关系控制形成的油气藏数量更多且富集成度更高;同时利用断裂倾向与圈闭地层倾向关系将断-圈匹配关系分为反向断-圈匹配和顺向断-圈匹配关系2类(其中又分别分为单断-圈匹配、双断-圈匹配和多断-圈匹配3种类型),通过2类6型断-圈匹配关系与油气藏数量、含油面积和储量丰度等对比发现,反向断-圈匹配关系对油气聚集位置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反向断-圈和顺向断-圈匹配关系中的双断-圈和多断-圈匹配型是更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的匹配类型。在南堡凹陷中浅层断-源、断-砂、断-盖、断-圈等空间匹配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断-源匹配关系控制油气分布的部位、断-盖匹配关系控制油气垂向分布的范围、断-砂匹配关系控制油气成藏的层位以及断圈匹配关系控制油气成藏的位置等认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组合的油气成藏模式,为深入认识下生上储型式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宋永东[6](2010)在《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自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伸展断陷形成期、扩展期和消亡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并表现出早期伸展、晚期走滑的构造特征。由于凹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造成了凹陷内部复杂的断裂系统,形成了多种不同成因的含油构造样式。复杂的地质特征给油田后期的地质研究和生产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现阶段开展大连片高精度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整体地、系统地认识饶阳凹陷古近纪断裂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该凹陷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现代油气成藏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油田开发资料对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系构造单元、断裂系统特征、构造演化和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凹陷断裂系统类型及构造特征和凹陷构造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凹陷的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特征,讨论了构造岩相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明确了构造演化对油气生运聚的作用和影响,结合生产资料进一步指出该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研究表明,饶阳凹陷中北部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基底断弯区和南部盖层滑脱断褶区,各区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特征。凹陷内正断层发育,走向具有以北东、北北东为主,以北西、近东西向为辅的特点,形成网格状断裂体系。这些断裂构成正向滑动断阶、正向翘倾断块等伸展构造样式和花状构造、雁列构造等走滑构造样式。根据凹陷内各主干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构造特征以及断裂构造样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5大断裂系统,即马西断裂系统、任丘断裂系统、河间断裂系统、留路断裂系统和高阳断裂系统。各断裂系统内部有不同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控制着各洼槽的沉积充填和油气分布,各系统之间以不同的变换构造相连。这些断裂系统制约着不同构造样式的展布,共同控制了凹陷的形成和演化。通过恢复各期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剥蚀厚度,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凹陷构造演化史。各期构造活动强度不同,致使凹陷内各级断层的活动性也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垂向叠加改造和平面迁移规律,利用断层生长指数和落差等参数定量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性。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凹陷构造演化阶段。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成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伸展方向的旋转、张扭作用方式、伸展断层断面的演化和滑脱构造深度是形成凹陷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系是油气勘探成熟区,储量增产难度加大。目前勘探重点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地层岩性油气藏。论文最后总结了油气成藏特征,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指出断裂活动强度和不整合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控制了油气的运聚成藏,同时有利的构造岩相带和沉积体系也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分析,指出河间和大王庄地区东营组三段、蠡县斜坡沙河街组一段和马西地区南部沙河街组一段为有利勘探区带,并对其进行了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王利[7](2010)在《通王断裂带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通王断裂带地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沙河街组是本区的主要含油层系。通过烃源岩分析、储集层类型划分、孔隙流体动力场的描述、优质输导体系类型及断裂构造特征的研究,认为牛庄洼陷烃源岩主要为沙四上和沙三段深湖相—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油气以生油洼陷为中心,呈环状或半环状分布;沙三段大型三角洲相储集砂体、沙四段中上部的滨浅湖近岸砂坝、远岸砂坝和席状砂岩储层是主要储集层类型;砂体—断层类输导体系是本区优质输导体系,牛庄洼陷北部发育的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使油气顺着断层、砂体向南部通王断裂带常压常温和常压高温区运移。通王断裂带的油气藏主要是受断裂控制的构造油气藏,王家岗油田往西的中浅层是断层类油藏的有利地区,王家岗地区北部和陈官庄地区的西北部,是沙三段隐蔽油气藏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勘探地区。

高长海[8](2009)在《断陷盆地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研究 ——以济阳坳陷和冀中坳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勘探实践的不断深入,新发现的油气藏中不整合油气藏在储量和产量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已成为断陷盆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不整合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不整合对油气的输导作用问题,实际上就是油气能否以及如何沿不整合从“源”到“藏”的问题,也即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和控制了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目前,有关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的研究还较少,甚至有些方面还未涉及,这极大限制了不整合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因此,针对断陷盆地,对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是油气勘探的迫切需要,对不整合油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我国东部断陷盆地─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和冀中坳陷为主要研究区,以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和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研究为基础,以不整合空间结构的非均质性、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有效性研究为重点,对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不整合油气藏的有利区带。通过对济阳坳陷和冀中坳陷不整合油气藏勘探实例的分析,认为断陷盆地不整合在空间上具明显的三层结构特征,即不整合面之上的底砾岩层、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层,其中底砾岩层和半风化岩石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且油气主要在半风化岩石层中聚集。理论上不整合可出现48种结构类型,当不整合不发育风化粘土层,且不整合面之上为砂岩时,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出现“输导体”居多,不整合面之上为泥岩时,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形成封堵或圈闭居多;当不整合发育风化粘土层,则以形成圈闭居多。在对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通道类型:宏观上,存在由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两种高效运载层组合成的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两种通道类型;微观上,底砾岩“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孔-洞-缝”系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它们可将砂体和断层等连接起来,组成区域性的运移输导网络,共同控制着油气的运移。通过对断陷盆地不整合各结构层的几何形态、连续性、厚度变化特征、岩性变化特征以及物性变化特征等的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整合无论是在平面、层内,还是层间均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且半风化岩石层的非均质程度要强于底砾岩层。依据不整合各结构层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的大小,建立了断陷盆地不整合非均质性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将油气沿不整合发生有效输导的非均质性参数Vk的下限值定为0.7,即Vk≥0.7时,油气可沿不整合面之下的半风化岩石层发生有效输导并聚集成藏。根据冀中坳陷不整合油气藏勘探实际,针对性地建立实验模型,对不整合油气运移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①不整合可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且油气主要沿物性好的输导层运移;②半风化岩石层始终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大部分的油气均沿此通道运移;③油气沿不整合的运移普遍表现出明显的非均一性,这种非均一性既表现在层间,也表现在层内;④沟通底砾岩层和半风化岩石层的开启性断层不仅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而且大大提高了不整合输导油气的能力;⑤油气在不同结构层中的运移特征直接受其物性的控制,如在物性好的半风化岩石层中,油气的运移速度快、运移量大、运移距离远等;⑥在注油压力、注油量相同的条件下,半风化岩石层的含油饱和度最高(散失量也最大),其输导油气的有效空间体积明显大于底砾岩层,具有较强的油气输导能力。在之前相关研究及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论文对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进行了综合研究:①断陷盆地油气沿不整合发生侧向运移的距离最远可达50km,有利于成藏的距离在5~20km之间;②油气在不同坳陷中沿不整合运移的速度差异较大,在0.28~8.33km/Ma之间;③油气在平面上由“凹”向“凸”呈“线状”运移(即沿优势通道运移),而不是“面状”运移,在剖面上则沿着“梁”运移,而不会在“沟底”运移;④不整合的半风化岩石层和底砾岩层始终是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且半风化岩石层的“孔-洞-缝”系统较底砾岩层的“连通孔隙”具更高的输导能力,油气主要在半风化岩石层中运移和聚集;⑤断陷盆地控制油气沿不整合发生有效运移的因素主要有油源、油气运移动力、不整合特征(包括区域分布、结构性、通道类型、非均质性等)、不整合与其它输导体(如断层)的配置关系等,其中油源和油气运移动力是前提条件,而不整合特征及不整合与其它输导体的配置关系是关键因素。论文还对断陷盆地不整合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①盆地或凹陷边缘的地层超剥带,是不整合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②鼻状构造带与超剥带的组合区域,是不整合油气藏最为富集的区带;③盆地或凹陷内部隆起,是今后寻找不整合油气藏(尤其是潜山油气藏)的重要区带。

鹿坤[9](2009)在《济阳坳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济阳坳陷滩坝油气藏不断有所发现,上报储量中该类油气藏所占的比例也呈现出显着上升趋势,因此研究滩坝油藏的成藏机理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成藏方面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对滩坝油藏的形成机制、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或认识:1、济阳坳陷滩坝油藏发育,其中,东营凹陷滩坝油藏主要发育在沙四上亚段,车镇凹陷主要发育在沙二段。滩坝砂体类型以粉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为中孔低渗。2、通过油源对比发现,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油藏中的原油主要来自沙四上亚段烃源岩。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沙二段滩坝油藏的原油为2种类型3种不同来源的原油:大王北油田和大65井区为沙三段来源的正常原油;大王庄油田的原油为沙四上亚段来源的低熟重质原油;英雄滩油田则是沙一段来源的低熟重质原油。3、运用各种方法研究油气的运移,结果表明,东营和车镇凹陷滩坝相原油均以侧向运移为主。其中,东营凹陷表现为从生烃深洼向凹陷边缘运移的趋势,普遍发育的异常高压为油气的排烃和运移提供了成藏动力,微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是其主要的疏导系统;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沙一来源的油气在大35井附近的运移方向为由大35井至大359井,沙三段来源的油气在大373井附近的运移方向为由大373井至大371井,大王北地区断裂体系在滩坝油藏成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输导作用。4、根据滩坝所处的不同构造位置,东营滩坝油藏具有三种成藏模式:洼陷带源内滩坝油气成藏模式、邻近带源边滩坝油气成藏模式和斜坡带源外滩坝油气成藏模式;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分为洼陷中心带近源成藏模式和洼陷边缘带远源成藏模式。5、对东营和车镇凹陷滩坝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对比:东营凹陷滩坝油藏具有油源条件好、成藏期晚、充注强度大、异常高压、幕式充注的特点;而车镇凹陷具有油源条件一般、充注强度差异大、无异常高压、滩坝高孔渗透带及断裂控制滩坝成藏的特点。6、对济阳坳陷滩坝油藏含油性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烃源岩条件为滩坝成藏提供物质基础,成藏动力特征控制着滩坝油藏成藏模式,输导条件为油气提供运移通道,储层的物性控制滩坝油藏的分布范围。

陈涛[10](2009)在《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与输导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从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岩心精细观察入手,结合地震、测井、镜下观察、矿物成分和元素含量测试等手段,细致研究了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不整合输导机理。研究认为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可划分为三类:Ⅰ1型结构、Ⅰ2型结构和Ⅱ型结构,完整的不整合结构包括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未风化岩石。风化岩石矿物成分上具有方解石、长石蚀变,粘土矿物、石英相对富集的特征,元素含量具有富Fe、Al、Mn、Ti,贫Ca、Mg的变化规律,风化粘土层蚀变富集程度略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判识图版:Al-CN-K三角判识图版、Q-PL+CA-CL三角判识图版,并总结了化学风化指标在济阳坳陷不整合的适应性及界限值,判识图版和风化指标可以对不整合结构进行准确的判识。总结了济阳坳陷不整合发育主控因素(时间、岩性、古地貌、古气候、保存条件等),建立了不整合结构发育模式,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模糊综合评判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对不整合输导要素研究,发现非碎屑岩不整合(碳酸盐岩、变质岩、岩浆岩)孔渗类型以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见方解石、泥岩、白云石等充填物,大都为Ⅰ-Ⅱ类储层,纵向上可分为:致密带(“硬壳”)、高渗带、低渗带、非储层带四个带,其中高渗带为不整合主要的储集层和输导层;碎屑岩不整合孔渗类型以原生孔隙、长石或方解石的溶孔为主,风化岩石渗透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渗透性改善程度主要受母岩岩性、泥岩隔层、不整合面埋深、不整合级别等控制。为了进一步阐明不整合的输导机理,对太平油田、高青油田等不整合油藏成藏过程进行了解剖,发现不整合既可以作为输导层也可以作为遮挡层,济阳坳陷存在三种不整合控藏模式:不整合侧向输导模式、不整合“天窗”式垂向输导模式、不整合遮挡模式;综合影响不整合输导能力的各项因素:油气运移动力、阻力、输导层本身特征等,建立了不整合输导能力量化表征公式:T=(-1)biΔP×K×H×L×ρ/μ,该式是一个评价不整合输导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以对含油气盆地中不整合输导性能进行定量评价。

二、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辽中凹陷北部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特征
    2.1 油气分布规律
        2.1.1 油气横向分布
        2.1.2 油气纵向分布
        2.1.3 油气聚集构造位置及类型
    2.2 油气成藏特征
        2.2.1 油源供给
        2.2.2 储盖组合
        2.2.3 圈闭类型
        2.2.4 输导体系
        2.2.5 保存条件
    2.3 油气聚集区带划分
第三章 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建立
    3.1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
        3.1.1 锦州21-1
        3.1.2 锦州23-2
        3.1.3 锦州20-2N
        3.1.4 金县1-1
        3.1.5 锦州25-1S
    3.2 典型失利构造及失利井剖析
    3.3 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
        3.3.1 洼中拱升带-多层油气成藏模式
        3.3.2 叠瓦扇型转换带-中层油气成藏模式
        3.3.3 双重走滑转换带-浅层油气成藏模式
        3.3.4 陡坡带-深层油气成藏模式
第四章 有利区带目标预测
    4.1 主要目的层输导体系分布
    4.2 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理论
        1.2.2 研究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辽中凹陷南部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2.1.1 地层发育
        2.1.2 沉积特征
    2.2 研究区基本构造特征
        2.2.1 断裂发育特征
        2.2.2 反转断层动力机制
        2.2.3 研究区构造发育史
第三章 辽中凹陷南部成藏基本要素及油气分布特征
    3.1 烃源条件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储盖特征
        3.2.1 储层特征
        3.2.2 盖层特征
        3.2.3 生储盖组合
    3.3 圈闭及油藏类型
    3.4 油气分布特征
        3.4.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3.4.2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3.5 流体性质分析
        3.5.1 原油物理性质
        3.5.2 地层水性质
第四章 辽中凹陷南部断-砂控藏特征研究
    4.1 断层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
        4.1.1 断层规模
        4.1.2 构造位置与主干断层的距离
        4.1.3 断层活动性对成藏的影响
        4.1.4 断层应力环境
        4.1.5 断层封闭性
    4.2 砂体发育情况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
        4.2.1 新近系砂体分布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4.2.2 古近系砂体分布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第五章 辽中凹陷南部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5.1 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
    5.2 油气来源分析
    5.3 油气成藏过程
    5.4 研究区成藏模式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构造格局
    2.2 构造层划分
    2.3 岩浆活动
    2.4 油气分布特点
第三章 地层展布特征
    3.1 地层层序与基底地层
    3.2 新生界地层
    3.3 地层展布特征
第四章 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4.1 构造单元划分
    4.2 主要断裂分布
    4.3 反转构造与变换构造
    4.4 演化阶段划分
    4.5 主要演化阶段
第五章 走滑构造特征
    5.1 区域走滑构造
    5.2 区内走滑构造
    5.3 构造样式与断层分级
第六章 走滑拉分构造特征
    6.1 走滑拉分作用
    6.2 走滑拉分构造
    6.3 走滑拉分盆地
第七章 油气分布特征
    7.1 主要富集于东营凹陷与沾化凹陷
    7.2 主要富集于沙河街组与馆陶组
    7.3 主要呈环状富集于Es3-Ed较发育的生油洼陷周围
    7.4 主要富集于构造圈闭
    7.5 主要富集于两种构造带
    7.6 主要富集于二种复式油气聚集带
第八章 走滑构造控制油气分布
    8.1 控凹、控洼作用
    8.2 控带作用
    8.3 控油气作用
    8.4 走滑构造旋回与油气关系
    8.5 走滑构造油藏分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动态耦合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烃源岩研究现状
        1.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1.2.3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研究现状
        1.2.4 油气充注期次研究现状
        1.2.5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1.3.2 烃源岩演化过程
        1.3.3 断裂系统演化过程
        1.3.4 温压场演化过程
        1.3.5 油气充注期次
        1.3.6 油气成藏耦合过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关键技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性认识
第2章 辽东湾坳陷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沉积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3.1 油气分布特征
        3.1.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3.1.2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3.2 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3.2.1 烃源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2.2 有效圈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2.3 断裂系统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2.4 输导体系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2.5 压力分布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烃源岩热演化过程
    4.1 烃源层位的确定
        4.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4.1.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1.3 油气源对比
    4.2 烃源岩热演化模拟
        4.2.1 烃源岩现今热演化特征
        4.2.2 单井热演化模拟
        4.2.3 二维剖面热演化模拟
        4.2.4 三维模型热演化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断裂系统演化过程
    5.1 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
        5.1.1 平面特征
        5.1.2 剖面特征
    5.2 断裂系统活动期次
        5.2.1 孔店组-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距今约 65-38Ma)
        5.2.2 沙河街组一段、二段沉积时期(距今约 38-32.8Ma)
        5.2.3 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距今约 32.8-30.3Ma)
        5.2.4 东营组二段沉积时期(距今约 30.3-27.4Ma)
        5.2.5 东营组一段沉积时期(距今约 27.4-24.6Ma)
        5.2.6 馆陶组沉积时期(距今约 24.6-12.0Ma)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温压场演化过程
    6.1 地温场特征
        6.1.1 纵向分布特征
        6.1.2 平面分布特征
    6.2 地压场特征
        6.2.1 纵向分布特征
        6.2.2 平面分布特征
        6.2.3 异常高压成因
    6.3 古温压场演化过程
        6.3.1 古地温演变过程
        6.3.2 流体古压力恢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油气充注期次
    7.1 JZ20-5 构造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7.2 LD5-2N构造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7.3 JX1-1 构造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7.4 LD6-2 构造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油气成藏耦合过程
    8.1 北段油气成藏耦合过程
        8.1.1 北段油气成藏特征
        8.1.2 北段辽西凸起油气成藏过程
        8.1.3 北段凹陷区油气成藏过程
        8.1.4 北段辽东凸起油气成藏过程
    8.2 中段油气成藏耦合过程
        8.2.1 中段油气成藏特征
        8.2.2 中段辽西凸起油气成藏过程
        8.2.3 中段凹陷区油气成藏过程
    8.3 南段油气成藏耦合过程
        8.3.1 南段油气成藏特征
        8.3.2 南段油气成藏过程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进展
        0.2.1 成藏条件要素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现状
        0.2.2 南堡凹陷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0.3 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0.3.1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0.3.2 主要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特征
    1.1 构造及演化特征
        1.1.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1.1.2 研究区构造特征
        1.1.3 研究区构造演化
    1.2 地层及沉积环境
        1.2.1 古近系
        1.2.2 新近系
        1.2.3 第四系
    1.3 生储盖组合及特征
        1.3.1 沙河街组-东二段油气成藏组合
        1.3.2 东一段-明化镇油气成藏组合
第2章 油气成藏要素
    2.1 油源断裂及其构成
        2.1.1 断裂发育特征
        2.1.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
        2.1.3 油源断裂的厘定
    2.2 源岩条件
        2.2.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2.2 暗色泥岩展布特征
        2.2.3 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
    2.3 储层条件
        2.3.1 沉积特征和沉积相
        2.3.2 砂岩厚度及砂地比
        2.3.3 储层微观特征
    2.4 盖层条件
        2.4.1 盖层发育层位及垂向封闭性质
        2.4.2 盖层分布及发育特征
    2.5 圈闭条件
        2.5.1 二级正向构造圈闭特征
        2.5.2 单一圈闭特征
第3章 油气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
    3.1 断-源空间匹配
    3.2 断-盖空间匹配
    3.3 断-砂空间匹配
        3.3.1 断-砂匹配类型
        3.3.2 断-砂匹配侧向输导优势条件分析
    3.4 断-圈空间匹配
        3.4.1 圈闭位于断裂密集带位置
        3.4.2 主控断层与圈闭匹配关系
第4章 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4.1 断-源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平面分布范围
    4.2 断-盖控制着油气成藏的纵向分布范围
    4.3 断-砂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层位
        4.3.1 断-砂匹配侧向分流输导能力评价
        4.3.2 断-砂匹配侧向分流优势通道厘定
    4.4 断-圈控制着油气成藏的部位
        4.4.1 背形断裂密集带圈闭控制油气富集区带
        4.4.2 反向断-圈匹配关系控制油气主要富集部位
第5章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饶阳凹陷及邻区构造背景
        1.2.2 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及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深部地质结构
        2.2.1 基底组成
        2.2.2 地壳及上地幔特征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3.1 重力场分布
        2.3.2 磁场分布
        2.3.3 地温场分布
    2.4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2.4.1 地层发育情况
        2.4.2 沉积特征
    2.5 构造分区及各区地质特征
        2.5.1 南北分区特征
        2.5.2 东西分带特征
第三章 断裂系统研究
    3.1 断裂展布特征
        3.1.1 伸展背景下的正断层特点
        3.1.2 凹陷断裂分布体系
    3.2 断裂构造样式
        3.2.1 伸展构造样式
        3.2.2 走滑构造样式
    3.3 断裂系统类型及特征
        3.3.1 马西断裂系统
        3.3.2 任丘断裂系统
        3.3.3 高阳断裂系统
        3.3.4 河间断裂系统
        3.3.5 留路断裂系统
    3.4 主要变换构造
        3.4.1 变换构造概念及类型
        3.4.2 变换构造分布特征
第四章 凹陷构造演化史分析
    4.1 断裂活动性研究
        4.1.1 表征参数的求取
        4.1.2 断裂的活动迁移特征
    4.2 构造演化史分析
        4.2.1 剥蚀量恢复
        4.2.2 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2.3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第五章 构造成因机制研究
    5.1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5.1.1 古构造应力确定
        5.1.2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1.3 地质模型建立
        5.1.4 相关参数和边界条件
        5.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构造成因主控因素分析
        5.2.1 伸展方向顺时针旋转
        5.2.2 右行扭动作用
        5.2.3 主断面形态
        5.2.4 滑脱面深度
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6.1 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6.1.1 油气成藏地质要素
        6.1.2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1.3 油气成藏模式
    6.2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1 断层活动强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6.2.2 不整合面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6.3 构造岩相带与油气分布关系
        6.3.1 构造岩相带类型及分布
        6.3.2 构造岩相带对岩性地层油藏的控制作用
        6.3.3 沉积体系控制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
第七章 有利勘探方向评价
    7.1 资源潜力分析
    7.2 勘探方向选择的依据
    7.3 有利地区评价
        7.3.1 河间和大王庄地区东三段
        7.3.2 蠡县斜坡沙一段
        7.3.3 马西地区南部沙一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7)通王断裂带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及石油地质特征
2 油气藏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3.1 大面积分布的优势烃源岩构成了本区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3.2 储集层类型及分布控制了油气藏分布范围
    3.3 孔隙流体动力场决定了油气运移主要方向
    3.4 优质输导体系类型及结构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油气主要在较高孔渗输导层、古间断面和断
    3.5 断裂构造带的发育决定了本地区断层类油气藏的分布
4 通王断裂带油气勘探方向

(8)断陷盆地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研究 ——以济阳坳陷和冀中坳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创新点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必要性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成果及认识
第2章 断陷盆地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不整合空间结构研究
        2.2.1 不整合空间结构划分
        2.2.2 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运聚
    2.3 不整合结构类型研究
        2.3.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2.3.2 不整合结构类型与油气运聚
第3章 断陷盆地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
    3.1 不整合宏观运移通道类型
    3.2 不整合微观运移通道类型
        3.2.1 底砾岩连通孔隙
        3.2.2 半风化岩石裂缝系统
        3.2.3 半风化岩石溶蚀孔洞系统
第4章 断陷盆地不整合空间结构的非均质性
    4.1 不整合空间结构非均质性的定性研究
        4.1.1 研究区地质背景
        4.1.2 平面非均质性
        4.1.3 层间非均质性
        4.1.4 层内非均质性
    4.2 不整合空间结构非均质性的定量研究
        4.2.1 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方法
        4.2.2 层内非均质性
        4.2.3 层间非均质性
        4.2.4 平面非均质性
        4.2.5 断陷盆地不整合非均质性的评价指标
第5章 断陷盆地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物理模拟实验
    5.1 物理模拟实验原理及目的
    5.2 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5.3 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步骤
    5.4 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物理模拟实验
        5.4.1 地质模型设计
        5.4.2 层间非均质性物理模拟实验
        5.4.3 发育断层的层间非均质性物理模拟实验
        5.4.4 层内非均质性物理模拟实验
    5.5 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讨论
第6章 断陷盆地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
    6.1 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距离
    6.2 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速度
    6.3 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方向
    6.4 不整合输导油气能力研究
    6.5 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的主控因素分析
        6.5.1 油源
        6.5.2 油气运移动力
        6.5.3 不整合特征
        6.5.4 不整合与其它输导体的配置关系
    6.6 断陷盆地不整合油气藏有利区带预测
        6.6.1 盆地或凹陷边缘的地层超剥带
        6.6.2 鼻状构造带与超剥带的组合区域
        6.6.3 盆地或凹陷内部隆起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济阳坳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
        1.2.1 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2.2 滩坝的研究现状
        1.2.3 济阳坳陷滩坝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特征
        2.3.1 孔店组(Ek)
        2.3.2 沙河街组(Es)
        2.3.3 东营组(Ed)
    2.4 湖盆演化
3 济阳坳陷滩坝油藏的总体特征
    3.1 济阳坳陷滩坝油藏的分布
        3.1.1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的分布
        3.1.2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的分布
    3.2 滩坝油藏的特征
        3.2.1 原油物性特征
        3.2.2 构造及沉积特征
        3.2.3 地层水特征
        3.2.4 温度、压力与埋深特征
        3.2.5 储层特征
4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
    4.1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原油的来源分析
        4.1.1 滩坝油藏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4.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3 油源对比
    4.2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烃源岩评价
    4.3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油气运移及输导体系
        4.3.1 油气的运移方向
        4.3.2 油气运移方式
        4.3.3 异常高压与油气运移
        4.3.4 油气输导系统分析
    4.4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的成藏模式
        4.4.1 滩坝油藏的成藏期次分析
        4.4.2 滩坝油藏的成藏模式
5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
    5.1 车镇凹陷烃源岩特征分析
        5.1.1 区域烃源岩发育特征
        5.1.2 大王北洼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5.2.1 滩坝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2.2 滩坝原油来源分析
    5.3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油气输导体系
        5.3.1 断裂输导格架
        5.3.2 砂体输导格架
        5.3.3 不整合面输导
    5.4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油气运移系统
        5.4.1 利用地质录井资料追踪油气运移路径
        5.4.2 利用地化参数追踪油气运移路径
        5.4.3 油气运移方式
    5.5 车镇凹陷E52 滩坝油藏成藏模式
        5.5.1 按油气来源划分
        5.5.2 按生储距离远近划分
6 济阳坳陷滩坝油藏成藏特征对比及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
    6.1 济阳坳陷滩坝油藏成藏特征对比
        6.1.1 东营凹陷滩坝油藏成藏特征
        6.1.2 车镇凹陷滩坝油藏成藏特征
    6.2 济阳坳陷滩坝油藏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
        6.2.1 烃源岩条件控制滩坝油藏含油性的分布
        6.2.2 成藏动力特征对滩坝油藏含油性分布的影响
        6.2.3 输导条件对滩坝油藏含油性的控制作用
        6.2.4 储层物性特征对滩坝油藏含油性的影响
7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与输导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工区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2.4 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地质特征
    3.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3.2 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
第四章 不整合结构判识
    4.1 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4.2 矿物学方法
    4.3 化学风化指标方法
第五章 不整合结构发育模式及综合评判
    5.1 不整合结构形成过程
    5.2 不整合发育主控因素
    5.3 不整合发育模式
    5.4 不整合结构地质预测模型
第六章 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6.1 非碎屑岩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6.2 碎屑岩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第七章 济阳坳陷典型不整合油藏成藏过程解剖
    7.1 太平油藏成藏过程解剖
    7.2 高青油田成藏过程解剖
第八章 不整合输导模式及输导量化表征
    8.1 济阳坳陷不整合输导模式
    8.2 不整合输导能力量化表征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中凹陷北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王云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师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济阳坳陷走滑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 刘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4]辽东湾坳陷油气成藏动态耦合过程研究[D]. 陈聪.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5]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及控藏作用研究[D]. 胡明.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6]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D]. 宋永东.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7]通王断裂带沙河街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J]. 王利. 海洋石油, 2010(01)
  • [8]断陷盆地不整合输导油气有效性研究 ——以济阳坳陷和冀中坳陷为例[D]. 高长海.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9]济阳坳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D]. 鹿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9)
  • [10]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与输导机理研究[D]. 陈涛.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标签:;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学特征及输导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