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普150MX液晶电视(论文文献综述)
谢杰灵[1](2019)在《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钙钛矿纳米晶体(PNCs)材料,如CsPbX3、MAPbX3(MA=CH3NH3,X=Cl,Br,I)等,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发射峰窄、能带可调、荧光量子产率(PLQY)高以及色纯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激光以及光电探测器等领域,近年来成为极具研究价值及应用价值的热门光电材料。然而,PNCs存在两大严重制约其广泛应用和发展的问题。其一为材料中所含重金属铅(Pb)的毒性的问题;其二为本征稳定性问题,如遇光、热、氧气及水分易降解。因此,本论文旨在设计和开发新型无铅PNCs,并通过表面钝化或表面包覆实现PNCs稳定性的提高,以解决上述两大问题,并开发此类新型无铅PNCs的相关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反应溶剂、分散剂、反应温度及掺杂比例等反应条件的比较和筛选,改良了配体辅助再沉淀(LARP)法,成功合成出一系列碱金属掺杂的Cs3Bi2Cl9纳米晶体(Cs3Bi2Cl9 NCs),并仔细探讨了碱金属的引入对Cs3Bi2Cl9 NC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金属掺杂会导致Cs3Bi2Cl9 NCs的荧光峰发生小范围的红移,且Cs3Bi2Cl9 NCs表面有不纯相产生,不纯相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NCs的表面缺陷,使荧光性能有所增强,光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也有相应的提高。然而,随着Rb+掺入的比例提升,Rb+离子逐渐取代Cs+离子,其生成物变为一种未知的铷铋氯化物,与Cs3Bi2Cl9 NCs相比,该铷铋氯化物的荧光性能更为优异,。(2)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我们进一步开发新型的铋基PNCs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首先,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优异荧光性能且同构的铋基钙钛矿晶体A’7Bi3Cl16(A’=Rb,K)。Rb7Bi3Cl16和K7Bi3Cl16均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sub>1c,其主要由离散的正八面体[BiCl6]3-和共边的二聚体[Bi2Cl10]4-交叠而成,碱金属离子则分散在其空隙中以平衡价态,属于典型的零维钙钛矿结构。其次,通过改良的LARP法成功合成了Rb7Bi3Cl16 NCs和K7Bi3Cl16 NCs,其平均粒径分别为1.85±0.6 nm和1.95±1.1nm。在36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Rb7Bi3Cl16 NCs和K7Bi3Cl16 NCs分别在432 nm和433nm处有半峰宽(FWHM)大于100 nm的宽荧光发射峰,其PLQY分别为28.43%和22.85%。此外,Rb7Bi3Cl16 NCs和K7Bi3Cl16 NCs展现了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结合对其晶体结构组成的分析及粉末X射线衍射等实验,其水稳定性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组成以及由离散的正八面体[BiCl6]3-作为牺牲剂形成的BiOCl保护层所致。(3)为了提高上述的Rb7Bi3Cl16 NCs的耐水性及生物相容性,我们简单地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其进行包覆,成功制备了Rb7Bi3Cl16 NCs@SiO2,在37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其荧光发射峰处于445 nm,FWHM为92 nm,PLQY为37.03%。随后,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细胞毒性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证明Rb7Bi3Cl16 NCs@SiO2具有较低的毒性(半抑制浓度,IC50大于395μg/mL)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Rb7Bi3Cl16 NCs@SiO2有望应用于荧光成像及智能药物释放载体等生物领域。
王惠[2](2015)在《“产城融合”与开发区优化发展 ——以昆山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过去20多年的开发区建设促成了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但大多数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就都明显优于在城市服务方面的进步,这固然与开发区建设模式的特点有关,但也的确成为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障碍。随着中国产业活动成本的普遍提升,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升级需求也更为迫切,这就对开发区的人口素质和社会文化资本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城市服务功能滞后于产业服务功能的弊端也日趋明显。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以“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文献综述部分则分别对社会资本和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重点探讨了“产城融合”的必要性及其促进开发区优化发展的机理;第四章是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案例研究,主要结合昆山开发区增强产业服务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基本历程,测算了昆山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水平及现实影响,并对昆山开发区转型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结论和启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开发区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以往过度关注产业服务功能的开发模式造成了开发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严重不足,并已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产城融合”在协调产业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过程中,有助于优化开发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为创新创业氛围的优化创造了条件。对昆山开发区的案例研究表明,昆山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协调度虽然不断提升,但仍处于较低层次,昆山开发区的社会资本状况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包括昆山开发区在内的中国大多数开发区都有必要以“产城融合”,优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以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简力[3](2013)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后的经营情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为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成为学术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企业跨国并购理论,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首先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和统计,本文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特征,通过这些资料的统计,我们发现,就行业分布来看,能源、资源及制造业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较为集中的行业,但全球跨国并购居主导的行业则是服务业;就并购目标地区来看,北美是我国企业并购投资钟爱的地区;就并购主体来看,大型国企仍然主导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但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日趋活跃;就并购动机来看,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经历了获取资源、获取品牌、获取知识产权的变化。本文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3家发生了海外并购事件的中国上市企业的14项财务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考察了各样本企业各年的综合得分,通过差值分析比较了这些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短期内绩效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企业绩效的改善;(2)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绩效,但在长期中却出现了绩效的下降,反而低于并购前的企业绩效:非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在短期内难以改善企业自身的绩效,反而出现了绩效的下降,但在中长期内,跨国并购可以有效的改善非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绩效;(3)按照被收购企业所属国家和地区来看,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在短期内反而使得并购企业出现了绩效的下降,但中长期内却有助于改善并购企业的绩效;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并购后的一两年内有利于改善并购企业的整体绩效,但是在并购后的第3年和第4年却出现了企业绩效的下滑,其整体绩效反而低于并购前的并购企业整体绩效;(4)从分企业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中央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其整体绩效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跨国并购不利于中央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并购后四五年内出现了企业绩效的下降,但在此之后其整体绩效相比于并购前却有了明显的改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后其绩效变化大体上与地方性国有企业相同。
薛斌[4](2012)在《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呈现了一次新的跨国并购热潮,许多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寻求海外并购目标。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陷入了危机当中,股票价格严重下跌。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寻求新的出路,这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参与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跨国并购交易过程中面临了很大的风险,许多企业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并购失败。而任何一项并购活动的失败往往都是由于企业对并购交易中的风险评估、控制不够而造成的。文章对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的研究,丰富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理论,为我国企业能够更好的“走出去”,提升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在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之后,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衡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效率理论、低成本低风险扩张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以及资源获取理论对企业跨国并购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简阐述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通过对有关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结合企业跨国并购典型案例加以分析,采用分阶段识别法,对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段识别分析,认为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可以分并购前战略决策分析阶段风险、并购交易谈判阶段风险和并购后整合管理阶段风险,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风险因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最后结合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跨国并购案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许鹏[5](2012)在《多媒体电梯信息显示系统设计和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任命生活的提高,楼房和大的购物中心的出现,为了使人们出行方便,电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乘行工具。这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国际上电梯技术进步的侧重点已转向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欧美的电梯公司都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各自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因为电梯属于特殊设备,因此特别强调其各方面性能比如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现在电梯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不可少的工具,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要做到人性化,也就是乘坐电梯要有舒适感。现在我们遇到的到部分电梯都是采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楼层信息或者楼层信息,这样信息量少比较单调。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显示装置,就是液晶显示多媒体技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以及不同安装条件,我们应用的系统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结构体系设计,当有些建筑物的有线网络铺置情况下,我可以利用现有网络来组成联网型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资源;对于没有有线网络的楼房或则布线成本很高,可以采用另一种布线方式也就是离线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状况采用层站型。可以看出我们采用很灵活的布线方式,采用用了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优点,使资源更优化。从控制中心到总机房我可以采用有线传输,而从机房到电梯设备我们可以采用无线通信。利用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布线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传输信息困难的难题,很显然这样可使封闭的轿厢内享受丰富有线资源。在本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技术的多媒体电梯信息液晶真彩色显示装置,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基本的电脑设备、网线、电源、动力设备、服务器等,软件主要是对系统的显示的特性进行设置。本系统的特点不同于以往的LED等显示设备,在本系统中得显示时真正的彩色显示,并且采用先进的液晶显示设备。在显示电梯状态的同时还能显示其他多媒体信息,还可以显示多种媒体信息,比如动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邹涛[6](2012)在《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文中提出在当前严峻的毒品问题形势下,进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研究,既是填补禁毒理论宏观层面空白的迫切需要,又是贯彻落实禁毒工作新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矢量论及其两个推论,勾画出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并对“禁毒战略五项计划预防体系”、“综合性多学科预防体系”和“毒品犯罪综合治理预防体系”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从国际禁毒公约的视野出发,结合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预防层次和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两条主线有机结合,构建“分层递进三级预防和减少供求两条主线纵横交错”为特征的毒品犯罪网格化预防体系。本文共分5章。第1章:绪论。介绍毒品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选题的研究背景、思路等。第2章: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概论。界定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相关概念,提出矢量论及其两个推论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评价现有的三个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构建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网格化模型。第3章:事前预防。从禁毒教育变革、禁毒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探索毒品犯罪事前预防的举措。第4章:事中预防。通过构建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制定青少年毒品滥用预防教育方案等举措,消除毒品犯罪的高危人群、高危场所和高危产地。第5章:事后预防。一方面,完善现有戒毒模式和构筑毒品复吸防火墙等措施,确保毒品滥用人群远离毒品;另一方面,加大对毒品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有效防止其再次实施毒品犯罪。
向益威[7](2011)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且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尤其重要。2010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公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广西的启示;然后分析了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介绍了产业的结构和优势行业的分布情况,其次将广西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广东省进行了比较学习,对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价,发现自身问题所在,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构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运用详细的数据和图表展示了目前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同时提出国内外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对广西的启示,第二,分析了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产业的结构特点和行业分布情况;第三,运用层析分析法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王敏[8](2009)在《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国家和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当前,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技术创新加速、竞争激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成功的组织需要既能够有效运作当前的事业,又能够主动适应明天需要的特征(Duncan,1976)。Christensen(1997)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创新。首先是维持性创新,在现有市场上使得现有产品或服务更好、更快或者更便宜。虽然这些提升可能是困难或者是昂贵的,他们是在已知路径中应用现有的一系列能力和流程。第二种创新路径是通过不连续的变化,可能是通过技术上能力颠覆或者商业模式的颠覆。这些提高需要不同于企业现有的能力或技能,这种创新通常是颠覆现有市场,这种创新路径我们称之为颠覆性创新。如今战略管理、组织变化和组织学习等领域都逐渐开始探讨企业在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活动之间平衡的必要。企业应该寻求同时实施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二元创新管理方式。而正确的颠覆性创新探索和维持性创新开发组合是复杂,且难以去说清。企业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去发展自己的组织二元性,以及二元性是如何影响组织的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绩效?企业如何同时开展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二元性组织是如何管理的?现有的研究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明确解答,也很少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而这些问题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主要对当前国内外颠覆性创新理论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其中颠覆新性创新理论的综述按照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从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颠覆性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研究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及其异同。二元组织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概念和定义、以及二元组织如何解决创新的悖论。同时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2、研究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以及企业内外部中组织二元性的动因。从案例和现有理论出发,研究企业能力陷阱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归纳总结影响组织二元性的动因,并把组织二元性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二元性如何影响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并提出相应的假设。认为外部环境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影响组织二元性的两个因素,而企业经理感知的机会和威胁调节了影响程度的大小。3、对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和假设,实证过程分为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探讨以及辨析几个经典过程,其中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以往文献的相关指标量,样本选择的是基于上海和北京两家培训公司的企业数据库,并经过相应的信效度分析,对于收集回来的数据采用的是多元回归分析,然后对产生的结果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跨部门协调都影响了组织的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经理感知机会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就会加强,企业会更加投入加强探索能力的建设;最后企业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交互对于颠覆性创新绩效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的提高程度超过单一发展探索能力或者开发能力。4、分别从技术和商业模式角度,研究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开展路径。从技术发展曲线出发,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管理,以及技术颠覆点的搜索和技术扫描的管理,特别探讨了颠覆点的确定和搜索。接着从价值链出发,研究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商业模式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的,重点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了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的选择。最后总结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5、结合动态能力和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框架。本文在动态能力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的压力作用,领导者的战略导向作用,以及动态能力如何在二元创新中发挥作用。学习是动态能力和创新的基础,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并以三星电子DRAM为了说明二元组织是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加强企业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扩展性的二元组织结构,研究了企业如何通过部门协同管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部门。6、以我国电气行业作为背景,本章研究了国际性大企业ABB和新兴的民营企业正泰的创新成长案例。结合本文研究的结论,从在位者角度研究ABB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加强自己的探索能力,以获取持续的成长。相对的,从颠覆者的角度,研究正泰集团通过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有效结合,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有机建立,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逐渐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为企业的二元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证和启示。通过对企业二元创新的理论和实证,本文认为企业可以直接从开展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流程中受益无穷。企业必须思考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可以创造一个能够进行相异性思考、破坏性创造的“地方”,以及它们应该如何接受并容许企业中新旧观念之间产生竞争。此外,企业必须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让颠覆的力量开始发生作用。对企业和管理者而言,他们的挑战包括:对新的观念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决不过早排斥现有的观念;保持对于改变的偏倚,而非倾向保持现状;以他们周遭环境的速度及规模来从事改变。本文的成果有利于企业从更深层的视角去理解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并为企业的实践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实证的基础。与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理论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一个企业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完整的管理框架。首次将二元组织和颠覆性创新管理综合在一起,将二元组织创新作为一种战略工具引入企业理论之中,并将博弈论、统计分析、资源观、价值链等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具体研究中,丰富了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当前对二元组织创新的研究分散在技术管理、企业战略、产业发展等各个学科领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造成进一步研究的不便。本文首先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在前人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维持性创新、二元组织等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二元组织创新的动因、创新路经、管理等。此外,现有的颠覆性创新和二元组织研究偏重于经验的归纳总结,定性较多,定量较少,缺乏系统的刻画与分析。本文将数理统计、田野调查、多元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引入二元组织创新研究之中,深化了研究层次,丰富了理论工具。2、首次提出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把二元组织的建立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二元组织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并且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寻求二元组织和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组织内外寻求二元组织的动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二元性促进了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绩效,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企业跨部门协调是组织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因,而管理者的感知的机会或者威胁调节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3、首次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同时探讨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的管理。现有的颠覆性创新管理都是偏重于技术路径的探讨,而忽略了商业模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技术S-曲线和价值链角度探讨,企业对于技术上颠覆点的搜寻和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的选择。创新性的提出了二元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4、多角度研究二元组织的创新管理。动态能力理论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企业的刚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开拓性动力通过促进创新和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长期基础。本文就结合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二元组织创新的综合管理框架。并重点研究二元组织的学习机制,组织机构的模式,以及二元组织中的部门协同战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工具。
张成功[9](2009)在《LED背光源驱动及光学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ED背光源是国际、国内刚刚起步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也是国家863重点攻关课题,目前它主要应用在中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上,以达到拓展色域、提高动态对比度和节能的目的。论文阐述了液晶电视背光源的发展趋势及LED背光源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讨论了LED背光源较CCFL背光源的技术优势,给出了LED的发光机理和相关特性,论述了课题所必备的光学、热学、视觉和色度学等理论。本文通过采用ROHM公司的一款恒流源驱动芯片BD9202EFS来建立LED背光源的驱动模型,探索在研发中大尺寸LED背光源驱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生产采用LED背光的液晶电视做探索性和实验性的工作。论文完成了42英寸LED液晶电视的LED驱动电路的制作。论文完成了背光模组的光学设计。论文通过光学计算预设LCD-TV白场光度指标,结合对LCD屏、光学膜及温度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完成了LED背光设计中单色LED光通量及其功耗的理论计算;软件仿真是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确定背光模组阵列单元间距和混光距离对亮度均匀性的影响。将LED驱动和LED背光源装进整机,经过EMC测试、老化试验、光学测试等试验后,试验结果证实了LED液晶电视具有亮度均匀性好、对比度高、色域宽、功耗低等优点。本论文的理论推导和样机的建立过程为在中大尺寸LED背光源中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吴恩锋[10](2008)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基于由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三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三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三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三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托普150MX液晶电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托普150MX液晶电视(论文提纲范文)
(1)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钙钛矿 |
1.1.1 钙钛矿的组成和结构 |
1.1.2 钙钛矿的分类及简介 |
1.2 钙钛矿纳米晶体 |
1.2.1 钙钛矿纳米晶体的研究进展 |
1.2.2 钙钛矿纳米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3 钙钛矿纳米晶体的改善战略 |
1.3.1 表面钝化(Surface Passivation) |
1.3.2 表面包覆(Surface Coating)及钙钛矿纳米晶体复合材料 |
1.3.3 金属掺杂(Metal Doping) |
1.3.4 金属替换(Metal Substitution) |
1.4 钙钛矿纳米晶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1 发光器件(Light-emitting Devices,LED) |
1.4.2 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 |
1.4.3 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 |
1.4.4 激光(Laser) |
1.4.5 生物成像(Bioimaging)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碱金属掺杂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内容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筛选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 优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铅钙钛矿A’_7Bi_3Cl_(16)(A’=K、Rb)晶体及纳米晶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设备 |
3.2.2 实验内容 |
3.2.3 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A’_7Bi_3Cl_(16)(A’=K、Rb)晶体的结构及性能解析 |
3.3.2 A’_7Bi_3Cl_(16)(A’=K、Rb)胶体纳米晶体的结构组成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复合材料Rb_7Bi_3Cl_(16)NCs@SiO_2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实验耗材及实验所用细胞 |
4.2.2 实验内容 |
4.2.3 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Rb_7Bi_3Cl_(16)NCs@SiO_2 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
4.3.2 Rb_7Bi_3Cl_(16)NCs@SiO_2 的光学性能 |
4.3.3 Rb_7Bi_3Cl_(16)NCs@SiO_2的细胞毒性实验 |
4.3.4 Rb_7Bi_3Cl_(16)NCs@SiO_2 的荧光成像实验 |
4.3.5 Rb_7Bi_3Cl_(16)NCs@SiO_2 的 ATP 检测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产城融合”与开发区优化发展 ——以昆山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发展研究 |
2.1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优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中国开发区亟待转型升级发展 |
3.2 社会资本对开发区转型升级具有积极影响 |
3.3 “产城融合”建设促进开发区社会资本积累 |
第四章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 |
4.2 发展历程 |
4.3 现状分析 |
4.4 经验启示 |
4.5 优化路径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深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思路和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 本文的写作难点 |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跨国并购的定义 |
2.2 并购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3 LLL分析框架 |
2.3.4 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文献 |
2.4.2 国内文献 |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 |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 |
3.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分布 |
3.1.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所有制分布 |
3.1.4 “弱肉强食”和“蛇吞象”的并购特征并存 |
3.1.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机的变化 |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式 |
3.2.1 直接并购 |
3.2.2 组建合资公司并购 |
3.2.3 新设立控股公司并购 |
3.2.4 境外子公司并购 |
3.2.5 换股并购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样本和数据 |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5 实证分析与结果 |
4.5.1 相关性检验 |
4.5.2 主成分分析 |
4.5.3 综合得分 |
4.5.4 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的分析 |
4.5.5 分行业的研究 |
4.5.6 分地区的研究 |
4.5.7 分所有制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基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
5.2.2 基于企业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可能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2.1 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权衡理论 |
2.1.4 交易费用理论 |
2.1.5 效率理论 |
2.1.6 低成本低风险扩张理论 |
2.1.7 资源获取理论 |
2.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2.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识别方法 |
2.2.3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方法 |
2.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
2.3.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2.3.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因素分析 |
3.1 并购前战略决策分析阶段风险分析 |
3.1.1 公司并购战略决策风险 |
3.1.2 公司财务承受能力风险 |
3.1.3 目标企业外部环境风险 |
3.1.4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
3.2 并购交易谈判阶段的风险分析 |
3.2.1 并购交易谈判风险 |
3.2.2 融资支付方式选择风险 |
3.3 并购后整合管理阶段风险分析 |
3.3.1 经营整合风险 |
3.3.2 技术整合风险 |
3.3.3 品牌整合风险 |
3.3.4 文化整合风险 |
3.3.5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
第4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相关概述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标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作用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构建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2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章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方法 |
5.1 企业跨并购风险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测评 |
5.2 企业跨并购风险评价方法应用举例 |
5.2.1 案例介绍 |
5.2.2 案例分析 |
5.2.3 并购风险评价 |
5.2.4 结论 |
第6章: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多媒体电梯信息显示系统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嵌入式系统简介 |
1.4 论文工作及总结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类型的选择方法 |
2.1 硬件平台的确定 |
2.2 软件平台的确定 |
2.3 生成 XPE IMAGE 文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扩展性的架构设计 |
3.1 离线型 |
3.2 层站型 |
3.3 联网型 |
3.4 架构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整体设计 |
4.1 总体结构 |
4.2 设计要求 |
4.3 模块分析 |
4.3.1 主模块流程图 |
4.3.2 时钟线程流程图 |
4.3.3 网络通讯线程(client)流程图 |
4.3.4 信息采集线程 |
4.3.5 看门狗线程流程图 |
4.4 远程命令流程 |
4.4.1 文件下载命令流程图 |
4.4.2 界面切换命令流程图 |
4.4.3 模式切换命令流程图 |
4.4.4 IP 地址命令设置流程图 |
4.5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媒体实现 |
5.1 流媒体简介 |
5.2 工程方案 |
5.3 流媒体软件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综合验证 |
6.1 本地验证 |
6.2 无线通信验证 |
6.3 远程验证 |
6.4 显示验证 |
6.5 系统参数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毒品犯罪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
1.1.1 毒品犯罪的概念界定 |
1.1.2 毒品犯罪的危害 |
1.1.3 国家兴衰与毒品犯罪之间的历史规律 |
1.1.4 毒品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背景、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2.2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严峻的毒品形势 |
1.2.3 研究的思路: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 |
1.2.4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概论 |
2.1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相关概念 |
2.1.1 犯罪预防的概念 |
2.1.2 犯罪预防体系的概念及种类 |
2.1.3 毒品犯罪预防及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概念 |
2.2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 |
2.2.1 矢量论:源于实践的体系构建评定标准 |
2.2.2 矢量论语境下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 |
2.3 以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理想形态为依据对现有预防体系的评价 |
2.3.1 国际禁毒公约中的综合性多学科预防体系述评 |
2.3.2 我国实践中的毒品犯罪综合治理预防体系述评 |
2.3.3 郑云生教授的禁毒战略五项计划预防体系述评 |
2.4 以国际禁毒公约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理想形态为依据的模型构建 |
2.4.1 应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预防层次 |
2.4.2 应划分为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两条主线 |
2.4.3 应区别对待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 |
2.4.4 毒品犯罪网格化预防体系的模型框架 |
第3章 第一层次的预防:事前预防 |
3.1 国内外禁毒教育现状与我国禁毒教育理念的变革 |
3.1.1 国际社会禁毒教育的举措 |
3.1.2 主要国家和地区禁毒教育的举措 |
3.1.3 我国禁毒教育的举措及不足 |
3.1.4 我国禁毒教育理念的变革 |
3.2 国内外禁毒立法现状与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完善 |
3.2.1 国际禁毒公约简介 |
3.2.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禁毒立法 |
3.2.3 我国禁毒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
3.2.4 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宏观完善 |
3.2.5 “毒驾入刑”的初步设想 |
3.3 事前预防的其他举措 |
3.3.1 国际禁毒公约对工作场所毒品滥用的关注及其预防举措 |
3.3.2 国际禁毒公约对新闻媒介的重视及我国禁毒宣传的几项原则 |
3.3.3 国际禁毒公约对开展业余活动的肯定及具体实施的几点建议 |
第4章 第二层次的预防:事中预防 |
4.1 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
4.1.1 国际禁毒公约中的毒品滥用监测预警机制 |
4.1.2 我国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的现状与特点 |
4.1.3 我国毒品犯罪监测预警工作的参与主体 |
4.1.4 构建“三位一体”的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 |
4.2 毒品滥用高危人群的预防教育方案 |
4.2.1 联合国预防青少年毒品滥用的校园预防教育方案 |
4.2.2 联合国预防高危职业人群毒品滥用的同侪对同侪教育方案 |
4.3 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网格化管理 |
4.3.1 毒品滥用的高危场所 |
4.3.2 我国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管理现状 |
4.3.3 实行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网格化管理 |
4.3.4 网格化管理与交巡警平台建设的有机结合 |
4.4 毒品生产高危产地的清理铲除 |
4.4.1 针对传统毒品产地的“劝、惩、助、替”管控方针 |
4.4.2 针对新型毒品生产场所的人民战争 |
第5章 第三层次的预防:事后预防 |
5.1 国内外滥用毒品犯罪立法现状与我国滥用毒品罪的立法构想 |
5.1.1 国际禁毒公约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定性 |
5.1.2 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规定及特点 |
5.1.3 我国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规定和理论观点 |
5.1.4 设立滥用毒品罪的理由分析 |
5.1.5 我国滥用毒品罪的具体设想 |
5.2 国内外主要戒毒模式与我国戒毒模式的完善 |
5.2.1 国际禁毒公约关于毒品滥用治疗和康复的建议 |
5.2.2 国际社会流行的TC戒毒模式简介 |
5.2.3 我国戒毒模式简介 |
5.2.4 完善我国戒毒模式的基本思路 |
5.3 构筑预防毒品复吸的防火墙 |
5.3.1 避免戒毒成功者与原有毒友被动接触的必要性 |
5.3.2 涉及家庭暴力人身保护令制度简介 |
5.3.3 构建隔离毒友诱惑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
5.4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强化对毒品犯罪的刑事制裁 |
5.4.1 完善毒品犯罪从重处罚情节 |
5.4.2 严格控制毒品犯罪的假释或减刑 |
5.4.3 增设毒品犯罪财产及收益没收制度 |
5.4.4 完善控制下交付等特殊侦查手段 |
5.4.5 建立毒品分级及品项定期调整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7)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对广西的启示 |
2.1 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
2.1.1 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 |
2.1.2 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
2.2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
2.2.1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
2.2.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
2.2.3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
2.3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广西的启示 |
2.3.1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广西的启示(以美国和印度为例) |
2.3.2 我国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发展对广西的启示 |
第3章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分析 |
3.1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
3.1.2 产业的结构情况 |
3.1.3 产业的优势行业分布 |
3.2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的选取 |
3.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2.4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4章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独特的区位优势 |
4.1.2 国家和区政府的政策 |
4.1.3 较低的劳动成本 |
4.1.4 区域集群效应 |
4.1.5 招商引资 |
4.1.6 承接东部电子产业转移 |
4.2 劣势分析 |
4.2.1 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 |
4.2.2 信息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
4.2.3 资金整体投入不足 |
4.2.4 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软件行业少 |
4.3 机会分析 |
4.3.1 西部大开发 |
4.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4.3.3 北部湾经济区 |
4.4 挑战分析 |
4.4.1 国外电子信息产品的冲击 |
4.4.2 外资进入我国电子信息服务市场 |
4.4.3 机械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造就生产效率低下 |
4.4.4 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章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设想与措施建议 |
5.1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设想 |
5.1.1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
5.1.2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
5.1.3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
5.2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的措施建议 |
5.2.1 构建技术创新平台 |
5.2.2 实施七大工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5.2.3 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储备大量的科技人员 |
5.2.4 依法增加财政对产业科技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
5.2.5 促进产业集聚,做强、做大企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水平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环境的动态性使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
1.1.2 企业创新战略的改变 |
1.1.3 中国企业需要实现跨越发展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的内容结构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2.1.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
2.1.2 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特征 |
2.1.3 颠覆性创新的最新研究进展 |
2.1.4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的管理:相关文献的见解 |
2.2 二元组织研究综述 |
2.2.1 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 |
2.2.2 二元组织的概念和定义 |
2.2.3 二元组织创新的悖论解决 |
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2.3.1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有待扩展和深化 |
2.3.2 国内研究的不足 |
2.3.3 颠覆性创新的开展和管理尚不明晰 |
2.4 本研究的概念定义和研究对象 |
第三章 二元组织动因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
3.1 创新失衡的两个症状 |
3.1.1 从通用的衰落看——成功综合症 |
3.1.2 过度的颠覆 |
3.2 组织能力陷阱的成因 |
3.2.1 组织能力陷阱的概念 |
3.2.2 能力陷阱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
3.3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研究模型 |
3.3.1 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动因的现有研究 |
3.3.2 动因——二元组织能力——创新绩效范式的研究范式 |
3.4 组织二元性的动因 |
3.4.1 创新动因的研究 |
3.4.2 外部环境的竞争性和动态性 |
3.4.3 跨职能部门协调 |
3.4.4 管理者的调节作用——感知的机会和威胁 |
3.5 能力开发和探索对于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元组织的动因以及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择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数据收集程序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4.2.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 信度分析 |
4.4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 |
4.4.1 环境动态性和市场导向对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影响 |
4.4.2 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对于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绩效 |
4.4.3 假设的验证和结果解释 |
4.5 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
4.5.1 理论贡献 |
4.5.2 对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元组织创新开展路径选择研究 |
5.1 技术层面的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路径选择 |
5.1.1 基于技术生命曲线的三阶段二元创新管理 |
5.1.2 二元组织创新中技术扫描的管理 |
5.1.3 技术突破点和颠覆性创新技术的识别 |
5.2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
5.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5.2.2 基于价值链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 |
5.2.3 二元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 |
5.2.4 基于案例的三种商业颠覆性创新模式研究 |
5.3 二元创新路径选择 |
5.3.1 差异化和一致性的思维 |
5.3.2 二元组织创新的开展路径 |
5.3.3 二元创新的实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元组织创新的管理研究 |
6.1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
6.1.1 动态能力出现背景 |
6.1.2 动态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
6.1.3 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及演化研究 |
6.2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元性创新管理框架 |
6.2.1 外部环境的压力作用 |
6.2.2 领导者的作用和战略 |
6.2.3 动态能力和创新二元性 |
6.3 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研究 |
6.3.1 组织间和组织内的动态学习机制 |
6.3.2 企业跨层次学习动态性 |
6.3.3 以三星电子 DRAM 组织学习为例 |
6.4 二元组织的结构 |
6.4.1 组织结构的二元性 |
6.4.2 二元组织模式的表现形式 |
6.4.3 扩展型二元组织结构 |
6.5 颠覆新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部门协同管理研究 |
6.5.1 颠覆性部门和维持性部门的特性和比较 |
6.5.2 颠覆性和维持性部门的协同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我国电气行业的在位者和颠覆者 |
7.1 我国电气行业的演变和发展 |
7.1.1 我国电气行业的颠覆路程 |
7.1.2 电气行业市场现况:中国电气化进程提速 |
7.1.3 我国电气行业企业现况 |
7.2 在位者ABB 的蜕变和发展 |
7.2.1 ABB 的背景 |
7.2.2 ABB 的变革——探索能力的加强 |
7.2.3 产品线的优化和维持性创新 |
7.2.4 ABB 的中长期颠覆性成长规划 |
7.3 正泰集团的创新发展之路 |
7.3.1 正泰集团二元创新的管理 |
7.3.2 正泰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建立 |
7.3.3 正泰集团动态学习机制的建立 |
7.3.4 正泰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9)LED背光源驱动及光学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LED 背光源技术优势 |
1.3 LED 背光源在显示领域的应用 |
1.3.1 白光LED 背光源技术 |
1.3.2 RGB-LED 背光源技术 |
1.4 LED 背光模组简介 |
1.4.1 侧光式LED 背光源 |
1.4.2 直下式LED 背光源 |
2 LED 发光机理及特性 |
2.1 LED 发光机理 |
2.2 LED 特性 |
2.2.1 光谱特性 |
2.2.2 伏安特性 |
2.2.3 LED 光强度、光通量与电流的关系特性 |
2.2.4 LED 温度特性 |
2.2.5 LED 时间响应特性 |
3 光、视觉及色度学理论 |
3.1 可见光谱 |
3.2 视觉生理基础 |
3.3 颜色视觉 |
3.3.1 人眼的三原色响应理论 |
3.3.2 颜色视觉 |
3.4 色度学基础理论 |
3.4.1 色度检测基础 |
4 LED 背光源的设计与实现 |
4.1 LED 背光源光学设计 |
4.1.1 LED 的选择 |
4.1.2 光学设计 |
4.1.3 光学计算 |
4.2 可靠性分析 |
4.2.1 LED 串联 |
4.2.2 LED 并联 |
4.2.3 LED 混联 |
4.3 LED 载板设计 |
5 驱动电路设计 |
5.1 开关电源设计 |
5.1.1 DC/DC 变换电路 |
5.1.2 升压式直流电压变换电路(Boost 电路) |
5.1.3 恒流恒压驱动 |
5.1.4 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控制方式 |
5.2 驱动芯片及驱动电路图 |
5.2.1 电流与限流电阻 |
5.2.2 BD9202EFS 的Boost 电路 |
5.2.3 输出设计 |
5.3 散热设计 |
6 测试结果 |
6.1 测试设备 |
6.2 测试方法 |
6.3 测试结果 |
6.3.1 亮度 |
6.3.2 视角 |
6.3.3 均匀性 |
6.3.4 对比度 |
6.3.5 色域 |
6.4 结果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LED 液晶电视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节 隐喻定义探讨 |
一、四部汉语词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
二、六部英语词典对metaphor及simile的定义 |
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 |
四、以Lakoff&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 |
第三节 我国隐喻研究概况 |
一、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 |
二、隐喻认知观与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对比 |
三、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 |
第四节 概念隐喻理论 |
一、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 |
二、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
三、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
第二章 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 |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 |
一、“上/下”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
二、“上”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下”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
四、“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 |
一、“高/低”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
二、“高”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低”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
四、“高/低”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 |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隐喻为例 |
一、“财富是金”隐喻的语义分析 |
二、“财富是水”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财富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 |
一、“房屋”隐喻的语义分析 |
二、“仓”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房屋”隐喻和“仓”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 |
一、以“身”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二、以“手”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三、以“下肢运动”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四、以“头”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五、以“其他身体部位”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六、以“生育”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
七、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 |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
一、战争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战争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战争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交通隐喻 |
一、交通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交通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交通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天气隐喻 |
一、天气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天气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天气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四节 经济报道中的戏曲隐喻 |
一、戏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戏曲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戏曲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五节 经济报道中的博弈隐喻 |
一、博弈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博弈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博弈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六节 经济报道中的饮食隐喻 |
一、饮食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饮食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七节 经济报道中的教育隐喻 |
一、教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教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教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八节 经济报道中的体育隐喻 |
一、体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体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体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九节 经济报道中的医药隐喻 |
一、医药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医药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医药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十节 经济报道中的婚恋隐喻 |
一、婚恋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
二、婚恋隐喻的语义分析 |
三、婚恋隐喻的认知分析 |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 |
一、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规律 |
二、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宏观认知规律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托普150MX液晶电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谢杰灵. 江南大学, 2019(12)
- [2]“产城融合”与开发区优化发展 ——以昆山开发区为例[D]. 王惠.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研究[D]. 简力. 山东大学, 2013(10)
- [4]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研究[D]. 薛斌. 湘潭大学, 2012(01)
- [5]多媒体电梯信息显示系统设计和实现[D]. 许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6]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D]. 邹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8)
- [7]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 向益威. 广西大学, 2011(07)
- [8]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 王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9]LED背光源驱动及光学设计技术研究[D]. 张成功.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8(09)