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orland开发全新软件平台推广Java~(TM)的应用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王曦[1](2020)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可版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19年11月15日发布决定接手这旷日持久的Oracle v.Google案,这场已持续近十年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版权性问题的论战点燃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领域中的思想与表达的划界问题的争论的战火,便再次在知识产权法学界与计算机软件产业中慢慢燃开。以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可版权”阵营和以硅谷巨头为代表的“不可版权”阵营之间针锋相对立场,也提前昭示着本案最终判决所面临的利益权衡的复杂性。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版权性问题的关键,便在于正确把握其中的实现代码、声明代码以及整体的结构、序列和组织的法律属性,从宏观的维度讲,还在于正确认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本质并理解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律。对此,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以除导论外的五章内容对由Oracle v.Google案引发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可版权性问题展开层层递进的分析与思考,反复论证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声明代码以及整体的结构、序列和组织单纯的功能性及指示性作用,并最终得出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不应受到版权法保护的结论,还对替代保护模式进行了探索。第一章,介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基本技术特征,并梳理美国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立法与司法历史;第二章,通过Oracle v.Google案的发展情况引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版权性的争议焦点,梳理相关法院的司法观点,并表达对案件前路的展望;第三章,论述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版权保护模式的局限性与内在矛盾,并从网络外部性问题、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等经济学与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基本原理及假设的角度,为构建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律体系寻找理论支撑;第四章,对司法实践及学术讨论中围绕“表达—思想二分法”的代表性观点的展开思考并做出回应,再分别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实现代码和声明代码以及整体的结构、序列和组织各自的角度入手,对其独创性、表达性以及专利属性进行分析,并对构建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律体系提出初步的构想;第五章,提炼总结本文的核心观点,并抒发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审的Oracle v.Google案的前景展望,以及对构建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律体系远景的期待。
李思如[2](2018)在《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零污染和零排放的新型交通工具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纷纷致力于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电设施的研发和建设之中。建设具有安全、高性能的充电桩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基础,同时避免重要数据发生泄漏是确保充电桩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与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硬件控制和软件管理两个部分组成,主要解决数据上传至充电管理中心的过程中信息泄露的问题。首先,本文以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系统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其中,电能计量模块负责采集充电桩电压、电流、功率等充电运行参数,RFID射频识别模块负责完成用户交易结算的任务,GPRS通信模块既可按照数据传输格式将储存在系统终端中的数据传输到充电管理中心,也可以将充电管理中心发出的命令传输给MCU,控制导引模块负责确认充电装置的连接是否正确,满足一定的充电条件才能够对电动汽车执行充电命令。其次,为了加强充电桩通信数据的安全保护,本文将安全性高、资源消耗少、运算速度快的AES加解密算法应用到充电桩系统中。对AES的字节替换、行移位变换、列混淆变换、轮密钥加和密钥扩展等算法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 AES算法的加密解密功能。考虑到充电桩系统较为复杂,本文在uC/OS-Ⅲ操作平台上对系统终端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并且对系统任务进行管理。最后,本文使用高级开发工具Delphi 7.0以及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对充电桩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主要负责完成查询充电桩和用户数据以及监控管理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但可以查询充电桩的状态信息,也可以查看用户的消费金额等信息。为增强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人员需经身份验证才能进入充电桩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对充电桩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等操作。通过对充电桩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充电桩性能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李斐飞[3](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郭天太[4](2005)在《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紧紧围绕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这一概念,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求建立其基本概念及理论模型、实现方法等,具体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实现技术、应用实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历史与现状、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然后介绍了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项目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讨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最后给出了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念及模型,具体内容包括: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在VM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念、理论模型、基本思想、工作原理、理论框架等;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分类、主要功能、实施步骤、功能及局限性等;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哲学意义;对几种含义迥异的虚拟测试技术名称的概念辨析。最后对于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第三章研究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内容主要包括相似性原理及其在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中的应用;面向对象思想及其在虚拟测试技术中的应用;VR技术的工作原理;虚拟测试系统的仿真原理;以及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测试技术。本章说明了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方法论基础和多学科理论来源和基础。 第四章的研究内容是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关键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虚拟测试系统中的三维建模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内容,最后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集成化模型。 第五章是一个基于单机的虚拟测试系统示例:建立在沉浸式VR系统基础上的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内容包括系统配置、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技术介绍、WTK的工作原理、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三维建模技术和VI技术、以及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技术,最后给出了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部分结果。 第六章介绍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虚拟测试系统示例:在桌面型VR系统上实现的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内容包括系统配置、VRML语言及其在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概论、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实现,最后给出了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部分仿真实例。 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包括对全文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由于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相当繁多,应用范围也相当广阔,加上受本人的水平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只是初步的研究和探讨,难免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这既有待于以后的完善和发展,也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李建华[5](2005)在《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以资源共享、任务分担和协同工作为主要目标,突出的问题是异构系统的集成、资源共享和群体协作,而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是遵循开放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技术,建立集成软件环境。开放性、标准化、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思路也是面向复用的软件工程化开发和工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目前主流软件开发技术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且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规范和接口标准。但是由于实现厂商的差别,事实上他们产品之间集成与互操作的实现存在很多问题。另外他们可能无法满足众多领域所需的多类服务需求,因此用于特定领域的工业级公用集成总线的研究被提出并被认为是解决领域集成的可行技术。 本文拟通过GIS领域分析和多类使能技术的性能比较,将软件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相结合,从两个不同层次,探讨开放式GIS公用集成总线(GUIB:GIS Utility Integration Bus)的软件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GUIB为核心,融Agent开发策略、Web应用于软构件/软总线技术之中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集成框架,将紧耦合集成和松耦合协作的设计集成。并进一步分析了框架内GIS领域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如:通信、信息交换模型、分布式空间事务管理、并发模型与并行控制等),研究建立在框架基础上的应用集成技术,解决分布式GIS系统集成的底层公共业务逻辑功能,使得GIS的开发者只关心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定功能部件或代理的开发,从而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试图为分布式GIS集成提供一种支持动态配置、支持演化、与平台无关的公共业务逻辑服务级框架,实现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更高层次的软件复用。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领域分析方法,在详细讨论GIS环境模型、需求模型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指出了分布式GIS领域设施建设的重点研究所在,提出了GUIB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了建立基于GUIB核心的动态框架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2.研究了以GUIB为核心构建动态框架并最终实现分布式集成应用的核心支持技术。主要成果包括四方面内容: ⅰ.以共享领域本体论为前提,参考OGC的信息交换规范,利用XML/GML等信息描述工具,建立了框架内的一致性信息交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GUIB的框架内及框架间的分布式GIS互操作模型。 ⅱ.在综合分析ADL、CDL、WSDL及OGC提出的地理空间服务元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地理空间服务元数据模型。以期达到GIS软件体系结构及构件描述语意上的一致性。从而支持构件的描述、检索、
姜建成[6](2005)在《多平台通用GIS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讨论了通用GIS开发框架ProGIS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第一章介绍了GIS的概述、GIS的发展过程及GIS二次开发的几种模式。在有关GIS的分类说明中,提出了介于工具GIS与应用GIS之间的通用GIS系统;同时在二次开发的说明中,提出了GIS的通用开发模式,由此引出了文章要讨论的ProGIS框架。 本文的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Framework和Java Framework的发展,并展望了新一代Framework的设计思路,为ProGIS框架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的解决思路。在第二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通用框架的来源、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框架的总体的架构设计。 在接下来的两章中我们讨论了ProGIS的设计方案与具体实现。首先在第三章中讨论了有关ProGIS的几种可能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ProGIS的先前版本CGUDP的设计方案和当前ProGIS的设计方案,突出了ProGIS“一次编写,通用运行,功能完备”的优势,为目前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在文中同时还说明了ProGIS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一即如何融合众多平台的优点,为二次开发提供统一编码。 在第四章中详细介绍了ProGIS系统中有关对象和接口的设计,在设计中我们结合了现有的X2Net、MapObjects、MapX等国内外着名的GIS二次开发控件,对它们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实现方法。 本文第五章详细介绍了ProGIS的实际应用;我们将ProGIS应用于杭州排水系统,在该部分说明了ProGIS的具体使用情况。 文章在第六章对ProGIS做了总结,分析了系统的特色,总结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展望了ProGIS的未来发展。
钱贞国[7](2004)在《面向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GIS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异质空间数据和异构GIS应用系统。如何共享这些空间信息资源和实现GIS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一开始就十分重视GIS互操作。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分布式计算技术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的产物,是GIS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从GIS互操作的角度,对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框架体系和构建技术等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WebGIS是构建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在分析WebGIS主要构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应用研究项目,探讨了不同应用需求下的WebGIS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2)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用于构建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有许多,传统的分布式对象技术方法主要有:微软的COM/DCOM、对象管理集团(OMG)的COBRA和Sun的J2EE/EJB。本文对基于传统分布式对象模型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框架设计。同时,论文分析了传统分布式对象技术之间在跨平台互操作能力上的局限性。 (3)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Web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与传统分布式对象技术相比,它具有通用数据格式、松散偶合性和高度可集成能力等跨平台互操作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Web服务构建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新方法,并在WebGIS通用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 (4)空间数据模型和GIS服务规范研究 建立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目的是实现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GIS互操作,其中空间数据标准和GIS服务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OGC的开放地理数据模型(OGM)、简单特征规范(SFS)、地理标记语言(GML3.0)和Web服务计划(OWS)。它们是实现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互操作和GIS服务互操作的基础。 (5)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实例 本文结合“空间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研究”项目,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Web服务系统。该应用系统通过对GeoBeans地图Web服务、ArcIMS地图Web服务、地名Web服务和投影转换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V亡b服务的应用集成,为用户提供基于地名获取地图的服务,展现了跨GIS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和互操作能力。 并且,本文结合“数字福建一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分布式空间数据发布和共享WebGIS应用系统。它为分布的空间数据提供集成应用环境,实现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异地处理能力。该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本地和异地空间数据加载、空间数据的异地处理(缓冲区分析)等。
张锦[8](2004)在《基于EJB组件的代码自动生成平台的研究——代码生成器及模板库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实现软件的工业化进程,本文对软件开发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结合EJB组件目前在企业级分布式开发中的地位,提出了基于EJB组件的代码自动生成平台的研究课题。 软件自动生成是人类软件开发由手工作坊到半自动化,再到工业化的历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EJB组件的CSI/CBL服务器端多层架构商务框架模型,并且重点论述了自动生成平台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自动生成器的设计和实现。自动生成器作为该平台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解析模板文件和XML格式的定义书,自动生成用户所需的源代码。 二是模板的设计和相关问题。模板有两类,一类是实体层、逻辑层和服务层的基础模板,基础模板符合EJB规范和CSI/CBL商务框架模型;另一类是和行业有关的业务模板,行业规则对象的建模是提高软件自动生成率的关键。本文结合《敏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的开发以及在绍兴永通集团的应用实施情况,以轻纺行业为例,论述了行业模板的建模过程。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外,本文还论述了有关模板库管理的相关技术。最后,本文针对生成平台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海江[9](2003)在《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文中认为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结合相关的网络应用技术(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将集群并行计算、Web计算以及网络工程设计等概念引入土木工程分析设计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领域,最终初步形成一个集成的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框架NetFEAF(Network 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ramework)。计算集群的建立、串并行有限元分析(OOParaFEA:Object Oriented Paralle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Web有限元计算(WebFEA:Web 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系统(NetGraWCAD:Network based Gravity Wharf CAD integrated system)、用户接口以及通信模块等的实现都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模块化的实现策略使系统具有了很好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通过构建NetFEAF系统,对计算机新技术在相关领域内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基于网络的土木工程CAD/CAE以及网络协同设计的深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系统部分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后,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也进一步证明了系统开发的实用性。 NetFEAF系统依据自顶向下、分而治之以及层层推进的实现原则,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构造思路,对系统的集成用整体类库组成图进行表述,对各组成部分通过子类库再进一步详细介绍,系统的整体实现被一层一层分解、细化,各组成部分基于统一的计算核心集成在同一个系统框架内,同时相互之间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独成一体,正是因为深入利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实现手段,整个复杂系统构成从概念上更有利于理解,集成更加紧凑,具体模块的实现也更加迅速高效,面向对象方法的变复杂为简单的策略艺术在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又被全新的应用于特定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的构建过程中,论文将集群系统的各种软硬件组件,映射成一系列相关联的类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集群系统类库,通过对组成类特性的研究而实现对集群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分析。论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详细介绍了集群系统的构建过程,并根据并行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Socket网络通信实时构造集群运行状态表,进而以此实现集群计算任务的动态管理、同构/异构平台下的并行有限元分析以及网络工程分析设计等。 在深入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个独特而又不失一般性的、较为全面的、面向对象的、基于网络的集成限元分析类库并完成全部的程序实现,可利用子结构法,交互式的进行线性、非线性分析,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同构/异构系统平台下的串、并行分布式有限元分析。具体实现过程中,充分发掘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采用了多种全新的设计技巧,以降低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数据传输以及程序运行速度,同时又可以方便的集成前、后处理功能,论文还基于TCP/IP网络协议,依托实现的特定集群数据传输模型,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策略实现了并行有限元分析,与已有成果相比,面向对象方法在有限元分析领域内的应用更加深入、全面,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 论文还开发了全新用途的网络服务中心,包括Http服务器、计算服务器,以及各种用途的计算客户端:利用Java语言的网络通信、界面处理能力结合集群的密集并行计算能力一起完成特定的计算任务,从而使集群计算与Web计算很好的集成在一起;WebFEA作为一种应用客户端,配合NetFEAF集成系统的各个计算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全面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课件;当前基于Web的各种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将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其引入有限元分析以及土木工程设计领域还不多,基于NetFEAf系统,作者又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的运行思路,使网络变成土木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中心,系统部分成果通过鉴定(文通部鉴定为“国内领先,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建议在水运行业内尽快推广使用”)推出后的良好试用效果,使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土木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研制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验证。配合目前工程软件网络化应用需求的日益高涨,提出了一种全新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的运作模式,即网络服务收费模式。不同于传统工程软件销售所有权,网络服务收费模式销售的是软件服务,软件运行于网络上,用户只有在使用时才需要交纳费用,这样全新的使用方式也给传统的工程软件的盗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银正强[10](2021)在《基于多模态表征学习的源代码搜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源代码搜索是指根据自然语言查询语句获取对应的函数代码片段。其中主要涉及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并通过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到源代码文本上,实现跨越自然语言与源代码两种模态形式进行搜索。现有的方法基于传统的序列表示模型分别处理自然语言语句与源代码文本输出形成向量表征形式,经过相似性比对实现搜索任务。但传统的序列表示模型例如词包模型、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等对语义的特征能力抽取不足,而源代码信息含量对比自然语言文本而言更加稀疏,需要更强的特征抽取能力。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自注意力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自注意力的源代码搜索模型,通过使用Transformer编码器作为特征抽取器将序列数据表示为向量形式,最终将自然语言与源代码向量联合输入多层感知机计算相似性得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训练一个基于BERT结构的自编码语言模型,从而获得一个能够较好理解代码的源代码语言模型用于更好的抽取代码语义特征。最终,将原本的Transformer编码器替换为预训练语言模型完成代码特征抽取工作,实现本文目标的源代码搜索模型。本文在六种不同的编程语言上进行了实验,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源代码搜索模型均可以取得非常优秀的效果,例如在Python语言上实现了 0.74的MRR得分,对比基于注意力的模型提升了17%。同时还探索了预训练语言模型在代码填词、代码补全任务上的效果,以及若干种不同结构的源代码搜索模型效果对比,证明了预训练源代码语言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本文设计的搜索模型的有效性。
二、Borland开发全新软件平台推广Java~(TM)的应用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rland开发全新软件平台推广Java~(TM)的应用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可版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及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概述 |
第一节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定义与结构 |
第二节 美国1976 年版权法的发展与影响 |
一、修法的时代背景与利益衡量 |
二、修法后涉及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类似元素版权保护的案件梳理 |
第二章 Oracle v.Google案引发的争议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案件的基本背景与争议焦点 |
第二节 可版权性问题的新近司法认定 |
第三节 案件最新进展 |
第三章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保护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版权保护模式的局限与矛盾 |
一、美国1976 年版权法的局限性 |
二、版权法与计算机软件保护宗旨的内在矛盾 |
第二节 经济学及产业语境下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版权保护 |
一、公共物品问题对版权理论的影响 |
二、梅特卡夫定律与网络外部性问题对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版权属性的启示 |
三、摩尔定律与安迪-比尔定律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不可版权性的进一步支撑 |
第四章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可版权性分析及其替代保护模式的探索 |
第一节 对司法实践及学术讨论中围绕“表达—思想二分法”的代表性观点的思考与回应 |
一、对“可版权”阵营的代表性观点的思考与回应 |
二、对“不可版权”阵营的代表性观点的思考与回应 |
第二节 实现代码保护模式的分析与探索 |
一、独创性与表达性分析 |
二、专利属性分析 |
三、关于保护模式的思考 |
第三节 声明代码与SSO的保护模式分析 |
一、独创性与表达性分析 |
二、专利属性分析 |
三、关于保护模式的思考 |
第四节 对中国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保护制度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2 系统整体方案及充电桩系统终端硬件的设计 |
2.1 系统方案的整体设计 |
2.2 电能计量模块的硬件设计 |
2.3 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硬件设计 |
2.4 GPRS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
2.5 控制导引模块的硬件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充电桩AES加密解密算法 |
3.1 密码学基础 |
3.2 分组密码 |
3.3 DES和AES加密标准 |
3.4 AES加解密算法的实现 |
3.5 充电桩AES加解密算法功能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uC/OS-Ⅲ操作平台的充电桩系统终端的软件设计 |
4.1 uC/OS-Ⅲ操作系统程序设计 |
4.2 电能计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 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软件设计 |
4.4 GPRS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
4.5 控制导引模块的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充电管理平台的设计 |
5.1 充电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
5.2 充电管理平台软件架构的选择 |
5.3 充电管理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 |
5.4 充电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
(4)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
1.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性 |
1.2.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
1.2.4 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项目背景 |
1.3.1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理论背景 |
1.3.2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工程背景 |
1.4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8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念及模型 |
2.1 引言 |
2.2 虚拟测试技术在虚拟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
2.2.1 虚拟制造技术概述 |
2.2.2 与虚拟测试相结合的虚拟制造模型 |
2.3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念及模型 |
2.3.1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概念 |
2.3.2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理论模型 |
2.3.3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基本思想 |
2.3.4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 |
2.3.5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理论框架 |
2.4 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
2.4.1 基于单机的虚拟测试系统 |
2.4.2 基于网络的虚拟测试系统 |
2.5 虚拟测试系统的分类及主要功能 |
2.5.1 虚拟测试系统的分类 |
2.5.2 虚拟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 |
2.6 虚拟测试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实施步骤 |
2.6.1 虚拟测试系统的开发过程 |
2.6.2 虚拟测试系统的实施步骤 |
2.7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2.7.1 虚拟测试技术的优势 |
2.7.2 虚拟测试技术的局限性 |
2.8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哲学意义初探 |
2.9 虚拟测试技术概念辨析 |
2.9.1 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测试技术 |
2.9.2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 |
2.9.3 基于器件功能软件仿真的虚拟测试技术 |
2.10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 |
2.11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相似性原理及其在虚拟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
3.2.1 相似性的概念 |
3.2.2 相似性原理 |
3.2.3 相似性原理在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
3.3 面向对象技术及其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3.3.1 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 |
3.3.2 对象的基本表达 |
3.3.3 面向对象技术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3.4 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作原理 |
3.4.1 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3.4.2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
3.4.3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 |
3.4.4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3.4.5 虚拟现实软件工具集 |
3.4.6 虚拟现实技术在VRVT中的作用 |
3.5 虚拟测试系统的仿真原理 |
3.5.1 仿真技术概论 |
3.5.2 VR仿真技术 |
3.5.3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动画仿真技术 |
3.5.4 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的仿真模型 |
3.6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测试技术 |
3.6.1 测试技术概述 |
3.6.2 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3.6.3 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 |
3.6.4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测试技术 |
3.6.5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测试模型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的关键实现技术 |
4.1 引言 |
4.2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三维建模技术 |
4.2.1 虚拟测试环境建模的特点 |
4.2.2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几何建模技术 |
4.2.3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行为建模技术 |
4.2.4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物理建模技术 |
4.2.5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LOD技术 |
4.3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虚拟仪器技术 |
4.3.1 虚拟仪器技术概论 |
4.3.2 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 |
4.3.3 虚拟仪器技术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4.3.4 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中的虚拟仪器软件结构模型 |
4.4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可视化技术 |
4.4.1 可视化技术概述 |
4.4.2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4.4.3 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处理过程 |
4.4.4 科学计算可视化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4.4.5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可视化模型 |
4.5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技术 |
4.5.1 数据管理技术概述 |
4.5.2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数据 |
4.5.3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文件管理技术 |
4.5.4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 |
4.5.5 虚拟测试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技术 |
4.5.6 多库技术及其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4.6 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
4.6.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
4.6.2 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4.6.3 专家系统在VRVT中的应用 |
4.6.4 机器学习在虚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
4.7 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中的系统集成技术 |
4.8 基于VR的虚拟测试系统的集成化模型 |
4.9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单机的虚拟测试系统示例——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配置 |
5.2.1 硬件部分 |
5.2.2 软件部分 |
5.3 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技术 |
5.3.1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及评价方法 |
5.3.2 VR技术在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现状 |
5.4 WTK的工作原理 |
5.5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三维建模技术 |
5.5.1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几何建模技术 |
5.5.2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运动建模技术 |
5.5.3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物理建模技术 |
5.5.4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LOD技术 |
5.6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VI技术 |
5.7 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技术 |
5.7.1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主要功能 |
5.7.2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结构 |
5.7.3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优点 |
5.7.4 虚拟样机技术在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中的应用 |
5.7.5 车辆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部分结果 |
5.8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网络的虚拟测试系统示例——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 |
6.1 引言 |
6.2 系统配置 |
6.3 VRML语言及其在VRVT中的应用 |
6.3.1 VRML语言概况 |
6.3.2 VRML浏览器 |
6.3.3 VRML的核心概念 |
6.3.4 VRML的执行模式 |
6.3.5 VRML中人机交互的实现方式 |
6.3.6 VRML中的动画技术 |
6.3.7 VRML的不足之处 |
6.3.8 VRML在虚拟无损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6.4 Java语言及其在虚拟无损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6.4.1 Java语言介绍 |
6.4.2 VRML与Java结合实现对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支持 |
6.4.3 结合HTML、Java和VRML实现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 |
6.5 无损检测技术概论 |
6.6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 |
6.6.1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中VR子系统的基本组成 |
6.6.2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系统结构 |
6.6.3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功能组成 |
6.7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实现 |
6.7.1 客户/服务器结构 |
6.7.2 客户端实现 |
6.7.3 服务器端实现 |
6.7.4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方式 |
6.7.5 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6.8 基于Web的虚拟无损检测系统的仿真实例 |
6.9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对全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7.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
1.2.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述 |
1.2.2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GUIB概念的提出 |
§1.4 GUIB相关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的目标 |
1.5.2 主要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内容 |
§1.6 小结 |
第2章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
§2.2 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2.1 领域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2.2 模式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
§2.3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
§2.4 DSSA的设计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GUIB软件体系结构 |
§3.1 GIS应用环境模型分析 |
§3.2 GIS需求模型分析 |
3.2.1 OpenGIS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框架 |
3.2.2 GIS领域公共设施(GIS Common Facilities GCF) |
3.2.3 GUIB服务层次结构 |
§3.3 GIS的系统模型分析 |
3.3.1 GIS体系结构分析 |
3.3.2 共性构件抽取 |
§3.4 GUIB体系结构的建立与表达 |
§3.5 小结 |
第4章 GUIB核心技术探讨 |
§4.1 GUIB核心支持技术 |
4.1.1 GIS互操作与信息交换模型 |
4.1.2 对服务元数据模型的扩展 |
4.1.3 构件的描述 |
4.1.4 构件容器与工具集 |
4.1.5 遗留系统的包装与适配 |
§4.2 GUIB的设计演化与求精实现 |
4.2.1 GUIB体系结构的层次性演化特点 |
4.2.2 求精过程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GUIB的动态框架技术研究 |
§5.1 框架技术概述 |
5.1.1 框架概念 |
5.1.2 框架分类 |
5.1.3 GUIB实例化框架的组织形式 |
§5.2 支撑技术分析 |
5.2.1 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 |
5.2.2 三类主流分布式对象技术简介 |
5.2.3 Web Service技术 |
§5.3 Agent技术的引入 |
5.3.1 Agent概念与特点 |
5.3.2 Agent技术在GUIB实例化框架中的作用 |
§5.4 GUIB实例化框架结构 |
5.4.1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GUIB实例化框架 |
5.4.2 基于ORB的实例化框架 |
5.4.3 两种机制的融合应用 |
§5.5 GUIB的通讯框架 |
§5.6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动态框架 |
5.6.1 动态框架技术 |
§5.7 小结 |
第6章 GUIB的事务处理系统 |
§6.1 事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
6.1.1 事务 |
6.1.2 事务的特性 |
§6.2 分布式事务 |
6.2.1 分布式事务概念 |
6.2.2 分布式事务的2PC协议 |
6.2.3 CORBA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型 |
§6.3 GIS事务类型及特征分析 |
§6.4 GUIB的事务并发模型研究 |
6.4.1 典型ORB并发模型分析 |
6.4.2 适合GIS事务特点的并发模型研究 |
6.4.3 长事务处理模型的优化 |
§6.5 GUIB的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6.5.1 并行控制方法简述 |
6.5.2 并行控制方法选择与优化 |
§6.6 面向R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研究 |
6.6.1 R树 |
6.6.2 面向R树并行控制方法 |
6.6.3 基于R-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 |
6.6.4 分布式事务R-link树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
§6.7 小结 |
第7章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集成与验证 |
§7.1 设计目标 |
§7.2 实现环境概述 |
7.2.1 硬件环境 |
7.2.2 软件环境 |
7.2.3 ORB产品VisiBroker简介[189] |
7.2.4 Trolltect Qt简介 |
§7.3 GUIB服务框架的建立 |
7.3.1 GUIB服务端程序部署 |
7.3.2 GUIB客户端程序部署 |
7.3.3 VisiBroker的部署 |
7.3.4 基于VisiBroker的GUIB服务框架 |
§7.4 基于构件的环境构造与动态集成 |
7.4.1 构件的注册与检索 |
7.4.2 构件容器 |
7.4.3 集成测试 |
7.4.4 协作支持 |
7.4.5 本节总结 |
§7.5 空间事务服务的实验研究 |
7.5.1 空间事务服务的实现方法 |
7.5.2 并发模型测试 |
7.5.3 基于R-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6)多平台通用GIS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GIS概述 |
1.1.1 GIS特征 |
1.1.2 GIS的基本构成 |
1.1.3 GIS分类 |
1.2 GIS发展简史 |
1.2.1 GIS发展阶段 |
1.2.2 我国GIS的发展 |
1.3 GIS二次开发概述 |
1.3.1 GIS常用开发方式 |
1.3.2 GIS通用开发方式 |
第二章 框架技术与GIS通用开发框架 |
2.1 框架技术的简介 |
2.1.1 Windows Framework的发展 |
2.1.2 Java Framework的发展 |
2.2 通用开发框架构思 |
2.2.1 框架来源 |
2.2.2 设计原则 |
2.2.3 设计思路 |
2.2.4 总体框架 |
第三章 ProGIS方案设计 |
3.1 ProGIS的可能设计方案 |
3.1.1 方案来源 |
3.1.2 设计方案一 |
3.1.3 设计方案二 |
3.1.4 设计方案三 |
3.2 ProGIS设计思路 |
3.3 ProGIS设计方案 |
3.3.1 CGUDP的设计方案 |
3.3.2 ProGIS的设计方案 |
第四章 ProGIS具体实现 |
4.1 基于ProGIS的开发流程 |
4.2 工厂对象的实现 |
4.2.1 工厂体系结构 |
4.2.2 具体工厂对象的实现 |
4.3 数据源对象的实现 |
4.3.1 数据源管理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4.3.2 ProDSInfo的设计与实现 |
4.3.3 ProConnInfo的设计与实现 |
4.3.4 数据源对象的设计与实现 |
4.3.5 数据集对象的设计与实现 |
4.4 地图显示控件的实现 |
4.4.1 ProMap控件的实现 |
4.4.2 ProNavigator控件的实现 |
4.4.3 ProLayerDlg控件的实现 |
4.4.4 ProPropertyDlg控件的实现 |
4.5 ProEdit控件的实现 |
4.6 IProWorkspace控件的实现 |
4.7 图层对象的实现 |
4.7.1 IProLayers |
4.7.2 IProLayer |
4.7.3 IProMapLayer |
4.7.4 IProImageLayer |
4.7.5 IProFloatLayer |
4.7.6 IProDrillDownLayer |
4.8 查询对象的实现 |
4.8.1 IProFind对象的实现 |
4.8.2 记录集对象的实现 |
4.9 标注与注释对象的实现 |
4.9.1 IProLabel对象 |
4.9.2 IProAnnotation对象 |
4.10 样式对象的实现 |
4.11 图例管理的实现 |
4.12 Feature(图元)对象的实现 |
4.12.1 IProFeature的实现 |
4.12.2 IProPoint的实现 |
4.12.3 IProLine的实现 |
4.12.4 IProPolygon的实现 |
4.12.5 IProPoints的实现 |
4.12.6 IProParts的实现 |
第五章 ProGIS应用分析 |
5.1 ProGIS在排水中的应用 |
5.2 ProGIS项目情况 |
第六章 ProGIS总结与展望 |
6.1 ProGIS的总结 |
6.2 ProGIS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和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 |
第一章 GIS互操作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1.1 GlS互操作的概念 |
1.2 GIS互操作的层次结构 |
1.3 GIS互操作的研究现状 |
1.3.1 GIS技术互操作研究现状 |
1.3.2 GIS服务互操作研究现状 |
1.3.3 GIS语义互操作研究现状 |
1.4 应用实例研究 |
1.4.1 空间数据交换站 |
1.4.2 地理信息网络(GEOGRAPHYNETWORK)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2.2 WEBGIS的体系结构和特点 |
2.3 WEBGIS的实现技术 |
2.3.1 基于服务器端的WEBGIS构建技术 |
2.3.2 基于客户端的WEBGIS构建技术 |
2.3.3 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混合的WEBGIS构建技术 |
2.4 应用实例研究 |
2.4.1 全球“非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2.4.2 河北省地质信息共享系统 |
2.4.3 中科院微生物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综述 |
3.1 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
3.2 分布式WEBGIS构建技术 |
3.2.1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
3.2.2 分布式对象计算模型 |
3.2.3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OM) |
3.2.4 AGENT技术 |
3.3 基于传统分布式对象模型的分布式WEBGIS |
3.3.1 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WEBGIS |
3.3.2 基于COBRA的分布式WEBGIS |
3.3.3 基于J2EE/EJB的分布式WEBGIS |
3.4 传统分布式对象模型之间的比较和互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4.1 WEB服务概述 |
4.1.1 WEB服务的概念 |
4.1.2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 |
4.1.3 WEB服务中的角色和操作 |
4.1.4 WEB服务的工作流程 |
4.2 WEB服务的互操作优势 |
4.3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WEBGlS构建 |
4.3.1 实现GISWEB服务 |
4.3.2 主要的GISWEB服务产品 |
4.3.3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WEBGIS体系结构 |
4.4 未来的互操作应用前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数据模型和GIS服务规范 |
5.1 空间数据模型 |
5.2 简单特征规范(SFS) |
5.3 地理标记语言(GML) |
5.4 OPENGISWEB服务计划(OWS) |
5.4.1 OWS服务框架(OSF) |
5.4.2 OWS服务栈(SERVICE STACK) |
5.4.3 OPENGIS实现规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空间信息WEB服务系统 |
6.1.1 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
6.1.2 空间数据管理和组织 |
6.1.3 WEB服务的实现 |
6.1.4 地图WEB服务注册中心建设 |
6.1.5 分布式WEBGIS应用集成 |
6.2 数字福建-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 |
6.2.1 客户端功能设计 |
6.2.2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 |
6.2.3 WEB服务的集成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的工作 |
(8)基于EJB组件的代码自动生成平台的研究——代码生成器及模板库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软件技术发展趋势 |
1.2 问题的引出 |
1.3 本文任务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构件技术 |
2.1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 |
2.1.1 组件的基本概念 |
2.1.2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模型 |
2.2 EJB构件模型 |
2.2.1 J2EE平台与EJB规范 |
2.2.2 EJB规范的发展历程 |
2.2.3 EJB的类别 |
2.2.4 EJB体系结构 |
2.2.5 EJB中的角色 |
2.3 其他典型构件模型 |
2.3.1 EJB与DCOM/COM+的比较 |
2.3.2 EJB与CORBA的比较 |
2.3.3 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码自动生成器技术 |
3.1 代码自动生成器 |
3.1.1 生成器模型 |
3.1.2 生成机理 |
3.1.3 优势和劣势分析 |
3.2 代码生成器的应用领域 |
3.2.1 编译与优化领域 |
3.2.2 通用代码生成领域 |
3.2.3 专用代码生成领域 |
3.3 EJB代码自动生成的研究现状 |
3.3.1 现有的EJB代码生成工具 |
3.3.2 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JB代码自动生成平台总体设计 |
4.1 生成平台系统流程图 |
4.2 CSI/CBL框架模型设计 |
4.2.1 MVC框架模型 |
4.2.2 CSI/CBL商务框架模型 |
4.2.3 CSI/CBL商务模型的改进点 |
4.3 研究任务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板解析的代码生成器的设计 |
5.1 代码自动生成器 |
5.1.1 代码生成器模型 |
5.1.2 模型的改进之处 |
5.1.3 代码的部署运行 |
5.2 定义书的解析 |
5.2.1 定义书定义 |
5.2.2 定义书的描述 |
5.2.3 基于JAXB的定义书解析 |
5.2.4 定义书的设计 |
5.3 模板的解析 |
5.3.1 模板描述语言 |
5.3.2 模板标签 |
5.3.3 模板引擎 |
5.3.4 一个简单的例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板的详细设计 |
6.1 模板技术介绍 |
6.1.1 模板的应用 |
6.1.2 模板技术在代码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
6.2 模板的设计原则 |
6.3 模板的分类及设计 |
6.3.1 CSI/CBL层模板的设计 |
6.3.2 实体层模板的设计 |
6.3.3 业务模板的设计 |
6.4 模板库的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与发表论文情况 |
1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高性能计算集群正被逐渐推广 |
1.1.2 并行有限元分析方法正逐渐走向前台 |
1.1.3 工程软件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
1.1.4 工程软件的网络化应用需求日益迫切 |
1.2 论文的研究策略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构建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 |
2.1 引言 |
2.2 Beowulf集群的飞速发展 |
2.3 特定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的面向对象构建 |
2.3.1 集群构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
2.3.2 综合分析 |
2.3.3 总体设计 |
2.3.4 节点安装 |
2.3.5 节点通信 |
2.3.6 系统测试 |
2.4 并行有限元分析系统的组织结构 |
2.4.1 系统的数据准备 |
2.4.2 核心并行有限元分析以及算例测试 |
2.4.3 数据整理 |
2.5 结语 |
第三章 集成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实现 |
3.1 引言 |
3.2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特点 |
3.3 面向对象有限元集成类库的系统分析 |
3.4 面向对象有限元集成类库的程序实现 |
3.4.1 数学计算类库的建立 |
3.4.2 数据处理类库的建立 |
3.4.3 数值模型类库的建立 |
3.4.4 图形类库的建立 |
3.4.5 有限元基本类库的建立 |
3.4.5.1 基类、自由度类以及节点类的定义 |
3.4.5.2 材料类的定义及其继承 |
3.4.5.3 单元类的定义及其继承 |
3.5 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1 线弹性静力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2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3 子结构方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3.1 子结构方法的数学基础 |
3.5.3.2 子结构的面向对象继承 |
3.5.3.3 子结构方法的执行过程 |
3.5.4 利用系统开发工具集成各组成类库 |
3.6 结语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并行分布式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集群的并行有限元分析 |
4.2.1 并行计算的基本知识 |
4.2.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
4.2.1.2 并行编程模型 |
4.2.1.3 并行计算评价指标 |
4.2.1.4 并行算法分类 |
4.2.2 并行有限元分析的实现策略 |
4.2.3 基于MPI/PVM的面向对象消息库的建立 |
4.2.3.1 MPI的并行语义分析 |
4.2.3.2 PVM的并行语义分析 |
4.2.3.3 面向对象消息库的类库构成 |
4.2.4 并行有限元分析核心 |
4.2.4.1 系统方程组的直接并行求解 |
4.2.4.2 并行子结构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4.2.4.3 利用并行求解库实现对已有串行程序的并行化 |
4.2.4.4 基于域分解的并行PCG算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4.3 基于互联网的有限元分析 |
4.3.1 Java语言的特点及其与C++的异同 |
4.3.2 WebFEA核心类库的整体构成 |
4.3.3 WebFEA平面有限元分析的组成类定义 |
4.3.4 WebFEA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组成类定义 |
4.4 NetFEAF系统的整体集成 |
4.4.1 NetFEAF集成系统的组织结构 |
4.4.2 NetFEAF集成系统的控制中心 |
4.4.3 OOParaFEA异构平台的数据传输 |
4.4.4 WebFEA的执行过程 |
4.5 结语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 |
5.1 引言 |
5.2 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的核心类库实现 |
5.2.1 重力式码头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
5.2.2 系统类库的总体设计 |
5.2.3 各组成类的继承设计 |
5.2.4 各辅助类的设计 |
5.2.5 系统数值分析流程 |
5.2.6 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
5.3 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 |
5.3.1 客户端设计 |
5.3.2 主控服务器的设计 |
5.3.3 网络数据传输 |
5.3.4 方案选择并行实现 |
5.4 系统应用网站的建立 |
5.4.1 服务器HttpServer的程序实现 |
5.4.2 基于互联网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课件 |
5.4.3 码头工程设计网络数据库的建立 |
5.4.4 工程网站的其它辅助功能的实现 |
5.5 网络软件服务收费机制 |
5.6 结语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多模态表征学习的源代码搜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源代码、文本与机器学习 |
1.2.2 源代码表征学习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分析 |
2.1 序列表示模型 |
2.1.1 词包模型 |
2.1.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2.1.3 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
2.1.4 注意力模型 |
2.2 语言模型与预训练 |
2.2.1 语言模型 |
2.2.2 预训练模型 |
2.3 源代码搜索模型 |
2.3.1 NCS |
2.3.2 UNIF |
2.3.3 CODEnn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源代码搜索模型 |
3.1 总体框架 |
3.1.1 代码嵌入 |
3.1.2 令牌嵌入与序列嵌入 |
3.1.3 双模嵌入 |
3.1.4 将嵌入应用到代码搜索 |
3.2 基于自注意力的源代码搜索模型设计 |
3.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3.2.2 输入表征模块 |
3.2.3 序列编码模块 |
3.2.4 联合表示模块 |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任务定义 |
3.3.2 数据集 |
3.3.3 评价指标 |
3.3.4 训练目标 |
3.3.5 实验环境与设置 |
3.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训练源代码语言模型 |
4.1 预训练源代码语言模型设计 |
4.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1.2 输入表征模块 |
4.1.3 序列语义表征模块 |
4.1.4 输出模块 |
4.2 基于预训练源代码语言模型的生成模型设计 |
4.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2.2 编码器模块 |
4.2.3 解码器模块 |
4.2.4 输出模块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任务定义 |
4.3.2 数据集 |
4.3.3 评价指标 |
4.3.4 训练目标 |
4.3.5 实验环境和设置 |
4.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源代码搜索模型 |
5.1 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源代码搜索模型设计 |
5.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1.2 输入表征模块 |
5.1.3 语义编码模块 |
5.1.4 输出模块 |
5.2 对比模型设计 |
5.2.1 序列向量模型 |
5.2.2 双塔模型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1 任务定义 |
5.3.2 数据集 |
5.3.3 评价指标 |
5.3.4 训练目标 |
5.3.5 实验环境和设置 |
5.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Borland开发全新软件平台推广Java~(TM)的应用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可版权性研究[D]. 王曦.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2]基于AES加解密算法的充电桩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思如.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4]基于VR的虚拟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 郭天太. 浙江大学, 2005(01)
- [5]GIS动态集成框架及其UIB核心相关问题研究[D]. 李建华. 武汉大学, 2005(05)
- [6]多平台通用GIS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开发[D]. 姜建成. 浙江大学, 2005(02)
- [7]面向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 钱贞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4(04)
- [8]基于EJB组件的代码自动生成平台的研究——代码生成器及模板库的设计[D]. 张锦. 浙江工业大学, 2004(03)
- [9]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D]. 李海江.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1)
- [10]基于多模态表征学习的源代码搜索研究[D]. 银正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