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裕,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廖侦成,唐颢[1](2020)在《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及高效低水溶性药剂防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试验了3种高效低水溶性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了茶小绿叶蝉不同为害时期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为及时采取强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强采、不防治作为对照,选用24%虫螨腈、15%茚虫威、22%噻虫·高氯氟3种低水溶性农药并设置3个施用浓度,试验其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摘受害茶叶新梢并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茶叶与茶小绿叶蝉危害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存在差异,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氨基酸、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受害茶叶氨基酸含量下降22.7%,达显着差异;受害茶叶随受害等级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药后1 d不同处理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24%虫螨腈>强采>22%噻虫·高氯氟>15%茚虫威,其中24%虫螨腈的防效差异显着,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15%茚虫威和22%噻虫·高氯氟药后1 d防治效果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分别在药后7 d(48.73%)、3 d(26.19%)达到最低峰,药后21 d(90.74%、83.80%)达到最高峰;茶小绿叶蝉虫口发生数量与采茶次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茶叶受害程度1级时宜采用强采措施进行防控,新梢失水程度轻,酚氨比较低,宜采制绿茶;茶叶受害2~3级时宜采用强采+24%虫螨腈,新梢叶质硬脆,酚氨比高,宜采制红茶。
杨洁[2](2020)在《三种农药在茶树上的残留归趋及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为害严重的害虫,化学农药仍是其重要的防治手段之一。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是茶小绿叶蝉防治的农药品种。但是三种农药的登记使用剂量均差异巨大,同时农药利用效率低是农药使用中的普遍问题。本论文探讨了三种农药的消解规律和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及安全风险,研究了农药使用剂量与茶小绿叶蝉防治的关系、对比了常规(圆锥)喷雾和横向(扇形)喷雾方式对茶树上农药沉积量的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茶鲜叶和干茶中目标农药用乙腈提取,florisil+GCB柱固相萃取联合分散固相萃取(PSA和GCB)净化,茶汤采用1%甲酸乙腈提取,质谱测定的检测方法。在0.005-2.000 mg kg-1(鲜叶)、0.005-2.000 mg kg-1(干茶)和0.01-0.5 mg kg-1(茶汤)的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0.3%-103.8%,RSD<20%,在鲜叶、干茶和茶汤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05 mg kg-1、0.005 mg kg-1和0.002 mg L-1。2.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在茶叶种植-加工-冲泡中的迁移规律和安全性评价。在4种施药浓度下,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的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半衰期分别为1.1~4.5d、1.4~2.1 d和2.3~4.8 d,均属消解较快的农药。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的加工降解率分别为42.2%-57.4%、36.4%-48.1%和59.1%-67.6%。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从干茶转移到茶汤中的比例很低,3次冲泡的总浸出率分别为0.17%-0.24%、5.73%-6.91%和2.68%-2.70%。风险商(RQ)方法结果表明,三种农药的RQ值远小于1,即通过饮茶造成这三种农药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3.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三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因地区有所不同,虫螨睛和茚虫威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高于联苯菊酯。联苯菊酯在浙江省嵊州市、福建省福安市和贵州省湄潭县三个地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均不佳;茚虫威在三地药后前3天的防效整体较好,当剂量为56 g a.i./hm2施药时,药后3天防效为72.6-79.1%,药后7和14天在浙江和福建防效下降;虫螨腈在三地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有效剂量为72和108克/公顷时,效果最佳。4.常规(圆锥)喷雾和横向(扇形)喷雾两种施药方式对茶树上农药沉积量的影响。农药主要沉积在茶树的中上层,占总沉积量的75.4%-98.9%;采用扇形雾喷头横向喷雾的方式更有利于农药在茶树叶稍的附着,农药在上层叶片中的沉积量是圆锥喷雾的1.4-1.8倍;叶片正面的沉积量较圆锥喷雾增加了6.2%-67.8%,叶片反面增加了24.5%-67.9%。
曹馨月,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3](2018)在《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说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Matsumur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园中的主要害虫,通过刺吸方式为害茶树嫩芽、叶和嫩茎,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小贯小绿叶蝉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以及在我国四大茶区的发生代次、为害盛期等发生规律。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防治手段和方法,并对小贯小绿叶蝉综合治理方向进行了展望。
柳采秀,方屹豪,苍涛,吴长兴,陈丽萍,徐明飞[4](2018)在《6种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选择联苯菊酯、唑虫酰胺、氟啶虫酰胺、茚虫威、丁醚脲和苦参碱6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均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 d各处理的防效在54. 6%~78. 5%,药后7 d各处理的防效均达到78. 4%以上,药后14 d的防效仍保持在79. 6%以上。唑虫酰胺、茚虫威、丁醚脲3种药剂具有速效性快,持效期长的特点,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和苦参碱具有较好的持效性,但速效性稍差。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茶树安全。
张艳[5](2018)在《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作为江北茶区的典型代表,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方式,本研究主要针对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山东新发现且危害较重的茶树害虫-茶新折缘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山东茶园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茶树害虫及螨类共有54种,分属2纲6目32科,主要害虫为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绿盲蝽、茶新折缘叶蝉、茶蚜、茶橙瘿螨、角蜡蚧、茶细蛾、扁刺蛾和茶银尺蠖等。害虫天敌23种,分属2纲7目15科。主要天敌有中华通草蛉、大草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寄生蜂和蜘蛛等。2、茶新折缘叶蝉,半翅目、叶蝉科、新折缘叶蝉属,是近几年在山东各茶区新发现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茶树害虫。茶新折缘叶蝉在1年内共有3个发生高峰,4月上旬到5月上旬有一个小高峰,为越冬代羽化成虫,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7月上旬到8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此时茶园茶新折缘叶蝉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茶新折缘叶蝉以3龄若虫在中下部茶丛于10月下旬进入越冬。3、通过对79月日照地区茶园的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研究发现,其卵期16.29 d,若虫期32.58 d,雌成虫寿命平均35.83 d,雄成虫平均寿命为25.59 d。茶新折缘叶蝉单雌平均产卵量37.39粒。若虫期共4龄,龄期的划分可根据若虫的体长及翅芽是否显露来区分,成虫性别可以根据叶蝉的体长与体色不同进行辨别。成虫有需补充营养习性。卵单粒散产于茶树中上部叶片的上表皮内,初产时能看到椭圆形凸起,随着卵慢慢发育,产卵痕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4、茶新折缘叶蝉若虫与成虫喜栖于叶片正面叶脉处危害,正午常栖于背阴处或叶背,成虫善于飞翔与跳跃,若虫一般固定取食,仅被打扰时跳跃,有较强的趋嫩性、趋光性、对黄色光敏感。成、若虫主要刺吸茶叶的嫩梢、嫩芽及芽下嫩叶,危害初期会在嫩梢、嫩芽上形成空洞,待嫩梢、芽展开后会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空洞并逐渐变为黄褐色,空洞周围有瘤状凸起,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5、茶园中利用0.5%藜芦碱水剂和10%联苯菊酯乳油对茶新折缘叶蝉的防治研究,发现2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对茶新折缘叶蝉防治效果与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相当,可在茶园茶新折缘叶蝉的防治中推广应用。
张君岱,涂修亮,毛迎新,潘国雄,程繁杨[6](2017)在《中国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概述了中国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的主要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确定小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生物学特性、种群变化规律、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以及抗虫应答机制,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方向展开了讨论。
田忠正[7](2017)在《茶网蝽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茶网蝽Stephaniti schinensis(Drake)是我国西南茶区的重要害虫,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2010年,茶网蝽北扩侵入陕南茶区,目前已成为陕南局部县区茶树生产中的优势害虫,严重威胁茶叶的生产安全。本文较系统地调查了茶网蝽在陕南茶区的发生规律、影响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不同颜色粘虫板和常用杀虫剂对茶网蝽的防治效果,旨在为茶网蝽的准确测报与科学、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陕南茶区,茶网蝽一年发生2-3代,冬季以卵在茶树叶片中越冬。其中在高海拔的山区茶园一年发生2代,低海拔的川地茶园一年发生3代。一年发生2代区,春季3月中下旬,茶网蝽越冬卵开始孵化并出现若虫危害,5月上、中旬出现越冬代若虫发生高峰,随后数量减少,越冬代成虫在5月下旬达到高峰,7月底第1代若虫开始发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茶网蝽开始以卵越冬。茶树品种及生态环境对茶网蝽种群数量影响很大。调查结果表明:紫阳品种茶园的茶网蝽数量显着高于福鼎品种,阳坡茶园的茶网蝽数量显着高于阴坡,管理水平精细的茶园茶网蝽虫量显着低于管理水平一般和管理水平粗放的茶园,管理水平一般的茶园茶网蝽虫量显着低于管理水平粗放的茶园;坡向、管理水平都会显着影响茶网蝽的发生,但是管理水平与坡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茶网蝽的影响不显着。在5种供试的不同颜色粘虫板中,黄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显着高于其他颜色,且以悬挂于茶树树冠下方15 cm诱集效果最好;在7种供试药剂中,氯氰菊酯对茶网蝽若虫毒力最低,LC50达到580.57 mg/L,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对若虫毒力分别是氯氰菊酯毒力的159.50、22.42、17.31、11.45、10.94、7.88倍,在田间防效试验中,5种供试杀虫剂的11个浓度处理对茶网蝽均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其中,药后3 d,吡虫啉225 mg/L防效可达90.08%;药后7 d,啶虫脒180 mg/L防效可达95.77%,药后15d,吡虫啉225 mg/L防效可达85.56%,联苯菊酯15 mg/L防效可达81.15%。据此,在茶网蝽盛发期建议选用吡虫啉112.5 mg/L、啶虫脒90 mg/L、噻虫嗪112.5 mg/L、联苯菊酯7.5 mg/L进行防治;成虫盛发期药剂与黄色粘虫板配合使用,可作为其大发生时应急防治的有效措施。
庄占兴,刘钰,庄治国,徐娜娜,胡尊纪,徐英[8](2016)在《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活性和田间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哒螨灵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活性及其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哒螨灵等药剂对茶小绿叶蝉2龄若虫、4龄若虫活性,并采用15%哒螨灵EW 20、30、40 mg/L,10%联苯菊酯EW 30 mg/L药液喷雾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结果]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4龄若虫的毒力与联苯菊酯的毒力相当,明显高于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等的毒力。2龄若虫对哒螨灵的敏感性是4龄的2.78倍,5龄敏感性比4龄略有降低;15%哒螨灵EW质量浓度为30、40 mg/L,10%联苯菊酯EW质量浓度30 mg/L田间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防效达到85%以上的持效期分别可达14、7 d。[结论]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有较高的活性,可作为茶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轮换、交替用药品种。
周叶鸣[9](2016)在《应用蜡蚧轮枝菌控制茶园小绿叶蝉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茶小绿叶蝉是我国重要的茶树害虫,化学农药基本都产生了抗药性。发展生物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在茶小绿叶蝉上分离的1株蜡蚧轮枝菌为材料旨在建立应用蜡蚧轮枝菌控制贵州茶小绿叶蝉的茶园防治体系,提出防治的重要技术。主要研究如下:1.对采集到的蜡蚧轮枝菌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真菌为已知种——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 Zare&W.Gams,并向Gen Bank提交了该菌ITS序列KT345700;对该菌的生长周期测定以及该菌的产孢条件优化;较优产孢条件为:蛋白胨2%,麦芽糖1%,蚕蛹粉1%,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琼脂1.5%,蒸馏水1000 m L,25°C。2.对该菌的液体发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及应用响应面对其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Box-Behhnken实验设计结果,其优化的最终结果为:p H为7.6培养温度为23.1℃,接种量为3%(接种液母液孢子含量为6.18×107个/m L)。在这个最佳发酵条件下5d培养的孢子量为6.76×108个/m L,是对照(p H自然,10%接种量,25℃)的5.28倍3.室内的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校正感染率为53%,其毒力要比球孢白僵菌(感染率39%)、环链棒束孢(感染率32%)都要高;该菌不同浓度的孢子对茶小绿叶蝉若虫的致死率分别为:1.0×108孢子m L-1,93.1%、1.0×107孢子m L-1,75.2%、1.0×106孢子m L-1,40.5%;羊艾茶园的持续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的4-5月份多阴雨的天气,湿度大,非常适合虫生真菌的生长,而茶小绿叶蝉在5月份之后逐渐开始爆发,是施用该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好时期;自然因素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结果显示:紫外线对该菌影响较大、雨水与风力对该菌影响不显着,选择茶叶背面施药、选择阴雨天施药是该菌的重要施药方式。纯孢子液大田的防治效果显示该菌10d的防效为57.29%,15d防效为58.89%。
谢震宇[10](2016)在《陕西茶区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无公害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1952是危害陕西茶区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五点取样法、百叶虫口计数法、黄板诱集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茶区不同茶树品种上小贯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田间活动节律以及温湿度和太阳辐射对其种群动态的影响、诱虫黄板对该主要害虫及主要天敌的作用、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动态消长趋势一致,均呈现双峰型,第一个高峰出现在6月中下旬,为小贯小绿叶蝉在田间盛发期;9月底到10月中旬出现全年第二高峰期,但峰值小于第一高峰。成、若虫数量在紫阳群体种(R=0.777,P<0.01),福鼎大白(R=0.740,P<0.01)和南江品种(R=0.751,P<0.01)上均呈显着正相关。2.小贯小绿叶蝉白昼活动高峰时段在上午8时和下午18时,成若虫均符合这一规律。3.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动态受田间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以及平均太阳辐射量影响明显。当田间平均温度为19.523.7℃,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太阳辐射量较低时,适宜小贯小绿叶蝉的繁殖发生。4.陕西茶区茶叶树冠上方30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量最多,与其它高度处黄板诱捕的虫口数量差异显着(P<0.05);树冠下方20cm处黄板对天敌蜘蛛的诱捕量显着高于其他3个高度处理,差异显着(P<0.05),因此,在茶叶树冠上方30cm处悬挂诱虫黄板,对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最好,同时对天敌蜘蛛的影响小。建议陕西茶区在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期在茶叶树冠上方30cm处设置诱虫黄板。5.0.3%苦参碱水剂6.75g?hm-2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好于0.5%藜芦碱可溶液剂9.00g?hm-2和0.3%印楝素乳油6.75g?hm-2,进一步研究不同剂量的0.3%苦参碱水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发现0.3%苦参碱水剂在4.50g9.00g?hm-2剂量范围内施药对该害虫的防效与化学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g?hm-2防效相当,对小贯小绿叶蝉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因此,建议陕西茶区使用0.3%苦参碱水剂4.50g9.00g?hm-2来防治小贯小绿叶蝉。
二、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及高效低水溶性药剂防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 |
2.2.1 茶多酚与氨基酸 |
2.2.2 咖啡碱、可溶性糖、新梢含水量 |
2.2 高效低水溶性药剂试验分析 |
2.2.1 虫口减退率 |
2.2.2 防治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2)三种农药在茶树上的残留归趋及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概述与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研究 |
1.3 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茶叶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
1.3.2 仪器检测技术 |
1.4 农药在茶叶种植-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动态及茶汤中的浸出率 |
1.4.1 农药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影响消解的因素 |
1.4.2 农药从干茶到茶汤的浸出规律 |
1.5 农药在田间的沉积分布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鲜叶、干茶和茶汤基质中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标准溶液配制 |
2.1.3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2.1.4 添加回收率试验 |
2.1.5 仪器条件 |
2.1.6 定性定量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干茶和鲜叶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2.2.2 茶汤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2.2.3 方法确证 |
2.2.4 实际样品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种农药在种植-加工-冲泡中的消解转移和风险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 |
3.1.2 红茶和绿茶样品制备 |
3.1.3 样品前处理 |
3.1.4 仪器条件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三种农药的田间消解规律 |
3.2.2 三种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
3.2.3 三种农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 |
3.2.4 三种农药的饮茶摄入风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防效田间试验 |
4.1.2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三种农药的施药剂量与原始沉积量的关系 |
4.2.2 三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施药方式对茶树冠层农药沉积分布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喷雾方法和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喷头的雾滴粒径和流量测定 |
5.1.5 样品前处理方法 |
5.1.6 检测条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三种农药在茶树冠层上的分布情况 |
5.2.2 施药方式对农药沉积量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茶叶中联苯菊酯、茚虫威和虫螨腈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 三种农药在茶叶种植-加工-冲泡的消解转移和风险评估 |
6.3 三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
6.4 两种施药方式对茶树冠层农药沉积分布的影响 |
6.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 |
2 区域性发生规律 |
3 综合防治 |
3.1 农业防治 |
3.2 物理防治 |
3.3 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 |
3.4 化学防治 |
4 问题与展望 |
(4)6种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时间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5)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茶业生产面临的现状 |
1.2 中国主要茶区茶树主要虫害研究进展 |
1.3 山东茶树昆虫研究进展 |
1.4 茶树叶蝉类害虫研究进展 |
1.5 茶园绿色防控的研究与应用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点 |
2.2 调查方法 |
2.2.1 扫网法 |
2.2.2 室内观察法 |
2.2.3 陷阱法 |
2.3 茶新折缘叶蝉发生动态调查 |
2.4 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5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
2.5.1 供试药剂 |
2.5.2 供试茶树品种 |
2.5.3 试验方法 |
2.5.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 |
3.1.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 |
3.1.2 山东茶树主要害虫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 |
3.2 茶新折缘叶蝉发生动态及生活习性 |
3.2.1 茶新折缘叶蝉的发生动态 |
3.2.2 茶新折缘叶蝉的的生活习性 |
3.3 茶新折缘叶蝉的生命表 |
3.3.1 试验期间温度变化情况 |
3.3.2 茶新折缘叶蝉的发育情况 |
3.3.3 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和生殖力 |
3.3.4 期望寿命和繁殖值 |
3.4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
3.4.1 试验结果 |
3.4.2 药效评价 |
4 讨论 |
4.1 山东茶树昆虫种类 |
4.2 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4.3 茶新折缘叶蝉若虫田间药剂防治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中国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势种的确定 |
2 小贯小绿叶蝉的生态学特征 |
2.1 小贯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 |
2.2 小贯小绿叶蝉的超微形态特征研究 |
2.3 小贯小绿叶蝉的遗传差异 |
3 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控技术 |
3.1 农业防治 |
3.2 物理机械防治 |
3.3 化学防治 |
3.4 生物防治 |
4 小结与讨论 |
(7)茶网蝽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茶树害虫发生动态 |
1.1.1 茶树害虫种类 |
1.1.2 优势种害虫发生规律 |
1.2 陕南茶区茶树害虫发生动态 |
1.2.1 茶树害虫种类 |
1.2.2 优势种发生规律 |
1.3 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机械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植物源农药 |
1.3.5 化学防治 |
1.4 茶网蝽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
1.4.1 形态特征 |
1.4.2 危害特点 |
1.4.3 发生规律 |
1.4.4 调查监测技术 |
1.4.5 综合防治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调查地点 |
2.1.2 供试虫源和植株 |
2.1.3 供试药剂 |
2.1.4 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茶网蝽的发生动态及生活史 |
2.2.2 粘虫板对茶网蝽的诱集作用 |
2.2.3 不同药剂对茶网蝽的防治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茶网蝽的发生动态及生活史 |
3.1.1 茶网蝽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 |
3.1.2 茶网蝽年种群消长规律 |
3.1.3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网蝽种群发生的影响 |
3.1.4 茶园不同坡向对茶网蝽种群发生的影响 |
3.1.5 茶园管理水平对茶网蝽种群发生的影响 |
3.1.6 不同因子对茶网蝽发生量的影响 |
3.2 粘虫板对茶网蝽的诱集作用 |
3.2.1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茶网蝽的诱集效果 |
3.2.2 不同高度粘虫板对茶网蝽的诱集效果 |
3.3 不同药剂对茶网蝽的防治研究 |
3.3.1 7种杀虫剂对茶网蝽的室内毒力 |
3.3.2 5种杀虫剂对茶网蝽的田间防治效果 |
第四章 结论 |
4.1 茶网蝽的发生动态 |
4.2 粘虫板的诱集效果 |
4.3 茶网蝽的药剂防治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活性和田间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药剂 |
1.1.2 试虫 |
1.2 试验方法 |
1.2.1 毒力测定方法 |
1.2.2 田间药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毒力测定结果 |
2.1.1 哒螨灵与几种常见药剂对茶小绿叶蝉4龄若虫的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
2.1.2 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不同龄期若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
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3 讨论 |
(9)应用蜡蚧轮枝菌控制茶园小绿叶蝉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贵州茶叶 |
1.1 贵州省茶树的种植现状 |
1.2 贵州茶叶的现状 |
2 茶小绿叶蝉 |
2.1 茶园的害虫 |
2.2 茶小绿叶蝉的危害 |
2.3 茶小绿叶蝉的正确归属 |
2.4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现状 |
2.4.1 化学防治 |
2.4.2 天敌防治 |
2.4.3 物理防治 |
2.4.4 农业防治 |
2.4.5 生物农药防治 |
3 生物防治 |
3.1 现状 |
3.2 虫生真菌 |
3.2.1 侵染机理 |
3.2.2 商品化 |
3.2.3 运用虫生真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发展 |
3.2.4 蜡蚧轮枝菌的发展 |
3.2.5 蜡蚧轮枝菌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一株寄生茶小绿叶蝉的“蜡蚧轮枝菌”的鉴定及产孢条件优化 |
1.1 培养基 |
1.2 试剂 |
1.3 用具、设备 |
1.3.1 用具 |
1.3.2 主要设备 |
1.4 无性阶段菌株分离与培养 |
1.5 分子系统学方法 |
1.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5.2 PCR扩增 |
1.5.3 基因组DNA序列的测定与数据分析 |
1.6 产孢条件筛选 |
1.6.1 单因子实验 |
1.6.2 正交实验 |
2 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的摇瓶发酵特性及优化 |
2.1 菌株与培养基 |
2.2 主要仪器 |
2.3 渐狭蜡蚧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 接种量对液体产孢的影响 |
2.5 初始pH对液体产孢的影响 |
2.6 变温处理对液体产孢的影响 |
2.7 摇瓶发酵的响应面优化 |
2.8 摇瓶发酵验证试验 |
3 运用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防治茶小绿叶蝉技术及改进 |
3.1 菌株与培养基 |
3.2 主要仪器 |
3.3 供试虫源、茶园和茶树 |
3.4 室内生物测定 |
3.4.1 孢子悬液的制备 |
3.4.2 成虫的生物测定 |
3.4.3 若虫的生物测定 |
3.5 羊艾茶园小绿叶蝉的持续调查 |
3.6 自然因素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6.1 萌发率 |
3.6.2 紫外线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6.3 风力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6.4 雨水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7 合理施药方式在茶园中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 |
3.7.1 孢子液的制备 |
3.7.2 实验设计 |
3.7.3 田间虫口调查 |
3.7.4 田间气候条件 |
3.7.5 田间防效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一株寄生茶小绿叶蝉的“蜡蚧轮枝菌”的鉴定及产孢条件优化 |
1.1 渐狭蜡蚧菌鉴定 |
1.1.1 Gen Bank上提交的序列 |
1.1.2 渐狭蜡蚧菌的形态特征描述 |
1.1.3 渐狭蜡蚧菌的分子特征描述 |
1.2 渐狭蜡蚧菌产孢条件的优化 |
1.2.1 不同碳源筛选 |
1.2.2 不同氮源筛选 |
1.2.3 不同添加因子筛选 |
1.2.4 正交试验 |
2 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的摇瓶发酵特性及优化 |
2.1 渐狭蜡蚧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1.1 液体孢子的萌发 |
2.1.2 以液体孢子数量、菌丝重量为指标绘制生长曲线 |
2.2 接种量对发酵效率的影响 |
2.3 初始pH对液体产孢的影响 |
2.4 变温处理对液体产孢的影响 |
2.5 摇瓶发酵的响应面优化 |
2.5.1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2.5.2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2.5.3 响应曲面分析与确定优化条件 |
2.5.4 验证试验 |
3 运用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防治茶小绿叶蝉技术及改进 |
3.1 室内生物测定 |
3.1.1 不同真菌对茶小绿叶蝉成虫的致病力测定 |
3.1.2 渐狭蜡蚧菌对茶小绿叶蝉若虫的致病力测定 |
3.2 羊艾茶园的小绿叶蝉动态 |
3.3 自然因素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3.1 紫外线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3.2 风力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3.3 降雨对渐狭蜡蚧菌的影响 |
3.4 合理施药方式在茶园中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 |
第四章 讨论 |
1 一株寄生茶小绿叶蝉的“蜡蚧轮枝菌”的鉴定及产孢条件优化 |
2 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的摇瓶发酵特性及优化 |
3 运用渐狭蜡蚧菌(Gzuifrlun-1404)防治茶小绿叶蝉技术及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发表文章 |
参加项目 |
(10)陕西茶区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无公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危害茶树小绿叶蝉种名研究 |
1.1.1 国外茶树小绿叶蝉种名研究 |
1.1.2 国内茶树小绿叶蝉种名研究 |
1.2 小贯小绿叶蝉的生态学研究 |
1.3 非生物因素对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影响研究 |
1.4 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研究 |
1.4.1 化学防治 |
1.4.2 农业防治 |
1.4.3 物理防治 |
1.4.4 生物防治 |
1.4.5 无公害植物源农药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温、湿度和太阳辐射量的影响研究 |
3.1.1 不同茶树品种上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及白昼活动节律 |
3.1.2 田间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量对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 |
3.2 诱虫黄板对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及主要天敌的作用研究 |
3.2.1 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朝向的诱虫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的作用 |
3.2.2 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朝向的诱虫黄板对天敌蜘蛛的作用 |
3.2.3 不同悬挂高度诱虫黄板对天敌瓢虫的作用 |
3.3 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研究 |
3.3.1 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田间防效比较 |
3.3.2 不同剂量的 0.3%苦参碱水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及温、湿度和太阳辐射量的影响研究 |
4.1.2 诱虫黄板对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及主要天敌的作用研究 |
4.1.3 三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研究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及高效低水溶性药剂防效试验[J]. 刘嘉裕,黎健龙,周波,陈义勇,廖侦成,唐颢.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9)
- [2]三种农药在茶树上的残留归趋及对茶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D]. 杨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J]. 曹馨月,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2)
- [4]6种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评价[J]. 柳采秀,方屹豪,苍涛,吴长兴,陈丽萍,徐明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8(12)
- [5]山东茶树昆虫种类调查和茶新折缘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D]. 张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6]中国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研究进展[J]. 张君岱,涂修亮,毛迎新,潘国雄,程繁杨.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2)
- [7]茶网蝽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D]. 田忠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8]哒螨灵对茶小绿叶蝉活性和田间应用效果[J]. 庄占兴,刘钰,庄治国,徐娜娜,胡尊纪,徐英. 农药, 2016(07)
- [9]应用蜡蚧轮枝菌控制茶园小绿叶蝉的关键技术研究[D]. 周叶鸣. 贵州大学, 2016(05)
- [10]陕西茶区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无公害治理研究[D]. 谢震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