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立式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容量立式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大容量垂直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德玉[1](2021)在《井下煤仓下口结构设计改进》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延长煤仓使用寿命,减少停产检修时间,通过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参考煤仓中煤流研究成果,对煤仓下口的仓壁结构和收口位置进行了设计改进,既提高了其仓壁的抗冲击性能,也解决了因煤仓下口被击穿而影响装载硐室中设备人员安全的问题。同时,为保证煤仓空气炮正常使用,根据仓内煤流流动特性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煤仓空气炮的布置方式和保护方式进行了设计改进,防止其出口被冲击破坏。通过不断改进完成了若干煤仓设计,经多年使用证实,改进后的煤仓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维修周期延长,对煤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张宜[2](2021)在《城轨列车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目前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但城市轨道交通相邻地铁站点的间距较近,致使地铁列车频繁启停,并且乘客流量的不断变化使得列车的载重将会发生实时变化,因此导致列车容易产生明显的纵向冲动,不仅极大地影响乘客的乘车舒适性,同时列车纵向冲击力过大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此外强烈的纵向冲击力将会加速车钩的损耗,影响车钩服役寿命。因此为了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提高列车的安全性,本文依据地铁列车启动频繁及调车工况会产生过大纵向冲击力的特点,对车钩缓冲器进行优化设计以改善停车启动及调车时带来的冲击力问题。本文以国内地铁车辆车钩缓冲器为研究对象,结合磁流变液技术对现有的车钩缓冲器提出了大胆的创新改进,应用磁流变液技术到地铁车钩缓冲器上。其具体实现形式为:参考现有的车钩缓冲器,将磁流变液注入活塞缸筒式车钩缓冲器腔体中,并在缓冲阻尼单元安装励磁线圈,设计得到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根据磁流变液可以通过改变磁场强弱迅速使磁流变液液体粘度状态发生改变的特点,实现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可以依据车辆的冲击力大小自动调节控制励磁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从而产生相应的阻尼力来快速精准消耗列车冲击力,进而达到提高地铁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的。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为:(1)基于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对城轨列车纵向冲击力进行分析计算,为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磁流变液的基本理论和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标准,对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经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阻尼出力及可调系数均符合要求;(3)用Maxwell软件对设计的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进行了磁路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其磁路设计满足要求,设置对照组对比分析了同向电流和反向电流不同工况的磁场状态,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反向电流不会过早达到磁饱和;(4)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阻尼出力的等效模块,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输入不同电流、幅值、频率情况下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阻尼出力,分析电流、幅值、频率对阻尼出力的影响,得出电流对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阻尼出力的影响最大,最大阻尼出力符合设计要求;(5)用Simulink软件模拟在地铁最大冲击力工况下的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运动过程,将其仿真结果与现有普通车钩缓冲装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证明了设计的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符合车钩缓冲器标准,且相比于普通的橡胶弹簧车钩缓冲装置具有更好的缓冲减振效果。

张涛[3](2021)在《基于磁流变技术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和牵引重量不断提高,列车的纵向冲击不断增大。纵向冲击过大会导致列车车辆的零部件寿命缩短,甚至会造成车辆脱轨和断钩等事故。因此,缓冲器性能的优良对列车调车作业、运行速度以及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缓冲器吸收纵向冲击的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技术的车钩缓冲器来缓解列车的纵向冲击。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磁流变阻尼器的参数化和非参数化力学模型的异同点,对比分析各个力学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情况,本文阻尼器力学模型选择Bingham参数化模型,研究磁流变阻尼器三种基本工作模式下磁流变效应,进一步推导磁流变阻尼器在三种工作模式下输出阻尼力与其他参数的函数关系,为动车组缓冲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和磁路设计分析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2)根据磁流变阻尼单元基本流道和活塞杆的不同结构形式,结合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工作环境,选取环形流道和单出杆结构作为阻尼器结构;依据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缓冲器的设计要求,对阻尼间隙、活塞杆半径、活塞有效长度、活塞有效面积以及蓄能室气体等结构参数进行初步设计;按照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饱和原则,对活塞、缸体、磁流变液以及线圈选取了合适的材料,通过磁路欧姆定律确定线圈的匝数,分析阻尼间隙、活塞翼缘宽度、活塞杆直径以及活塞直径的改变对最大阻尼力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用于动车组缓冲纵向冲动阻尼器的结构参数。(3)利用ANSYS电磁模块软件仿真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励磁电流下产生的电磁效应,得到不同励磁电流下磁感应强度的仿真结果,当活塞头的线圈为两级线圈时,阻尼通道中的平均磁感应强度要优于单级线圈结构,优化通道间隙中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分布。(4)基于前面对阻尼器的结构设计、电磁仿真以及函数关系,建立最大阻尼力为800k N的磁流变阻尼器SIMULINK模型,分析在特定工况下阻尼器出力特性;采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单自由度四车模型,以动车组缓冲器的特性拟合曲线作为输入,分析动车组列车在直线轨道碰撞连挂发生车辆冲击工况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缓冲器能有效吸冲击能量,且车辆的最大纵向加速度低于EN15227-2008标准中规定的5g限值。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以后动车组磁流变阻尼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姚远[4](2020)在《铁路货车缓冲装置性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货车技术向着快捷与重载的目标不断发展,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缓冲装置是铁路货车基础设备,它是降低车辆间纵向力、吸收冲击动能、减轻车辆间振动的一种机械装置,它的性能表现是制约铁路货车速度和载重进一步提高的关键之一。铁路货车缓冲装置在检修中呈现出零件表面磨耗严重、零件间卡滞、卡死等问题,反映在列车运行中既是车辆间纵向力缓解不良、车钩力较大致使车钩内部零件出现裂缝甚至车钩产生断裂,导致列车脱轨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缓冲装置的设计和研究不仅仅是关系到铁路安全问题,更关系到铁路货车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铁路货车缓冲装置性能预测进行了研究:1.对缓冲装置结构进行分析,推导出缓冲器理论特性公式,明确了摩擦系数为缓冲器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缓冲器刚性段的成因,为缓冲装置性能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侧重点。2.基于Recur 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对缓冲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试验,通过落锤试验验证了缓冲器模型的可靠性,仿真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相比,阻抗力平均值误差1%;进行缓冲装置的调车编组冲击试验和列车运行状态下缓冲装置性能试验,仿真结果显示缓冲器的性能曲线与其内部的摩擦系数强相关。3.针对缓冲装置出现的磨耗严重、复位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动应力云图表明摩擦机构中存在接触力分布严重不均,楔块和固定斜板内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导致摩擦零件间磨耗过度;弹簧受动应力作用时,其簧圈内侧应力比外侧大,且弹簧端部与有效圈连接处产生较大应力,端部与支撑座和箱体的接触面上接触力分布集中。4.基于Recur Dyn Auto Design模块对缓冲装置摩擦机构进行多目标设计优化,以摩擦机构4个摩擦面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优化缓冲装置性能曲线为目标。设计研究发现楔块与固定斜板摩擦面上的动、静摩擦系数对缓冲器性能影响较大;通过离散拉丁法采样与协同克拉格法得出优化模型的参数组合,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阻抗力特性曲线有明显改善,最大阻抗力下降11.53%,行程上升了2.5%;该优化结果对缓冲装置摩擦机构内部零件间应力与接触力集中等问题也有改善作用。论文首次将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用于研究铁路货车缓冲器性能预测,仿真模型经过了试验验证,为铁路车辆产品关键复杂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杨鹏[5](2020)在《大电流发电机出口真空断路器斥力机构研究》文中提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是位于发电机与升压变压器之间的物理保护电器,它不仅对发电机和主变压器起保护作用,而且对发电机组启停、维护以及增大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工作场合的特殊性,对其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斥力操动机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靠性高、操作寿命长、动作分散性小,已成为开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能与17.5k V/10000A/31.5k A型大容量发电机出口真空断路器良好配合的电磁斥力操动机构,并且为了减少合闸弹跳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缓冲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斥力机构的工作原理,对所设计的电磁斥力操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学建模与分析。然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nsoft Maxwell对电磁斥力机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得出了设计指导原则,为样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最后按照设计需求试制样机,对斥力机构样机配合断路器进行了机械特性试验。试验中发现电磁斥力机构断路器具有较大的合闸弹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设计一种新型高速缓冲装置来减少合闸弹跳。高速缓冲装置的缓冲性能是电磁斥力机构分闸驱动力设计的重要部分,其缓冲能力制约着分闸驱动力的选择。因此本文对适用于电磁斥力机构的高速缓冲装置展开研究。通过对断路器触头弹跳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降低合闸弹跳时间的措施,然后提出利用高速缓冲器减小合闸弹跳时间。结合电磁斥力机构的特点对缓冲器提出了特殊要求,既要有较小的恢复力又要有较大的压缩过程出力。针对要求设计了聚氨酯缓冲器并进行试验发现缺点,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一种弹性胶泥缓冲器,其满足电磁斥力机构的高速缓冲需求。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种高速缓冲装置的缓冲能力。

郭城[6](2019)在《JN30胶泥缓冲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发展重载铁路运输是提升铁路货运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已成为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车辆轴重增大和编组增加,列车纵向冲动加剧,车辆缓冲装置所承受车辆间的车钩力也开始增大,继而产生车辆结构损耗、车钩断裂、脱轨等事故。为进一步发展重载运输,对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已经势在必行。车钩缓冲装置就列车纵向冲动问题起着关键作用。缓冲器是车钩缓冲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其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逐渐变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发展重点。分析缓冲器的结构作用和阻抗特性,根据实际试验过程研究缓冲器性能的数值描述方式,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缓冲器的动态仿真分析,对于未来缓冲器性能的研究改良提出实际有效的方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列车缓冲器的发展历程,对缓冲器性能试验的方法及仿真研究的成果做了简要归纳。介绍了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与阻抗特性。对比分析直接采用经处理的集中性良好的落锤试验数据的方法与采用六阶多项式拟合试验数据的方法做出的特征曲线,由于后者误差较大故选用落锤试验数据直接描述缓冲器阻抗特性。使用MATLAB软件中ScatteredInterpolant插值函数将缓冲器试验数据细化插值,得出阻抗力与压缩量的对应关系。接着通过力学分析计算出压缩速度的瞬时变化,再根据速度与阻抗力之间的关系,归纳建立出包含缓冲器在不同压缩速度和位移下所对应阻抗关系的缓冲器网格化模型。根据落锤试验过程及力学理论,建立落锤试验力学微分方程,再调取缓冲器网格化模型,运用迭代法求出撞击过程中缓冲器的压缩量、压缩速度及加速度的变量。使用MATLAB软件编辑缓冲器落锤试验数值仿真程序,输出阻抗力随缓冲器压缩量变化的仿真曲线同试验数据曲线比较分析。仿真出的缓冲器阻抗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一致。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可知,缓冲器最大压缩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缓冲器最大阻抗力相对误差小于3%,证明了该缓冲器网格化模型的可行性。本文对JN30胶泥缓冲器的改良设计和研制开发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给未来缓冲器的研发、优化及应用做出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李朝曦[7](2019)在《城轨车辆橡胶缓冲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城市轨道交通因为其具有快捷、高效、环保以及节能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动脉。缓冲器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吸能部件,能够缓和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但是我国的缓冲器技术发展较晚,技术及研制方法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对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橡胶缓冲器特性展开研究。这对今后新型橡胶缓冲器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机车车辆缓冲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特点,总结了缓冲器性能对车辆冲击影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所研究橡胶缓冲器的结构组成、性能参数以及工作原理。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静态和动态工况下橡胶缓冲器的纵向刚度特性曲线进行了计算与拟合,并与EFG-3型缓冲器的刚度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纵向刚度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非线性,且利用有限元法可以较好地预测橡胶缓冲器的刚度特性。在此基础上以国内某型地铁列车为例,利用SIMPACK动力学性能分析软件建立了多自由度的四节车整车模型以及单自由度的列车模型,在建模时输入了拟合的缓冲器刚度特性曲线,对地铁列车在直线线路运行时的牵引、制动以及连挂碰撞等车辆冲击工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牵引、制动工况下,橡胶缓冲器表现出了良好的吸能特性,车辆的起动加速度满足GB/T 7928-2003标准和TB/T 2370-1993标准的要求,且车辆的制动减速度以及减速度变化率能够满足GB/T 7928-2003标准以及EN13452-2005标准的要求;而在连挂碰撞工况下,橡胶缓冲器与大容量压溃管配合使用能够满足不同碰撞速度所对应的能量吸收要求,且车辆的最大纵向加速度均低于EN15227-2008标准所规定的限值。本文最后研究了牵引与制动工况下橡胶缓冲器特性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通过曲线线路时,车钩会相对于连挂车辆发生偏转,从而导致在车辆系统水平方向产生车钩力横向分量。且在同种工况下,最大车钩偏转角度以及最大横向力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在车钩力横向分量的影响下,地铁列车仍然具有较好的曲线通过能力。各节车辆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以及轮重减载率等安全性指标均能满足GB/T 5599-1985标准中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赖奇暐[8](2017)在《高压断路器气液流场非线性特性与联合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电网工程的发展,对高压线路配套设备的技术需求不断提升。高压断路器作为高压线路中最重要的控制与保护设备之一,其产品性能直接决定了电网线路的可靠性。高压断路器具有中低压断路器所不具有的载荷大、瞬时冲击强烈等非线性特征,这些特征影响高压断路器的稳定运行,最终影响高压线路的可靠性。如何综合考虑高压断路器中液压系统-机构系统-灭弧室系统三者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瞬态非线性特性不仅是工程界也是学术界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从高压断路器工程试验中出现的非线性现象出发,总结出这些非线性特征产生机理,然后针对这些非线性特性进行理论建模、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结合开展研究,最终建立高压断路器整机联合仿真平台,针对高压断路器中关键非线性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高压断路器结构特点与工作特性,针对高压断路器中关键非线性特性进行工程试验研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以期降低试验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并在最大程度上以不破坏原有结构为基础进行试验。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处理,消除主要测量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引起高压断路器非线性特性的关键因素为工作缸中的液压冲击、灭弧室内流场分布与机构的柔性与配合,明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并为后续理论与仿真计算提供对比数据。2、以高压断路器所采用的高速缓冲工作缸为研究对象,通过缓冲理论模型建立集中参数模型与综合动力学模型,并基于CFD方法建立六自由度模型。通过对比三种模型的优劣,指出综合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与工程应用价值。最后通过CFD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对工作缸缓冲过程中的渐变过程进行理论建模,通过不同的数学方程与工作缸运动行程指定缓冲渐变过程来修正已有的缓冲理论模型。通过与原有理论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修正缓冲理论模型的可行性。3、通过分析高压断路器灭弧室的灭弧机理,建立灭弧过程中流场变化过程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结构简化建立灭弧室系统集中参数仿真模型,并将仿真模型与建立的CFD仿真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灭弧过程中流场的分布与关键点压力变化。最后通过将机构的非线性特性影响下所表征的机构运动特性作为边界条件加载到CFD仿真模型中,探究了机构系统非线性特性对灭弧室内流场分布的影响。4、在对液压系统与灭弧室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加入考虑机构非线性特性影响的机构模型,通过设立合适的系统联合仿真端口与编译平台,建立髙压断路器整机模型的机-液-气联合仿真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最后基于联合仿真模型,对高压断路器中影响工作缸缓冲效果的工作缸结构参数与影响灭弧室灭弧效果的机构系统参数进行研究,为后续对高压断路器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案。本文的研究内容深入探讨了在高压断路器系统中液压系统-机构系统-灭弧室系统综合作用下所体现的非线性特性及其产生机理,探讨了相关参数对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的高压断路器整机联合仿真模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为高压断路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种系统设计的科学分析方法与手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张秋杰[9](2015)在《矿用大容量箕斗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飞速发展,矿井年产量不断增加,对提升箕斗容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国内常用的箕斗额定装载量偏小,单次运输量少、开采效率低,满足不了现在矿井大型化要求。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确定50t箕斗结构,运用三维软件完成模型建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箕斗斗箱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改进箕斗易损部件的结构,解决了箕斗滞煤、磨损严重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大容量箕斗卸载系统,得到曲轨卸载曲线,并对结果进行验证。首先,介绍了国内常用的两类箕斗,通过比较选取上开式曲轨自动卸载扇形闸门箕斗作为研究对象。以某矿井使用的40t特窄型箕斗为基础,研究设计了50t箕斗的结构,并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在箕斗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箕斗斗箱壁的受力特性曲线,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箕斗斗箱壁进行静力、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并通过改变斗箱壁的厚度和加强筋的间距分析比对确定斗箱设计的合理性。其次,为了防止发生滞煤现象,提高箕斗的抗砸耐磨能力,对箕斗底板、抗砸机构和定量斗拆解结构进行设计,使其更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同时对箕斗下滚轮罐耳安装位置进行了改进,通过了解设备的腐蚀特点,采用了防腐措施,增加了箕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现在使用的大容量箕斗多采用外动力卸载,而上开式曲轨自动卸载卸载速度快且平稳,整体结构简单。因此,本文对大容量箕斗自动卸载技术进行研究,在曲轨卸载理论的基础上预测了卸载时间,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50t箕斗曲轨曲线方程,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设计的合理性。

卫飞行[10](2015)在《冲击与缓冲的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工业和民用设施等领域用于缓冲的相关产品大都为单一组元的缓冲器,本文基于双组元缓冲思想,以一种新型缓冲装置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研究其冲击与缓冲的力学特性。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的新型缓冲装置是依靠弹簧和“气体”组元共同实现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本研究首先应用动能与动量等基本理论,建立碰撞动力学模型;在冲击碰撞的实验研究中,应用现代光测力学的实验方法,取得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在冲击缓冲中的研究数据。接着通过对新型缓冲装置模型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缓冲能力等的比较分析、控制与优化,研究了新型缓冲装置的冲击与缓冲力学特性;然后通过对新型缓冲装置工作过程中碰撞与缓冲性能的深入研究,发现装置尾盖泄流孔面积是控制碰撞力的关键参数,在一定区域内,碰撞力是可控的,并寻找到最佳工作区间,这对于新型缓冲装置实现最佳缓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将本研究所设计的新型缓冲装置实际应用在大型水闸闸门结构上,采用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相关理论,找到实验模型与应用实型之间的相似关系,并依据此关系设计了实型缓冲装置的重要结构参数,为大型闸门结构设计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使本研究更具工程实际意义。

二、大容量垂直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容量垂直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井下煤仓下口结构设计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仓下口布置方式的改进
    1.1 传统布置方式
    1.2 改进后布置方式
2 煤仓仓口保护结构的改进
    2.1 收口段布置工字钢框架
    2.2 加大装载硐室顶板的支护厚度
    2.3 与装载硐室及设备的关系
3 空气炮的布置和保护
    3.1 空气炮的布置位置
    3.2 空气炮出气口的保护
4 应用实例
5 结 语

(2)城轨列车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车钩缓冲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磁流变液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磁流变液的基本理论
    2.1 磁流变液的组成
    2.2 磁流变液的流变机理及优点
    2.3 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
    2.4 磁流变液的主要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城轨列车纵向冲击分析计算
    3.1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3.2 列车受力分析
    3.3 车钩缓冲器调车作业动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的结构设计
    4.1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的工作模式
    4.2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阻尼力的理论分析
    4.3 磁流变液车钩缓器的结构型式及材料的选择
    4.4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的参数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的磁路仿真分析
    5.1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的磁路设计
    5.2 电磁场分析方法
    5.3 磁流变液车钩缓器的有限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6.1 Simulink简介
    6.2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Simulink建模
    6.3 基于Bingham模型的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仿真
    6.4 本章小结
7 磁流变液与普通车钩缓冲装置的对比分析
    7.1 车钩缓冲装置衡量指标
    7.2 普通车钩缓冲装置的性能分析
    7.3 磁流变液车钩缓冲器受力仿真及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磁流变技术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缓冲器研究现状
        1.2.1 国外缓冲器研究现状
        1.2.2 国内缓冲缓冲器研究现状
    1.3 磁流变阻尼器研究现状
        1.3.1 磁流变液
        1.3.2 磁流变阻尼器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磁流变阻尼器理论模型
    2.1 磁流变液力学模型
        2.1.1 参数化模型
        2.1.2 非参数化模型
        2.1.3 力学模型总结
    2.2 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模式
    2.3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分析模型
        2.3.1 剪切式阻尼力
        2.3.2 阀式阻尼力
        2.3.3 剪切阀式阻尼力
    2.4 本章小结
3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结构设计与磁路分析
    3.1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结构设计
    3.2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磁路设计
        3.2.1 材料选择
        3.2.2 线圈匝数的选取
        3.2.3 活塞翼缘宽度的选择
    3.3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结构参数的确定及优化
        3.3.1 结构参数的确定
        3.3.2 结构参数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步骤
    4.2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4.2.1 活塞励磁线圈数量与间隙内磁感应强度
        4.2.2 励磁电流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4.2.3 阻尼间隙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磁流变缓冲阻尼器仿真
    5.1 SIMULINK仿真
    5.2 SIMPACK仿真
        5.2.1 动车连挂碰撞工况的研究方法
        5.2.2 动车连挂碰撞工况的仿真模型
        5.2.3 动车连挂碰撞的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铁路货车缓冲装置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铁路货车钩缓装置发展概况
        1.2.1 国外钩缓装置发展概况
        1.2.2 国内钩缓装置发展概况
    1.3 缓冲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铁路货车缓冲装置理论分析
    2.1 缓冲装置概述
        2.1.1 缓冲装置组成与功能
        2.1.2 缓冲装置工作原理
    2.2 缓冲器阻抗特性
    2.3 缓冲器工作状态下的理论计算
        2.3.1 缓冲器静态计算公式推导
        2.3.2 缓冲器动态计算公式推导
    2.4 缓冲器刚性段工作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钩缓装置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试验
    3.1 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概述
        3.1.1 多体动力学概述
        3.1.2 RecurDyn仿真软件概述
    3.2 钩缓装置仿真试验设计与分析
        3.2.1 钩缓装置仿真试验方案
        3.2.2 缓冲器落锤试验
        3.2.3 调车编组工况下钩缓装置试验
        3.2.4 列车运行中钩缓装置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缓冲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
    4.1 RecurDyn平台的FFlex模块
    4.2 缓冲器摩擦机构的刚柔耦合仿真试验
        4.2.1 刚柔耦合模型建立
        4.2.2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4.2.3 摩擦机构刚柔耦合仿真试验结果
    4.3 缓冲器弹性元件的刚柔耦合分析
        4.3.1 外圆弹簧的前处理
        4.3.2 弹簧刚柔耦合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缓冲器摩擦机构的设计优化
    5.1 RecurDyn设计优化模块
        5.1.1 设计优化方法概述
        5.1.2 RecurDyn设计优化模块
    5.2 缓冲装置摩擦机构设计优化实现
        5.2.1 摩擦机构设计研究
        5.2.2 摩擦机构设计优化
    5.3 优化结果验证
        5.3.1 缓冲器阻抗特性试验验证
        5.3.2 缓冲器摩擦机构柔性体试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电流发电机出口真空断路器斥力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分类和结构
        1.2.1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分类
        1.2.2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结构
    1.3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机械参数
    1.4 断路器操动机构分类及其特点
    1.5 电磁斥力机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6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6.1 国外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展水平
        1.6.2 国内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展水平
    1.7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2 电磁斥力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2.1 电磁斥力机构的工作原理
    2.2 基于能量守恒的电磁斥力计算方法
    2.3 基于时间和位移双层迭代的电磁斥力计算方法
    2.4 有限元分析方法
        2.4.1 有限元法的原理
        2.4.2 涡流场的数学模型
    2.5 斥力机构结构参数推算
    2.6 本章小结
3 电磁斥力机构仿真和分析
    3.1 仿真模型设计
    3.2 模型仿真过程
    3.3 基本参数对斥力机构运动特性影响研究
        3.3.1 斥力盘参数影响
        3.3.2 驱动线圈参数的影响
        3.3.3 储能电容参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斥力机构样机试验与数据分析
    4.1 大电流真空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4.2 电磁斥力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内容及试验器件
    4.3 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原理及试验线路
        4.3.1 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原理
        4.3.2 试验线路与试验平台
    4.4 试验数据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合闸弹跳抑制与高速缓冲器研究
    5.1 触头弹跳的危害性
    5.2 新型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原理
    5.3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跳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5.4 高速缓冲器研制
        5.4.1 高速缓冲装置需求分析
        5.4.2 聚氨酯缓冲器基本原理
        5.4.3 弹性胶泥冲器基本原理
        5.4.4 弹性胶泥缓冲器设计
    5.5 弹性胶泥缓冲器样机试验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JN30胶泥缓冲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重载列车缓冲器发展
        1.2.1 国外重载列车缓冲器的发展
        1.2.2 我国重载列车缓冲器的发展
    1.3 缓冲器试验方法简介
        1.3.1 缓冲器落锤试验
        1.3.2 缓冲器冲击试验
    1.4 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缓冲器仿真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
        1.4.2 国内外列车缓冲器仿真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缓冲器的特性分析
    2.1 缓冲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类型
    2.2 缓冲器的工作原理
    2.3 缓冲器的结构分析
    2.4 缓冲器的阻抗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缓冲器阻抗特性的数值描述
    3.1 缓冲器落锤试验及性能分析
    3.2 缓冲器阻抗特性及数值描述方法
    3.3 落锤试验特性曲线数据处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缓冲器模型的建立
    4.1 建模仿真编程语言简介
    4.2 落锤试验的力学方程
    4.3 插值补全数据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落锤试验数值仿真及模型有效性分析
    5.1 缓冲器落锤试验仿真方法
        5.1.1 数值积分方法
        5.1.2 数值迭代方法
    5.2 落锤试验仿真程序设计
    5.3 落锤试验仿真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轨车辆橡胶缓冲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铁道车辆缓冲器的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缓冲器发展简述
        1.2.2 国内缓冲器发展简述
    1.3 缓冲器性能对车辆纵向冲击影响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任务
第2章 橡胶缓冲器特性的计算研究
    2.1 缓冲器的性能研究
        2.1.1 缓冲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2 缓冲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缓冲器橡胶材料特性及本构关系的确定
        2.2.1 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
        2.2.2 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研究
    2.3 橡胶缓冲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2.3.2 建模
        2.3.3 边界条件及加载工况
    2.4 橡胶缓冲器纵向刚度计算
        2.4.1 缓冲器静拉工况结果分析
        2.4.2 缓冲器静压工况结果分析
        2.4.3 缓冲器动态工况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铁列车纵向冲击仿真原理及方法
    3.1 地铁列车纵向冲击及吸能过程研究
    3.2 地铁列车牵引、制动工况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3.2.2 列车牵引工况下的仿真模型
        3.2.3 列车制动工况下的仿真模型
    3.3 地铁列车连挂碰撞工况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1 列车碰撞工况的研究方法
        3.3.2 列车连挂碰撞工况的计算模型
        3.3.3 列车连挂碰撞工况的仿真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缓冲器特性对列车直线运行纵向冲击的影响研究
    4.1 工况条件及评定标准
        4.1.1 列车直线运行工况及仿真要求
        4.1.2 列车纵向冲击评定标准
    4.2 列车在牵引工况下橡胶缓冲器的吸能特性研究
    4.3 列车在制动工况下橡胶缓冲器的吸能特性研究
        4.3.1 列车最大常用制动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
        4.3.2 列车快速制动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
    4.4 列车在连挂碰撞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4.4.1 碰撞速度为7 km/h的仿真结果分析
        4.4.2 碰撞速度为15 km/h的仿真结果分析
        4.4.3 碰撞速度为25 km/h时的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缓冲器特性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线路条件及评价方法
        5.1.1 曲线线路设置
        5.1.2 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5.2 地铁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5.2.1 仿真工况条件
        5.2.2 地铁列车牵引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5.2.3 地铁列车制动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高压断路器气液流场非线性特性与联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研究现状
        1.2.2 液压冲击与缓冲的研究现状
        1.2.3 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气流场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2 高压断路器工作缸与灭弧室特性工程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工程试验实施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方案
    2.3 试验数据分析
        2.3.1 工作缸缓冲压力特性
        2.3.2 灭弧室气流压力特性
    2.4 高压断路器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高压断路器工作缸高速缓冲的非线性特性
    3.1 引言
    3.2 工作缸缓冲机理分析及理论计算模型
        3.2.1 工作缸工作与缓冲机理
        3.2.2 工作缸集中参数理论计算模型
    3.3 工作缸缓冲综合动力学模型
        3.3.1 液压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分析
        3.3.2 液压系统关键元件的理论分析与建模
        3.3.3 工作缸缓冲综合动力学仿真模型
    3.4 工作缸缓冲CFD仿真模型及分析
        3.4.1 工作缸缓冲CFD分析的基本过程
        3.4.2 工作缸缓冲CFD计算模型
        3.4.3 工作缸缓冲CFD计算结果分析
    3.5 模型比较与基于流体状态的模型修正
        3.5.1 工作缸缓冲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5.2 基于流体状态的工作缸综合动力学模型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气流场非线性特性
    4.1 引言
    4.2 灭弧室系统的数学模型
        4.2.1 灭弧室系统预压缩阶段
        4.2.2 灭弧室喷口堵塞阶段
        4.2.3 灭弧室气吹阶段
    4.3 灭弧室系统的仿真研究
        4.3.1 灭弧室系统的集中参数仿真模型
        4.3.2 灭弧室系统的CFD仿真模型
        4.3.3 灭弧室系统的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4.4 机构系统非线性特性对灭弧室系统内气流场影响研究
        4.4.1 机构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4.4.2 机构系统对灭弧室系统内气流场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高压断路器机-液-气整机联合仿真及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高压断路器整机联合仿真模型
    5.3 高压断路器整机联合仿真模型工程应用实例
        5.3.1 工作缸的缓冲特性
        5.3.2 灭弧室的压力特性
        5.3.3 液压系统控制阀的响应特性
        5.3.4 液压系统油路的压力波动特性
    5.4 基于联合仿真模型的工作缸结构参数对缓冲影响研究
        5.4.1 缓冲活塞结构的影响
        5.4.2 缓冲结构参数的影响
    5.5 基于联合仿真模型的机构系统对灭弧性能影响研究
        5.5.1 配合公差等级的影响
        5.5.2 配合数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作者攻博期间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成果
附录Ⅱ 作者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9)矿用大容量箕斗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箕斗结构设计
    2.1 箕斗主要部件的概述
    2.2 箕斗斗箱的设计
    2.3 加固装置的设计
    2.4 底板设计
    2.5 抗砸结构的设计
    2.6 定量斗拆解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箕斗斗箱有限元分析
    3.1 箕斗承载力学理论分析
        3.1.1 箕斗斗箱壁的力学理论分析
        3.1.2 箕斗斗箱加强筋力学计算
        3.1.3 侧压系数K
    3.2 具体参数
    3.3 箕斗斗箱的线性静态结构分析
    3.4 箕斗斗箱的模态分析
    3.5 箕斗斗箱谐响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箕斗易损结构的改进
    4.1 箕斗下滚轮罐耳安装位置改进
    4.2 扇形闸门的缓冲装置改进
    4.3 抗砸结构改进
    4.4 滞煤清理结构改进
    4.5 设备腐蚀特点与防腐措施
    4.6 本章小结
5 箕斗曲轨卸载技术研究
    5.1 曲轨卸载的优势
    5.2 主井卸载系统技术
        5.2.1 曲轨卸载的理论分析
        5.2.2 卸载时间预测
    5.3 箕斗曲轨系统的设计
        5.3.1 曲轨卸载系统设计思路
        5.3.2 主要参数的确定
        5.3.3 曲轨设计
        5.3.4 受力计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冲击与缓冲的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闸门及力学分析
        1.2.1 闸门结构
        1.2.2 闸门的力学分析
    1.3 问题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节
第2章 缓冲装置的现状分析
    2.1 碰撞与缓冲的概念
    2.2 缓冲设计分类
    2.3 缓冲器种类及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缓冲装置力学特性分析
    3.1 仿生学的启发
    3.2 新型缓冲装置设计
        3.2.1 以气作移动控制介质的缓冲装置模型设计
        3.2.2 撞击力的控制方法
    3.3 理论与分析
        3.3.1 基本理论导出
        3.3.2 冲击缓冲过程分析
    3.4 双组元缓冲的实验研究
        3.4.1 试验装置与实验方法设计
        3.4.2 力测量的光力学方法--云纹法
        3.4.3 实验实施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州河河口闸门缓冲装置实型结构参数设计
    4.1 实型结构的模拟概念
    4.2 模拟的实施
        4.2.1 相似关系导出及相似转换条件分析
        4.2.2 以水作移动控制介质的缓冲装置模型设计
        4.2.3 实型结构的模拟转换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零件结构强度分析
    5.1 ANSYS软件简介
    5.2 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5.2.1 筒体的有限元分析
        5.2.2 主轴的有限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大容量垂直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井下煤仓下口结构设计改进[J]. 唐德玉. 煤炭工程, 2021(10)
  • [2]城轨列车磁流变液车钩缓冲装置的研究[D]. 张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磁流变技术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研究[D]. 张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4]铁路货车缓冲装置性能优化研究[D]. 姚远.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大电流发电机出口真空断路器斥力机构研究[D]. 杨鹏.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
  • [6]JN30胶泥缓冲器力学模型研究[D]. 郭城.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7]城轨车辆橡胶缓冲器性能研究[D]. 李朝曦.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高压断路器气液流场非线性特性与联合仿真研究[D]. 赖奇暐. 武汉大学, 2017(06)
  • [9]矿用大容量箕斗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D]. 张秋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10]冲击与缓冲的力学特性研究[D]. 卫飞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02)

标签:;  ;  ;  ;  ;  

大容量立式煤仓缓冲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