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峰[1](2021)在《晋城市地表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文中认为在水资源日趋严重的今天,水资源问题也变得层见迭出,尤其是地表水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限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了晋城市10个代表性断面不同时期的氨氮、总磷、COD和CODMn的含量。结果显示:造成当前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COD。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晋城市废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情况,针对目前地表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晋城市地表水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延子轩[2](2021)在《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干旱区域是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制约较为严重的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加大及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流域水资源的补、径、排条件、水质情况及水化学特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质演化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选取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影响,以水化学特征为主:线,以SO42-迁移扩散规律为典型,综合采用多元统计法、水化学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探究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阐述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污染因子:通过明晰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揭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SO42-定量转化关系,为研究区地表水治理和地下水开采与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在研究区布点采样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矿开采量大的时期,地表水SO42-、氨氮(NH3-N)和重金属物质等浓度会随之增加,同时丰水期水量较大与煤炭开采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固体(TDS)和SO42-浓度呈现上升趋势;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PCA-RSR法分别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为劣V类,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采煤厂密集处河段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以Ⅲ,Ⅳ类水为主,中上游矿集区和下游化工厂分布区水质结果为Ⅳ类水,主要污染物为TDS和硫酸盐。(2)以丰、平和枯水期三个时期从时间角度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表水中,pH与TDS表现出沿程差异性,从相关性分析可知,TDS与Na+、K+、SO42-、HCO3-和Cl-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性最高的为HCO3-与TDS,相关系数大小达0.96,说明HCO3-是地表水TDS的主要来源。HCO3-与Na+、K+离子相关,表明HCO3-离子来源于碳酸盐。而SO42-与Ca2+不相关,石膏不是SO42-的主要来源,SO42-来源于外界。由水化学法分析结果可知,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Mg,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地下水中,浅层与中层地下水为偏酸性水,深层地下水表现为中性水,并且TDS含量低于地表水,主要与SO42-具有高度相关性,受到煤矿开采影响更深,各水期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O3-Mg·Ca,水化学成分出现垂向差异性,随着含水层深度的增加,阳离子浓度增加而阴离子浓度降低,受到水岩作用影响更大,且以含钠硅酸盐岩矿物的溶解作用为主。(3)通过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所有水样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所有采集到的水样划分为3大类,结果表明:长河流域上游源头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型,水体以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影响为主;上游段其他区域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Na型,该段区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长河流域中游段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O3-Ca,主要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影响为主;长河流域下游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水体中各离子组分浓度均较低。结果可知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着一致性和差异性。(4)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和SO42迁移扩散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水位与SO42-浓度的变化预测研究,结果可知:未来10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将会下降10m左右,5年后会下降超过水位限值,SO42-浓度会随着浅层地下水流向自北向南扩散15 km,污染面积将会是原来的3.2倍;依据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成分限值来设定SO42-3种不同的工况,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高于15 mg/L时,未来10年含量会不断累积;当SO42-浓度在15 mg/L时,未来10年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当SO42-浓度小于15 mg/L时,未来10年会出现下降趋势,因此适当减小煤炭开采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累积效应;结合相关性分析可知,浅层地下水SO42-与地表水SO42-、TDS和降雨表现为立方函数关系,通过收集资料可以估算出浅层地下水中SO42-含量。
姚振中[3](2021)在《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既面临着灾害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经济衰退、城市病等冲击,又受到人口数量和素质、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城市韧性注重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面临的各种扰动和冲击。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出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出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韧性值从2006年的0.1578上升到2018年的0.7702,年均增长率为14.12%,从低韧性发展为较高韧性水平。其中,各子系统韧性变化不尽相同,社会韧性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7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韧性在时间变化上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研究期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状态,仅有小幅升高,从0.1155上升到0.1607。2011年是城市韧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和社会系统,之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贡献率逐渐提升并超过生态系统,成为城市韧性的主要助力。(2)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按提升效率高低依次排列为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晋南地区,晋中市提升最快,运城市相对较慢,分别提升了0.7018和0.4645。在经济系统韧性提升上,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城市提升最多,临汾市提升最小。在社会系统方面,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朔州市提升最少。在生态系统韧性方面,晋中地区和晋北地区相当,晋南地区提升较慢,其中晋城市相较于2006年出现了下降。(3)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山西省城市韧性发展整体上从严重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从0.168上升到0.496。到2018年,各区域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中市最高,朔州市最低,耦合协调度值分别为0.516和0.479。在城市韧性发展过程中,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布趋向均匀,向着高质量协同发展转变。(4)根据障碍度诊断,到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用水量、全社会用电量、污水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主要集中在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方面,其障碍度之和达到70.14%。在经济系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为主要障碍因素,而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韧性的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各系统协调发展。
郭琛[4](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乔扬源[5](2020)在《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西部,其水资源一直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充分掌握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其水量、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水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以水足迹计算结果作为水量生态足迹计算的数据基础,将虚拟水消耗纳入水量生态足迹核算中。同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水质生态足迹的计算中。分别对山西省的水量、水质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再结合水资源生态赤字、水生态足迹深度、水生态足迹广度等指标分别对山西省水量、水质生态足迹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对水资源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占用情况,全面分析山西省水生态足迹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生态足迹变化与人口、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6年,山西省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10年间,全省人均水足迹平均值为731.22 m3/人。11个行政区间的水足迹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运城市最高,阳泉市最低。水足迹组成结构相对稳定,水足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用水的增加。10年间山西省保持较高的水资源自给率,平均值为98.97%。研究期内,水足迹经济效益由28.13元/m3上升到43.23元/m3。其中,2007-2011年属于快速上升期,2011-2016年则变化不明显,水资源利用效率平稳。山西省水资源压力指数由2007年的1.96上升到2016年的2.24。各行政区10年间的水资源压力指数均大于1。(2)2007-2016年,山西省水量生态足迹平均值为4320.19万hm2,整体上表现为缓慢上升的趋势。11个行政区中,历年最高值均出现在运城市,历年最低值均出现在阳泉市。10年间人均水量生态足迹平均值为1.209hm2。其中最高值为2014年的1.373hm2,最低值为2007年的0.993hm2。2007-2016年,山西省及11个行政区水资源利用均表现为赤字状态。其中,2007-2014年间水量生态赤字表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2014-2016年间有缓慢下降。说明山西省水资源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水量生态足迹广度等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流量资本被全部占用。水量足迹深度10年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较高的水平,平均值为28.37。研究期内,山西省各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平均值为152.26万hm2。其中最高值为2016年的191.87万hm2,最低值为2009年的122.66万hm2。整体上较为稳定,但地区差异明显。10年间山西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0.043hm2,表明山西省水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3)2007-2016年,山西省农业面源污染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年均排放量分别为74.09万吨、9.25万吨、0.95万吨。在四个计算账户中,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排放量较小,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农村生活账户和畜禽养殖账户。11个行政区中,历年COD、总氮、总磷排放最大值均出现在运城市,最低值均出现在阳泉市。山西省2007-2016年总等标污染负荷平均值为885.88亿m3。农业面源污染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氮>总磷>COD。11个行政区的年均等标污染负荷比由大到小依次为:运城市>吕梁市>临汾市>晋中市>长治市>忻州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太原市>阳泉市。研究期内,农村生活账户的等标污染负荷有所下降,其余三个账户的等标污染负荷均有不同程度上升。(4)2007-2011年山西省水质生态足迹持续上升,2011-2016年则开始缓慢下降,2016年水质生态足迹为1644.3万hm2。10年间农业面源污染的水质生态足迹占比持续上升。研究期内,山西省水质资源利用均处于赤字状态,不能满足消纳水体污染物的需求。水质生态足迹广度同样等于水资源承载力。水质足迹深度整体表现平稳,平均值为10.51。(5)水质、水量生态足迹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经济指标与山西省水量、水质生态足迹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而水量、水质生态足迹与乡村人口之间均呈现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和-0.734。城镇人口和总人口两项指标与水质、水量生态足迹表现为正相关关系。(6)采用ARIMA(1,2,3)模型对水量、水质生态足迹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水量生态足迹自2016年起将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17年预测值上升至4957万hm2,2017-2021年将出现持续下降,2021年预测值为4204.47万hm2。水质生态足迹自2016年起表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2021年预测值将下降至881.84万hm2。最后,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分析结果,结合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别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山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农业、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虚拟水贸易;提高人民节水环保意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跨流域调水等水量管理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畜禽养殖、种植业污水集中处理;农药、化肥施用量的科学管理以及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管理和减少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水质管理措施。
高帅[6](2020)在《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所处环境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自然生态的平衡,还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农业种植、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其他方面。尤其在北方干燥地区,此特征尤为突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口快速增加,生产生活造成的废水、废气、废渣日益增多,致使污染物大量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晋城市坐落于中国山西省东南部,近几年来,工农业发展较快,污染物排放量急速增加,但对地下水环境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与保护,致使当地地下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再加上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断流,这使得原本就面临着严峻形势的地下水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对此,我们以晋城市作为研究区,识别该地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水环境的保护问题,为保护与改善地下水环境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晋城市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实际调查和地下水水质监测,并收集了晋城市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开展了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的识别以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采用DRASTIC与ORAST模型对晋城市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按照研究区自然概况将脆弱性综合指数分为五个等级,并绘制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以中等脆弱性分区为主,面积约为3890.76km2;深层地下水以较低脆弱性分区为主,面积约为5467.2km2。(2)调查、整理、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污染源位置、种类等信息,根据污染源的种类、释放污染物的可能性以及释放污染物的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区污染荷载评价,发现污染源荷载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平市南部、泽州县北部及南部地区,并得到晋城市污染荷载评价分区图。(3)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污染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警戒区分布最为广泛,约占浅层地下水总面积的94.99%,深层地下水警戒区面积约占深层地下水总面积的94.41%。根据总硬度、硫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高锰酸钾指数、硝酸盐等污染因子的历年变化,分析各污染因子含量的趋势,其结果表明多数污染因子例如硫酸盐、氟化物在持续升高,有加重污染的趋势。(4)根据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污染源调查及污染负荷评价、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等结果,并结合野外的实际调查,对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区的生产生活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2)受污染的地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环境的恶化;3)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4)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矿资源的开采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等。(5)综合考虑地下水脆弱性、污染荷载以及地下水功能价值三方面,计算地下水污染防控值(R)。并按照防控值高、中、低三个等级,结合水源地与岩溶泉域保护区以及水质污染现状分区,进行了晋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控分区研究,并得到晋城市污染防治分区图。由图可知,浅层地下水保护区主要集中在沁水县,在高平市有零星分布,一般治理区主要集中在巴公镇附近;深层地下水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润城镇至演礼乡一带、高平市城区等地区,重点治理区与一般治理区主要集中在泽州县南部等地区。最后结合污染防控分区及其存在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李高磊[7](2019)在《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不断加重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脆弱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山西省近40年气象数据、种植业作物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计算作物比较优势,并依据近10年来山西省种植业基本数据,构建引入气候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各投入要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气候优势指数以及气候变化下作物的优势投入要素,结合气候优势与作物比较优势提出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根据气候变化下投入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40年来,山西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定的下降;降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与全国降水略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山西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降低,且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种植越来越偏向于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以及小杂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要素投入南北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村劳动力流失;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类作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和要素投入结构。总体来看,气候变化不利于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小麦、大豆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种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较少,晋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正,晋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负;气候变化下小麦种植区投入要素多呈正向效应,玉米、马铃薯种植区生产要素投入不利于玉米的种植,大豆种植区劳动与化肥的投入不利于作物生长,小杂粮作物种植区农田灌溉的投入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他投入要素影响较小或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在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根据作物的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区域,规模化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依据不同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调整作物种类以及种植范围,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预警,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郭昕懿[8](2019)在《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筛选和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山西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20条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模式并运用AHP分析法对晋城市道路绿化的乔木灌木层植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筛选得到具有较高优势和景观效果较好的树种。分析晋城市道路绿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晋城市20条主次干道的断面形式进行调研,,三板四带为道路主要绿化断面形式,共有11条道路,占总道路数的55%。运用一板二带式的道路有5条,运用三板四带和四板五带式的道路分别为1条和3条。(2)晋城市调查的道路中,对道路绿化树种的应用现状,观赏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逐一分析,得出绿化树种共25科34属45种,观花的植物有18种、观叶植物有26种、观姿植物有10种、观干植物有2种、观果植物有3种。从生长状况看表现极好的植物有13种,表现良好的有19种,表现一般的有10种,表现极差有4种。总体来看,生长情况极好与良好的植物占多数。在植物的选择方面,选择空间较大,应适当增加落叶树种、灌木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应用,增加道路绿化的潜在生态效益。(3)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综合评价体系,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得到道路绿化的总权重。之后通过打分计算得到乔木与灌木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乔木中国槐、雪松、碧桃、刺柏等植物的综合得分较高,为一级树种;灌木中木槿和大叶黄杨的综合得分较高,为一级树种。(4)对晋城市各行道树带,中分车带和侧分车带的道路绿化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总结。行道树带配置模式共20种;侧分绿带配置模式共15种;中分绿带配置模式共3种。行道树带的配置模式多以种植一排或两排树种为主,侧分绿带多为乔木+灌木的单一层次配置,配置模式较为简单,植物种类选择局限,因而导致地面裸露程度大,生态功能和观赏效果不理想。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评分较高的树种,结合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26种优化配置模式。
张敬尧,闫艳丽[9](2019)在《晋城市地下水位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文中认为地下水位的准确监测是掌握地下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依据和重要手段。晋城市水资办自1985年起即对地下水位开展监测工作,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通过分析晋城市地下水监测工作面临监测点布设不合理、监测精度不高,监测点年久失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布设点位、完善监测手段、加强监测管理等对策措施,对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李慧清[10](2018)在《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三姑泉域是晋城市工业企业聚集区,GDP总量占到全市70%以上。长期以来,因地表水可利用程度有限,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一直靠开采地下水来支撑。过量开采已导致局部地区形成了岩溶地下水超采漏斗。严重超采还引起泉流量持续衰减,地下水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文中分析了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地下水生态修复的对策和建议。
二、晋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晋城市地表水污染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晋城市地表水环境状况 |
2.1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 |
2.2 晋城市地表水水质状况 |
3 地表水污染加重的原因 |
3.1 河流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
3.2 沁河拴驴泉断面有恶化趋势 |
3.3 工业企业及生活排污口设置密度大 |
3.4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 |
3.5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6 丹河及支流水质自净能力差 |
4 地表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
4.1 加强对拴驴泉断面的管控 |
4.2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生活排污口的管控 |
4.3 强化监测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 |
4.4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水排放 |
5 结论 |
(2)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2.2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研究 |
1.2.3 地下水溶质运移规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煤矿分布及特征概况 |
2.3 地下水特征概况 |
2.3.1 地下水赋存 |
2.3.2 地下水循环 |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 样品采集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地表水采样 |
3.1.2 地下水采样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化学特征分析法 |
3.2.2 多元统计分析法 |
3.2.3 数值模拟法 |
4 长河流域水质现状与污染评价 |
4.1 水质演化特征 |
4.1.1 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 |
4.1.2 浅层地下水时空变化 |
4.2 水质评价 |
4.2.1 地表水水质评价 |
4.2.2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
4.3 小结 |
5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转化关系研究 |
5.1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
5.1.1 地表水水化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
5.1.2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 |
5.1.3 地表水水化学成因 |
5.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5.2.1 地下水水化学指标的变化特征 |
5.2.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
5.2.3 地下水水化学成因 |
5.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转化关系 |
5.3.1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聚类分析 |
5.3.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5.3.3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讨论 |
5.4 小结 |
6 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及SO_4~(2-)运移规律研究 |
6.1 采煤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水质的响应关系 |
6.1.1 采煤对浅层地下水水位影响 |
6.1.2 采煤对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 |
6.2 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 |
6.2.1 模拟范围与边界条件概化 |
6.2.2 浅层地下水数学模型 |
6.2.3 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 |
6.3 浅层地下水SO_4~(2-)运移规律 |
6.3.1 浅层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
6.3.2 浅层地下水SO_4~(2-)扩散趋势 |
6.3.3 不同工况下SO_4~(2-)迁移变化 |
6.4 浅层地下水SO_4~(2-)离子与水质水文因素的定量响应关系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内涵研究 |
1.2.2 测度与评估 |
1.2.3 韧性提升策略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韧性理论 |
2.2 “人-地”复合系统 |
2.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山西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 |
3.2.1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框架 |
3.3 模型方法 |
3.3.1 熵值法 |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障碍度模型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估分析 |
4.1 山西省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1.1 山西省整体韧性演化分析 |
4.1.2 分区域(市)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2 山西省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山西省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分区域(市)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
5.1 山西省城市韧性障碍因素诊断 |
5.1.1 山西省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2 山西省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1.3 各地市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4 各地市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2 城市韧性提升对策 |
5.2.1 经济韧性提升路径 |
5.2.2 社会韧性提升路径 |
5.2.3 生态韧性提升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1 规划建设 |
3.2.2 项目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
4.3 建立评价模型 |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5)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资源生态足迹 |
1.3.2 水足迹 |
1.3.3 农业面源污染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 |
2.1 水足迹计算方法 |
2.2 水足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2.3 农业面源污染计算方法 |
2.4 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
2.5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2.5.1 水量生态足迹 |
2.5.2 水质生态足迹 |
2.5.3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
2.5.4 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 |
2.5.5 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 |
2.5.6 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 |
2.6 参数选择 |
2.6.1 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 |
2.6.2 污染物排放系数 |
2.6.3 区域水资源产量因子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水量生态足迹 |
4.1.1 水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
4.1.2 水量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
4.2 水质生态足迹 |
4.2.1 农业面源污染计算结果分析 |
4.2.2 水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及ARIMA预测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ARIMA预测 |
5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
5.1 水量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
5.2 水质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环境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晋城市基本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2.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三章 晋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3.1 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3.1.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3.1.2 评价因子选取及级别划分 |
3.1.3 计算指标权重 |
3.1.4 评价结果 |
3.1.5 评价结果分析 |
3.2 深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3.2.1 评价模型构建 |
3.2.2 评价因子选取及级别划分 |
3.2.3 计算指标权重 |
3.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及污染荷载评价 |
4.1 污染源概况 |
4.1.1 工业污染场地 |
4.1.2 矿山开采区 |
4.1.3 填埋处置场 |
4.2 污染荷载评价 |
4.2.1 污染源荷载评价思路与方法 |
4.2.2 分级标准 |
4.2.3 污染荷载评价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 |
5.1 地下水污染评价及趋势预测 |
5.1.1 地下水评价因子的确定 |
5.1.2 环境本底值的确定 |
5.1.3 评价方法 |
5.1.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5 地下水污染趋势预测 |
5.2 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
5.2.1 浅层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
5.2.2 深层地下水环境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晋城市地下水保护研究 |
6.1 水源地及岩溶泉域保护区概况 |
6.1.1 水源地保护区概况 |
6.1.2 岩溶泉域保护区概况 |
6.2 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 |
6.2.1 地下水水质评价 |
6.2.2 地下水富水性评价 |
6.2.3 地下水功能价值分区 |
6.3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
6.3.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依据 |
6.3.2 地下水污染防控值 |
6.3.3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结果 |
6.4 地下水保护对策 |
6.4.1 保护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
6.4.2 防控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
6.4.3 治理区地下水保护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科研项目 |
致谢 |
(7)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
3.1 山西省近40 年气候变化趋势 |
3.2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历史调整概况 |
3.3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现状 |
3.4 山西省种植业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3.5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
4.1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4.3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
4.4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
5.1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 |
5.2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筛选和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1 城市道路绿化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 国内外道路绿化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道路绿化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内道路绿化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树种选择与配置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城市道路绿化的相关理论 |
2.1 城市道路绿化相关概念 |
2.1.1 城市道路 |
2.1.2 城市道路绿化 |
2.1.3 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 |
2.2 城市道路景观的类型 |
2.2.1 城市道路的等级分类 |
2.2.2 城市道路的绿化断面形式类型 |
2.3 道路绿化的功能与作用 |
2.3.1 生态功能和作用 |
2.3.2 交通辅助功能和作用 |
2.3.3 景观组织功能和作用 |
2.4 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 |
2.4.1 道路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
2.4.2 道路绿化配置的原则 |
3 晋城市自然条件概况和研究方法 |
3.1 晋城市自然条件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晋城市自然条件 |
3.2 晋城市社会经济条件 |
3.2.1 经济发展状况 |
3.2.2 人文发展现状 |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晋城市不同断面形式道路和绿化达标率 |
4.2 晋城市道路绿地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
4.2.1 行道树带与分车带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
4.2.2 道路绿地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4.2.3 道路绿地植物生长状况分析 |
4.3 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评价 |
4.3.1 层次分析法的目的 |
4.3.2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3.3 建立AHP评价模型 |
4.3.4 结果与分析 |
4.4 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现状分析 |
4.4.1 行道树植物配置 |
4.4.2 侧分绿带植物配置 |
4.4.3 中分绿带植物配置 |
4.5 晋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
4.5.1 城市规划和道路绿化工作相脱节 |
4.5.2 植物单一,季相变化不丰富 |
4.5.3 垂直结构层次不明显,植物群落生态效益差 |
4.5.4 缺乏后期养护管理 |
5 晋城市道路绿化配置模式优化 |
5.1 行道树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
5.2 侧分绿带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
5.3 中分绿带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1 晋城市绿化树种评分表 |
附录2 晋城市绿化优化树种评分表 |
附录3 各评价因子的评分标准 |
致谢 |
(9)晋城市地下水位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水位监测工作现状 |
1.1 地下水位长期观测 |
1.2 地下水位统测 |
2 地下水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监测点数量偏少且布设不合理 |
2.2 监测工作精度较低 |
2.3 监测点年久失修 |
3 对策与措施 |
3.1 科学布设监测点, 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
3.2 完善监测手段, 提高自动监测能力 |
3.3 加强监测管理, 统一监测规范 |
4 结语 |
(10)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水文气象 |
1.3 丹河及三姑泉状况 |
1.4 泉域经济概况 |
2 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1 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 |
2.2 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 泉域内煤矿排水情况 |
2.4 水资源超采区现状分布 |
3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 泉域岩溶水资源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 泉域地下水生态修复对策与建议 |
四、晋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城市地表水污染及防治措施[J]. 王海峰. 绿色科技, 2021(14)
- [2]长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浅层地下水SO42-运移规律研究[D]. 延子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姚振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乔扬源.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晋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识别及保护研究[D]. 高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 山西大学, 2019(01)
- [8]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筛选和配置模式研究[D]. 郭昕懿.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晋城市地下水位监测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 张敬尧,闫艳丽. 地下水, 2019(01)
- [10]晋城市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J]. 李慧清.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